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儒门事

《儒门事》

    收录163457

误吞物咽中一百十一

一小儿误吞一钱,在咽中不下,诸医皆不能取,亦不能下,乃命戴人。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净白表纸,令卷实如箸,以刀纵横乱割其端,作鬅之状。又别取一箸,缚针钩于其端,令不可脱,先下咽中,轻提轻抑,一探之,觉钩入于钱窍,然后以纸卷纳之咽中,与钩尖相抵,觉钩尖入纸卷...

肥气积一百三十

阳夏张主簿之妻,病肥气,初如酒杯大,发寒热。十五余年后,因性急悲感,病益甚。惟心下三指许无病,满腹如石片,不能坐卧,针灸匝矣,徒劳力耳,乃敬邀戴人而问之。既至,断之曰:此肥气也,得之季夏戊己日,在左胁下,如覆杯。久不愈,令人发疟。疟者,寒热也。以瓜蒂散吐之,...

孕作病治一百十五

一妇人,年四十余得孕。自以为年衰多病,故疾复作,以告医氏。医者不察,加燔针于脐两旁,又以毒药攻 [1] 磨,转转腹痛,食减形羸,已在床枕,来问戴人。戴人诊其脉曰:六脉皆平,惟右尺脉洪大有力,此孕脉也,兼择食,为孕无疑,左右皆笑之。不数月,生一女子,两目下各有燔针...

伏惊一百十四

上渠卜家一男子,年二十八岁,病身弱,四肢无力,面色苍黄,左胁下、身侧上下如臂状,每发则痛无时,食不减,大便如常,小便微黄,已二三载矣。诸医计穷,求戴人治之。视其部分,乃足厥阴肝经兼足少阳胆经也。张曰:甲胆乙肝,故青;其黄者,脾也。诊胆脉小,此因惊也。惊则胆...

杖疮入水一百二十一

小渠袁三,因强盗 [1] 入家,伤其两胻外臁,作疮,数年不已,脓血常涓涓然,但饮冷则疮间冷水浸淫而出,延为湿疮,来求治于戴人。曰:尔中焦当有绿水二三升,涎数掬。袁曰:何也?戴人曰:当被盗时,感惊气入腹,惊则胆伤,足少阳经也,兼两外臁皆少阳之部,此胆之甲木受邪,甲木...

病人负德 愈后吝财

南乡刀镊工卫氏病风,半身无汗,已再中矣。戴人以三法疗之,寻愈。恐其求报,乃绐曰:余夜梦一长髯人,针余左耳,故愈。巫者武媪,年四十,病劳三年,羸瘦不足观,诸医技绝。适五六月间求治,愿奉白金五两。戴人治之,五六日而安。止答曰:白金三两。乃曰:一道士投我一符,焚...

同类妒才 群口诬戴人

有扶救之功 [2] ;如死,我则有攻击之罪,明者不可不察也。麻先生常见他医言戴人能治奇病,不能治常病;能治杂病,不能治伤寒。他日见戴人,问以伤寒事。超然独出仲景言外之意,谓余曰:公慎勿仲景纸上语,惑杀世人。余他日再读仲景,方省其旨。戴人云:人常见伤寒疫气动...

当禁不禁

病愈后犯禁而死 孟太亨,病肿既平,当节食及盐、血、房室等。不慎病再,适戴人归家,无救之者,乃死。 郾城董德固,病劳嗽。戴人曰:愈后当戒房事。其病愈,恃其安,触禁而死。死后妻生一子,正当病瘥之日也。董初坚讳,至是乃彰。 一宦家小儿病痢,自郾头车载至朱葛寺,...

风木郁之病

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四肢 [1] 两胁,咽膈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僵仆,筋骨强直而不用,卒倒而无所知也。...

瘤一百三十六

戴人在西华,众人皆讪以为吐泻。一日,魏寿之与戴人入食肆中,见一夫病一瘤,正当目之上网内眦,色如灰李,下垂覆目之睛,不能视物。戴人谓寿之曰:吾不待食熟,立取此瘤。魏未之信也。戴人曰:吾与尔取此瘤何如?其人曰:人皆不敢割。戴人曰:吾非用刀割,别有一术焉。其人...

