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名言》

    收录163404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i启)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常常整天地思考问题,不如一会儿的学习收获大; 我常常踮起脚跟向远处望,不如站在高处看得广阔。...

目不能两视而明, 耳不能两听而聪。

眼睛不能同时看两处还能看得很清楚, 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还能听得很清楚。...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德才兼备的人通过学习以建立名声,通过请教以增广智慧,因此居住在那里心情就安稳、宁静,做什么事情就不会遭受祸害。...

人若有必为圣贤之志,须是用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工夫,积累做上去, 不怕不到圣贤地位。

人倘若树立成为圣人贤才的志向, 必须是人用一分功夫, 自己则用百分, 人用十分功夫, 自己则用千分; 不断努力积累, 不怕到不了圣人贤才的地位。...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螾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骏马一跳就止,不能走出十步;劣马行程一天而到达目的地,在于它不停地走。 用刀刻削而又舍弃, 朽木也刻不断; 努力不停地刻, 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脚和牙, 没有强壮的筋骨, 却能上食埃土, 下饮泉水, 在于它用心专一。 蟹虽有八条腿,二只爪子,但...

废学若断织。

荒废学业,就像织布被割断一样前功尽弃。...

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则不若聋; 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则不若盲; 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则不若喑(yin因); 使其心可以智,不学,其智则不若

上天生人于世,使人的耳朵可以闻听,不用来学习,能听到还不如听不到好; 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见,不用来学习,能看到还不如看不到的好; 使人的嘴巴可以说话,不用来学习,能说话还不如不能说好; 使人的心脑可以思维,不用来学习,能思维还不如不能思维好。...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 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普通的玉石不加雕琢,不会形成可供观赏的纹采; 资质很好的人不努力学习,不能养成美好的品德。...

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 人不学则无以有懿(yi义) 德。

学习如同修饰。器物不加修饰就称不上美观,人不学习就不会有美好的品德。...

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字逐句,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 须是收拾此心, 令专静纯一, 日用动静间, 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是有本

读书应将心思紧贴在书本上, 逐字逐句领会, 弄清其出处含义, 才好与别人商榷。 大凡治学的人, 必须收心聚神, 使自己专心致志做学问。 即使日常行为处事, 也都不分心走神, 才能把文字看得精密周详, 做到这样才是有本领。...

剑虽利,不厉(砺)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旨酒嘉殽(肴),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

宝剑虽然锋利,但不磨就砍不断东西;人的才气虽然很好,但不学就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虽然有美酒嘉肴,不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虽有好的道理,不认真学习,就不能达到精善的境界。...

看文字, 须是如猛将用兵, 直是鏖战一阵; 如酷吏治狱, 直是推勘到底, 决是不恕他方得。

读文章,应当竭尽全力就像勇猛的将军用兵打仗,一阵冲杀,奋力苦战;应当深思细究,就像严酷的官吏审理案件,推理查问,一追到底。 决不能精力松懈, 放过难点。 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 以神听者学在骨髓。 故听之不深, 即知之不明。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用精神和意识来听取知识。 中等的学习方法是用心灵来听取知识。下等的学习方法是用耳朵来听取知识。用耳朵听取, 所学到的知识浮在皮肤表层; 用心灵听取, 所学到的知识处在肌肉中间;用精神听取,所学到的知识深入骨髓深处。所以不能聚精会神地...

圣贤千言万言,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落下, 半沉半

对于如何治学,圣人贤士说千道万,无非只说的这个意思,即是要激励精神, 勇猛奋发, 倾尽全部心血去做学问。 即使是身的两边擂起战鼓, 也全然不问前景会对自己如何, 只认定学业, 将全部身心投入进去。如果做到这样, 才算下得深功夫。 若是半途而废, 或者心神不定...

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故夏后之璜(huang黄),楚和之璧,虽有玉璞卞和之资,不琢不错,不离砾 (li立)石。

人有了学问,如同事物得到了治理。因此,上古夏后氏的珍贵的玉石器璜,春秋时楚国卞和献给文王的宝玉和氏璧,虽有它们良好的资质,不加琢磨雕刻,与普通的石头不相上下。...

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 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 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 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

站靠在那里思念着遥远的地方,不如快速前行一定能到达那里; 昂首欲使自己腾飞,不如整治翅膀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一人独处希望增长智慧,不如努力学习一定能达到目的。因此,君子心无杂念,一定专心求取学问; 不莽撞行事,一定从师而行; 不随便发言,一定广泛听取别人...

