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文知识

《古文知识》

    收录163464

飘零与崛起

第二代新儒学发展的突然中断,终于以第三代新儒学的崛起作了补偿。如果说第一代新儒家的兴起主要缘于新文化运动的反作用,第二代新儒家的中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抗战的内推力,那么第三代新儒家的崛起则兼具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先是共产主义在大陆的全面胜利,继有...

危机与中兴

如果说第一代新儒家是在明枪暗箭的左右夹攻中奋起,那么第二代新儒家的处境就好多了,受到政治、学术和民众、社会舆论的普遍同情和支持。抗日战争爆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国共两党皆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大张传统文化之帜,从而使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社会思潮发生明显...

清代考据学:训诂明则义理明

明代中叶以后,阳明心学在社会上盛行,从学者终日空谈心性,束经书于高阁,遂使社会上充斥着空疏无用的浮夸学风。显然这种风气主要源于理学家的以《六经》为糟粕的思想。加之明时以八股文取士,应试者皆走诵习时文的捷径,遂置经书于脑后。针对此种社会弊端,有些学...

龙腾与凤飞

1963年新亚书院并入香港中文大学,与原来的教育理想相去甚远,新亚名存实亡,1966年《民主评论》关闭,这二者都有着某种象征意义,说明事情正在起变化。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虽仍不停地奔走讲道,但已不像五十年代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了,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

纲常名教

儒家思想就是在上述的宗法社会的氛围中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儒的起源就与宗法制度之下的祭祖事神、办理丧事、为人相礼等祭祀仪式和活动有关。胡适认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他认为儒生“都靠他们的礼教知识为衣食之端,他们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

两全之方

现代新儒家的解决之方是从传统文化中开出民主科学,这实际上也是新儒家惟一的两全其美的解决方略。但这样一来,新儒家就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怎样使民主科学不威胁到儒学传统;一是儒学中开出民主科学如何可能。对于前者,新儒家的策略是定民主科学于一定的范...

家国同构

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经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汉初,儒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各派的思想,被封建统治者定于一尊。从此,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经济思想、伦理道德、学术等方面占着主导的地位,起着支配的作用,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历代...

儒学的失落

要深入具体地把握第三代新儒家文化精神上的飘泊放逐之感,就必须对儒学在近现代中国的命运作一考察和检讨,并对这种命运下儒家的感受、心态和反应、作为进行分析。 儒学在近代中国无疑是没落了,但这种没落并非自西方文化侵入后才开始,“儒门淡薄,收拾不...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汉书· 艺文志》曾概括当时的学术盛况,提出九流十家之学说。九流十家分别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艺文志》认为诸子出于王官,如认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法家者流,盖出...

数语点评

民主科学是中国近现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历史的中心课题,也是新儒家和新文化运动等冲突的焦点所在(二者在传统文化上的冲突乃是民主科学上冲突的延伸)。儒学面临时代挑战之最具威胁性最有力的一面也是民主科学,如何处理好这个棘手问题,是儒学重建的一大难...

现代新儒家的定位

大陆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展开的,资料编辑与学术研究并进,认识介绍与批判分析兼行,人物研究与专题探讨并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现代新儒学的研究提到一个极高的学术水平,对现代新儒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新儒家的思想特质、代表人物、发展...

第三代新儒家的处境与心态

新文化运动过去了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儒家也发展到第三代,但与梁漱溟等人相比,牟宗三等人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并不见和缓,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说明牟宗三等人的文化心态和他们的前辈极为相似。确实,在第三代新儒家看来,自新文...

一个难题

在中国由中世纪走向近现代的历程中,在应付外来危机的反应中,儒学令人瞩目,能否成功地回应社会和自然界、内发的和外来的挑战,作为治国思想的儒学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它直接关系着儒学的生存和发展。在这场考验中,儒学令人失望,彻底地失败了。当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科举取士

儒家尚贤理想落实在制度上的事迹应该说早已有之。但古代的典籍大都缺乏常识上的事实根据,所以我们对此故可暂且存而不论。有规模的选举制度的正式开端可以说开始于汉代。汉世每由天子下诏求贤,有所谓“察举”和“征辟”。察举是由州、郡等地方长官在自己管辖区...

