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古籍古文》

    收录163457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齐懿王立二十二年卒,子次景立,是为厉王。

齐厉王,其母曰纪太后。太后取其弟纪氏女为厉王后。王不爱纪氏女。太后欲其家重宠 [1] ,令其长女纪翁主入王宫 [2] ,正其后宫 [3] ,毋令得近王,欲令爱纪氏女。王因与其姊翁主奸。 齐有宦者徐甲,人事汉皇太后 [4] 。皇太后有爱女曰修成君 [5] ,修成君非...

《史记·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 燕王刘泽者,诸刘远属也。

高帝三年,泽为郎中 [2] 。高帝十一年,泽以将军击陈豨 [3] ,得王黄 [4] ,为营陵侯 [5] 。 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 [6] ,以画干营陵侯泽 [7] 。泽大说之 [8] ,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 [9] 。田生已得金,即归齐。二年,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 [10] 。”田...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齐悼惠王后尚有二国:城阳及菑川。

菑川地比齐 [1] 。天子怜齐,为悼惠王冢园在郡,割临菑东环悼惠王冢园邑尽以予菑川,以奉悼惠王祭祀。 城阳景王章,齐悼惠王子,以朱虚侯与大臣共诛诸吕,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于未央宫 [2] 。孝文帝既立,益封章二千户,赐金千斤。孝文二年,以齐之城阳郡...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问习汉家故事者钟离生。

曰:王太后在民间时所生(子)[一]女者 [4] ,父为金王孙。王孙已死,景帝崩后,武帝已立,王太后独在,而韩王孙名嫣素得幸武帝,承间白言太后有女在长陵也 [5] 。武帝曰:“何不早言!”乃使使往先视之,在其家。武帝乃自往迎取之。跸道 [6] ,先驱旄骑出横城...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 武帝时,幸夫人尹婕妤。

邢夫人号 娥,众人谓之“ 何”。 何秩比中二千石 [1] ,容华秩比二千石 [2] ,婕妤秩比列侯。常从婕妤迁为皇后。 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有诏不得相见。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 [3] ,帝许之。即令他夫人饰,从御者数十人,为邢夫人来前 [4] 。尹夫...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太史公曰:

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之无尺土封 [1] ,故大封同姓,以填万民之心 [2] 。及后分裂,固其理也。 【段意】 作者的论赞。说明齐悼惠王被封为汉初第一大诸侯的历史原因及其后被分割削弱的必然性。 字数:110 注释 [1]激:有感于,痛感。...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 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儿。

臧儿者,故燕王臧荼孙也 [3] 。臧儿嫁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与两女 [4] 。而仲死,臧儿更嫁长陵田氏 [5] ,生男蚡、胜 [6] 。臧儿长女嫁为金王孙妇 [7] ,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之 [8] ,曰两女皆当贵。因欲奇两女 [9] ,乃夺金氏。金氏怒,不肯予决 [10]...

《史记·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 荆王刘贾者,诸刘,不知其何属初起时。

汉王元年,还定三秦 [4] ,刘贾为将军,定塞地 [5] ,从东击项籍。 汉四年,汉王之败成皋 [6] ,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 [7] ,深沟高垒,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人楚地 [8] ,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项王军食。已而楚兵击刘贾,贾辄...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 卫子夫立为皇后,后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封为长平侯。

四子,长子伉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贵幸。其三弟皆封为侯,各千三百户,一曰阴安侯,二曰发干侯,三曰宜春侯,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 [1] 。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 [2]...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

其母外妇也 [3] ,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 [4] 。 齐王,孝惠帝兄也。孝惠帝二年,齐王入朝。惠帝与齐王燕饮 [5] ,亢礼如家人 [6] 。吕太后怒,且诛齐王 [7] 。齐王惧不得脱,乃用其内史勋计 [8] ,献城阳郡以为鲁元...

《史记·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 [2] 。始高祖微时 [3] ,尝辟事 [4] ,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 [5] 。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 [6] ,栎釜 [7] ,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 [8] ,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

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3] 。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 [4] ,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 [5] 。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 [6] :“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7] 。”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籍奏 [8] ,诏可 [9] ,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

《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 -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乃以吴叔为假王 [2] ,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3] 。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 [4] 。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 [5] ,立襄疆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疆,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 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1] ,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2]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 [3] ,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 [4] ,郁郁乎文哉 [5] 。吾从周...

