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国学句典

《国学句典》

    收录162392

胸中无学,犹如手中无钱

【名句】胸中无学,犹如手中无钱语出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三十。胸中没有学问,就像手里没有钱一样。说明有了学问,才能有所作为,学问会使人“富有”。......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名句】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语出唐代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诗。荒僻滨海的地方出产宝贝,沼泽地区藏有许多龙蛇。比喻非凡人物往往产生于社会的下层。......

一失脚成千古笑

【名句】一失脚成千古笑语出明代杨仪《明良记》。偶然一次犯错误,就成为终身的笑柄。说明为人处世,必须时刻小心谨慎,以免造成终生的悔恨。现常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名句】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语出唐代刘禹锡《咏史》诗之一。世道如江河日下,我的心却要像中流砥柱,毫不动摇。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不变节趋时的高洁操行。......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名句】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语出唐代曹邺《读李斯传》诗。一个人的手再大,也难以遮住天下人的眼睛。说明手段再高明,只要是做了坏事,也会被人发现。......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

【名句】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语出《书·仲虺之诰》。意谓能够自己求得圣贤为师的,可以成就王业;认为别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就会灭亡。......

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

【名句】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语出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有产生必定有消亡,有聚合必定有离散。说明事物总是辩证的,都有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

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

【名句】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语出《淮南子·人间训》。福转变成祸,祸转变成福,这种变化是没有尽头的。说明福祸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名句】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语出晋代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抚摸着枕头不能入睡,披衣而起,独自长时间地凝思。两句诗写诗人旅途夜宿时的孤单忧思。......

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名句】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语出《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屈辱地活着,倒还不如光荣地死去。说明人不能没有骨气,苟且偷生,而应当捍卫自己的尊严,虽死不辞。......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名句】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语出清代赵翼《论诗》诗。文学创作是与时代的命运密切相连的,没有一天不向着新的方面发展。说明文学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名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语出《孟子·离娄上》。信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信诚是做人的准则。说明人生在世应以诚信自励。......

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

【名句】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语出元代戴表元《苕溪》诗。人世间的事不知有多少,但最不叫人生厌的是种植桑麻。两句诗反映作者对农事的热爱、关心。......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

【名句】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语出唐代高适《赠任华》诗。手里黄金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只有患难之交,一旦结成便没有终止之日。......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名句】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语出《史记·货殖列传》。贩柴的不到百里以外去贩卖,贩粮的不到千里以外去贩运。说明不长途贩运利薄之物。籴:买进粮食。......

贞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名句】贞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语出唐代骆宾王《浮查》诗。不屈的心灵赛过了深秋的桂树,坚贞的节操掩盖了严冬的青松。两句诗赞誉了至善至美的节操。......

惟陈言之务去

【名句】惟陈言之务去语出唐代韩愈《答李翊书》。务必努力删去文章中(别人说过)的陈词旧语。此句说明文章贵在有真知灼见,勇于独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独特的风格慑服读者。......

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

【名句】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语出《慎子·威德》。工匠不兼两种职业,他们从事的工作就单一,工作单一就容易取胜。说明技术专才能达到精。......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名句】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语出清代屈大均《鲁连台》诗。自古以来,天下的英雄俊杰,都出在平民百姓中间。两句诗借古喻今,说明选拔人才不能讲究出身。......

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

【名句】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语出明代王夫之《示侄孙生蕃》诗。医治俗气没有别的方法,只有读书一途。说明读书是使人们明理和去掉俗识陋见的唯一途径。......

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

【名句】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奢侈将会使其自行灭亡,专制则会被别人消灭。说明治国者不能穷奢极侈,专横自用。......

言不贵文,贵于当而已,当则文

【名句】言不贵文,贵于当而已,当则文语出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说话不以漂亮动听为贵,贵在表达得当,表达得当,自然就算有文采了。......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名句】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语出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君子做学问贵在专一,专一就能谙于事理,谙于事理便会取得成效。......

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名句】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语出宋代李觏《感事》诗。徭役多,耗损农民耕种的能力;赋税重,使织布的女工受寒。两句诗揭示繁重的赋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名句】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语出《庄子·大宗师》。人的死和生,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一样,是自然的规律。......