汉魏儒释道鼎立

儒学一尊地位的失落,加之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社会长期动荡局面的出现,使思想界显得较为自由,于是先秦诸子学趁机而起。最早复兴于汉魏之际的是名法之学。如魏武帝曹操好名法之学,“魏武初霸,术兼名法”(《文心雕龙·论说篇》)。诸葛亮在蜀地也推行名法之学。其...

境界的追求:内圣外王

冯友兰曾经说过,哲学或形而上学的功用并不在使人们增加任何积极的知识,而在提高人们的心灵境界。这是冯友兰对哲学或形而上学功用的一贯看法。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又强调指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

整体思维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为比利时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的《从混沌到有序》一书所写的序中用这样的一段话来概括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他说:“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度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即把问题分解成尽可能小的一些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统治者崇尚黄老,但儒学思想在汉初仍然十分活跃。《史记·儒林传》云:“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

宋明义理之学:不治章句,以求其理

两汉经学多详章句训诂,偏重字义、名物、典章制度的考辩,更由于后学笃守家法、师法,毫无创见,绝少新意,其学越演越密,遂流于“烦言碎辞”。学者皓首群经,终老不能究其一艺,为后世所诟。章句训诂本为把握经学大义的手段,但它在两汉经学中,尤其是在后汉古文经学中...

选贤与能

西周、东周官吏选拔制度主要是“世卿世禄”,也即现在所说的世袭制,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即可以世代为官,国君不得随意任免。但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下降,社会处在大变动的时期。当时的士和庶人阶层已经开始抬头,士已开始要求获得一定的权利。传统的“世卿世...

读经:入仕的必由之路

明清的科举制度是中国考试制度的最后阶段,其方法最严谨细致,而弊病亦丛生。 宋倡八股文 唐代科举以进士和明经为最重要。进士试诗赋,明经试帖经。帖经和墨义只要求考生熟读经书中的正文和注释,至于经书的大义,并不在考试的范围之内。宋初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仍然...

朝鲜理学的兴盛

中国的三国时期,朝鲜半岛中部以南地区有马韩、辰韩和弁韩三个部落联盟,马韩人在此三韩族中居于主体地位。辰韩中有一部分人原系秦朝人,因逃避秦王朝的苦役而流亡至朝鲜半岛,马韩首领把他们安置在东部地方。弁韩在辰韩之南,有辰韩人杂居,也称弁辰。三韩各部落的...

墨家:“兼以易别”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又如大儒荀卿宗仰孔子,但其天道自然,“虚一而静”之说显然是接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墨家思想却似乎处处在与儒家作对。墨家思想在先秦曾发生过巨大的影响。所以孟子曾惊叹道:“圣王...

两汉经学:以章句求经义

汉初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巩固政治大一统的局面,着手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建立统一的意识形态。显然儒家的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大义的三纲五常的伦理政治说教正适合于此种需要。于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从此成为了官方的意识形态,...

天下观念与东亚世界

儒家文化圈的形成是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间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伸缩,但其发展脉络却是历历可观。据司马迁《史记》载,五帝曾被“天下”诸侯推尊为“天子”,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均为...

模糊思维

模糊性是儒学直觉思维表现得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 被动模糊认识 所谓模糊性就是人们思维活动关于思维对象的性质及其对象间的类属边界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人们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由于思维主体在把握对象性质及其类属关系时缺乏明确...

置博士,兴太学

汉武帝推崇儒学的一个大举措就是于建元五年(前136)效法秦制,置博士,即,“置五经博士”。置五经博士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付诸实施。董仲舒早在《对策》中就曾向汉武帝明确指出:“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法家:“严刑峻法”

春秋至战国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的社会变革的时期。社会性质的变革,必然要求在制度上有相应的变革。正是为了顺应这种变革的趋势,法家思想应运而生。 法家的产生 法家的产生可上溯到子产。《左传》昭公六年三月“郑人铸《刑书》”。其时子产在郑国执政。这是我国历...