学问有未惬适处,只求诸心,若反身而诚,清通和乐之象见,即是自得处, 更望勉力, 以此而已。

做学问有令人不满意不恰当的地方, 应当自我反...

夫学之于人,犹土地之有山川也,珍宝于是乎出; 犹树木之有枝叶,本根于是庇也。

学习对于人来说,如同土地上有了高山河流,珍宝从这里产生; 如同树木上有枝叶,树干树根从这里得到遮护。...

若使困而知学, 积十年之久, 日孳孳而不倦, 是亦可以变化气质, 而必一进也。 若以卤莽灭裂之学而不用心焉, 虽十年亦只是如此, 则是自暴自弃之人。

假使遇到困难仍然知道学习, 积十年的时间, 并且每天努力不懈, 这样就会使人的素质发生变化, 一定提高一步。 假若学习草率马虎、 三心二意, 即使读书十年也依然如此。 这样的人就是不求上进, 甘心落后的人。...

不睹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li立) 之可贱; 不觌 (di敌) 虎豹之彧 (yu)蔚,则不知犬羊之质漫。聆《白雪》之九成,然后悟《巴人》之极鄙; 识儒雅之汪(h

不看到贵重的美玉光亮闪耀,就不觉得瓦片碎石的轻贱; 不看到虎豹的皮毛纹彩华盛,就不能认识到犬羊的毛皮缺乏纹彩。反复聆听艺术性较高的歌曲,然后才能体会到缺乏艺术性的歌曲非常鄙俗;认识到儒雅之士修养的深广,这样才感到不努力学习、缺乏修养、庸俗浅陋之人...

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guo国)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 岂可忽略?

一棒打下去必须留下一条血痕, 一掌打下去必须留下一掌血迹;看别人的文章,就要像这样深入认真,看一遍起一遍的作用,怎么可以疏忽大意?...

人做功课, 若不专一, 东看西看, 则此心先已散漫了, 如何看得道理出。 须是看《论语》, 专只看《论语》; 看《孟子》, 专只看 《孟子》; 读这一章, 更不

人做功课时, 如果不精神专一, 东看西瞧, 那么这心先已经散漫了, 怎么能探明道理。 应当是看 《论语》 时, 专看 《论语》,看 《孟子》时, 专看《孟子》;读这一章时, 决不看后面一章; 读这一句时, 决不看后面一句; 这一字未领会, 决不看下一字。 像这样集中专...

外物不移方是学。

能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专心致志地学习, 那才是真正的学习。...

铜锡未采,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炉橐(tuo驼)铸铄,乃成器。未更炉橐,名曰积石。积石与彼路畔之瓦、山间之砾 (li利),一实也。故夫谷未舂蒸曰粟,铜未铸铄曰积

铜锡未经采掘,在众多的石头中间,经过工匠师傅的开凿采掘,放在有橐鼓风的炉子中冶炼铸造,才成为有用的器物。没有经过锻炼,名叫矿石。矿石与那些路旁的瓦片、山中的碎石,实际上一样。因此,谷子不经过臼舂、蒸煮叫做粟,铜锡不经过冶炼铸造叫做矿石,人不经过学习...

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 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

虽然有好的玉石,不加以雕琢,就不能成为珍贵的器物; 虽有良好的资质,不学习,就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

持敬是穷理之本,穷得理明,又是养心之助。

保持敬肃专心的态度是穷究义理的根本,将义理探究明白,又有助于修养身心。...

敬非是快然兀坐, 耳无所闻, 目无所见, 心无所思, 而后谓之敬; 只是有所畏谨, 不敢放纵。如此,则身心收敛,如有所畏;常常如此,气象自别。存得此心,乃可

保持敬肃的学习态度不是让你愉快地兀自坐在那里, 而是应当耳朵不听外界声响, 眼睛不看外界事物, 内心不思考学习以外的事, 而后称你保持了敬肃的态度。 内心只是敬畏谨慎, 不敢放纵思虑。 如此, 就会收心敛神, 就像碰上了可怕的事物一样。 经常做到这样, 情景...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知。

人的才资有高下之分,但是认识事物是由于学习的结果; 学习了才能认识事物,不学习请教就不会认识。...