《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 -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

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 [2] ,岂不然哉! 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殽 [3] 、函之固 [4] ,拥雍州之地 [5]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6]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7]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8] ,内立...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 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

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 [5] ,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 [6] 。媪之许负所相 [7] ,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 [8] ,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 [9] 。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 [10] ,以...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明岁,子路死于卫。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 [1] ,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2] !”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3] 。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殆)[...

《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 -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 [2] ,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 ,辍耕之垄上 [4] ,怅恨久之 [5] ,曰:“苟富贵,无相忘 [6]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 [7] ,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8] :”嗟乎 [9]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 !” 二世元年七月 [11] ,发...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

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 [1] 。虽欲从之,蔑由也已 [2] 。”达巷党人(童子) [3] 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

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其明年,吴与鲁会缯 [1] ,征百牢 [2] 。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然后得已 [3] 。 孔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4] 。”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 [5] 。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

《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 - 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1] 。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 [2] ,乃置 [3] ,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 [4] !涉之为王沉沉者 [5] !”楚人谓多为夥,...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

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 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夏之兴也以涂山 [5] ,而桀之放也以末喜 [6] 。殷之兴也以有娀 [7] ,纣之杀也嬖妲己 [8] 。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 [9] ,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 [10] 。故《易》基乾坤 [11] ,《诗》始《关雎》,《书》美釐降 [12] ,《春秋》讥不亲迎 [13] 。夫妇之际,人道...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

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 [2] 。”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 [3] ,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

叔孙氏车子钮商获兽 [2] ,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 [3] ,吾已矣夫!” 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 [4] !”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生鲤,字伯鱼。

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 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子慎生鲋,年五十...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1]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2]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3]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4] 。...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太史公曰: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1]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所慎:斋 [3] ,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 。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5] 。 其于乡党 [6] ,恂恂似不能言者 [7] 。其于宗庙朝廷,...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

“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 [2] :“昔吾先君用之不终 [3] ,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楚令尹子西曰 [2] :“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 [3] ?”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 [4]...

《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 吕后长女为宣平侯张敖妻,敖女为孝惠皇后。

吕太后以重亲故 [2] ,欲其生子万方 [3] ,终无子,诈取后宫人子为子 [4] 。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5] 。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 [6] ,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 [7] ,欲连固根本牢甚 [8] ,然无益也。 高后崩,合葬长陵 [9] 。禄、产等惧诛 [10...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十三年,秦惠王卒。

二十三年,与秦击败楚于重丘 [1] 。二十四年,秦使泾阳君质于齐 [2] 。二十五年,归泾阳君于秦。孟尝君薛文入秦 [3] ,即相秦。文亡去 [4] 。二十六年,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 [5] 。二十八年,秦与韩河外以和,兵罢。二十九年,赵杀其主父 [6]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

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 [2] ,以为非恒人 [3] ,怜而常窃衣食之 [4] ,而与私通焉。淖齿既以去莒,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也,久之,乃敢自言“我湣王子也”。于是莒人共立法章,是为襄王。以保莒城而布告齐国中:“王已立在莒矣。”...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 [1] ,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 [2] ,爵之大夫,起纍绁之中 [3] ,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

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 [1] 。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 [2] :“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 [3] ,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 [4] ?”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 [5] ,使守南城 [6]...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2] ,祷于尼丘,得孔子 [3]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 [4] ,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5]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

“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 [1] ,必见寡小君 [2] 。 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 夫人在絺帷中 [3] ,孔子入门,北面稽首 [4] 。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5] 。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6] 。”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3] 。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4] 。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 [5] ,会于夹谷 [6]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7] 。孔子摄相事 [8] ,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佛肸为中牟宰。

赵简子攻范、中行 [2] ,伐中牟。佛肸叛,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3] 。今佛肸亲以中牟叛,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4] ;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5] 。我岂瓠瓜也哉,...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三十八年,伐宋。

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 [1] 。韩聂与吾友也 [2] ,而攻吾所爱,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所以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安邑也 [3] ,此韩聂之所祷于王也 [4] 。”秦...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