取守异术

西汉王朝建立伊始,汉朝的君臣们就热切地关心如何建立和巩固西汉的政权。汉初思想家陆贾认为,天下可在马上得之,但却不能在马上治之。“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得《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

宋明理学统摄佛道

到了宋代,三教融合的条件已经成熟。三教融合的结果便是宋明理学的诞生。宋明理学以儒家的封建伦理学说为中心、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某些思想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儒学思想体系。它已不是先秦儒学在宋代的简单恢复。因为随着时代的前进,先秦儒学,尤其是它在与佛...

直觉思维

西方思想家一般说来重视逻辑思维。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形式逻辑已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以至在亚氏之后的二千多年的西方思想史基本上只是沿用亚氏逻辑。难怪康德在十九世纪时就感到非常的惊讶,形式逻辑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既没有前进一步,也没有后退一步。这...

隋唐儒释道融会

佛教于西汉末由印度传入中国。传入之时便受到儒家学说的排斥。然于此时,经学化的儒学自身已走人了繁琐破碎的末路,一尊的地位已行将结束,所以对于佛教在中国社会上的流传已无能为力。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更加动荡,战争不断,社会矛盾也不断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

“述而不作”:踵事增华

每一文化系统中的经典的原初含义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由于历史经典本文含义具有这样的确定性,因而本文含义可以复制。这就使得对经典注释和阐释具有了可能性。经典的本文含义虽然始终未发生变化,但这些含义的意义却在历史中不断地变化着。含义和意义是不同的。...

天理人欲之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产物,所以研究人,就得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着眼。但问题在于,当我们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时,应该注意到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而问题的另一方面却是人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离开感性具体的现实的人,一切社会关系也就没有...

宗教与祭祀同生

在人类早期,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的认识能力极不发达,人们的生活来源取决于树上的果实,水中的鱼类及狩猎的有无。在猎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中,也常常受到猛兽虫蛇的伤害和其他灾难的袭击。人们对自然气候的变化,日月的运行,植物的新陈代谢不能理解,人们面对神秘莫测的...

越南儒学的兴盛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延续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在东亚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历史学界一向认为,越南最初的历史和文化是属于“中国的文化圈”。 公元前207年,秦亡。南海尉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建南越国,都番愚。他沿袭秦之郡县制,又仿效汉...

日本理学的兴盛

据《日本书纪》记载,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中国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百济博士王仁携《论语》、《千字文》抵日。这是汉字传入日本之始,也是儒学思想传入日本之始。应神天皇时,皇太子菟道稚郎子曾师事王仁,学习《论语》。 仁德天皇以后,继体天皇七年(512)百...

义利之辨

《论语》载,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农家之事:“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天下一家

“天下一家”一语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意思为从家的关系来认识和统一天下的秩序。此之谓家天下。这应该说就是儒家的主张,齐家而后可治国,治国而后可平天下。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在先秦并未被各国统治者采纳。但在汉初,它却适应了统治阶级建立思想大一统局面...

地祇之祭

地祇之祭源于远古人们对土地的崇拜。《白虎通义》说:“地载万物,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没有土地,就没有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所以祭地受到特别的重视。祭地包括山岳河流、森林农作物等在内的神灵。祭地的主要目的是祇求农作物的丰收。地神叫做“禾”,又作“...

以天下为己任

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上的人们已分化成了士、农、工、商四大阶层。《谷梁传》成公元年条云:“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担者和传播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士这一阶层起着巨大的作用。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而...

宗庙祭祀

《礼记·祭法》说:“人死曰鬼。”鬼与神的区别在于,神泛指万物之灵,也包括人灵,而鬼只指死人的灵。由鬼魂观念而产生的祖先崇拜成为传统宗教中最重要的崇拜,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影响。古人认为人死后如果不立庙祭祀,鬼魂便无所归宿,宗庙便是祖先亡灵寄居之所。...

善恶之辨

儒家伦理思想在历史上虽有各种不同的变种,但其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则是其性善说。 性善性恶说 孔子不以善恶讲性,孟子乃首先以善言性。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

士人与士风

就一般而言,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决定于儒学的人格理想思想。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种种作用,可以说实质上便是儒学价值观的历史落实。 士人 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的名称是“士”。但士一开始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从...

