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古籍古文》

    收录163457

(八)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帝位传袭及清代储密制的建立

唐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政权的交替。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后梁。923年,李存勛推翻后梁,建立后唐。936年,石敬瑭借契丹之力,又灭后唐,建立后晋。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后迁都开封,是为后汉。950年,郭威举兵,推翻后汉,...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原始人由于对人的身体结构、机能、感觉活动不了解,认为人死以后有脱离肉体的灵魂存在。氏族或部落中的领袖、英雄等有突出贡献的人死了,便被原始人奉为祖先而加以崇拜。“有虞氏褅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国语...

(三)儒家思想与文官得考课

与君本位的思想相联系,儒家提倡人治,主张为政得人,因而儒家对作为国家官员的人的素质特别重视。儒家从孔子开始就主张“学而优则仕”,而“学”的内容又是以道德修养为主。这就是说,儒家要求入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也是儒家对人才要求的一贯原则。既然...

隋唐以后的选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门阀世族对选举的垄断,压制了庶族地主的参政要求,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不利于中央集权。从选举权来说,九品中正制选举人才表面上要经过中央吏部铨选,实际选举权完全掌握在地方上担任大小中正的世族手中。这正是孔子痛心疾...

文化一统

这里所讲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指道德、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各种文化科学的知识体系与社会观点的思想体系。它们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作用于政治和经济。 与儒家建立天下一统之封建帝国的社会理想相适应,他们也希望建立天...

域外文化的融摄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繁荣昌盛,不仅得力于诸子之学的融汇,南北文化的整合,而且得力于对域外文化的融摄。 儒学对域外文化的吸收,是在克服华夏中心主义、取得封建王朝支持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克服华夏中心主义、取得封建王朝的支持,又是与儒学排斥、批判、抵制外...

重农抑商

儒家文化,是在“以农立国”的土壤上生长发育的,所以对农业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阶段,华夏先民即已完成了从渔猎向农耕的过渡。在儒家的早期经典中,便有重视农业的许多记载。《尚书·无逸》劝诫统治者,要“先知稼穑之艰难”,《诗经》以...

从“协和万邦”到“师夷制夷”

当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其古老而深邃的目光巡视周边各国的时候,他的神情是傲慢的、自负的。为这个文明古国的崛起而殚精竭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学者自豪地认为,华夷之分是文化高下之分,华夏文化品位最高,内容最丰富,一直都比夷狄强...

多元发生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是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由五十多个民族组合而成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一条混血的“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融汇了国内诸多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统一体,是百川汇流、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 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一种文化覆盖的地...

儒道之异

儒家和道家是在先秦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的。从汉代开始,史学家们在谈到春秋战国时期各树己帜的诸子百家时,无论是总括为“六家”的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还是称之为“九流十家”的刘歆(《七略· 诸子略》),都将儒、道两家作为诸家之首而进行介绍,说明了儒家...

从“华贵夷贱”到“华夷一家”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华夏民族形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先后成立了夏、商、周三个王朝。不同民族融合成的华夏族自称“诸夏”,而称周边其他民族为“夷”、“蛮”或“戎”、“狄”。如东有“九夷”,北有“八狄”,西有“七戎”,南有“六蛮”...

从“中体西用”到“复兴儒学”

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迅速崛起之时,华夏中心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曾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发展民族文化、保持文化传统起过积极作用的“华夷之辨”逐渐露出了其阻滞社会及文化发展的保守、落后的一面。中国文化在突破夷夏大防心理的艰难进程中缓慢地向前挪动着...

在排斥异己中保持独尊

儒学在其二千多年的发展中保持了自己的基本特征,是与对其他学派的批判分不开的。 独秀于林 儒学在批判先秦诸子中登上统治思想的宝座。儒学形成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思想纷纷登台表演自己,演出了一场多姿多...

“正人君子”的丰富内涵

儒家关于“正人君子”的理想人格学说,由孔子创立,孟子发挥,经历代儒家充实、发展,几乎集自原始社会以来一切优秀伦理思想之大成,因而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1)重公爱国。儒家对“大同”理想境界的孜孜追求与现实的结合,便是重整体、爱国家的伟大情结的思想源泉...