秦计曰 [1] :“齐、楚救赵,亲则退兵 [2] ,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周子曰 [3] :“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 [4] 。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 [5] ,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湣王元年,秦使张仪与诸侯执政会于啮桑。

三年,封田婴于薛 [2] 。 四年,迎妇于秦。七年,与宋攻魏,败之观泽 [3] 。 十二年,攻魏。楚围雍氏 [4] ,秦败屈丐 [5] 。苏代谓田轸曰 [6] :“臣愿有谒于公 [7] ,其为事甚完 [8] ,使楚利公,成为福,不成亦为福。今者臣立于门,客有言曰魏王谓韩冯、张...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

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 [1] ,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 [2] ,水之怪龙、罔象 [3] ,土之怪坟羊 [4] 。” 吴伐越,堕会稽 [5] ,得骨节专车 [6] 。吴使使问仲尼:“骨...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

弟子有公良孺者 [1] ,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

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 [3] !”王勃然 [4] 不说,去琴按剑 [5] 曰:“夫子见容未察 [6] ,何以知其善也?”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 [7] ;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8] ;攫之深, 之愉者,政令也 [9] ;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

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 [2] 。 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将适陈,过匡 [3] ,颜刻为仆 [4] ,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 [5] 。”匡人闻之,...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

三年,三晋灭晋后而分其地。六年,鲁伐我,入阳关 [2] 。晋伐我,至博陵 [3] 。七年,卫伐我,取薛陵 [4] 。九年,赵伐我,取甄 [5] 。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 [6] ,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 [7] :“自子之居...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宣王元年,秦用商鞅。

周致伯于秦孝公。 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 [2] 。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于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早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人于魏 [3] ,不如早救之。”孙子曰 [4] :“夫韩、魏...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

岁馀,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赵鞅伐朝歌 [1] 。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勾践会稽。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 [2] ,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 [3] 。陈湣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 [4] 。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 [5] ,使各以其...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 [3] :“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 [4] ,诫其嗣懿子曰 [5] :“孔丘,圣人之后 [6] ,灭于宋 [7]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8]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 [9] ,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太史公曰:

盖孔子晚而喜《易》 [1] 。《易》之为术,幽明远矣 [2] ,非通人达才 [3] 孰能注意焉?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后 [4] ;及完奔齐,懿仲卜之亦云 [5] 。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专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 [6] 。 【段意】 《史记...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

“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 [3] 。”晋顷公十二年 [4] ,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 [5] 。晋定公十五年 [6] ,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 [7] 。宣子卒,子贞子代立 [8] 。贞子徙居平阳 [9] 。 贞子卒,子简子代 [10] 。简子卒,子庄子代 [11]...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陈完者,陈厉公佗之子也。

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 [3] ,卦得观之否 [4] :“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5] ?” 厉公者,陈文公少子也 [6] ,其母蔡...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

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 [2] ,曰韩武子 [3] 。武子后三世有韩厥 [4] ,从封姓为韩氏 [5] 。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 [6] ,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 [7] ,诛灵公之贼赵盾 [8] 。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 [9] 。朔曰:“子必能...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釐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

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 [2] 。五年,秦拔我宛 [3] 。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 [4] 。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 [5] 。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 [6] 。齐败,湣王出亡 [7] 。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间 [8] 。二十一年,使暴 救魏 [9] ,为秦所败, 走开封...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川郡 [3] 。韩遂亡。 【段意】 写第十一世韩王安时形势急转直下,终被秦所灭。五年,秦伐韩,韩派韩非使秦,被秦囚杀。九年,秦虏韩王安,尽吞韩地,设为颍川郡,韩国灭。 字数:129 注释 [1]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代表人...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田襄子既相齐宣公,三晋杀知伯,分其地。

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 [2] ,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 [3] 。 襄子卒,子庄子白立。田庄子相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 [4] ,伐晋,毁黄城 [5] ,围阳狐 [6] 。明年 [7] ,伐鲁 [8] 、葛及安陵 [9] 。明年,取鲁之一城。 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相...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桓惠王元年,伐燕。

九年,秦拔我陉 [1] ,城汾旁 [2] 。十年,秦击我于太行 [3] ,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4] 。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馀万于长平 [5] 。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 [6] 。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 [7] 。二十六年,秦悉拔...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

