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曹植

《送应氏(其一)》

《送应氏(其一)》曹植步登北芒阪①,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②,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③,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④,荒畴不复田⑤。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⑥,千里无人烟。念我平生亲⑦,气结不能言⑧。【注释】①北芒:即邙山,在今洛阳城北。阪,......

曹植《赠丁仪》

曹植《赠丁仪》初秋凉气发,庭树微微落。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2。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3?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4?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5。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注释】1.丁仪:字正礼,沛郡人。亲曹植而疏曹丕,曹丕......

曹植《七哀》

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2。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3。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4?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注释】1.七哀:《文选》列于哀伤诗类,不入乐府。用本题名......

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曹植·杂诗六首《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2。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3。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4。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注释】1.这六首诗载于《文选》,历来视为一组。但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彼此内容并无关联。......

曹植《赠王粲》

曹植《赠王粲》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1。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2?谁令君多念,遂使怀百忧。【注释】1.羲和:神话中日车的御者,用指日。2.重......

曹植《杂诗六首》

曹植《杂诗六首》......

曹植《野田黄雀行》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2,结交何须多3!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4。罗家见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5,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6,来下谢少年。【注释】1.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名。这首诗借少年拔剑捎网救雀的故事,抒写自己不能解救朋友危难的悲......

曹植·杂诗六首《其四》

曹植·杂诗六首《其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1。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2。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3。【注释】1.南国:指江南。2.潇湘:二水名。潇水在湖南零陵县与湘水会合。3.俯仰:一俯一仰之间,犹言时间短促。今译......

七哀诗

曹植        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   悲叹有余哀。 &n......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   结交何须多!  ......

曹植

        三国时代的代表诗人。字子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同母弟。曹植少年英才,笔下有神,曹操读到他的诗赋时,不相信是他写的,竟然问:“这是你请人代笔的吧?”当即面试,结果令曹操大惊,曾想将他定为王位继承人。曹......

《神女赋》

《神女赋》辞赋篇名。战国宋玉作。三国时曹植《洛神赋》序说:“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辩证”有一条论及《神女赋序》,说:“以此考之,则‘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者,王字乃玉字耳。‘明日以白玉......

《赠白马王彪》

《赠白马王彪》诗篇名。一名《于鄄城作》。三国魏曹植作。关于此诗的写作缘起,诗前有序说:“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三国志·魏志·陈思......

《杂诗·高台多悲风》

《杂诗·高台多悲风》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文选》卷二十九载曹植《杂诗》六首,此为第一首。关于曹植《杂诗》六首的写作年代和意旨,唐李善《文选注》说:“此六篇,并托喻伤政急,朋友道绝,贤人为人窃势。别京已后,在鄄城思乡而作。”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说:“此诗旧注,以为皆请自试之意,然实......

《赠丁仪王粲》

《赠丁仪王粲》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关于诗题,唐李善《文选注》说:“《集》云:答丁敬礼、王仲宣。翼字敬礼,今云仪,误也。”近人黄节《曹子建诗注》引丁仪《厉志赋》和诗中“丁生怨在朝”语相印证,说明此是丁仪无误。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建安二十年,太祖西征张鲁,而子建......

《送应氏·步登北邙阪》

《送应氏·步登北邙阪》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曹植《送应氏》有两首,此为第一首。关于其写作缘起,曾有不同的说法。《文选》六臣注刘良说:“送应琚、应玚兄弟。时董卓迁献帝于西京,洛阳被烧,故多言荒芜之事。”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岂子建为平原侯时,玚为庶子,心亲义密,其于送别,殆不自知其词......

《白马篇》

《白马篇》乐府诗篇名。又名《游侠篇》。三国魏曹植作。关于此诗意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三说:“《白马》者,见乘白马而为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也。”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十二说:“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也。......

《七步诗》

《七步诗》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说:“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清宝香山人《三家诗》曹集卷一说:“《七步》者,言子建尝七步而能诗成,犹八叉手......

