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荀子
真理观
与知行观密切相关的是儒家真理观。荀子认为只有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汉儒董仲舒则认为符合天意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无验而言之谓妄。”只有经过验证的知识才可靠,......
荀子的“性恶论”与美学
荀子是先秦原始儒学的最后一个重要代表。虽然他仍以孔子儒学继承人自居,但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已有了深刻的变化。在政治主张上,他由孔子的“礼治”发展为“礼法并重”,在人性论方面,他由孟的“性善论”转向“性恶......
文学家应原道宗经征圣
自从荀子提出宗经、征圣、明道的文学创作原则后,文学创作应以六经为准绳,宣扬孔子及儒道,成为中国文学理论家最基本的纲领。这个纲领的著名倡导者,便是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以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nbs......
荀子建立了宗经征圣明道的价值标准
荀子作为儒家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强调博学与文学的重要性,《荀子·劝学》曰:“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大略》曰:“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
法后王
即取法今王。始倡于战国儒家大师荀子。儒家自孔子始,就主张“法先王”,如孟子“言必称尧舜”,以古代圣王为标准来批评当今政治。荀子则认为:“先王至多,谁可为法?而且,先王的礼乐制度代代相传,后王之法,实际......
天人相分
荀子提出的天人关系的命题。“天人之际”是合是分,各人的立场不同,答案也不一样。春秋时代的郑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在“天道”和“人道”之间划上了一条界线。战国时代的荀子则明确主张“明于天......
性恶论
荀子提出的人性论。荀子虽然名为儒家,但骨子里却是法家,韩非和李斯两位大名鼎鼎的法家人物都出自他的门下。所以后人形容他是“儒表法里”。荀子身上已经没有孔、孟表现出来的“贤人作风”,却和商鞅等法家先驱一......
大凡读书人,视天地间事俱关我事
《荀子》曰:“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也不远矣。”《吕览》云:“不疾学而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而昌黎《进学解》亦曰:“业精于勤。”今或有少年气盛,挟其所得,旁若无人,固非佳士。然束书不观,效刘胜之寒蝉......
荀子
荀况(约前313—约前238),战国时期思想家。名况,字卿,时人尊称荀卿,又称孙卿,世称荀子。战国后期赵国(今山西安泽)人,是韩非、李斯的老师。15岁游学齐国,受到许多学派思想的熏陶,成为稷下(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一个有名的学者。后到楚国,曾任兰陵(治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令。晚年居兰陵教授弟子并从......
《论语》主题思想之神道设教
[一·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三·十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六·二十二]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七·二十一] 子不语怪,力,乱,神。[七·三十五]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
《论语·里仁》
[四·一]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四·二]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④,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四·三]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⑤,能恶人⑥。”[四·四] 子曰:“苟志于仁矣⑦,无恶也。”[四·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鉴赏】孟子这里主要讲修养心性的方法。他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物欲不多,那么善性即使有所丧失,也不会多;反之,如果物欲很多,那么善性即使有所保存,也是极少的了。......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鉴赏】孟子用杯水车薪的比喻说明:仁要胜过不仁是有条件的。孟子虽然对仁义、仁政的作用保有坚定信心,反复向君王们宣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的观......
劝将士勤攻己阙教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2]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3]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
德礼诚信,国之大纲
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鉴赏】 “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是魏徵在贞观十年(636年)所上奏疏中......
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
若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实,则邪正莫隐,善恶自分。然后取其实,不尚其华,处其厚,不居其薄,则不言而化,期月而可知矣!(《择官》)【鉴赏】 以赏罚为核心的考核制度,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里都有的制度。要用人就得要考核,而赏罚是考核的结果。“赏当......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解蔽》)【鉴赏】人从一生下来就有认识能力,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五色,耳朵能听到五音,嘴巴能品尝五味,我们的五官可以接收外界各种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储藏并记忆在自己的心中,然而我们的心仍要保持“虚”的状态,......
心有征知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知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正名》)【鉴赏】心,这片方寸之地,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成“神之舍”。在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心可以认识事物,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是人的思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论》)【鉴赏】在浩瀚的天空中,众星相随旋转,太阳和月亮轮流将光辉洒向大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着出现。阴阳是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荀子的时代,阴阳可以指天地、寒暑、晦明、动静等具有对立属......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性恶》)【鉴赏】荀子说,擅长谈论古代事情的人必定会用今天的事情作为验证。对于荀子思想的研究,一直有着“法先王”和“法后王”之争。其实,不论是“法先王”还是“法后王”,荀子的......
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
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解蔽》)【鉴赏】荀子将人心比作装满水的盘子,盘中的水只有在平静清澈的状态下才能照见物体。北宋哲学家邵雍在《观物吟》诗中说道:“天下之平,莫若止水。”又说“人心当如止水则定,定则静,静则明”(邵雍《观物外篇......
