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经典格言

《经典格言》

    收录163464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大战之后,必定会出现荒年。指战争的破坏性极强。《老子》三○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如秦始皇暴虐无道,用兵并吞六国,终遗祸于子孙。拿破仑好战,蹂躏德俄,卒兵败而身...

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妄取:未经许可,擅自取用。凡是自己不能俭朴的,势必擅自取用别人的。指不能俭朴,就必然不廉洁。清·魏禧《日录里言》:“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当省而不省者,必至当用而不用。” 【例】享受是个无底洞。一个人不能...

多算胜,少算不胜

《多算胜,少算不胜》 算:谋算。谋算周到,就有把握取胜;谋算不周,就难以取胜。指谋算越周到,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孙子·始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 【例】谋是决策的核心。孙子...

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

《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 大凡:大抵。快意: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大抵上随心所欲的地方,就是招惹疾病的地方。指遇事不可只图一时高兴,要学会自制。清·曹庭栋《老老恒言·夜坐》:“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时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醒。” 【...

多门之室生风,多口之人生祸

《多门之室生风,多口之人生祸》 住室门开得多了,进风就多;多嘴多舌的人,惹祸就多。明·吕坤《呻吟语·修身》:“敬者,不苟之谓也,故反苟为敬。多门之室生风,多口之人生祸。” 【例】吕坤说:“多门之室生风,多口之人生祸。”俗话也说:聪明人嘴在心里...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 宜:应当。刻:苛刻,要求过于严厉。凡事不应太苛刻,惟有读书,要求不严是不行的。指读书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清·张潮《幽梦影》:“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严师:尊重老师。在学习中尊重老师是最难做到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例】“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举事:行事;办事。亲厚:亲近。快:高兴,痛快。做一切事情都不要让亲近的人感到痛心,而让敌对的人感到高兴。《后汉书·朱浮传》:“定海内者无私仇,勿以前事自误。愿留意顾老母幼弟。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指做事要适可而止,掌握好分寸。明·朱柏庐《治家格言》:“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例】“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所谓好把戏不能久玩。得无尽,失有余。得的再多也是不能够满足,得...

识远者贵本,见近者务末

《识远者贵本,见近者务末》 见识长远的人重视事物的根本,目光短浅的人追求事物的细枝末节。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千仓万箱,于是乎生,故识远者贵本,见近者务末。” 【例】有些事情,眼下能得到好处,但不利于长远发展。像这种情况就应该放弃它,...

但是当做的事,切莫为难;任是难做的事,只要耐烦

《但是当做的事,切莫为难;任是难做的事,只要耐烦》 只要是应该做的事情,就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任凭事情难度有多大,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做成。指做事贵在有恒心和毅力。清·李西沤《老学究语》:“有性气的人,便死也敢;没筋骨的人,便死也软。但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指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是最值得崇拜和学习的英雄。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例】鲁迅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他们中的...

赏必当功,罚必当罪

《赏必当功,罚必当罪》 当:符合,相称。奖赏必须同功劳相称,处罚必须同罪行相称。指赏罚切合实际,才能起到劝善惩恶的效果。宋·吕祖谦《少仪外传》卷下:“‘赏必当功,罚必当罪’,刻核之论也。” 【例】政行教成,政治清明,就不会有犯罪,且百姓积极...

荣盛之家,骄惰生焉,败亡至矣

《荣盛之家,骄惰生焉,败亡至矣》 显达兴盛之家,容易滋生骄傲和怠惰,而导致败亡。明·钱琦《钱公良测语·鉴远》:“荣盛之家,骄惰生焉,败亡至矣;贫贱之家,畏惧生焉,人才出矣。” 【例】别看他家眼下有权有势,表面上风风光光,只怕好花不常开,好景不...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能战胜自己,才算得上刚强。指能够战胜自身的种种弱点,才是真正的强者。《老子》三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例】敢于真正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不仅需要真诚,而且需要勇...

