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古籍名句

《古籍名句》

    收录163404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七言古风长篇宋之问“有所思”) 再清秀的眉目能获致几时的舒爽呢?很快地就会变成白发乱丝了!...

故遗佳人在空谷。

(七言古风长篇 苏子瞻“定惠院海棠”) 美丽的海棠花开放在足迹罕至的幽谷里,就好比佳人总是深居在幽谷中一般。...

吾亦爱吾庐。

(五言古风长篇 陶渊明“读山海经”) 我的家是我生命中的快乐泉源。人有了家来作依据,生命就有了光辉,焉能不爱吾庐。吾庐焉能不爱?...

雨中有泪示凄惨,月下无人更清淑。

(七言古风长篇苏子瞻“定惠院海棠”) 海棠花被春雨飘打淋湿的模样,令人想起美人忍耐凄惨孤独时,伤心落泪的神情,那么惹人怜惜,惹人心动。而开在月光底下的花朵,不浮动的清淑状,更令人联想到独守空房的美女,显得清丽、冷寞,但又有谁能体会到她内心的凄...

由来流连多丧国,宴安鸩毒多奢惑。

(七言古风短篇苏子瞻“骊山”) 日夜浮舟流连逸乐,罔顾朝政,将使国家步上灭亡之途,而夜夜宴游饮酒作乐,好比是在喝毒药一般,必使身家败坏,人的意志都是由于奢侈的腐蚀,才流于消沉的。...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七言古风短篇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请你问一问向东流的流水,充满在我心中的离愁,和那悠悠不尽的水流,孰较长短?...

岂是池中物。

(五言古风长篇 杜子美“上韦左相二十韵”) 人如果像得到祥云瑞雨的龙一般,得势飞腾之际,绝不会甘心埋没在小池沼中的。...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五言古风长篇 杜子美“赠卫八处士”) 人生能够相聚会的日子,实在太少了,多半是受离愁煎熬的苦痛。人就好像是天河上的“参星”与“商星”一般永相睽隔。 “参、商星”天河上相离最远的两座星宿。...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七言古风短篇李白“把酒问月”) 现在的人虽然没有看过古时候的月亮,但是现在的月亮却曾经照射过古时候的人。人的生命是短促有限的,而天地却是悠久无涯的。...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五言古风长篇 陶渊明“归田园居”) 被人豢养的飞鸟,虽然食饲不缺,但一心所盼望的是能振翅高飞,重回森林中的自由天地。被困池塘中的游鱼,所思念的也是重投它过去居留的渊泽。而高高在上的人,为什么却反而安于世俗的羁绊中,不去找回原有的舒闲呢?...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五言古风短篇 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 时光不断地流逝,生命亦随着光阴的步伐,渐渐地走向枯萎消失的路途。人死了,所残存的故宅却依然兀立。人生总不如外物的强韧啊!即使青山依旧,绿水长流,过去的日子还会再来吗?...

天晴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五言古风短篇 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送别友人来到江边看着他迟疑的脚步,满怀着依恋不舍之情,却无奈船儿绳缆一收缓缓远去,也不管离人情何以堪。远眺江外青天,有一只孤雁飞翔在百云青山间,它的影子仿佛变成一片落云,伴随在遥阔海上的孤帆船影,慢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五言古风短篇孟东野“游子吟”) 羁旅他乡的我,身上所穿的衣服,正是慈母亲手缝制的,一针一线充塞着温馨的母爱。仰头望见朵朵彩云,慈母的脸庞隐约地浮现在其中,似乎在召唤我早日回到她的身边。 (参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五言古风短篇 李白“独酌”) 酒醉时,所给予人的快乐情趣,以及通体的舒畅感,对不会喝酒,以及不曾醉过的人而言,实在是无法言传的,正因为那些人无法领略此中乐趣,当然也就无法与之相交了。...

