当前位置:首页 > 典故大全 > 词语故事

《词语故事》

    收录163404

知音

源于伯牙鼓琴的传说。出自《吕氏春秋·本味》,又见《列子·汤问》。《列子》的原文是:“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人据此...

之乎者也

在古汉语中,此四字均为语助词。在唐宋笔记小说中,四字连用,一般指读书人的本分。 作为讽刺读书人咬文嚼字、空谈议论的用语,源于宋太祖视察城门建筑的一个故事。据北宋·文莹《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视察新建的城门朱雀门,看到上边题额为“朱雀之门”,...

张俭逃难,望门投止

门: 门户,指人家。投止: 投靠他人暂时容身。看见有人家便去投宿。典出《后汉书·张俭传》。 东汉桓、灵时期,皇权旁落,政治黑暗,猖狂无忌的宦官两次把那些激浊扬清的士大夫列入党人之籍,大肆搜捕,严加禁锢,这就是著名的“党锢之祸”。张俭的惨痛遭遇...

丈人

在古代,“丈人”有多种含义。一是对老人的尊称,如《论语·微子》中说:“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也称家长主人为“丈人”,如《史记·刺客列传》中说:“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亦有称祖父为“丈人”的,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中说:“...

辗转反侧

辗转: 翻来覆去。反侧: 反覆。翻来覆去,夜不能寐。形容心事重重或心有思念。语出《诗经·周南·关雎》。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位美丽的采荇菜姑娘的思慕之情。诗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

争风吃醋

见“吃醋拈酸”。...

斩草除根

比喻彻底除掉祸根,不留后患。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shān)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shēn)矣。’”这段话译成白话是:...

招摇

张扬,炫耀。指故意张大声势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春秋时,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公元前494年,他到了卫国。当时的卫国虽由卫灵...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是指一只眼看见,一只眼看不见,看见当没看见。意即马马虎虎,不必认真。又指没有完全睡大觉,暗中察看。溯其语源,还得从春秋战国时期谈起。 远在春秋时期,安徽含山县北的昭关是楚头吴尾——两国交界的地方。当时吴国有位大夫名叫伍子胥,因过不了昭关而忧...

债台

即躲避债务的地方。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周赧王)有逃责之台。”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刘德曰:‘洛阳南宫簃台是也。’”责:“债”的古字。 战国时期周赧王时,周室已衰微不堪,不但...

债台高筑

见“债台”。...

症结

本指病人腹中所集结的痞块。语出《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 秦越人是战国时期郑国的一位医生。因医术高明,所以很多人用神医扁鹊来称呼他。扁鹊年轻时,曾在旅店工作,结识了常来投宿的民间医生长桑君。后来,二人关系越来越密切...

正月

农历一月称为“正月”,正月读作“征月”。这样的叫法、读法,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据《尚书》《史记》等记载: 正月是每年开始的一个月,但随着古代历法的演变,有些朝代一年开始的月份并不相同,夏朝以寅月为岁首,一月作正月;商朝改丑月为岁首,十二月...

丈夫

现代人一般把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其实,古时“丈夫”一词,原意并非专指女子的配偶。例如《战国策·赵策四》中有一句:“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原来,“丈夫”一词在古代是对成年男子的称谓。又如《左传·哀...

折桂

攀折桂枝,比喻科举及第。源出《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 泰始年间,晋武帝下令,征召天下贤良,郤(xì)诜(shēn)应征...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苏州有座古庙西园寺,寺里有座罗汉堂,堂里供着五百尊罗汉像,那一尊尊罗汉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这座罗汉堂,不是一般的长方形,而是建成一个“八卦”形,五百尊罗汉像布置得错落有致,上上下下,将房屋的角角落落,全部利用了起来,实在高妙。 据说,设计...

朝令夕改

早晨下达的政令,到晚上就更改了。形容政令多变,使人无所适从。源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汉文帝时,官僚、地主、商人对农民进行残酷压榨剥削,农民生活极端困苦,四处逃亡。晁错对此感到担忧,便上书文帝,反映情况,提出政见。他在列举农民一年四季所...

同“照”,唐代女皇帝武则天为自己名字造的字。然而,“曌”字究竟是何人所造?《资治通鉴》卷二百四记载:“凤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造‘天’‘地’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另据《宣和书谱》记载:“宗秦客造十九字”,其中就有“...

沾沾自喜

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起来。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西汉时,有个名叫窦婴的人,他是汉景帝刘启之母窦太后的侄儿。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刘汉王朝的统治,曾分封了一些同姓的诸侯王。可是,到了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楚等侯国造反...