(一)雅是儒家的专利

雅是和儒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所讲的文明风范,应该归功于儒家。对此要通过比较才能看得更为清楚。 道家尚得意而忘形 道家对中国文化及其中国人生的影响仅次于儒家,而其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甚或在儒家之上。道家追求一种超脱一切束缚的绝对的人生自由,《庄子...

(二)雅是人类文明的本质

儒家讲雅,不是追求浅薄浮华的形式,而是有它独到的深刻认识。这个认识就是认为人类区分于动物、禽兽之处,就在于人类懂得礼义规范,或者说人类文明的本质就体现在遵循礼义规范之上。 儒家典籍多次强调人类的文明本质。《荀子·王制》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

理想人格

儒学的价值系统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在人世间的落实。 圣贤人格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所以人人可以为尧舜。因此,圣贤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的理想境界。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从其可能性立言的。儒学认为“圣人可学而至”。而学圣之道,在正心养性而已。从...

宗法文化的认同

可以说,礼和仁是儒学思想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世所公认,礼为孔子所因,仁为孔子所创。孔子开创了以仁释礼的新传统。使礼这一外在的强制性的礼仪规范制度化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意识了。自汉以后,儒学成为了官方的意识形态,于是儒家的以礼和仁为核心内容的道...

天神之祭

按照儒学的宗教理论,神灵被统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大类。儒学所谓的“吉礼”,主要就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天神主要包括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神灵;地祇主要包括社稷,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等神灵;人鬼主要包括先王,先祖的神灵。中国古代祭祀...

其他祭祀

(1)先代帝王功臣之祀。《礼记·祭法》说: “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就是说凡有功于国于民的先代帝王都应受到祭祀。《祭法》又举例说像帝喾、尧、舜、禹、黄帝、颛顼、契、冥、汤、文王、武王这样一...

儒学祭祀礼仪

从宗教学角度看,宗教观念和宗教礼仪是承载宗教的两只并行的轮子。宗教观念是意识形态,是宗教核心;宗教礼仪是宗教活动的规定形式,是宗教观念的外化和表现。没有宗教礼仪,宗教观念也就无从体现,所以宗教观念和宗教礼仪是同时产生和运作的。我们对原始宗教观念的...

儒学文化的宗教色彩

儒学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三纲五常是其不变的天道人伦,忠孝是其道德的最高原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做人的责任,天命崇拜、祖先崇拜、圣贤崇拜是其思想上的三大要求,这些是儒学文化传统最核心的内容。 儒学非宗教...

(三)雅的中心在于培养内德

儒雅,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体现在言谈举止诸方面的外在文明风度,但要培养这种儒雅风范,关键却不在于训练外在言行,而在于养成一种充实饱满的服膺礼义的内德,儒雅是这种内德的外现形式。 儒家这种由内而外的修身路线,可以上溯到周公制礼作乐。周公鉴于殷商借助鬼...

维系封建宗法文化

儒学祭祀的宗法性、神道设教的观点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祭祀来体现宗法制度,巩固宗法制度,宣扬上下尊卑的等级思想是儒学祭祀的一大特色。尽管秦汉以后,受生产力发展和激烈的社会变革的影响,西周春秋时期那种典型的宗法制度已难以维持原貌,严格...

(一)儒家选贤与能的思想

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首领由部落成员民主选举产生。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私有制的确立,财产与权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世袭制度遂取代了原始的民主选举制度。夏、商两代的奴隶主贵族按照宗法血缘关系,把权力的一部分分给自己的亲属,而国君和宗室贵族都是实行世袭...

(二)儒家举贤与育贤的结合

包括儒家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人才不是天生的。孔子就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他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开办私学,就是要通过培养人才,以求获得从政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负。可以说儒家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要把“士”培养成有理想、...

(四)雅体现在言行意趣诸方面

形成儒雅风范的关键在于培养内德,而一旦内在的道德修炼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举止、言谈、文章、服饰、容仪及爱好情趣诸方面体现出来。 举止言谈方面的雅,主要是指行为符合礼仪规范。《荀子·修身》云:“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

先秦时期的选举制度

儒家经籍中有许多关于西周以前选士的记载,如《尚书·立政》篇谈到,儒家所尊奉的先圣周公旦在向周成王移交国政时意味深长的一番话:“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

(六)儒雅风范的现代意义

儒雅风范作为中国古代文明风度,对现代中国有没有借鉴意义?在深入讨论儒学现代化的条件下,儒雅风范要不要现代化? 应该说,构成儒雅风范的许多重要内容,诸如封建时代的名目繁多的礼仪规范,绝大部分已经成为死亡了的文化,今天没有必要再搅起这些封建社会的已经沉...

