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9页

逞风流韩寿偷香

        “韩寿偷香”是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一个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惑溺》篇。说的是西晋初年,当时的司空、侍中、尚书令贾充征辟了一个掾属,名字叫做韩寿,他生得姿容秀丽,仪表堂堂。贾......

柳耆卿浅斟低唱

        柳永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文人,他生于福建崇安,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亦称柳七,又因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有柳屯田之称。柳永的词开慢词去调的先河,颇负盛誉。他的风流也像他的词一样有名,柳永的名字几乎成......

徐驸马破镜重圆

        在中国文学的宝库中,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占有极其显著的地位。反映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故事,更以其离奇曲折的情节,产生出强大的吸引力,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在这类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由于种种......

倾城倾国生死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作为千古绝句,至今有口皆碑;而汉武帝刘彻同宠妃李夫人的爱情故事,又不知催发起后人多少无际的暇想,每令多情者潸然泪下。在此,我们不妨对这则美丽动人的故事及其流传情况作一简略的巡礼......

洞庭湖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的故事出于唐李朝威的《柳毅传》。这个故事最早来源于给水神寄信的传说,在六朝志怪里广为流传,主人公和情节结构各有不同。例如《搜神记》卷四有一个胡母班传书的故事:   ......

鸾鎞情牵两伉俪

        《鸾鎞记》为明人叶宪祖所作,叙写晚唐诗人温庭筠与鱼玄机的爱情故事。常见的有《六十种曲》本,中华书局版。        温......

陈妙常谐玉簪缘

        古代的僧院道观之中,戒律森严,俨然是禁绝人欲之处所。事实上“清净堂中”从来不曾清净过,僧尼道姑们总不免要思凡,只要他们是人而不是神,压抑了的情感总会寻找机会奔迸而出。   ......

香妃人香志亦香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王朝平定了西域大小和卓的叛乱。当年立有军功的和卓额色伊、图尔都叔侄入京晋见乾隆皇帝。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乾隆纳图尔都之妹为贵人,很快晋封为妃。一位维吾尔姑娘被皇帝立为妃......

韩凭夫妇相思树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代元好问《迈陂塘》)人类懂得爱情后,爱情便在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爱情或者赐人以幸福,或者给人以痛苦,但无论它给人的是苦还是乐,总是弄得人如痴如醉,使人生死相许......

韩翃柳眉金钱记

        元杂剧《李太白匹配金钱记》作者乔吉。他留传至今的还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玉萧女两世姻缘》两剧,均演才子佳人故事,有着浓厚的浪漫情调。     &n......

萧女情寄菩萨蛮

        《菩萨蛮》(有中华书局版《无曲选》本),为元未明初戏曲作家贾仲明的杂剧作品。题目《张云杰饱存君子志》,正名《萧淑兰情寄(一作“寄情”)菩萨蛮》。《曲海总目提要》简称为《萧淑兰》。共四折。故事亦载于《词苑丛......

崔怀宝月夜闻筝

        《月夜闻筝》全名为《崔怀宝月夜闻筝》,写狂生崔怀宝与宫中乐伎薛琼琼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盛唐,广泛流传于宋、金、元时期。      &n......

蓝桥玉杵神仙侣

        蓝桥,在陕西蓝田东南蓝溪之上。蓝溪自古风景佳丽。杜甫有诗云,“蓝溪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空”,颇有神仙窟的味道。传说唐裴航就在蓝桥河畔与仙女云英相遇,一见钟情,遂谐秦晋之好,以至于惹得多少文人墨客咏蓝桥......

偷期暗约鸳鸯灯

        《鸳鸯灯》的故事,是作为宋元话本《张舜美元宵得丽女》(即《彩鸾灯记》)的入话出现的。《鸳鸯灯传》和《彩鸾灯记》是情节类似的两则爱情故事,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女子在上元以车前悬彩灯为约会暗号,寻求爱情;不同......

