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歌

乌夜啼

        题解        这是一首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的诗。诗歌情景交融,蕴含深远。   ......

式微

        题解        这首诗见于《邶风》,写一个服劳役的人对君主发出的怨愤之词。诗歌揭示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

国殇

        题解        这首诗见于《九歌》,是一首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的诗。诗歌虽然叙写了一场失败的战争,却非常突出的......

尾联——归隐意向

          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诗歌自首联点出高人品格,及至中间两联分别对隐事的肯定和对环境的美化,均已......

(二)词的由来与成长

        词起源于民间,它的发生、发展有类于其他的诗歌样式,也是首先出现于民间歌曲沃土之中。它经乐工和歌伎们的口头传唱,逐步进入豪门与宫廷,以至跻身于上层文士行列,这种新兴的文体——词,就这样地由萌芽而生长、从稚嫩......

第六节 元代的散曲

        元曲兼指剧曲和散曲,剧曲属戏剧,散曲则是词以后兴起的诗歌新样式。南宋后期,词日趋衰落,随着金元俗曲的增多和元人歌曲的普遍,原本产自民间的文艺形式由于文人的参与创制而兴盛起来,元人自称其为“乐府”,后世将其......

唐诗派

        明清时代宗唐诗派的总称。中国古典诗歌至唐代达到极盛,至宋一变,再现奇观。南宋末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推尊唐诗,将唐诗的妙处概括为“气象”和“兴趣”,以反对北宋以来“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

诗话

        诗歌批评与鉴赏的一种形式。中国古人论诗论文,甚至论道,多不喜欢运用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范畴,更不喜欢构思宏篇巨制以建立什么理论体系,而喜欢采用一种随意的、即兴的、甚至是谈话的方式,来记载逸闻、掌故、考订以......

美刺

        汉代经学家关于诗歌功能的一种观念。“美”即歌颂,“刺”即讽刺。按照《毛诗序》的说法,“美”就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刺”就是“下以风刺上”,孔子就说过“诗可以怨”。......

比兴

        关于诗歌表现艺术的传统观念。最早源于汉儒对《诗经》表现手法的归纳。《毛诗序》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中,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

总集

        多人诗文的汇集,即众家作品选集。如《诗经》与《楚辞》就是古代的诗歌总集。但按照传统说法,《诗经》不列在集部,而列在经部;《楚辞》因其体裁独特,自《隋书·经籍志》以来,历代目录书都在集部中将其单......

《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辞汉歌》诗歌篇名。唐李贺作。宋何汶《竹庄诗话》:“梁《魏录》云:李贺歌造语奇特,首云:‘茂陵刘郎秋风客’,指汉武帝言也。又云‘魏官牵车指千里’,此言魏明帝遣人迁金铜仙人于邺也。又云‘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此语尤警拔,非拨去笔墨畦迳,安能及此?”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长恨歌》

《长恨歌》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此诗千古激赏,熟诵于神州、海外,“童子解吟”,“胡儿能唱”。然对于此诗的理解,观点颇为分歧。兹录如下:(一)爱情说。今人徐朔方《长生殿·前言》中说:《长恨歌》中的人物,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帝王和后妃,已由历史人物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了。此诗歌颂了“天长地久有时尽......

《连昌宫词》

《连昌宫词》诗歌篇名。唐元稹作。宋何汶《竹庄诗话》:“《容斋随笔》云:‘元微之、白乐天在唐元和、长庆间齐名,其赋咏天宝时事,《连昌宫词》、《长恨歌》皆脍炙人口,使读书者情性荡摇,如身生其时,亲见其事,殆未易以优劣论也。然《长恨歌》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不若《连昌宫词》有鉴戒规......

《远别离》

《远别离》诗歌篇名。唐李白作。《远别离》,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李白借乐府旧题以抒写时事。清王琦《李太白全集》:“萧士赟曰:‘此篇,前辈咸以为上元间李辅国、张后矫制迁上皇于西内时,太白有感而作。’余曰:非也。此诗大意谓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失其权则虽圣哲不能保其社稷、妻子,其祸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篇名。唐杜甫作。宋黄徹《䂬溪诗话》:“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新制布裘》、《新制绫袄成》)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然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白氏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忧劳者易生于善虑,安乐者多失于不思,乐天宜优。或又谓:白氏之官稍达,而少陵......

