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二十七年元旦日告官兵同志书》
戴安澜《二十七年元旦日告官兵同志书》 亲爱的官兵同志们: 光阴易逝,又是一年,吾人当此佳节,顾念过去时间之迅速,而未来之时间,亦正复相同,即上寿逾百年,亦感短促,以吾人短促之生命处兹危亡迫切之时,回忆失地之多,敌骑蹂躏之广,沦陷同胞之流......
张溥《五人墓碑记》
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①,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③。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①,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②,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③;燕王,吾所立④;契丹,与吾约为兄弟⑤——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张斧《五卅惨案的原因与国人应有的觉悟》
张斧《五卅惨案的原因与国人应有的觉悟》父老们!兄弟们!一切被压迫的同胞们:血肉横飞的五卅惨案,是偶然的事吗?不是,这是资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必然现象。资本帝国主义存在一天,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每日都有被屠杀的可能呵!我们中国民族被屠杀也非始于今日,自鸦片之役以至庚子之役......
蔡元培《五卅殉难烈士墓纪念碑碑文》
蔡元培《五卅殉难烈士墓纪念碑碑文》中华民国十六年十月口日,五卅殉难烈士墓成,烈士丧葬筹备委员会乞文于余,以告来者①。余当五卅惨案发生之日,方避地欧洲,于举国人士激昂悲壮之奋斗,虽未获躬预其役②,然自五卅惨案发生,中国民族独立运动震撼世界之伟大影响,则所耳闻目睹。辛亥革命而后,帝国主义者以北......
谭嗣同《仁学》
谭嗣同《仁学》(节选)生民之初①,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②;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
李辉英《今昔之别》
李辉英《今昔之别》为“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作七年了。值得纪念的年头。在这冗长的岁月中,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我的故乡,故乡有深蕴在地下的矿产,有蔽日的森林,和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故乡还有我的父母,和三千万无人拯救、每天在敌人蹂躏下哀痛呻吟的人民,无告地暗地里悲伤,忍辱......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②,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③。昭王薨④,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⑤。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⑥,士无贤不肖⑦,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
何大庚《全粤义士义民公檄》
何大庚《全粤义士义民公檄》恭维天朝大统,岂容裂土以与人,而草野效忠,但知杀贼而报国。我大清抚有区夏,二百年来,列祖列宗,以圣继圣,举凡食毛践土,久浃帝德而浃皇仁①;即在化外穹荒,共戴天高而履地厚。四海澄镜,万国梯航,距中国数万里外,西南诸夷,亦莫不候风占月,输忱效顺。乃独英吉利者,其主忽......
苏洵《六国论》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③,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④,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⑤,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胡彬夏《共爱会集议拒俄演说词》
胡彬夏《共爱会集议拒俄演说词》呜呼!我最爱之祖国,将为他族所统辖,我最亲之同胞,将为异种所奴隶①,岂不伤哉!岂不耻哉!我等既为中国之国民,中国之安乐既当受之,中国之患难岂不当共之耶?总之,中国之存亡,即我辈生死关头之所在。我同胞姊妹,既皆久学海外,自必深明其理,不待烦言。今俄祸如是......
徐珂《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徐珂《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咸丰庚申①,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②。距圆明园十里③,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④。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艺,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⑤。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⑥”。一日晌午,谍报......
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③,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④,以光先帝遗德⑤,恢弘志士之气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⑦,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⑧,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赵壹《刺世疾邪赋》
赵壹《刺世疾邪赋》伊五帝之不同礼②,三王亦又不同乐③。数极自然变化④,非是故相反駮⑤。德政不能救世溷乱⑥,赏罚岂足惩时清浊⑦?春秋时祸败之始⑧,战国愈复增其荼毒⑨。秦汉无以相逾越⑩,乃更加其怨酷(11)。宁计生民之命(12),唯利己而自足(13)。于兹迄今(14),情伪万方(15)。......
