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古诗文赏析》

    收录162392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三》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三》奇外无奇更出奇1,一波才动万波随2。只知诗到苏黄尽3,沧海横流却是谁4?【注释】1.奇外无奇更出奇: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2.“一波”句:船子和尚......

元稹《离思诗·其四》

元稹《离思诗·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1。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2。【注释】1.曾经句:源于《孟子·尽心》:“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难为水:见到其他水流就再难认为是真的“水”了。巫山:《文选》宋玉《高唐赋》记楚襄王游云梦台馆......

叶绍翁《夜书所见》

叶绍翁《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2。【注释】1.客情:即旅人的思乡之情。2.促织:即蟋蟀。篱落:篱笆。今译梧桐叶萧萧瑟瑟,送来了寒意秋声,江上吹来了秋风,牵动我游子客情。那一定是几个......

元好问·家山归梦图《其二》

元好问·家山归梦图《其二》系舟南北暮云平1,落日滹河一线明2。万里秋风吹布袖,清晖亭上倚新晴。【注释】1.系舟南北:系舟山是滹沱河、汾河的分水岭,南为汾河,北为滹沱河。2.滹河:即滹沱河,在系舟山北四十余里。今译系舟山是滹沱河、汾河的分水岭。......

元结《欸乃曲五首·其二》

元结《欸乃曲五首·其二》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2,守吏相呼问姓名。【注释】1.欸乃曲;欸乃:棹声。“欸乃曲”犹船歌。2.桡:桨。今译二月的湘江水哟,湘江春水平!伴着满江的月光哟,顺风正好夜航行!桨声伴着歌声飞哟,船儿......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五》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五》池塘春草谢家春1,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2,可怜无补费精神3。【注释】1.池塘春草:指谢灵运《登池上楼》的名句“池塘生春草”。2.闭门陈正字:陈师道曾任秘书省正字。他作诗时常拥被苦思,呻吟如病。黄庭坚《病起江亭即事》有“闭门觅......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沈宋横驰翰墨场1,风流初不废齐梁2。论功若准平吴例3,合着黄金铸子昂4。【注释】1.沈宋:唐初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翰墨场:指诗坛。2.齐梁:指南北朝时齐朝和梁朝的绮靡诗风。3.准:按照,仿效。平吴例:春秋时,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

周密《鹧鸪天·清明》

周密《鹧鸪天·清明》燕子时时度翠帘,柳寒犹未褪香绵。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1。情默默,恨恹恹2。东风吹动画秋千,拆桐开尽莺声老3,无奈春何只醉眠。【注释】1.新火:古代风俗,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家家禁用烟火。至清明日始用榆木钻取火种炊食,称“新火”。2.恹恹(音yan):精神......

元好问《台山杂咏》

元好问《台山杂咏》山云吞吐翠微中2,淡绿深青一万重3。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4。【注释】1.台山: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五峰环抱耸立,峰顶平坦似台,故名。山上多佛寺,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在诗题下自注:“甲寅六月。”元好问在蒙古宪宗四年甲寅(......

吴伟业《过吴江有感》

吴伟业《过吴江有感》落日松陵道2,堤长欲抱城3。塔盘湖势动4,桥引月痕生5。市静人逃赋6,江宽客避兵。廿年交旧散7,把酒叹浮名8。【注释】1.吴江即今江苏吴江。诗反映吴江在赋税、战乱摧残下的萧条景象与统治者对明遗民的迫害。作期约在康熙二年(1663)或稍后。2......

吴均《山中杂诗》

吴均《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今译映入眼帘的——是暮色里霭霭的山岚,嵌入竹隙的——是落日缓缓的画卷。空旷清幽,杳无人烟,只有鸟儿悠闲地飞向屋檐;从窗口缓缓滴出的是一缕淡淡的云岚。......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2。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3。【注释】1.此为遗山晚年隐居故乡之作。此时金亡已久,但他仍对元朝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诗中借未开海棠不肯轻吐芳心,比喻自己坚持气节,不肯出山仕元;同时也抨击了那些变节事新朝的......

