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8页
荆钗记 之 祭江
【风马儿】[老旦上]柳拂征衣露未央,可怜年迈往他乡。[末]谩自殷勤设奠,血泪洒长江。[老旦]渺渺茫茫浪泼天,可怜辜负你青年。[末]小姐,你清名须并浣纱女,白发亲姑谁可怜?老安人,正在此处拾的绣鞋。[老旦]就此摆下祭礼。【绵搭絮】寻踪觅迹到江边。李成舅,可曾带得香来?[末]小人不曾带......
荆钗记 之 遣音
【破阵子】[外上]野外江山幽雅,城中景物繁华。[贴旦、旦、丑上]六街三市堪描画,万紫千红实可夸。[合]闽城景最佳。[外]夫妻幸喜到闽城,跋涉程途为利名。[贴]大布仁风宽政令,广施德化慰黎民。[外]夫人,我自到任三月,且喜词清讼简,盗息民安。[贴]乃相公治政所致。相公曾许孩儿去书报他丈夫知道......
荆钗记 之 传鱼
【醉落魄】[生上]乡关久别应多虑,幸登高第得铨除。修书欲寄报平安,浼承局,带回归。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念小生贫寒之际,以荆钗为聘,遂结姻亲。临行又蒙岳丈接取母亲妻子一同居住,仍赠盘缠赴京,得了头名状元。深蒙圣恩,除授饶州佥判。本欲回乡视亲,不合参见万俟丞相,反要招我为婿,只因不......
荆钗记 之 闺念
【破阵子】[旦上]灯灿金花无寐,尘生锦瑟消魂。凤管台空,鸾笺信杳,孤帏不断离情。巫山梦断银缸雨,绣阁香消玉镜蒙。十朋,休怨怀想人。妾惭非淑女,父命嫁洪儒。矢心共贫素,布荆乐有余。旦夕侍巾栉,齐眉愧不如。两情正欢洽,一旦赴征书。折此蓝田玉,分我合浦珠。翠钿空零落,绿鬓渐萧疏。登楼试晚妆,镜破......
荆钗记 之 分别
【卜算子】[外上]从别女孩儿,心下常萦系。昨日令人去请归,彼此心欢喜。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昨日着李成去搬取王亲妈、秀才与我女孩儿同家另居。待李成回来,便知分晓。【疏影】[老旦上]韶光荏苒,叹桑榆暮景,贫困相兼。[旦上]半载忧愁,一家艰苦,未知何日回甜?[生上]粗衣粝食心......
荆钗记 之 投江
【梧叶儿】[旦上]遭折挫,受禁持,不由人不泪垂。无由洗恨,无由远耻。事临危,拚死在黄泉作怨鬼。自古道:河狭水紧,人急计生。来到江头了也。天那,夫承宠渥,九重仙阙拜龙颜;妾受凄凉,一纸诈书分凤侣。富室强谋娶妇,惑乱人伦;萱堂怒逼成亲,毁伤风化。妾岂肯从新而弃旧?焉能反正以从邪?争如就死忘......
荆钗记 之 参相
[末上]碧玉堂前列管弦,珍珠帘卷袅学沉烟。不闻阃外将军令,只听朝中天子宣。自家不是别人,乃是万俟丞相府中堂候官的是也。且说我那丞相,真上官高极品,累代名家。身居八座之尊,班列群僚之上。论文呵,对先圣夜读诗书;论武呵,总元戎时观韬略。巍巍驾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休说官高极品,先夸相府轩昂:泥......
荆钗记 之 赴任
【临江仙】[老旦上]客梦悠悠鸡唤醒,窗前尚有残灯。[生、末上]揽衣披枕自评论,今日飘零,何日安宁?[老旦]孩儿,促整衣装及早行,区区只为利和名,[生]拚却餐风并宿水,[末]不愁戴月与披星。[老旦]孩儿,就此趱行前去。【朝元歌】腾腾晓行,露湿衣襟冷。徐徐晚行,月照遥天螟。只为功名,远......