《三良》

《三良》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据《左传》鲁文公六年载:“秦伯任好(即秦穆公)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诗中“三良”指此。关于此诗主旨,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此哀三良之不得其死也。”清宝香山人《三家诗》曹集卷一说:“刘良云‘植被文帝责黜,意者是悔不从武帝而......

《赠丁仪》

《赠丁仪》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唐吕向说:“《魏志》仪有文才,子建赠以此诗,有怨刺之意。”(清宝香山人《三家诗》曹集卷一引)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此诗大意与《赠徐干》篇略同。言凉气初发,庭树销落,以喻天下肇乱,渐见迫夺。至于霜依玉除,风飘飞阁,则汉室危矣。云不归山,霖雨成川,又以比......

《吁嗟篇》

《吁嗟篇》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乐府诗集》卷三十三引《乐府解题》说:“曹植拟《苦寒行》为《吁嗟》。”《三国志》裴松之注系此诗于魏明帝太和三年(229),曹植被徙封东阿王之后。清丁晏《曹集诠评》说:“《魏志》本传:‘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此诗当感徙都而作也。”朱绪......

《五游》

《五游》乐府诗篇名。一名《五游咏》。三国魏曹植作。关于此诗题,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十二说:“五游者,合中州东西南北而五,亦远游意也。”今人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卷三说:“五游谓四方不足游,而上游于天,故曰五游。”赵福坛《曹魏父子诗选》说:“五游,就是游遍四方然后上游天界。”关于此诗意旨,清......

《远游篇》

《远游篇》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说:“曹植又有《飞龙》、《仙人》、《上仙箓》与《神游》、《五游》、《远游》、《龙欲升天》等七篇,如陆士衡《缓声歌》,皆伤人世不永,俗情险艰,当求神仙翱翔六合之外。其词盖出楚歌《远游》篇也。”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十二说:“读曹植......

《杂诗·转蓬离本根》

《杂诗·转蓬离本根》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文选》卷二十九载曹植《杂诗》六首,此是第二首。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此篇叹身世之飘转有类于蓬,故赋之以自比也。”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九说:“此首伤己之迁徙无常,甚贫困也。从戎客子,特托言耳。前六突从飘蓬随风吹举了无着落,为客子凌空写照,......

《美女篇》

《美女篇》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三说:“美女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子建志在辅君匡济,策功垂名,乃不克遂,虽授爵封而其心犹为不仕,故托处女以寓怨慕之情焉。”此篇是一首托喻抒情之作......

《与杨德祖书》

《与杨德祖书》散文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文选》卷四二李善注引《典略》说:“临淄侯以才捷爱幸,秉意投修,数与修书,论诸才人优劣。”今人王文生主编《中国文学史》上册说:“《与杨德祖书》纵论当日文坛盛况,辨析诸子长短,引古说今,意气洋洋;而申述己志,出于至诚,好似面对友人促膝谈心。”此文是一篇......

《赠徐干》

《赠徐干》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关于此诗主旨,诸说不同。唐刘良说:“子建与徐干俱不见用,有怨刺之意,故为此诗。”(清宝香山人《三家诗》曹集卷一引)元刘履说:“此子建闵伟长遭世运之未亨,而不究于用,故勉之以待时也。”(《选诗补注》卷二)清朱绪曾说:“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著《中论》二十余篇......

《送应氏·清时难屡得》

《送应氏·清时难屡得》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曹植《送应氏》有两首,此其二。清张玉榖《古诗赏析》卷九说:“二诗自来注家俱以为一时送别之诗,是为题所误,而于地志未之考也。详诗,明是两诗两地所作,特以题同,集中撮归一处耳。”又评此首说:“此在河阳送应之朔方之诗。玩‘爱至’二语,朔方之役,应必有......

《杂诗·南国有佳人》

《杂诗·南国有佳人》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文选》卷二十九载曹植《杂诗》六首,此为第四首。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此亦自言才美足以有用,今但游息闲散之地,不见顾重于当世,将恐时移岁改,功业未建,遂湮没而无闻焉,故借佳人为喻以自伤也。”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九说:“此首伤己之徒抱奇才,......