龚自珍《劝豫》
龚自珍《劝豫》夏之既夷①,豫假夫商所以兴②,夏不假六百年矣乎?商之既夷,豫假夫周之所以兴③,商不假八百年矣乎?无八百年不夷之天下,天下有万亿年不夷之道④。然而十年而夷,五十年而夷,则以拘一祖之法⑤,惮千夫之议⑥,听其自陊⑦,以俟踵兴者之改图尔⑧。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⑨,与其赠来者......
无名氏《北京学生界宣言》
无名氏《北京学生界宣言》呜呼国民!我最亲最爱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有由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
曹靖华《十二月的风》
曹靖华《十二月的风》在北平,十二月的风是多么狂暴呵!它魔手似的撕断了电线,咆哮着把灰尘扬到天空,使天地立即变为昏暗,人马车辆都瞎子似的呆在当路上,不敢向前摸索;它尖刀似的刺入人的骨髓,使人呼吸短促,喘不过气来。它……但在它的严威里,也精炼出了千千万万纯钢似的为民族独立自由而苦斗的可爱的......
岳飞《南京上高宗书略》
岳飞《南京上高宗书略》(节选)陛下已登大宝①,黎元有归②,社稷有主③,已足以伐人之谋④。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⑤,兵势渐盛。彼方谓我素弱⑥,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而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⑦,奉车驾日益南⑧,又令临安、维扬、襄阳准备巡幸⑨。有苟安......
黄宗羲《原君》
黄宗羲《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②,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③。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④。故古之人君,量之不欲入者,......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节选)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
顾炎武《吴同初行状》
顾炎武《吴同初行状》自余所及见,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③,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于书自《左氏》下至《南北史》,无不纤悉强记④。其所为诗多怨声,近《西州》、《子夜》诸歌曲⑤。而炎武有......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亲爱的全国同胞: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①!这是明明白白的事实,目前我们友邦所要求于我们的,更要比二十一条厉害百倍,而举国上下,对此却不见动静,回看一下十六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我们真惭愧:在危机日......
庾信《哀江南赋序》
庾信《哀江南赋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②,大盗移国,金陵瓦解③。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④。华阳奔命,有去无归⑤。中兴道销,穷于甲戌⑥。三日哭于都亭⑦,三年囚于别馆⑧。天道周星,物极不反⑨。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⑩;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11)。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
王禹偁《唐河店妪传》
王禹偁《唐河店妪传》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①,不以为怪。兵兴以来②,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③。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④。妪持绠缶趋井⑤,悬而复至。因胡语呼虏为王⑥,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
柯灵《回到莽原》
柯灵《回到莽原》中国民族自卫的烽火,照亮了世界人民的眼睛。三个多月以来,枪炮不分昼夜地吼叫,鲜血染红了大江南北的沃野。日本“皇军”每天都派出大队的飞机,对一切没有军事意义的城市施行轰炸,把手无寸铁的平民当作袭击的对象。对这种暴行,9月24日的伦敦《News—Chronicle》日报发出一个......
陶行知《在加拿大的演讲》
陶行知《在加拿大的演讲》“中国抗日战争不仅是生死存亡的搏斗,并且是为自由或奴役的斗争。”“中国需要和平、平等和粮食。”“中国为了和平、自由、正义和民主而斗争,和加拿大共同的理想是一致的。”“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眼睛比他的胃口还大。当你们听我演讲时,每一分钟在中国就有五个人被杀死或受......
魏禧《大铁椎传》
魏禧《大铁椎传》庚戌十一月①,予自广陵归②,与陈子灿同舟③。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④,因问:“数游南北⑤,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⑥,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⑦,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⑧,工技击⑨,七省好事者皆来学⑩,人以其雄健,......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章》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④,兵革非不坚利也⑤,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⑥,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
司马迁《完璧归赵》
司马迁《完璧归赵》赵惠文王时②,得楚和氏璧③。秦昭王闻之④,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⑤。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⑥;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⑦,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⑧。”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
玄烨《宽限垦荒起科谕》
玄烨《宽限垦荒起科谕》自古国家长治久安之模,莫不以足民为首务,必使田野开辟,盖藏有余而又取之不尽其力,然后民气和乐,聿成丰亨豫大之休①。见行垦荒定例,六年起科②。朕思小民拮据开荒,物力艰难,恐催科期迫③,反致失业。朕心深为轸念④。嗣后各省开垦荒地,俱再加宽限,通计十年,方行起科。其所司官员......