视其君子之众多如林,则知其国之盛;视其君子落落如晨星,则知其国之衰

《视其君子之众多如林,则知其国之盛;视其君子落落如晨星,则知其国之衰》 晨星:黎明时稀疏的星星。看到人才众多,就知道这个国家强盛;看到人才稀少,就知道这个国家衰弱。指人才的多少,是国家兴衰的标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视其君子之众多...

诗须识高,诗须力厚,诗须学富

《诗须识高,诗须力厚,诗须学富》 指要想写好诗,必须见识高超,功力深厚,学问渊博。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勉读书》:“读书非为诗也,而学诗不可不读书。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诗须力厚,而非读书则力不厚;诗须学富,而非读书则学不富。” 【例】...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但令:只要。随力:竭尽全力。指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竭尽全力报效国家。宋·文天祥《指南录·即事》诗:“白发应多长,苍头少有存。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例】文天祥的名句:“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但令身未死,...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可以培养想像力,提高观察力,锻炼合群能力,学得讽刺的本领。指诗歌具有多种功能。《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例】如我等热爱中国古典诗歌并且以当代诗...

从无入有易,从有入无难

《从无入有易,从有入无难》 从无到有比较容易,从有到无却很难。宋·普济《五灯会元·大沩宥禅师法嗣》:“从无入有易,从有入无难。有无俱尽处,且莫自颟顸。” 【例】由穷困到富有,人都是高兴的;由富裕到穷困,往往很难适应。这就是“从无入有易,从有入...

躯苦而魂乐,真乐也;躯乐而魂苦,真苦也

《躯苦而魂乐,真乐也;躯乐而魂苦,真苦也》 指苦和乐的关键不在躯体的感受,只有精神上的苦和乐才是真正的苦乐。梁启超《教育鉴·存养》:“真苦真乐必不存于躯壳,而存于心魂。躯苦而魂乐,真乐也;躯乐而魂苦,真苦也。” 【例】一种构建在生命形式上的感...

若要度量长,先学受冤枉

《若要度量长,先学受冤枉》 要想使自己胸怀宽广,先要学会受得了冤枉。指受冤枉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涵养。明·吕坤《续小儿语》:“若要度量长,先学受冤枉;若要度量宽,先学受懊烦。” 【例】吕坤说:“若要度量长,先学受冤枉。”用老百姓的话说:当...

但开风气不为师

《但开风气不为师》 只求能够开启一代新风气,绝不自为人师。指在学术、事业上只求创新,不图名利。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一○四:“河汾房杜有人疑,各位千秋处士卑。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 【例】《书摘》并不是学习材料或必读课本。我以为...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俯仰:低头抬头之间。终:遍。复:又。刹那间就能看遍宇宙,不高兴又怎么样呢!指能够饱览天地万物,就是极快乐的事。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诗:“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例】吾侪诚能...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诗从内心发出,所以能感人肺腑。指写诗必须有真情实感。宋·苏轼《读孟郊诗》:“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例】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

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

《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 诗以山水为意境,山水也以诗为意境。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三:“大抵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名山遇赋客,何异士遇知己?” 【例】明末山水画圣手董其昌就说过:“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这就清楚地...

荣辱无心易,艰危抗操难

《荣辱无心易,艰危抗操难》 抗操:恪守节操。平时把荣辱得失不放在心上容易,在艰难危急时刻能够恪守节操却很难。唐·王烈《酬崔峒》诗:“荣辱无心易,艰危抗操难。思君写怀抱,非敢和幽兰。” 【例】说他名利淡泊不假,但这件事要他作证,会给他带来威胁...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期:预期,预料。包:包容。战场上的胜败,常常是兵家难以预料的事情;面对败仗能够容羞忍耻,才算得上男子汉。指有志气的人经得起失败,不灰心,不气馁,能够重新振作。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两个人能够齐心,力量足以斩断金属。指同心同德,就能无坚不摧。《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而现在我们是亿万万人同心,还有什么困难无法克服呢?不管您是...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 丹:朱砂。石头可以破开,但不可改变它坚硬的性质;丹砂可以磨碎,但不可改变它赤红的颜色。比喻英雄豪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气节和操守。《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

求诸人不如求诸己

《求诸人不如求诸己》 见119页〔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寻求忠臣,一定要到那些出孝子的家中寻找。《后汉书·韦彪传》:“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来为政,也就是我们所讲公务员是人民公仆的道理一样...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终极,尽头。通:通达。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引起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就能长久。《易经·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例】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这就叫作“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达到极限,就...

