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马相如

扬雄

        汉赋的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扬雄少时好学,博览群书,但不为章句之学。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汉书》本传说他“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司马相如

        汉赋的代表作家。字长卿,原名犬子,因仰慕战国蔺相如为人,更名相如。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汉景帝时曾为武骑常侍,任务是随从皇帝田猎。后免官去梁,与枚乘、邹阳、庄忌等文人同游于梁孝王......

《长门赋》

《长门赋》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此赋见于梁代萧统《文选》。赋前有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过去有人以为赋序记事与史载不合,因疑此赋为伪作。如顾炎......

《美人赋》

《美人赋》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此赋见于《古文苑》,前人曾疑为伪作。关于此赋主旨,说法不一。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说:“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卓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宋代章樵说:“美人者,相如自谓也。诗人骚客所称美人,盖以才德为美。相如乃托其容体之都冶以......

《大人赋》

《大人赋》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关于此赋始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天子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

《琴歌》

《琴歌》诗歌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引《琴集》说:“司马相如客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间见之。相如以琴心挑之,为《琴歌》二章。”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说:“此歌殆两汉时琴工假托为之。”此歌共两首,可能是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时所唱的歌......

《哀二世赋》

《哀二世赋》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汉书·司马相如传》说:“尝从上至长杨猎,……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颜师古注说:“宜春本秦之离宫,胡亥于此为阎乐所杀,故感其处而哀之。”此赋首先描绘宜春苑中的荒凉景象,接着对秦二世“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发出了深深的......

司马长卿集

        又名《司马文园集》。诗文别集。二卷。司马相如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        司马相如,字长卿,小名犬子。生于汉文帝......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要有异于常人的本领,才能完成不平凡的事情;有不平凡的事迹,才能建立不朽的功业。人们若要树立不朽的德业,除了天时之外,必须再加上本身不凡的才干,才能留名后世,千古传颂。......

司马相如琴心通文君

        在卓王孙家的酒宴上,临邛县令王吉趁着大家酒兴正浓,捧着琴上前对司马相如说:“我私下里曾听说长卿喜爱这个,希望今日能弹奏一曲使自己快乐快乐。”相如推辞了一下,就弹奏了一两支曲子。卓王孙有个女儿名叫文君,刚死......

文君酤酒耻父终得富

        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随他回到成都家中。但家中除了空空的四面墙壁外,什么也没有。卓王孙见文君逃走,大发雷霆,说:“女儿不成材到了极点,我虽不忍心杀死她,但绝不分给她一个钱!”有人劝说卓王孙,他始终不听。文君......

王吉屈尊显相如

        梁孝王去世后,旅居梁国的司马相如(字长卿)便返回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家中。可是家中贫穷,又没有什么职业维持生活。他一向与临邛(今四川邛崃)县令王吉相好,王吉说:“长卿多年在外求官不大称心,你可到我这儿来......

上书谏猎(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司马相如)原文及翻译〔西汉〕司马相如【题解】本篇题名采自《史记》、《汉书》本传成句。汉武帝虽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在迷信神仙、奢靡侈费、贪恋女色、沉缅于游猎等方面,并不输于昏君。司马相如为郎时,曾作为武帝的随从行猎长杨宫,武帝不仅迷恋驰逐野兽的游戏,还喜欢亲自搏击熊和......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①。相如因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②,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段意......

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

“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诗句出处:《赠别崔十三长官》;是唐朝诗人顾况的作品。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崔侠两兄弟,垂范继芳烈。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我来宣城郡,饮水仰清洁。蔼蔼北阜松,峨峨南......

倾摧千仞壁,枯歇一株兰。

“倾摧千仞壁,枯歇一株兰。”诗句出处:《闻赤松舒道士下世》;是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地变贤人丧,疮痍不可观。一闻消息苦,千种破除难。阴骘那虚掷,深山近始安。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蜕壳埋金隧,飞精驾锦鸾。......