《情诗》

《情诗》诗篇名。一题《杂诗》。三国魏曹植作。明张凤翼《文选纂注》卷十二说:“此诗有不忘汉宫室之意。”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说:“凡情诗皆借闺房儿女之私,以写臣不得于君之思。子建此诗,旧注为忠君忧国之情,甚至以为不忘汉室,何其迂也。大抵子建平生,只为不得于文帝,常有忧生之嗟,因借遥役思......

《当墙欲高行》

《当墙欲高行》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清张玉榖《古诗赏析》卷九说:“此伤谗间不能获上之诗。”今人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卷三说:“考《魏志·明帝纪》斐注引《魏略》:‘是时讹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及帝还,皆私察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

《门有万里客行》

《门有万里客行》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八说:“此题从《门有车马客行》出,而取义自别。郭氏称与《门有车马客》同者,误也。”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六说:“徙封奔走,或是自况,或他王亦然。直序不加一语,悲情深至。”朱嘉征《乐府广序》说:“怀故土也。子建三徙都,故寓言之......

《种葛篇》

《种葛篇》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十二说:“此托夫妇之好不终,以比君臣,佳人谓夫。徐伯臣谓夫为妻之所弃,若汉朱买臣者,非也。”朱绪曾《曹子建集考异》说:“此诗不得于文帝,借弃妇而寄慨之辞。篇中‘葛藟’、‘棠棣’,皆隐寓兄弟之意。”此篇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描写了妇人因年......

《杂诗·西北有织妇》

《杂诗·西北有织妇》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文选》卷二十九载曹植《杂诗》六首,此为第三首。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此自言才华之美,而君不见用,如空闺织妇,服饰既盛,而良人从军久而不归者也。”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六说:“应亦思君之念,托之夫妇。”此诗是一首闺怨之作,写思妇独守空闺......

《杂诗·仆夫早严驾》

《杂诗·仆夫早严驾》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文选》卷二十九载曹植《杂诗》六首,此为第五首。元刘履《选诗补注》卷二说:“此言殉国之志如此,惜无兵权以遂所施也。”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九说:“此首直赋用世之志,可括《求自试表》一篇。”此篇是一首述志诗,可能与《赠白马王彪》同时所作。诗共十二句......

贾诩影射利害,曹操听谏定储

        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很受曹操的宠爱。因此曹操便想废除长子曹丕的世子地位,而改立曹植为世子。这一天,曹操叫来谋士贾诩,屏退左右,向贾诩说起自己打算废丕立植之意,并问贾诩的看法。贾诩心中是不赞成......

曹集铨评

        诗文别集。十卷。魏曹植撰。清丁晏编纂。刊于同治年间。        曹植,字子建。生于汉初平三年(192年),卒于魏太和......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名句】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语出三国曹植《杂诗》之六。国仇确实没有杜绝,为了消灭敌人,我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表现为报国仇而甘愿牺牲的志向。......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名句】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语出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龄渐大,人正趋向衰老;逝去的影子和声音,是不能返回的。桑榆:日落之处,比喻晚年。......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名句】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语出三国曹植《赠丁仪》诗。身穿狐白裘就足以抵挡寒冷了,怎会想到没有衣穿的人呢?这说明身处尊位者不能体谅贫寒之士。狐白:狐白裘,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制成的皮衣,十分名贵。......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名句】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语出三国曹植《箜篌引》诗。长久要好的知己朋友不可忘记,最终淡忘了的老交情是道义所不能容许的。说明老朋友应当重视情谊,不要负心。......