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不取

《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不...

是与法亲故强,非与法离故亡

《是与法亲故强,非与法离故亡》 是:正义。故:所以。非:邪恶。正义和法律在本质上是亲近的,所以必然强大;邪恶与法律在本质上是背离的,所以必然败亡。宋·陆佃解《鹖冠子·环流》:“是者,法之所与亲也;非者,法之所与离也。是与法亲故强,非与法离故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欲:要想。浚(jùn):疏通。要想使树长得高,必须使它的根长得结实、牢固;要想使水流得远,必须疏通它的水源。比喻要想使事业发达昌盛,必须抓住根本,打好基...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终结。指生与死是一种自然现象。《荀子·礼论》:“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例】先秦思想家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生与死是人生...

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

《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 比喻人生的道路虽然有不少困难和挫折,但前途总是光明的。鲁迅《秋夜》:“梦先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 【例】秋是萧瑟凄凉的,冬是严酷寒冷的,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困厄,不得志。达:显达,得志。指人不得志的时候要修身养性,自我完善;显达得志的时候要济世救民,以自己的才学为国效劳。《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可使人生存,安乐可使人死亡。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来自对危机的无知和熟视无睹。深圳特...

时间就是性命

《时间就是性命》 强调时间的重要性。鲁迅《门外文谈》:“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例】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是一笔财富。鲁迅说:“时间就是性命。”因此,尽量地不去打扰别...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指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光和热,谱写献身国家和人民的英雄篇章。巴金《日》:“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例】“生命是可...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 求得治理国家的最根本办法,没有比端正社会风俗更重要的了。《明史·叶伯巨传》:“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正风俗之道,莫先于守令知所务。” 【例】领导干部走得端,行得正,站得稳,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和感召力,部属和群众...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穷:困厄,不得志。益:越发,更加。困厄的时候,意志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精力应当越发旺盛。《后汉书·马援传》:“(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例】事关富民强省强国等事,决不可以“难得糊涂”...

求粉饰于耳目易,求无愧于隐微难

《求粉饰于耳目易,求无愧于隐微难》 粉饰:涂饰表面,掩盖缺点。隐微:隐蔽细微处,内心深处。掩盖缺点瞒过众人耳目容易,求得内心深处没有羞愧却很困难。指做人应做到问心无愧。明·洪应明《菜根谭》:“求见知于人世易,求真知于自己难。求粉饰于耳目易,...

生刑轻则易犯,死刑重则难悔

《生刑轻则易犯,死刑重则难悔》 刑法太轻,人不知道畏惧就容易犯法;刑法太重,人就没有机会改过自新。宋·胡宏《胡子知言·天命》:“生刑轻则易犯,是教民以无耻也;死刑重则难悔,是绝民自新之路也。” 【例】刑律太轻,没有震慑威力,人容易犯法;刑律过重...

盛年一过,实不可追

《盛年一过,实不可追》 年富力强的大好年华一旦过去,可就确确实实追不回来了。三国魏·吴质《答魏太子笺》:“游宴之欢,难可再遇。盛年一过,实不可追。” 【例】“盛年一过,实不可追。”你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好年华。常言“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大费:巨大的耗费。厚亡:损失很多。过分地爱惜名誉,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过多地珍藏财富,必然会招致更大的损失。《老子》四四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例】老子的人生观是“守中...

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定曲直

《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定曲直》 权衡:称量重量的器具。准绳:测定平直的器具。权衡是用来确定分量的,准绳是用来确定平直的。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且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定曲直。” 【例】“权衡所以定轻...

日日新,苟日新

《日日新,苟日新》 见75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高低,有神仙就会出名。指事物的名声不取决于形式,而取决于实质。唐·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人要使别...