司马迁《将相和》
司马迁《将相和》既罢②,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③。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④,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⑤,吾羞,不忍为之下⑥。”宣言曰⑦:“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⑧。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⑨。已而相如出⑩......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
墨子《尚贤》
墨子《尚贤》(上)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①,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②。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③,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④:“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⑤。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
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
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
邓雅声《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
邓雅声《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敬禀者:当雅声致书尊前之日②,即在汉口毕命之时。大人素钟爱我,得此惨耗,一定惊倒!雅声不能遵守教训,动逾大闲③;致有今日,咎由自取。求仁得仁,抑又何怨④?大人若为雅声而悲伤,是徒损龙钟之躯,而重雅声之过,无益也。雅声本窭人子耳⑤,年少丧父。其能粗识之无⑥,略......
范仲淹《岳阳楼记》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②,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③。越明年④,政通人和⑨,百废具兴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⑦,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⑧。予观夫巴陵胜状⑨,在洞庭一湖。衔远山⑩,吞长江(11),浩浩汤汤(12),横无际涯(13),朝晖夕阴(14),气象万千(15),此则岳阳楼......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先君子尝言①,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②,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③,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④,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⑤。及试⑥,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庄辛谓楚襄王曰①:“君王左州侯,右夏侯②,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③,专淫逸侈靡④,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⑤!”襄王曰:“先生老悖乎⑥?将以为楚国袄祥乎⑦?”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⑧,非敢以为国袄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⑨,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⑩,淹留以观之(......
康有为《强学会序》
康有为《强学会序》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①,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者,尚十余国。辽、台茫茫,回变扰扰,人心皇皇,事势儳儳②,不可终日。昔印度,亚洲之名国也,而守旧不变。乾隆时,英人以十二万金之公司通商而墟五印矣③。昔土耳其,回部之大国也。疆土......
王禹偁《待漏院记》
王禹偁《待漏院记》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②,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③。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④、张其教矣⑤。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⑥。古之善相天下者⑦,自皋、夔至房、魏⑧,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
郁达夫《怀鲁迅》
郁达夫《怀鲁迅》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
邓小平《悼丁思林同志》
邓小平《悼丁思林同志》不幸的消息,日寇的魔手又在七月八日的战斗中,夺取了我们的丁思林同志的生命。丁思林同志,共产党员,二十六岁,湖北黄安人,在他的童年时代,就参加了红军。历任班、排、连、营、团长的职务。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他被委为×××团的营、团长,抗战以来,屡立战功,乃于去年秋季升任独......
老舍《想北平》
老舍《想北平》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有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臣谨按②: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③,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④。专务诈诞,欺罔天听⑤,骤得美官⑥,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⑦,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⑧!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⑨,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豺狼改虑,捽而缚之,父子......
何其芳《我歌唱延安》
何其芳《我歌唱延安》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在青年们的嘴里,耳里,想象里,回忆里,延安像一只崇高的名曲的开端,响着宏亮的动人的音调。这简短的只......
艾芜《战争与和平》
艾芜《战争与和平》我们看见欧洲人对于战神的画像,总是位粗暴的男性,面目狰狞,可怕得很。而和平神呢,却是一位温柔女性,光那脸上的表情,就能给人以慰安。不消说,世上无论甚么人,都是喜欢和平,诅咒战争的。究其实,战争未可厚非,和平亦不见得可以偏爱。我们要知道,战神的画像,既然是位粗暴的男......