《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

《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诗歌篇名。唐杜甫作。《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组诗,以身居巫峡,心念长安为线索,抒写遭逢兵乱,留滞他乡的客中秋感,于凄清哀怨之中,具有沉雄博丽的意境。八首脉络贯通,首尾呼应,组织严密,格律精工,是杜甫晚年律体诗的代表作。此首原为其一。明王嗣奭说:“《秋兴》......

《秋兴八首·昆明池水汉时功》

《秋兴八首·昆明池水汉时功》诗歌篇名,原《秋兴八首》之七。唐杜甫作。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七章,就‘昆明池’而写‘望京华’。次武事也,为所思之三。前诗尾云‘回首’,此诗起云‘在眼’,可知皆就身亲见之设想。三四,切‘昆明’傅彩,五六,从‘池水’抽思,一景分作两层写。其曰‘夜月’、‘秋风’......

《秋兴八首·昆吾御宿自逶迤》

《秋兴八首·昆吾御宿自逶迤》诗歌篇名。原《秋兴八首》之八。唐杜甫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此记游宴渼陂之事也。‘仙侣同舟’,指岑参兄弟也。公诗云:‘气冲星象表,诗感帝王尊’。所谓‘彩笔昔游干气象’也。公与岑参辈宴游,在天宝献赋之后,穷老追思,故有‘白头吟望’之叹焉。”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琵琶行》

《琵琶行》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白乐天去世,大中皇帝以诗吊之曰: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宋张戒《岁寒堂诗话》:“《长恨歌》,元和元年尉盩厔时作,是时年......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歌篇名。唐李白作。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七言歌行,本出楚《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域。昔人谓其‘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

《梁国吟》

《梁国吟》诗歌篇名,一名《梁苑醉酒歌》。唐李白作。清王琦《李太白全集》:“作《梁国歌》而忽闻以信陵数语,意谓信陵之贤,名震一世,至今日而墓域且不克保,况梁孝王之贤不及信陵,其歌台舞榭又焉能保其常在乎?此文章衬托法,不是为信陵致慨,乃是为梁王释恨,并为自己解愁,以见不如及时行乐之为得也。故......

《母别子》

《母别子》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新乐府》第三十三首。作者原注:“刺新间旧也。”中国社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为妇女鸣不平的有《母别子》,概括过去许多妇女被压迫被蹂躏又被任意抛弃的种种悲剧。白居易是在妇女问题上第一个用诗歌作大声疾呼的人。”今人顾学颉、周汝昌《白居易诗选》:“反映了当......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诗歌篇名。唐张若虚作。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前半见人有变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犹是王杨卢骆之体。”近人闻一多《唐诗杂论》:“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赵臣瑷《山满楼唐诗七律笺注》曰:此义山在王茂元家,窃窥其闺人而为之。……浩曰: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首言相晤为难。次言己之愁思,毕生以之,终不忍绝。五言惟愁岁不我与。六言谓长此孤冷之态。末句则谓未审其意旨究何如也?此段诸诗,寓意率相类。”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起处有光阴难驻,我生行休之叹。然蚕未到死,则丝尚牵......

《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无地入扁舟’……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义山诗合处,信有过人。若其用事深僻,语工而语不及,自是其短......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范元实《诗眼》曰:山谷谓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后予以此概考古人法度,如子美《赠韦左丞》诗云‘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一篇立意也,故使人静听而具陈之耳。自‘甫昔少年日’至‘再使风俗淳’,皆言儒冠......

《兵车行》

《兵车行》诗歌篇名。唐杜甫作。“行”原是古乐府的一种体裁名称,‘兵车行”是作者根据此诗的内容创造的新乐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天宝十载,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捷闻。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瘴疠,士卒未战而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

《圆圆曲》

《圆圆曲》诗歌篇名。清吴伟业作。清陆次云《圆圆传》说,圆圆,姓陈,玉峰歌妓,色艺绝人,总兵吴三桂慕其名,曾赍千金往聘之,已先为田畹所得。后田畹宴请吴三桂,酣饮间,警报踵至,田畹以圆圆相赠,吴三桂方统兵出关。不久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占京都,圆圆为李自成所得,吴三桂盛怒之下,弃关而克京都,复得圆......