吴文英《浣溪沙》

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1。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注释】1.玉纤:手。今译深深的花海,阻隔着我走向你的门口,无奈的情思,幻化作梦境中的旧游。夕阳默然无语,燕子归来含愁。纤纤玉......

元好问·家山归梦图《其三》

元好问·家山归梦图《其三》游骑北来尘满城1,月明空照汉家营2。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注释】1.游骑北来:指蒙古兵南侵。2.“月明空照”句:比喻金朝边防失守。今译北来游牧族的铁骑,卷来的灰尘弥漫天穹,月光明明,却空照汉家长城。......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一》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一》一语天然万古新2,豪华落尽见真淳3。南窗白日羲皇上4,未害渊明是晋人5。【注释】1.诗题:这组评论历代诗歌的诗是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元好问在河南三乡避乱时所作,时年二十八岁。2.一语天然:朱熹《朱子语类》:“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

元好问《摸鱼儿》

元好问《摸鱼儿》问人间情是何物1,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2,老翅几回寒暑3!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4君应有语5:渺万里层云,千山暮影,双影为谁去6!横汾路7,寂寞当年箫鼓8,荒烟依旧平楚9。招魂楚些何嗟及10,山鬼自啼风雨11。天也妒12,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1。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2。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注释】1.心上秋:合成“愁”字。2.“燕辞”句:语本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

元好问·家山归梦图《其一》

元好问·家山归梦图《其一》别却并州已六年2,眼中归路直于弦3。春晴门巷桑榆绿,犹记骑驴掠社钱4。【注释】1.家山归梦图:元好问故乡有系舟山,父元德明曾在此山中读书,故称家山。元好问《中州集》:“李平甫为裕之画系舟山图,闲闲公有诗,某(杨云翼)亦继作。”兴定五年辛巳(1......

元稹《行宫》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注释】1.行宫:帝王出行京城以外所住之处。今译这里曾是气势恢宏的行宫,如今寥落凄清,宫殿里的花朵寂寞地开着别样的红。几位白发宫女,闲坐着叹说当年的玄宗。......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1。拈出退之山石句2,始知渠是女郎诗3。【注释】1.“有情芍药”二句:秦观《春雨》诗中句。“晚枝”一作“晓枝”。2.“退之山”句:韩愈《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

金昌绪《春怨》

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1。【注释】1.妾:诗中女主人自称。辽西:唐之辽西有二,一在今北京怀柔县南,一在今锦州以北,辽河西岸,为隋辽西郡所在。或者辽西为边地之泛称,无须斤斤于具体地名之考释。今译打走了黄莺儿,不教......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2。都道人无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注释】1.荆溪:在今江苏宜兴。是作者的故乡。......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1。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注释】1.雕虫:雕虫小技,表示轻视辞章之学。扬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今译为什么我是一个寻章摘句的蛀书虫?你看那一弯残月,象是挂在......

严蕊《卜算子》

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1。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2。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注释】1.前身:一作“前缘”。前世的因缘,等于说命里注定的。2.东君:司春的神,借指主管妓女的地方官吏。今译不是我愿意堕落风尘,而是......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1?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2?【注释】1.吴钩:刀名。沈括《梦溪笔谈》:“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关山五十州:指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资治通鉴》元和七年载李绛云:“今法令所......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古离别》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古离别》远与君别离,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1。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注释】1.江淹有《杂体三十首》,拟汉魏晋宋诸家五言诗。本篇原列第一首。2.琼树:玉树。......

李颀《送魏万之京》

李颀《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2。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3。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4。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5。【注释】1.魏万:后改名颢,博平(今山东博平)人,隐居王屋山(今山西阳城西南),号王屋山水,与李白交谊......