叶圣陶《抗战周年随笔》
叶圣陶《抗战周年随笔》去年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不到半个月,中央当局就有明白严正的表示。但是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中央当局还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不免使人有“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之感。其时我怅惘得很,按《鹧鸪天》调子写了一首词。不定阴晴落叶飞,小红花自媚疏篱。颇惊宿鸟依枝久,亦讶行云出岫迟。吟止......
蔡锷《护国军出师誓告国人文》
蔡锷《护国军出师誓告国人文》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蔡锷誓告于我全国同胞公鉴:袁为不道,窃号自娱,言念国危,有如朝露①。锷等不忍神明之胄递降舆台,更惧文教之邦永沦历劫②,是用奋发,力任驱除。首事不过兼句,风声已播全国,具见时日之痛悉本于人心,差幸疾风之节犹光于天壤③。惟是榱崩栋折,讵一木之能......
蒋智由《拒俄卫国责无旁贷》
蒋智由《拒俄卫国责无旁贷》诸君亦知国与身有同式之比例乎?西人称国家为有机体之生物,夫任举人之一体而宰割之则痛,今东三省之约,乃宰割吾之国,而独麻木而无知乎?或者谓此在上者之事,而非吾在下者之事。此则国家之义尚不能知,其言之谬无待辩矣。或者又谓以在上者督抚之力争之而不能①,而何有于小民。是......
柳宗元《敌戒》
柳宗元《敌戒》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②;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③,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迤迤乃亡④。晋败楚鄢⑤,范文为患⑥;厉之不图,举国造怨⑦。孟孙恶臧,孟死臧恤;药石去矣⑧,“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⑨,曾不是思⑩!敌存而惧,敌去而舞......
苏轼《教战守策》
苏轼《教战守策》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①,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②,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
闻一多《文艺与爱国》
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①铁狮子胡同大流血之后《诗刊》就诞生了②,本是碰巧的事,但是谁能说《诗刊》与流血——文艺与爱国运动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爱国精神在文学里”,我让德林克瓦特讲,“可以说是与四季之无穷感兴,与美的逝灭,与死的逼近,与对妇人的爱,是一种同等重要的题......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抗战的中国在我们的手里,胜利的中国在我们的面前,新生的中国在我们的望中。中国要从工业化中新生。我们要自己制造飞机、坦克车、军舰,我们要有自己的天,自己的地,自己的海。我们要有无数的“机器的奴隶”给我们工作;穿的,吃的,住的,代步的,都教它们做出来。我们用机器制......
瞿秋白《暴风雨之前》
瞿秋白《暴风雨之前》宇宙都变态了!一阵阵的浓云;天色是奇怪的黑暗,如果它还是青的,那简直是鬼脸似的靛青的颜色。是烟雾,是灰沙,还是云翳把太阳蒙住了?为什么太阳会是这么惨白的脸色?还露出了恶鬼似的雪白的十几根牙齿?这青面獠牙的天日是多么鬼气阴森,多么凄惨,多么凶狠!山上的岩石渐......
白朗《月夜到黎明》
白朗《月夜到黎明》月夜里,飘着幽灵样的轻风,随着银色的月影,它也悄悄地爬进我的窗棂。在这所高耸的小楼中,我蜷卧在床上,享受这风与月的温存。温存呵,它们比睡在我身边的孩子的嫩红的小脸更加温存。让春风轻抚我蓬松的鬓发,任夜月狂吻我枯干的唇,我陶醉了,我陶醉在这稀有的清新、稀有的温情抚爱中。轻轻......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本志经过三年,发行已满三十期②;所说的都是极平常的话,社会上却大惊小怪,八面非难,那旧人物是不用说了,就是咶咶叫的青年学生,也把《新青年》看作一种邪说,怪物,离经叛道的异端,非圣无法的叛逆。本志同人,实在是惭愧得很;对于吾国革新的希望,不禁抱了无限悲观。社......