论久而后公,名久而后定

【名句】论久而后公,名久而后定语出宋代陆游《何君墓表》。时间长了,舆论就会趋于公道;名声究竟如何,也才能最后确定下来。两句话表现了作者的巨大自信。......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名句】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语出宋代苏轼《鱼蛮子》诗。人世上出门走路都很困难,脚一踏在地上,就要交纳租税。两句诗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苛重。......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名句】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语出清代顾炎武《与人书》之一。人们读书做学问,如果不天天进步就会天天退步。说明学习必须勤奋不怠,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

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名句】如闻其声,如见其容语出唐代韩愈《独孤申叔哀辞》。好像听到他的声音,好像见到他本人的面容。两句话赞誉好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刻画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图治莫先用人,任人宜责实效

【名句】图治莫先用人,任人宜责实效语出明代瞿式耜《任人宜责实效疏》。要求得国家安定,最要紧的莫过于选用人才;选用人才,应注重其实际成就。......

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名句】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语出汉代刘向《说苑·贵德》。对有诽谤罪行的人不加杀害,然后才有人敢说逆耳的忠言。说明言者无罪才能知无不言。......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名句】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语出《史记·楚元王世家》。国家的安危取决于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取决于任用的大臣。说明领导者必须慎于出令和任人。......

柳眉星眼,杏腮桃颊

【名句】柳眉星眼,杏腮桃颊语出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眉黛纤细,如二月新柳,双眸流眄,似多情之星;杏腮桃颊,妩媚含娇。两句话赞誉女子容貌美丽。......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名句】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语出唐代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诗。千万座山峰在雨幕中显得幽暗模糊,一条小道弯弯曲曲,爬向烟云深处。两句诗写雨中远景。......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名句】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树梢大了,树干必然会折断;动物的尾巴大了,就不能摇摆。比喻本末倒置,必受其害。末:指树梢。掉:摇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语出《楚辞·渔父》。人人都不干净只有我清白,众人都醉了只有我清醒。比喻品德高洁,头脑清醒。......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名句】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语出《颜氏家训·养生》。生命不能不珍惜,但也不能苟且偷生。说明人生在世,既应珍惜生命,又不能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苟且偷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名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语出《论语·阳货》。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便有很远的差别。说明环境、生活习惯会对人的思想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名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语出唐代杜甫《江村》诗。老妻在纸上画着棋盘,孩子敲弯钢针制作钓鱼钩。两句诗写悠闲安乐的家庭生活。......

俗人有功则德,德则骄

【名句】俗人有功则德,德则骄语出《吕氏春秋·观世》。庸俗的人有点功劳就会面带德色,有德色就会骄傲。德:指德色,即自以为有恩德于人而表现出来的神色。......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名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语出《庄子·刻意》。张口呼吸,吐出体内的浑浊气体,吸进新鲜空气。后以“吐故纳新”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呴:张口吐气。纳:吸进。......

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

【名句】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语出《新唐书·韦思谦传》。庸碌之人得到进用,那么有才能的人的进路就会阻塞。说明必须摒弃庸才,使真正有才能的人任官执事。......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名句】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语出唐代白居易《过昭君村》诗。珍珠没有种子,彩云没有根子。说明珍珠、彩云所出无定,比喻贤才到处都有,并非独出高门。......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名句】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语出《淮南子·缪称训》。心里哀痛,即使唱歌,也不会流露愉快的情绪;心里高兴,即使哭泣,也不会显示哀伤的情绪。......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名句】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语出《战国策·秦策一》。惩罚不避忌强宗大族,赏赐不偏袒自己亲近的人。讳:避忌。强大:指有权势的强宗大族。私:偏爱。......

生为并蒂花,亦有先后落

【名句】生为并蒂花,亦有先后落语出唐代陆龟蒙《美人》诗。虽然并蒂之花同时开放,但陨落之时总也有先有后。两句诗写出了对人生生死无定的慨叹和幽怨。......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

【名句】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语出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俭约》。以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的欲望,就能昌盛;让别人服从自己的一己之乐,必然要灭亡。......

愿保金石志,勿令有夺移

【名句】愿保金石志,勿令有夺移语出唐代孟郊《同年春宴》诗。我希望永远保持既定的志向,让它坚如金石,不能有丝毫的改变。金石志:坚如金石的志向。......