蒋士铨《南池杜少陵祠堂》

蒋士铨《南池杜少陵祠堂》先生不仅是诗人,薄宦沉沦稷契身2。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诸侯宾客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3。一饭何曾忘君父4,可怜儒士作忠臣。【注释】1.这首诗是游杜甫祠堂所作。诗中赞颂杜甫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忧时伤世、为国为君的忠臣......

李贺《致酒行》

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1。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2。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3。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4。【注释】1.零落:原指草木凋零衰落,这里指穷困潦倒......

元好问《山居杂诗·其一》

元好问《山居杂诗·其一》瘦竹藤斜挂,幽花草乱生2。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注释】1.山居:元好问在1218年至1227年居登封(今河南省中部)蒿山,此诗为此时期的作品。2.幽花:在幽僻之地的花。“幽”一作“丛”。今译瘦竹枯藤在窗前斜挂蔓生,......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宦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1。宫宦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2。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3。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4。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5。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6。空将汉月出......

元严《补天花板诗》

元严《补天花板诗》补天手段暂施张2,不许纤尘落画堂。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3。【注释】1.此为元严的拒婚诗,妙在语意双关,立意新颖。一般诗人多以双燕表达柔情爱意,此诗却以不容双燕栖息,巧妙暗示拒婚之意,不落俗套。2.补天:传说女娲曾炼石补天,此指修补天......

元好问《论诗三首》

元好问《论诗三首》晕碧裁红点缀匀2,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3,莫把金针度与人4。【注释】1.此诗以绘画和绣花作比喻,说明作诗不能靠人传授秘诀,要靠自己体会琢磨,自出机杼,精心推敲。结末二句比喻贴切生动,经常为后人所引用。2.晕:原指日、月周围的彩色光环......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林逋《山园小梅》

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2,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3,暗香浮动月黄昏4。霜禽欲下先偷眼5,粉蝶如知合断魂6。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7。【注释】1.这首诗写出梅的美,也写出梅的高洁。诗人与梅精神上是相契合的。2.暄妍:是说梅花开得茂盛美好。......

金人瑞《宿野庙》

金人瑞《宿野庙》众响渐已寂,虫于佛面飞。半窗关夜雨,回壁挂僧衣。今译渐渐——一切的、一切的声响消隐,那鸟的凄叫蛙的清唱,时而还有飞虫舞在庄严、弘大的佛的面庞。野寺只剩半扇门窗,庙徒四寺,只有件件僧衣挂墙。......

仲殊《南歌子》

仲殊《南歌子》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1。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2。白露收残暑,清风散晚霞3。绿杨堤畔闹荷花4。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5。【注释】1.年华:时光。2.天涯:天的边际,指极远的地方。南朝·梁·江淹《古离别》:“君行在天涯,妾身长别离。”3.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元好问《家山归梦图》

元好问《家山归梦图》......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梁鸿《五噫诗》

梁鸿《五噫诗》陟彼北芳兮2,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巍兮3,噫!民之劬劳兮4,噫!辽辽未央兮5,噫!【注释】1.本篇是梁鸿过洛阳时所作。洛阳是当时的帝都,贵州统治阶级非常奢侈,而人民却过着无尽期的劳苦生活。诗人对这种现状表示了不满情绪。噫:悲愤的叹息声。2.陟:登。......

李白《菩萨蛮》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1。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2。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3。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4。【注释】1.漠漠:烟雾弥漫的样子。小谢《游东田》:“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碧:青绿色。2.暝色:暮色。人:游子自指。3.玉阶:白石台阶,以其光洁细腻似玉,故径......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2。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3。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望非春亦自伤4。【注释】1.崔邠(音bin)(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人,曾任中书舍人,知吏部、尚书铨......

李白《梁园吟》

李白《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2。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3。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4。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5?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6。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如雪7。持......