误中寒凉

经闭 一妇人,年二十余岁,病经闭不行,寒热往来,咳嗽潮热。庸医禁切,无物可食。一日当暑出门,忽见卖凉粉者,以冰水和饮,大为一食,顿觉神清骨健,数月经水自下。 下血 一男子脏毒下血,当六月间,热不可堪,自甘于死。忽思冰蜜水,猛舍性命,饮一大盂,痛止血...

瘿一百三十八

新寨妇人,年四十余,有瘿三瓣。戴人令以咸吐之。三涌、三汗、三下,瘿已半消;次服化瘿之药,遂大消去。夫病在上者,皆宜吐之,亦自有消息之法耳。...

不忌反忌

不忌口得愈 一男子,病泄十余年。豆蔻、阿胶、诃子、龙骨、乌梅、枯矾,皆用之矣。中脘、脐下、三里,岁岁灸之。皮肉皴槁,神昏足肿,泄如泔水,日夜无度。戴人诊其两手脉,沉且微,曰:生也。病人忽曰:羊肝生可食乎?戴人应声曰:羊肝止泄,尤宜服。病人悦而食一小盏许,...

高技常孤

戴人常曰:人言我不接众工。戴人曰:余岂不欲接人,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医之善,惟《素问》一经为祖。有平生不识其面者,有看其文不知其义者,此等虽日相亲,欲何说?止不过求一二药方而已矣。大凡药方,前人所以立法,病有百变,岂可执方,设于富贵之家病者,数工同治,戴...

临变不惑

涌法 戴人在西华夏公宅,其仆郑驴病,法当吐。命女僮下药,药失不制,又用之太多,涌之不出,反闷乱不醒,乃告戴人。戴人令以薪实马糟,既平,舁郑驴卧其上,倒垂其头。须臾大吐,吐讫而快。戴人曰:先宜少进,不涌旋加。 西华一老夫病,法当吐,令门人栾景先下药。景先初学...

伏瘕一百三十一

汴梁曹大使女,年既笄,病血瘕数年。太医宜企贤,以破血等药治之,不愈。企贤曰:除得陈州张戴人方愈。一日,戴承语至汴京,曹大使乃邀戴人问焉。戴人曰:小肠遗热于大肠,为伏瘕,故结硬如块,面黄不月。乃用涌泄之法,数年之疾,不再旬而效,女由是得聘。企贤问谁治之?曹...

积气一百三十三

寄西华县庠山东颜先生,有积二十年。目视物不真,细字不睹,当心如顽石,每发痛不可忍,食减肉消,黑满面,腰不能直。因遇戴人,令涌寒痰一大盆 [1] ,如片粉;夜以舟车丸、通经散,下烂鱼肠、葵菜汁七八行。病十去三四,以热浆粥投之,复去痰一盆。次日又以舟车丸、通经散...

五之气

秋分至小雪,阳明燥金之位。气衰阴盛,故云金气旺,其脉细而微。...

是胎非积一百三十五

胡王之妻,病脐下积块,呕食,面黄肌瘦而不月。或谓之干血气,治之无效。戴人见之曰:孕也。其人不信,再三求治于戴人。与之平药,以应其意,终不肯下毒药。后月到,果胎也。人问何以别之?戴人曰:尺脉洪大也。《素问·阴阳别论》所谓阴搏阳别之脉。...

四因气动

外有风寒暑湿,属天之四令,无形也。 内有饥饱劳逸,属天 [2] 之四令,有形也。 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者,谓积聚、癥瘕、瘤气、瘿起、结核、狂瞀、癫 [3] 痫。疏曰:癥,坚也,积也;瘕,气血也。 二者,始因气动而外有所成者,谓痈肿、疮疡、疥癣、疽痔、掉瘈、浮肿、...

群言难正

谤吐 或言:人有病,不可吐,人身骨节皆有涎,若吐出骨节间涎,令人偏枯。戴人问之曰:我之药止是吐肠胃间久积,或膜肓 [1] 间宿沫,皆是胃膈中溢出者,夫下与吐 [2] 一理也。但病有上下,故用药有逆顺耳。 谤三法 或言:戴人汗、下、吐三法,欲该天下之医者,非也。夫古...

沉积疑胎一百三十四

修弓杜匠,其子妇年三十,有孕已岁半矣。每发痛则召侍媪待之,以为将产也。一二日复故,凡数次。乃问戴人,戴人诊其脉,涩而...