(五)五行理论与地位转承

五行,指的是土、木、金、火、水。本来它只是五种基本的物质,但是在我国古代,却把这五种东西看得神乎其神,逐渐演变成为一套系统的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与汉高祖即帝位 五行通常又与阴阳联系在一起,据专家推算,阴阳五行作为一个学派,应该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战...

影响文学艺术发展

儒学宗教祭祀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诗经》中的《颂》诗,本身就是宗庙的祭歌。上古神话伴随着原始宗教崇拜而产生。宗教的种种幻想,刺激和强化了文学的想象,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借以表达理想的手段,于是我们读到了狂放奇艳的楚辞。宗教祭祀活动又...

(二)儒家教育的内容

儒家是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术流派,然而在儒家学派正式形成以前,早已有儒的存在了。儒最初是指掌握某些专门技艺以谋生计的人,故有所谓“凡有道术皆为儒”之说(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传》)。不过,儒的最重要的成分却是《周礼》中所说的“以道得民”之儒...

祭祀的宗法性

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制度。“宗”,甲骨文、金文为会意字,“宀”为房屋象形,“示”为祖先的牌位。《说文》:“宗,尊祖庙也。”王筠《说文句读》:“宀示者,室中之神也,天神地祇,坛而不屋,人鬼则于庙中祭之。”桂馥《说文义证》:“宗,祭祖之...

汉代的选举制度

汉高祖二年(前205)天下尚未统一时,由于争夺政权的需要,即已有求贤之举。当时的求贤主要是立“三老”,即“举民年十五以上有修身能率众为善者立以为‘三老’”(《汉书·高祖纪》)。“三老”是掌教化的,而且必须是“修身能率众为善者”,说明汉高祖吸取了儒家“为...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

儒家的宗教祭祀以君权神授的信条维护着君主专制制度,在祭祀中维护最高统治者的绝对权威,维护现存的社会生活秩序并使之长期延续。神权依靠王权,王权利用神权,王权始终大于神权,这使得中国的封建统治始终是王权政治的统治,而不是宗教神权的专横统治。中国几千年...

(一)儒家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儒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是私人办教育的首创者,他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这就是把“士”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和治国才干的“君子”。儒家所谓的“圣人”、“贤人”、“君...

王权政治的支配性

祭祀是一种宗教活动,是宗教观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儒学宣扬的祭祀具有宗教性,但从根本上看,儒学不是宗教,因此,儒学的宗教祭祀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宗教有许多不同,最突出的表现是王权政治与教权关系的差异。宗教在西方或东方其他地区曾占有“国教”的地位,教权...

(三)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皇位继承

中国皇帝制度开始于秦始皇。 秦创“皇帝”专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大定,秦灭六国,初并天下,秦王政令丞相 御史曰:“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成传,传后世。其议帝号。”自殷周以来,国君一般都称为“王”。秦统一天下,秦王政以为“王”的称号已经不足...

渗透民间世俗生活

宗教祭祀又与社会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的甚至演变成全民的风俗和节日。由于儒家多从教化的角度、形式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宗教祭祀,因此比较容易忽视宗教信仰与宗教理论的建设和深化,往往仅满足关于天命鬼神的一般性观念。这样,祭祀的宗教性常常被世俗的礼教形式所...

(四)汉代的太子预立制

西汉的政权体制沿袭秦代而有所发展。汉高祖以平民为帝,不懂朝仪之礼,后来,曾为秦博士的叔孙通为之定朝仪大礼,“每月朔岁首为大朝受贺……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百官受赐宴享大作乐”(《续汉志》卷五)。汉高祖高高在上,威风凛凛,十分得意地说:“吾乃今日知...

祭祀的教化性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重要特点是注重现实人生、伦理道德。为儒学所提倡、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施行的宗教祭祀,既具有宗教信仰的基本性质,又特别看重宗教祭祀在政治伦理方面的教化作用。《易·观卦》“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说法,是儒学关于宗教祭祀...