李白·古风《其十九》

李白·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2,迢迢见明星3。素手把芙蓉4,虚步蹑太清5。霓裳曳广带6,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7,高揖卫叔卿8。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9。俯视洛阳川10,茫茫走胡兵11。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12。【注释】1.这首诗大约是至德元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所作。......

李白《忆秦娥》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1。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2。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3。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注释】1.秦娥:据《列仙传》:春秋时有萧史者善吹箫,作凤呜声。秦穆公以女弄玉嫁之。一夕,夫妇楼头吹箫,引来凤凰,载二人仙去。是楼相传称秦楼。此处秦......

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1.秋浦:地名。在今安徽贵池县。《秋浦歌》共有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2.缘:因。个:犹言这个。今译白发三千丈呵,是因为愁才如此之长!我不知那洁净的镜子里,......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2。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1.这首诗大约是乾元二年(759)春,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遇赦,将还江陵时所作。《水经注·江水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3。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4。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5。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6。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7。【注释】1.......

李白《峨嵋山月歌》

李白《峨嵋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3。【注释】1.峨嵋:山名,在今四川省境内。2.平羌: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而入泯江。3.清溪:即清溪驿。在今四川省犍为县。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渝州:......

李贺《梦天》

李贺《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1。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2。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3。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4。【注释】1.老兔、寒蟾:均指月亮,古代神话中说月宫中有玉兔和蟾蜍。泣天色:是说月光清冷,夜空澄碧凄凉,有如蟾、兔在哭泣。......

李益《春夜闻笛》

李益《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1。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2。【注释】1.看:一作“逢”。2.尽:一作“向”。此二句谓雁群春至而北归,反衬迁客思归不得。今译是谁吹起悠悠的笛曲,似是呼唤春天回到寒山。那些流放此处的人儿......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2。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3。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4。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5。【注释】1.外弟:表弟,所指未详。2.十年离乱:长时间的动荡与分离。作者幼年便历经“安史之乱”,此后,又目睹社会的不断动荡,故云。......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注释】1.《行路难》:本古乐府《杂......

李贺《南园十三首》

李贺《南园十三首》......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注释】1.左迁: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县。2.五溪:辰溪、西溪、巫溪、武溪、沅溪。在今湖南西部。3.夜郎:古夜郎国,在今贵州桐梓县东。《新唐书·地理志》说......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2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3。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4。【注释】1.刘十六:名字不详,“十六”是他在兄弟间的大排行。2.楚山秦山:泛指南方和北方的山。3.湘水: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李白·古风《其一》

李白·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2,吾衰竟谁陈3?王风委蔓草4,战国多荆榛5。龙虎相啖食6,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7,哀怨起骚人8。扬马激颓波9,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10,宪章亦已沦11。自从建安来12,绮丽不足珍13。圣代复元古14,垂衣贵清真15。群才属休明16,乘运共跃鳞17。文......

李白《玉阶怨》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1。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2。【注释】1.玉阶:以玉石或白石砌的台阶,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后宫宫殿台阶。生白露:落满露水。表明女子独立玉阶直至夜深。侵:渗湿。罗袜:用丝罗布料做的袜子。却下:放下。2.水精帘:即水晶帘。萧士赟注:......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峨嵋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工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2。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3?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注释】1.回乐峰:指回乐县烽火台。回乐县属灵洲,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烽:又作“峰”。受降城:据《旧唐书·张仁愿传》记载,唐神龙三年张仁愿为防突厥而筑中、东、西三受降城。此处......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注释】1.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今译淙淙的泉水声中时有犬吠之声,带露的桃花香色更浓。幽深的林木中时......

李珣《南乡子》

李珣《南乡子》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1。【注释】1.窈窕:美好、娇艳。今译乘着美丽的船舫,轻快地驶过莲塘。歌声惊起了睡梦中的鸳鸯。游女们互相依偎着嬉笑,身上散发着缕缕清香。一个个比着赛着看谁窈......