今韩受兵三年 [3] ,秦桡之以讲 [4] ,识亡不听 [5] ,投质于赵 [6] ,请为天下雁行顿刃 [7] ,楚、赵必集兵 [8] ,皆识秦之欲无穷也 [9] ,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 [10] ,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 [11] ,(赵)[而]挟韩之质以存韩 [12...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赵得全。

无忌因留赵。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 [3] ,败之河外 [4] ,走蒙骜 [5] 。魏太子增质于秦,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秦王曰 [6] :“公孙喜固谓魏相曰 [7] ‘请以魏疾击秦 [8] ,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击秦,秦必伤 [...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景湣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

二年,秦拔我朝歌。卫徙野王 [3] 。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 [4] 。十五年,景湣王卒,子王假立。 王假元年 [5] ,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 [6] ,秦王觉之 [7] 。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段意】 写第八世魏景湣王、第九...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

通韩上党于共、宁 [2] ,使道安成 [3] ,出入赋之 [4] ,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 [5] 。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 [6] ,韩必不敢反魏 [7] ,是韩则魏之县也 [8] 。魏得韩以为县,卫、大梁、河外必安矣 [9] 。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 [10]...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

二年,郑败我负黍 [2] 。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3] 。 九年,郑围我阳翟 [4] 。景侯卒,子列侯取立 [5] 。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 [6] 。九年,秦伐我宜阳 [7] ,取六邑。十三年,列侯卒,子文侯立 [8] 。是岁魏文侯卒 [9] 。 文侯二年,伐郑,取...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太史公曰:

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 [1] ,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 [2] ,此天下之阴德也 [3] 。韩氏之功,于晋未睹其大者也 [4] 。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馀世 [5] ,宜乎哉 [6] ! 【段意】 作者论赞。颂韩之祖先韩厥因救赵氏孤儿并成全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义举而积...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临晋。

其秋,秦使甘茂攻我宜阳 [2] 。五年,秦拔我宜阳,斩首六万。秦武王卒。六年,秦复与我武遂 [3] 。九年,秦复取我武遂。十年,太子婴朝秦而归。十一年,秦伐我,取穰 [4] 。与秦伐楚,败楚将唐昧。 十二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质于...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齐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

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桓公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驺忌曰 [1] :“不若勿救。”段干朋曰 [2] :“不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若救之。”田臣思曰 [3] :“过矣君之谋也!秦、魏攻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齐也。”桓公曰:...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芈戎曰:

“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 [2] ,公何不为韩求质[子]于楚 [3] ?楚王听 [4] ,人质子于韩,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 [5] ,必以韩合于秦、楚 [6] 。秦、楚挟韩以窘魏 [7] ,魏氏不敢合于齐,是齐孤也。公又为秦求质子于楚 [8] ,楚不听,怨结于...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景公太子死,后有宠姬曰芮子,生子荼。

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与高昭子以子荼为太子 [2] 。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是为晏孺子。而田乞不说 [3] ,欲立景公佗子 [4] 阳生。阳生素与乞欢 [5] 。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每朝代参乘 [6] ,言曰:“始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

《史记· 韩世家第十五》 - 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

秦未为发 [1] ,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 [2] ?”对曰 [3] :“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 [4] ?”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 [5] 。楚威王攻梁也 [6] ,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完卒,谥为敬仲。

仲生稚孟夷。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 [1] 。 田稚孟夷生湣孟庄,田湣孟庄生文子须无。田文子事齐庄公。晋之大夫栾逞作乱于晋,来奔齐,齐庄公厚客之 [2] 。晏婴与田文子谏 [3] ,庄公弗听。 文子卒,生桓子无宇。田桓子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 无宇...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是为田成子。

鲍牧与齐悼公有郄 [2] ,弑悼公。齐人共立其子壬,是为简公。田常成子与监止俱为左右相 [3] ,相简公。田常心害监止 [4] ,监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于是田常复修釐子之政 [5] ,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 [6] !”齐大夫朝...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

异日者 [2] ,秦在河西晋 [3] ,国去梁千里 [4] ,有河山以阑之 [5] ,有周、韩以间之 [6] 。从林乡军以至于今 [7] ,秦七攻魏,五入囿中 [8] ,边城尽拔,文台堕 [9] ,垂都焚 [10] ,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 [11] 。又长驱梁北 [12] ,东至陶、卫之郊...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哀王元年,五国共攻秦,不胜而去。