碍目不忍窥,忽忽坐昏垫。

“碍目不忍窥,忽忽坐昏垫。”诗句出处:《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是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地遐物奇怪,水镜涵石剑。荒花穷漫乱,幽兽工腾闪。......

说尽闲情,无日不忽忽。

“说尽闲情,无日不忽忽。”诗句出处:《江城子》;是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一年春事几何空。杏花红。海棠红。看取枝头,无语怨天公。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风。山中长自忆城中。到城中。望水东。说尽闲情,无日不忽忽。昨日也同花下饮,终有恨,不曾浓。【注释】:说:(......

碧梧花落尽,篱雀又黄昏。

“碧梧花落尽,篱雀又黄昏。”诗句出处:《临江仙八首》;是元朝诗人王旭的作品。*荚生三秋八月,气*风露清明。诞来人世作豪英。性天元广大,心地尽宽平。书院兴秋谁得似,燕山窦氏齐名。一身长向善中行。松筠同不老,龟鹤共长生。帘外萧萧风色恶,呼儿掩上重门。小窗孤坐赋招魂。碧梧花落尽,篱......

年年看,笙歌丛里,金盏倒垂莲。

“年年看,笙歌丛里,金盏倒垂莲。”诗句出处:《满庭芳》;是宋朝诗人张抡的作品。威彻冰河,兵严玉帐,济时人在壶天。妙龄谈笑,图画上凌烟。但见勋书鼎鼐,谁知道、名列高仙。风云会,钩陈羽卫,绿鬓影貂蝉。绵绵。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占盛一门,文武更双全。已饵琼英绛雪,灵龟寿、何止千年。......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诗句出处:《白马篇》;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

露华浓,冷高梧,凋万叶。

“露华浓,冷高梧,凋万叶。”诗句出处:《歌头》;是唐朝诗人李存勖的作品。赏芳春,暖风飘箔。莺啼绿树,轻烟笼晚阁。杏桃红,开繁萼。灵和殿,禁柳千行斜,金丝络。夏云多,奇峰如削。纨扇动微凉,轻绡薄,梅雨霁,火云烁。临水槛,永日逃繁暑,泛觥酌。露华浓,......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诗句出处:《庐山》;是唐朝诗人李咸用的作品。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余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黑岩藏昼电......

兰游澹未归,倾光下岩窈。

“兰游澹未归,倾光下岩窈。”诗句出处:《七日登乐游故墓》;是唐朝诗人卢照邻的作品。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璇耀。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汉寝眷遗灵,秦江想余吊。蚁泛青田酌,莺歌紫芝调。柳色摇岁华,冰文荡春照。远迹谢群动,高情符众妙。......

忽脱身上殷绯袍,尽买罟擭尽有无。

“忽脱身上殷绯袍,尽买罟擭尽有无。”诗句出处:《观放鱼歌》;是唐朝诗人卢仝的作品。常州贤刺史,从谏议大夫除。天地好生物,刺史性与天地俱。见山客,狎鱼鸟。坐山客,北亭湖。命舟人,驾舫子,漾漾菰蒲。酒兴引行处,正见渔人鱼。刺史密会山客意,复念网罗婴无辜。忽脱......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诗句出处:《寻华山云台观道士》;是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还从罔象来,忽得仙灵宅。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诗句出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是唐朝诗人上官昭容的作品。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檀栾竹影,飙风日松声。不烦歌吹,自足娱情。仰循茅宇,俯眄乔枝。烟霞问讯,风月相知。枝条郁郁,......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诗句出处:《苦热行》;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

朝服践狼居,凯歌旋马邑。

“朝服践狼居,凯歌旋马邑。”诗句出处:《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是唐朝诗人袁朗的作品。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画野功初立,绥边事云集。朝......

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

“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诗句出处:《迎春东郊》;是唐朝诗人张濯的作品。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仗前花待发,旂处柳疑新。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圣朝多庆赏,希为......