虚室绝尘想。

(五言古风短篇 陶渊明“归田园居”) 尘世的俗事何其繁缛?回到家园仍不能达到归息的目的。只得让柴扉紧扣,使来访的客人败兴而回,这样才能断绝人声笑语,屋子里再也没烦扰人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就能使自己的心灵清明,断绝了世俗琐屑的扰乱。 陶渊明自罢彭泽...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生尘。

(五言古风短篇陶渊明“杂诗”) 我们最大的幸福,在于有一个依据的家,有了家生命的奋斗才有目的。如果人生无处定着,就仿佛是一朵浮萍,一片落叶随风飘摇,毫无定向,更仿佛是街道上的尘砂,微风飘来,就随之打转滚动,终至跌落到不知名的地方去。...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五言古风短篇李白“独酌”) 天河有星名“酒星”,人间有地名“酒泉”,说起来,无论是天或地都是爱酒的,否则为什么既有“酒泉”又有“酒星”?而我们爱酒的人,也能算是不愧敬奉天地了。 (参考)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五言古风短篇曹子建“七步诗”) 釜中所煮的是豆子,炉中所用的柴薪却是同一茎根所生的豆箕。豆与豆箕原出同辙,可是却有不同的遭遇。一在烧人,一则被人烧,今日的差别,又岂是当初所能预料得到的?命运真是太作弄人了。 同胞相背就好比是煮豆燃箕,兄弟阋穑...

蝮蛇一螫手,壮士疾解腕。

(五言古风短篇陆鲁望“离别”) 一旦受到毒蛇的噬咬,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稍一犹疑不决,即将危及生命。人在遭逢困窘时,也正如“蝮蛇螫手”,亦当有“壮士疾解腕”的魄力。方能解决问题,不致动摇根本。...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五言古风短篇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人生在世彷若一场虚浮幻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常无定,又何必为了外物劳碌奔波,锱铢必较?“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且不论役物或役于物,心志终将受其拘泥,不得自由遨翔,人生果真如此,反倒不如沉醉在一场黄梁...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五言古风短篇陆鲁望“离别”) 大丈夫并不是没有眼泪、没有感情的,只是不愿为了离别时的儿女情怀而轻易掉泪罢了。男子汉挥洒泪珠,必然是为了国家兴亡的缘故。 (参考)伏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击手,壮士疾解腕。 所畏在功名,离别何足欢。 丈夫非无...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五言古风短篇李白“友人会宿”) 喝醉了酒,即席卧在濯濯的童山中,以天为衾,以地为枕,此等干云豪气,即使是天子亦不如我之潇洒奔放。 (参考)涤荡千古愁,留速百壶饮。 良宵宜且谈,皓月未能寝。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五言古风短篇陶渊明“杂诗”) 生命中年轻的岁月,正像是日正当中,放射出万丈光芒,令人不敢逼视。但随着光芒的照耀,到达顶点之后,就将转变为黄昏。夕阳的微光力量薄弱了,想要有第二度的盛年,除非是投胎转世,否则是绝不可能的,因此,生命在最富活力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言古风短篇孟东野“游子吟”) 即使是不足一寸的清草,也是经过三月天的春阳孕育,才能抽芽成长的。然不论草心有多深长,又怎能回报春光的恩德于万一?人子亦复如此,慈母赐我的恩泽,山高水长,又岂是我们能报答得了的?...

思君令人老。

(五言古风长篇无名氏“古诗”) 思忆起旅羁外乡的你,不由得令人担忧,只身在外是否安好?是否如意?又是否了解我为相思所苦,心境早已化成一杯古井,一泓死水般苍老。 (参考)游水不顾返,思君令人老。...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五言古风短篇 聂夷中“伤田家”) 衷心盼望着君王的心灵,能变作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但是切莫照射在歌舞升平,游宴喧哗的庭院中,而且要点亮在受重税苛赋所压榨的贫家,为他们凄苦的生活带来光明与温暖。...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五言古风短篇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陶渊明头戴葛巾,且用此巾过滤浊酒,如若他不善饮酒,岂不枉负那一顶葛巾。李白以“头上巾”之故,嘲笑那不肯饮酒的王历阳。盖李白最嗜饮酒,曾为“酒逢知已千杯少”,王历阳不肯饮酒,在李白眼里,实在是个不懂...