胶瘤一百三十七

郜城,戴人之乡也。一女子未嫁,年十八,两手背皆有瘤,一类鸡距,一类角丸,腕不能钏。向明望之,如桃胶然。夫家欲弃之。戴人见之曰:在手背为胶瘤,在面者为粉瘤,此胶瘤也。以针十字刺破,按出黄胶脓三两匙,立平。瘤核更不再作,婚事复成。非素明者,不敢用此法矣。...

停饮一百三十二

一妇从年少时,因大哭罢,痛饮冰水困卧,水停心下,渐发痛闷。医氏咸以为冷积,治之以温热剂及禁食冷物。一闻茶气,病辄内作,如此数年。燎针烧艾,疮孔数千。十余年后,小便赤黄,大便秘闷 [1] ,两目加昏,积水转甚,流于两胁。世谓水癖或谓支饮,硇、漆、棱、茂攻磨之药,...

终之气

小雪至大寒,太阳寒分 [1] 之位。阴极而尽,天气所收,故曰厥阴旺。厥者,尽也。...

大暑未上四之气

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身热、发渴,不宜作热病治,宜以白虎汤。得此病不传染,次发脾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霍乱吐泻、下痢及赤白相杂、水谷不分消、肠鸣切痛、面浮足肿、目黄口干、胀满气痞、手足无力。小儿亦如此。四之气病,宜渗泄,五苓散之...

三之气

小满至大暑,少阳相火之位。阳气发,万物俱成,故亦云太阳旺。其脉洪大而长,天气并万物,人脉盛衰,造物造化亦同。...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

二之气

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之位。阳气清明之间,又阳明之位。...

小满巳上三之气

三之气为病,多发热,皆传足经者多矣。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 [1] 阳者,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阳明者 [2] ,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少阳者,胸胁痛、耳聋、口苦、寒热往来而呕。此三阳属热。太阴者,腹满、咽干、手足自温、自利不渴,或腹...

风木肝酸 达针

与胆为表里,东方木也,色青,外应目,主治血。芍药味酸微寒,泽泻咸平,乌梅酸热。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主动。治法曰:达者,吐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可刺大敦,灸亦同。...

初之气

自大寒至立春、春分,厥阴风木之位,阳用事而气微,故曰少阳得甲子,元头常准。以大寒交初之气,分以六周甲子,以应六气,下傲一月。正月、二月少阳。三阴三阳亦同。...

暑火郁之病

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肋、胸背、首面、四肢膹胪胀,疡疿呕逆,瘈疭,骨痛节疼及有动泄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衰少,目赤心痛,甚则瞀闷,懊恼,善暴死也。...

寒水郁之病

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痞坚腹满,阴乘阳故也。...

寒水肾咸 折针

与膀胱为表里,北方水也,色黑,外应耳,主骨髓。牡蛎咸寒,水蛭咸寒。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水。治法曰: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可刺涌泉,灸亦同。...

大寒子上初之气

初之气为病,多发咳嗽、风痰、风厥、涎潮痹塞、口、半身不遂、失音、风癫,风中妇人胸中留饮、两脐腹微痛、呕逆恶心、旋运惊悸、狂惕、心风、搐搦、颤掉。初之气病,宜以瓜蒂散吐之,在下泄之。...

暑火心苦 发汗

与小肠为表里,南方火色 [1] ,外应舌,主血运诸经。大黄苦寒,木香苦温,黄连苦凉,没药苦热。 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火。治法曰:热者汗之,令其疏散也。可刺少冲,灸之亦同。...

四之气

大暑至秋分,太阴湿土之位。天气吉感,夏后阴已用事,故曰太阴旺。此三阴三阳,与天气标本阴阳异矣。脉缓大而长。燥金旺,紧细短涩。以万物干燥,明可见矣。...

燥金肺辛 清针

与大肠为表里,西方金也,色白,外应皮毛、鼻,亦行气。干姜辛热,生姜辛温,薄荷辛凉。 诸气愤郁,皆属于肺金。治法曰:清者,清膈、利小便、解表。可刺少商,灸亦同。...

燥金郁之病

故民病咳逆,心腹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金胜而木病也。...

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

秋分酉上五之气

五之气为病,多发喘息、呕逆、咳嗽及妇人寒热往来、疟、痹痔、消渴、中满、小儿斑瘾疮疱。五之气病,宜以大、小柴胡汤,宜解治表里之类。...

