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夫子
《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
第 二 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
《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注释〕 式:通“......
《子之武城》——《论语》阳货》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注释〕 之:到。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论语·雍也》中说“子游为武城宰”,即......
《子余造舟》 - 〔明〕刘基
〔明〕刘基越王使其大夫子余造舟。舟成,有贾人求掌为工,子余弗用。贾人去,之吴;因王孙率以见吴王,且言越大夫之不能用人也。他日,王孙率与之观于江。飓作,江中之舟扰;则收指以示王孙率曰:“某且覆,某不覆。”无不如其言。王孙率大奇之,举于吴王,以为舟正。越人闻之,尤子余。子余曰:“吾非不知......
《柳下惠诔》
春秋·柳下惠妻夫子之不伐兮2,夫子之不竭兮3,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4,不强察兮。蒙耻救民5,德弥大兮6。虽遇三黜,终不蔽兮7。恺悌君子8,永能厉兮9。嗟乎惜哉,乃下世兮10。庶几遐年11,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魂神泄兮12。夫子之谥13,宜为惠兮。1本文是柳下惠妻为......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老师的学问,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到它就在眼前,忽然间它又在人的身后,让人难以琢磨清楚。孔子教育学生循序渐进,善于诱导人,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
道广大, 学之无穷, 古人亲师求友之心亦无有穷已。 以夫子之圣,犹曰“学不厌”,况在常人,其求师友之心,岂可不汲汲也!
学业广阔博大,学习也无穷无尽。古人亲爱师长、寻求朋友帮助的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就凭孔子那样的圣人,还说“学习不知道满足”,何况普通的人呢?难道渴求师友帮助的念头,不应感到急切吗?......
夫子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后世耻一物之不知者,亦耻非其耻。人情物理之变,何可胜穷,若其标末,虽古圣人不能尽知也。
孔子说:“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后世的人因对某一事物不了解而感到羞耻,实在是不应羞耻而却认为羞耻了。人情事理的变化,怎么可能探究穷尽?如果探求只满足于皮毛,那么即使是古......
学人不实用养性之功, 皆因不理会夫子两“习”字之义。“学而时习”之习,是教人习善也;“习相远也”之习,是戒人习恶也。
学者不能实际下涵养本性的功夫,都是由于没能领会孔子的两“习”之含义。“学习要经常温习”之习,是让人温习好的东西;“习惯相差甚远”之习,是让人戒防养成坏的习惯。......
离恕而言仁, 则为煦煦之仁; 舍忠而言信, 则为硁硁 (keng坑)之信。故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离开了“恕”去谈论“仁”,就降低了“仁”的意义;舍弃“忠”去谈论“信”,就成为固执己见,不分是非的“信”。所以说,孔子所讲的道,就是“忠恕”而已。......
夫子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言先其难者,其后当自获,非谓全不求获, 全无所为。
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是说先作艰苦的努力,而后自然会获得结果,不是说完全不要求获得结果,完全无所作为。......
夫子之教人文行忠信,而性与天道在其中矣。
名言:夫子之教人文行忠信,而性与天道在其中矣。注释:文:文化知识。行:社会实践。忠:忠诚品德。信:信用。句意:孔夫子教学生以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忠诚品德和信用,性和天道都在里面了。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上,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名言: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上,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注释:循循然:有步骤的样子。罢:停,歇。句意:孔子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学习,用文化知识使我广博多识,用礼法来制约我,想要停止学习也不能够。出处:《论语·子罕》......
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名言: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注释:夫子:据《孟子》赵歧注,当为“夫予”之讹误,予:孟子自称。科:学科。往:去,离开。苟:真要。句意:我开设课程,(对待学生的态度是),离去的不追回,来的不拒绝。他们真要是抱着这种学习之心而......
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子皮①尽用其币。归,谓子羽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夫子②知之矣,我则不足。《书》曰:‘欲败度,纵败礼。’我之谓矣。夫子知度③与礼矣,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左传·昭公十年》)&nb......