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名句】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语出三国曹植《当欲游南山行》诗。优秀的木匠不会遗弃木材,而是把不同的材料,或用在造船上,或用在造车上。两句诗赞扬了木工因物取材的高超手艺,也比喻明君应以臣子的才能大小合理录用。大匠:手艺高超的木工。均:同。......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名句】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语出三国曹植《杂诗六首》诗之六。有雄心壮志的人常常为国家担忧,世俗庸人则总是苟且偷生,贪图安逸。表现壮士忧国忧民的心志和对小人偷生误国的蔑视。烈士:有志于功业而视死如归的人。悲心:忧心。偷:苟且。......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名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语出三国曹植《箜篌引》诗。活着的时候住在华丽的屋中,死后将埋葬在荒凉的山丘。两句诗慨叹人生短促,盛满不常。......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名句】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语出三国曹植《薤露行》诗。水中的鱼鳖都敬重龙王,山中的野兽都尊奉麒麟。比喻志士愿为贤明的君主效力,为国家建立功勋。鳞介: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宗:尊奉。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古代作为吉祥的象征。......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名句】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语出三国曹植《三良》诗。谁说捐躯献身容易呢,真要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确是很困难的。两句诗反映出人对生命的依恋。......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名句】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语出三国曹植《美女篇》诗。美女仰慕品质高尚的人,只是寻求贤才确实难啊。比喻有志之士怀才不遇,也说明贤才难得。......

事君贵于兴国

【名句】事君贵于兴国语出三国曹植《求自试表》。侍奉国君最可贵的是使国家强盛。说明大臣的根本职责在于治国安邦。事:侍奉。......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名句】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语出三国曹植《箜篌引》诗。疾风在太阳下回旋,日月飞快地向西方流动。比喻时光易逝。......

明主使臣,不废有罪

【名句】明主使臣,不废有罪语出三国曹植《求自试表》。英明的君主使用臣僚,不废黜犯有错误的人。说明用人不宜求全责备。废:废黜。......

有关于青年的名言名句大全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   &n......

洛浦凌波

典源出处 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期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文选》该赋注:“记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缕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

野史八卦 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10大预言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里,出现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出现了很多的圣人、贤人,虽然这些人数不胜数,但唯独一类人却并不常见,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种。这类人,我们称之为神人。通晓天机,拥有像神一样本事的人。这种本事就是:洞彻天机、经天纬地、神机妙算、未卜先知……1、刘伯温《烧饼歌》......

诗词名言 洛神赋全篇

  洛神赋  正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gāo),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

诗词名言 洛神赋

  洛神赋  正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gāo),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

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

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原文: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①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

与杨德祖书(曹植)

与杨德祖书(曹植)原文及译文【原文】植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包荆山之......

说尽闲情,无日不忽忽。

“说尽闲情,无日不忽忽。”诗句出处:《江城子》;是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一年春事几何空。杏花红。海棠红。看取枝头,无语怨天公。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风。山中长自忆城中。到城中。望水东。说尽闲情,无日不忽忽。昨日也同花下饮,终有恨,不曾浓。【注释】:说:(......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诗句出处:《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是唐朝诗人李颀的作品。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嵡嵸殊未已,崚嶒忽相向。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诗句出处:《正日临朝》;是唐朝诗人李世民的作品。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

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诗句出处:《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王济本尚味......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诗句出处:《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

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

“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诗句出处:《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是唐朝诗人卢照邻的作品。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葳蕤晓树滋,滉漾春江涨。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峻阻将长城,高标吞巨......

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

“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诗句出处:《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是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汉代簪缨盛,梁园雉堞雄。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族大逾开魏,神高本降嵩。世家惟蹇谔,官业即清通。翰苑论思外,纶闱啸傲中。健豪惊彩凤,高步出冥鸿。履历虽吾道,行藏必圣聪。......

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

“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诗句出处:《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

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

“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诗句出处:《郊居岁暮因书所怀》;是唐朝诗人权德舆的作品。养拙方去喧,深居绝人事。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三径日闲安,千峰对深邃。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

愿君不忘分飞处,长保翩翩洁白姿。

“愿君不忘分飞处,长保翩翩洁白姿。”诗句出处:《又题白鹭洲江鸥送陈君》;是唐朝诗人徐铉的作品。白鹭洲边江路斜,轻鸥接翼满平沙。吾徒来送远行客,停舟为尔长叹息。酒旗渔艇两无猜,月影芦花镇相得。离筵一曲怨复清,满座销魂鸟不惊。人生不及水禽乐,安用虚名上麟阁。......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诗句出处:《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是唐朝诗人韦嗣立的作品。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俄看啸俦侣......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诗句出处:《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

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

“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诗句出处:《奉命和后池十韵》;是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攀槛登楼近,停桡待客迟。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性闲鸥自......