司马迁《李牧破匈奴》
司马迁《李牧破匈奴》李牧者②,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③,备匈奴④。以便宜置吏⑤,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⑥。日击数牛飨士⑦,习射骑⑧,谨烽火⑨,多间谍⑩,厚遇战士(11)。为约曰(12):“匈奴即入盗(13),急入收保(14),有敢捕虏者,斩(15)!”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
李翱《杨烈妇传》
李翱《杨烈妇传》建中四年①,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②。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③,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④。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
全祖望《梅花岭记》
全祖望《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①,江都围急②。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③,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④?”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⑤,谱汝诸孙中⑥。”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
曹植《求自试表》
曹植《求自试表》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①,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②。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③。《诗》之“素餐”所由作也④。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⑤......
曹操《求贤令》
曹操《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①,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②!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③。”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④!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⑤?又得无有盗......
杨刚《沸腾的梦》
杨刚《沸腾的梦》我欲有所歌,有所鸣颂,但是我一开口,在声音没有走出喉腔以前,眼睛已经被泪水灌满了。我在泪水中凝视,似乎见着了许多许多的异像。我将怎样说明我所见的那一些辉煌事物呢?我或者应该名之为梦,或者竟如那乩盘沙上,被莫名的魔力所中的乩头,写下我茫然而确切的真实。我听见了一个婴儿的哭......
张居正《治国强本论》
张居正《治国强本论》国势强,则动罔不吉①;国势弱,则动罔不害。譬人元气充实②,年力少壮,间有疾病③,旋治旋愈④,汤剂针砭⑤,咸得收功;元气虚弱,年力衰惫,一有病患,补东则耗西,实上则虚下⑥,虽有扁卢⑦,无可奈何。昔有人年七十矣,而患肠澼⑧。医曰:“此脏热也!”饮以寒剂,寒停胃中,肠澼未愈,......
贾谊《治安策》
贾谊《治安策》夫树国固②,必相疑之势③,下数被其殃④,上数爽其忧⑤,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⑥,亲兄之子西乡而击⑦,今吴又见告矣⑧。天子春秋鼎盛⑨,行义未过⑩,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11),权力且十此者乎(12)!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
茅盾《炮火的洗礼》
茅盾《炮火的洗礼》我遇到了许多的眼睛,都异样地睁得很大:这里虽然有悲痛,但也有钢铁似的冷光;有忿怒,但也有成仁取义的圣哲的坚强;有憎恨,有焦灼,然而也有“余及汝偕亡”的激昂。这都是十天的恶战,三昼夜沪东区的大火,在中国儿女的灵魂上留着的烙印,在酝酿,在锻炼,在净化而产生一个......
左传《烛之开退秦师》
左传《烛之开退秦师》(僖公三十年)共其乏困(17),君亦无所害(18)。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9),许君焦、瑕(20),朝济而夕设版焉(21),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22)?既东封郑(23),又欲肆其西封(2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6)。”......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①,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䘏死荣生,告成黄土②,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③,一旅才兴,便成齑粉④。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⑤,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⑥,......
徐梦莘《王彦与八字军》
徐梦莘《王彦与八字军》王彦既得卫州新乡县,即传檄州郡①。金人以为大兵至也,率数万众薄彦垒②,围之数重,矢注如雨。彦兵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辄不利,彦决围以出,其众遂溃。金人见彦所乘甲马独异,复尽锐追击③;彦与麾下数十人驰赴之,所向披靡。转战十数里,弓矢且尽,会日暮,得免④。他将往往复......
巴金《生与死》
巴金《生与死》在这时候提起笔写文章,我真觉得羞愧。别人贡献的是血,我们却用墨水来发泄我们的愤怒,也许有一天我会用我的血来洗去这耻辱吧。死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几点钟的功夫许多地方就完全改变了面目。建筑毁了,村镇毁了,城市毁了。大世界前面炸弹爆发的那一天,我在电车里看见两边马路上一群一......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始②,故人唐宰相鲁公③,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俱在,可考也。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
礼记《礼运》
礼记《礼运》(节选)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②,喟然而叹③。仲尼之叹,盖叹鲁也④。言偃在侧曰⑤:“君子何叹⑥?”孔子曰:“大道之行也⑦,与三代之英⑧,丘未之逮也⑨,而有志焉⑩。”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选贤与能(12),讲信修睦(13)。故人不独亲......