庄子至楚,见空髑髅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名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语出《论语·微子》。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是你的老师?三句话是一位隐士对子路问话的回答,批评不重视农业劳动的人。后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讽刺脱离劳动的人。四体:四肢,即两手和两脚。五谷:黍、稷、菽、麦、稻。后为谷物统称。......
今人苦不肯谦,只要拿得架子定,以为存体。夫子告子张从政,以无小大、无众寡、无敢慢为不骄。而周公为相,吐握、下白屋,甚者父师有道之君子,不知损了甚体?若名分所在,自是贬损不得。
【名句】今人苦不肯谦,只要拿得架子定,以为存体。夫子告子张从政,以无小大、无众寡、无敢慢为不骄。而周公为相,吐握、下白屋①,甚者父师有道之君子②,不知损了甚体?若名分所在,自是贬损不得。【译文】现在的人苦于不肯谦逊,只要把架子端定了,就以为保住了体面。孔子告诉子张从政的道理,认为无论势力大小,无......
多学而识,原是中人以下一种学问。故夫子自言“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教子张“所闻阙疑”,“多见阙殆”,教人“博学于文”,教颜子“博之以文”。但不到一贯地位,终不成究竟,故顿渐两门各缘资性。今人以一贯为入门,上等天资自是了悟,非所望于中人,其误后学不细。
【名句】多学而识,原是中人以下一种学问。故夫子自言“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①,教子张“所闻阙疑”,“多见阙殆”②,教人“博学于文”③,教颜子“博之以文”④。但不到一贯地位,终不成究竟⑤,故顿渐两门各缘资性⑥。今人以一贯为入门,上等天资自是了悟,非所望于中人,其误后学不细。【译文】多学习,......
天地生我而不能鞠我,父母鞠我而不能成我。成我者,夫子也。
【名句】天地生我而不能鞠①我,父母鞠我而不能成②我。成我者,夫子③也。【注释】①鞠(ju):抚养,养育。②成:成材,使有成就。③夫子:指老师。【释义】天地给了我生命却不能养育我,父母养育了我却不能使我成材。能够使我有成就的,还是老师啊。【点评】作为父母,只能尽到抚养的义务,而使孩子真正有......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名句】夫子①循循然②善诱③人。【注释】①夫子:指孔子。②循循然:有步骤的样子。③诱:开导,诱导。【释义】颜渊说:孔夫子总是这样有步骤地善于诱导学生。【点评】善于诱导学生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参考文献《论语·子罕》......
夫子作《春秋》,以公天下。
【名句】夫子①作《春秋》②,以公天下③。【注释】①夫子:孔子。②《春秋》:儒家经典之一,鲁国史书。③公天下:孔子把鲁国史书《春秋》加以整理,不把它作为自己个人的作品,而仍看作鲁国的作品,所以叫公天下。【释义】孔子整理《春秋》,不视为自己的私撰,而是仍作为鲁国的作品。【点评】不存私心,示天......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名句】四体①不勤,五谷②不分,孰③为夫子。【注释】①四体:指两只手和两只脚。②五谷:黍、稷、菽、麦、稻等。③孰:哪个。【释义】四体不勤快,连五谷都分不清,哪个是夫子呢?【点评】这是别人指责孔子的话。参考文献《论语·微子》......
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名句】我爱孟夫子①,风流②天下闻。红颜③弃轩冕④,白首⑤卧松云⑥。【注释】①孟夫子:对孟浩然的尊称。②风流:指孟浩然人品潇洒,作品气度超然不凡。③红颜:少壮时期。④轩冕:指官位爵禄。⑤白首:晚年时期。⑥卧松云:隐居于松柏白云之间。【释义】我喜爱孟浩然,人品与诗作天下闻名。少壮时就抛弃了......
五噫歌
典源出处 《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
牛刀割鸡
典源出处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史记·仲尼第子列传》:“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
《论语》主题思想之评价孔子
[三·二十四]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五·十三]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九·二]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
《论语》主题思想之志趣情操
[五·二十六]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七·十五]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
《论语·子张》
[十九·一]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十九·二]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①?焉能为亡②?”[十九·三] 子夏之门人问交③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
《庄子·田子方》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首句“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的前三字为题。因是人名,不可分。打破以首句首二字为题的惯例。主旨在于要做到缘天葆真,不以外物累,不为物役。视爵禄、势位,以至国家,皆如秕糠。生死存亡,同为一途,不在意中。原文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师......