娉婷婀娜。

“娉婷婀娜。”诗句出处:《垂丝钓》;是宋朝诗人陈允平的作品。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武陵溪上路。娉婷婀娜。刘郎依约曾遇。鸳俦凤侣。重记相逢处。云隔阳台雨。花解语。旧梦还记否。《垂丝钓》宋朝诗人陈允平的作品。......

夕阳冉冉,恨逐潮回南浦路。

“夕阳冉冉,恨逐潮回南浦路。”诗句出处:《芳草渡/系裙腰》;是宋朝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芳草渡。渐迤逦分飞,鸳俦凤侣。洒一枝香泪,梨花寂寞春雨。惜别情思苦。匆匆深盟诉。翠浪远,六幅蒲帆,缥缈东去。远顾。夕阳冉冉,恨逐潮回南浦路。漫空念、归来燕子,双栖旧庭户。市桥细柳,尚不减......

飘零只等闲。

“飘零只等闲。”诗句出处:《菩萨蛮》;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作品。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烟竹雾溪桥夜。斜倚小峰峦。依依同岁寒。生绡明粉墨。浅笑犹倾国。恰似野桥看。飘零只等闲。《菩萨蛮》宋朝诗人陈造的作品。【注释】:飘:①旋风;大风。常“飘风”连用。《......

绿垂云髻鸦。

“绿垂云髻鸦。”诗句出处:《醉桃源/阮郎归》;是宋朝诗人陈允平的作品。青青杨柳拂堤沙。溪头沽酒家。吟成醉笔走龙蛇。春风双鬓华。歌楚女,舞吴娃。轻烟笼翠霞。倦春娇困宝钗斜。绿垂云髻鸦。《醉桃源/阮郎归》宋朝诗人陈允平的作品。【注释】:垂:①边......

华裾纷珂佩。

“华裾纷珂佩。”诗句出处:《千秋岁》;是宋朝诗人陈著的作品。燕前莺底。一日春犹在。香雾晓,祥云霁。烟交槐影重,风约花尘卸。当此际。桃源不是人间世。彩袖环庭砌。华裾纷珂佩。欢声洽,童颜醉。金丹功已到,绿发生须再。箫鼓沸。飞琼来祝千千岁。《千秋岁》宋朝诗人陈著......

结取佳人香佩,截断儿曹绮舌。

“结取佳人香佩,截断儿曹绮舌。”诗句出处:《喜迁莺》;是宋朝诗人程珌的作品。少年意气,脑燕兵胡,虏王区脱。眼底朦胧,腹中空洞,不著曹刘元白。闻道殊科八中,也要彩卢连掷。收拾尽,到如今但有,寸心如铁。天付,真奇特。口静神充,双眼胡僧碧。楚国离骚,唐朝词学,未信芳尘□歇。......

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

“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诗句出处:《祝英台近》;是宋朝诗人褚生的作品。倚危栏,斜日暮。蓦蓦甚情绪。稚柳娇黄,全未禁风雨。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那更听、塞鸿无数。叹离阻。有恨落天涯,谁念孤旅。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是何人惹愁来,那人何处。怎知道、愁来不去。......

遣儿曹、策马郊迎,老怀欣畅。

“遣儿曹、策马郊迎,老怀欣畅。”诗句出处:《贺新郎》;是宋朝诗人冯取洽的作品。二老交相访。正不妨、勃窣媻姗,舍车而杖。忆在蓉村新雨过,门外春流浩荡。中有个、列仙臞相。把酒论诗饶胜韵,更柳边、花底同心赏。临别句,几回唱。忽传风驭来溪上。遣儿曹、策马郊迎,老怀欣畅。争讶金华......