时过然后学,勤苦而难成

《时过然后学,勤苦而难成》 最佳的时机错过了才知道学习,即使勤奋刻苦也难有大的成效。《礼记·学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例】人的成长过程,有几个关键期,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科带...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只顾短时间过得富裕,不考虑常年生活贫困,渐渐地就会饥寒交迫。指过日子要有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例】刚成家的时候,不想做饭就下馆子,不愿挤...

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

《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 信:同“伸”,伸展。决:快速。弯曲得厉害的,伸展一定很猛烈;潜伏得很久的,起飞一定很迅猛。清·魏源《古微堂·学篇》:“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 【例】“屈之甚者...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伸手:比喻谋取私利。告诫人们切莫利用特权谋取私利,否则必定受到法律制裁。陈毅《手莫伸》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例】一念之差,曹清不仅毁掉自身清白,还给家庭和亲人带来灾难。“手莫...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小的时候爱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指少年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千万要珍惜。汉·刘向《说苑·建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见192页〔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时乎时,不再来

《时乎时,不再来》 时间啊时间,一去不再来。告诫人们时间不可虚度。《汉书·蒯通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值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 【例】说实话,原来长期在市场经济很发达的香港经商办厂,突然到了还处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地投资,从...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垂:留存。丹青:指史册。在危急关头,最能看出人的气节;能够恪守节操的人,才能名垂青史。指有节操的人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宋·文天祥《正气歌》诗:“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

忍之一事,众妙之门

《忍之一事,众妙之门》 指克制、忍耐是做好事情的奥妙所在。宋·吕本中《官箴》:“忍之一事,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 【例】“忍之一事,众妙之门。”遇事能忍耐,是取得成功的秘诀。观察一个人的忍耐力,可以了解他的涵养程度。(钟松亮《百忍堂...

少戒之在色,壮戒之在斗,老戒之在得

《少戒之在色,壮戒之在斗,老戒之在得》 戒:戒除。色:美色。得:贪得。年少的时候须要戒除的是美色,壮年的时候须要戒除的是争斗,老年的时候须要戒除的是贪得。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须要节制不同的欲望,才能有利于身心健康。《论语·季氏》:“君子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惑的。唐·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 【例】人类文明的传递,固然有多种方式,而最直接、最集中的传递,则是在师生之间进行的。唐代韩愈曾...

尚俭者开福之基,好奢者起贫之兆

《尚俭者开福之基,好奢者起贫之兆》 尚:崇尚。崇尚俭朴,就是奠定幸福的基础;喜好奢侈,就是滑向贫困的先兆。指俭朴同幸福、奢侈同贫困紧密关联。清·张鉴《浅近录·名语》:“尚俭者开福之基,好奢者起贫之兆。恭俭福之舆,傲奢祸之机。” 【例】“尚俭者...

师直为壮,曲为老

《师直为壮,曲为老》 师:出师作战。老:衰。出师正义,士气就雄壮;出师不义,士气就衰弱。指战争的性质对士气有决定影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 【例】春秋时晋大夫狐偃曾说:“师直为壮,曲为老。”这两句话真是千古名言。如何...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在地球称雄,那么国家在地球上就会称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欧洲,则国胜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例】十...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小时候养成的习性,好像天生的秉性一样,习惯了的事情会变成很普通、很平常。指从小养成的习惯最难改变。《大戴礼记·保傅》:“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惯)之为常。” 【例】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坏毛病如果...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逝:流逝。与:等待。时光逝去不会再回来。指时间不等人,应该勤奋努力。《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不可。’曰:‘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例】时间是最公正的。它不畏惧权势豪强,也不怜悯懒汉懦夫。它...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严:尊重。道:知识,学问。教师得到尊重,知识才能得到尊重;知识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能知道重视学习。《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例】古语说得好,“师严然后道尊,...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像对待“始”一样慎重地对待“终”,就没有失败的事情。《老子》六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例】老子曾经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也就是说,在干事业时,如果能够做到图始图终,矢勤矢勇,强心强志,不屈不挠,对于既...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甚:超过,胜过。奢侈所造成的损失,比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晋书·傅咸传》:“先王之化天下,肉食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例】一个只认金钱、财物的人,你今天给五十,明天就会向你要一百;今天你...