《哀江头》

《哀江头》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此诗兴哀于马嵬之事,专为贵妃而作也。苏黄门曰:‘《哀江头》,即《长恨歌》也。斯言当矣。清渭剑阁,寓意于上皇贵妃也。玄宗之幸蜀也,出延秋门,过便桥,渡渭,自咸阳望马嵬而西。则清渭以西,剑阁以东,岂非峨眉宛转、血污游魂之处乎?故曰:‘去住......

《古风·大雅久不作》

《古风·大雅久不作》诗歌篇名,原《古风五十九首》之一。唐李白作。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古风》诗多比兴,此篇全用赋体,括风雅之源流,明著作之意旨,一起一结,有山立波回之势。昔刘勰《明诗》一篇略云:两汉之作,结体散文,直而不野,为五言之冠冕。又云:建安之初,五言腾踊,不求......

《丹青引》

《丹青引》诗歌篇名。唐杜甫作。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杜子美微意深远,考之可见,如《丹青引》,赠曹霸诗也,有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说者谓帝喜霸之能写真画马也,故催金赐之,而圉人太仆自叹其无技以蒙恩赉耳。如此说,则意短无工,殊不知此画深讥肃宗也。考是诗始云:‘先帝天马玉花......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原二首,第一首为七绝,此为第二首。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此篇之前.尚有一绝,……言明皇觉悟不早,致有马嵬之变。此承上首言,不但从前不悟,即贵妃殁后,仍然未悟也。何也?夫妇之愿,他生未卜,而此生先休,已可哀矣。又命方士索之四虚上下,仿佛其神......

《丁都护歌》

《丁都护歌》诗歌篇名。唐李白拟作。一作《丁督护歌》。它原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元萧士赟说:“太白乐府,每篇必隐括一事而作,非泛然而言者。此篇之意是咏秦皇凿北坑以压天子气之事,徒尔劳民凿石,而不知真主已在芒砀山泽间矣。非人力之所能胜也。触热拖船,就饮浊水,征夫之苦,徒兴千古之悲......

《长安古意》

《长安古意》诗歌篇名。唐卢照邻作。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长安大道,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自嬖宠而侠客,而金吾,而权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墓,不如读书自守者之为得也。借言子云,聊以自况云尔。”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唐诗选》:“本篇托古吟今,写汉代长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歌篇名。唐王勃作。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唐诗选注》:“这是作者在京城长安送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抒情诗。它摆脱了一般赠别诗的陈套,没有一般应酬的话,也不作无病呻吟,不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的深厚情谊,而且也反映了......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诗歌篇名。《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李白拟作共三首,此为第一首。明胡震亨说:“《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古辞亡,后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学照”(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引)。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冰塞雪满,道路之难甚......

《羌村三首·晚岁迫偷生》

《羌村三首·晚岁迫偷生》诗歌篇名,原组诗《羌村三首》之二。唐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章叙还家后事,承上(第一首)‘妻孥’来。急于回家,而仍‘少欢趣’者,一为父子久疏,一为生计艰难也。‘不离膝’,乍见而喜;‘复却去’,久视而畏,此写幼子情状最肖。‘好追凉’,去夏方暑;‘北风劲’,......

《秋兴八首·闻道长安似奕棋》

《秋兴八首·闻道长安似奕棋》诗歌篇名,原《秋兴八首》之四。唐杜甫作。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前半指朝廷之变迁,后半指边境之侵逼,北忧回纥,西患吐蕃,追维往事,不胜今昔之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四章,回忆长安,叹其洊经丧乱也。上四伤朝局之变迁,下四忧边境之侵逼。故国有思,又起下四章......

《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诗歌篇名。唐高适作。《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歌辞多咏东北边地征戍之情。今人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这篇诗歌颂了普通将士们的忠诚和勇敢,揭露了军事首领张守珪的不惜士卒,有亏职守,为当时对契丹和奚族的战争,绘制了一幅生动的画图。”今人朱东润主......