世间那有杨州鹤。

(五言古风短篇苏子瞻“绿筠轩”) 世间岂真有“杨州之鹤”?人贵知足,才能常乐,世间那里会有事事物物都能依顺自己愿望的呢? 从前有四人在说自己的愿望,第一个人希望腰缠十万贯,衣食不虞匮乏,第二个人希望能身居杨州吏,驾驭千百奴;第三人希望能驾鹤遨游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言古风短篇沈休文“长歌行”) 不见时光催人老,却见人随时光逝,形体的生命是有限度的,生命的意义即是无垠无涯的,以有限的形体去追求那无涯的生命,怎能不加紧向学的脚步呢?而少年时代是最好的学习时间,如果不在这段时间内鞭策自己,等到垂垂迟幕,只...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 五言古风短篇 陈无已“妾薄命二首”) 时序一届秋霜,风虽不起,而落叶自飘,这都是天道所为,就好像没有人迹的山野,而花仍会顺乎自然的开得艳红娇美。...

新凉人郊墟,灯火稍可亲。

(劝学文韩退之劝学文) 读书当然也要趁时;譬如说,刚刚进了秋天,暑热已退,凉意微来,灯火不熄不寒,郊外的山岗清爽宜人,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读书夜了。...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五言古风短篇 李邺“读李斯传”) 一个人的手,也许掩得了一个人的眼睛,但要想遮掩天下人的眼睛,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一个人所见有限,难免没有疏忽,而众人的注目则不然。因此,做了坏事,不要以为轻易能瞒天过海,狐狸尾巴在众目睽睽之下,总会败露的。...

今日汉宫人,明日胡地妾。

(五言古风短篇李白“王昭君”) 命运真是难说,今天还是汉服宫女,明天却即将成为胡人姬妾,从家乡到异国,从华宫入毡帐,转徙流离,是由天意或由人呢?...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教子孙愚。

(劝学文白乐天劝学文) 再肥沃的土地,也要适时耕耘,才有收获。否则即使良田千顷,不事稼穑,仓廪自必空虚。同样的道理,家里藏书万册,而不令子弟研读,这样的子弟,怎能渊博而不坠于騃呢!...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劝学文朱文公劝学文) 对一个凡事拖延,不肯力行的人来说,明天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明天永远只是一个藉口,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日子。事情今日不完成,明日也同样完成不了,因为明天还有明天,永远有明天也就等于始终没有今天。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学问是学不完...

春水满四泽。

(五言古风短篇陶渊明“四时”) 一到了春天,河里湖里的水都涨得满满的,到处呈现一片生机,“春光摇曳,春水遍地”,这就是春日殊景。 (参考)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那些急于求名的人,就和那些急于求利的人一样。司马迁劝戒谏官,要为国家利益着想,不要追逐自己的名声。谏官集全国上下得失于一身,能不谨慎吗?...

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做君主的人,要拼命努力的寻访贤人。当朝廷中得到贤人辅政,各种官职都有适当的人担任,才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也就是说明君若能任用贤臣,使朝政上轨道,才能安逸度日。...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

(鲁仲连“遣燕将书”) 明智的人,不会做违背时机而抛弃大利的事情。智者视天时地利而行事,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劝学文司马温公劝学文)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对下一代会造成放纵和惰落。不但父母对子女有责任,老师对学生也有责任。老师若不能严督劝教,便是失职。...

读书万倍利。

(劝学文王荆公劝学文) 读书是一种投资,不论就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而言,读书都是一笔有盈无亏的生意。读好了书,自然能够千名求禄,即使不然,书本带给自己的益处,也是难以数计,受用无穷的。...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六一居士“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个朝代的兴盛衰亡,虽说是由天命注定,但难道跟人为的因素没有关系吗? 欧阳修引用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例,说明盛衰的关键是因人事而非天命。谨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个人丧身,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正如...

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虎啸时伴着冽冽的风声,龙腾时涌现层层云彩。 比喻先有圣主才会有贤臣,也惟有在贤臣辅佐之下,君主才显得出圣明。同样的只有在圣主治理之下,贤臣才敢无所顾忌的发挥所长。此言君臣相辅相成的道理。...

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诸葛孔明“后出师表”) 不去讨贼,王业将要灭亡。与其坐着等敌人攻伐而灭亡,倒不如冒险主动地去攻伐敌人。 诸葛亮说明汉贼不能两立,王业不能偏安四川的道理虽然蜀汉力量薄弱,但讨贼势在必行,不必瞻望犹疑。...