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 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

虽然是世世代代地位低微的人,如果能知道去研读 《论语》、《孝经》,仍可作为他人的老师;虽然是祖祖辈辈位居高官的人,如果不认真读书学习,最终没有不沦为从事耕田养马之类体力劳动的人。由此看来,怎么能可以不自我勉励致力于学习呢?...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学习孔子十五岁树立男儿从事学问之大志,努力与孔子三千弟子同列而行。像孔子的弟子曾参与子游子夏那样,通达事理得以升至崇高的境界。...

吾侪 (chai柴) 在今日, 只可于僻寂处, 草木衣食苟度此岁月为可,他一切置之度外,惟求进此学问为庶几尔。若欲进此学,须是尽放弃平日习气,更鞭饬(chi斥)所不

我辈在今天, 只可在僻静处居住, 吃穿住差些无妨, 能勉强度日就可, 其他一切置之度外, 只是将提高学问水平作为自己的希求罢了。如果想要学业进步,必须全部弃除平时的不良习气,更要严加修正不正确的治学方法, 使自己心情轻松, 学有所得。 这才是做学问的道理。...

君子之学, 必先明诸心, 知所养, 然后力行以求至, 所谓自明而诚也。

君子对于学习, 必须先使内心明确学习目标, 懂得修养道德情操, 然后身体力行以追求完美。 这就是所说的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自然就会努力实行。...

学必尽其心。 尽其心, 则知其性; 知其性, 反而诚之, 圣人也。

学习必须竭尽心力。 竭尽心力地学习后, 就会明白自己的性情不足之处; 明白了不足, 真诚地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 就能成为圣人。...

乃知学在少,老大不可强。

时光流逝,才知道学习最好的时候是青少年时期,年纪大了不能够再强求取得读书的最佳效果。...

夫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

不努力学习而想获得智慧,如同希望得到鱼而没有鱼网,心里虽然想的很多而没有收获。...

若夫致精之本, 则在于心。 而心之为物, 至虚至灵, 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 而驰骛飞扬, 以徇物欲于躯壳

像那样能够达到精深的境地, 其根本在于内心。 而内心作为器官, 最为玄虚灵妙, 神奇难测。 它永远作为身体的主宰, 用以统管一切事务, 而不能够有片刻的不存在。 一不小心, 使之飞驰放纵,去追求身外的私利贪欲,那么就是自身无主,万事无纲。即使瞬息之间, 都不...

专心看字, 断句慢读, 须要字字分明, 毋得目视东西, 手弄他物。

读书时要专心看字, 在断句处慢慢品味, 每个字都要明确理解, 不能眼睛东张西望, 手里做小动作。...

积财千万,不过读书。

积累很多的财富,不如多读书有意义。...

仁之难成久矣, 人人失其所好, 盖人人有利欲之心, 与学正相背驰。 故学者要寡欲。

仁爱之心难以形成很久了。 人人之所以不能喜好仁爱, 正是因为人人有贪求私利、 欲望之心, 与学习正道相背离。 所以治学的人要清心寡欲。...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不要蹉跎岁月,使得韶年虚度,徒然垂老; 人生在世,只有只争朝夕,勤于读书,最为佳妙。...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一个人如果志向、 情趣不远大高雅, 就会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面, 即使表面上去学习, 也决不会有所成就。...

人不读书,其犹夜行;二毛之叟,不如白面书生。

人不读书学习,如同夜间走路,难辨方向; 这样下去待到头发斑白之时,也不如年轻的读书之人见多识广。...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君子对于学习崇尚心志专一, 心志专一才会明晓事理, 明晓事理才会取得成功。...

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脉通贯, 自然渐渍浃洽, 心与理会, 而善之为劝者深, 恶之为戒者切矣。 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

潜心治学, 精力专一, 矢志不移。 这样读书, 才能使前后文意连接, 脉络贯通, 也自然会使人逐渐受到熏陶、 滋润, 使人的内心思想与真理融合在一起, 而且会使人感到规劝从善的言辞更加深沉, 劝戒改恶的言词更加恳切。 这就是循序渐进以达到完美的读书方法。...

诚能严恭寅畏, 常存此心, 使其终日俨然, 不为物欲之所侵乱, 则以之读书, 以之观理, 将无往而不通。 以之应事, 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

真能够严肃恭敬, 心存畏惧, 并且经常保持这个心境, 使自己整日神情庄严,不被外部私利情欲所扰乱;那么如此去读书,去观察事理, 将没有不能通晓明确的; 如此去应付事情, 去交接人物, 将没有处理不当的。 这种严肃认真, 心志专一的学习态度应作为读书的根本。...