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名句】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语出唐代张祜《题孟处士宅》(一作《题孟浩然宅》)诗。才学很高的不一定居于很高的政治地位,地位低微也无妨于贤者的名誉。......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名句】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语出三国曹植《杂诗》之六。国仇确实没有杜绝,为了消灭敌人,我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表现为报国仇而甘愿牺牲的志向。......

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

【名句】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语出《商君书·垦令》。官吏的错误行为不能隐瞒了,那么做官的人中间,就没有奸邪不正派的人了。过举:错误的举止行动。匿:隐瞒。......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名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语出唐代杜甫《旅夜书怀》诗。东漂西泊,无依无靠,此身就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两句诗以沙鸥比喻自己漂泊无依的孤苦生活。......

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名句】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语出《管子·治国》。舍弃农业而去经商,就会使田地荒芜,而且国家也会贫困。说明农业是富国的根本。......

令在必行,不当徒为文具

【名句】令在必行,不当徒为文具语出宋代张孝祥《论治体札子》。政令一旦发出,就必须执行,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徒:仅仅。文具: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名句】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马鞭虽然很长,也不应该打在马肚子上。原指晋国虽然强大,但不宜攻打楚国。后以“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

【名句】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语出唐代杜甫《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诗。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像彼此相聚又分手一样十分短暂。两句诗慨叹人生匆促、短暂。......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钧

【名句】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钧语出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意思是说只要有其人存在,不愁愿望实现不了。五湖:泛指湖。......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名句】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语出《列子·说符》。道理没有永远正确的,事情没有永远错误的。意谓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永远正确的事物和永远错误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

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

【名句】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语出宋代张载《语录中》。做学问的人看书,看一遍便能知道一些新的道理,这就算是学问有长进了。......

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

【名句】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语出宋代陆九渊《语录下》。做学问的人之所以不能长进,就是因为喜欢处处显示自己的高明。说明谦虚好学才可以学有所成。......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名句】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语出《荀子·劝学》。徘徊在歧路上的人走不到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国君的人,双方都不容纳他。形容学习要专心致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名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语出《礼记·学记》。统治者如果要教化百姓,培养良好的风俗,必须兴办教育,使其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目的。......

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

【名句】君子之于人也,苟有善焉,无所不取语出宋代欧阳修《宦者传论》。君子对于人,如果有善处,没有不学为己有的。说明君子有善必学。......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名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语出唐代刘禹锡《杨柳枝词》之一。请你不要弹奏过时的曲调了,听我来吟唱新编成的《杨柳枝》吧。......

无成乃无毁,有成必有毁

【名句】无成乃无毁,有成必有毁语出清代唐甄《潜书·博观》。没有形成也就没有毁灭,有了形成一定就有毁灭。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形成到毁灭的发展过程。......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名句】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语出《礼记·大学》。喜欢一个人,但又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又知道他的优点。说明必须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人。......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名句】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语出唐代贺兰进明《行路难》诗之五。人生在世,结交朋友应当善始善终,不要因为地位的变化而中途分手。......

一身轻似叶,所重全名节

【名句】一身轻似叶,所重全名节语出清代李玉《清忠谱·傲雪》。自己把身体看得像树叶一样轻微,我所珍重的是保全名誉和节操。两句写出了忠直之人的心声。......

寒者利短裋,饥者甘糟糠

【名句】寒者利短裋,饥者甘糟糠语出汉代贾谊《新书·过秦下》。受寒的人穿件粗陋的衣服也感到温暖,饥饿的人吃糟糠也感到香甜。比喻处于困境的人容易满足。......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名句】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语出宋代陈与义《又登岳阳楼》诗。洞庭湖碧波千里,水平如镜,但它的迷人秀姿,是离不开君山的衬托的。......

人无再少,时无再来

【名句】人无再少,时无再来语出明代吴与弼《尚书轩记》。人不会在青年时代过去以后再有一个青年时代,时间也不会逝而复返。说明人的青年时光十分可贵,应当珍惜。......

哭以泄哀,妍拙何在

【名句】哭以泄哀,妍拙何在语出《抱朴子·讥惑》。放声痛哭是为了发泄心中的哀伤,又何必去管它好听难听呢!比喻文章应当注重抒情达意,不必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

状物

【名句】状物在阅读古代典籍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古代先贤的写作功力。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被他们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当你打开书卷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些画面就出现在你的眼前。......