粒粒皆辛苦。

(五言古风短篇李绅“悯农”) 我们的饭食,得来不易,每一粒都有着农夫的汗水,饱含时获的辛劳。 (参考)锄禾日当午,汁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兵法乘劳。

(诸葛孔明“后出师表”) 兵法上讲求趁人之劳,而现在正是进攻的时刻。 诸葛亮表明讨伐之举,刻不容缓。...

古文真宝

“古文真宝”二十卷,相传为宋黄坚所编,作者自战国迄宋不等。前集(十卷)大抵以书为主,后集(十卷)则以文为主。 前集以宋真宗劝学文起首,后集则以诸葛亮出师表和李密陈情表为经纬,劝学励善,是一部教忠教孝的典籍。 书中所选,多为诗文典籍中之精髓。...

十年磨一剑。

(五言古风短篇贾岛“剑客”) 宝剑何其难求?花费了漫漫十年的时光,也只不过是磨成一把剑罢了。这口血汁凝结而成的剑,虽然剑刃霜白似雪,又有谁能断定能力穿盾石泥?寒窗数十载,励行笃学的人,纵使所学富如五车,才气高如八斗,又有谁能断言他必为世用?可获...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谢枋得“却聘书”) 对时局不满,慷慨而赴死难,是很容易的。要想从容地就义而死,却是很难的。 宋亡后,文天祥正气凛然的就死。元世祖不杀谢枋得,谢枋得也不想受元朝礼聘,宁可为宋臣以终。上书婉转的表明心迹,并引用司马迁“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

(五言古风短篇无名氏“蚕妇”) 从养蚕制丝,到绮罗成匹,不是一段轻松的过程。养蚕人付出了所有的辛劳与岁月,换来的却不是玉食锦衣;穿着七彩锦罗的,却不是当初劳苦辛勤,为一丝一线不眠不休的养蚕人。没有为绮罗而劳苦的人,反倒享受了绮罗的丰泽。 (参考)...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要有异于常人的本领,才能完成不平凡的事情;有不平凡的事迹,才能建立不朽的功业。 人们若要树立不朽的德业,除了天时之外,必须再加上本身不凡的才干,才能留名后世,千古传颂。...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生本来就有一死,有的死得有价值,像泰山一样重;有的死得没有价值,比鸿毛还轻。 人要死得有价值,司马迁说明自己所以能忍受腐刑的痛苦而不死,是因为想留下一本历史钜著,以藏于名山,传于后人。...

民贫则奸邪生。

(龟错“论贵粟疏”) 人民一旦贫乏,则奸邪的事就会不断孳生。人民生活不富足,乃由于为政者不注重农耕之故。 汉朝初年,工商发达,操纵经济之权,并吞农民土地,使农民无法安居乐业。龟错上疏力主“重农抑商”,才能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抑止奸邪之横生泛滥...

损有余,补不足。

(龟错“论贵粟疏”) 搜取富人的余财,来补助穷困的农人。使农人能专心耕作,安居乐业,才是为政的真谛。...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苏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 罪的轻重有可疑时,要从轻发落。功的轻重有可疑时,应从重奖赏。刑罚有可杀可不杀的,则宁可不杀无辜的人,而负失刑的责任。 苏东坡说明行使赏罚,要用心忠厚,才能使人民向善,使刑罚发挥最高的效用。 “不经”指与法律条款不一...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乐毅“报燕惠王书”) 君子纵使与人绝交,也不口出恶言。忠臣一旦去官,离国而去,也不刻意洗刷自己的罪名。 乐毅曾替燕国立下盖世战功,攻克齐国七十城池。后来却遭小人的毁谤,君主怀疑,乃亡命他国。内心自有愤懑,但他仍秉着磊落的胸襟,敦厚的情怀写了...

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

(司马迁“货殖列传”) 如果只想在一个地方住一年,就种植短期易熟的谷物。若想居住十年,就该种些高大的树木,绿化自己的田园。如果希望百年以后,还能被人们深深怀念,就要树立永久的德望。 谷物树木的生命到底有限,百年以后,人的躯壳连同树木都将殒灭成...