守旧的头脑是一切进步的大障碍

《守旧的头脑是一切进步的大障碍》 指思想保守、过时,就会停步不前,必须予以克服。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守旧的头脑是一切进步的大障碍。这守旧里面有许多是骗人的迷信,尤其害人。” 【例】守旧总是同保守、陈旧、迷信、落后联系在一起。陶...

始交不慎,后必成仇

《始交不慎,后必成仇》 开始交往不慎重,最后必定成为仇人。指交友要慎重。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始交不慎,后必成仇。” 【例】“始交不慎,后必成仇。”交朋友从一开始就要小心慎重,一旦上了贼船,再想下船就不那么容易了。(莫万鑫《近墨者黑》)...

少年不学堕复堕,壮年不学亏复亏,老年不学衰复衰

《少年不学堕复堕,壮年不学亏复亏,老年不学衰复衰》 少年不学习,就会越来越堕落;壮年不学习,就会越来越亏损;老年不学习,就会越来越衰老。明·魏裔介《琼琚佩语》:“少年不学堕复堕,壮年不学亏复亏,老年不学衰复衰。” 【例】“少年不学堕复堕,壮年...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奢靡:奢侈浪费。奢侈浪费开了头,危险和衰亡也就渐渐地接近了。指奢靡之风从一开始就同危亡紧密相连。《新唐书·褚遂良传》:“雕琢害力农,纂绣伤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 【例】所有的腐败分子,都是从生活上的豪华奢侈一...

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轻:轻视,虚度。年轻力壮时不要虚度年华,否则只能使生命衰老得更快。唐·李端《折杨柳》诗:“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例】有句唐诗说得好:“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年轻时如果贪图享受,...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也要以落实到行动上为根本。指行比学更重要。《墨子·修身》:“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例】墨子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歌德则有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当代年轻的大学生们,应当勇...

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比喻创作必须深入生活,广泛搜集素材。鲁迅《致颜黎民》:“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例】“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蜜...

士可杀,不可辱

《士可杀,不可辱》 士可以被杀头,但不可以被侮辱。指人格尊严比生命更可贵。《孔子家语·儒行解》:“儒有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例】父亲颤抖着双手把这压纸刀交给心爱的女儿,噙着泪说道:“孩儿,爹爹十一年前蒙受奇耻大辱,...

奢俭者,贫富之大源也

《奢俭者,贫富之大源也》 奢侈与节俭,是造成贫穷与富裕的最大根源。指想要致富,必须戒奢侈、倡节俭。清·梁章钜《退庵随笔·政事》:“奢俭者,贫富之大源也。” 【例】“奢俭者,贫富之大源也。”奢侈浪费,是造成穷困的最大根源。即使他个人不穷困,也...

审微于未形,御变于将来

《审微于未形,御变于将来》 未:尚未。御:防御。在祸患尚未形成时,就要审察到细微迹象;在变故将要到来时,就要及早采取防御措施。宋·朱熹《朱子语类·论治道》:“审微于未形,御变于将来,未知道者孰能。” 【例】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我们无法预知的...

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指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踏踏实实从现在做起。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例】鲁迅早就说过:“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如果眼...

士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

《士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 指做人要有士气,但不能有傲气。明·吕坤《呻吟语·品藻》:“士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士气者,守正而不诡随;傲气者,昧于上下之等,好高而不素位。” 【例】“士气不可无,傲气不可有。”这是父亲的座右铭,也是我们的家训。父...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年龄很小就雄心勃勃,日后自然会大有作为。唐·李白《少年行二首》:“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奖得主就表现出不同凡响之处。他们或“少年负壮气,...