文章最忌随人后

【名句】文章最忌随人后语出宋代黄庭坚《赠谢敬王博谕》诗。写文章最忌讳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总是跟在别人后头走,人云亦云。此句说明写文章应当有所创新,写出自己的风格。......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

【名句】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语出《荀子·非相》。从近处可以了解远处,从少可以知道多,从隐微处可以得知显著处。微:隐微。明:显著。......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名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坚持做下去的人常能获得成功,不断行走的人常能达到目的。说明做事情只要身体力行,不断实践,就会取得功效。......

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名句】当局称迷,傍观见审语出《旧唐书·元行冲传》。对坐下棋的人糊涂,在一旁观看的人却看得清楚。比喻当事者由于过多地考虑得失,反不及局外人见解精当的情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名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语出《老子》四十四章。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羞辱,知道中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说明人应当节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平安无事。殆:危险。......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名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语出晋代陶潜《挽歌诗三首》之三。死去有什么可说的,只不过把形体寄托在山陵中而已。两句诗反映作者对死的坦然达观态度。......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名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语出《论语·为政》。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道那怎么可以。说明讲求信誉,诚实不欺,应是做人的起码品质。信:诚实,不欺。......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名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语出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残酷,比这种毒蛇更厉害呢!揭露当时封建统治者的剥削比毒蛇还要毒。......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名句】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语出《诗·小雅·节南山》。国君如果不亲自处理政务,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信赖他。说明领导者应当在其位谋其政,勤政才能为人民所信赖。......

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

【名句】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语出《商君书·垦令》。官吏的俸禄高,国家收税太多,又有一大群吃闲饭的,这些都是危害农业生产的。......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名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语出晋代陶潜《归园田居五首》诗之三。在南山下的田里种豆子,草长得旺盛,豆苗却很稀少。两句诗写作者辞官回乡,学种庄稼。......

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

【名句】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做有益于众人之事的人从来不谈利益;追逐利益的人从来不做善事。说明君子、小人各有所求。......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名句】形若槁骸,心若死灰语出《庄子·知北游》。身体像干枯的骸骨,心神像熄灭的灰烬。原指精神离开身体而达到“无己”境界的一种状态。后用以形容悲观绝望。......

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

【名句】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语出《韩非子·说疑》。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惩罚没有罪过的百姓,不能说是明智的。辜:罪。......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名句】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语出宋代刘过《盱眙行》诗。大海可以填平,高山可以移走,男子汉的志气就应该是这样的。斯:这个。......

擅国权以深索于民者,圣王之禁也

【名句】擅国权以深索于民者,圣王之禁也语出《管子·法禁》。独揽国家大权来勒索人民,这是圣明的君主所要禁止的。擅:独揽。索:求取。......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名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受则使人死亡。此句说明逆境使人发愤图强,而顺境则往往使人沉溺丧志。......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名句】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名句】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语出《论语·子罕》。我小时候贫苦,所以学会了很多卑贱的技艺。说明技能是从亲身实践中学到的。贱:贫穷。鄙事:卑贱的技艺。......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名句】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语出《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君子身藏才干是用以做好事,小人身藏才干则是用以干坏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名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语出《吕氏春秋·尽数》。流动的水不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被外物所侵蚀,可以历久不坏。户枢:门的转轴。......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名句】体有万殊,物无一量语出晋代陆机《文赋》。文体变化多种多样,事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格式。两句话说明作家应当善于变换文体,以收到辞达其意的良好效果。......

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

【名句】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语出元代徐谦《冯公岭》诗。人必须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只要扎扎实实地为之努力,终究会干成一番事业。......

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名句】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山上有树木,由木匠削治;宾客有礼貌,主人就选择适宜的礼节。......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余

【名句】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余语出唐代白居易《归田》诗之二。付出的劳动只要不是草率应付,就一定能得到丰厚的报答。说明做事认真,才会有好的结果。......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名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语出《庄子·秋水》。听到万分之一的道理,就自以为知道了很多,觉得谁也比不上自己。此语写出了那些学识浅薄而又自命不凡的人的普遍心理。......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名句】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语出唐代杜甫《客亭》诗。太阳从清寒的山岭那边升起,江水在茫茫的晨雾当中奔流。两句诗写的是作者秋日早晨所见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