二年,齐败我观津 [2] 。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 [3] ,走犀首岸门 [4] 。六年,秦(求)[来]立公子政为太子 [5] 。与秦会临晋。七年,攻齐。与秦伐燕 [6] 。 八年,伐卫,拔列城二 [7] 。卫君患之 [8] 。如耳见卫君曰 [9] :“请罢魏兵 [10] ,免成陵君 [...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

齐宣王用孙子计 [1] ,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 [2] ,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 [3] ,外黄徐子谓太子曰 [4] :“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 [5] 。”曰:“太子自将攻齐 [6] ,大胜并莒 [7] ,则富不过有魏,贵...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

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上党而攻强赵 [4] ,是复阏 与之事 [5] ,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 [6] ,倍邺、朝歌 [7] ,绝漳、滏水 [8] ,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山)谷 [9] ,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 [10] ,所行甚远,所攻甚难...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

追尊父惠王为王。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 [3] ,围我焦、曲沃 [4] 。予秦河西之地 [5] 。六年,与秦会应 [6] 。秦取我汾阴、皮氏、焦 [7] 。魏伐楚,败之陉山 [8] 。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 [9] 。秦降我蒲阳 [10] 。八年,秦归我焦、曲沃。 十二年...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魏悼子徙治霍。

生魏绛。 魏绛事晋悼公 [2] 。悼公三年,会诸侯 [3] 。悼公弟杨干乱行 [4] ,魏绛僇辱杨干 [5] 。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 [6] ,悼公止。卒任魏绛政 [7] ,使和戎、翟 [8] ,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九年,秦拔我怀。

十年,秦太子外质于魏死。 十一年,秦拔我郪丘 [2] 。 秦昭王谓左右曰: “今时韩、魏与始孰强 [3] ?”对曰:“不如始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 [4] ?”对曰:“不如 [5] 。”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魏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

无忌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 [2] ,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 [3] ,不识礼义德行 [4] 。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 也 [5] 。故太后母也 [6] ,而以忧死 [7] ;穰侯舅也 [8] ,功莫大焉 [9] ,而竟逐之 [10] ;两弟...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

韩亡,秦有郑地 [3] ,与大梁邻 [4] ,王以为安乎 [5] ?王欲得故地,今负强秦之亲 [6] ,王以为利乎 [7] ? 【段意】此段为劝魏王不可亲秦伐韩理由之二。魏无忌提出:韩弱,又内外交困,极易攻灭。韩亡,秦占有故郑之地(即今韩都新郑),与魏都大梁相邻,极不...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

二年,城安邑、王垣 [6] 。七年,伐齐,至桑丘 [7] 。九年,翟败我于浍 [8] 。使吴起伐齐 [9] ,至灵丘 [10] 。齐威王初立 [11] 。 十一年,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后 [12] 。 十三年,秦献公县栎阳 [13] 。十五年,败赵北蔺 [14] 。 十六年,伐楚,取鲁阳 [...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 [2] ,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 [3] 。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4] 。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 [5] 。今王使欲地者制玺 [6] ,使欲...

《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提示】 赵世家在称诸侯前谱系为:中衍—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六世至奄父—叔带—五世至赵夙—共孟—赵衰—赵盾—赵朔—赵鞅—赵毋恤—赵浣;称诸侯后谱系为:烈侯籍—武公—敬侯章—成侯种—肃侯语—武灵王雍—惠文王何—孝成王丹—悼襄王偃—幽...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赵使人谓魏王曰:

“为我杀范痤 [1] ,吾请献七十里之地。”魏王曰:“诺。”使吏捕之,围而未杀。痤因上屋骑危 [2] ,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 [3] ,不如以生痤市 [4] 。有如痤死 [5] ,赵不予王地,则王将奈何?故不若与先定割地,然后杀痤。”魏王曰:“善。”痤因上书信...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䓨与公中缓争为太子。

公孙颀自宋入赵 [2] ,自赵入韩,谓韩懿侯曰 [3] :“魏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君亦闻之乎? 今魏得王错 [4] ,挟上党 [5] ,固半国也 [6] 。因而除之 [7] ,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 [8] ,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 [9] ,战于浊泽 [10] ,魏氏大败,魏君(...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 [5] ,国人称仁 [6] ,上下和合 [7] ,未可图也 [8] 。”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 [9] ,而河内称治 [10] 。 魏文侯谓李克曰 [11] :“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 [12] ,二...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