李璟《浣溪沙》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1。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2。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3。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注释】1.菡萏(音handan):即荷花。2.韶光:美好的时光。3.鸡塞:即鸡鹿塞(又作鸡禄山)。《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

李白《望天门山》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今译可是天工神斧将雄伟绵亘的高山斩断,呵!是楚江江水冲开了天门山。那浩荡东去的江水呵至此陡然向北回环。两岸双双对对驶出座座青山,一只孤帆......

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4。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5。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6......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2。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注释】1.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2.咸阳:这里借指长安。今译你来自遥远的长安古都,又要走上返回帝乡的归途。我愿狂风将......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1。孤帆远影碧空尽2,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西辞:从西方离开。黄鹤楼在广陵的西方。烟花:指春天艳丽的景物。2.碧空:有些版本上作“碧山”。今译呵,朋友!你已经辞别了黄鹤楼,在暮......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2。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5。【注释】1.谢朓楼:一......

李白《古风》

李白《古风》......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2,晋代衣冠成古丘3。三山半落青天外4,一水中分白鹭洲5。总为浮云能蔽日6,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1.凤凰台:在金陵(今南京市)凤凰山上。相传宋永嘉中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上。山和台皆由此得名。......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1。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2。【注释】1.不解:不懂得。2.无情游: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邈:......

李白《送友人》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4。【注释】1.郭:外城。古代城墙分为内城和外城。2.孤蓬:古人常以随风旋转的蓬草比喻到处飘泊的游子,孤蓬即孤独的游子。3.浮云:浮云来去无定......

李珣《巫山一段云》

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2。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3。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4。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5。【注释】1.巫山一段云:本唐教坊曲名。后成词调名。《草堂诗馀别集》调下有题《巫峡》,又注云:“一作《感怀》。”2.古庙:巫山上的妙用真人祠,即......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2。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3。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4。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释】1.蜀僧浚:四川和尚法名为浚。2.绿绮:本为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为绿绮,这里指名贵的琴。峨嵋:山名,在四川省,以风景秀丽著称......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注释】1.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隔长江与北岸虎牙山相对。战国时为楚国西方门户。楚国:今湖北省一带古代属楚国。2.大荒:广阔无垠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2!【注释】1.洛城:河南洛阳。2.折柳:《折杨柳》,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今译是谁人吹起了玉笛?在这静静的夜晚荡漾,随着那无影无形的春风,洒遍了......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2,烟涛微茫信难求3。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4。天台四万八千丈5,对此欲倒东南倾6。我欲因之梦吴越7,一夜飞度镜湖月8。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9。谢公宿处今尚在10,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11,身登青云梯12。半壁见......

李珣《菩萨蛮》

李珣《菩萨蛮》回塘风起流纹细,刺桐花里门斜闭1。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2。征帆何处客,相见不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3。【注释】1.回塘:纡曲之池塘。刺桐:一名海桐,热带树木,似桐而有刺,故名。平芜,杂草繁茂的原野。高适《春望》:“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2.鹧鸪,......

李煜《浪淘沙》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2。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3。别时容易见时难4。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5。【注释】1.《草堂诗馀》、《古今诗馀醉》等调下题作《怀旧》。2.潺潺:本水流貌。这里形容细雨声。阑珊:一作“将阑”,凋落、衰残。3.莫:又......

李煜《破阵子》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1;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2?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4。垂泪对宫娥。【注释】1.“四十年来”句:南唐自公元937年建国,至公元975年被宋所灭,前后计38年。这里说“四十年”,乃举......

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清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注释】1.明卿:吴国伦的字。他是“后七子”之一。因忤严嵩,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谪江西南康,诗即此时作。今译初秋的细雨淅淅沥沥,滴落在青色的枫林里,......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1,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2,载不动,许多愁。【注释】1.双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2.舴艋舟:小船。“舴艋”亦作“蚱蜢”。今译恼人的风儿已经消歇,尘香花儿已经谢尽,......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1。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2。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释】1.引望:引领而望,伸颈远眺。杳杳:深远貌。2.断霭:时起时没的烟雾。今译寂寞中姑且登楼远眺,以慰藉一片乡情。只见一......