春分卯上二之气

二之气为病,多发风温、风热。《经》曰:风伤于阳,湿伤于阴。微头痛,身热发作,风温之候。风伤于卫气也,湿伤于脾气也。是以风温为病,阴阳俱自浮,汗出,身重,多眠,鼻息,语言难出。此已上二证,不宜下。若与巴豆大毒丸药,热证并生,重者必死。二之气病,宜以桂枝麻黄汤...

湿土郁之病

故民病心腹胀,腹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呕逆霍乱,饮发注下,肘 [1] 肿身重,脾热之生也。...

湿土脾甘 夺针

与胃为表里,中央土也,色黄,应唇,主肌肉,应四时。蜜甘凉,甘草甘平。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土。治法曰:夺者,泻也。分阴阳,利水道。可刺隐白,灸亦同。...

火类门

凡妇人月事沉滞,数月不行,肌肉渐减,《内经》曰:小肠热已满,移热于大肠,则伏瘕为沉。沉者,月事沉滞不行,故云伏瘕。急宜桃仁承气汤加当归,大作剂料煎服,不过三服立愈。后用四物汤补之,更宜服《宣明》中槟榔丸。 凡妇人血崩,或年及四十已上,或悲哀太甚故然。《内...

《内经》湿变五泄

六气属天,无形,风、暑、湿、火、燥、寒。 五形湿属戊己,湿入肺经为实。 六味属地,有质,酸、苦、甘、辛、咸、淡。 五脏湿属脾胃,湿入大肠为虚。 胃泄风湿 夫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化剂之类。 脾泄暑湿 夫脾泄者,腹胀满,注 [1] ,实则生呕逆。...

半产

凡妇人半产,俗呼曰小产。或三四月,或五六个月,皆为半产,以男女成形故也。或因忧恐暴怒、悲哀太甚,或因劳力扑打损伤及触冒暑热。慎勿用黑神散,以其犯热药,恐转生他疾。止宜用玉烛散、和经汤之类。凡妇人天生无乳者,不治。或因啼泣、暴怒、郁结,气血闭塞,以致乳...

论火热二门

凡伤寒、中风、温疫、时气、冒暑,感四时不正之气,若邪毒之气,人或感之,始于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前三日在于表,阳也;后三日在于里,阴也。《内经·热论》通谓之伤寒。热病者,言一身之热气也;伤寒者,外感于寒邪也。夫伤寒之寒热者,恶寒为表热里...

《金匮》十全五泄法后论

天之气,一也。一之用为风、火、燥、湿、寒、暑。故湿之气,一之一也,相乘而为五变,其化在天为雨,在地为泥,在人为脾,甚则为泄。故风而湿,其泄也胃;暑而湿,其泄也脾;燥而湿,其泄也大肠;热而湿,其泄也小肠,寒而湿,其泄也大瘕。 若胃泄 [1] 不已,变而为飧泄;飧泄不...

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 [1] 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

小肠经手太阳暑丙火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

脾之经足太阴湿己土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

风论

论曰: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人居一气,道在其中矣。外有八邪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真气内弱,风邪袭之。风之伤人,或为寒热,或为疼痛,或为偏枯,或为拘挛,其候不一。风者,善行而数变。此乃风者,百病之始,万病之长也。盖内不得通,外不得泄,此谓之病生于变乱也。或...

湿热门

凡吐呕而泻,病名曰何也?《内经·热论》云:此乃转筋霍乱之证也。何气使然?此乃邪气在于中焦,使阴阳二气不能升降。其证心痛而吐,吐则先腹痛而泻,心腹俱痛则吐泻并作,使致挥霍之间,自然撩乱。此证喜寒凉之物,可用冰水调五苓、益元则愈矣。大忌热物。转筋之病,治...