荆钗记 之 遐契
【秋夜月】[净上]家富豪,少甚财和宝?未毕姻亲,萦牵怀抱。只因命犯孤星照,没一个老瓢。自家号做孙汝权,牛羊无数广田园。无瑕美玉白似雪,没孔珍珠大似拳。白银积下如土块,黄金堆垛似方砖。温州城里第一个财主,件件称心,样样如意。说也惶恐,夜夜缩脚眠。前日学中回来,偶见一家门径里面四个大字:“为善......
西厢记 之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一折[孙飞虎上开]自家姓孙,名彪,字飞虎。方今唐德宗即位,天下扰攘。因主将丁文雅失败,俺分统五千人马,镇守河桥,劫掳良民财物。近知先相国崔珏之女莺莺,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现在河中府普救寺借居。我心中想来,当今用武之际,主将尚然不正,我独廉何为?大小......
荆钗记 之 议亲
【绕池游】[老旦上]桑榆幕景,将往事空思省。家贫窘,闷怀耿耿。共姜誓盟,慕贞洁甘守孤零,喜一子学问有成。老身柏舟誓守,自甘半世居孀。榆景身安,惟爱一经教子。锥有破茅之地,仅可容身;囊无挑药之资,旋谋糊口。剪发常思侃母,断机每念轲亲。正是不求金玉贵,惟愿子孙贤。老身张氏,少适王门,自从丈夫亡后......
荆钗记 之 逼嫁
【福青歌】[净上]只因我女娇媚,富家郎要结姻契。姑娘在此作良媒,寻思道理,强如嫁着穷鬼。常言道:会嫁嫁田庄,不会嫁嫁才郎。好笑我老儿将女儿许嫁王十朋,姑娘来说的温州城内第一个财主孙汝权。如今姑娘绣房中女儿议亲,待姑娘来便知端的。【前腔】[丑上]玉莲贱人无理,激得我怒从心起。腌臜......
荆钗记 之 启媒
【荷叶鱼儿】[外上]春雨新收,喜见山明水秀。万花深处有鸣鸠,软红泥踏青时候。试蹑青鞋,慢拖斑竹,去寻良友。自分老林丘,诗酒朋俦。昔年碧水壮遨游,学冠同流。嗟吁独负邓攸忧,一子难留。且求佳婿续箕裘,是亦良谋。老夫昔在太学,曾试贡元,人故以贡元呼之。至亲三口,继室小女而已。田园足以供衣食,庐舍......
西厢记 之 张君瑞庆团杂剧
楔子[末引仆人上开,云]自暮秋与小姐相别,倏经半载之际。托赖祖宗之荫,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如今在客馆听候圣旨御笔除授,惟恐小姐挂念,且修一封书,令琴童家去,达知夫人,便知小生得中,以安其心。琴童过来!你将文房四宝来,我写就家书一封,与我星夜到河中府去,见小姐时,说:“官人怕......
荆钗记 之 遣仆
【出队子】[外上]追思前事,追思前事,心下如同理乱丝。虽然颇颇有家私,争奈年高无后嗣,怎不教人日夕怨咨?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当初本欲招赘王十朋为婿,谁知我那婆子嫌贫爱富,定要嫁在孙家。我女不从,因此变作参商,翻成仇怨。是我一时将机就机,将孩儿送过王门。如今王十朋赴京科举,思虑他家无人,......
荆钗记 之 合卺
【风马儿】[老旦上]株守蜗居事桑蚕,形憔悴,鬓蓝参。[生上]家寒世薄精神减,凄凉一担。母忧愁,子羞惭。[老旦]孩儿,姻缘之事非偶然,前番许将仕来说亲事,我因将荆钗为定。此人一去许久,不见回报。敢是不成了。[生]母亲,姻缘前生分定,苦苦挂怀则甚?【琐寒窗】[老旦]这门亲非是我贪婪,无奈......