《秋兴八首·夔府孤城落日斜》

《秋兴八首·夔府孤城落日斜》诗歌篇名,原《秋兴八首》之二。唐杜甫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孤城落日,怅望京华,曰‘每依南斗’,盖无夕而不然也。石上之月,已映藤萝,又是依斗望京之侯矣。‘请看’二字,紧映‘每’字,无限凄断,见于言外,如云已又过却一日矣,不知何日得见京华也。又曰:‘每依南斗......

《秋兴八首·蓬莱宫阙对南山》

《秋兴八首·蓬莱宫阙对南山》诗歌篇名,原《秋兴八首》之五。唐杜甫作。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追思长安全盛时宫阙壮丽,朝省尊严,而末叹己之久违朝宁也。”清钱谦益《钱注杜诗》:“公诗曰:‘忆献三赋蓬莱宫。’此记其事也。‘王母’‘函关’,记天宝承平盛事,而荒淫失政,亦略见矣。‘云移’二句,记......

《杜陵叟》

《杜陵叟》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新乐府》五十首之三十。作者自注说:“伤农夫之困也。”今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元和四年暮春,京畿实有苦旱之事。……知乐天此篇:‘三月无雨旱风起’一语,实非诗人泛写,而此篇之作,盖亦因此而有所感触也。”今人苏仲翔《元白诗选注》:“《通鉴·唐纪·宪宗纪》......

《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诗歌篇名。唐李贺作。《箜篌引》,乐府《相和歌》旧题。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诗有惊人句,李贺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清吴汝纶说:“此二句思想尤为奇特,盖箜篌之妙能使石破天惊,然天本有裂痕,为女娲所补,假使天破必仍在旧补之处也,逗秋雨三字亦奇妙。”(高步瀛......

《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诗歌篇名。唐杜甫作。唐范摅《云溪友议》:“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唯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宋葛立方《韵语阳秋》:“《明皇杂录》云:天宝中,上命宫中女子数百人为梨园弟子,皆居宜春北院。上素晓音律,时有马仙期、李龟年、贺怀智皆洞知律度,......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诗歌篇名。唐陈子昂作。清陈沆《诗比兴笺》:“先朝之盛时,既不及见;将来太平,又恐难期。不自我先,不自我后,此千古遭乱之君子所共伤也。不然,茫茫之感,悠悠之词,何人不可用,何处不可题?岂知子昂幽州之歌,即阮公广武之叹哉!”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歌篇名。唐韩愈作。今人常振国、降云《历代诗话论作家》引《艺苑雌黄》:“退之有《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好收吾骨瘴江边。’余按《酉阳杂俎》言:‘韩愈侍郎有疏从子侄,自江淮来,年少狂率,韩责之,拜谢曰:“某有一艺,恨叔不知。”因指阶前牡丹曰:“叔要花青黄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歌篇名。唐李白作。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王(琦)云:钟嵘《诗品》论谢惠连云:小谢才思富捷,恨思兰玉夙凋,故长辔未骋。按:小谢谓谢朓,王注引《诗品》谓为谢惠连,非。”今人刘学锴说:“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

《日出入行》

《日出入行》诗歌篇名。唐李白拟作。《日出入行》,乐府《郊庙歌辞·汉郊祀歌》旧题,古辞多感叹人生短促。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诗意似为求仙者发,故前云‘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后云‘鲁阳挥戈,矫诬实多’,而结以‘与溟涬同科。’言不如委顺造化也。若谓写时行物生之妙,作理学......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诗歌篇名。《出塞》,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唐王昌龄拟作两首,此为其一。明杨慎《升庵诗话》:“盖言秦时虽远征而未设关,但在明月之地,犹有行役不逾时之意;汉则设关而戍守之,征人无有还期矣,所赖飞将御边而已。虽然,亦异乎守在四夷之世矣。”明唐汝询《唐诗解》:“匈奴......