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近至弱冠成年之时,已不是儿童稚子;学业不能成就功名,怎算得男子汉大丈夫?...

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yun允) 获。

努力不怠,天天追求学问进展,尚且担心学业不能深广博大。何况我天资愚昧,又没有勤于进修学业。如同早晚饮食一样,暂时的亏缺也感处境困苦。...

博弈小技也, 不专心致志, 犹不可得, 况学圣人之道, 悠悠焉, 何能自得也?

六博游戏和下棋这些雕虫小技, 不专心致志, 还学不会, 何况圣人的理论学说, 是那样深奥无穷, 不精心学习, 自己怎么能有所得益?...

与其溺于人,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与其人为地消沉,不思学习进取,宁可溺水于深潭。溺水于深潭尚可游至岸边,主观上有了消沉的思想,就不可挽救了。...

读未曾见之书,历未曾到之山水,如获至宝、尝异味,一段奇快,难以语人也。

研读没有见过的书籍,游历没有到过的山川,如同获取最珍贵的宝物,品尝特别的美味,有一种难以用语言告诉别人的奇特的快意。...

学习以静为本。

学习以平心静气作为根本。...

为学时时处处, 是做工夫处。 虽至鄙至陋处, 皆当存谨畏之心, 而不可忽。 且如就枕时, 手足不敢妄动, 心不敢乱想, 这便是睡时做工夫, 以至无时无事不然。

学习应时时处处下功夫培养自己。即便非常粗俗鄙陋的地方,也应当心存慎重畏惧, 而不可以忽略放纵自己。 比如睡觉时, 手足不敢妄自摆动, 内心不敢胡乱思考, 这便是睡觉时所应下的功夫, 如此以达到无时无事不这样做。...

不使他事胜好学之心, 则有进。

不使爱好其他事情的志趣胜过爱好学习的志趣, 才会有所进步。...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儿童不肯读书学习,不应如此。黑发年少时不读书学习,白发衰老之时有何作为?...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狗尚可守夜看门,鸡尚可报晓司晨,人如不读书学习,怎可为人。...

人果不好学, 方寸如废田。

人如果不喜爱学习,内心就如同荒废的土地一般。...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容易动摇而难以安定的, 容易昏聩而难以清明的, 是人的思想。 只有坚持严肃认真和精神专一的态度才能心定而神明。...

行第一步, 心在第一步上, 行第二步, 心在第二步上, 三步四步,无不如此,所谓敬也。如行第一步而心在二步三步之外,行第二步而心在四步五步之外, 即非敬矣

走第一步时, 心思放在第一步上, 走第二步时, 心思放在第二步上,走第三步第四步,也无不如此,这就是所谓态度敬肃、神志专一。 如果走第一步时而心思放在第二步第三步之外, 走第二步时而心思放在第四步第五步之外,就不是态度敬肃、神志专一。至于像写字处事,无...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闭门不出就等于是在深山里隐居一样,读书学习就会感到如同置身于极乐世界。...

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

世事万千件都容易满足,只有读书学习终身不可穷...

学问实自静中有得,不静,则心既杂乱,何由有得?

学问确实是从静中得到的, 内心不平静,就思想杂乱, 还靠什么去获得真知卓见?...

用功如远行,迟半日则程途少半日。进道若登塔,上一层则识见高一层。

用功学习如同走很远的路程,迟歇脚半天路程就少半天。求进于道如同攀登高塔,上一层视野就高一层。...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玉石不加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人不努力学习,不能知晓理义。...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蚕尚能吐丝结茧,蜂尚能采花酿蜜,人如不读书学习,便连那些动物也不如。...

读前句如无后句,读此书如无他书,心乃有大得。

读前一句时如能不看下一句,读这本书时如能不看其他书,如此集中精力, 专心于一书一句, 才会有大的收获。...

肯学之人如禾稻,不学之人如蒿草。懒学之人不足称,勤学之人国之宝。

肯学习的人,如同禾稻,籽实饱满; 不学习的人,如同蒿草,徒有其表。懒于学习的人,不值得称道; 勤奋学习的人,国家之宝。...

学不至于圣贤, 只是有不诚处。

学习达不到圣人贤士的地步, 只是由于学习中有不真诚用功的地方。...