过尽寒沙新雁、甚无书。

“过尽寒沙新雁、甚无书。”诗句出处:《虞美人》;是宋朝诗人蔡伸的作品。瑶琴一弄清商怨。楼外桐阴转。月华澄淡露华浓。寂寞小池烟水、冷芙蓉。攀花撷翠当时事。绿叶同心字。有情还解忆人无。过尽寒沙新雁、甚无书。《虞美人》宋朝诗人蔡伸的作品。【注释】:......

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

“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诗句出处:《满庭芳》;是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闽岭先春,琅函联璧,帝所分落人间。绮窗纤手,一缕破双团。云里游龙舞凤,香雾起、飞月轮边。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门阑。车马动,扶黄籍白,小袖高鬟。渐胸里轮囷,肺腑生寒。唤起谪仙醉倒,......

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

“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诗句出处:《扫花游/扫地游》;是宋朝诗人陈允平的作品。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瞑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

又忽忽,醉梦里、春去不觉。

“又忽忽,醉梦里、春去不觉。”诗句出处:《声声慢》;是宋朝诗人陈著的作品。珍丛凤舞,曾是宣和,春风送归禁幄。翠浅红深,婉娩步空金落。腥尘未飞动处,是先知、早辞华萼。好在□,四并难多少,怨怀无托。猛拍阑干谁会,浮世事、悠悠白云黄鹤。有酒当花,休得是今非昨。花犹百年宁耐,算人生......

读浯溪颂,愚公记,澹岩诗。

“读浯溪颂,愚公记,澹岩诗。”诗句出处:《行香子》;是宋朝诗人戴复古的作品。万石崔嵬,二水涟漪。此江山、天下之奇。太平气象,百姓熙熙。有文章公,经纶手,把州麾。满斟寿酒,笑拈梅枝。管年年、长见花时。佳人休唱,浅近歌词。读浯溪颂,愚公记,澹岩诗。《行香子》宋......

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

“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诗句出处:《浪淘沙》;是宋朝诗人韩元吉的作品。席地赏残红。少驻孤蓬。一春不奈风和雨。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云澹远峰浓。绿遍高桐。神仙知在此山中。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浪淘沙》宋朝诗人韩元吉的作品。【注释】:......

任玉壶倾倒。

“任玉壶倾倒。”诗句出处:《甘草子》;是宋朝诗人寇准的作品。春早。柳丝无力,低拂清门道。暖日笼啼鸟。初坼桃花小。遥望碧天净如扫。曳一缕、轻烟缥缈。堪惜流年谢芳草。任玉壶倾倒。《甘草子》宋朝诗人寇准的作品。【注释】:任:(一)①抱。《诗经·大......

谁知得,眉攒万国,华筵少醉多醒。

“谁知得,眉攒万国,华筵少醉多醒。”诗句出处:《汉宫春》;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吉语西来,已衮归行阙,册拜头厅。唐家岂可,一日轻去玄龄。洛英蜀客,老成人、几半朝廷。但管取,三边无警,活他百万生灵。槐第安排敕设,有藕如船大,有枣如瓶。瑶环瑜珥绕席,个个宁馨。一般奇特,中台星......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诗句出处:《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虞卿......

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诗句出处:《赠常侍御》;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匡复属何人,君为知音者。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象舞严金铠,丰歌耀宝刀。

“象舞严金铠,丰歌耀宝刀。”诗句出处:《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是唐朝诗人李德裕的作品。宛转龙歌节,参差燕羽高。风光摇禁柳,霁色暖宫桃。春露明仙掌,晨霞照御袍。雪凝陈组练,林植耸干旄。广乐初跄凤,神山欲抃鳌。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騂豪。象舞严金铠,丰歌耀宝......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诗句出处:《杏花》;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园。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终应催竹叶,先拟咏......