《代悲白头翁》

《代悲白头翁》诗歌篇名。唐刘希夷作。宋葛立方《韵语阳秋》:“《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乐府诗集》谓《白头吟》者,疾人以新间旧,不能至白首,故以为名。……至刘希夷作《白头吟》乃云:‘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

《井底引银瓶》

《井底引银瓶》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新乐府》第四十首。作者原注:“止淫奔也。”今人苏仲翔《元白诗选注》:“此篇以‘止淫奔’为主旨。篇末以告诫痴小女子而言,实足反映唐时社会风俗的男女关系,证之元稹《莺莺传》益信。《莺莺传》中双文《报张生书》云:‘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

《古风·西上莲花山》

《古风·西上莲花山》诗歌篇名,原《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九。唐李白作。今人瞿蜕国、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萧(士赟)云:‘太白此诗似乎纪实之作,岂禄山入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按:此说不妨姑作拟议之据,但诗云:‘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恐不能即谓身在云台观也。”清王琦《李太白全集》:......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唐人万首绝句》作《夜雨寄内》。清冯浩定此诗为唐宣宗大中二年(848)秋游巴蜀时作,并说:“语浅情浓,是寄内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当仍作‘寄北’。”(《玉溪生诗集笺注》)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此寄闺中之诗。云间唐氏谓寄私昵之人,诗中有何私昵意耶......

《哀王孙》

《哀王孙》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至德元载九月,孙孝哲(安禄山部将)害霍国长公主、永王妃及驸马杨驲等八十人,又害皇孙二十余人,并刳其心,以祭安庆宗(禄山子,为唐所杀)。王侯将相扈从入蜀者,子孙兄弟虽在婴孩之中,皆不免于刑戮。当时降逆之臣,必有为贼耳目,搜捕皇孙妃主以献......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慈恩寺塔,又名大雁塔。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秋,杜甫、高适、岑参、薛据、储光羲同登此塔,皆有记游之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同时诸公登塔,各有题咏,薛据诗已失传;岑、储两作,风秀熨贴,不愧名家;高达夫出之简净,品格亦自清坚。少陵则格法严整,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宝应元年十一月,官军破贼于洛阳,进收东都,河南平。(史)朝义走河北,李怀仙斩其首以献,河北平。此诗公在剑外闻捷书而作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上四,闻收复而喜;下思急还故乡也。初闻而涕,痛忆乱离。破愁而喜,归家有日也。‘......

《长干行·妾发初覆额》

《长干行·妾发初覆额》诗歌篇名。《长干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李白似作二首,此为第一首。清王琦《李太白全集》:“(黄)山谷之言曰:太白集中《长干行》二篇,‘妾发初覆额’,真太白作也。‘忆妾深闺里’,李益尚书作,所谓‘疾妒尚书李十郎’者也。辞意亦清丽可喜,乱之太白诗中亦不甚远。大儒曾子......

《上阳白发人》

《上阳白发人》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新乐府》五十首之七,作者自注说:“愍怨旷也。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宋洪迈《容斋随笔》:“白乐天《长恨歌》、《上阳人歌》、元微之《连昌宫词》,道开元间宫禁事最为深切矣。”清沈......

《丽人行》

《丽人行》诗歌篇名。唐杜甫作。“行”原是古乐府一种体裁的名称,此诗从曲江春游的贵族妇女写起,作者因事立题,故以《丽人行》名篇。清浦起龙《读杜心解》:“此刺诸杨游宴曲江也。朱注:《旧书》云:玄宗每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花。遗钿坠,瑟瑟珠翠,灿烂......

《金陵五题·石头城》

《金陵五题·石头城》诗歌篇名。唐刘禹锡作。《金陵五题》共五首,是一组借六朝遗迹来总结历史教训的诗篇。此为第一首。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石头城》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白乐天读之曰:‘我知后人不复措笔矣。’其矜云:‘余虽不及,然亦不孤乐天之赏耳。’”清沈德潜《唐诗别......

《闺怨》

《闺怨》诗歌篇名。唐王昌龄作。明唐汝询《唐诗解》:“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词也。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亟也。虫鸣思觏;南国之正音;萱草痗心,东迁之变调。闺中之作,近体之《二南》欤?”清黄牧......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宋尤袤《全唐诗话》:“乐天未冠,以文谒顾况,况睹......

