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一百四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四十九卷梁纪五高祖武皇帝五天监十八年(己亥、519) 梁纪五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己亥,公元519年) [1]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令,右仆射王为左仆射,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 [1]春季,正月甲申(初四),梁朝任命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书令,右......
资治通鉴第七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七十五卷 魏纪七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 魏纪七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1]春,二月,吴车骑将军朱然寇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1]春季,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侵犯中,杀死掠夺了数千人之后,才离去。 [2]幽州刺史丘俭以......
资治通鉴第一卷
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1]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
秦纪二 秦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秦纪二秦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1]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而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之兵,左右以手共搏之,......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四卷唐纪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765)唐纪四十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 [1]闰十月,乙巳,郭子仪入朝。子仪以灵武初复,百姓雕弊,戎落未安,请以朔方军粮使三原路嗣恭镇之;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既死,请遣使巡抚河西及置凉、甘、肃、瓜、沙等州长......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三卷 梁纪九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酉、529)梁纪九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己酉,公元529年) [1]春,正月,甲寅,魏于晖所部都督彭乐帅二千余骑叛奔韩楼,晖引还。 [1]春季,正月甲寅(初二),北魏于晖的部下、都督彭乐率二千余骑兵反叛,投奔了韩楼,于晖只好......
资治通鉴第八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一卷 晋纪三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280) 晋纪三晋武帝太庚元年(庚子,公元280年) [1]春,正月,吴大赦。 [1]春季,正月,吴国实行大赦。 [2]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戌,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浚、唐彬击破丹阳监盛纪。......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二卷 梁纪八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528)梁纪八梁武帝大通二年(戊申,公元528年) [1]春,正月,癸亥,魏以北海王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1]春季,正月癸亥(初五),北魏任命北海王元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四十五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783)唐纪四十五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 [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 [1]十一月,乙亥(初二),朝廷将陇州改名为奉义军,提升韦皋为节度......
资治通鉴第七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七十九卷 晋纪一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酉、265) 晋纪一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 [1]春,三月,吴主使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与徐绍、孙偕来报聘。绍行至濡须,有言绍誉中国之美者,吴主怒,追还,杀之。 [1]春季,三月,吴主派遣光禄......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卷梁纪六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524) 梁纪六梁武帝普通五年(甲辰,公元524年) [1]春,正月,辛丑,魏主祀南郊。 [1]春季,正月辛丑(二十日),北魏孝明帝在南郊祭天。 [2]三月,魏以临淮王都督北讨诸军事,讨破六韩拔陵。 [2......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五卷唐纪四十一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774)唐纪四十一唐代宗大历九年(甲寅,公元774年) [1]春,正月,壬寅,田神功薨于京师。 [1]春季,正月壬寅(初三),田神功在京师去世。 [2]澧朗镇遏使杨猷自澧州沿江而下,擅出境至鄂州,诏......
资治通鉴第七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七十七卷 魏纪九高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256) 魏纪九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丙子,公元256年) [1]春,正月,汉姜维进位大将军。 [1]春季,正月,蜀汉姜维升任为大将军。 [2]二月,丙辰,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诸儒论夏少康、汉高祖优劣,以少康......
资治通鉴第七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七十八卷 魏纪十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62) 魏纪十魏元帝景元三年(壬午,公元262年) [1]秋,八月,乙酉,吴主立皇后朱氏,朱公主之女也。戊子,立子为太子。 [1]秋季,八月,乙酉(十六日),吴王立皇后朱氏,她是朱公主的女儿。戊子(十九日),立孙为......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一卷 梁纪七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526)梁纪七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公元526) [1]春,正月,辛丑朔,大赦。 [1]春季,正月辛丑朔(初一),梁朝大赦天下。 [2]壬子,魏以汝南王悦领太尉。 [2]壬子(十二日),北魏命令汝南王元悦兼......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唐纪四十四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亥、783)唐纪四十四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 [1]春,正月,丁亥,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盟于清水。 [1]春季,正月,丁亥(初十),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在清水结盟。 [2]庚寅,李希烈......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七卷唐纪四十三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781)唐纪四十三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 [1]六月庚寅,以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为润州刺史、浙江东・西节度使,名其军曰镇海。 [1]六月,庚寅(初三),德宗任命浙江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为润......