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

“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诗句出处:《招谕有怀赠同行人》;是唐朝诗人李义府的作品。远游冒艰阻,深入劳存谕。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轩车行未返,节序催难驻。陌上悲转蓬,园中想芳树。蜀山自纷纠,岷水恒奔注。临泛多苦怀,登攀寡欢趣。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不求绥......

杉巉攒矛,蕉标建常。

“杉巉攒矛,蕉标建常。”诗句出处:《战秋辞》;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八月空堂,前临隙荒。抽关散扇,晨乌未光。左右物态,森疏强梁。天随子爽駴恂栗,恍军庸之我当。濠然而沟,垒然而墙。纛然而桂,队然而篁。杉巉攒矛,蕉标建常。槁艾矢束,矫蔓弦张。蛙合助吹,鸟分启行......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诗句出处:《来闍黎新亭作》;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傍险山查立,寻幽石迳回。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花发我未识,玉生忽丛攒。

“花发我未识,玉生忽丛攒。”诗句出处:《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山浓翠滴洒,水折珠摧残。溪镜不隐发,树衣长遇寒。风猿虚空飞,月狖叫啸酸。信此神仙路,岂为时俗安。煮金阴阳火,囚怪星宿坛。花发我未识,玉生忽丛攒。蓬莱......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诗句出处:《龙门应制》;是唐朝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山......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诗句出处:《观江淮名胜图》;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

“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诗句出处:《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是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蠡盏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滟滟。泪消语尽还暂眠,唯梦千山万山险。水环环兮山簇簇,啼鸟声声妇人哭。离床别脸睡还开,灯灺暗飘珠蔌蔌。山深......

野尊延故老,朝服见儿童。

“野尊延故老,朝服见儿童。”诗句出处:《国亲故》;是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气雄。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天下称贤相,朝端挹至公。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霜露多前感,丘园想旧风。扈巡过晋北,问俗到河东。便道恩华降,还乡礼教崇。野尊延故老,朝服......

司马相如的生平简介、资料和作品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文学家。少好读书,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游梁,与邹阳、枚乘、庄忌等同为梁孝王门客。著《子虚赋》。汉武帝刘彻即位,读《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复作《上林赋》,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命出使西南,并......

送兴平王少府游梁

旧识相逢情更亲,攀欢甚少怆离频。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日斜官树闻蝉满1,雨过关城见月新。梁国遗风重词赋,诸侯应念马卿贫。清柔有骨,意态绝佳。【校记】1.满,《全唐诗》一作“晚”。【注释】[兴平]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下”:“兴平县,本汉平陵县,属右扶风......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

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钟声自仙掖,月色近霜台。一叶兼萤度,孤云带雁来(韵绝)。明朝紫书下,应问长卿才。【注释】[万年] 《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京兆府万年县”:“本汉旧县,属冯翊,在今栎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周明帝二年,分长安、霸城、山北等三县,始于长安城中置万年县。隋开皇三年迁都,改为大......

什么是赋体?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

问长卿

        【出典】见“子虚”条。        【释义】汉司马相如字长卿,作《子虚赋》。汉武帝刘彻读此赋,叹不能与作者同时。狗......

赤车迎相如

        【出典】见“题桥”条。        【释义】汉司马相如离蜀赴长安时,曾发誓“不乘赤车驷马”不返蜀,即不作高官不还乡......

卓家琴

        【出典】见“卓氏寡”条。        【释义】汉临邛卓文君好音乐,司马相如曾以琴心相挑。后世以“卓氏琴”作为咏蜀地......

相如

        【出典】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景帝时任散骑常侍,后免官游梁。武帝召为郎,晚年因病免官。作有《子虚赋》、《大人赋》、《美人赋》等赋,以及《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

相如台

        【出典】王褒《益州记》:“司马相如台在州西笮桥北,百许步。李膺云:‘市桥西二百步,得相如旧宅,今梅安寺南有琴台故墟。’”(据《初学记》卷二十四引)    &n......

