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古籍名句

《古籍名句》

    收录163457

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

(王禹偁) 人在一生中总难免为贫穷或逆境所困,但是这不过是一时际遇的关系。因此我们纵然为境遇所困,也绝不能屈服心志,而违背道义。(这句话引自王禹偁的信函中)...

为宰相拂须耶。

(寇准) 占时有人欲奉承宰相,而为宰相拂去胡须上的灰尘,你是否也想效法那种愚昧的举动呢?(这是寇准对丁谓所说的话) 寇准在担任宰相时,曾拔举丁谓为参政,因此丁谓对他非常阿谀谄媚。一次丁谓宴请寇准,席中寇准不小心使羹汤泼出,沾污了胡须,丁谓立刻起身...

毁方瓦合,合于中。

(杜衍) 与人相处时不可太过偏执,而令人感到不易亲近,就像方形的物体必须切除其其四角,使其与瓦器相合一样。我们也应该尽量改正自己难于容人的缺点,努力使自己的一切合乎中道,而与众人一致。(这是杜衍对门生的训戒之辞) “毁方瓦合”即合其方者而使之圆...

守正直而佩仁义。

(王禹偁) 遵守正直之道,将仁义悬佩于襟怀间,意即片刻不稍忘之意。(这是王禹锡所说的话)。...

士君子作事导己,当履中道。

(杜衍) 士君子不论在做事,或行为举止方面,均须合乎中庸之道,恰如其份才好。(这是杜衍训诫门生之辞)...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王曾) 在人类所必须遵守的行为中,没有任何一项较诚实更为重要。因此我们不论在做人行事方面,都应该遵守诚实的原则,以保持自己清廉坚贞的操守。(这是王曾引用杨文公的话)...

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

(范仲淹) 我们如果能于治世中,养成由遵行道义而获取快乐的习惯,则必然能将肉体方面的苦乐置之度外。一个人如果经常将心思放在肉体的欲求上,那么这就表示他还不合乎道义的标准。(这是范仲淹所说的话)...

优好之所,勿久恋。得志之地,勿再往。

(陈搏) 生活于舒适安乐的地方固然愉快,但是却不可以长期耽溺于此。符合自己意志的境遇,固然能够使人志得意满,但是却不可以期望一再获得。因为令人得意的事情,不一定重临,幸福也不能永远持续。所以,我们必须节制自己,不可沉迷于安适的顺境。(这是陈搏...

天地间无完名。

(陈搏) 人在天地之间很难保持完美的声誉,因为不论自己如何努力修持,有时也可能招致恶意的攻讦指责,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清的事实。(这是陈搏对门生所说的话)...

消祸于未形,救危于将亡。

(王禹偁) 在灾祸尚未形成之前,必须设法尽早将祸因消除;在危机还未演变到毁灭自己之前,就必须及早努力挽回颓势。换言之,在灾祸、危险还未发生之前,必须事先加以防范,将其消弭于无形。(这是苏内翰所说的话)...

(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

(南宋 帝昺) 古代有人甚至仅凭田一成(十里见方的土地),众一旅,(四五百名战士组织成的军队),即能完成中兴复国的大业。换言之,虽然军队少、土地狭窄、国力单薄,但是只要大家意志坚决,同心协力,则国家仍然能够再度复兴。(这是南宋将亡时,陆秀夫对民众所...

声色之移人如此。

(王旦) 我们受他人声色、态度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必须注意不要被他人的言词、表情所迷惑。...

有所为而为者利也,无所为而为者义也。

(南宋 孝宗) 凡是为自己着想而做的事情,都是属于利己的行为;唯有屏除利己的心思,胸中不存一思贪念,行为才能合乎义理。(这是朱子的好友张拭所说的话)...

学有悟入。

(南宋 孝宗) 一定要从学问中获得启发,有所领悟,才能算是体会到其中的真髓。(这是反对朱子格物致知之说的陆象山,所提出之言论)...

圣人之言,终身诵之可也。

(李沆) 圣人所提出的言论,可供我们一般人终生铭记,认真遵行,再三诵读。(这是李文靖所说的话)...

宋名臣言行录

《宋名臣言行录》全书共二十四卷,为南宋朱熹所编撰。 朱熹即朱子,他最初只收录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等五朝名臣的言行,命名为《五朝名臣言行录》。后来又继续收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名臣的言行,另外辑为一书,而称之为《三朝名臣言行录》。后人...