西厢记 之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楔子[旦上,云]昨夜红娘传简去与张生,约今夕和他相见,等红娘来做个商量。[红上,云]姐姐着我传简帖儿与张生,约他今宵赴约。俺那小姐,我怕又有说谎,送了他性命,不是耍处。我见小姐去,看他说甚么。[旦云]红娘收拾卧房,我睡去。[红云]不争你要睡呵,那里发付那生?[旦云]甚么那生?[红......
荆钗记 之 家门
【临江仙】[末上]一段新奇真故事,须教两极驰名。三千今古腹中存,开言惊四座,打动五灵神。六府齐才并七步,八方豪气凌云,歌声遏住九霄云。十分全会者,少不得仁义礼先行。[问答照常]【沁园春】才子王生,佳人钱氏,贤孝温良。以荆钗为聘,配为夫妇。春闱催试,拆散鸾凰。独步蟾宫,高攀仙桂,一举鳌......
荆钗记 之 辞灵
【破阵子】[旦上]翠黛深笼宝镜,蛾眉懒画春山。丝萝虽喜依乔木,椿树还怜老岁寒,偷将珠泪弹。我生胡不辰,襁褓失慈母。鞠育赖椿庭,成立多艰楚。此日遣于归,父命曷敢阻?进退心恐伤,有泪出肺腑。奴家被继母逼嫁孙郎,我爹爹不允,将机就机,只说今日是十恶大败之日,匆遽之间,将奴出配王家。首饰衣服,并无......
赵氏孤儿 之 赵氏孤儿大报仇
楔子[净扮屠岸贾领卒子上,诗云]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当时不尽情,过后空淘气。某乃晋国大将屠岸贾是也。俺主灵公在位,文武千员,其信任的只有一文一武:文者是赵盾,武者即某矣。俺二人文武不和,常有伤害赵盾之心,争奈不能入手。那赵盾儿子唤做赵朔,现为灵公驸马。某也曾遣一勇士鉏麑,仗着短......
荆钗记 之 会讲
【满庭芳】[生上]乐守清贫,恭承严训,十年灯火相亲。胸藏星斗,笔阵扫千军。若遇桃花浪暖,定还我一跃龙门。亲年迈,且自温衾扇枕,随分度朝昏。[古风]越中古郡夸永嘉,城池阛阓人奢华。思远楼前景无限,画船歌妓颜如花。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奈何家业渐凋零,报效劬劳未如意。尽教弹铗叹无鱼,......
荆钗记 之 绣房
【恋芳春】[旦上]宝篆香消,绣窗日永,又还节近清明。暗里时更换,月老逼椿庭,惟愿双亲福寿康宁。镜中常自叹婵娟,生长闺门二八年。惟喜椿庭身在室,何堪萱室魄归天。言工容德悉兼全,玉质无瑕赛月圆。春去秋来多少事,金莲那肯出房前?奴家侍奉早膳已毕,且向绣房做些针指。【一江风】绣房中,袅袅香烟......
汉宫秋 之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楔子[冲末扮番王引部落上,诗云]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控弦百万为君长,款塞称藩属汉家。某乃呼韩耶单于是也。若论俺家世:久居朔漠,独霸北方。以射猎为生,攻伐为事。文王曾避俺东徙,魏绛曾怕俺讲和。獯鬻��狁,逐代易名;单于可汗,随时称号。当秦汉交兵之时,中原有事;......
西厢记 之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楔子[旦上,云]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着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叫红科][红上,云]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旦云]这般身子不快呵,你怎么不来看我?[红云]你想张……[旦云]张甚么?[红云]我张着姐姐哩。[旦云]我有一件事央及你咱。[红云]甚么事?......
荆钗记 之 堂试
【谒金门】[小外、杂从上]简命分专邦甸,报国存心文献。蒲鞭枉昭公椽,三载民无怨。[鹧鸪天]千里承恩秉郡旄,矢心曾不染秋毫。公门既许清如水,吏笔何须利似刀?无德政,起童谣,聿修文书赞皇朝。愿将廉范龚黄意,布政瓯城教尔曹。自家温州太守吉天祥是也。即今宾兴之秋,又当堂试之日,下官今日考试诸生。左......