资治通鉴第七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七十六卷 魏纪八邵陵厉公下嘉平五年(癸酉、253) 魏纪八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1]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循在坐;欢饮沈醉,循起刺,杀之。资性泛爱,不疑于人。越太守张嶷,尝以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四卷 梁纪十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戌、530)梁纪十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庚戌,公元530年) [1]春,正月,己丑,魏益州刺史长孙寿、梁州刺史元俊等遣将击严始欣,斩之,萧玩等亦败死,失亡万余人。 [1]春季,正月,己丑(十三日),北魏益州刺史长孙寿、梁......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六卷唐纪四十二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779)唐纪四十二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779年) [1]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并同平章事。上方励精求治,不次用人,卜相于崔甫,甫荐炎器业,上亦素闻其名,故自迁谪中用......
资治通鉴第八十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卷 晋纪二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九年(癸巳、273) 晋纪二晋武帝泰始九年(癸巳,公元273年) [1]春,正月,辛酉,密陵元侯郑袤卒。 [1]春季,正月,辛酉(二十二日),密陵元侯郑袤去世。 [2]二月,癸巳,乐陵武公石苞卒。 [2]二......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三卷唐纪三十九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广德元年(癸卯、763)唐纪三十九唐代宗广德元年(癸卯,公元763年) [1]秋,七月,壬寅,群臣上尊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壬子,赦天下,改元。诸将讨史朝义者进官阶、加爵邑有差。册回纥可汗为颉咄登蜜施合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可......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五卷 梁纪十一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辛亥、531)梁纪十一梁武帝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531年) [1]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辛巳(初十),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实行大赦。 [2]魏尚书右仆射郑先护闻洛阳不守,士众逃......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四卷唐纪五十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九贞元八年(壬申、792) 唐纪五十唐德宗贞元八年(壬申,公元792年) [1]春,二月,壬寅,执梦冲,数其罪而斩之;云南之路始通。 [1]春季,二月,壬寅(十七日),韦皋捉获苴梦冲,在数说他的罪行后,斩杀了他。前往云南的道路开始......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七卷 梁纪十三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梁纪十三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公元535年) [1]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戊申朔(初一),梁武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同。 [2]是日,魏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六卷 梁纪十二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癸丑、533)梁纪十二梁武帝中大通五年(癸丑,公元533年) [1]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辛卯(初二),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大赦天下。 [2]魏窦泰奄至尔朱兆庭,军人因宴休惰,......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卷梁纪十六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547) 梁纪十六梁武帝太清元年(丁卯,公元547年) [1]春,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1]春季,正月朔(初一),发生日偏食,未被遮尽的太阳象钩一样。 [2]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以湘东王绎......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一卷唐纪四十七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兴元元年(甲子、784)唐纪四十七唐德宗兴元元年(甲子,公元784年) [1]五月,盐铁判官万年王绍以江、淮缯帛来至,上命先给将士,然后御衫。韩欲遣使献绫罗四十担诣行在,幕僚何士干请行;喜曰:“君能相为行,请今日过江。”士干许诺,归别......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唐纪四十六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784)唐纪四十六唐德宗兴元元年(甲子公元784年) [1]二月,戊申,诏赠段秀实太尉,谥曰忠烈,厚恤其家。时贾隐林已卒,赠左仆射,赏其能直言也。 [1]二月,戊申(初七),德宗颁诏追赠段秀实为太尉,谥号称为忠烈......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八卷 梁纪十四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戊午、538)梁纪十四梁武帝大同四年(戊午,公元538年) [1]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辛酉朔(初一),发生日食。 [2]东魏砀郡获巨象,送邺。丁卯,大赦,改元元象。 [2]......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三卷唐纪四十九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八贞元三年(丁卯、787)唐纪四十九唐德宗贞元三年(丁卯,公元787年) [1]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1]八月,辛巳朔(初一),出现日食。 [2]吐蕃尚结赞遣五骑送崔汉衡归,且上表求和;至潘原,李观语之以“有诏不纳吐......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一卷 梁纪十七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戊辰、548)梁纪十七梁武帝太清二年(戊辰,公元548年) [1]春,正月,已亥,慕容绍宗以铁骑五千夹击侯景,景诳其众曰:“汝辈家属,已为高澄所杀。”众信之。绍宗遥呼曰:“汝辈家属并完,若归,官勋如旧。”被发向北斗为誓。景......