国家事权兵民财三者而已。

(南宋 度宋) 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的权责,只是兵、民、财三者而已。(这是元朝学者许衡所说的话)...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

(赵普) 刑罚与奖赏乃是天下国家的事情,必须根据全体百姓共认的准则行事,不能依照陛下个人的好恶来作决定。(这是赵普对宋太祖所说的话)...

幸门如鼠穴,何可塞之。

(吕蒙正) 非份登进之门就如同鼠穴一般,不可以将所有门路完全堵死,只需将其中最严重的几处堵住即可。因为如果完全堵死,则鼠辈们必然会在其他地方,制造出危害国家更大的事情。(这是侍臣吕蒙正对宋太宗所说的话) 所谓“幸门”即指非份登进之门,徼幸之门,...

临事有三难。能见,一也。见而能行,二也。当行必果决,三也。

(张咏) 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通常都会发生三种困难。第一是观察不够透彻。第二是观察虽然非常深入透彻,但是往往会因多方阻滞而不能即知即行。第三是无法对该做的事情下定贯彻到底的决心。 因此处理事情时,首先必须培养识见,然后努力实行,遇到困难时,必...

治国之道,在乎宽猛得中。

(吕蒙正) 治理国家唯一的方法,就是该宽大的时候必须宽大,该严格的时候必须严格。必须宽猛得宜,合乎中庸之道。(这是吕蒙正对宋太宗所说的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 帝昺) 世人都有死的一天,因此死并不足惧。不过最低限度,我们必须使自己在死了以后,忠诚之心仍然能够永远留传于后世,在历史上发出灿烂的光辉。(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的一节) 所谓“汗青”即使史书。 (参考)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如下: 辛苦...

兴一利不若除一害。(生一事不若灭一事)。

(南宋 理宋) 与其开创建立一项有利的事业,倒不如努力革除一项有害于民的恶政。(这是耶律楚材所说的话)...

智犹水也,不流则腐。

(张咏) 知识和水流相同,水如果一直静止不流动,则很快就会腐臭。人的智慧如果不经常运用,则日时旷久之后便会失去效用。(这是张咏对李畋所说的话)...

偏重其可行乎。

(宋 哲宗) 乘船时如果将重量偏向于船身的某一侧,那么船是否还能前进呢?施政与行船完全一样,如果太过偏重某一方面,则政治永远无法进步。(这是谏官陈瓘所说的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吕蒙正) 河水太过清澈,则大鱼必然不敢栖息于其中。人君如果太过精明,对于一切琐事都作秋毫之察,则优秀的人才必然不愿做他的属下。 因此做君主的人,有时候必须放松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以使属下能够有自由表现的机会。(这是吕蒙正对宋太宗所说的话)...

宽而见畏,严而见爱。

(张咏) 为政者不论在与人接触,或者是执行政策时,均须宽严得宜,态度适中。最好能够在宽大中含有令人敬畏的威严,在严厉中含有令人乐于亲近的仁慈。(这是苏轼所说的话)...

举人须举好退者。

(张咏) 为政者拔擢人才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退隐不求官位的人。如果选用热衷名利,急于仕进的人,则必然会使政治败坏。 由于黄震喜欢任用富于进取心的人,所以张咏以这段话劝谏他。...

寇准上殿,百僚股栗。

(寇准) 寇准是宋代名臣,契丹入侵时,他力主宋帝亲征,而成澶渊之功。寇准为人正直,是非公私分明,属下有功则赏、有罪则罚,毫不假借。因此,他做宰相时,每一上朝,部属官吏都恐惧得双腿发抖,生怕自己犯了什么过失,而遭受他的惩罚。 “股栗”即表示因恐...

吾学为有用矣。

(南宋 理宋) 一个人的学问必须对天下百姓有所助益,才能算是有价值的学问。(这是元世祖手下的大臣郝经所说的话)...

君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

(宋 仁宗) 为人君主者,必须遵行三项道德原则:其一为仁(即情),其二为明(知识的明察),其三为武(适时使用武力)。 这是司马温公奏文中的文句。...