《论诗·只眼须凭自主张》

《论诗·只眼须凭自主张》诗歌篇名。清赵翼作。关于“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两句,赵翼《杂书所见》其三说:“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危楼有凭槛,刘桢方平视。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楼上人闻之,不觉笑歕鼻。”清纳......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歌篇名。唐韩愈作。今人止水《韩愈诗选》:“永贞元年(805)八月,韩愈自阳山贬所北还,经过南岳衡山,谒岳庙作此诗。同时有《寄河南张员外文》叙述自阳山徙掾江陵,有‘委舟湘流,往观南岳’之语。即指此次衡山之游。”今人汤贵仁《韩愈诗选注》:“诗人登南岳,正值喷云泄雾......

《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诗歌篇名。唐刘禹锡作。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长庆中,元微之、梦得、韦楚客同会乐天舍,论南朝兴废,各赋《金陵怀古》诗。刘满引一杯,饮已即成,曰:‘王浚楼船下益州,……’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于是罢唱。”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诗昔入皆入......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何(义门)曰:‘不用儒臣,则终无仁政,盗何由弭?右辅且然,况议河北哉!故终之不忍闻也。’胡震亨曰:‘天宝事何可复道?末及近事,乃生色耳。’……浩曰:朴拙盘郁,拟之杜公《北征》,面貌不同,波澜莫二。自古有叛臣必由于权奸,......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歌篇名。唐刘禹锡作。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刘梦得尝爱张文昌‘朝衣暂脱见闲身’之句,及自为诗,有云‘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若不胜宦途迟速荣悴之感,曲为之拟者。嗟乎!人所由不能真脱朝衣长享闲者,正以此耳。思之能无浩叹!”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沉......

《观猎》

《观猎》诗歌篇名。唐王维作。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胡应麟曰:右丞五言,工澹闲丽,自有二派。‘楚塞三江接’、‘风劲角弓鸣’、‘杨子谈经处’等篇,绮丽精工,沈、宋合调者也;‘寒山转苍翠’、‘寂寞掩柴扉’、‘晚年惟好静’等篇,幽闲古澹,储、孟同声者也。”“邵古庵谓细柳、渭城皆在陕西长安县......

《轻肥》

《轻肥》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原为《秦中吟》十首之七。白居易《秦中吟》序:“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今人霍松林《白居易诗译析》:“据史书记载:元和三年冬至四年春,江南大旱。白居易曾和翰林学士李绛联名上书,请求减免灾区的租税。这首又题为《......

《秋兴八首·千家山郭静朝晖》

《秋兴八首·千家山郭静朝晖》诗歌篇名,原《秋兴八首》之三。唐杜甫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心抱南斗京华之思,身与渔人燕子为侣,远则匡衡、刘向之不如,近则同学轻肥之相笑。第三章正申秋兴名篇之意,古人所谓文之心也。……渔人燕子,即所见以自伤也,亦以自况也。公抗疏不减匡衡,而近侍移官,一斥不......

《蜀相》

《蜀相》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公初至成都时作。上四祠堂之景。下四丞相之事。首联,自为问答,记祠堂所在。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见报国苦衷。有此两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忠简公......

《老夫采玉歌》

《老夫采玉歌》诗歌篇名。唐李贺作。清姚文燮《昌谷集注》:“唐时贵玉,尤尚水碧。德宗朝,遣内给事朱如玉之安西于阗求玉,及还,乃诈言为回纥夺去。后事泄,流死。复遣使四出采取。蓝田有川三十里,其水北流,产玉。山峡险隘,水窟深杳。此诗言玉不过充后宫之饰,致驱苍黎于不测之地,少壮殆尽,耄耋不免,死......

《缭绫》

《缭绫》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新乐府》第三十一首。作者原注:“念女工之劳也。”今人顾学颉、周汝昌《白居易诗选》:“暴露统治者穷奢极欲、大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缭绫是一种最珍贵的高级丝织品,织十匹普通绸子的劳力,还抵不上织缭绫一匹所费的多;而皇帝一要就是一千匹,并指定要织各种特殊花样。送......