宗法伦理

儒家正统的政治观,与其正统的伦理观紧密地结合在一块,表现出一种伦理-政治型的文化范式。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具有与古希腊、罗马不同的特点,氏族社会并没有充分解体。孔子所向往的西周封建社会,带有浓重的氏族制度的色彩,血缘亲族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内...

鸿儒的博大胸怀

孔子创立儒学的时候,他的视野是辽远的,胸怀是广阔的。 出身卑微、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的孔子,从小就把发奋读书、勤学好问作为取得社会地位、出人头地,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的途径。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儒学与亚洲各国文化

朝鲜、日本、东南亚及西亚等国的文化都受到中国儒学的影响,同时也为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输送了新鲜养料。朝鲜李朝的诗文集《东文集》(用汉文写成)在中国流传了几百年;李朝的《东宝医鉴》,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过突出的贡献。 日本保存了中国的许多“佚书...

儒学特质的形成与强化

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基本上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所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重视现实,以人为本 孔子虽然讲天命,强调在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种巨大的客观力量在起作用,但他更重视对人的研究,把人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完人”人格的正负效应

儒家的理想人格——“正人君子”、“圣人”、“贤人”,品德高尚,修养全面,具有造福人类的丰富智慧、坚强意志、优秀气质、卓越才能;他们既自尊,又尊人;关心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重公爱国,刚健进取;多贡献,少索取;多劳作,少享受。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可以说是...

本土文化的整合

中华文化是一个以儒学为主体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是在长达数千年之久的民族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其中又包含着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由于人口迁移、战争影响、政权更迭等种种原因相互融汇,最终整合成形态完备而又异彩纷呈、不断流动而又独具特色...

“奉天法古”与“变化日新”

儒家的祖先崇拜、先王崇拜、传统崇拜具有严重的复古倾向,他们恪守先王之道,不允许任何离经叛道的思想行为出现;但另一方面,儒 家崇尚变易的发展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又要求其学术别开生面,不断创新,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儒家的进步思想家们在不断解决这一矛盾的...

儒道互补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每一种学术思潮的涌现都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造作的。儒家与道家就是在先秦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孔子尊重老子,但对道家的学术却不以为然。道家也反感儒学最看重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认为这是对人的自然之性的束缚。...

修身养性的现实途径

为了给每一个人指明修身养性成为正人君子的道路,孔孟等儒学大师还区分了人格的不同层次,研究总结了具体的修养方法。 孔子把人格分为小人、士、善人、成人、贤人、君子、圣人等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小人:孔子以“小人”与“君子”相对,认为小人只...

早熟型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型文化。早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我国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以及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居民就有了比较发达的锄农业和畜牧业,掌握了纺线织布、烧制陶器、简单的绘画和文字刻画。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许多地...

刚健与柔弱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本,其哲学思考不离开人伦日用,强调贴近现实生活,参与社会变化,着力培养人们的一种积极有为的刚健精神。孔子的刚健精神大致有这么几种含义:其一是“为仁由己”,首先培养自己的“刚、毅、木、讷”的精神;其二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情丝难以割舍

由于儒家的无神论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统治阶级又十分需要宗教神学作为其巩固统治的辅助手段,程度不同地给予提倡和支持。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之间的斗争,而在这种斗争中,封建君主又往往是站在有神论一边的,所以,...

反神学的特质

孔子创立的儒学,是春秋时期脱胎于巫史之学的理性思潮的结晶。这一思潮的基本特征就是立足于现实的人生社会,着眼于现实的社会改造,注重以仁政德治取得民心以巩固统治地位而不再用上帝鬼神作为主要威慑力量(虽然仍未摆脱“神道设教”的神学影响)。作为一个生于...

入世与遁世出世

儒道的理想人格各有其特色,儒学的“圣人”着眼于人和社会的关系,希望能在完善人格的同时,促进封建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的“真人”着眼于人与自然和社会客观环境的关系,希望能保持各人自身的自然属性;道教的“仙人”则着眼于既效法自然,又遵从名教纲常以延长生...

天道运行的奥秘

在中国文化中,对天和天道的探讨说明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天是如何产生的? 天道运行的规律是什么?纵观历史,诸家众说纷...

纲常名教与自然本性

人道的根本是什么?儒道有着不同的看法。儒学强调的是纲常名教,道家突出的是人的自然本性。随着儒道关系的展开和儒学对道家思想的吸收,道家对自然本性的肯定被儒学用来论证纲常名教的至上性与合理性,儒学通过引道入儒而得到了新的发展。 儒学一向认为,人是社会...