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

“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诗句出处:《浪淘沙》;是宋朝诗人高观国的作品。啼魄一天涯。怨入芳华。可怜零血染烟霞。记得西风秋露冷,曾浼司花。明月满窗纱。倦客思家。故宫春事与愁赊。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浪淘沙》宋朝诗人高观国的作品。【注释】:......

翩翩归兴,故山无限林壑。

“翩翩归兴,故山无限林壑。”诗句出处:《念奴娇》;是宋朝诗人高惟月的作品。岩扃不锁,算空洞深窈,是谁初凿。帝遣六丁持月斧,乱把云根镵斫。骇目奇观,恍如崩浪,汹涌从天落。谪仙何处,翠珉佳句如昨。惆怅白首重游,多情还似,与青山有约。且对清尊酬胜赏,休想舞衣歌乐。景物依然,头颅如......

翩翩吾欲仙。

“翩翩吾欲仙。”诗句出处:《菩萨蛮》;是宋朝诗人黄机的作品。池落开遍莲房老。秋声已入梧桐表。葵扇与桃笙。尚宜相带行。危亭三百尺。爽气真堪挹。瀹茗且盘旋。翩翩吾欲仙。《菩萨蛮》宋朝诗人黄机的作品。【注释】:翩:①鸟快飞的样子。曹植《感节赋》:......

看诸郎、翩翩黄甲,班班蓝绶。

“看诸郎、翩翩黄甲,班班蓝绶。”诗句出处:《贺新郎》;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作品。露洗秋光透。指岷峨、无边峭碧,与君为寿。万里同随琴鹤到,只愿人情长久。尽头白、眼青如旧。从臾功名三尺剑,倚函关、风雨蛟龙吼。谈笑取,印如斗。从今尽展眉峰皱。看诸郎、翩翩黄甲,班班蓝绶。一簇孙枝......

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

“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诗句出处:《千秋岁》;是宋朝诗人李之仪的作品。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天幕迥,云容碎。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叹息谁能会。犹记逢倾盖。情暂遣,心常在。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千秋岁......

更阑带花归去,有馀香、冉冉惹人衣。

“更阑带花归去,有馀香、冉冉惹人衣。”诗句出处:《木兰花慢》;是宋朝诗人李商英的作品。喜琼筵乍启,似王母、宴瑶池。正珠履骈肩,群仙间坐,冰玉交辉。新词更兼旧曲,听歌声、宛转绕屏帏。一缕龙香水麝,满堂如彩云飞。金卮主献宾酬。无算数醉如泥。诮不管山翁,霜髯皓鬓,为插花枝。更......

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

“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诗句出处:《木兰花慢》;是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午桥清夜饮,花露重、烛光寒。约处处行歌,朝朝买酒,典却朝衫。尊前自堪一醉,但落红、枝上不堪安。归去柳阴行月,酒醒画角声残。王宫。难得似君闲。闲我见君难。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相......

奔曦入半百,冉冉颓濛汜。

“奔曦入半百,冉冉颓濛汜。”诗句出处:《饭僧》;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好读天竺书,为寻无生理。焚香面金偈,一室唯巾水。交信方外言,二三空门子。峻范照秋霜,高标掩僧史。清晨洁蔬茗,延请良有以。一落喧哗竞,栖心愿依止。奔曦入半百,冉冉颓濛汜。云泛名利心,风轻是......

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

“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诗句出处:《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是唐朝诗人李绅的作品。金奏云坛毕,同云拂雪来。玉田千亩合,琼室万家开。湖暗冰封镜,山明树变梅。裂缯分井陌,连璧混楼台。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细疑歌响尽,旅作舞腰回。著水鹅毛失,铺松鹤羽摧。半......

