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柳宗元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2。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3。岭枝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4。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5。【注释】1.柳州:今广西柳州,作者于元和十年(815)任该州刺史。漳州:今福建龙溪县一带,当时......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2。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萍花不自由3。【注释】1.酬:酬答,回赠。曹侍御:诗人的一位官侍御史的曹姓朋友。象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见寄:接到对方寄赠的诗文书信的尊称。2.破额: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系......
柳宗元《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九年(793)进士。为礼部员外郎时,因政治集团斗争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今属广西)刺史,卒于任上。世称“柳柳州”“柳河东”。是“古文运动......
柳宗元《渔翁》
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汲:打水。欸乃:划桨的声音。入选理由:借写渔翁生活来表达诗人向往自由的写景抒情名篇。诗词赏析 湘江边真有这样的渔翁,江湖中真有这样的自由。这首诗大概......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出身士大夫家庭,其曾伯祖是唐高祖朝的宰相,其父是太常博士,官至侍御史。柳宗元本人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六岁通过博......
《毛颖传》
《毛颖传》唐文篇名。韩愈作。唐柳宗元《读〈毛颖传〉后题》曰:“自吾居夷,不与中州人通书,有来南者,时言韩愈为《毛颖传》,不能举其辞,而独大笑以为怪,而吾久不克见。杨子诲之来,始持其书,索而读之,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信韩之怪于文也。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厚肉,柔筋脆......
《封建论》
《封建论》唐文篇名。柳宗元作。宋廖偁从肯定“封建”的立场出发,以为“子厚之论,是盖知其末而不知其本”,“圣贤之立封建者,道也,非势也”,柳宗元“曲为之言”(《宋文鉴》卷九十四)。苏轼《东坡志林》同意柳宗元“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之说,云:“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
《三戒》
《三戒》唐文篇名。柳宗元作。《三戒》包括《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和《黔之驴》三篇寓言,另有小序。明茅坤说:“予览子厚所托物赋文甚多,大较由迁谪僻徼,日月且久,簿书之暇,情思所向,辄铸文以自娱云。其旨虽不远,而其调亦近于风骚矣。”(《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清何焯云:“颇峭洁,而无......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文篇名。柳宗元作。本文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黄中模认为这一主张“在理论上还有重大缺陷,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首先,“‘明道’说混淆了社会科学(如哲学、史学)同文学的界限。”“社会科学反映社会生活用的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而文学则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可是,......
《江雪》
《江雪》诗歌篇名。唐柳宗元作。宋苏轼说:“郑谷诗云:‘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此村学中语也。柳子厚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性有格也哉,殆天所授,不可及也已。”(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书郑谷诗》)今人汪民全说:“既深刻又新奇的‘钓雪’一语,表面上是突出渔翁钓雪的周围新......
《师说》
《师说》唐文篇名。韩愈作。唐柳宗元说:“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惩咎赋》
《惩咎赋》唐文篇名。柳宗元作。《新唐书·柳宗元传》载此赋,云:“宗元不得召,内闵悼,悔念往咎,作赋自儆”。宋晁补之选入《续楚辞》,并为序曰:“宗元窜斥崎岖蛮瘴间,堙厄感郁,一寓于文,为《离骚》数十篇。惩咎者,悔志也。其言曰:‘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颇。’后之君子,欲成人之美者,读而悲......
《与李翰林建书》
《与李翰林建书》唐文篇名。柳宗元作。明茅坤说:“予览子厚书,由贬谪永州、柳州以后,大较并从司马迁《答任少卿》及杨恽《报孙会宗书》中来,故其为书,多悲怆呜咽之旨,而其辞气环诡跌宕,譬之听胡笳、开塞曲,令人断肠者也。至其中所论文章处,必本之乎道,当与昌黎并驱,故录其可诵者。”(《山晓阁选唐大......
《愈膏肓疾赋》
《愈膏肓疾赋》唐文篇名。柳宗元作。宋晏殊云:“此赋肤浅,不类柳文,宜去之。”(柳集本篇题下注)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七《柳州文可疑诸篇》同意晏殊之说,清吴汝纶亦云“此非柳文,他唐人为之耳”(《柳州集点勘》)。何焯《义门读书记》认为“其词气似柳少作,未谨洁奥峭耳”。今人高海夫说:“这首赋的......
《南涧中题》
《南涧中题》诗歌篇名。唐柳宗元作。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秋气集南涧’,万感俱集,忽不自禁,发端有力。‘羁禽响幽谷’一联,似缘上‘风’字,直书即目,其实乃兴中之比也。羁禽哀鸣者,友声不可求,而断迁乔之望也,起下‘怀人’句。寒藻独舞者,潜鱼不能依,而乖得性之乐也,起下‘去国’句。”清沈德......