毕公高与周同姓 [1] 。武王之伐纣 [2] ,而高封于毕 [3] ,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 [4] ,为庶人 [5] ,或在中国 [6] ,或在夷狄 [7] 。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8] 。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 [9] ,毕万为右 [10] ,以伐霍、耿、魏 [11] ,灭之。以耿封赵夙...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

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馀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 [2] 。”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 [3] 。唐雎到,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 [4] ,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矣 [5] ,寡人知魏之急已 [6] 。”唐雎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桓子之孙曰文侯都。

魏文侯元年,秦灵公之元年也 [2] 。与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王同时 [3] 。 六年,城少梁 [4] 。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 [5] ,出其民 [6] 。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 [7] 。 十七年,伐中山 [8] ,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 [9] 。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

《史记·郑世家第十二》

【提示】 郑是西周末年周宣王所封之国,虽立国较晚,然经过桓、武、庄公三世努力,至春秋初年已颇有实力。但由于郑国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有晋国,南邻于楚,始终是两强争霸的焦点。是以战事连年,竟无宁日。而郑国竟能于两强争霸之间,求得生存和发展,...

《史记· 魏世家第十四》 -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

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 [3] 。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 [4] 。芒卯以诈重 [5] 。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八年,秦昭王为西帝 [6] ,齐湣王为东帝。月馀,皆复称王归帝 [7] 。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 [8]...

《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

【提示】 卫,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旦平定武庚反叛后分封给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的一个大国。它始都朝歌,后迁楚丘,又迁帝丘,最后迁野王,被秦二世所灭。 《卫康叔世家》记写从康叔至角君共44代卫国之君(其中州吁、牟黔、瑕、斑师、起为僭越)承传的历史,其...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提示】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他刚毅果决,雄才大略,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又专横暴虐,施行了许多使人民不堪忍受的暴政。本篇详尽地记载了秦始皇一生的事迹与功罪。由于秦二世、子婴当政短暂,其事迹...

《史记·律书第三》

【提示】 前人通过大量考证指出:今本《史记》的《律书》,系司马迁之后的人搜集原本《史记》亡佚的《兵书》的序文,并割取原本《史记·律历书》的部分内容加以拼合而成。故《正义》说:“《兵书》亡,不补。略述律而言兵。”这正是《律书》序文不重言律而重...

《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

【提示】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原名彘(zhi治),是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高帝刘邦的曾孙,是西汉强盛时期一位有雄才大略,又建立了文治武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在内外政策上有许多新的变革。如尊儒学,兴学校,选用各种人才;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打击匈...

《史记·历书第四》

【提示】 《历书》是记述古代历法的专史。但是据前人考证,司马迁的原作已残缺了。本篇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相当于前言,是对历的总论;后一部分是十分简略的“历术甲子篇”,记载了一部太岁纪年法七十六年的岁名以及该年的“大余”、“小余”。这曾引...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提示】 本篇记载了周武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44年)齐太公吕尚佐武王伐纣有功受封于齐,三十二代传至齐康公二十六年(前379年)田氏并齐而吕氏绝其祀,共660余年间的史事。 齐原是周初功臣太公吕尚的封国,后来领土日益扩展,逐渐强大,到桓公时开始称霸诸侯。...

《史记·河渠书第七》

【提示】 本篇是继《禹贡》之后的一篇水利专史。叙述从夏禹到汉武帝时期的水利发展史。夏禹的功绩主要是治理黄河水患,将黄河分为九条河流以减缓水势,最后合为逆河流入渤海。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的主要史实有:荥阳下引黄河水修成鸿沟,西部修汉水云梦渠,...

《史记·楚世家第十》

【提示】 在楚之早期发展中,不过是僻居南方的众多“蛮夷”部族之一。但在鬻熊的领导下,荜路蓝缕、艰苦创业,终于壮大为助周灭商的一支劲旅。到了春秋前期,经过楚武王、文王的惨淡经营,便日益壮大,俨然成为自立于南方的一大强国,并有效地抵御了齐桓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