肾之经足少阴寒癸水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 [1] 、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嗌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

《金匮》十全之法

飧泄 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暮食不化,亦成飧泄。风而飧泄者,先宜发剂,次宜淡剂、甘剂、分剂之类。 洞泄 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泻下褐色。治法同上。又宜灸分水穴。湿气在下,又宜以苦剂越之。 洞泄寒中 洞泄寒中,俗呼曰休息...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 [1] 、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虐、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

六门病证药方

风门独治于内者 防风通圣散 防风天麻丸 防风汤 小续命汤 消风散 祛风丸 承气汤 陷胸汤 神芎丸 大黄丸 备急丹 暑门独治于外 白虎汤 桂苓甘露散 化痰玉壶丸 益元散 玉露散 石膏散 拔毒散 水澄膏 鱼胆丸 金丝膏 生肌散 湿门兼治于内者 五苓散 葶苈木香散 白术木...

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内 [1] 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 [2] 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

心之经手少阴暑丁火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

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 [1] 衄,项、背、腰、尻、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

小雪亥上终之气

终之气为病,多发风痰、风寒湿痹四肢。秋收多,冬水复旺,水湿相搏,肺气又衰,冬寒甚,故发则收,则痿厥弱,无以运用,水液澄清冷,大寒之疾;积滞、瘕块、寒疝、血瘕,凡气之疾。终之气病,宜破积、发汗之类。...

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

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脝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

暑门疟附

白虎汤 知母 一两半,去皮 甘草 一两 糯米 一合 石膏 四两,乱纹者,另为末 上锉如麻豆大,粳米拌匀,另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日三四服。或眩呕者,加半夏半两,姜汁制过用之。 桂苓甘露散 官桂 半两 人参 藿香 已上各半两 茯苓 白术 甘草 葛根 泽泻 石膏...

小儿风门

凡小儿三五岁,或七八岁,至十余岁,发惊涎潮,搐搦如拽锯,不省人事,目瞪喘急,将欲死者,《内经》曰:此者 [1] 得之在母胎。胞之所受悸惕、惊骇、恐惧之气,故令小儿轻者为惊风、天吊,重者为痫...

火门

凉膈散 大黄 一两 连翘 四两 甘草 黄芩 薄荷 朴硝 山栀 各一两 上粗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入蜜、竹叶,煎三五沸,去滓温服,无时。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栀子 各等份 上锉为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之。 泻心汤 大黄 甘草炙 当归 芍...

吐剂

三圣散 防风 三两,去芦 瓜蒂 三两,搏 [1] 净,碾破,以纸 [2] 卷定,连纸锉细,去纸,用粗罗子罗过,另放末,将滓炒微黄,次入末,一处同炒黄用 藜芦 去苗及心,加减用之,或一两,或半两,或一分 上各为粗末,每服约半两,以齑汁三茶盏,先用二盏,煎三五沸,去齑汁;次入一盏,...

外伤治法

凡一切刃器所伤,用风化石灰一斤、龙骨四两,二味为细末,先于端四日,采下刺蓟菜,于端午日五更合捣,和成团子,中间穿眼,悬于背阴处,阴干,捣罗为末,于疮上掺贴。亦得裹外臁疮,并诸杂疮皆效。 凡犬咬、蛇伤,不可便贴膏药及生肌散之类。《内经》云:先治内而后治外可...

风门

防风通圣散 方在汗门中附 防风天麻散 防风 天麻 川芎 羌活 白芷 草乌头 荆芥 当归 焙制 [1] 甘草 滑石 白附子 各半两 上为末,热酒化蜜少许,调药半钱,加至一钱,少时觉药行,微麻为度。如作丸,炼蜜和弹子大。热酒化下一丸,或半丸。 防风汤 防风 麻黄 独活 秦艽...

独治于外者

青金散 芒硝 半钱 青黛 半钱 乳香 没药 各少许 上为细末,鼻内之。 拔毒散 寒水石 不以多少,烧令赤 上研为末,以新水调,鸡翎扫痛处。 水澄膏 雄黄 水飞,三钱 黄连 半两 蔚金 二钱 黄柏 半两 大黄 半两 黄丹 半两,水飞 上为细末,量所肿处用药多少,新汲水半盏,炒...

调治

无比山药丸 干山药 二两 肉苁蓉 四两,锉,酒浸,焙 五味子 六两,拣净 菟丝子 三两,酒浸 杜仲 三两,去粗皮,炒 牛膝 一两,酒浸 泽泻 一两 熟地黄 干,一两 山茱萸 一两 茯苓 去皮,一两 巴戟 一两,去心 赤石脂 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

病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甲乙木也,木郁达之。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壬癸水也,水郁泄之。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庚辛金也,金郁折之。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戊己土也,土郁夺之。 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丙丁火也,火郁发之。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 诸厥固泄,皆属于 [1] 下...