《别舍弟宗一》
《别舍弟宗一》诗歌篇名。唐柳宗元作。宋周紫芝《竹坡诗话》:“柳子厚《别舍弟宗一》诗云:‘零落残红倍黯然,……长在荆门郢树烟。’此诗可谓妙绝一世,但梦中安能见郢树烟,‘烟’字只当用‘边’字,盖前有‘江边’故耳。不然,当改云‘欲知此后相思处,望断荆门郢树烟’,如此却似稳当。”清马位《秋窗随笔......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歌篇名。唐柳宗元作。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欲采蘋花相赠,尚牵制不能自由,何以为情乎!言外有欲以忠心献之于君,而未由意,与《上萧翰林书》同意,而词特微婉。”今人富寿荪《唐诗别裁集·校记》:“‘春风’二句用梁柳恽《江南曲》‘汀州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
《渔翁》
《渔翁》诗歌篇名。唐柳宗元作。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冷斋诗话》:“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东坡谓删去末二语,余情不尽,信然。”今人马茂元、赵昌平《唐诗三百首新编》:“昔人多谓此诗前四句意思已足,后二......
《断刑论》
《断刑论》唐文篇名。柳宗元作。宋苏轼《与江惇醴秀才书》云:“向示《非国语论》,鄙意素不然之,但未暇为书尔。所示甚善。柳子之学,大率以礼乐为虚器,以天人不相知云云。虽多,皆此类耳。此所谓小人无忌惮者。大善。至于《时令》、《断刑》、《贞符》、《四维》之类,皆非是,前书论之稍详,今冗迫,粗陈其......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文篇名。柳宗元作。清何焯云“中多寓言,不惟写物之工。”(《义门读书记》)今人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题:“篇中从‘始得’二字着意,写西山的怪特和始游时的心情,真切深至。在叙事写景中,也有着作者性格的显现和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刘盼遂、郭预衡主编《......
《送诗人廖有方序》
《送诗人廖有方序》唐文篇名。柳宗元作。近人林纾说:“赠序一门,昌黎极其变化,柳州不能逮也。集中赠送序,亦不及昌黎之多。语皆质实,无伸缩吞咽之能。”(《韩柳文研究法》)今人高海夫认为:“说柳宗元的赠序,总的说来,不如韩之多而且好,富有变化,这大体是不错的,但说它‘语皆质实,无伸缩吞咽之能’......
《桐叶封弟辩》
《桐叶封弟辩》唐文篇名。柳宗元作。宋吕祖谦云:“此一篇文字,一段好似一段,大抵作文字须留好意思在后,令人读一段好似一段。”(《古文关键》)明茅坤说:“此等文并严谨,移易一字不得。”(《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评柳文)清张伯行以为:“一折一意,皆是绝顶识见。辩驳得倒。但末段谓不当束缚之云云,议......
《伊尹五就桀赞》
《伊尹五就桀赞》唐文篇名。柳宗元作。宋苏轼云:“汤之当王也久矣,伊尹何疑焉?桀能改过而免于讨,可庶几也。能用伊尹而得志于天下,虽至愚知其不然。宗元意欲自解其从王叔文之罪也。”(《书柳子厚论伊尹》)韩醇不同意苏轼的意见,说:“公以附王叔文见逐,尝与许京兆书云:‘早岁与负罪者亲善,始奇其能,......
《愚溪对》
《愚溪对》唐文篇名。柳宗元作。宋黄震云:“此虽子厚自戏之辞,然愚谓溪之愚可辞,而子厚杰然文人也,乃终身陷叔文而不知悟,其身之愚,可得辞耶?”(《黄氏日钞》)清林纾说:“愤词也,亦稍伤排比”。“发其无尽之牢骚,泄其一腔之悲愤,楚声满纸,读之肃然”(《柳文研究法》)。今人高海夫云:“似自怨自......
《非《国语》》
《非《国语》》唐文篇名。柳宗元作。包括上下共六十七篇短文。宋苏轼以为“小人无忌惮者”(《与江惇醴秀才书》,见《东坡续集》)。朱翌《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诗云:“柳州非《国语》,意恣乱诗书。去草绝根本,立言推绪余。断疑先近似,反已问何如?”(《灊山集》卷三)金王若虚云:“虽不甚佳,亦大有是处......