聊祛尘俗累,宁希龟鹤年。

“聊祛尘俗累,宁希龟鹤年。”诗句出处:《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仙字》;是唐朝诗人刘孝孙的作品。纷吾因暇豫,行乐极留连。寻真谒紫府,披雾觌青天。缅怀金阙外,遐想玉京前。飞轩俯松柏,抗殿接云烟。滔滔清夏景,嚖嚖早秋蝉。横琴对危石,酌醴临寒泉。聊祛尘俗累,宁希龟鹤年。......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诗句出处:《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是唐朝诗人卢纶的作品。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御竹潜通笋,宫池......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诗句出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是唐朝诗人骆宾王的作品。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灵......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诗句出处:《蟹》;是唐朝诗人唐彦谦的作品。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扳罾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见惊非常。买之最厌黄髯老,偿价十钱尚嫌少。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

艳李妖桃,纡青佩紫,争似广文官冷。

“艳李妖桃,纡青佩紫,争似广文官冷。”诗句出处:《齐天乐》;是宋朝诗人翁孟寅的作品。幽香不受春料理,青青尚馀秋鬓。磵曲岩隈,烟梳露浴,甘与菰蒲共隐。芳标瘦迥。看缨结丁香,带萦晴荇。恨水东流,楚江憔悴乱云暝。凄凉梦游故苑,纵妒花风暴,吹梦难醒。艳李妖桃,纡青佩紫,争似广文......

入户侵罗幌,捎檐润绣题。

“入户侵罗幌,捎檐润绣题。”诗句出处:《春雨》;是唐朝诗人唐彦谦的作品。绮陌夜来雨,春楼寒望迷。远容迎燕戏,乱响隔莺啼。有恨开兰室,无言对李蹊。花欹浑拂槛,柳重欲垂堤。灯檠昏鱼目,薰炉咽麝脐。别轻天北鹤,梦怯汝南鸡。入户侵罗幌,捎檐润绣题。新丰树已失,长信草......

临觞忽不御。

“临觞忽不御。”诗句出处:《春中田园作》;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一作新)燕识故(一作旧)巢。旧(一作故)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一作送远)客。《春中田园作》唐朝诗人王维......

感兹栖寓词,想复痾瘵缠。

“感兹栖寓词,想复痾瘵缠。”诗句出处:《酬张协律》;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昔人鬻舂地,今人复一贤。属余藩守日,方君卧病年。丽思阻文宴,芳踪阙宾筵。经时岂不怀,欲往事屡牵。公府适烦倦,开缄莹新篇。非将握中宝,何以比其妍。感兹栖寓词,想复痾瘵缠。空宇风霜交,幽......

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

“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诗句出处:《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栖身齿多暮,息心君独少。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蒨峭。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采栗玄猿窟,撷芝丹林峤。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

曹植的生平简介、资料和作品

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人。建安时期杰出诗人,与父曹操、兄曹丕并称“三曹”。自幼聪敏好学,才华出众,“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深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来曹丕称帝,建立晋朝。曹植受到猜忌和迫害,屡次上书请求任用,未能如愿。“十一年中三徙都”,名为王侯,实类......

张彪

杜子美《寄张十二山人彪》诗云:“独卧嵩阳客,三违颖水春。艰难随老母,惨淡向时人。谢氏登山屐,陶公漉酒巾。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旦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草书何太古?诗兴不无神。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读子美诗,则彪......

出东城

步出东城门1,独行已彷徨。伊洛泛清流,密林含朝阳。芳景虽可瞩,忧怀在中肠。人生几何时,苒苒随流光。愿得心所亲,尊酒坐高堂。一为浮沉隔,会合殊未央。双戏水中凫,和鸣自翱翔。我无此羽翼,安可以比方。气韵在典午之世,唐无言及此者,亦不多见。【校记】1.步出,《全唐诗》一作“步步”。......

建安诗风与三曹

曹操短歌行[1] 对酒当歌[2],人生几何?譬如朝露[3],去日苦多[4]。慨当以慷[5],忧思难忘[6]。何以解忧[7]?唯有杜康[8]。青青子衿[9],悠悠我心[10]。但为君故[11],沉吟至今[12]。呦呦鹿鸣[13],食野之苹[14]。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