掷果潘安金雀记

        在我国旧小说中,说到漂亮的青年男子,往往以“貌若潘安”相比,潘安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就如西施是美女的代称一样。这位美男本名潘岳,字安仁,在小说、戏曲中常称作潘安。他是西晋有名的文学家,写有《悼亡诗》及《闲......

敬如宾举案齐眉

        范晔《后汉书.梁鸿传》记载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写梁鸿和孟光志同道合,结为连理,相敬如宾,白头偕老。这是一篇较好的人物传记。作者善于选写典型事例,善于对比烘托,善写人物对话,具体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故事发生、......

徘徊孔雀东南飞

        华盖山麓,一处青冢突兀,冢傍松柏苍郁连理,枝交叶错,一对鸳鸯相与翻飞盘绕于松柏之间,一引一递,交颈和呜,那啼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彻夜不歇,似在向世人陈说着一个曲折斡旋,悲怆哀婉的爱情故事。 ......

数真人唯我髯苏

        启功先生有一首诗道:“青莲不辞世故,香山肯混江湖。天仙地仙太俗,真人唯我髯苏。”(《论诗绝句》)若从感情生活方面看苏轼,他确实不愧“真人”的赞赏。苏轼一生曾两次正娶,可惜夫人都没能与他白头偕老;在他漂泊南......

做人世夫妻榜样

        李清照和赵明诚是一对神奇的夫妇。李清照以《漱玉词》流芳百世,赵明诚凭《金石录》名载青史,高山仰止,令人叹服。其实,他们令人叹服的远胜于比。在此,我想通过对李清照词的阅读来再现一项他们的伟大杰作:爱情。无论......

情炽人化望夫石

        “多情自古伤离别”。以“离别”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源远流长。有壮别,有惜别,有痛别,也有生离死别。“望夫化石”的传说如泣如诉,沁人心脾,是较为突出的一例。    ......

冤冤相报恶姻缘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题“西周生辑著”,一百回,是明末清初继《金瓶梅》后又一部以家庭婚姻为中心、广泛反映社会问题的长篇白话小说。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徐志摩誉之为我国“五名内的一部大小说”(《醒世姻......

朝云暮雨总关情

        长江三峡,闻名遐迩;巫峡风物,名冠三峡。这不仅是因为它有幽深秀丽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牵人情思,更因那高唐神女的神奇传说,诱人遐想。致使历代骚人墨客,吟咏不绝;当地樵夫舟子,久传不衰。......

得成比目何惜死

        “比目鱼”故事写书生谭楚玉和女旦刘藐姑的爱情经历,为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李渔(1611——1680年,号笠翁)所作,分别见其小说集《无声戏》(别名《连城璧》)和传奇集《笠翁十种曲》。《无声戏》中......

结良缘燕子衔笺

        在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中,写三角恋爱的并不少见,但多为二男共争一女。明末阮大铖所作传奇《燕子笺》,却写了一个谐趣横生,让人眼花缭乱的、一男二女的错综恋爱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  ......

魂牵梦绕牡丹亭

        杜丽娘,与崔莺莺,林黛玉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为自由爱情而抗争的青年妇女形象,她与封建礼教根本对立和对自由爱情执着追求的精神,三百多年来,一直深深地感动着广大的读者与观众。她就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

清宫泪满珍妃井

        在故宫乐寿堂旁边,有一口水井,来这里游览的人都要看一看井边的说明文字。这就是著名的珍妃井。和光绪皇帝心心相印的珍妃,就是被慈禧太后命人推下这口水井淹死的。    ......

谢鲲折齿投梭记

        明代徐复祚的《投梭记》,叙写晋时谢鲲与其东邻女子元缥风的爱情故事。        谢鲲雄才大略,“志气腾骧,人方超乘。笔......

绝代佳人旷世才

        爱情文学,无疑是中国文学巨大的家族,虽然在不同的时代,负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的内涵,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一直是禁锢女子才智发展,规范男女婚姻的教条,但是“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谈吐相属,才性相当......