荆钗记 之 受钗
【似娘儿】[外上]一女貌天然,缘分浅,亲事迁延,愿天早与人方便。丝萝共结,蒹葭可依,桑梓相联。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老夫昨央将仕王宅议亲,回来便知端的。[末上]仗托荆钗成好事,何须红叶作良媒。昨蒙贡元央我王宅议亲,不免回覆。有人么?[外]将仕,有劳动问,亲事如何?[末......
荆钗记 之 庆延
【高阳台】[外上]兔走乌飞,星转物换,看看鬓发皤然。嗣息无缘,幸生一女芳年。温衣饱食堪过遣,赖祖宗遗下田园。喜一家老幼平安,谢天全。[鹧鸪天]华发萧萧鬓若霜,老来无子实堪伤。箕裘事业谁承继,诗礼传家孰绍芳?闲议论,细思量,欲将一女赘贤良。流行坎坷皆前定,只把丹心托上苍。老夫姓钱,名流行,......
西厢记 之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楔子[外扮老夫人上开]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厮儿,唤做......
夫妻重会珍珠衫
这是一则明末流传很广的爱情故事。较完整的记载初见于明宋懋澄《九籥集·别集》卷三(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排印本),题为《珠衫》。故事说:楚中有一商人,年纪二十余岁,妻子很美。商人往广东经商,其妻在......
龙女恋张生煮海
蓬莱作为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是一个充满仙气、令人神往的地方。且不说那人迹绝无的琼楼玉宇,也不说那餐风饮露的神仙,单是山上的灵芝仙草也令人仰慕渴望不巳。早在秦代,那个梦想长生不死的秦始皇就派人前往寻求之,怎......
人神恋悲生洛水
在中国文学史上,“洛神”是一个为历代文人反复歌咏的对象。正如其它传统的文学题材一样,它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从中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在美学上不断完善的轨迹,而且还可以透视到它......
王魁桂英恩仇记
因着男女双方社会地位的不同变迁而造成婚变的故事,在我国爱情文学题材中是一大宗。从一定意义来说,这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唐兴科举,打破了豪门士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寒门庶族也可以通过科举攀登到统治者的行列中去。所......
双渐苏卿人月圆
宋人传奇《苏小卿》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虽然它不像《莺莺传》被王实甫改编成的《西厢记》杂剧那样的妇孺皆知,但经过小说,诸宫调,散曲,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传播,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苏小卿这样一位敢......
王昭君出塞和亲
在中国历史上出塞的女子不少,而且大多是宗室公主,但她们的事迹很少有人传颂,而“良家子”出身的宫女王昭君,却引起历朝历代人们的同情与歌颂,虽经历史潮汐冲洗,至今仍留下许多文彩绚丽的佳作。仅清人胡凤丹编辑《青......
玉堂春落难逢夫
相传《玉堂春》是发生在明万历年间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几乎从一开始,这个哀艳动人的事件就以它跌宕离奇的情节和主人公坎坷崎岖的爱情遭遇轰动遐迩,深得人们的同情。当时就有人把它演成小说,也有人把它附会成海瑞的公案......
牛郎织女天河配
这是一则美丽动人而又哀婉凄楚的爱情传说: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美丽聪慧,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满天绚烂缤纷的云霞;人间有个看牛娃叫牛郎,朴实勤劳,一直受兄嫂虐待,过着贫苦凄凉的生活。一天,与牛郎相依为命的老......
墙头马上 之 裴少俊墙头马上
第一折[冲末扮裴尚书引老旦扮夫人上,诗云]满腹诗书七步才,绮罗衫袖拂香埃。今生坐享荣华福,不是读书那里来。老夫工部尚书裴行俭是也。夫人柳氏,孩儿少俊。方今唐高宗即位仪凤三年。自去年驾幸西御园,见花木狼藉,不堪游赏;奉命前往洛阳,不问权豪势要之家,选拣奇花异卉,和买花栽子,趁时栽接......
风流惧内狮子吼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据说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写的一首嘲笑他的好朋友陈慥“惧内”的滑稽诗。“惧内”俗称怕老婆。把这类事当成文学创作的题材,起于何时难于确考,而苏......