照葫芦画瓢

见“依样画葫芦”。...

支吾

本作“枝梧”。“枝”的本义是小柱子,“梧”的本义是斜柱子,“枝梧”引申为抵触、抗拒的意思。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一些原诸侯的后裔纷纷自立为王,一时间天下大乱。 秦将章邯领...

枕戈待旦

枕着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心切。语出《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刘琨,字越石,是晋朝时重要的军事将领。他出身官宦家庭,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加之他聪明过人,在当时很有名气。 刘琨和范阳人祖逖年轻时便...

在野

旧指没在朝廷当官。《尚书·大禹谟》记载大禹的谋略及施政措施的一章中有这样几句:“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意思是好人当不了政而坏人掌了权,百姓不会支持,老天爷也要给他们降灾。 后来人们就把政治活动家不当政称为“在野”,把中央...

摘要

又称“文摘”,是指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所作的扼要摘述。“摘要”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中,原意为“抽...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晕: 指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础: 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周围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语出北宋时期《辨奸论》一文。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时,他两次担任宰相,制定青苗、均输、市易...

原子

汉语的“原子”是从日语汉字直接拿来,日语则来自英文atom。该词源于古希腊。 古代的希腊人对他们周围的世界十分感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学说解释周围的事物,但常常也有解释错的时候,如当时有两位希腊思想家断定,物质是不能无限分割的,他们认为最终只能...

怨天尤人

尤,犹怨也,怨恨之意。出自《论语·宪问》。 孔子为推行自己的主张,曾游说过不少国家,但都未能如愿,对此,孔子不无感慨。一天,他在和学生们谈话时说道:“莫我知也夫!”(没有人了解我啊!)学生子贡说道:“何为其莫知也夫?”(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老师呢?)...

原来

最初写作“元来”,即本来之意。出自《诗经》孔颖达疏:“郑(玄)以比赋兴者,直是文辞之异,非篇卷之别……明其先无别体,不可分也。元来合而不分,今日难复摘别也。” 《万首唐人绝句》中,选有章碣的一首《焚书坑》,诗中有“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

月台

原指封建帝王的赏月台。月台是为封建帝王赏月而筑,三面有台阶,且有正面突出的平台。据梁元帝《南岳衡山九贞馆碑》载:“上月台而遗爱,登景云而忘老”。杜甫也曾作《徐九少尹见过》诗:“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1881年(清光绪七年),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远走高飞

原指走避到远方。语出《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东汉时,南阳人卓茂,为人宽厚、仁慈。他在担任密县县令时,举善而教,口无恶言,教育下属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耐心、恳切。 有一天,有人在他面前状告他下属的一个...

辕门

原意指军门,军营的大门。军门称“辕门”源于我国古代。 古代有一种叫“掌舍”的官,他的职务是掌管安置天子外出息止的处所。据《周礼·天官·掌舍》载:“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bì)枑(hù)再重,设车宫辕门。”这就是说天子与诸侯行“会同”(会见)之礼时,...

月下老人

旧时称媒人为“月下老人”,称为人做媒为“牵红线”,也作“牵红绳”。这两句俗语均出自唐人小说《续幽怪录》一书。 唐人李复言在其《续幽怪录·订婚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杜陵(今西安)人韦固,少孤,家族人丁稀少,想早点娶妻,多方求婚未成。元和二...

运筹帷幄

筹: 古代计数用的竹片,引申指计谋、策略。运筹: 即谋划、策划。帷幄: 古代作战时供军队住的帐幕。在军帐内谋划军机。语出《史记·高祖本纪》。 秦朝时,韩国公子张良,字子房。他的祖父、父亲曾先后在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釐王、悼惠王手下当相国。...

员外

源出员外郎。最初是晋代在官职正额之外设置的郎官,全称为“员外散骑侍郎”,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地位虽不高,因能接近皇帝,显得很重要。 隋唐时,实行三省(中书...

糟粕

原指酒糟或者豆渣之类。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出自《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有一次,齐桓公在厅堂上读书,厅堂下,一位当时有名的制轮工匠轮扁正用斧子削制木质车轮。休息时,他慢慢地走到厅堂上对齐桓公说:“请允许我问...

远水解不了近渴

事情急迫却试图用缓慢的办法去解决。在这句俗语出现之前,早已有一句相同含义的俗语“远水不救近火”,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这句话到了宋朝演变为“远井不救近渴”。据宋人庄季裕《鸡肋编》...