汉乐府《上邪》

 《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天啊。陵:这里指山峰。雨:落下,降下。 入选理由:以......

愁怨双寄钗头凤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十七日的平明时分,陆游诞生在由淮河入京的一艘官船上。雨骤风急,恶浪骇人,天低云暗,四野茫茫。这,似乎昭示了他志图恢复,奔走呼号的坎坷一生,也预示着他爱情经历中的生离死别......

王 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聪明早慧,开元九年(721)二十岁中进士。肃宗乾元二年(759)做过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王维精通音乐和绘画等艺术,他的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山......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穆桂英与杨宗保

        结队纷纷出寨东,分围发纵势豪雄。        龙泉光射腰间剑,鹊血新调手内弓。   ......

槐荫情缘天仙配

        在明清以来的小说和戏曲里,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始终和一棵老槐树分不开:他们最初在这棵树下相见,由老槐树作媒,结成了恩爱夫妻;后来工满返家,又来到这棵老槐树下,当时董永正乐滋滋地憧憬未来,而七仙女却满腹......

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玉簟:精致的竹席。雁字:大雁在空中排成的行列像字一样,这里也有盼望大雁捎信来的含意。入选理由:词中表达男女相思的......

雷峰塔恨白蛇传

        白蛇传的最早故事,当是唐人传奇小说《李黄》,写的是一个迷人白蛇精,变成美妇人,迷惑男子,把他害死。到明朝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卷二十八里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的白娘子,已经成了一位有情有义的美妇人。和《李......

墙头马上亦好逑

        一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

蒋 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隐居于太湖竹山。其词抒情浓......

潇湘竹韵虞妃泪

        洞庭湖烟波浩渺,万顷银波中的君山云雾缭绕,若沉若浮。由远及近,环岛而行,秀丽的竹林是处可见,轻风起处,送来缕缕呜响,其音如怨如怒,如泣如诉……君山之竹,有楠竹、桂竹、龙竹、斑竹、罗汉竹等,品类繁多达十馀种......

琵琶情韵传千古

        相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有吊诗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童子、“胡儿”都能吟唱《琵琶行》和《长恨歌》可见它们传播之广。以《琵琶行》来说,它几乎一诞生便广泛流传,并对以......

宋 玉《九辩(节选)》

宋 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

雕镂藻绘见奇情

        浸淫秾郁出变态,雕镂藻绘见奇情。        《聊斋志异》里有大量的爱情故事,构成这部小说集的一大主题。 ......

御水传情红叶诗

        红叶题诗是一个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故事。最早的来源是晚唐人范摅《云溪友议》卷下《题红怨》,记载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说:      &nbs......

董小宛梦断秦淮

        金陵(今南京),在明、清两代一直是江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不但秉承了六朝古都的非凡气象,也集中了当时整个南方中国的繁华与富丽。这里不但大小官员川流不息,各路商贾聚散如云,三年一度的江宁会试也使......

白居易《买花》

白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开。闼:门。入选理由:化静为动的写景名篇。诗词赏析 这是作者晚年退居钟山后的作品。首先应注意的是作者晚年最喜欢用七绝的形式写诗。叶梦得《石林诗话》说:“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

屈 原《九歌《国殇》

屈 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

王 粲《七哀诗(其一)》

王 粲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王粲(177......

王 维《使至塞上》

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单车:轻车简从。问边:视察边疆。属国:属地。指归服汉族王朝的边地少数民族政权。居延:在今内蒙古和甘肃交界的地方。征蓬:自比随风飘飞的蓬草,表示行程紧张快速。胡:古代......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一)》

范成大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后来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晚年退居家乡石湖,写了不少田园诗。绩麻:捻麻绳。各当家:各有其分内之事......

左 思《咏史(其二)》

左 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250-305),字太冲,临淄(今属山东)人。出身寒族,后因其妹左芬选妃进宫而移居京城,但因其出身而......