浇肠

        【出典】《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nbs......

临邛卖赋郎

        【出典】见“买赋”条。        【释义】相传汉司马相如曾在临邛卖酒,后陈皇后以黄金百斤买取他的《长门赋》,唐诗......

临邛沽酒客

        【出典】见“相如涤器”条。        【释义】司马相如未发达时曾与卓文君在临邛卖酒,唐诗中因以临邛沽酒客称之。......

赋似相如

        【出典】《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诏承明之庭。”参见“扬雄”条、“相如赋”条。......

题柱2

        【出典】见“题桥”条。        【释义】见“题桥”条。按:司马相如题升仙桥柱,所以“题桥”又作“题柱”。&......

七年辨材

        【出典】《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载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郭璞曰:‘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按:《活人》......

文君酒

        【出典】见“相如涤器”条。        【释义】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亲自当炉卖酒,后因用作咏酒或女子当炉卖酒的......

《可为《大人赋》 司马相如》

相如将献赋,未知所为。梦一黄衣翁谓之曰:“可为《大人赋》。”遂作《大人赋》,言神仙之事以献之。赐锦四匹。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述要] 司马相如奉诏作赋,不知写什么。睡觉时梦见一位穿黄衣的老翁,对他说:“你可以作《大人赋》。”司马遂作《大人赋》,叙写神仙之事,赋献上后,汉武帝赏赐给他四匹......

文君驾车

《文君驾车》出处、释义和例句【出典】“文君驾车”,《史记》司马相如传及《西京杂记》皆不载。但文君、相如故事,元代盛行,不少作家改编成剧,如关汉卿《升仙桥相如题柱》、孙仲章《卓文君白头吟》、汤式《风月瑞仙亭》等,俱佚。唯明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尚存。剧中写卓王孙发现文君私奔,令人去追,因见相如乘车......

不须反顾

·不须反顾【出典】《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释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有“义不反顾”语,形容边郡之士见到军事警报后,纷纷拿起武器......

翠华

宋词典故·翠华【出典】《汉书》卷五七上《司马相如列传上》载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唐·颜师古注:“翠华旗,以翠羽为旗上葆也。”【释义】翠华即以翠鸟羽毛为旗顶的饰物,为天子的仪仗。后因以代称天子。【例句】①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苏轼《戚氏》[玉龟山......

的皪宜笑

宋词典故·的皪宜笑【出典】《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皓齿粲烂,宜笑的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郭璞曰:‘鲜明貌也。’《楚词》曰……又曰:‘娥眉笑以的皪。’皪,音砾也。”【释义】的皪,鲜明、光洁貌。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用以......

凤求凰

宋词典故·凤求凰【出典】《玉台新咏》卷九汉·司马相如《琴歌二首》并《序》:“司马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间窥之,相如鼓琴以挑之曰:(其一)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其二)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释义】汉司马相如如鼓琴作歌,向卓文君传情,歌中......

青蛾皓齿

宋词典故·青蛾皓齿【出典】《古文苑》卷三汉·司马相如《美人赋》:“相如曰:‘……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释义】《美人赋》描绘美人眉目、牙齿之美,有“蛾眉皓齿”语。【例句】青蛾皓齿,云鬟花面,见了绮罗无数。(晁补之《永遇乐·赠雍宅璨奴》57......

相如从长杨

宋词典故·相如从长杨【出典】见“长杨赋”条。【释义】司马相如曾随从汉帝到长杨宫打猎,并上疏规谏武帝的冒险行为。后遂用作文士规谏皇帝的典故。【例句】相如何日从长杨,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陈克《南歌子》[云里千山暖]831)这里用以表示希望能在朝廷上发挥作用,免得只是年复一年白白消......