克己复礼与道法自然

克己复礼与道法自然,代表了先秦儒、道两家在修身养性上的不同思路。儒学注重人的社会性,强调个体要在人伦关系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将其概括为“克己复礼”。道家注重发挥人的自然之性,强调效法自然,摆脱世俗利害对人性的束缚,反归人的独立和自...

儒学与先秦诸子之学

战国时期,“处士横议”,“百家争鸣”,各家各派,其说各异,但亦异中有同,在相互论辩诘难中相互吸收。墨子在创立墨家学派之前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道家在“剽剥”儒墨中发展与分化,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则对荀子和《老子》有所批判继承,...

儒学与道家(道教)之学

虽然儒道两家的思想,各具特色,迥然相异,但由于两家的思想都继承了前人的一些思想观点,如周人关于反对过分剥削的思想,怀疑天命鬼神的思想,史伯关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晏婴关于“和与同异,”以否成可的思想等。所以两家思想中也有不少相通之处。相传,...

成圣与归真成仙

儒家的伦理学说最为丰富,塑造的理想人格也最为完整。先秦孔、孟将“圣人”作为理想人格,认为“圣人”是“人伦之至”、“万事之师”。圣人人格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把人格的完善视为社会政治理想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同时又把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视为人格完善的...

引道入儒

一种文化潮流要向前发展,就应不断地吸收新的因素。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江,只有汇集了沿途河流提供的资源,才可冲破重重阻碍,一往无前地流入大海。儒学也正是因为吸收融合了其他各种文化因素来不断地更新发展自己,才对付了来自于内部与外部的各种挑战而在数千...

儒学与西学

西学东渐,给了儒学以有力的挑战和强大的威胁,但也给儒学输送了延续生命的维他命营养。西学对儒学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儒学重社会轻自然、重伦理轻技艺的致思趋向,造成了儒学空疏不实,自然科学知识贫乏、肤浅的弊端。当西方传教士将近代西...

内圣外王的确立

早期儒学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贤人、圣人,与道家(教)的真人、仙人是截然不同的,这反映了儒道不同的人生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学也在不断地从道家(教)中吸取养料,从而在融合儒道的基础上,确立了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 需要指出的是,“内圣外王”原是道家思想...

脱胎于巫史之学

儒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的巫史之学。相传在帝颛顼时代发生“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以后,统治者便垄断了神权,由专职的巫祝专司人神交通,掌神鬼祭祀及卜筮之事。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巫祝又掌管历象(天文)、历数(阴阳及算学),参与政治管理。史官掌握记事(史...

格物致知与明心见性

儒佛都强调天人合一,但由于立足点不同,故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路线,构成了不同的思维特征。儒学认为,人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人应通过格物致知来了解周围世界,安置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佛教则认为,宇宙万物从表面上看千姿百态,生动活泼,...

人性与佛性

虽然中国的儒家和佛教都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思考人生,但由于儒佛的理想境界不同,因此,儒学注重人性的至善,佛教则强调佛性的圆满。 何谓人性?《礼记·中庸》的作者开宗明义就指出“天命之谓性”,人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人性如何?儒家有性善论和性恶论之分。...

天人合一与三界唯心

儒学一向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作为思考世界的方式,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下来谈道德、做文章。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虽然不喜言“天”和“天道”,也不多谈天与人的关系,但他在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关系的同时,也对人与天(自然)的关系给...

人道与生道

儒家看重的是人的生命的价值——仁的实现;道家看重的是人的生命的自由——自然的回归;道教看重的则是人的生命的延长——仙的达到。因此,儒学以追求人道的实现为修身养性之目的,强调的是生命的质量;道家和道教则以追求生道的实现为修身养性的根本,强调的是生命...

儒学与佛学

儒学与佛学的关系,是有排斥有吸收、明排斥暗吸收的关系。为了防止佛学冲击儒学,争夺儒学正统地位,儒学家们经常批判、排斥佛教;但佛学毕竟是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它与儒学相比,双方互有短长。所以,具有开放特性的儒...