资治通鉴第八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七卷 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309) 晋纪九晋怀帝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 [1]春,正月,辛丑朔,荧惑犯紫微。汉太史令宣于修之,言于汉主渊曰:“不出三年,必克洛阳。蒲子崎岖,难以久安;平阳气象方昌,请徙都之。”渊从之。大赦,改元河瑞。 ......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九卷 梁纪十五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乙丑、545)梁纪十五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乙丑,公元545年) [1]春,正月,丙申,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奖来骋。 [1]春季,正月,丙申(十七日),东魏派兼任散骑常侍的李奖到梁朝聘问。 [2]东魏仪同......
资治通鉴第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十三卷汉纪五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 汉纪五汉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 [1]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平 、太尉勃,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二卷唐纪四十八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七贞元元年(乙丑、785)唐纪四十八唐德宗贞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 [1]八月,甲子,诏凡不急之费及人冗食者皆罢之。 [1]八月,甲子(初二),德宗颁诏将一切不急的开销以及因事由官府供给饮食的多余人员一律裁撤。 [2......
资治通鉴第八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三卷 晋纪五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年(己未、299) 晋纪五晋惠帝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 [1]春,正月,孟观大破氐众于中亭,获齐万年。 [1]春季,正月,孟观在中亭击溃氐人,抓获齐万年。 [2]太子洗马陈留江统,以为戎、狄乱华,宜早绝其......
资治通鉴第八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六卷 晋纪八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305) 晋纪八晋惠帝永兴二年(乙丑,公元305年) [1]夏,四月,张方废羊后。 [1]夏季,四月,张方废黜羊皇后。 [2]游楷等攻皇甫重,累年不能克,重遣其养子昌求救于外。昌诣司空越,越以太宰新与山东连和......
资治通鉴第八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二卷 晋纪四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己酉、289) 晋纪四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 [1]夏,四月,太庙成;乙巳,袷祭;大赦。 [1]夏季,四月,太庙建成。乙巳(十一日),集中远近祖先进行合祭。大赦天下罪人。 [2]慕容遣使请降;五......
资治通鉴第八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八卷 晋纪十孝怀皇帝下永嘉六年(壬申、312) 晋纪十晋怀帝永嘉六年(壬申,公元312年 [1]春,正月,汉呼延后卒,谥曰武元。 [1]春季,正月,汉呼延皇后去世,谥号为武元。 [2]汉镇北将军靳冲、平北将军卜寇并州;辛未,围晋阳。 ......
资治通鉴第八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五卷 晋纪七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 晋纪七晋惠帝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 [1]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余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
资治通鉴第八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四卷 晋纪六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宁元年(辛酉、301) 晋纪六晋惠帝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 [1]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汜瑗为谋主,悉讨破之,威著西......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五卷唐纪五十一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甲戌、794)唐纪五十一唐德宗贞元十年(甲戌,公元794年) [1]六月,壬寅朔,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缄与抱真从甥元仲经谋,秘不发丧,诈为抱真表,求以职事授缄;又诈为其父书,遣裨将陈荣诣王武俊假货财。武俊怒曰:......
资治通鉴第九十卷
资治通鉴第九十卷 晋纪十二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317) 晋纪十二晋元帝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 [1]春,正月,汉兵东略弘农,太守宋哲奔江东。 [1]春季,正月,汉军向东进攻弘农郡,太守宋哲逃奔江东。 [2]黄门郎史淑、侍御史王冲自长安奔凉州,......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六卷唐纪五十二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一贞元十七年(辛巳、801)唐纪五十二唐德宗贞元十七年(辛巳,公元801年) [1]春,正月,甲寅,韩全义至长安,窦文场为掩其败迹;上礼遇甚厚。全义称足疾,不任朝谒,遣司马崔放入对。放为全义引咎,谢无功,上曰:“全义为招讨使,能......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七卷 陈纪一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557)陈纪一陈武帝永定元年(丁丑,公元557年) [1]春,正月,辛丑,周公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露门;追尊王考文公为文王,妣为文后;大赦。封魏恭帝为宋公。以木德承魏水,行夏之时,服色尚黑。以李弼为太师,赵贵为太傅......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四卷 梁纪二十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551)梁纪二十梁简文帝大宝二年(辛未,公元551年) [1]春,正月,新吴余孝顷举兵拒侯景,景遣于庆攻之,不克。 [1]春季,正月,新吴人余孝顷率领军队抵抗侯景。侯景派于庆去攻打他,没有打赢。 [2]庚......