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性恶》)【鉴赏】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其实,人的本性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同上),并无所谓善恶,但若一味顺其性发展则必然会走向恶,而人之所以会表现出善良的一面,都是因为后天学习礼义......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天论》)【鉴赏】天有其时,这里的天是指自然意义上的“天”——自然界。天上的日月星辰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一年中又分成春夏秋冬四时;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一月分为三旬;地球自转一周......
万物为道一偏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天论》)【鉴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正酝酿着一场大变革,思想空前解放。此时私学兴起,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限制,不再是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出现了大量“士”。而当时......
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天论》)【鉴赏】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天和人一样,是有意识的,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荀子这里,天不再是人格神,只是......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修身》)【鉴赏】“礼”之一字,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多有涉及。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则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其义或为“礼法”,或为“礼节”,或作“秩......
志意修则骄富贵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修身》)【鉴赏】王侯公卿多为人所敬畏,富与贵多为人所欲求,凡此爵禄财富,皆为身外之物,君子多淡然处之。荀子说,意志修立就可傲视富贵;以道义为己任,自身气势厚重,则可以轻视王侯公卿;内心不断自省,外物就都微不足道了。孔子云:“不......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荣辱》)【鉴赏】大分,最大分界。常体,通常的体现。这是讲荣辱与义利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处世之道。荀子并不如汉儒一样否定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鉴赏】这段话是《劝学》的开篇,它常常作为《荀子》的著名段落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何所归。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何所归。”诗句出处:《相和歌辞·前苦寒行二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诗句出处:《又观打鱼》;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诗句出处:《水槛遣心》;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诗句出处:《石犀行》;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诗句出处:《题福唐观二首》;是唐朝诗人杜光庭的作品。盘空蹑翠到山巅,竹殿云楼势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旧碑文灭不知年。八州物象通檐外,万里烟霞在目前。自是人间轻举地,何须蓬岛访真仙。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
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
“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诗句出处:《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虔》;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昔如水上鸥,今如罝中兔。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顾。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呼号傍孤城,岁月谁与度。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夫子嵇阮流,更被时......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诗句出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
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诗句出处:《山居三首》;是唐朝诗人杜光庭的作品。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仙。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诗句出处:《有感五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洛......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诗句出处:《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殷红马脑碗,婕妤传诏才人索。碗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贵戚权门得笔迹,始......
其俗则纯朴,不知有主客。
“其俗则纯朴,不知有主客。”诗句出处:《郑典设自施州归》;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吾怜荥阳秀,冒暑初有适。名贤慎所出,不肯妄行役。旅兹殊俗远,竟以屡空迫。南谒裴施州,气合无险僻。攀援悬根木,登顿入天石。青山自一川,城郭洗忧戚。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怿。其俗则纯朴,不知有主客。......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诗句出处:《望岳》;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恭闻魏......
当宁陷玉座,白间剥画虫。
“当宁陷玉座,白间剥画虫。”诗句出处:《往在》;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往在西京日,胡来满彤宫。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解瓦飞十里,繐帷纷曾空。疚心惜木主,一一灰悲风。合昏排铁骑,清旭散锦马蒙。贼臣表逆节,相贺以成功。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当宁陷玉座,白间剥画虫。不知......
亲宾纵谈谑,喧闹畏衰老。
“亲宾纵谈谑,喧闹畏衰老。”诗句出处:《雨过苏端》;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苏侯得数过,欢喜每倾倒。也复可怜人,呼儿具梨枣。浊醪必在眼,尽醉摅怀抱。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亲宾纵谈谑,喧闹畏衰老。况......
倏忽向二纪,奸雄多是非。
“倏忽向二纪,奸雄多是非。”诗句出处:《咏怀二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人生贵是男,丈夫重天机。未达善一身,得志行所为。嗟余竟轗轲,将老逢艰危。胡雏逼神器,逆节同所归。河雒化为血,公侯草间啼。西京复陷没,翠盖蒙尘飞。万姓悲赤子,两宫弃紫微。倏忽向二纪,奸雄多是非。本......
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诗句出处:《佐还山后寄三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回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
“回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诗句出处:《雨二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青山澹无姿,白露谁能数。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殊俗状巢居,曾台俯风渚。佳客适万里,沈思情延伫。挂帆远色外,惊浪满吴楚。久阴蛟螭出,寇盗复几许。空山中宵阴,微冷先枕席。回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
白羽曾肉三狻猊,敢决岂不与之齐。
“白羽曾肉三狻猊,敢决岂不与之齐。”诗句出处:《王兵马使二角鹰》;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悲台萧飒石巃嵸,哀壑杈桠浩呼汹。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角鹰翻倒壮士臂,将军玉帐轩翠气。二鹰猛脑徐侯穟,目如愁胡视天地。杉鸡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鞲上锋棱十二翮,将军勇锐与之......