《终南山》

《终南山》诗歌篇名。唐王维作。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唐诗纪事》云:‘或说此诗为议时之作。谓‘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言势焰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有表而无其内也;“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言恩泽偏也;“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言畏祸深也。’其说甚凿。王友琢......

《羌村三首·群鸡正乱叫》

《羌村三首·群鸡正乱叫》诗歌篇名,组诗《羌村三首》之三。唐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章记邻里之情,承上(第一首)‘邻人’来。客至鸡啼,见荒舍寂寥之景。清浊递斟,各领村家酒味也。首章‘客至’,公自谓;此章‘客至’,指父老。再叙饮中问答,皆乱后悲伤之意。‘莫辞’四句,代述父老之语;‘......

《羌村三首·峥嵘赤云西》

《羌村三首·峥嵘赤云西》诗歌篇名,原组诗《羌村三首》之一。唐杜甫作。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杜诗‘夜阑更秉烛。’意谓夜已深矣,宜睡而复秉烛,以见久客喜归之意。”明王嗣奭《杜臆》:“前有《述怀》、《得家书》二诗,公与家人,已知两存矣。此云‘妻孥怪我在’,‘生还偶然遂’,何也?盖此时盗贼方横......

《秋兴八首·瞿唐峡口曲江头》

《秋兴八首·瞿唐峡口曲江头》诗歌篇名。原《秋兴八首》之六。唐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六章。思长安曲江,叹当时之游幸也。上四叙致乱之由,下四伤盛时难再。瞿峡曲江,地悬万里,而风烟遥接,同一萧森矣。长安之乱,起自明皇,故追叙昔年游幸始末。《杜臆》:‘城通御气,前则敦伦勤政。苑入边愁,......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诗歌篇名。唐韦应物作。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王荣老尝官于观州,欲渡观江,七日风作不得济。父老曰:‘公箧中必蓄宝物。此江神极灵,当献之得济。’荣老顾无所有,惟玉麈尾,即以献之,风如故;又以端砚献之,风愈作;又以宣包虎帐献之,皆不验。夜臥念曰:‘有黄鲁直草书扇头,题韦应物诗曰:......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诗歌篇名。唐杜甫作。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引《西清诗话》:“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如‘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势高’、‘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飞应畏堕,帆远却如闲’,皆见称于世。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

《浪淘沙词·日照澄州江雾开》

《浪淘沙词·日照澄州江雾开》诗歌篇名。唐刘禹锡作。今人卞孝萱、吴汝煜《刘禹锡》:“赞美淘金女郎的劳动。诗人能够指出,在美人的首饰和侯王的金印中,包含着无数淘金女郎的辛劳。这一认识,无疑是从接近人民中间获得的。……刘禹锡在劳动妇女的身上,发现了一种真正的美。这种美是那样的健康和纯正。它使看......

《江雪》

《江雪》诗歌篇名。唐柳宗元作。宋苏轼说:“郑谷诗云:‘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此村学中语也。柳子厚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性有格也哉,殆天所授,不可及也已。”(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书郑谷诗》)今人汪民全说:“既深刻又新奇的‘钓雪’一语,表面上是突出渔翁钓雪的周围新......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诗歌篇名。唐李贺作。清姚文燮《昌谷集注》:“上九句皆咏端溪取石制石之妙,及石色之艳、石质之润,置之书帷中,笔墨无不相宜。孔砚,孔方平歙砚也。《歙砚铭》云:‘非端溪温润而漪纹,非铜雀摧而色新。’贺谓不足以当此耳。”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前四句曲尽石之开坑,中四句......

《海上·日入空山海气侵》

《海上·日入空山海气侵》诗歌篇名。《海上》是一组诗,凡四首,此为其一。清顾炎武作。今人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说:“顾炎武生于社会变乱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由于他敢于正视现实问题,又坚持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沉雄悲壮的艺术风格。他反对摹仿,而格调苍凉沉郁,往往接......