资治通鉴第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十八卷汉纪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前133) 汉纪十汉武帝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133年) [1]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 [1]冬季,十月,武帝来到雍地,在五举行祭祀。 [2]李少君以祠灶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舍人,匿其年及其生......
资治通鉴第九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九十一卷 晋纪十三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己卯、319) 晋纪十三晋元帝太兴二年(己卯,公元319年) [1]春,二月,刘遐,徐龛击周抚于寒山,破斩之。初,掖人苏峻帅乡里数千家结垒以自保,远近多附之。曹嶷恶其强,将攻之,峻率众浮海来奔。帝以峻为鹰扬将军,助刘遐讨周抚......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九卷唐纪五十五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812)唐纪五十五唐宪宗元和七年(壬辰,公元812年) [1]冬,十月,乙未,魏博监军以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府契。”李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李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
资治通鉴第九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九十三卷 晋纪十五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 晋纪十五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 [1]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与李脱谋为不轨,收嵩、,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1]春季,正月,王敦......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七卷唐纪五十三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806)唐纪五十三唐宪宗元和元年(丙戌,公元806年) [1]春,正月,丙寅朔,上帅群臣诣兴庆宫上上皇尊号。 [1]春季,正月,丙寅朔(初一),宪宗率领群臣来到兴庆宫,向太上皇进献尊号。 [2......
资治通鉴第八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八十九卷 晋纪十一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 晋纪十一晋愍帝建兴二年(甲戌,公元314年) [1]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东行。 [1]春季,正月,辛未(初一),有个像太阳似的东西殒落到地下,又接连出现三个太阳,从西方......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六卷 梁纪二十二敬皇帝绍泰元年(乙亥、555) 梁纪二十二梁敬帝绍泰元年(乙亥,公元555年) [1]春,正月,壬午朔,邵陵太守刘将兵援江陵,至三百里滩,部曲宋文彻杀之,帅其众还据邵陵。 [1]春季,正月,壬午朔(初一),邵陵太守刘带兵救援江陵,走到三......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一卷唐纪五十七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下元和十四年(己亥、819)唐纪五十七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819年) [1]二月,李听袭海州,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败平卢兵于沂州,拔丞县。 [1]二月,李听出兵袭击海州,攻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率军......
资治通鉴第九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九十四卷 晋纪十六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328) 晋纪十六晋成帝咸和三年(戊子,公元328年) [1]春,正月,温峤入救建康,军于寻阳。 [1]春季,正月,温峤来救援建康,屯军寻阳。 韩晃袭司马流于慈湖;流素懦怯,将战,食炙不知口处,兵败......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八卷唐纪五十四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元和四年(己丑、809)唐纪五十四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 [1]秋,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京兆尹杨凭,前为江西观察使贪污僭侈;丁卯,贬凭临贺尉。夷简,元懿之玄孙也。上命尽籍凭资产,李绛谏曰:“旧制......
资治通鉴第九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九十二卷 晋纪十四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 晋纪十四晋元帝永昌元年(壬午,公元322年) [1]春,正月,郭璞复上疏,请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乙卯,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郭璞再次上疏,请求以元帝皇孙司马衍出世为契机,颁布赦免令,元......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二卷 梁纪十八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己已、549)梁纪十八梁武帝太清三年(己已,公元549年) [1]春,正月,丁巳朔,柳仲礼自新亭徙营大桁。会大雾,韦粲军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过半,立栅未合,侯景望见之,亟帅锐卒攻粲。粲使军主郑逸逆击之,命刘叔胤以舟师截......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三卷梁纪十九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550) 梁纪十九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 [1]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辛亥朔(初一),梁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宝。 [2]陈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路养将二万人军......