《庄子·天地》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篇首“天地”二字标题,内容却不是讲天地,而是论治天下之道。且“地”为讹字,说见篇中“解说”。主旨在于贯彻无为的主张,进而提出“忘己”的观念。综观全篇思想驳杂,并不纯粹,似有羼入之文。原文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一);人卒虽众,其主君也(二)。......
《庄子·田子方》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①,数称谿工②。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③。称道数当④,故无择称之。”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⑤。”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⑥?”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⑦,清而容物⑧......
《庄子·徐无鬼》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①,武侯劳之曰②:“先生病矣③,苦于山林之劳④,故乃肯见于寡人⑤。”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⑥,长好恶⑦,则性命之情病矣⑧;君将黜耆欲⑨,掔好恶⑩,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⑪。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⑫。下之质⑬,执饱而......
《庄子·天地》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①;万物虽多,其治一也②;人卒虽众,其主君也③。君原于德而成于天④,故曰:玄古之君天下⑤,无为也,天德而已矣⑥。以道观言⑦,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⑧,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⑨,而天下之官治⑩;以道泛观⑪,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
《庄子·德充符》
鲁有兀者王骀①,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②。常季问于仲尼曰③:“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④。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⑤?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⑥。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⑦,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常季曰:“彼兀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
3·1公孙丑问曰①:“夫子当路于齐②,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③?”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④:‘吾子与子路孰贤⑤?’曾西蹴然曰⑥:‘吾先子之所畏也⑦。’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⑧,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⑨?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
则阳(节选)
则阳游于楚①,夷节言之于王②,王未之见。夷节归。彭阳见王果曰③:“夫子何不谭我于王④?”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⑤。”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也?”曰:“冬则戳鳖于江⑥,夏则休乎山樊⑦。有过而问者,曰:‘......
谷梁传《有子之言似夫子》
有子问于曾子曰①:“问丧于夫子乎②?”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③。”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④。”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
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达巷党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牢曰:“子云‘......
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
“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诗句出处:《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虔》;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昔如水上鸥,今如罝中兔。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顾。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呼号傍孤城,岁月谁与度。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夫子嵇阮流,更被时......
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
“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诗句出处:《送萧绾之桂林》;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丈......
夫子于傍剩欲狂。
“夫子于傍剩欲狂。”诗句出处:《小妇吟》;是唐朝诗人卢仝的作品。小妇欲入门,隈门匀红妆。大妇出门迎,正顿罗衣裳。门边两相见,笑乐不可当。夫子于傍聊断肠,小妇哆上高堂。开玉匣,取琴张。陈金罍,酌满觞。[愿言两相乐,永与同心事我郎。夫子于傍剩欲狂。珠......
贤哉数夫子,开翅慎勿迟。
“贤哉数夫子,开翅慎勿迟。”诗句出处:《田园观雨兼晴后作》;是唐朝诗人孟云卿的作品。贫贱少情欲,借荒种南陂。我非老农圃,安得良土宜。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顾视仓廪间,有粮不成炊。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
虚窗萦笔雅,深院藉苔幽。
“虚窗萦笔雅,深院藉苔幽。”诗句出处:《杨花》;是唐朝诗人齐己的作品。暖景照悠悠,遮空势渐稠。乍如飞雪远,未似落花休。万带都门外,千株渭水头。纷纭知近夏,销歇恐成秋。软著朝簪去,狂随别骑游。旆冲离馆驿,莺扑绕宫楼。江国晴愁对,池塘晚见浮。虚窗萦笔雅,......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诗句出处:《从元太守夏宴西楼》;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六月晨亦热,卑居多烦昏。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狂夫终不至。
“狂夫终不至。”诗句出处:《羽林骑闺人》;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离人堂上愁。稚子阶前戏。出门复映户。望望青丝骑。行人过欲尽。狂夫终不至。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羽林骑闺人》唐朝诗人王维的作......