为学第一工夫, 立心为本, 心存则读书穷理, 躬行践履, 皆自此进。

做学问第一重要的功夫, 是把树立雄心作为根本; 有了雄心壮志, 才能读书深入, 穷究事理, 并且身体力行。 如此都是因为树立了雄心的缘故。...

不学之谓贫,无成之谓贱。

不学习无收获叫做知识贫乏,做事无所成就叫做低贱。...

古人读书, 皆须专心致志, 不出门户。 如此痛下工夫, 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chuo绰),一暴(pu瀑)十寒,则虽读书百年, 吾未见其可也。

古人读书,认为必须专心致志,闭门苦读。如此下深工夫,差不多才可以打下基础,可以进步提高。时作时停,如同晒一天,冻十天那样努力时少, 懈怠时多地学习, 就是读一百年的书, 我没看见他那样是对的。...

为学之方, 当依程子涵养, 须用敬进, 学在致知。 朱子亦是从事此语。

学习的方法, 应当依照程颢、 程颐的主张, 加强内省体验以修养身心,用严肃认真、精神专一的学习求得进步,获得真知。朱熹也是顺从这个主张去做的。...

如存心端坐之时,此居敬也。或读书而思索义理,或处事而求其当否,即穷理也。

如果端坐时神情专注, 严肃认真,这就是居处时持有敬肃之心。或者读书时而思考探索经义名理, 或者处事时而探求所为是否得当合理, 这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

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脩焉, 息焉游焉。 夫然,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君子对于学习, 努力积蓄知识。 学习一个单元、 段落后, 要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这样, 就能巩固学习而亲近老师, 乐交朋友而恪守信念。 因此即便离开了师友, 也不会反复、 倒退。...

讽诵之际, 务令专心一志, 口诵心帷, 字字句句,紬 (chou抽)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诵读时,务必要专心致志, 口中朗读而内心思考,字字句句,反复推敲阐发, 把音节读得抑扬顿挫, 把心胸扩展宽广, 久而久之, 就会使道义与礼仪融洽, 一天比一天聪明起来。...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我的生命是有尽头的, 而知识的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农无心则田必荒,工无心则器必窳(yu雨),学者无心则业必废。 无心安可得也?

农民不用心耕作田地, 就会荒芜; 工匠不用心制作, 器物就会粗劣; 学者不用心学习, 学业就会荒废。 不用心去做怎么能有所得呢?...

天地有寒暑,惟用心一者不知之。

天地间有冷热寒暑, 只有用心专一的人不知道它的变化。...

少年不学隳(hui灰)复隳,壮年不学亏复亏,老年不学衰复衰。一息不学谓之忘,一时不学谓之狂,一日不学谓之荒。

青少年时代不学习是坏上加坏,中壮年时代不学习是亏上加亏,老年时代不学习是衰上加衰。一刻不学习叫做忘记,一个时辰不学习叫做放纵,一天不学习叫做荒废。...

学者须是正襟端坐,读圣贤书,收敛此心,不为外物所摇夺,自然日有进益。

学习的人必须要衣服整齐,端正地坐在那里诵读圣贤的书籍;要将心思收敛起来,不被学习以外的事物动...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也;此日闲过,二可惜也;此身一败,三可惜也。

德才兼备的君子有三种情况感到可惜:这一生不致力于学习,是一可惜; 这一天悠闲而过,无为无获,是二可惜; 这身名一旦败坏,是三可惜。...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对读书入迷的人, 作文必然工致精妙; 对技艺入迷的人, 技能必然完善高超。...

读书以心为本, 心不在, 虽勤无益。

读书以专心作为根本, 心思不在学习上, 即使很勤奋也没有什么收益。...

吾始学书, 对模古帖, 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 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

我开始学习书法时,先是对着古字帖临摹,只学得字的形体。后来不轻意落笔书写, 而先凝神静气思考, 将字形结构在心中设计好再去写,时间长了才掌握书写的技法。以后读明道先生的书,书中这样说:“我写字非常敬肃认真,不是要把字写好, 只是以此才是学习。”既然不...

每读一书,且将他书藏过,读毕再换,其心始专。

每读一书, 暂且把其他的书收放一边, 待读完这一本再换下一本, 如此才能使思想专一。...

人而不好学,伥伥如行尸,何不肆微勤,潜心书与诗?

人不致力于学习,迷茫而不知所措,如同行尸走肉。为何不竭尽全力勤奋学习,专心致志地研读诗书呢?...