陆 游《卜算子咏梅》

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驿:驿站。一个地方的驿站往往设在城镇、村庄外的桥边。著:遭遇,碰上。入选理由:咏梅词中最优秀的作品,写出了梅的高洁和人的高尚,二者融为一体。诗词赏析......

贺知章《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丝绦:丝带。入选理由:咏物诗中的名篇;绝句中用比喻最多的篇章。诗词赏析 可能是在长安某年仲春某日,诗人被京城的柳树吸引,远看、近看之后,忽然有得于心。这烟柳满皇都之后的柳树依然很美,是谁造......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苏 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自号东坡居士。苏轼是一个全能的作家,各种体裁的作品......

高 适《别董大》

高 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曛:光线暗,昏黑。入选理由:送别诗往往流于感伤,但本篇却让远行的朋友充满自信,期待享受前程的快乐,这就是该诗的别具一格之处。诗词赏析 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顶峰是由土石层累而成的......

杜 甫《兵车行》

杜 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于 谦《咏石灰》

于 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曾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为官正直,深受人民拥戴。后来复辟的英宗妄加罪名处死,蒙受冤屈。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王昌龄《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为江宁丞,又贬为龙标尉,于是有“王江宁”“王龙标”之称。“安史之乱”后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前人对他的诗歌创作有......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青海湖。楼兰: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汉武帝时楼兰国曾阻塞道路,杀汉朝使者。汉昭帝时傅介子用计刺杀楼兰王。后世多用这个典故表示消灭敌人或取得胜利。入选理由:盛唐国力强盛,诗人张......

王 翰《凉州词》

王 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生卒年不详,子字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710)进士,做过几任朝官,但终因好酒豪饮而贬官。边塞诗很有名。琵琶:军乐乐器,在马上弹奏。入选理由:战死沙场是多么沉重而痛苦的话......

杜 甫《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明妃:王昭君。魏晋时因避司马昭的讳而改称。紫台:皇宫。青冢:王昭君死后安葬在草原,据说坟墓上的草常青。省识:看。入选理由:......

国风《周南《关雎》

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关:鸟叫声。雎鸠:鸟名,即鱼鹰。窈窕:娴静的样子......

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此处泛指边疆。夜阑:夜深。铁马:披甲的战马。入选理由:著名的记梦诗;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这一类诗作者有不少;这是一首表达报国热情的诗,这一类诗......

杨 炯《从军行》

杨 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杨炯(650-?),华阴(今属陕西)人。11岁举神童,后授校书郎,在京城做了几任小官,因讽刺朝廷官员矫饰风气,被贬为地方官,卒于盈川(今四川筠连)令。“初唐四杰”之......

沈佺期《古意呈乔补阙知之》

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生卒年不详,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中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他与宋之问对格律诗的形成颇有贡献,当时......

李 白《关山月》

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东北。青海:青海湖。戍客:指守边打仗的战士。“高楼”两句:指内地高楼上的思妇的思念叹......

国风《魏风《伐檀》

国风·魏风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杨万里《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官太常博士、秘书监等。其诗初学江西诗派,后顿悟转学多家,最终自成一家,开创清新活泼的“诚斋体”。泉眼:泉水......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并序》

《汉乐府》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杜 牧《山行》

杜 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因为。入选理由:诗情画意上佳的名篇;“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觉是多么奇妙。诗词赏析 诗句都涉“行”字切题,但不是重点,重点还在对山景山色“独爱”的感觉上。观山景山色而爱意流连,写山景山色......

李 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校书:校书郎,官名。云:李云,是李白......

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在边地做幕僚时多,所以多写边塞诗。诗歌体裁最成功的是七言绝句。受降城:这里指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境内乌加河北岸。回乐烽:在......

吴 均《山中杂诗》

吴 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因聪明好学而入仕。能诗善文,文体清拔,有古气,时号“吴均体”。还写有小说《续齐谐记》。窥:这里是看的意思,还有悠然欣赏的意味。入选理由:......