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宋 太宗) 我只用半部《论语》协助先帝太祖,平定天下。剩下半部《论语》,预备辅助陛下(太宗) ,建立太平盛世。(这是手边经常不离《论语》一书的著名宰相,赵普所说的话) 赵普最初只是一名小吏,至投效高祖以后,高祖常劝他读书,因此赵普后来变得手不释卷...

刑赏天下之刑赏。

(宋 太祖) 惩处奖赏,必须依照天下人共同信守的刑法执行。绝对不可单凭皇帝个人的喜恶,滥施奖惩。(这是宰相赵普对宋太祖所作的劝谏之辞)...

人生如白驹过隙。

(宋 太祖) 人生就好像从缝隙中看奔驰的白马一般,刹那间便消逝无踪。(这是宋太祖所说的话) “白驹”指光阴。...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唐 代宗) 生气发怒乃人之常情,因此遇事发怒的人并不可怕,倒是那些碰到应当生气的时候,反而笑容满面一点也不动怒的人,心思难测,更令人恐惧。(这是代宗时权势极大的宦官,鱼朝恩所说的话)...

腹中何所有。(安禄山)对曰:有赤心耳。

(唐 玄宗) 根据史书记载,胡人安禄山身材非常肥胖臃肿,腰围粗硕,腹部脂肪极厚。一次玄宗皇帝看到他又觉得非常滑稽,于是随口问道:“你们胡人肚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为什么如此肥胖?”安禄山立刻答道:“只有一片赤诚之心而已。”玄宗听了哈哈大笑,对他...

鼎铛尚有耳。

(宋太祖) 连锅与鼎都有耳朵,你难道没有耳朵吗? (这是宋太祖,责备家臣的话)...

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宋 神宗) 单人表面去看,最奸险的人往往像个忠义之士,最狡诈的人也会像个讲信笃义的人物。(这句话引自御史中丞吕诲,所著之谈劾王安石的奏文“辨奸论”中)...

口有蜜腹有剑。

(唐 玄宗) 口中所说的话像蜜糖似的甘美,但是肚子里却像藏有利剑一般冷酷凶险。 李林甫为人非常阴险,作宰相时,对文人学士尤其忌苛。表面上他对朝中文学之士非常礼遇,经常阿谀赞美他们。但是暗地里却随时找机会陷害他们。因此世人批评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在德不在险。

(宋 太祖) 决定国家安危的要素,主要在于政府是否能树立德政,而不在于国防上、地理上的险阻。(这是宋太祖的弟弟晋王所作之进言)...

中国相司马矣,切毋生事开边隙。

(宋 哲宗) 中国现在正以司马光为相,主持中央政务,你们千万不可随便制造争端,与他们发生纠纷,而在边境地方开启战事。因为此刻如与中国作战,绝对无法获得胜利,所以大家必须慎重行事。 司马光再度入朝为相后,辽人、夏人均遣使来问候他的起居生活。辽人甚...

小人无朋,惟君子有之。

(宋 仁宗) 小人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君子才有。因为小人结交朋友,往往以利害关系为衡量的标准,当双方利害一致时,才暂时成为朋友,但是这种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引自欧阳修所著之“朋党论”)...

众贤之进如茆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宋 仁宗) 进用贤人为朝廷做事,就如同拔茅草一样,只要拔起一根,其他的茅草也会连带被拔起来。换言之,只要有一个贤人出头,其他贤者也会陆续跟进。相反的,消除坏人,要像拔除鸡爪一般,必须使他再也无力做坏事。(引自石介所作的“庆历圣德诗”) 宋仁宗时...

平生所为未尝不可对人言者耳。

(宋 哲宗) 我并没有什么胜过他人的地方,不过我生平所做的事情,都非常光明正大,绝对没有一件不可告人之事。(这是司马温公所说的话) 晁无咎对司马温公的人格,非常钦佩景仰,一次他问温公道:“是什么力量使您如此受人尊敬?”温公答道:“我本身并没有什么...

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

(宋 太祖) 除了自己的卧榻以外,其他地方仿佛都是别人的家一样。意即内心不安无法成眠。因为当时宋的疆域被许多其他国家包围。(这是宋太祖所说的话)...