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苏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 行仁可以过分,行义却不可过度。 仁具有同情心,太过于仁慈,还不失为君子。义要顺从事理裁断,太过于严厉,则属性情残忍。所以行仁过度无妨,义则不可。奖赏可稍宽容,刑罚却不可太严厉。...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主父偃“谏伐匈奴书”) 不论国家多么强大,领导者好战的国家一定会被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安定,但不可忘记勤加防备,否则也将会有危险。 国家强盛,往往想向外扩展权势,穷兵黩武的结果,民不聊生,败亡将至,但天下太平,若是只知安逸享乐,忘记备战,也很...

欲人之勿闻,莫若勿言。欲人之勿知,莫若勿为。

(枚乘“谏吴王书”) 不希望让别人听到的事,最好自己不要讲出去。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事,就不要去做。此即俗语所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是枚乘劝谏吴王,要他自我省察。...

应天顺人。

(班彪“王命论”) 能承应天意,顺服民心,是处事的基本态度;也是二帝三王所以拥有天下的原因。 故君王若想得天命而有天下,首先就要顺应人心。...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触而醉月。

(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琼筵”比喻筵席的珍贵。“羽触”指鸟形的酒爵。大家围坐在花丛中,摆开丰盛的筵席;拿着鸟形的酒爵,轮流传递;共享美酒珍肴,陶然共醉于月下。 李白藉春夜设宴桃李园,抒发自己的胸怀。但觉人生忽即瞬逝,且莫辜负天地赐予的良...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司马迁“报任安书”) 士人只为了解自己的人辛劳奔走,女子只为自己喜爱的人打扮修饰。 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再弹琴。司马迁感慨知己难遇,君王不加重用。...

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是,则凶。

(扬雄“解嘲”) 可行的事情,要在适当的时机实行,才能顺利完成。不可行的策略,偏偏在不适当的时间实行,结果一定失败。举汉高祖时,陈平出奇计制胜为例,说明顺应时机的重要。时机不对,事情不易成功,有时甚至会招致凶险。...

赏疑从与。

(苏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 赏赐臣子,虽有疑惑,依然要赏他,藉以推广恩泽。相反的,刑罚如有可疑,宁可不罚,所以审慎刑罚。 赏罚全要以民为主,必须实行有利的地方,一方面推广朝廷德政,一方面免于伤害无辜。...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中山靖王“闻乐对”) 舆论的力量确实可怕,就像众人的毁谤能熔化金子一般,累积的谗言也能销蚀骨肉。 也就是说舆论力量之强大,不容忽视其他成语,诸如:“三人成虎”、“积非成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等等意思都相同。...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泰山之所以那么高大,是因为能不排除细碎的土壤。河海之所以那么深广,是因为能容纳各种细小河流。 国家之所以强盛不衰,是因为民心之所趋。所以帝王能不舍弃卑微的人民,才能显扬他的盛德。...

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说难”) 同样的事,因为各人的立场不同,所得到的评论也不一样。 宋国有一个富翁,因为下雨围墙倒塌。富翁的儿子对父亲说:若不尽快修好,则小偷容易进来。隔壁邻人的父亲也这样说。到了晚上,果然小偷把财物偷走。事后富翁称赞自己的儿子有先见之明...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偷天宫以私己乎。

(王符“潜夫贵忠论”) 偷窃别人的财物,我们还可称之为盗贼。那些奉天命而掌权的官吏,为自己的私念,剥削人民,不是比盗贼更过分吗?两句话表示对贪官污吏的不满,认为他们的行径无异于盗贼,甚且过之。...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曲调愈高,能跟着唱和的人愈少。 宋玉藉着楚襄王的问话,说明圣人具有伟大德行,美好操守,不与世人雷同。自己的德行这私高超,一般肤浅的俗人,怎能了解我而引起共鸣,正是曲高和寡,圣贤之人唯有孤芳自赏了。...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靖节“归去来辞”) 云儿无心浮出山谷;鸟儿日幕疲倦之时,自然会飞回窝巢。比喻自己无心出外作官,现在已经厌倦了仕宦生涯,就像倦鸟归巢,赶忙辞官返乡,享受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