资治通鉴第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十九卷汉纪十一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前124) 汉纪十一汉武帝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 [1]冬,十一月,乙丑,薛泽免。以公孙弘为 丞相,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弘始。 [1]冬季,十一月乙丑(初五),汉武帝免除薛泽职务,任命公孙弘为 丞相,封......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五卷梁纪二十一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二年(癸酉、553) 梁纪二十一梁元帝承圣二年(癸酉,公元553年) [1]春,正月,王僧辩发建康,承制使陈霸先代镇扬州。 [1]春季,正月,王僧辩从建康出发,按照诏旨让陈霸先从京口回来替代他镇守扬州。 [2]丙子,......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卷唐纪五十六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817)唐纪五十六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公元817年) [1]春,正月,甲申,贬袁滋为抚州刺史。 [1]春季,正月,甲申(二十四日),宪宗将袁滋贬为抚州刺史。 李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余,......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一卷 陈纪五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572)陈纪五陈宣帝太建四年(壬辰,公元572年) [1]春,正月,丙午,以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 [1]春季,正月,丙午(初三),陈朝任命尚书仆射徐陵为左仆射,中书监王劢为右仆射。 ......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六卷唐纪六十二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838) 唐纪六十二唐文宗开成三年(戊午,公元838年) [1]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归第。又有盗邀击于坊门,断其马尾,仅而得免。上闻之大惊,命神策六军遣兵防卫,敕中外捕......
资治通鉴第九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九十八卷 晋纪二十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 晋纪二十晋穆帝永和四年(戊申,公元348年) [1]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杀士民什八九。 [1]夏季,四月,林邑国的军队进犯九真郡,当地的士兵百姓十之八九被杀。 [2]赵秦公韬有宠于赵王虎......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四卷陈纪八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年(庚子、580) 陈纪八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580年) [1]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庙。 [1]春季,正月,癸巳(初七),北周天元皇帝到太庙癸祀祖先。 [2]戊戌,以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督缘江军......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卷 陈纪四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陈纪四陈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公元567年) [1]春,正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癸酉朔(初一),出现日食。 [2]尚书左仆射袁枢卒。 [2]陈朝尚书左仆射袁枢去世。 [3]......
资治通鉴第九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九十五卷 晋纪十七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332) 晋纪十七晋成帝咸和七年(壬辰,公元332年) [1]春,正月,辛未,大赦。 [1]春季,正月,辛未(十五日),东晋大赦天下。 [2]赵主勒大飨群臣,谓徐光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对曰:“......
资治通鉴第九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九十九卷 晋纪二十一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七年(辛亥、351) 晋纪二十一晋穆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 [1]春,正月,丁酉,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丁酉(初一),出现日食。 [2]苻健左长史贾玄硕等请依刘备称汉中王故事,表健为都督关中......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三卷唐纪五十九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癸卯、823)唐纪五十九唐穆宗长庆三年(癸卯,公元823年) [1]春,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采、银器各有差。 [1]春季,正月,癸未(二十七日),唐穆宗赏赐左、右神策军护军中......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二卷 陈纪六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乙未、575)陈纪六陈宣帝太建七年(乙未,公元575年) [1]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1]春季,正月,辛未(十六日),陈宣帝到南郊祭天。 [2]癸酉,周主如同州。 [2]癸酉(十八日),北周国主去......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七卷唐纪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三年(癸亥、843) 唐纪六十三唐武宗会昌三年(癸亥,公元843年) [1]春,正月,回鹘乌介可汗帅众侵逼振武,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帅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拓跋三千骑袭其牙帐,沔自以大军继之。雄至振武,登城望回鹘......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二卷 唐纪五十八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中长庆元年(辛丑、821) 唐纪五十八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 [1]秋,七月,甲辰,韦雍出,逢小将策马冲其前导,雍命曳下,欲于街中杖之。河朔军士不贯受杖,不服。雍以白弘靖,弘靖命军虞候系治之。是夕,士卒连营......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八卷陈纪二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560) 陈纪二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 [1]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癸丑朔(初一),陈朝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天嘉。 [2]齐大赦,改元乾明。 [2]北齐大赦天下,......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三卷陈纪七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乙酉、577) 陈纪七陈宣帝太建九年(丁酉,公元577年) [1]春,正月,乙亥朔,齐太子恒即皇帝位,生八年矣;改元承光,大赦。尊齐主为太上皇帝,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太上皇后。以广宁王孝珩为太宰。 [1]春季,正月......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五卷唐纪六十一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八年(甲寅、834) 唐纪六十一唐文宗太和八年(甲寅,公元834年) [1]春,正月,上疾小瘳;丁巳,御太和殿见近臣,然神识耗减,不能复故。 [1]春季,正月,唐文宗的病情稍有好转,丁巳(初五),亲临太和殿,接见左右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