湿门

凡男子妇人,病水湿泻注不止,因服豆蔻、乌梅、姜、附酸热之剂,《经》曰:阳气耗减于内,阴精损削于外,三焦闭溢 [1] ,水道不行。水满皮肤,身体痞肿,面黄腹大,小便赤色,两足按之陷而不起。《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可用独圣散吐之。如时月凉寒,宜于燠室不透...

内伤

凡一切冷食不消,宿食不散,亦类伤寒,身热、恶寒战栗、头痛、腰脊强。不可用双解散,止可导饮丸、木香槟榔丸五六十丸,量虚实加减,利五七行,所伤冷物宿酒推尽,头痛病自愈矣。次以五苓散,生姜、枣煎,用长流水煎取五六钱。不可服酒癥丸、进食丸,此药皆犯巴豆,有大毒...

扁鹊华佗察声色定死生诀要

病人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 病人循衣缝,谵语者,不可治。 病人阴阳俱绝,掣衣撮空,妄言者,死。 病人妄语错乱及不能言者,不治;热病者,可治。 病人阴阳俱绝,失音不能言者,三日半死。 病人两目眦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 病人面黄目青者,至期而死。重出在下...

刘河间先生三消论因在前,此书未传于世,恐为沉没,故刊而行之。

《易》言天地,自太虚至黄泉,有六位。《内经》言人之身,自头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间,自肺至肾,又有六位。人与天地,造化五行,同一炉韛 [1] ,知彼则知此矣。故立天之气曰金与火,立地之气曰土与水,立人之气曰风与火。故金与火合则热而清,水土合则湿而...

诊百病死生诀第七

诊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 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温病三四日已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 温病穰穰大热,其脉细小者,死。《千金》穰穰作时行。 温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不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出,脉坚...

燥门

神功丸 大黄 面裹蒸 诃子皮 麻子仁 另捣 人参 去芦,已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入麻子仁捣,研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或酒米饮下,食后,临卧。如大便不通,加服。 脾约丸 麻仁 一两二钱半 枳实 麸炒 厚朴 去粗皮 芍药 各二两 大黄 四两,蒸 杏仁 去皮尖,...

妇人风门

凡妇人头风眩运,登车乘船,眩运眼涩,手麻发脱,健忘喜怒,皆胸中宿痰所致。可用瓜蒂散吐之;次以长流水煎五苓散、大人参半夏丸。 凡妇人腰胯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内经》曰:风寒湿合而为痹。先用 [1] 服除湿丹七八十丸,量虚实以意加减;次以禹功散投之,泻十余行...

二火类

凡小儿疮疱瘾疹,麸疮丹熛等疾,如遇火运胜时,荧惑乱行之者,不可便用升麻散解之。升麻汤味辛性温,《内经》曰:积温而成热,是谓重火。止可以辛凉之剂解之。如遇平时,可以辛温。盖平时无事,便同水化。然而更宜审察病机,甚者亦不可以辛温。但发散之后,便以凉膈散加...

下剂

导水丸 大黄 二两 黄芩 二两 滑石 四两 黑牵牛 四两,另取头末 加甘遂一两,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满,久病则加;加白芥子一两,去遍身走注疼痛;加朴硝一两,退热,散肿毒,止痛,久毒宜加;加郁李仁一两,散结滞,通关节,润肠胃,行滞气,通血脉;加樟柳根一两,去腰腿沉重。...

湿门嗽附

五苓散 官桂 泽泻 猪苓 去黑皮 茯苓 去皮 白术 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或新水调下。 葶苈木香散 苦葶苈 茯苓 去皮 猪苓 去皮,各一分 木香 半钱 泽泻 木通 甘草 各半两 官桂 一分 滑石 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生姜汤调下,食前服。 白术木香散 白术 猪...

汗剂

防风通圣散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去根,不去节 连翘 芒硝 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 各二两 滑石 三钱 甘草 二两 荆芥 白术 山栀子 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如涎嗽,加半夏五钱,生姜制过。 双解散 通圣...