《蝜蝂传》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
《捕蛇者说》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鞭贾》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 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
《钴鉧潭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广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
《钴鉧潭西小丘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
《罴说》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鹿畏,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今夫不......
《三戒(并序)》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
《石渠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
《始得西山宴游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
《石涧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
《小石城山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
《小石潭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
《愚溪诗序》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
《种树郭橐驼传》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
《游黄溪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环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湘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黄溪东屯,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
《袁家渴记》 - 〔唐〕柳宗元
〔唐〕柳宗元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隔篁竹3,闻水声,如鸣珮环4,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5,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6,为屿,为嵁7,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8,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9,俶尔远逝10,往来翕忽11,似......
《敌戒》
唐·柳宗元2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3;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4,兢兢以强5;六国既除,迤迤乃亡6。晋败楚鄢,范文为患7,厉之不图8,举国造怨。孟孙恶臧9,孟死臧恤10:“药石去矣,吾亡无日11。”智能知之12,犹卒以危13;矧今之人14,曾不是思15。敌存而惧,敌......
《罴说》
唐·柳宗元2鹿畏貙3,驱畏虎,虎畏罴。罴之状,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4。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5,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6。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7。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8。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
《蝜蝂传》
唐·柳宗元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2,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3。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4。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5,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6,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7......
《钴鉧潭记》
唐·柳宗元2钴鉧潭在西山西3。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4,抵山石,屈折东流,真颠委势峻5,荡击益暴,啮其涯6,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之7,一旦欵门来告曰8: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9,既芟山而更居10,愿以潭上......
文以明道
《文以明道》明:阐明。指文章是阐明道理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书》:“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例】古文运动有“文以载道”和“文以明道”之说,清楚点明文章的方向。因此我们只需用平常之心,写出自己的文章,写出天籁之声,足矣!(陈小源《“千里马”的蚤》)......
惩病克寿,矜壮死暴
【名句】惩病克寿,矜壮死暴语出唐代柳宗元《敌戒》。注意防治疾病就能长寿,自恃身体健壮往往会突然死去。说明人不可对身体状况掉以轻心,一有不适就应积极防治,切不可自恃健壮而马虎大意。......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名句】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语出唐代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诗。生和死是很难捉摸的;气聚便生,气散便死。悠悠:遥远的样子,此指渺茫、难以捉摸。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五言古诗柳宗元“南磵中题”)孤独地过一生的人,都很容易发生感伤的情怀;并且在人生道上稍一走错应走的方向时,尤其易遭到颠沛顿踬的困境。这是作者被贬官到南磵时,为孤苦不顺遂的宦途所发出的深沉慨叹。......
蜀犬惊日
典源出处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巳,然后始......
师雄遇梅
典源出处 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隋开皇中,赵师雄遣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未消,月色微明,师雄善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共饮。少顷有一绿衣童子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
汗牛充栋
典源出处 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gu)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后之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原文及翻译译文原文: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
小石潭记(柳宗元)
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及翻译译文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
黔之驴(柳宗元)
黔之驴(柳宗元)原文及翻译译文原文 黔之驴(1) 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蔽林间窥之(7)。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
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柳宗元原文: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nb......
与萧翰林俛书(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柳宗元)原文及译文原文与萧翰林俛书(唐)柳宗元思谦兄足下:昨祁县王师范过永州,道思谦蹇然有当官之心,乃诚助太平者也。仆闻之喜甚,然微王生之说,仆岂不素知耶?仆不幸,向者进当臲卼①不安之势,平居闭门,口舌无数,况又有久与游者,乃岌岌而操其间哉。其求进......
与李翰林建书(柳宗元)
与李翰林建书(柳宗元)原文及译文原文与李翰林建书①柳宗元杓直足下:州传递至,得足下书,又于梦得处得足下前次一书,意皆勤厚。庄周言,逃蓬藋②者,闻人足音,则跫然喜。仆在蛮夷中,比得足下二书,及致药饵,喜复何言!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往时间一二日作,今一月乃二三作。用南人......
复杜温夫书(柳宗元)
复杜温夫书(柳宗元)原文及译文【原文】 二十五日,宗元白:两月来,三辱生书,书皆逾千言,意若相望仆以不对答引誉者②。然仆诚过也。而生与吾文又十卷,噫!亦多矣。文多而书频,吾不对答引誉,宜可自反⑧。而来征不肯相见,亟拜亟问,其得终无辞乎④? &n......