立天之道以立人道

儒与道都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圆融整体,天道与人道之间是相通的。但在天道的特性是什么,人应该如何遵循天道而立人道等问题上,儒道则有不同的看法。早期儒学侧重于立人道,道家侧重于立天道,在发展中,儒道由相异而产生互补,儒学受道教影响,强调立天之道...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

唐代时,儒学虽然重新恢复了正统地位,但理论上除了柳宗元、刘禹锡在天人关系上的新成就和韩愈、李翱在心性论上的新发展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建树,而中国佛教却在这一时期走向了独立发展与鼎盛。随着封建统一王朝的建立和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相继...

出世与入世

佛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讲出世的人生哲学,其立论的基点是对人生所作的“一切皆苦”的价值判断。它以“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来否定现实人生的意义,论证了从人生的苦海中的解脱出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是创教者释迦牟尼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才建构的...

心性之学

实际上,在“当代新儒家”的心目中,儒学已经只是一种心灵的归依、一种文化的“根”。他们在中国文化的废墟中发现了另一个道统,就是从孔孟到宋明的心性之学,他们认为此种心性之学乃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核心所在,“不了解中国心性之学,即不了解中国之文化也”(《中...

儒佛之融合

儒学虽然从佛教传入之始就开始排斥佛教,但实际上儒学对佛教的融合吸收也是始终不断的。而佛教也十分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它传入中国后不仅努力克服儒学的矛盾,而且不断地援儒入佛。论证儒佛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从而走上了儒学化的道路。佛教的儒学化加深了对...

理论设定种种

在“当代新儒家”的心目中,儒学也已经只是一种使心灵获得平衡的理论设定。被港台学界视为“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牟宗三语)的唐君毅就曾说得明白:“我对中国之乡土与固有之人文风教之怀念,此实是推动我之谈一切世界中国文化问题之根本动力所在。”(见其《中华...

圣人品格与佛陀精神

儒学强调格物致知,佛教强调明心见性,其目的都在于通过道德的完善、人格的提升,最终设立一个人格范式作为超越自我的终级价值目标。儒学的圣人品格与佛教的佛陀精神就成为儒佛各自所设定的理想人格。 先秦儒学的理想人格最显著的特点是,对于圣人品格的设计并没...

三教合一的外在条件

儒、佛、道三教虽然都是围绕着“人学”而展开的,但由于在对人的价值取向上和对人的实现途径等问题上所持的见解各不相同,因此,三教在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既为三教的互补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社会政治统治和人们社会生活及精神上的多方面...

儒佛之相异

儒本是中国古代从巫、祝、卜、史中分化出来的,以道德和六艺(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能和技艺)教民的学术之士,后递嬗演变出以“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汉书·艺文志》)为特征的,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特...

史官的产生及史官制度的建立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史学的发生、发展。中国文字创始于什么时候,学术界意见尚不一致。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文字,是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但殷墟甲骨文属于殷商后期,已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中国文字的起源,必然远在甲骨文之前,郭沫若说:“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魏晋名士与佛教

在佛教初传的相当一个时期内,很少有士大夫推崇佛教。随着魏正始年间玄风大畅,旨在空无的佛教般若学因与玄学有相契合之处而随之繁盛,并大行京华,蔚为一代显学。两晋时期,玄佛合流逐渐成为时代学术思潮的主流。当时的般若学者,往往同时是清谈名士,他们兼通内外...

三教合一的内在机制

儒家和道家(道教)是从中华土壤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而佛教则是由印度传入的一种外来文化。佛教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后,经过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而融入到了传统文化的大流之中。 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从思想文化层面上看,主要是与传统的儒、道相互冲突、相...

儒佛之相斥

传统儒学是一种思想学说体系,印度佛教是一种宗教,两者的差异既表现为宗教与学说之间的不同,更表现为中印两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马上就面临着是否被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学所包容的问题。事实上,儒佛在...

神灭与神不灭

神灭与神不灭的含义是指人的形体死亡后,精神是消亡还是继续存在,是“神灭”还是“神不灭”? 这个问题本是先秦以来中国各学派讨论形体与精神关系时的一个主要论题。佛教传入中国后,神不灭论曾被认为是佛教的理论基础,是三世轮回的因果报应说赖以存在的基石:“...