辛弃疾《祭陈同甫文》
辛弃疾《祭陈同甫文》呜呼!同甫之才,落笔千言。俊丽雄伟,珠明玉坚。人方窘步②,我则沛然。庄周李白,庸敢先鞭③。同甫之志,平盖万夫,横渠少日,慷慨是须④。拟将十万,登封狼胥⑤。彼臧马辈⑥,殆其庸奴。天于同甫,既丰厥禀⑦,智略横生,议论风凛。使之早遇,岂愧衡伊⑧?行年五十,犹一布衣。间以......
海瑞《禁馈送告示》
海瑞《禁馈送告示》接受所部内馈送土宜礼物①,受者笞四十,与者减一等,律有明禁。粮里长各色人等②,每每送薪送菜,禁不能止。穷诘所以,盖沿袭旧日风习,今日视为常事。且尔等名为奉承官府,意实有所希求。谓之意有希求者,盖亿官府不易反面③;而今少献殷勤,他日禀公事、取私债、多科钱粮、占人便宜,得以......
郑振铎《离别》
郑振铎《离别》之一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当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见着船渐渐的离岸了,船与岸间的水面渐渐的阔了,见着许多亲友挥着白巾,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Adieu,adieu①!听着鞭炮劈劈拍拍的响着,水兵们高呼着向岸上的同伴告别时,我的眼眶是润湿了,我自知我......
刘琨《答卢谌书》
刘琨《答卢谌书》琨顿首。损书及诗①,备辛酸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②,执玩反覆,不能释手。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括③,远慕老庄之齐物④,近嘉阮生之放旷⑤,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自顷辀张⑥,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凋残。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⑦,则哀愤两集......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启①: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②,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③,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④,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⑤。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
林则徐《答龚定庵书》
林则徐《答龚定庵书》定庵先生执事①:月前述职在都②,碌碌软尘③,刻无暇晷④,仅得一聆清诲⑤,未罄积怀⑥。惠赠鸿文⑦,不及报谢,出都后于舆中紬绎大作⑧,责难陈义之高,非谋识宏远者不能言,而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窃谓旁义之第三,与答难义之第三,均可入决定义;若旁义之第二,弟早已陈请,惜未允行......
吉鸿昌《给冯玉祥将军的信》
吉鸿昌《给冯玉祥将军的信》先生钧鉴①:睽违日久②,深渴孺慕③。兹奉颂抗日周年纪念大会函一件④,才长心细⑤;银杯一尊。窃自去年此日,先生感四省之沦陷,痛察省之危殆⑥,振臂一呼,毫士云集⑦。昌以下愚得附骥尾⑧,赖全国民众之拥护与先生虎威之素播⑨,康、宝、多、沽相继克服⑩,民族沉痼行见转机(......
赵云霄《给女儿的遗书》
赵云霄《给女儿的遗书》启明我的小宝贝②: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有了你才四个月的时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于陆军监狱署来了。当时你的母亲本来立时死的罪,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关系,被督办署检查了四五次,方检查出来是有了你!所以为你起......
罗英《给岳父的信》
罗英《给岳父的信》(节选)欲俟卒业后而投军①,但家严及家慈②,以佳儿不充兵之习惯膏印脑中极久,未必能相许也。如蒙许诺,当即别开生面,投笔而置身军界,且不要钱不惜死,期尽国民分子之义务耳。惟五月前婿曾阅申报载,日兵在沪冲突,良家妇女被其淫,青年学子任其捕打,此等国耻何日可雪,且首......