孔稚圭《游太平山》

孔稚圭《游太平山》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今译突兀的石峰将浩渺的无垠的天空横切,幽深的林木使普照万物的阳光残缺。阴湿湿的山涧,使春天的花朵凋谢,寒森森的岩石,在炎炎的夏日,也残留着积雪。......

李煜《虞美人》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注释】1.了:了结,完结。2.故国:指南唐。李煜公元961年即位,976年宋灭南唐。3.雕栏玉砌:指南唐精美的宫殿建......

李清照《怨王孙》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1,秋已暮、红稀香少2。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3。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注释】1.浩渺:辽阔无边。2.红稀香少:指荷花已经凋谢。红,从视觉上看花;香,从嗅觉上来说花。3.汀:水边的平地。汀草,这里泛指湖岸......

李煜《捣练子令》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2。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3。【注释】1.捣练子令:杨慎《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古代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熟成练,这一过程,称为“捣练。”2.砧(音zhen):捣练或捣衣的石头,这里指捣帛......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1,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2。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3。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4,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5,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注释】1.金猊:......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1。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2。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3。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4。【注释】1.来是空言:指对方未实现远别时重来的期约。“月斜”句写梦醒后所见所闻。2.梦为远别:因远别......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3。【注释】1.骆氏亭:所在不详。冯浩据本篇诗意,旁引白居易《过路氏山人野居小池诗》及杜牧《骆处士墓志》,认为亭系长庆前后骆氏处士所筑,地在灞陵附近,可供参考。崔雍、崔兖......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1。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2。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3。【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

李商隐《马嵬二首·其二》

李商隐《马嵬二首·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1。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3。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4。【注释】1.马嵬:即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内)。2.九州:中国古代将国土分九个州(即:兖、......

李商隐《安定城楼》

李商隐《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2。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3。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4。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5。【注释】1.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唐时径原节度使府所在地。2.汀洲:水边平地为汀。此处所......

李商隐《蝉》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1。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2。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3。【注释】1.高难饱:蝉栖息高树,古人误以为它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2.薄宦:官卑职微。梗泛:《战国策·秦策》说,齐孟尝君准备到秦国去,苏秦劝阻......

李清照《渔家傲》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2。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3。学诗谩有惊人句4。九万里风鹏正举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6。【注释】1.另本调名下有词题:“记梦”。2.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史记·扁鹊传》:“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

李清照《永遇乐》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注释】1.吹梅......

李商隐《嫦娥》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2。【注释】1.云母:一种柔韧富于弹性的矿物,晶体透明,有类似珍珠的光泽。古代以其薄片装饰屏风、门扉等。烛影深:谓蜡烛越烧越短,幽暗的光影愈来愈大,暗示夜已很深。长河指银河。渐落:渐没,......

李煜《一斛珠》

李煜《一斛珠》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1。向人微露丁香颗2。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3。罗袖浥残殷色可4。杯深旋被香醪涴5。绣床斜凭娇无那6。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7。【注释】1.沈:鲜润的深色。檀:浅绛色。轻注:轻点。些儿个:一些,一点点。2.丁香颗:女人舌头的代称。3.樱桃破:张开樱桃般的......

李煜《乌夜啼》

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1。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注释】1.谢:凋谢。2.胭脂泪:女人的眼泪。此句从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胭脂湿”化出。今译林间的花朵凋谢了春日的姹紫嫣红,太匆匆。......

李商隐《晚晴》

李商隐《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2。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3。【注释】1.夹城:瓮城,大城门外的小城。2.并:更。注:照射。3.越:指今两广地区,古代为百越(又作粤)聚居之地。《古诗十九首》:“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