砸锅

“砸”是指“垮了”“坏了”,而“锅”则并非烧饭做菜之锅,而是“戏”的代称。以“锅”喻事源于戏曲界的“两下锅”“三下锅”“钻锅”等术语。 清末民国初年,我国北方的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今河北梆子)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等又仍保持原状不相混...

糟糠之妻

贫贱时共食糟糠的妻子。语出《后汉书·宋弘传》:“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在丈夫死后,一直守寡。一天,她看中了大臣宋弘,就请她的弟弟刘秀出面提亲。刘秀便请宋弘赴宴,故意用话来提醒和暗示宋弘道:“人生在世...

原原本本

见“元元本本”。...

元元本本

原指追到头、刨到根的意思。语出东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意思是把事物的根由底细摸得清清楚楚。这里的第一个“元”和第一个“本”都是动词,分别当“探源”“追根”讲,第二个“元”是“元始”,第二个“本”是根本,都是抽象名词。...

岳父/岳母

丈夫对妻子的父亲、母亲的称呼。 对妻子的双亲称“岳父岳母”,其由来有一个演变过程。在古代,丈夫对妻子的父母,或是妻子对丈夫的父母,是同一个称呼——舅姑。西周时,婿称岳父为“舅”,称岳母为“姑”。《礼记》中记载道:“昏(婚)礼,婿亲迎,见于舅姑...

Z

...

元首

元首指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个称谓来源于人体的重要部位——头部。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孔颖达疏曰:“则元与首各为头之别名,此以元、首共为头也。君臣大体犹如一身,故元首,君也。”据《仪礼·士冠礼》载:“...

冤家

最初的含义是指仇人,以后演变为对人极爱的反语和昵称,有着爱和恨两种相反的含义。出自唐·张[[!GF8A1]]《朝野佥载》:“梁简文王(萧纲)之生,志公谓武帝(萧衍)曰:‘此子与冤家同年生。’”这里冤家指侯景。 冤家作为情人的爱称,出自北宋·吴处厚《青箱杂...

欲罢不能

罢: 停止。本指学习之心迫切而不能中止。语出《论语·子罕》。 孔丘是我国古代首先办私学的大教育家,他的学生很多,据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颜回又是七十二贤人中之首,孔子对这位大弟子特别喜欢,曾直言道:“贤哉,回也!”而颜回对孔夫子更是崇拜...

余勇可贾

余勇: 所剩的勇力。贾: 读“gǔ”,不能念成“jiǎ”。 还有剩余的勇力可以卖给别人,是所剩的勇力仍待使出的豪迈说法。源自《左传·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 公元前589年,晋、齐两国的军队在靡笄(jī)山下对阵。齐顷公与晋将郤克在阵前答话未...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努力自勉自励。语出朱熹对《论语·学而》的注释。 春秋时,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非常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修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因此经常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的其他弟子便去向曾参请教如何修养身心,成为品行高尚的人。曾参说:“吾...

鱼米之乡

指盛产鱼和大米的乡村。此语源于唐。 唐人田澄,天宝末年在朝中做过传递章奏的献纳使。后来,他寓居成都,写了首状景抒情的诗:“蜀郡将之远,城南万里桥。衣缘乡泪湿,貌以客愁销。地富鱼为米,山芳桂是樵。旅游唯得酒,今日过明朝。” 以此诗第五句“产富...

与虎谋皮

同虎商量,要它的皮,一定得不到。典出《太平御览》卷二百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 周朝时,有一个人想做—件珍贵的皮衣。他听说用狐狸皮做原料而制成的皮衣服最好,于是,便找到几只狐狸,一本正经地跟...

欲盖弥彰

弥: 更加。彰: 显著。想要掩盖反而更加明显地暴露在外。源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同“彰”),惩不义也。” 公元前511年冬,邾(zhū)国大夫黑肱(gōng)为了投奔鲁国,将滥这块土地送给鲁国。鲁国的史书《春秋》记载了这件...

浴血

浴: 沐...

鱼游釜中

釜: 古代一种煮饭的锅。鱼在锅里游动,比喻危在旦夕,即将灭亡。语出《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东汉顺帝时,广陵郡(今江苏中部)有个人叫张婴,因为不堪忍受地方官吏的残酷压迫,聚众杀了刺史、太守等人,在扬州、徐州之间转战了...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鹬: 一种细长嘴的水鸟。蚌: 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典出《战国策·燕策二》。 战国时,苏代听说赵国将要攻打燕国,便替燕国到赵国去劝阻。苏代见赵惠文王时,讲了这样一段话:“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意思是要想给人加上罪名,还怕没有借口吗?源自《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 公元前651年秋,晋献公死,死前托付大夫荀息辅佐奚齐继位。大夫里克等人想拥立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里克威胁荀息说:“拥护申生、...