勖哉龚夫子,勿使嚣尘侵。
“勖哉龚夫子,勿使嚣尘侵。”诗句出处:《题龚山人草堂》;是唐朝诗人吴筠的作品。世人负一美,未肯甘陆沉。独抱匡济器,能怀真隐心。结庐迩城郭,及到云木深。灭迹慕颍阳,忘机同汉阴。启户面白水,凭轩对苍岑。但歌考槃诗,不学梁父吟。兹道我所适,感君齐素襟。勖哉......
姑聊尔,招呼楚调,慰藉南冠。
“姑聊尔,招呼楚调,慰藉南冠。”诗句出处:《八声甘州十六首》;是宋朝诗人李曾伯的作品。怅浮生、俯仰迹成空,依然此江山。对秋容如画,天长雁度,水阔鸥闲。追游未甘老态,凭酒借红颜。归骑斜阳外,柳老荷残。幸对黄花时节,喜宾朋晤语,烽火平安。仅风巾一笑,名尚满人寰。要流芳、相期千载......
晚妆残、翠钿狼藉,泪痕凝面。
“晚妆残、翠钿狼藉,泪痕凝面。”诗句出处:《贺新郎》;是宋朝诗人刘过的作品。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钿狼藉,泪痕凝面。人道愁来须殢......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诗句出处:《早过漆林渡寄万巨》;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
黠吏偏惊隼,贪夫辄避骢。
“黠吏偏惊隼,贪夫辄避骢。”诗句出处:《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是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职副旌旄重,才兼识量通。使车遥肃物,边策远和戎。掷地金声著,从军宝剑雄。官成稽古力,名达济时功。肃穆乌台上,雍容粉署中。含香初待漏,持简旧生风。黠吏偏惊隼,贪......
夫子承大名,少年振芳尘。
“夫子承大名,少年振芳尘。”诗句出处:《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昔忝南宫郎,往来东观频。尝披燕公传,耸若窥三辰。翊圣崇国本,像贤正朝伦。高视缅今古,清风夐无邻。兰锜照通衢,一家十朱轮。酂国嗣侯绝,韦卿世业贫。夫子承大名,少年振芳尘。......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诗句出处:《咏荆轲》;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
从此夫妻相际会,欢娱踊跃情无外。
“从此夫妻相际会,欢娱踊跃情无外。”诗句出处:《赠乔二郎》;是唐朝诗人吕岩的作品。与君相见皇都里,陶陶动便经年醉。醉中往往爱藏真,亦不为他名与利。劝君休恋浮华荣,直须奔走烟霞程。烟霞欲去如何去,先须肘后飞金晶。金晶飞到上宫里,上宫下宫通光明。当时玉汞涓涓生,奔归......
④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④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诗句出处:《书怀贻京邑同好①》;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②诗体袭遗训,趋庭沾末躬。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③三十既成立,吁嗟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④执鞭慕夫子,捧......
丈夫苟未达,所向须存诚。
“丈夫苟未达,所向须存诚。”诗句出处:《汴河阻风》;是唐朝诗人孟云卿的作品。清晨自梁宋,挂席之楚荆。出浦风渐恶,傍滩舟欲横。大河喷东注,群动皆窅冥。白雾鱼龙气,黑云牛马形。苍茫迷所适,危安惧暂宁。信此天地内,孰为身命轻。丈夫苟未达,所向须存诚。前路舍舟去,东......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诗句出处:《初黄绶赴蓝田县作》;是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忽忝英达顾,宁窥造化恩。萤光起腐草,云翼腾沉鲲。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眼中县胥......
夫子同年第太常。
“夫子同年第太常。”诗句出处:《鹧鸪天十三首》;是宋朝诗人魏了翁的作品。春漏逢欢恐不深。银花火树粲成林。酒中和乐无穷味,烛里光明一寸心。金马朔,玉堂寻。风流文献未如今。连宵坐我东风里,春满肝脾月满襟。夫子同年第太常。偶然二内亦同乡。其间更有真同处,道义场中无别香......