近代思想家与佛教

近代以来,中国佛教已由衰落而至奄奄一息。从学术上看,佛教不但失去了隋唐时期的蓬勃生气,而且由于宋儒援佛入儒,吸取了佛教的思辨精华,在三教融合的趋势中日益丧失了它本身独立存在的价值。从社会上看,晚清王朝对佛教的限制政策,西方列强和基督教势力的侵入,再...

节欲制欲与灭欲

成就理想人格固然重要,但对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如何顺时应世、安身立命也许更重要。人的生命无论是出于自然,还是由轮回转生而来,毕竟人来到了这个世上,就要生活,就有一个如何生活、追求怎样的生活或者说如何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欧风美雨”袭击

就在儒学遭遇上下夹攻时,强劲的“西风”越过茫茫大海,在中国登陆了。儒学又陷入内外交困中。 儒学的宏伟大厦,在这上下夹攻与内外交困中,发出绝望的哀鸣。 1840年6月21日(清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二日),英军侵华全权代表兼英国远征军海陆联军总司令乔治· 懿律(Ge...

理学家与佛教

入宋以后,儒佛道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唐宋之际形成的三教合一的思潮逐渐成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主流,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理学构成了近千年中国思想发展的总画面。 宋代理学家复兴儒学,吸收并利用了大量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内容。宋代兴起的新儒...

五常与五戒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要在中土站稳脚跟,必须切实地研究儒学,迁就儒学,找到与儒学之间的接合点,并在自己的内容与形式上作出某些改变,以调和佛法与名教之间的矛盾。可是,佛教的出世与儒家的“忠君孝亲”最不相容,而忠君孝亲恰恰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同时又是中国封建...

华夷之辨

我国古称华夏,简称为“华”,《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疏》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夷,又称为蛮夷,其义为“粗野”,春秋之后,成为汉人对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称。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具有先进的文化。古人看...

三教合一的表现形式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主流的儒学是在与佛道等文化形态的冲突中不断与之交融,在交融中不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综观儒学发展史,儒学在不同的时代,适应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内容与形式,从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儒学、...

新儒家的新观念

1958年,香港《民主评论》与《再生》二杂志在元旦号中同时刊出唐君毅(1909—1978)起草,牟宗三(1909— )、徐复观(1903—1982)、张君劢、唐君毅四人署名的长文《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又名《中...

“全盘西化”

10年后,1929年,胡适(1891—1962)应《中国基督教年鉴》之特约,用英文写成《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一文,进一步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全盘西化”(参肖景阳《胡适“全盘西化”论破产的历史启示》,载《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4期)。文中说,解决中国近日文化冲突有...

“中体西用”

1896年8月,孙家鼐(1827—1909)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又说:“中国五千年来,圣神相继,政教昌明,决不能如日本之舍己芸人,尽弃其学而学西学。今中国京师创立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

史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先秦时期,中国的史官制度已经确立,史官的分工逐渐明确,书记官之史和历史官之史的分野逐渐形成,开始有了私人撰史的风气,产生一批具有史学性质的书籍。但在先秦史官制度之下的史官,还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著史之官,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代。两汉时,国家虽设有史...

以史为鉴:史学为王权政治服务

中国史学在它产生之时,对史学功能、目的的认识也随之而来。自西周以来,便形成了历史鉴戒观,如《诗经》中已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宜鉴于殷,骏命不易”的说法。《尚书·召诰》中谈到西周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和统治地位时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

经史的离与合:经学对史学的影响

经学是研究儒家典籍的学问。在经学中,儒家典籍有“六经”、“五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等名称。“六经”指孔子所传授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至汉《乐》亡,故所置经学博士仅为五经博士。唐以“三礼”(《...

正统思想

中国史学思想纷纭繁复,但长期支配中国史学的是正统思想。对“正”、“统”二字的含义,古代学者有多种解释。东汉许慎说:“正,是也。”“统,纪也。”(《说文解字》)曹魏如淳和唐代颜师古分别释“统”为“继”、“治”之义。北宋欧阳修《正统论》说:“正者,所以...

儒学自身的反思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1)上述情形是如何造成的,或者说,一向消化力很好的中国文化何以一遇“西风”便患了“消化不良症”?(2)儒学究竟是不是最优秀的文化,或者说在消化外来文化方面儒学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一向为自己的消化力而洋洋得意的中国“儒者”,没想到这次...