李 白《峨眉山月歌》

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701-762),字太白,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时离开蜀地,“辞亲远游”。天宝初年受诏到长安,为供奉翰林,不久就被排挤出京,继续其漫游......

林 逋《山园小梅》

林 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长期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身不娶,有“梅妻鹤子”的雅号。不做官,死后人称......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最后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在陕西地方官任上政绩显著。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

王 维《山居秋暝》

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游。秋暝:秋晚,秋夜。浣女:洗衣的女子。王孙:《楚辞·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诗句,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入选理由:“明月”两句是典型的“诗......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1084-?),字易安,一说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前期嫁与宰相之子赵明诚后,过了一段相当安定和高雅的生活,夫妻二人常常沉醉于书画文物收藏和欣赏的快乐之中;后期遭国破......

黄庭坚《寄黄几复》

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他有一......

贺知章《回乡偶书》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曾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玄宗天宝年间请求为道士,回乡居住。入选理由:截取一个真实而新鲜的人生场景,展现老人和儿童的代......

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戚戚:悲伤的样子。将息:休息,调......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27岁中举人,38岁成进士,但仕宦很不得意。他学养深厚,艺术创造力强,诗歌尤其有名,是近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生气:生机......

韩 愈《山石》

韩 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

卢 纶《塞下曲(选二首)》

卢 纶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799),字允言,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诗歌创作在当时较有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白羽:箭尾的羽毛,这里指箭。石棱:石头有棱角的地方。单......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进士,为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精致的结构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巴山......

杜 甫《客至》

杜 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醅:没有过滤的酒。入选理由:杜诗中的田园诗,快乐和自由充分表达的诗,是其主题风格和题材之外的诗。诗词赏析 诗题原注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1250-1323),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做官,后来退隐。既能写杂剧,又有著名的散曲,是元初有名的作家。其散曲风格多样。有后人编辑的《东篱乐府》。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断肠人:十分悲伤的人......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谙:熟悉。蓝:蓝草,可以作青蓝色的染料。郡亭:杭州官衙中的亭子。吴宫:这......

李 绅《悯农》

李 绅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后官至宰相。他是写新乐府诗歌的主要诗人之一,曾创作《新题乐府》20首,只可惜未能流传......

韦 庄《思帝乡》

韦 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昭宗乾宁元年(894)进士,后入蜀做了前蜀皇帝王建的宰相。诗词兼长,词风与温庭筠接近,史称“温韦”。风流:风度飘逸美好。......

骆宾王《帝京篇》

骆宾王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声名冠寰......

李 白《月下独酌》

李 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一共三人。既:且。徒:空。将:和。及春:充分利用春天......

陶渊明《时运并序》

陶渊明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衰落的世族家庭。生性高傲,不与流......

杜 甫《望岳》

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官宦家庭出身。35岁进京城长安寻求人生前程,但很不如意,穷困中渐渐与下层人民接近,慢慢地走上了现实主义......

杜 甫《月夜》

杜 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鄜州:今陕西富县。虚幌:薄而透明的帏帐。入选理由:人们眼中的杜甫好像是一个只关心国事,关心民间疾苦的诗人,但本篇却让人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写儿女情长的诗歌......

杜 甫《春夜喜雨》

杜 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成都的别称。入选理由:观察景物、描绘景物的优秀典范作品。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春,即作者在成都居住的第二年。初到一个地方......

杜 甫《春望》

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浑欲:简直要。簪:古人用来插住头发的首饰。入选理由:反映“安史之乱”的长安实况,有“史诗”价值的诗篇;深情的爱国诗篇;思念亲人的浓情诗篇。诗词赏析 ......

韩 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韩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后世又称“韩文公”。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为吏部侍郎等官。宣扬儒家思想,倡导“古文运动”,为......

王安石《明妃曲(其一)》

王安石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