有志者,事竟成

也作“有志竟成”。有崇高志向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这种志向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语出《后汉书·耿弇(yǎn)传》:“帝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耿弇,字伯昭,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时的...

鱼贯而入

像鱼游动时头尾相接一样,一个一个进入。源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三国时期,经过连年的频繁战争,蜀国和吴国的力量越来越削弱,而魏国则越来越占优势。263年,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任命锺会和邓艾为镇西将军,统领兵马,分数路同时出击蜀国。当年十月...

园丁

意指从事园艺的工人。该词最早见于宋代诗人陆游的《自咏》诗:“今朝客至无寻处,正伴园丁斸(zhú)芋区。” 我国很早就重视植树造林,对于从事植树造林人员的分工,称谓都很明确。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的“园令”,就是对当时主管林园的官员的称谓...

语惊四座

此语源于姓名相同而产生的误会。 据《汉书·陈遵传》载,西汉陈遵,字孟公,颇有声誉,当时士大夫都想与他结交,所到之处受到人们热烈欢迎。当时有个侯爵与陈遵同姓字。陈遵每出访,到人家门口通报说:“陈孟公到。”在座的人无不震动。及至人到一看,原来不...

羽毛未丰

原比喻势力还...

有眼不识泰山

常用作冒犯或得罪人后,赔礼道歉的客气话。一般认为,这一成语中的“泰山”是指山东省境内的东岳泰山,这乃是一种误解。 据古籍资料记载:“泰山”所指,实为鲁班的弟子。泰山初学木工,上进心很强,鲁班也很中意,常常亲自手把手地指点他。泰山勤学好问,聪...

羽翼

本指鸟的左右侧翅膀。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汉高祖刘邦晚年时,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所生),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刘如意。吕后见此情况,非常着急,便向一些大臣请教。留侯张良为她出了一个计策,让她请“商山...

宇宙

源自《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骄)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这里的“宇宙”,其义是指屋檐和栋梁。汉末辞学家高诱在《淮南鸿烈解》一书中注释“宇宙”说:“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晋代时,“宇宙”的词义被人赋予新...

英俊

原意指人的才智杰出、超众。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这里的“英...

优孟衣冠

优: 艺人。优孟: 即名为孟的宫廷艺人。典出《史记·滑稽列传》。 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帮助楚庄王治国理事颇有政绩,可是,孙叔敖去世以后,楚庄王很快就忘了他的功绩,连他的遗属的生活也不给任何照顾,孙叔敖的儿子只得靠打柴维生。 当时有个叫孟的宫廷...

迎刃而解

语出《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意思是: 用利刀劈竹子时,头上的几节一破开,下面的只要碰到刀刃就顺势破开,不必费力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问题就很容易顺手解决。 280年,晋武帝司马炎派大将军杜预领军进...

庸人自扰

庸人: 平庸的人。自扰: 自找麻烦。指平庸的人无事找事,自寻麻烦。语出《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唐朝吴县人陆象先,曾经在朝廷做过刺史、按察御史等高官,他学识较高,办事清正,由于得罪了唐睿宗李旦,被贬到益州去当都督...

犹豫不决

犹豫: 迟疑,拿不定主意。源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后见于《周书·贺拔胜传》曰:“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而此语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两千多年前,中国汉字由孔子统一规范。孔子有三千弟子,专门负责把规范化的字...

犹豫

表示迟疑不决。据说“犹”和“豫”都是一种生性好疑的野兽。“犹”和猴相似,腿比猴腿略短,只要一听到声响,就东躲西藏。“豫”则是一遇动静就爬上树,呆很长时间才下来,过一会儿又赶快爬上树,呆很长时间再下来。于是,人们就根据这两种野兽的习性,来形...

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要有钱,连鬼神都可以役使驱遣。这句俗语有两个语源。西晋·鲁褒《钱神论》:“有钱可使鬼,而况人乎?”又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新鬼》载: 一个新鬼来到阴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食物,饿得瘦弱不堪。一天他忽然遇见过去的朋友,已死二十余年了,却长...