依样画葫芦耳。

(宋 太祖) 依照葫芦的样子,描绘出葫芦的形状而已。(这是宋太祖所说的话) 这句话用于文章或创作方面时,比喻没有创造,仅能模仿他人作法的意思。 “葫芦”即瓢箪,为一种瓜类。“样”即样本。 宋太祖手下大臣陶谷请求辞职,太祖不允答道:“这种工作只是依照...

自不妄语入。

(宋 哲宗) 欲做到诚信不欺,必须从不说谎话开始做起。(这是司马温公所说的话) 司马温公的门人刘安世问温公道:“老师您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告诉门生,什么才是我们必须终身奉行的原则吗?”温公答道:“那大概就是诚吧?”刘安世问道:“那么应该从何处入手呢...

立法当用小人,而后以君子守之。

(宋 神宗) 国家立法的时候,应当选派了解奸淫邪恶的小人负责,令其依照自己所知,去制定法律,但是执行法律时,则应该请诚笃的君子主持。这是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所采取之方针,也是他后来失败的原因。...

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唐 武宗) 消灭河北的叛贼,反而比消除朝廷中的政治派系容易得多。(这是唐文宗的叹息之声) 唐文宗时朝廷中以牛僧孺与李德裕为首,各自形成派系,斗争十分激烈,一般均称之为“牛李党争”这是我国历史上朋党之争最严重的一段时期。...

不如无知也。

(宋 太宗) 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最好还是不知道的好。 吕蒙正的朋友得知有人在其背后,说他的坏话,于是问吕蒙正道:“你想知道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吗?”这位宰相答道:“能够不知道,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因为一旦得知他的姓名,恐怕终身都不能忘记!”...

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而藏之。

(唐 太宗) 西域地方的一个胡商得到一些非常珍贵的珠宝,他很怕这些珠宝会被别人抢走,便用刀把自己的身体刮开,而将珠宝藏于体内。如此一来,珠宝虽得以保全,但是他的生命却因此而不保。 这是唐太宗为警戒臣子,勿本末倒置,以免使自己丧失生命时所引用的一...

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

(唐 太宗) 不要愚蠢得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要太过精明地将任何事情,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引自张蕴古献给唐太宗的大宝箴一文)。...

吾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

(唐 太宗) 如果国君自己先为伪诈,怎能责臣子以忠诚正直呢? (这是唐太宗所说的话) 有人劝谏唐太宗除去身边所有的小人,并提供他一个办法道:“陛下可先作出发怒之状,亲察周围的反应。如果对方依然保持刚直不阿的态度,则可以断定他是忠贞之士。如果对方立刻...

伴食宰相。

(唐 玄宗) 什么事都不会做的无能宰相。所谓“伴食”,即用餐时陪伴主客的人。 唐朝开元年间卢怀慎,与姚崇共掌机密。卢怀慎自认自己能力不如姚崇,因此凡事都推给姚崇处理,故当时人都称他为“伴食”宰相。 今日以(伴食)讥讽那些在职而不做事的人。...

温颜接群臣

(唐 太宗) 唐太宗经常都以温和的态度,与臣下接触。当臣下犯错时,他会和善地指正其错误。如果有人直言进谏,他不但不动怒,反而乐于与这种人亲近。...

为五斗米折腰。

(南北朝 宋) 为了一点微薄的俸禄,而俯首哈腰打躬作揖的听命于他人。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的时候,郡里派遣督垂至彭泽县视察。按理说,郡的长官莅临县衙时,县长应率领所有衙吏整冠束带参见他,但是陶渊明却不肯如此,叹息着说:“就为了这一点微薄的俸禄,要...

转祸为福。

(唐 高祖) 遇到祸患时,如果应付方法得宜,有时也可转变为幸福。(这是李世民即后来之唐太宗,所说的话)...

当使黄金同土价。

(南北朝 齐) 指导百姓使其养成敦尚清廉的品格,建设一个不重视金钱的社会。 齐的太祖高皇帝(萧道成)经常说:假如能够让我治理国家,十年之内,我一定让人民养成节约廉洁的品德,使黄金变得像土块一样便宜,而将社会建设成一个不尚金钱的团体。”...