(司马迁“屈原列传”) 人在痛苦难捱之时,没有不呼喊父母的。百姓到苦难无告之时,也没有不呼天喊地的。 司马迁说明屈原处境艰难,忠心耿耿,却被君王怀疑,贬官远放,正是怨怼无助。...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逆”是迎接。“旅”是旅人。“逆旅”指旅舍。 天地像包容万物的旅馆,光阴是历史的过客。以天地的广阔衬托万物的渺小,以光阴的永恒隐喻人生的短暂。人生苦短,浮生若梦,所以要及时行乐。...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扬雄“解嘲”) 高明的世家,无论处于何处,连鬼神都想窥视其室内情景。比喻名声响亮的豪奢之家,容易招致别人嫉陷,或是宵小的窥探。 扬雄解人嘲讽,说明自己已潜心修德,位不高显,故无需担心别人的嫉羡与伤害。...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屈原“渔父辞”) 真正的圣人,并不固守既有的法则,并不拘泥于物理;而能顺应时势的变迁而修正自我的行为。此即俗语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韩文公“进学解”) 命运之神与仇敌都设计谋害于你,因此不知自将遭遇失败。这是韩愈的学生对他的批评,怀疑学识之意义和价值,因为韩愈虽然尊崇儒学,修养德性;仍不受朝廷重用,命运坎坷,进学又有何益?...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文公“进学解”) 学业精进,由于勤勉进取;荒废,则由于嬉戏怠惰。德行的完成,由于深思谨求;德行的颓败,则由于苟且随便。 成功必由努力而来,不可心存侥幸之念。因此一旦荒疏学业?必会退步;德行不勤加修持,必会败坏。...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靖节“归去来辞”) 觉悟过去的不能改正,知道未来的还可以补救。陶渊明认为自己出任彭泽令乃不智之举;现在晓得重返田园,犹为未晚,仍可享受田园生活安逸的闲趣。...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靖节“归去来辞”) “欣欣”是草木繁盛的样子。“涓涓”是细水长流的样子。草木欣欣向荣,泉水潺潺不绝。 羡慕万物顺应时节而生长之余,我也应该能随心所欲得其所哉才好。既然不想做官,就归返田园吧!何苦为外物所驱使,为五斗米而折腰。...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靖节“归去来辞”) 看见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羡慕万物能顺应自然,任意生长;感慨着自己曾受官宦所羁绊,不能行己之所欲行;今解官返回田园,应可安享余年了。...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陶靖节“归去来辞”) 天天在园中游赏,已经成为一种乐趣;所以虽然有通往外界的门户,却经常关着。表示自己对田园生活已产生无穷乐趣,甘愿隐居而不愿与世俗往来,所以门常是关闭着的。 “涉”是缓缓步行。...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大块”指天地。暖阳阳的春天,烟雾缥缈的景致,正召唤着我。而广阔的天地,明媚的风光,给我许多灵感。 暖春烟漫吸引着我,予我自然的文采。...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渔父辞”) 自己守身如玉,所以有高洁的德操,就好像刚沐浴过,不愿蒙受尘埃一般。屈原心意已死,生死何足计较,宁可清白以终,不愿被世俗的污浊所感染。 这是屈原对渔父表明自己的态度志向。...

以心为形役。

(陶靖节“归去来辞”) 心灵想作官求禄,不能自主,反为形体所奴役。为求外在物质之享受及虚浮的名声,把本然的心灵蒙蔽,反被形体所驱使,奔走求利,一刻不歇。...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韩文公“进学解”) 说出来的话就是经典;一举手一投足,被天下视为楷模。此乃引用孟荀两大儒者,生前坎坷之际遇为例,说明自己命运之乖戾,正如孟荀当时决心显扬儒学,留名后世一样。...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辞”) 世人都为追逐功名利禄而变得污浊不堪;只有我不为名利所动,志节清高。世人都浑浑噩噩,沉醉在酒中;只有我保持着清醒,想为国尽忠。 这是屈原回答渔父,自己为何被贬谪的原因。...