(三)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历代学制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特别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衰微,欧洲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封建时代的文化,成为继古希腊、罗马之后的世界第二个文化高峰。众所周知,一个民族是否文明,一个国家是否进步,与...

(五)雅的反面是怪异虚伪和迂腐

《论语·雍也》载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就告诉我们,儒家自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它的成员内部就有君子与小人之分。以上几节所讨论的儒雅,都是就君子儒而言的。而那些小人儒,或者不遵守礼仪规范而走向怪异,或者以儒雅作为装点门面...

改朝不改制

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灭商,建立西周。著名思想家周公变革了商代的天命鬼神观念,注入了尊民重人、以德配天等理性的内容,保持了种族血缘统治的旧形式,又加强了宗法制,增加了封邦建国、制礼作乐、以民为本、以礼治国等重要政治原则,建立了相应的政治制度和伦...

道统之基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其立足生根的中国之土;要了解儒学正统,首先要分析它所生长发育的文化生态。华夏文化与周边夷狄文化的差别,根源于其文化生态的不同。 儒学产生于黄河流域,是一种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是农业经济、宗法——专制社会的产物。 温...

(一)儒家的入世传统与文官队伍的来源

儒家文化的基本倾向之一是积极入世,儒家学说的精义所在也是引导人们经邦治国,建功立业。历代统治者之所以青睐儒家学说,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建立文官制度,正以此也。 孔子倡“入世” 儒家积极入世的价值取向,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时代即已确立。通观孔子的全...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权及皇位继承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较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权交替迅速,皇权旁落,皇位继承制度紊乱,国家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中央集权制大大削弱。 皇权旁落 在这个时期,士族门阀制度大为盛行。世家大族把持国柄,他们有宗教、宾客、门生、故吏、部曲、佃客与...

千秋功罪

文化流动的规律是高势能的文化向低势能的文化流动,由高势能的文化融摄、改造低势能文化。儒家的正统观念,植根于华夏(汉)族的先进的文明,以文化层次的高低作为划分正统与非正统的标准,主张“以夏变夷”,用高品位的华夏文化去改造、同化相对落后的夷狄文化,表现...

(七)隋唐时期的夺嫡之争

隋唐时期,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国家重新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唐朝时期,可谓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不过,皇位继承仍存在着极大的混乱,夺嫡之争仍然不断发生。 隋代夺嫡之争 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大权,即皇帝位后,立...

正统之本

儒学成为正统,高踞于其他学派之上,是汉武帝以后的事。但儒学正统思想的根本,却可以追溯到汉民族始祖黄帝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七世纪左右,黄帝集团统一了中原地区各部落。经过了夏、商、周到秦汉的漫长岁月,以黄帝为祖先的华夏诸国逐渐同化了周边地区的“东...

(二)儒家思想与君本位的文官结构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建立,是和封建帝王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并随着这一体制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古代东方各国的共同特征和传统的政治秩序,只是在中国表现得更为突出和长久。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非止一端,其中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举制度

汉代重视德行和才学的选举制度,表面看来确是打破出身界限的选举办法,比起先秦时的唯亲是用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而且在实行的过程中也的确把许多出身社会底层的人才选举出来。但是,到东汉时期,尤其是东汉中、后期,豪强贵族把持政权,也垄断了选举,出身门第逐渐成...

不朽的民族精神

儒学之所以统治中华民族达两千年之久而不熄灭,除了因为中国当时的经济政治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外,还因为儒学的道统中确实存在着适应封建社会需要的科学的、真理性的内容。儒学重视人的价值、推崇道德文明、以民为本、以德为政、以道制欲的理性精神,是中华民...

(二)兄终弟及与父子相传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并且说:“夏殷间政治与文化之变革,不似殷周之剧烈。”那么殷商与周代在君位传袭方面的重要区别则在于殷商是兄终弟及,周代是父死子继。 商原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部落。它有着悠久的...

天命与中庸

儒家“改道不改制”的理论基础是经孔子改造了的天命论及中庸之道。 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范畴,赋予其客观必然性和内在规律性的新意。他意识到社会的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论语·宪问》)自信“五十...