壮九重于内,所居不过容膝。

(唐 太宗) 纵然建筑一座设有九重门的壮丽宫殿,但是最后自己所坐的地方,也只不过能够容膝而已。(引自张蕴古,献给唐太宗的大宝箴一文)。...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唐 太宗) 饥饿的人不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非常美味。口渴的人不论喝什么饮料,都觉得非常甘甜。意即人民在乱世之后,都渴望着和平安定。因此为政者在施行政治时,只需满足人民免于饥寒。(这是魏徵的意见,在唐太宗当国时果然实现。)...

笑中有刀,(柔而害物)。

(唐 太宗) 笑脸之下暗藏锐利的尖刀,比喻外表温和平易,而内心阴险狡诈。 唐大将李 外表温和恭顺,与人谈话时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但是他的内心却非常阴险狡诈,因此当时人均称李 为笑中刀。今日所谓之“笑里藏刀”即典出于此。...

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

(唐 太宗) 尧舜治理天下时,不但不看重一般人视为珍宝的珠玉,而将良臣当作国宝,不遗余力的去寻求网罗。(这是唐太宗所说的话) “璧”与“珠”都是玉的一种,非常珍贵。...

唾不拭自乾。

(唐 中宗) 如果有人将口水吐在你的脸上,你绝不可以把它擦掉,必须让它自己干掉。因为如果你去擦拭,就是违背对方的意思,会令他更生气,再说你即使不擦,口水也会自然的干掉。(这是武后手下一名大臣,娄师德所说的话) 娄师德的弟弟负责驻守代州,因事辞官而...

大丈夫行事,当礝礌落落,如日月皎然。

(东晋 成帝) 大丈夫所行所为必须光明磊落,如同日月一般皎洁,绝不肯做丝毫见不得人的行为。(这是自立为帝的后赵石勒,所说的话)...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南北朝 宋) 欲了解有关耕田种地方面的事情,应当询问负责耕作的下仆。欲了解有关纺纱织布方面的工作,则应当询问负责织布的婢女。(这是沈庆之劝告宋主的话) 宋国与魏国连年争战,互相侵伐。宋臣王玄谟劝宋主,发动大军征讨后魏。沈庆之劝谏宋主道:“有关耕...

不觉屐齿折。

(东晋 孝武帝) 得意忘形之状。 东晋宰相谢安派遣其弟谢石、其子谢玄,率兵抵御前秦符坚的入侵,结果晋军连战皆捷,所向披靡。当捷报传来时,谢安正与人弈棋,他看到捷报,心中虽然非常兴奋,但是脸上却未露出一丝欣喜之色,依旧非常平静的与朋友把棋下完。不...

人主惟一心,攻之者众。

(唐 太宗) 为人君主者只有一颗心,但是却必须忍耐众人的攻击。有些人会用武力威协他,有些人会用口才欺骗他,有些人会用利益诱惑他。 假如君主对其中一个人,应付得不得宜,那么立刻会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这是唐太宗所说的话)...

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

(唐 太宗) 我希望做你的良臣,不希望做你的忠臣。所谓良臣即在太平盛世,与国君同心协力治理国家,受到众人的尊敬,与国君共享尊荣。所谓忠臣,即在乱世的时候,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魏徵说这句话用意,即在向唐太宗表示,他希望国家太平安乐。(这是秘书监魏...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唐 太宗) 以过去的历史为镜,可以明白世间的兴废因果;以他人为镜,可以将自己行为的正邪得失看得一清二楚。(这是魏征死后,唐太宗的哀悼惋惜之辞。)...

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

(南北朝 宋) “袁粲”父子是宋的忠臣。“褚渊”是宋的叛臣。袁粲与褚渊同为明帝的大臣。明帝崩逝,太子即位,萧道成弑帝自立,袁粲欲诛萧道成,褚渊泄露其计划,结果袁粲父子为萧道成所杀。当时人得知这件事便作了一首歌,歌诵袁粲的忠勇壮烈,歌词为:“可...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东汉 献帝) 对于一位有为的人物而言,只要与他小别数日,再相见时就必须重新予以估量,因为在这段期间,他在各方面一定都会有长足的进步。(这是吕蒙人答覆鲁肃的话) 请参照“非吴下阿蒙”。...

苟非其人,民受其殃。

(东汉 明帝) 如果为政治者人选不恰当,那么其所造成的灾祸,必然会危及百姓。(这是明帝所说的话)...