学须静,静可以一心志,凝思虑;不静则学或骛(wu务)外,不能向里。

治学必须安静, 安静才能够心志专一, 凝神思考。 不能安静就会使学习时时分心走神, 不能集中精力放在治学上。...

读书须是加沉潜之功,将义理去浇灌胸腹,渐渐荡涤去那许多浅近鄙陋之见,方会见识高明。

读书必须沉下心来用功夫, 用经义名理学说来充实心胸, 渐渐地荡涤掉自己的许多浅薄鄙陋的见识, 这样才会使见识高明起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待到运用之时,才悔恨读得太少; 事情不亲身去做,不会知道其困难。...

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人学习知识就像登楼梯一样,登上一个台阶,视线所及就愈加广阔。...

积薄为厚,积卑为高,故君子日孳孳以成辉。

人的道德品行能够从浅薄积累成为淳厚, 从卑下积累成为高尚; 所以君子努力不懈, 以致形成光彩照人的美德。...

(读书)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读书好比登山,人大多想登上高处,却不明白如不理会低处,终不能登到高处的道理。...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 故始学者不好(hao号) 也。 及至朞(ji机) 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 日闻所不闻, 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

圣人的学说清淡无味, 所以开始求学的人不喜欢它。 等到过了一个月, 看到的越来越广博, 学习的越来越深入; 每天听那些所没听过的道理, 每天看所没看过的书籍; 这样之后才会豁然开朗, 而更加专心致志地学习, 与同学朋友愉快地探讨问题。 长期下去, 忽然感到教...

学之正而得所养,如木日茂,如泉日流,谁得而御之?

治学方法正确, 而又从中得以修身养性, 这样天长日久, 其道德学问就如同树木一天天茂盛起来, 如同泉水一天天流淌汇聚成河, 谁还能抵得过?...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chi吃)鄙。

做学问的人有聪敏的有迟钝的, 写文章的人有精巧的有笨拙的。 学习迟钝的人能够不断积累功夫, 不会达不到精妙成熟; 写文章笨拙的人经过反复琢磨思考, 最终会写出妙文, 脱离鄙陋。...

贲(bi闭)园奚足慕?下帷故宜遵。山成由一篑(kui愧),崇积始微尘。

美丽的花园哪里值得去羡慕观赏?闭门苦读的精神才应当遵循学习。 土山是由一篮篮土堆积而成的, 高山是从微小的尘埃开始聚积起来的。...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 (kui傀)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聚土成了山, 风雨就会从山中兴起; 积水成深潭, 蛟龙就会在潭中产生; 多做善事形成美德, 自会获得智慧、 学识, 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一步步地走下去,就不能达到千里之远,不汇聚细小的水流, 就不能形成江海。...

博学, 谓天地万物之理, 修己治人之方, 皆所当学。 然亦各有次序, 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学习应当广泛, 对于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 修养自身治理人世的方法等等都应当学习。 然而也各有次序, 应当以重要而急需的作为首先学习的内容, 不可杂乱没有系统。...

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正淳云:“欲将诸书循环看?”曰:“不可如此。须看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进,却反为所困。 如射弓有五斗力, 且用四斗

读书不可贪多, 应常使自己的理解能力绰绰有余。 宋人万正淳说:“应将许多书循环着看?”我说:“不可如此。必须看一本书弄通它, 再看另一本书。 如果参杂着进行, 反而会被不懂之处所困挠。 比如扯弓射箭, 我有五斗力量, 不妨用四斗的弓, 这样就可以拉满弓, 使...

涓涓之流, 积成江河。 泉源方动, 虽只有涓涓之微, 去江河尚远,却有成江河之理。若能混混(滚滚),不舍昼夜,如今虽未盈科, 将来自盈科; 如今虽未放乎四海,

细微的水流, 能够汇聚成江河。 泉水从源头开始流动时, 虽只有细细的水流, 距离汇成江河的距离还很远, 但却有着汇聚成江河的趋势。 倘若能滚滚向前, 昼夜不停, 如今虽未灌满坑坑洼洼, 将来自能灌满坑坑洼洼; 如今虽未流向大海, 将来自能流向大海; 如今虽未能...

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第次,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

就两本书来说, 则应先通晓一本, 然后再读另一本。 就一本书来说,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也要各自讲究顺序而不可混乱。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去读书, 并且谨慎地恪守这一原则。一个字,要探求清楚它的解释,一句话要探明它的意旨。前面的未有所得益,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