“打孔家店”

1872年,也就是清同治壬申年,四川成都文庙前街吴兴杰(字士先)先生家里,新添了一个儿子。吴先生给他取名永宽,字幼陵。1893年,永宽被父亲赶出家门,他自己更名为虞,以示同父亲彻底决裂。1906年,三十四岁的吴虞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于是又将自己的字改为...

经世致用:史学直接干预现实社会

唐朝以后,传统的史学功能观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以史为鉴,史学为王权政治服务的观点继续得到巩固,并得到封建王朝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另一方面,史学家开始认识到治史的目的仅仅停留在利用史学以资借鉴上还不够,还应该运用史学直接干预社会,这就是“经世”、...

名实观

儒家认识论的内容之一是名实观,它主要包括名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名是否来源于客观实际等问题。孔子首先提出正名主张,《论语·子路》载:“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

以史道义:史学应成为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的载体

《易经·大畜·象传》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就是说,史学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情操,增长人们的才识,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史学的教育功能,历来都受到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的重视。史学的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中国的传统史学中,摆在最重要...

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研究过去的和今天的社会生活,探索各种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和结果,寻找其规律的指导思想。中国封建社会中正统的历史观,是一种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以天命为本,以历史循环为形式,以帝王英雄为中心的历史观。 决定历史的...

史学评论

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是史学,是研究史学本身发生、发展、变迁、递嬗的历史的一门科学。中国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是近百年逐渐建设起来的。但是,作为对史学得失的评论,却源远流长。一般说来,史学史研究的具体对象主要是史家和史书。如此,则中国先秦时期,就已有史学...

真理观

与知行观密切相关的是儒家真理观。荀子认为只有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汉儒董仲舒则认为符合天意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无验而言之谓妄。”只有经过验证的知识才可靠,否则就是妄言。张载强调“共见共闻”是认...

史官的职责地位及记言记事制度的建立

从文字结构的原意上看,“史”是一个会意字。史字原形作“”,《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又”即是“义”,是右手形,“中”是“正”的意思,即思想端正、不偏不倚。许慎把“中”释为“正”,后世学者多不赞成。清代学者江永在《周礼疑义...

知行观

儒家的知行观探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侧重于研究知和行二者有没有先后,如果有先后,那么知行孰先孰后。孔子的知行学说存在着矛盾。《论语·季氏》载孔子语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他认为认识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生而知之”...

“中本西辅”

在英国人以鸦片被焚为由向中国发动进攻的前三十一年,也就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在江苏吴县一个冯姓地主家庭出生了一个婴儿,父亲冯春圃给这个儿子取名桂芬,字林一,号景亭。这个孩子自幼好学,于书无所不观,少年时即以文才名满乡里。年稍长,更有报国经世之志。二...

尊孔崇儒:史学以宣扬儒学为己任

尊孔崇儒,史学以宣扬儒学为己任,是中国史学的一大传统,而这一传统的奠基者,当首推司马迁。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处于政治上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加强,汉初对思想界的放任态度已为政治形势所不容,而需要在思想...

旧儒学的理论退却

首先是自然观念的大退却,退却的结果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有机的自然观,让位给西方的天人相分的机械论的宇宙观。儒学曾经假定:(1)自然是个有机体;(2)这个有机体是一“生命——创造”过程;(3)此自然秩序根据于道德秩序;(4)人作为道德主体是这一自然秩序的“参”与...

宋明道学的内涵

如果说汉代经学是杂合了阴阳说与儒学,那么宋明道学则是引佛入儒,外儒内佛。它在理论构成上已经克服了此前狭隘的门户之见,将原来视为异端邪说、不与共存的佛、道(主要是佛)思想大剂量地引入了儒学体系。这种援佛入儒的方式大约肇始于中唐韩愈,但其深层的发展则...

宇宙生成论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激烈争夺的时代,当时社会的中心课题是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因此儒家哲人都很少谈论宇宙生成问题,无论是儒家创始人孔子还是儒学大师孟子、荀子,都集中注意力讨论如何治人的问题,或者说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先秦时期儒家典籍论及宇宙生成问题...

学焉而后臣之

君臣关系即统治集团内部上下关系也是先秦思想家思考的重点。法家为君主设计了法势和权术以驾驭群臣。道家庄子则提出“以鸟养鸟”的事君原则。孔子对待君臣关系的态度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所谓臣事君以忠的“忠”即“能致其身”,也就...