月底西厢传佳话
在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西北,有一座南濒中条山、西临黄河湾的佛寺,这就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寺中矗立着一座十三层的方形佛塔,被群众称为“莺莺塔”,民谣曰:“普救寺的莺莺塔,离天只有丈七八;站在塔顶举......
人间何处说相思
在人世间,最动人的是情,最难诉说的也是情。情世界业姻缘,岁岁年年、朝朝幕幕,几多欢笑,几多叹惋,几多怨恨。然而,在这永恒的题目下,在无数的痴男怨女中,又有谁钟情似霍小玉呢? &n......
井台会子白兔记
人字写来二人全。智远酒醉睡瓜园。三娘受尽兄嫂迫,一冥磨磨到天光。(1908年上海刊印的《新款上大人歌》)五月初五人划船。智远拼命去投军。咬脐打猎赶白兔,母子相会在长春。(泉州清源斋翻印的《采莲衣歌》中的《......
窦娥冤 之 感天动地窦娥冤
楔子[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
人面桃花颂情至
唐崔护《游城南》诗曰:“去年今日比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孟的《本事诗·情感》又据此敷演为崔护和少女的恋爱故事。从此,“崔护谒浆”便成了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的热......
杜十娘怒沉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明代著名的话本,即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见于《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是明代著名的话本作家冯梦龙创作的。冯梦龙的根据是明人宋懋澄《九籥集》卷五的《负情侬传》。宋懋澄字幼清,云间(今江苏松......
月老红线定姻缘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爱情婚姻领域极其丰富多彩,又充满着偶然性和不可把握性。古往今来,有多少美好姻缘艳传人口,又有多少所配非人的婚姻悲剧。因此,在古代,在闭塞的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对纷繁复杂的爱情现象作出充......
死同穴梁祝化蝶
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千百年来家传户诵,妇孺皆知。它是我国流传最久、传播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它是中国古代青年男女反抗封建束缚,要求婚姻自由的壮丽颂歌。它歌颂了青年男女坚贞不屈的品格和生死不渝的斗争精神,体现......
好夫妻你中有我
与西方相比,中国缺少爱情诗,这已成公论,但不是没有爱情诗。“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这是因为中国的婚姻大半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成的,婚前能偷尝禁果者少,故为......
守寒窑夫妻情笃
这个爱情故事的男主角是吕蒙正。查诸史籍,吕蒙正,宋代人。其父吕龟图好内宠,将蒙正及其母刘氏逐出,生活极为困苦。(《宋史·本传》)龙门山利涉院僧人识其为贵人,延至寺中居住,九年之后秋试,一举状元及第,位至宰......
令人绝倒风筝误
《风筝误》——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字笠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前无故事依傍,“凭空结构”(《曲海总目提要》)的优秀古典喜剧。作品问世后广为搬演,其中《鹞误》、《冒美》、《惊丑》、《前亲》、《逼婚》、《后亲》......
红梅云雨西湖情
南宋建都杭州以后,西湖从一个关系杭州人民生存的天然蓄水库,一变成为京都的风景区。它不仅是帝王将相、地主富商们的安乐窝;也是骚人墨客、游子市人的欢聚之处。它既记载了许多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业绩,也产生了不少风......
红拂慧眼识英雄
红拂女的故事,在中国美丽众多的传统爱情故事中占有一席之地。它起源于唐代而流传至今,经历了时代的严峻考验,各代的人民和艺术家都按照自己的和体现所处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不断地丰富着它,使红拂女这一形象的内涵不......
苏若兰织锦回文
前秦苻坚为帝时,有一对恩爱夫妻,男名窦滔,女名苏蕙。窦滔字连波,右将军窦于真的孙子,窦朗的第二个儿子。窦滔风神秀伟,熟续经史,能文能武,甚为时人推崇。苻坚视之为左右臂,历加重任;窦滔干得也很有政绩。苏蕙字......