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东汉 桓帝) 狗在夜间不吠,人民看不见官吏的踪影。意即夜间没有宵小出没,地方也没有作奸犯科的官吏。 这是地方父老对词宠在任时之地方政治,所做的批评。...

习劳耳。

(东晋 明帝) 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习惯于劳苦的生活而已! 东晋刺史陶侃为地方官时,每天早上都将一百块砖,从屋内搬至屋外,傍晚又将这一百块砖,从屋外搬回屋内。有人问他何以如此,他答道:“我正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恢复中原的大事业,因此现在必须磨练自己,...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东汉 章帝) 欲寻求忠君之臣,必须自孝亲之门第中发掘。因为唯有能够尽孝于父母的人,方能忠心于君主。(这是韦彪所说的话)...

甑已破焉,视之何益。

(东汉 桓帝) 甑(煮饭的土器)既然已经摔破了,再回头看它又有什么用呢!(孟敏所说的话) 有一个名叫孟敏的人,一次端着一只甑在路上走着,途中不慎失手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不但一点也不惋惜,反而头也不回的,加紧脚步走了过去。旁边的人看到这种情形,觉得...

非(复)吴下阿蒙。

(东汉 献帝) 你已经不再是从前住在吴郡中的,那个不学无术的吕蒙了。(这是吴大夫鲁肃,对吴国武将吕蒙的赞美之辞) “吴下”即指吴国国都之内。“阿”表示亲密的称呼语。 鲁肃代周瑜为师后,一次与吕蒙商讨国事,谈话间吕蒙的看法见解,几次侵凌其上。因此鲁...

大禹圣人,乃惜寸阴,众当惜分阴。

(东晋 明帝) 大禹是一位圣人,但是他却能爱惜每一寸光阴,因此我们平凡人,更应当爱惜每一分光阴。(这是陶侃所说的话)...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东汉 献帝) 蛟龙如果能够得到云雨的泽沛,一定会立刻腾跃天空,绝不会长久滞留在狭小的池塘中。引喻英雄得时势之助,必能活跃于天下。(这是吴武将周瑜对刘备之评赞)...

貂不足,狗尾续。

(西晋 惠帝) 由于貂的尾皮不够用,所以用狗尾皮补其不足之处。喻无用的小官充斥于政府中。泛言官爵之滥。 古代官吏的头冠上均饰有貂尾。晋惠帝时由于爵赏浮滥,连低级的衙役小吏,也都受封为爵,每逢参朝时,为数极众,故被人传为笑柄。 (参考) ……奴卒役厮...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财。

(三国) 我绝对不会为了一己的利益,而辜负陛下对我的恩义。因此当我死的时候,家中绝不会有一丝多余的布帛、衣物,外面也不会留下一点多余的财物。(这是诸葛亮对刘备所说的话)...

髀里肉生。

(东汉 献帝) 大腿内侧长出赘肉。表示闲散已失,事业无成之意。因为如果经常活跃于马背上,则大腿内侧绝对不会长出赘肉。(这是刘备对自己无法发挥全力,开创功业所产生的慨叹)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之后,一次如厕归座后,伤心得泪流满面。刘表看了,很奇怪地问他...

外宁必有内忧。

(西晋 武帝) 一个国家如果外部长期保持着非常安态的状态,则其内部必然会产生危机,换言之,没有敌国,名患的国家往往都会灭亡。(这是晋朝学者,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所说的话)。...

缚虎不得不急。

(东汉 献帝) 在捆缚老虎那样强壮有力的猛兽时,行动必须迅捷。因为只要稍一迟疑,就可能发生危险。(这是魏曹操在逮捕吕布时所说的话) 请参考“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噬人。”...

养将军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噬人。

(东汉 献帝) 对待吕布,将军就该如同词养老虎一般。饲养老虎,必须经常让它饱餐肉食,否则它就会随时吃人。豢养吕布将军亦然,必须不断优遇他,使他拥有更多土地与爵禄,才能减少其所具有之危险性。(这是太守陈登对曹操的警告)...