(一)禅让制度及其破坏

《礼记·礼运篇》描述原始社会形态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

先王崇拜

尊祖敬宗的祖先崇拜与先王崇拜密切相关,华夏民族以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作为祖先,其中道德高尚、功绩卓著的尧、舜及其后继者禹、汤、文、武、周公等,一直成为儒家崇拜的偶像。 儒家认为,先王的人格最为完美。孔子对尧、舜、禹、文、武、周公极其崇拜。他说:“大哉...

传统崇拜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形成了光荣的历史传统。尊重历史遗产、以法先王为己任的儒家,具有强烈的传统崇拜意识。所谓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信仰、宗教、道德、风俗、习惯、心态、艺术、制度等。所谓传统崇拜,是指极其尊重传统,以弘扬传统为己任,...

“中国”之源

“中国”一词,始见于《诗经》。其含义不一,有的地方指京师:“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有的地方指华夏(亦称“诸华”、“诸夏”,指夏、商、周三朝王族和宗室贵族及其后裔所统治的大...

(八)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帝位传袭及清代储密制的建立

唐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政权的交替。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后梁。923年,李存勛推翻后梁,建立后唐。936年,石敬瑭借契丹之力,又灭后唐,建立后晋。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后迁都开封,是为后汉。950年,郭威举兵,推翻后汉,...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原始人由于对人的身体结构、机能、感觉活动不了解,认为人死以后有脱离肉体的灵魂存在。氏族或部落中的领袖、英雄等有突出贡献的人死了,便被原始人奉为祖先而加以崇拜。“有虞氏褅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国语...

(三)儒家思想与文官得考课

与君本位的思想相联系,儒家提倡人治,主张为政得人,因而儒家对作为国家官员的人的素质特别重视。儒家从孔子开始就主张“学而优则仕”,而“学”的内容又是以道德修养为主。这就是说,儒家要求入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也是儒家对人才要求的一贯原则。既然...

隋唐以后的选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门阀世族对选举的垄断,压制了庶族地主的参政要求,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不利于中央集权。从选举权来说,九品中正制选举人才表面上要经过中央吏部铨选,实际选举权完全掌握在地方上担任大小中正的世族手中。这正是孔子痛心疾...

文化一统

这里所讲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指道德、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各种文化科学的知识体系与社会观点的思想体系。它们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作用于政治和经济。 与儒家建立天下一统之封建帝国的社会理想相适应,他们也希望建立天...

域外文化的融摄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繁荣昌盛,不仅得力于诸子之学的融汇,南北文化的整合,而且得力于对域外文化的融摄。 儒学对域外文化的吸收,是在克服华夏中心主义、取得封建王朝支持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克服华夏中心主义、取得封建王朝的支持,又是与儒学排斥、批判、抵制外...

重农抑商

儒家文化,是在“以农立国”的土壤上生长发育的,所以对农业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阶段,华夏先民即已完成了从渔猎向农耕的过渡。在儒家的早期经典中,便有重视农业的许多记载。《尚书·无逸》劝诫统治者,要“先知稼穑之艰难”,《诗经》以...

从“协和万邦”到“师夷制夷”

当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其古老而深邃的目光巡视周边各国的时候,他的神情是傲慢的、自负的。为这个文明古国的崛起而殚精竭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学者自豪地认为,华夷之分是文化高下之分,华夏文化品位最高,内容最丰富,一直都比夷狄强...

多元发生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是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由五十多个民族组合而成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一条混血的“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融汇了国内诸多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统一体,是百川汇流、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 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一种文化覆盖的地...

儒道之异

儒家和道家是在先秦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的。从汉代开始,史学家们在谈到春秋战国时期各树己帜的诸子百家时,无论是总括为“六家”的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还是称之为“九流十家”的刘歆(《七略· 诸子略》),都将儒、道两家作为诸家之首而进行介绍,说明了儒家...

从“华贵夷贱”到“华夷一家”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华夏民族形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先后成立了夏、商、周三个王朝。不同民族融合成的华夏族自称“诸夏”,而称周边其他民族为“夷”、“蛮”或“戎”、“狄”。如东有“九夷”,北有“八狄”,西有“七戎”,南有“六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