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靖节“归去来辞”) 能顺应自然,快快乐乐的应天由命,还有什么好犹疑的呢?表示早已不眷恋官职,一心一意只向往田园生活。 这一句乃为“归去来辞”全篇做一总结,表明自己归返田园,终享余年之心意已决,绝对不会后悔。...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陶靖节“归去来辞”) 靠着南窗寄托我旷放不拘的本性,虽然居处狭小仅能容膝,我也能平心静气,安享宁静。 “寄傲”指心性狂傲旷放,不受世俗所拘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卜居”) 比喻器物的使用,各有所偏,难以兼备。尺比寸长,但测量小东西时,反倒无用;寸虽较短,但也有它的长处。故器物各有所用,即使龟甲蓍草恐怕也不能全然解决疑问。 屈原“卜居”一章采用对答方式,非真有其事,只不过藉以表明自己的心迹罢了。所...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陶靖节“归去来辞”) 对于亲戚们富有人情味的谈话,感到喜悦。平日弹弹琴,看看书,怡然自得的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享受田园家居的闲适,而忘记了仕途营利的痛苦。...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

(韩文公“送李愿归盘谷序”) “李愿”是唐功臣李晟之子,不乐仕进,隐居盘谷。 与其享受身体的快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李愿为隐逸之士,讲求心灵的满足,对于身外物质的享受,并不重视。不愿在朝为官,虽能享一时车马轻裘,荣华富贵,但却常常担心刑罚是否...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之“阿房宫赋”) “楚人”指项羽。楚人项羽一把火,就把巍峨的阿房宫烧得干干净净,只剩一片焦土。 秦二世元年七月,戌卒陈涉等九百人起兵反抗,天下纷纷响应。三年十月刘邦入武关,至咸阳,秦王子婴降。十二月楚项羽入涵谷关,屠咸阳,焚秦宫室,火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文正公“岳阳楼记”) 仁人并不为自己担忧,他所忧虑的是天下人共同的忧虑,然而天下昧昧不知忧虑,只有仁人才能未雨绸缪,先于世人而忧共所忧。在世人都已安乐时,仁人仍不敢掉以轻心,必明察潜伏的隐忧,求得万全,才敢乐共所乐。 范仲淹以记湖楼胜景,...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东坡“后赤壁赋”) 江流激荡发出声响,峭壁直立有千尺之高。山高耸着,月亮就显得小了;江水低降,连石头都露出来了。 这是苏东坡描写秋景,有名的句子。...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之“阿房宫赋”) “六国”指韩、赵、魏、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族”指刑及父母妻子,即全族被害。 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把秦国一族尽灭的,是秦国自己,不是天下人。国家兴亡的根本原因,都在立国者本身,若当时六国能团结一致,合...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东坡“前赤壁赋”) “蜉蝣”是小虫,朝生暮死,生命很短促。人生短暂,有如蜉蝣寄生在天地之间。人类渺小,有如茫茫沧海中的一颗小粟。 苏东坡感叹生命短促,在悠久的天地间,只不过是浮生一瞥。人的躯体更不渺小,在广漠的世界,只不过一粟之于沧海,微...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之“阿房宫赋”) 迅疾的灭亡,使秦朝的人来不及为自己哀伤,只有让后世人为他哀悼。如果后人哀悼它,而不引为鉴戒,重蹈覆辙,那只有让后来的人,为他哀悼了。 以阿房宫顷刻灰烬,说明世人要以前代为借镜,勿徒为后世所哀悼。要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致...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东坡“前赤壁赋”) 就万物变易的观点来看,天地没有一瞬间不在蜕变。就不变的观点来看,万物和我都是无穷尽的。 以变易与不变来解析人生,蕴涵哲理深远。...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杜牧之“阿房宫赋”) 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从骊山北面,一直到咸阳。长廓回旋,檐角高翘,依形势而建造,曲折迂回。天井整齐如蜂房,瓦沟回转如水涡。屋宇耸立,长桥横卧,而高低迷濛,分不出东西南北。台上歌声响亮,暖和如春天;殿上舞袖挥动,衬托...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杜牧之“阿房宫赋”) 秦始皇横行暴政,天下人民不敢诉怨,只敢在心中充满愤恨。说明暴君的不得民心,是后来覆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