左权《给母亲的信》
左权《给母亲的信》母亲:亡国奴的确不好当,在被日寇占领的区域内,日人大肆屠杀,奸淫掳抢,烧房子……等等,实在痛心。有些地方全村男女老幼全部杀光,所谓集体屠杀,有些捉来活埋活烧。有些地方的青年妇女,全部捉去,供其兽行。要增加苛捐杂税。一切企业矿产,统要没收。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
萧红《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萧红《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沦落在异地的东北同胞们:当每个中秋的月亮快圆的时候,我们的心总被悲哀装满。想起高粱油绿的叶子,想起白发的母亲或幼年的亲眷。他们的希望曾随着秋天的满月,在幻想中赊取了十次。而每次都是月亮如期的圆了,而你们的希望却随着高粱叶子萎落。但是,自从“......
申耀东《给爱人的信》
申耀东《给爱人的信》玉如妹:知道你在这里。慰甚!慰甚!往事不可追,不可致怨,生活是实际的现在。将来不可测,不可幻想,前途是演进的挣扎的。但挣扎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表现着,挣扎要有方向,挣扎要有体魄,挣扎要有技能。愿你奋斗!愿你挣扎!人云百年树人,我知终身树志。志在何方,......
邹子侃《给父亲的信》
邹子侃《给父亲的信》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昨大人来此相探,嘱男在彼狗官面前书立悔过书,以求释放出狱。舐犊情深②,思之黯然③。男午夜扪心自问,天良未泯④,爱国无罪,今身在缧绁之中⑤,固不知有何“过”之可“悔”?“悔过”也者,敌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妄想沦全国人民于奴隶之境之大骗......
何功伟《给父亲的遗书》
何功伟《给父亲的遗书》儿不肖①,连年远游,既未能承欢膝下②,复不克分持家计③。只冀抗战胜利,返里有期④,河山还我之日⑤,即天伦叙乐之时⑥。迩来国际形势好转,敌人力量分散,使再益之以四万万人之团结奋斗,最后胜利当不在远,不幸党派摩擦,愈演愈烈。敌人汉奸复从而构煽之,内战烽火,似将燎原,亡国危......
王若飞《给铭兄的信》
王若飞《给铭兄的信》铭兄:岁尾年头,最易动人怀抱。况我今日处境更觉百感烦心,念国难之日急,恨己身之蹉跎。冲天有志,奋飞无术。五更转侧,徒唤奈何!虽然楚囚对泣①,惟弱者而后如此。至于我辈,只有隐忍以候。个人生命,早置度外。居狱中久,气血渐衰,皮肉虚浮,偶尔擦破,常致溃烂。盖缘长......
陈天华《绝命辞》
陈天华《绝命辞》(节选)呜呼我同胞!其亦知今日之中国乎?今日之中国,主权失矣,利权去矣,无在而不是悲观①,未见有乐观者存。其有一线之希望者,则在于近来留学者日多,风气渐开也。使由是而日进不已,人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向学,以救祖国,则十年二十年之后,未始不可转危为安。乃进观吾同学......
钟明光《绝笔书》
钟明光《绝笔书》寅启者:痛中国之沉沦,恨袁贼之卖国,愤倭奴之强横,悯人心之愦愦①。忍睹官僚残杀,怨气冲霄;饮恨外交失败,洒英雄泪。弥天义愤,普海同悲。际此危急存亡之秋,正是男儿死难之日。倘不急倾覆此恶劣政府,我四万万同胞,将永为亡国奴隶,鞭挞由人,曾马牛之不苦。嗟乎,高丽波兰之祸,不旋......
禹之谟《致全中国国民书》
禹之谟《致全中国国民书》我所最亲爱之在世同胞鉴①:世局危殆,固由迂腐之旧学所致②,亦非印版的科学所能挽回③。故余之于学界有保种存国之宗旨在焉④;与若辈以摧残同种为手段者⑤,势不两立。于是乎有靖州之监禁⑥。不百日而金牧提讯⑦,所发不成论理之问题⑧,无非受人意旨,阴谋秘计,横为成见⑨。是以所答......