兼治于内者

大柴胡汤 柴胡 四两 黄芩 赤芍药 各一两半 半夏 一两二钱半 枳实 二钱半 大黄 一两 上为粗末,入半夏片子。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一中盏,滤去滓,温服,食后。 小柴胡汤 柴胡 四两,去芦 黄芩 人参 半夏 汤洗七次,切片 甘草 各一两半 上为粗...

标本运气歌

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 [1] 从本湿上坐; 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 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 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 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

解利伤寒第五

双解丸 巴豆 六个,去皮油 天麻 二钱半 胭脂 少许 上将巴豆、天麻为末,滴水丸,如秫米大,胭脂为衣。一日一丸,二日二丸,三日三丸。已,外不解,先吃冷水一口,后用热水下。如人行十里,以热汤投之。 又一法 无药处可用两手指相交,紧扣脑后风府穴,向前礼百余拜,汗出...

辨十二经水火分治法

胆与三焦寻火治,肝和包络都无异; 脾肺常将湿处求,胃与大肠同湿治; 恶寒表热小膀温,恶热表寒心肾炽。 十二经,最端的,四经属火四经湿, 四经有热有寒时,攻里解表细消息。 湿同寒,火同热,寒热到头无两说。 六分分来半分寒,寒热中停真浪舌。 休治风,休治燥,治得火...

治病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 专泥药性,决不识...

运气歌

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运气同。 只向某年求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寒门

姜附汤 干姜 二两,另为粗末 附子 一两,生用,去皮脐,细切 上二味搅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四逆汤 甘草 三两 干姜 半两 附子 半两,生用,去皮脐,切作片子 上为粗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 二姜汤 良姜 干姜 炮,...

咳嗽痰涎第八

九仙散 九尖篦麻子叶 三钱 飞过白矾 二钱 上用猪肉四两,薄批,棋盘利开掺药,二味荷叶裹,文武火煨热。细嚼,白汤送下,后用干食压之。 止嗽散 半夏 一两半,汤洗七次 枯白矾 四两 上二味为末,生姜打面糊和丸,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八仙散 款冬花...

小肠疝气第十

抽刀散 川楝子 一两,破四分,巴豆三个,同炒黄色,去巴豆用之 茴香 一两,盐炒黄色,去盐用之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葱白酒调下,空心服之。 治阴痛不可忍。 吴茱萸 二两,洗七遍,焙干,微炒 槟榔 一两 茴香 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热酒送下十丸,食前服之。 治偏肿。...

妇人病证第七

如圣丹 治妇人赤白带下,月经不来。 枯白矾 蛇床子 各等份 上为末,醋打面糊丸,如弹子大,以胭脂为衣。绵子裹,纳于阴户。如热极再换。 诜诜丸 疗妇人无子。 当归 熟地黄 各二两 玄胡索 泽兰 各一两半 川芎 赤芍药 白薇 人参 石斛 牡丹皮 各一两 上为末,醋糊为丸...

五苦六辛

五苦六辛,从来无解,盖史家阙其疑也。一日,麻徵君以此质疑于张先生,先生亦无所应。行十五里,忽然有所悟,欣然回告于麻徵君。以为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 [1] 苦涌泄为阴。六辛者,六腑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 [2] 。此其义也。徵君大服其识...

独治于内者

陷胸汤 大黄 二两半 芒硝 一两八钱半 甘遂 一字,另为末 上以水三盏,先煮大黄至一盏,去滓,下芒硝,令沸,次下甘遂末,放温服之。 大黄丸 大黄 黑牵牛 枳壳 木通 各一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以生姜汤下。 备急丸 巴豆 去皮油 大黄 干姜 炮...

兼治于外者

桂苓汤 麻黄汤 升麻汤 已上三方,在前汗法中附 五积散 苍术 二两四钱 桔梗 一两四钱 枳壳 麸炒 陈皮 二味各六钱 白芷 川芎 当归 甘草 炙 官桂 去粗皮 半夏 汤浸 茯苓 各三钱 麻黄 一钱,去节 厚朴 干姜 各四钱 上除官桂、芷 [1] 、壳别为末外,以慢火炒令黄色,...

断病人生死

《灵枢经》云:人有两死,而无两生。阳气前绝,阴气后竭,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其人死,身色必赤。故阴竭则身青而冷,阳竭则身赤而温。...

五不及

坎一丁三土五中,一七癸九是灾宫, 胜复都来十一位,谁知脏腑与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