桐叶封弟辨别(柳宗元)
桐叶封弟辨别(柳宗元)原文及译文原文:①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②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
王叔文母刘氏(柳宗元)
王叔文母刘氏(柳宗元)原文及译文原文: 夫人姓刘,其先汉河间王。王有明德,世绍显懿。至于唐,有文昭者,为绵州刺史,号良二千石。其嗣慎言,为仙居令、光州长史,克荷于前人。光州,夫人之父也。夫人既笄五年,从于北海王府君伟某。府君举明经,授任城尉左金吾卫......
谤誉(柳宗元)
柳宗元《谤誉》原文及翻译原文: 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何也?君子宜于上不宜于下,小人宜于下不宜于上。得其宜则誉至,不得其宜则谤至。此其凡也。 &......
永州铁炉步志(柳宗元)
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原文及翻译原文: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①。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 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②......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
柳宗元原文: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
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原文段太尉逸事状【唐】柳宗元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2)。王子晞为尚书(3),领行营节度使(4),寓军邠州(5),纵士卒无赖(6)。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7),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8),辄奋击折人......
零陵三亭记(柳宗元)
柳宗元《零陵三亭记》原文及翻译原文: 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
驳复仇议(柳宗元)
驳复仇议(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臣伏见天后时(1),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2),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3),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4);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5)。 臣闻礼之大本(6),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
愚溪诗序(柳宗元)
愚溪诗序,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对(柳宗元)
愚溪对(柳宗元)原文及译文原文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夜见梦曰:“子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闽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沤泄,藏石走濑①,连舻②糜解;有鱼焉,锯齿锋尾面兽蹄。是食人,必断而跃之,乃仰噬焉,故其名曰恶溪。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柳宗元)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 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辞,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
桐叶封弟辨(柳宗元)
桐叶封弟辨(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古之传者(1)有言:成王(2)以桐叶与小弱弟(3)戏,曰:“以封汝。”周公(4)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5)。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
箕子碑(柳宗元)
箕子碑(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得杨八①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
梓人传(柳宗元)
梓人传,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得西山(2)后八日,寻(3)山口西北道(4)二百步(5),又得钴鉧潭(6)。西二十五步,当湍(7)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8),生竹树。其石之突怒(9)偃蹇,负土而(10)出,争为奇状者,殆(11)不可数。其嵚然(12)相累而下者,若牛马......
捕蛇者说(柳宗元)
捕蛇者说(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wǎn)、瘘(lòu)、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永......
小石城山记|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柳宗元原文及翻译【原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shāo)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yín)。其上为睥(pì)睨(nì)、梁欐(lì)之形,其旁出堡坞(wù),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
童区寄传|柳宗元
《童区寄传》原文和翻译原文柳先生曰:越人[2]少恩[3],生男女,必货视之[4]。自毁齿[5]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6]。不足,则取他室[7],束缚钳梏之[8],至有须鬣者[9],力不胜[10],皆屈为僮[11]。当道相贼杀[12]以为俗。幸[13]得壮大,则缚取幺[14]弱者......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柳宗元
柳宗元《潭州东池戴氏堂记》原文及翻译【原文】①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
宋清传(柳宗元)
柳宗元《宋清传》原文及翻译原文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疾病疪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
哀溺文(柳宗元)
柳宗元《哀溺文》原文及翻译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柳宗元)
柳宗元《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原文及翻译原文: 公字惟深,其先河东人。公应机能断而遇节必立。年十余岁,有称神巫来告曰:“若相法当夭且贼,幸而为释,可以缓而死耳,位禄非若事也。”公诸父素加抚爱,尤所信异,遽命夺去其业,从巫之言也。公不可,且曰:“......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1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
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贞观十九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古来帝王,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不能远述古昔,至如晋武平吴、隋文伐陈已后,心逾骄奢,自矜诸己,臣下不复敢言,政道因兹弛紊。朕自平定突厥、破高丽已后,兼并铁勒,席卷沙漠以为州县,夷狄远服,声教益广。朕恐怀骄矜,恒自抑折,日旰而食,坐以待晨。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
沙岸风吹叶,云江月上轩。
“沙岸风吹叶,云江月上轩。”诗句出处:《赠虞十五司马》;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远师虞秘监,今喜识玄孙。形像丹青逼,家声器宇存。凄凉怜笔势,浩荡问词源。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伫鸣南岳凤,欲化北溟鲲。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过逢联客位,日夜倒芳尊。沙岸风吹叶,云江月上轩。......
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诗句出处:《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诗句出处:《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奏章为得地,齚齿负明恩。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周钟既窕槬,黥阵亦瘢痕。凤阙觚棱影,仙盘晓日暾。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