去速熊罴兆,来驰虎豹夫。
“去速熊罴兆,来驰虎豹夫。”诗句出处:《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是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炉。中台归内座,太一直南都。黄霸乘轺入,王尊叱驭趋。万人东道送,六纛北风驱。栈阁才倾盖,关门已合繻。贯鱼行逦迤,交马语踟蹰。去速熊罴兆,来驰......
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
“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诗句出处:《寄韦子春》;是唐朝诗人王季友的作品。出山秋云曙,山木已再春。食我山中药,不忆山中人。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依依北舍松,不厌吾南邻。有情尽弃捐,土石为同身。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余以不材寿,非......
藉草饭松屑。
“藉草饭松屑。”诗句出处:《饭覆釜山僧》;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一作生)闲有余。思归......
埋宝贼夫人,磨笄伤彼妇。
“埋宝贼夫人,磨笄伤彼妇。”诗句出处:《经望湖驿》;是唐朝诗人韦镒的作品。大漠无屯云,孤峰出乱柳。前驱白登道,顾失飞狐口。遥忆代王城,俯临恒山后。累累多古墓,寂寞为墟久。岂不固金汤,终闻击铜斗。交欢初仗信,接宴翻贻咎。埋宝贼夫人,磨笄伤彼妇。功成行且薄,义立......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诗句出处:《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
皮陆
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陆龟蒙、皮日休知用实,而不知运实之妙,所以短也。(陆时雍《诗镜总论》)皮、陆以萍合唱和吴中,因而齐......
许由
【出典】《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曰:‘……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
孟贲
【出典】《孟子·公孙丑上》:“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东汉·赵岐注:“贲,勇士也。”旧题宋·孙奭疏引《帝王世纪》:“秦武王好多力之人,齐孟贲之徒并归焉。孟贲生拔牛角,是为之勇士也。”又,《史记》卷一○......
匏瓜不食
【出典】《论语·阳货》:“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nb......
夫子墙
【出典】《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
不龟手
【出典】《庄子·逍遥游》:“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
《丘陵之歌 孔子》
哀公使以币如卫迎夫子,而卒不能赏。故夫子作《丘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道在迩,求之若远。遂迷不复,自婴屯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潺湲。” ○《孔丛子》卷上[述要] 鲁哀公派人带着礼物到卫国迎接孔子回国,然而并......
不龟手药
·不龟手药【出典】《庄子·逍遥游》:“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
瞠若
宋词典故·瞠若【出典】《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辨,亦辨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
关西夫子
宋词典故·关西夫子【出典】《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夫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马鬣
宋词典故·马鬣【出典】《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东汉·郑玄注:“俗间名。”唐·孔颖达疏:“恐燕人不识,故举俗名称‘马鬣封之谓也’,以语燕人。”【释义】马鬣为古代坟墓上封土的一种形状。诗词......
心不动
宋词典故·心不动【出典】《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唐·白居易《隐几》诗:“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见《全唐诗》卷四二九)【释义】孟子有“我四十不动心”语,自称四十岁起即作到不......
牛刀
宋词典故·牛刀【出典】《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释义】孔子学生言偃字子游,任武城县令,孔子来到这里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
燕巢幕上
燕子在幕布上筑巢。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公元前544年,吴国新君余祭即位,为了与各国通好,派公子札到各国访问。在从卫国前往晋国的途中,公子札在卫国孙文子的封邑戚这个地方住宿,恰逢听到了作乐的钟声,说道:“奇怪呀!我听说过: 没有德行的人发动变乱,必然遭......
入门
入: 进入。入门即引进、进门之意。源自《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rèn),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他不仅能说会道,擅长外交,而且还善于经商。他是孔子弟子中很有名气的一位。有一次,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对人说:“依我看,子贡比他的老师仲尼还贤......
关公面前耍大刀
有时也称“关夫子门前耍大刀”。关夫子即关公,是对关羽的尊称。据《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作战时手使一把青龙偃月刀,勇猛无比,武艺高超,所向无敌。作战用刀莫过于关羽,人们就用“关公面前耍大刀”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一知半解的本领,自来献丑。与“鲁班门前耍大斧”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