天知。地知。子知。我知。

(东汉 安帝) 我们不要以为没有人知道,因为至少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这是杨震对告一位向他行贿的人,所说的话) 杨震是东汉安帝手下的一位廉洁官吏。一次有一个人向他行贿,他坚持不肯接受,那个人便对他道:“你放心好了,绝对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

识时务者在俊杰。

(东汉 献帝) 只有伟人豪杰,才能够看透当世之要务。(这是司马徽答复刘备询问时,所说的话) 刘备打算寻求贤士辅助自己,于是微询司马徽的意见。司马徽答复道:“只有伟人豪杰方能洞晰当世要务,我们这里有两位隐士堪称伏龙、凤雏,那就是诸葛孔明与庞士元!”...

长安近欤?日近。

(东晋 明帝) 长安近还是太阳近! 东晋元帝的幼子绍(即后来的明帝) 非常聪明,一天有一位使者从长安回来,元帝开玩笑地问绍:“你认为长安离此地近,还是太阳离此地近!”绍立刻答道:“我只听说过有人从长安来,却没有听说过有人从太阳来,所以当然长安比较近!...

名教中自有乐地。

(西晋 惠帝) 名教(德教)中自有其令人娱悦的境界,因此我们不应该再蔓生任何没有价值的欲望。(这是乐广所说的话) 所谓“名教”,名即名份,教即教化,故凡圣贤所言之伦常教化,均包括于其中。 魏晋时代清淡盛行,学者皆以旷达为美,置名教于不顾,甚至裸体与...

死诸葛,走生仲达。

(三国) 诸葛孔明虽然已死,但是仍然将活着的司马仲达给吓跑了。 诸葛孔明率军伐魏时,由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病逝军中。当他死后长史杨仪因主师病逝,群龙无首,立刻整顿军队,打算班师还朝。魏地百姓得知这个消息,迅速奔告魏之大将司马懿。司马懿闻报后...

有志者事竟成也。

(东汉 光武帝) 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下定决心,立定志向去做, 一定能够成功。(光武帝所说的话)...

宰相不亲细事。

(西汉 宣帝) 一个身为宰相的人。不必事无大小,均予过问。只需注意有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关心人民的福祉即可。(这是宰相丙吉所说的话)...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西汉 宣帝) 我们不应该为子孙后人,留下太多的钱财家产。因为如果子孙都非常贤良有才德,那么留下了大批的财产,反而容易损害其高超的志气与抱负,而使他懦弱平庸。如果子孙愚纯笨拙,那么留给他们过多的财产,反而会为他们带来无穷的祸患。(这是不愿为子孙...

攀龙鳞,附凤翼。

(东汉 光武帝) 攀附于龙鳞、凤翼上,希望能够飞上天空。意即依靠伟大的人物,以谋求自己的发达。(这是将军耿纯,向刘秀劝进时所说的话) 刘秀被封为萧王之后,深获民心,故其手下将领屡次上尊号劝进,但均为刘秀所拒。因此将军耿纯上言道:“诸位大臣们抛弃亲...

明王圣主必有不实之士。

(东汉 光武帝) 不论统治天下的君王多么圣明伟大,在其治下总会有一些不愿接受礼聘,而仕进任官的孤高人士存在。(这是光武帝所说的话) 所谓“不实之士”即不肯接受他人任何招待的人。...

古之兴者,在德厚薄,不在大小也。

(东汉 光武帝) 自古以来国家兴隆与否,完全是依据为政者德性的厚薄而定,并不是由于土地大小的关系。(这是东汉大将郑禹所说的话)...

为善最乐。

(东汉 明帝) 做善事最快乐。(东汉明帝的弟弟昌答覆东平王的话)...

兵骄者灭。

(西汉 宣帝) 出发作战时喜欢夸示强大,炫耀己方骁勇善战,而不能认真检讨敌我情势的骄兵,必然会招致败亡。(这是丞相魏相所说的话)...

修饰边幅。如偶人形。

(东汉 光武帝) “边幅”即布的边缘,指事情的表面。全句的意思为只重视表面的修饰,有如玩偶一般。(这是马援对不重修德,而一昧粉饰表面的公孙述之评语。) 马援为更始帝手下将领,曾奉更始帝之命,去探听据有四川之公孙述的虚实。当时公孙述已称帝四年,马援...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 光武帝) 贫困时所结交的朋友永远不可忘怀。长期与自己同甘共苦,共渡艰难岁月的妻子,应该特别尊重。必须请她坐在堂上,绝不可令她站在堂下,当然更不可将她赶出家门。(这是宋弘对光武帝之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