相如垆边

宋词典故·相如垆边【出典】见“当垆人”条。【释义】司马相如贫贱时曾与卓文君在临邛市上卖酒。后因用为咏司马相如的典故。【例句】叹少日相如,垆边老去,能赋上林否。(刘辰翁《摸鱼儿》[欲待口、家山未得]3250)这里说司马相如徜在困厄中老去,也便作不得《上林赋》,藉以衬出自己的失意蹉跎......

相如是臞仙

宋词典故·相如是臞仙【出典】见“癯仙泽”条。【释义】司马相如以为列仙不同于帝王之仙,他们居于山野草泽,体貌甚臞(消瘦)。后因用为典实。【例句】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苏轼《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284)这里以“相如”喻指友人王胜之,意含称美。......

相如游梁

宋词典故·相如游梁【出典】见“邹枚”条。【释义】司马相如因为汉景帝不喜欢辞赋,未受重视,遂离职交游于梁孝王。后因用作文士飘泊依人的典故。【例句】游梁已觉相如倦,忆去年、舟渡淮南岸。(谢逸《七娘子》[风剪冰花飞寒乱]651)这里以游梁的相如自比,表明自己已经倦于在外漂泊依人。......

相如赋

宋词典故·相如赋【出典】见“狗监揄扬”条、“长杨赋”条。【释义】汉司马相如以作赋擅名,文辞华美。后因以“相如赋”为称美文章佳作的典故。【例句】相如赋,王褒颂,子云玄。(韩元吉《水调歌头·寄陆务观》1398)这里以“相如赋”赞美陆游(务观)的诗文。司马相如是蜀人,举以相比,亦切合陆......

子虚

宋词典故·子虚【出典】见“亡是”条。【释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子虚赋》虚构了三个人物,其一即“子虚”,“子虚”以楚国使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子虚意思是虚言,以此命名表示实为虚构。后世因用“子虚”表示虚无之事。【例句】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辛弃疾《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有感......

邹枚

宋词典故·邹枚【出典】《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释义】“邹......

儒仙

宋词典故·儒仙【出典】见“一癯仙泽”条。【释义】司马相如认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后世因用“儒仙”喻指在野的文士。【例句】倦客身同舟不系,轻帆来访儒仙。(葛胜仲《临江仙·上巳日游海昌王氏园,吴宰效及中散兄》724)这里用本典切合友人的文士身份。......

鹴裘解尽

宋词典故·鹴裘解尽【出典】见“相如渴酒对文君”条。【释义】汉司马相如曾用所穿鹔鹴裘贳酒。【例句】兔颖吟苦,鸘裘解尽,何意比□游梁。(赵文《望海潮·次龙有章韵》3323)这里活用本典追叙同龙氏饮酒赋诗的情景。......

贳貂裘

宋词典故·贳貂裘【出典】见“相如酒渴对文君”条。【释义】汉司马相如曾用鹔鹴裘贳酒而饮。【例句】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张元干《水调歌头·和芗林居士中秋》1077)这里变化并反用本典设想向子諲(芗林居士)饮酒赏月的情形。......

云阳台

宋词典故·云阳台【出典】《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楚王乃登云阳之台。”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徐广曰:‘宋玉云楚王游于云阳之台。’骃案:郭璞曰‘在云梦中’。”参见“云雨”条。【释义】云阳台即宋玉《高唐赋》所说的云梦之台,也即巫山神女出没其间的阳台。诗......

子虚乌有

源自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战国时,楚王派子虚访问齐国。有一天,子虚随齐王外出打猎,齐王为了显示自己的阔绰,故意把打猎的场面安排得很宏大。打猎结束后,齐王问子虚:“楚国打猎的规模比得上我吗?”子虚为了给楚......

辞赋·司马相如赋《上林赋》

辞赋·司马相如赋《上林赋》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期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且二君之论,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荒淫......

辞赋·司马相如赋《子虚赋》

辞赋·司马相如赋《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舆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王车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