有缘千里来相会

缘: 指姻缘、缘分,命中注定的一种机会。迷信的说法认为人与人的聚合都是出于命运的安排。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碰到一起。 关于此语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中国古代,苏州一富人有个女儿叫席盼盼。一日,她去苏州紫金庵烧香,回来时发现发...

有眼不识金镶玉

这一俗语源自“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或楚地。据《韩非子·和氏》记载: 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在今湖北西)得一璞玉,献给厉王。厉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便以欺君罪砍掉卞和的左足;武王即位后卞和又去献玉,又以欺君之罪被砍掉右足。到...

有枣一竿子,没枣一竿子

俗以为枣树不打不结枣,不管有枣没枣都要往树上打几竿子。关于这一俗语,有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早年有个叫刘二的长工,看上了他东家的闺女小玉儿,常常心不在焉地偷看人家。东家院里栽了几棵枣树,秋天,东家叫刘二把树上的枣儿打下来。刘二拿着打枣竿子来到...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 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有个叫魏鹏的官宦之子,自幼在浙江与贾家女儿娉娉订了婚,父亲死后举家回到襄阳家乡,音讯遂绝。魏鹏长至18岁,聪明好学,熟读经史,不料屡次考试不取,心中郁闷。...

游刃有余

游刃: 运转刀刃,让刀在骨缝间活动。有余: 有余地。谓骨节之间有空隙,只要刀刃对准空隙运转,就大有活动余地。语出《庄子·养生主》。 战国时代,魏国有个著名的厨师,被请去为魏国国君梁惠王宰牛。他宰牛时,手碰着的、肩膀扛着的、脚踩着的、膝盖顶着的...

幽默

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该词源于英文humour。而英文中的这个词,则源于拉丁文的humorr,本义是“体液”。 一位叫希波克拉底的古希腊医生认为,人的体液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等,其组成比...

永垂不朽

垂: 流传后世。不朽: 指不可磨灭。形容人的事迹或精神永远流传,不可磨灭。该词是由“死而不朽”演化而来的。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春秋时,晋国的范宣子问穆叔:“古人说‘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穆叔听后说:“我听说,最伟大之处是德行上有...

樱桃好吃树难栽

人们常以“樱桃好吃树难栽”借指享受容易,但取得享受的财富要付出辛勤劳动,是不容易的事。其实,樱桃树并不难栽,那么,俗语中为什么偏说樱桃而不说苹果或其他果树呢?有人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是“樱桃好吃果难摘”的讹传。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樱桃果小...

有其父必有其子

战国时期,齐国人尹文有个儿子很愚笨,因此他总怀疑这孩子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常常用木棍、皮鞭毒打他。 有一天,孔子的孙子子思来到尹文家中拜访。恰值尹文正为儿子的事气恼,见子思来了就气冲冲地说:“这个孩子肯定不是我的儿子。我一直怀疑我的妻子不贞洁...

饮鸩止渴

鸩: 指用鸩这种毒鸟的羽毛泡成的酒。喝毒酒解渴,比喻只图暂时解决一下眼前的困难,而不顾将来必然会引起的严重后果。源自《后汉书·霍谞(xū)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东汉有个叫霍谞的人,性情明达笃厚,敢...

应声虫

原指能随声而应的虫子。语出北宋·范正敏《遁斋闲览》所载的一个有趣而又颇具寓意的故事: 淮西一文人杨勔(miǎn),自言中年曾得一怪病,每当说话时,腹中辄有虫声效之。数年间,其声越来越大。有个道士告诉杨:“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就会延及妻、子。欲治...

英雄无用武之地

谓有本领而无处施展。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操芟(shān)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后《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转述这段话时,将“英雄无所用武”改作“英雄无用武之地”。 曹操率领大军...

有板有眼

板、眼: 音乐戏曲的节拍。指曲调唱腔合乎节拍。“板”“眼”二字源于音乐。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板眼是对节拍形式的通称。尤其是戏曲、曲艺、民间器乐之类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二六板和流水板等,而不像西洋音乐那样称4/4、3/4等拍子。 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

以身试法

身: 自己,本身。试: 尝试。指明知犯法,还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语出《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王尊,字子赣,是西汉时涿郡高阳县(今属河北省)人。汉元帝初元年间(前48年—前44年)为西虢令,兼美阳县令。当年春天,县内有一女子告自...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此语原为“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意思是希望身居尊位的君子的心思能像地位卑下的臣子吃饱肚腹一样知足,也就是说在知足这一点上,君子尚不及小人。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春秋时期,魏舒掌握了晋国大权。当时梗阳(今山西清徐)出了件大案,被告...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意思是别人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便用什么办法回敬他,针锋相对,绝不调和。语出《圣经·旧约全书》中的《利未记》第二十四章、《出埃及记》第二十一章、《申命记》第十九章。 《利未记》第二十四章记述道: 上帝耶和华晓谕以色列人的先知和大立法家摩西,必...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昏昏: 糊涂,愚昧。昭昭: 明白,明智。语出《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生于战国时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以天下为己任,对当时处士横议、士风不古的现状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这句话的意思是: 古代的贤者教...