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诗句出处:《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寂寥相喣沫,浩......
草茅虽薙葺,衰疾方少宽。
“草茅虽薙葺,衰疾方少宽。”诗句出处:《营屋》;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阴通积水内,高入浮云端。甚疑鬼物凭,不顾翦伐残。东偏若面势,户牖永可安。爱惜已六载,兹晨去千竿。萧萧见白日,汹汹开奔湍。度堂匪华丽,养拙异考槃。草茅虽薙葺,衰疾方少宽。洗然顺......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诗句出处:《重游何氏五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山雨尊仍在,沙沈榻未移。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云薄翠微寺,......
晓莺工迸泪,秋月解伤神。
“晓莺工迸泪,秋月解伤神。”诗句出处:《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不关轻绂冕,俱是避风尘。一别星桥夜,三移斗柄春。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子去何潇洒,余藏异隐沦。书成无过雁,衣故有悬鹑。恐惧行装数,伶俜卧疾频。晓莺工迸泪,秋月......
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诗句出处:《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
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
“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诗句出处:《醉歌行》;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总角草书又神速,世上儿子徒纷纷。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
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
“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诗句出处:《赠苏四徯》;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异县昔同游,各云厌转蓬。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戎马日衰息,乘舆安九重。有才何栖栖,将老委所穷。为郎未为贱,其奈疾病攻。子何面黧黑,不得豁心胸。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风。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斯......
空慰所尚怀,终非曩游集。
“空慰所尚怀,终非曩游集。”诗句出处:《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将老忧贫窭,筋力岂能及。征途乃侵星,得使诸病入。鄙人寡道气,在困无独立。俶装逐徒旅,达曙凌险涩。寒日出雾迟,清江转山急。仆夫行不进,驽马若维絷。汀洲稍疏散,风景开怏悒。空慰所尚怀,终非曩游......
入邑豺狼斗,伤弓鸟雀饥。
“入邑豺狼斗,伤弓鸟雀饥。”诗句出处:《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卫侯不易得,余病汝知之。雅量涵高远,清襟照等夷。平生感意气,少小爱文辞。河海由来合,风云若有期。形容劳宇宙,质朴谢轩墀。自古幽人泣,流年壮士悲。水烟通径草,秋露接园葵。入邑豺狼斗,伤弓鸟......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诗句出处:《薛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诗句出处:《张好好诗》;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
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诗句出处:《棕拂子》;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绳。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征。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倘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
“倘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诗句出处:《赠翰林张四学士》;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倘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诗句出处:《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冯唐虽......
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诗句出处:《谒文公上方》;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诗句出处:《赠别贺兰铦》;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
“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诗句出处:《赠比部萧郎中十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有美生人杰,由来积德门。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蕴藉为郎久,魁梧秉哲尊。词华倾后辈,风雅蔼孤鶱。宅相荣姻戚,儿童惠讨论。见知真自幼,谋拙丑诸昆。漂荡云天阔,沈埋日月奔。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诗句出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
粉墨形似间,识者一惆怅。
“粉墨形似间,识者一惆怅。”诗句出处:《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近时冯绍正,能画鸷鸟样。明公出此图,无乃传其状。殊姿各独立,清绝心有向。疾禁千里马,气敌万人将。忆昔骊山宫,冬移含元仗。天寒大羽猎,此物神俱王。当时无凡材,百中皆用壮。粉墨形似间,识者一惆......
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
“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诗句出处:《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泛爱容霜发,留欢卜夜闲。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戎马今何地,乡园独旧山。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诗句出处:《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帝命诗书将,坛登礼乐卿。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旆旌。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
会合苦不久,哀乐本相缠。
“会合苦不久,哀乐本相缠。”诗句出处:《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义均骨肉地,怀抱罄所宣。盛名富事业,无取愧高贤。不以丧乱婴,保爱金石坚。计拙百僚下,气苏君子前。会合苦不久,哀乐......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为言。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为言。”诗句出处:《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权门阴进夺移才,驿骑如星堕峡来。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贞魂误向崇山没,冤气疑从湘水回。毕竟成功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蘋蘩。谁令力制乘......
只应明月见,千里两相思。
“只应明月见,千里两相思。”诗句出处:《偶题二首》;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深夜悬双泪,短亭思远人。苍江程未息,黑水梦何频。明月轻桡去,唯应钓赤鳞。有恨秋来极,无端别后知。夜阑终耿耿,明发竟迟迟。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只应明月见......
一声仙妓唱,千里暮江痕。
“一声仙妓唱,千里暮江痕。”诗句出处:《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惟帝忧南纪,搜贤与大藩。梅仙调步骤,庾亮拂櫜鞬。一室何劳扫,三章自不冤。精明如定国,孤峻似陈蕃。灞岸秋犹嫩,蓝桥水始喧。红旓挂石壁,黑矟断云根。滕阁丹霄倚,章江碧玉奔......