秋瑾《致徐小淑绝命词》
秋瑾《致徐小淑绝命词》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①;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②,他年共唱摆崙歌③。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鉴赏】自古以来,多少仁人......
张自忠《致集团军诸将领的公开信》
张自忠《致集团军诸将领的公开信》今日之事,我与弟等共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敷衍,大家敷衍,一切敷衍,我对弟等敷衍,弟对部下也敷衍;敌人未来我们也是敷敷衍衍的布置,敌人既来我们也是敷敷衍衍的抵抗,敷衍一下就走。这样的做法,看起来似乎聪明,其实最笨;似乎容易,其实更难;似乎讨便宜,其实......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①,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
班固《苏武传》
班固《苏武传》武字子卿,少以父任②,兄弟并为郎③。稍迁至栘中厩监④。时汉连伐胡⑤,数通使相窥观⑥。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⑦。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⑧。天汉元年⑨,且鞮侯单于初立⑩,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1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12)。武帝嘉其义(13),......
张宏《血书》
张宏《血书》大总统钧鉴①:日本蓄志吞并中国久矣。近更挟持和会②,夺我青岛。曹汝霖③、章宗祥等诸卖国贼④,暗相勾结,盗卖国土,生不知该贼等究是何种心肝。亡国之后,全国同胞皆为牛马,为奴隶,独政府诸公不为牛马、为奴隶乎?凡我编氓百工⑤,皆不愿为奴隶,为牛马。而执政诸公,必欲使之为奴隶,为牛马......
唐弢《血写的历史》
唐弢《血写的历史》这几天的报纸上,登出了好几条新闻,述说日军在平津的暴行,轰炸,扫射,拘捕,奸淫,虐杀,残酷得使人们难于想象。这是帝国主义者的一贯的行为,也是奴隶们所必有的命运。岂但历史上的记载非常昭明,就是在文学作品里,也何曾缺乏这种事实的叙录呢?例如特列季亚科夫(《怒吼吧,中国!》的......
李纲《议国是》
李纲《议国是》臣窃以和、战、守,三者一理也。虽有高城深池,弗能守也,则何以战?虽有坚甲利兵,弗能战也,则何以和?以守则固,以战则胜,然后其和可保。不务战、守之计,唯信讲和之说,则国势益卑,制命于敌无以自立矣!景德中,契丹入寇,罢远幸之谋,决亲征之策,捐金币三十万而和约成①,百有余年,......
包公毅《议拒俄约告吴中诸君子文》
包公毅《议拒俄约告吴中诸君子文》嗟乎!嗟乎!诸君知今日俄罗斯直欲波兰我乎①?我闻波兰之亡也,内政不修,民乱蜂起,在位诸臣,贪污闭塞,与我今日等。于是俄人贿结朝贵,波廷之臣皆有倚俄之心。俄复与普鲁士立密约,预为瓜分张本②。至波兰民乱,俄遂乘势直入,焚杀惨掠,其举动一切,事事与今日对我中国......
虞允文《论今日可战之机有九疏》
虞允文《论今日可战之机有九疏》臣愚无当世之用,误蒙陛下号召;凡今日事机所不能尽晓,谨博询广采,少裨万一①。我今与虏又非特古所谓中国与四夷有内外首足之辨而已也②,女真与我乃真不共戴天之仇,其当必报,乃天地之大经,《春秋》之大义③。自建炎以来,四十年间,天下之人有口者,类能言之④!不待臣复......
冯时行《请易田师中用张浚刘锜疏》
冯时行《请易田师中用张浚刘锜疏》臣窃以陛下临御以来,遭时多艰,再造宗社②,不惮屈己,修好息民。然谦损过中,浸成卑弱,弱形著见,然后强敌生心。夫济宽以猛,济弱以强,犹救火必以水,救寒必以温,不得不然。善为强者,先强其志意,志意强然后举事,以著其强形,强形见则弱形销矣。陛下审知,虏盟之必败......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①。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②,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