贻笑大方

大方: 即大方之家,指懂大道理、见识广博的人,也指有某种专长或特殊技能的人。语出《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个故事说的是: 河伯(河神)认为自己所管辖的江河众多浩大,就自以为了不起,后见...

引而不发

引: 拉。发: 射箭。拉满弓却不把箭射出去。原以比喻善于启发、诱导和控制。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先生,您讲的‘道’是很高很好的,但我们领会它几乎像登天一般困难。为什么不把它讲得实际一点,从...

因人成事

因: 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春秋时期,有一次赵国被秦国军队围困,赵国的相国平原君奉命联络楚王共同对付秦国。平原君带着20名随从一起来到楚国。由于楚王惧怕秦国,平原君和楚王...

易子而食

易: 交换。子: 指儿子或女儿,古代男孩女孩都可称“子”。交换孩子杀以充饥。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读cuàn,烧火做饭的意思)。” 公元前595年九月,宋国杀了楚国的过境使者申舟,楚庄王亲率大军伐宋。 宋国在齐、晋、楚三...

以貌取人

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的品质能力的好坏。语出《韩非子·显学》:“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述孔子的这段话时,将“以容取人”改作“以貌取人”。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澹台灭明,武城人...

因势利导

因: 顺着。势: 趋势。利导: 引导。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很好地加以引导。源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派人向齐国请求援助。齐王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直接带兵进攻魏国都城大梁...

以暴易暴

表示以残暴的势力代替残暴的势力,或以暴行代替暴行。语出《史记·伯夷列传》。 商朝时,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南)国君在生前曾嘱咐在他死后由三儿子叔齐继位。国君死后,叔齐不肯即位,说:“按规矩,应由长子伯夷继位。”而伯夷说:“既有父命,应当服从。”...

以讹传讹

讹: 错误。把本来错误的东西传开去,越传越错误。东汉·邯郸淳《笑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个猎户,一天,挑着打来的山鸡进城去卖。有一个过路人看见那些山鸡的羽毛十分漂亮,就问那个猎户:“你挑的这是什么鸟啊?”猎人欺骗他说:“你问的是这些...

以观后效

后效: 以后的效果。对予以宽恕处理的人,观察其是否有改正的表现。语出《后汉书·孝安帝纪》。 汉安帝时,政治昏庸,达官贵人养妓蓄妾,角逐豪华,奢侈之风盛行于市。为此,汉安帝特别下了一道诏令,要惩治不法官吏。诏令指出,国家法律规定,百姓要多崇节...

以血洗血

以仇人的血来偿还血债,指杀敌报仇。语出《旧唐书·源休传》。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杨炎执政。他为了牵制严郢的势力,便利用源休与严郢不和的关系,起用源休。但源休以国家前途为重,与严郢相处得十分融洽。杨炎对此非常不满,于是,命他以监御史中丞身...

驿站

原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个词,意为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说到驿站先需了解驿传。驿传是我国历史上沿袭了2000多年的一种交通制度。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专门用来传送军事情报和官府文书的驿马和邮车。驿传通信,到唐朝就已相...

衣冠禽兽

原意指平民百姓出仕入将。“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图案。 从明朝开始,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以标志官员的等级。据《明史·舆服志》和《清史稿·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因此,布衣做官为将被称作“衣冠...

衣绣夜行

穿着锦绣的衣服夜里行走。比喻荣耀无法显露。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项羽领兵攻入咸阳,放火烧了秦朝的王宫,楚军搜集了秦宫的财宝后,准备返回关东(函谷关以东)去。这时,有一人向项羽建议说:“关中这一带地势险要,可以在这儿建都,进而夺取...

疑心生暗鬼

疑心太大,就容易生出一些离奇的事来。语出南宋·吕本中《师友杂志》:“潘旻子文,温州人,师事伊川先生(程颐),自言有自得处,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要切议论。” 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弟子潘文,可说是学有所得,他不相信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