扬雄的古文经学与美学

今文经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谶纬之学解经。谶原本是立言于前而有征于后的预言,秦即有“亡秦者胡”之谶,说明谶由来已久,不过那时并没有与阴阳五行之说联系起来。到了汉代,谶便与阴阳五行说相附合,而与纬并行。纬是因经而立名,即所谓“经阐其理,纬绎其象;经陈其...

直笔写史的实录精神

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所谓直书,就是要史家忠于史实,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去写历史,不作任何讳饰和曲笔。这就是刘知几所说的“正直者,人之所责,而君子之德也”(《史通·直书》),也是章学诚所提倡的“史德”。这个传统起源很早,...

本体论

儒家先哲也探讨了宇宙本体问题。《易传》以太极作为化生万物的本体,太极分化出阴阳后才有道。汉儒董仲舒以天神作为世界的本体。北宋张横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3页)气聚结就形成...

人生观

人类在宇宙中究竟居于什么位置? 人与人相处应该遵循什么准则? 人生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这些都是儒家人生理想观中的内容。 儒家创始人孔子强调“仁”,仁学是孔子的人生哲学。孔子对仁的解释很多,最重要的解释是《论语·里仁》中所说的“忠怒”二字。“忠”是尽...

“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

“礼”是西周统治者所创设的有关政治、法律、道德等涉及国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思维方式的规范体系。春秋开始,“礼崩乐坏”,自上而下有序运作的大一统法律秩序遭到破坏,诸侯并起,战乱频仍,中央权力全面崩溃。儒家鼻祖孔子,一心向往西周的礼治秩序,目睹乱政,积极...

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与美学

董仲舒的儒学已非先秦的原始儒学,而是杂糅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儒学。这是汉代经学的普遍特点,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并无区别。不过,汉代经学中,今文经学有“奉天法古”和“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思想,而古文经学则反对以谶解经,主张清除经学中的宗教迷信。 董仲舒是...

宋明道学对美学的影响

宋明道学的主要建树在伦理学,而很少谈论美学问题。即使偶尔谈起“美”,也多持轻视和敌视的态度。例如程颐就发表过这样的议论:“问:‘张旭学草书,见担夫与公主争道,及公孙大娘舞剑,而后悟笔法,莫是心常思念至此而感发否?” “曰:‘然。须是思方有感悟处,若不思...

孟子的“性善论”与美学

如果说孔子把审美看成从自然的、感性的人提升为社会的、道德的人的重要途径,从而将审美导向伦理政治,那么,孟子(约前372—前289)则进 一步将道德修养本身纳入审美的范围,从而高扬了主体人格精神的审美价值,最终实现了美学与伦理学的统一,这是孔子重善的美学观...

人性论

让我们先讨论儒家的人性论。儒家哲学的核心是探讨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想完善的人,而要追求人的完善,就必然要探究人性问题。因此自从儒家祖师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观点以后,历代儒家哲人都致力于研究人性,就人性的含义、人性的善恶以...

“为政以德”的德治观

“德”的观念起源于西周,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几乎包罗一切美好的品行,是一个融信仰、道德、行政方式、统治政策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德一开始便是对统治者的要求和自律的标准,要求统治者对天、祖要诚,对己要严;与人为善,对治下之民要爱护,以“保民”为己任。这样,...

荀子的“性恶论”与美学

荀子是先秦原始儒学的最后一个重要代表。虽然他仍以孔子儒学继承人自居,但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已有了深刻的变化。在政治主张上,他由孔子的“礼治”发展为“礼法并重”,在人性论方面,他由孟的“性善论”转向“性恶论”。荀子突出发展了孔子儒学外在事功的方...

孔子的仁学与美学

孔子在中国文化、学术及思想史上的地位是无容置疑的,中国文化的许多特点都可以在孔子那里找到源头。而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他的“仁”学。 在《论语》中,“仁”字总共出现了一百零九次(见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21页,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可以说是儒学...

时空观

儒家对时空问题也有所论述。西汉扬雄在《太玄》中说:“阖天谓之宇,辟宇谓之宙。”其中宇指空间,宙指时间,时间是以开天辟地为起点,空间则限于天地之内,这是一种有限的时空观。宋儒邵雍认为天地有生灭,宇宙无始终。他在《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中说:“夫古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