生死鸳鸯娇红记
这是一个情深百折、凄绝感人的古代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富庶的成都平原。男女主人公申纯和王娇娘,知音同心,一往情深,但屡遭间阻,生前不能成就婚配,双双抱恨而亡,死后终于合葬一处。人们赞赏他俩......
两同心生死夫妻
在现实生活中,坚守信约,百折不挠,矢志不移,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爱情故事,层出不穷,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这类故事也各具独特的风采。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陈多寿生死夫妻》,就是一......
苏小妹才压须眉
北宋时期,中国出了三个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号称“三苏”。可巧的是,他们又正好是一家三父子,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以一门之中,产生三个一流大作家,这乃是千古少有之盛事。但好事者仍不......
刘晨阮肇入天台
一天,刘晨、阮肇二人同去天台山采药,在路迷食尽之时得遇两位仙女,并且留他二人成了亲。过了一段时间,刘阮二人急切求归,返家后只见物事全非,始知已逾数世。及重返天台再寻二仙女,不得;后二人亦失所在。&nb......
杜牧扬州梦难圆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诗人杜牧送其弟杜��治病又来到了扬州。岂止是旧地重游,这扬州使诗人几乎遍尝了人生滋味!抚今追昔,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题为《遣怀》的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
朱买臣马前泼水
“痴情女子负心汉”是流传在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语。这句看似平淡的俗语,反映了在男性为中心的古代封建社会,成千上万善良、多情的女性所遭遇的爱情、婚姻悲剧。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潇湘夜雨》中的张翠鸾、《王魁负......
钗盒情缘总虚幻
在历代的帝王和后妃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为人所熟知,也最脍炙人口。以李杨的“钗盒情缘”为题材的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自中唐、五代起,直到晚清,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欢迎。长生殿李杨密誓,马嵬坡李杨死......
乱世魂越娘背灯
有关越娘的爱情故事,有两则。《越娘背灯》的故事,应是宋代刘斧撰辑的《青琐高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宋元笔记丛书》之一)别集卷之三的《越娘记》,子目作《梦托杨舜俞改葬》,署名“钱希白(一作伯)内翰......
秀秀难舍碾玉郎
《碾玉观音》是宋元明清时期相当流行的一个爱情故事。《京本通俗小说》集即收录了这个故事,明时冯梦龙编《警世通言》小说集时,也收入这个故事,更名为《崔待诏生死冤家》,题下注曰:“宋人小说题作《碾玉观音》。”明......
乱世姻缘拜月亭
公元十二世纪初叶,那场残酷的金蒙战争,曾经造成了“白骨中原如卧麻”的惨景,剽悍的蒙古骑兵,给金国官民带来多少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苦况。但是,那可怕的声声鼙鼓,却也意外地成就了王瑞兰和蒋世隆一桩奇特的姻缘。......
别具一格绿牡丹
自从有了人类,性爱就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中,爱情的描写源远流长,并越来越受到作家的重视和读者的青睐。然一代文学有一代的特点,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的爱情描写,大都具有它所处时......
连环记吕布貂蝉
在这个爱情故事中,貂蝉扮演了一个复杂的角色,她的恋情带着政治目的。她受意于王允,被王允暗许吕布、明送董卓,离间父子二人,促使吕布刺杀董卓与她完聚。是谓“连环计”。计谋的主要目的当是翦除董卓,让吕布又一次闯......
卖油郎独占花魁
曾经有一个时期,学术界把自宋代开始盛行的话本小说,命为“市民文学”。这很可能由于话本小说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人民,且为城市人民喜闻乐见而然。而话本小说的内容,诚如宋末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指出的:“且小说......
尾生期女淹蓝桥
“水淹蓝桥”是中国民间流传的最古老的爱情故事之一,它讲的是在战国时期,鲁地有一个青年,名叫尾生。他与一位女子约好在蓝桥之下见面,时间已到,女子未来,河水在不断上涨,但尾生终不肯离去,最后抱桥柱被淹而死。《......