少年心事当拿云

《少年心事当拿云》 心事:志向。拿云:凌云,比喻志向高远。指少年应当具有凌云壮志。唐·李贺《致酒行》诗:“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作呜呃。” 【例】“少年心事当拿云”,看重自己,不要自叹弗如,甘拜下风。在解决一个难题时,不妨扪心自问:别人能...

奢侈者,危亡之本

《奢侈者,危亡之本》 指奢侈挥霍是导致危险覆亡的根本原因。宋·范祖禹《唐鉴·太宗三》:“奢侈者,危亡之本。漆器不已,将以金玉为之。” 【例】西方国家的预言者,曾经把中国变色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我们有必要向当代的青少年大声疾呼:“...

奢俭由人,安危在己

《奢俭由人,安危在己》 奢侈还是节俭,由人决定;安定还是危亡,在于自己。指奢俭、安危,全在人为。唐·李世民《帝苑·崇俭》:“奢俭由人,安危在己。” 【例】从来奢侈者必衰,节俭者必昌。究竟是奢侈还是节俭,全靠自己把持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yú):太阳升起的东方,指早晨。桑榆:日落时太阳的余光照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傍晚。早晨损失的东西,傍晚又收回来了。指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开始的损失就能得以弥补,最终取得成功。《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

士有诤友,不为无义

《士有诤友,不为无义》 人有了能直言规劝的朋友,就不会做坏事。指诤友能使自己少犯过失。《荀子·子道》:“父有争(诤)子,不行无礼。士有争(诤)友,不为无义。” 【例】古人说:“士有诤友,不为无义。”那天多亏了大李竭力阻拦,我才没有同他们合伙。如...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 怀:留恋。居:安居。读书人而留恋安逸舒适,也就不能算是读书人了。指读书人应有远大的抱负。《论语·宪问》:“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例】士与一般社会成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善于治理国家的,总是把财物储藏在人民手里。《三国志·魏书·赵俨传》:“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例】如果财富都聚集在少数人手里,而老百姓普遍处于贫困状态,怎么可能认为这个国家是强大的呢?古言道:“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圣人总是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利用物,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老子》二七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例】厂长用一些爱挑剔的人去搞质量检验,用一些喜欢斤...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戈兵:兵器。以和善的态度对待人,亲热如同兄弟;以恶劣的态度对待人,伤害如同兵器。指人际交往,贵在和气。《管子·心术下》:“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例】古...

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读书人不知道耻辱,就是国家的最大耻辱。清·龚自珍《明良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例】知识界是政治风云的晴雨表。国家发生什么事,他们最敏感。因而,龚自珍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 合:结合。述:记述。考:考察。善于谈论古代的,应当结合当今的情况;能够记述远方的,应当考察近处的情况。汉·陆贾《新语·术事》:“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故说事者上陈五帝之功,而思之于...

善救乱者,必迹其乱之所由生;善革弊者,必究其弊之所自起

《善救乱者,必迹其乱之所由生;善革弊者,必究其弊之所自起》 善于挽救动乱局势的,必定要查清祸乱产生的根由;善于革除时政弊端的,必定要追究时弊兴起的原因。指治乱、变革必须从根本上抓起。《金史·完颜素兰传》:“夫善救乱者,必迹其乱之所由生;善革弊...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恕:宽...

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善于领导别人的,是能够管好自己的人。汉·桓宽《盐铁论·贫富》:“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故善为人者,能自为者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例】汉朝桓宽说过:“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我们说,能自治者,必能拢人也。...

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

《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 改善回声的,不从回声入手,而在于改善产生回声的声音;改善影子的,不从影子入手,而在产生影子的形体上下功夫。《吕氏春秋·先己》:“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

善制法者,如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善制法者,如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矩(jǔ):矩尺,画方形的工具。陶人:制作陶器的匠人。善于制定法令的,如同工匠使用矩尺,灵活自如;不善于制订法令的,如同陶匠使用模型,不能变通。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篇》卷一:“善制法者,如...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尽:发掘。行:实践。究:探究。善于学习的人,力求发掘事物的原理;善于实践的人,着力探究问题的难点。指学习和实践都要抓住根本。《荀子·大略》:“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例】古人云:“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