《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

《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诗歌篇名。唐王维作。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东坡谓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芬,民居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亦......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潜入’、‘细润’,正状好雨发生;‘云黑’、‘火明’,雨中夜景;‘红湿’、‘花重’,雨后晓景。应时而雨,如‘知时节’者,雨骤风狂,亦足损物,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三四属闻,五六属见。”清浦起龙......

《春晓》

《春晓》诗歌篇名。唐孟浩然作。今人邹尊兴、张碧波《新编唐诗三百首译释》:“这首五绝当是诗人隐居鹿门山时所写。全诗借心理感受描写,展现了一幅色彩鲜明,清丽动人的春眠雨夜图画。全诗虽只四句,但写出了作者感觉到、听到、猜想到的雨夜春晓景色。”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选唐诗三百首》:“在大好春光中,自......

《春宫怨》

《春宫怨》诗歌篇名。唐杜荀鹤作。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如周朴者,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故时人称朴诗‘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其名重当时如此,而今不复传矣。余少时犹见其集,其句有云:‘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诚佳句......

《望岳·岱宗夫如何》

《望岳·岱宗夫如何》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望岳》共三首,分别咏南岳、东岳、西岳。此诗咏东岳。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望东岳而作也。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岱宗如何,意中遥望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

《新丰折臂翁》

《新丰折臂翁》诗歌篇名。唐白居易作。《新乐府》第九首。作者原注:“戒边功也。”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穷兵黩武之祸,慨切言之。末以宋璟、杨国忠对言,见开、宝治乱之机,实分于此。”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大意亦本之杜甫《兵车》、前后《出塞》等篇,借老翁口中说出,便不伤于......

《春望》

《春望》诗歌篇名。唐杜甫作。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诗歌篇名。唐李白作。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画家布景设色,专于此处用意。”清施补华《岘傭说诗》:“太白七绝,天才超逸,而神韵随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两岸猿......

《山石》

《山石》诗歌篇名。唐韩愈作。金元好问《中州集·拟栩先生王中立传》:“予尝从先生学,问作诗究竟当如何?先生举秦少游《春雨》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较之,则春雨为妇人语矣。破却工夫,何至学妇人?”又,《论诗绝句》:“‘有情芍药含春泪......

《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诗歌篇名,题一作《归终南山》。唐孟浩然作。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孟浩然入翰苑访王维,适明皇驾至,浩然仓黄伏匿,维不敢隐而奏知。明皇曰:‘吾闻此人久矣。’召使进所业,浩然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弊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明皇曰:‘我未尝弃卿,卿自不求仕,何诬之甚也?......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歌篇名。唐李白作。明谢榛《四溟诗话》:“太白夜宿荀媪家,闻比邻舂臼之声以起兴,遂得‘邻女夜舂寒’之句,然本韵‘盘’、‘餐’二字,应用以‘夜宿五松下’发端,下句意重词拙,使无后六句必不押‘欢’韵。此太白近体,先得联者,岂得顺流直下哉?”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古人席......

《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诗歌篇名。唐李白作。《朗月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元萧士赟说:“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引)清陈沆《诗比兴笺》:“忧禄山将叛时作。月,后象;日,君象。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蜍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

《哭晁卿衡》

《哭晁卿衡》诗歌篇名。唐李白作。今人翟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近年日本方面考证朝(晁)衡事迹之文字有长勋《阿倍仲麻吕及其时代》,杉本直次郎《安南与朝衡》等文,我国则缪凤林有《留学中国之日本诗人》等文。今摘其大要于下;晁衡者,日本阿倍朝臣仲麻吕之华名,或称仲满,衡生于日本文武帝二年,......

《四愁诗》

《四愁诗》诗歌篇名。东汉张衡作。最早见于《文选》,诗前有序说:“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猾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擒。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

《古风·燕昭延郭隗》

《古风·燕昭延郭隗》诗歌篇名。原《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五。唐李白作。清陈沆《诗比兴笺》:“刺不养士求贤也。天宝之末,宰臣媢嫉,林甫贺野无遗贤,国忠非私人不用。庙堂惟声色是娱,而天地闭,贤人隐矣。”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宋)杨(齐贤)云:‘太白意谓吴姬越女资其一歌笑,则不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