金玉奴棒打薄情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三、王同轨《耳谈》、冯梦龙《情史》载有一个情节大致相似的故事。说是宋代绍兴年间,杭州有一新补太学生,贫穷不能自保,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曾做过杭州乞丐首领,被称作“团头”的,......
罗敷秋胡桑园会
以老生、青衣应工的京剧《桑园会》,是传统剧目中的佳作,深受人们喜爱;乐府古诗《陌上桑》,早巳脍炙人口,成为人们交口赞赏的名篇。学术界有人认为,这本是两个独立的故事,但阴差阳错,竟误会成了互相干连的同一系统......
范蠡西施浣纱情
相传在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争斗,越王勾践败于会稽,于是便施美人计,命大夫范蠡四处访寻美女,进献吴王夫差。范蠡在苧萝山下偶逢浣纱美女西施,二人一见心倾,两相爱悦。但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忍痛割爱。十年后,越王生......
张倩女魂迷青琐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男女婚嫁天经地义的途径,少男少女们的感情则被封建礼教束缚、扼杀。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演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而这就是浩瀚的文学作品取之不尽的故事原型。事实......
红梅仙女杜诗魂
四川崇庆县(古称蜀州)东,有一个供人们登临游览的地方,称为东亭,又名东阁。唐代诗人裴迪天宝后曾寓居蜀州,一次他在这里送客,正值早梅开放,忽然想起了他的好友杜甫,于是写诗相赠(裴诗今已佚)。杜甫当时也飘泊在......
唐伯虎三笑姻缘
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杭二处殷富已久,洵为形胜之地。尤见其是苏州,说不尽富丽乾坤,话不完繁华景象。城郊虎丘一处,历来是游览胜地。江南草长之时,霜叶如丹之际,摩肩接踵,游人为织;更有文人雅士......
孟姜女哭倒长城
在中国,孟姜女可以算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了,她的故事,千百年来广泛传播于人民中间,与白蛇传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牛郎织女故事等一起,并列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这个故事的价值,不仅在于为人们......
盼盼情系燕子楼
虽说以一个湖泊为背景,最易构思富有伤感美的罗漫史,而这个发生在云龙湖畔的罗漫故事却总是描不成,画不就。它的秘密深隐在烟波浩之中,只有湖边的燕子楼作证,只有楼上的老月亮明白。你看燕子楼中走来了关盼盼,乘着月......
陈圆圆红颜悲歌
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易代之际,金戈铁马,腥风血雨,扣人心弦,而一代红妆,推波助澜,亦引人瞩目。董小宛、顾横波、李香君、柳如是、陈圆圆等几位风尘女子,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与那个特定时代的人事沉浮、家国兴亡紧......
浓情化火烧祆庙
这是宋元时的一个著名的爱情悲剧故事。它在元代已经形成一个成语典故,并常常与“水淹蓝桥”一词同时并用,特别是在元杂剧的唱词中,经常并列出现。而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杂剧》中,莺莺在崔夫......
临江驿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是元代杂剧作家杨显之的一部传世佳作。这部反映男子负心的作品,在现存元杂剧中,可算是绝无仅有了。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以负心为题材的作品出现。翻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赫然在目的《卫风.......
春风一曲杜韦娘
历来流传的爱情故事中曾有一种“转化”现象,男女主角或主角之一当初未必有其人,只是一种品物称谓,前人曾说这种现象是“附会”,但这种“附会”却又常常表现出美与善的想象。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和歌妓杜韦娘的故事就属......
浮生痴情愁乐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沈复,字三白,苏州人,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浮生六记》从六个方面记叙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和见闻(今仅存四记:《闺秀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其......
周胜仙情闹樊楼
北宋都城东京,即古汴梁城(今开封市),在当时十分繁华。孟元老曾记其目睹景象曰:“垂鬓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
珠圆月满话无双
唐人传奇《无双传》写王仙客与刘无双的婚姻故事,历代流传都很广泛。这是一则遭逢乱世而置于绝地,又从死里求生的故事,情节曲折,并插入侠客的轻生相报的义行,使故事更富传奇色彩。故事自始至终的悲剧气氛扣人心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