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
“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诗句出处:《长安杂题长句六首》;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圭璋捧赭袍。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诗曰:鞗革金厄,盖小环。]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晴云似絮惹低空,紫......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诗句出处:《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盛业冠伊唐,台阶翊戴光。无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蜀辍新衡镜,池留旧凤凰。同心真石友,写恨蔑河梁。虎骑摇风旆,貂冠韵水苍。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栈压嘉陵咽,峰横剑阁长......
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诗句出处:《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睹君济时略,使我气填膺。长策竟不用,高才徒见称。一朝知己达,累日诏书征。羽翮忽然就,风飙谁敢凌。举鞭趋岭峤,屈指冒炎蒸。北雁送驰驿,南人思饮冰。彼邦本倔强,习俗多骄矜。翠羽干平法,黄......
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
“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诗句出处:《除官归京睦州雨霁》;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网今开......
楚鸿行尽直,沙鹭立偏翘。
“楚鸿行尽直,沙鹭立偏翘。”诗句出处:《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一溪通四境,万岫绕层霄。鸟翼舒华屋,鱼鳞棹短桡。浪花机乍织,云叶匠新雕。台榭罗嘉卉,城池敞丽谯。蟾蜍来作鉴,螮蝀引成桥。燕任随秋叶,人空集早潮。楚鸿......
羞中含薄怒,颦里带余娇。
“羞中含薄怒,颦里带余娇。”诗句出处:《句》;是唐朝诗人段成式的作品。高谈敬风鉴,古貌怯冰棱。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新破毗昙义,相期卜夜论。随樵劫猿藏,隈石觑熊缘。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掷履仙凫起,撦衣蝴蝶飘。羞中含薄怒,颦里带余娇......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诗句出处:《杂曲歌辞·大酺乐》;是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作品。圣后乘干日,皇明御历辰。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雷雨垂膏泽,金钱赐下人。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
送春经野坞,迟日上高楼。
“送春经野坞,迟日上高楼。”诗句出处:《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燕雁下扬州,凉风柳陌愁。可怜千里梦,还是一年秋。宛水环朱槛,章江敞碧流。谬陪吾益友,祗事我贤侯。印组萦光马,锋芒看解牛。井闾安乐易,冠盖惬依投。政简稀开阁,功成每运筹......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诗句出处:《寄宿田家》;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诗句出处:《南海乱石山作》;是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作品。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进贤光日月,诛恶助雷霆。
“进贤光日月,诛恶助雷霆。”诗句出处:《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鶺鴒。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家童谙禁掖,厩马识金铃。性与奸邪背,心因启沃冥......
省方称国阜,问道识风淳。
“省方称国阜,问道识风淳。”诗句出处:《扈从出长安应制》;是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作品。分野都畿列,时乘六御均。京师旧西幸,洛道此东巡。文物驱三统,声名走百神。龙旗萦漏夕,凤辇拂钩陈。抚迹地灵古,游情皇鉴新。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禹食传中使,尧樽遍下臣。省方称......
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诗句出处:《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诗句出处:《李给事中敏二首》;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一章缄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风。元礼去归纶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李膺退罢归纶氏,教授生徒。给事论郑注,告满归颍阳。]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一空。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山有金沙泉,修贡出,罢贡即绝。
“[山有金沙泉,修贡出,罢贡即绝。”诗句出处:《题茶山》;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山有金......
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
“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诗句出处:《观山灯献徐尚书》;是唐朝诗人段成式的作品。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诗句出处:《度石门山》;是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作品。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未改朱明律,......
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
“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诗句出处:《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画堂檀......
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
“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诗句出处:《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阶砌思攀陟,门阑尚阻修。高山不易仰,大......
载笔念无能,捧筹惭所画。
“载笔念无能,捧筹惭所画。”诗句出处:《偶游石盎僧舍》;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脉。益郁乍怡融,凝严忽颓坼。梅纇暖眠酣,风绪和无力。凫浴涨汪汪,雏娇村幂幂。落日美楼台,轻烟饰阡陌。潋绿古津远,积润苔基释。孰谓汉陵人,来作江汀客。载笔念无能......
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
“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诗句出处:《题汉州西湖》;是唐朝诗人房琯的作品。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三伏气不蒸,四达暑自徂。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纡。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
相马知何限,登龙反自疑。
“相马知何限,登龙反自疑。”诗句出处:《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是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盛才膺命代,高价动良时。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神仙去华省,鹓鹭忆丹墀。清净能无事,优游即赋诗。江山纷想像,云物共萎蕤。逸气刘公幹,玄言向子期。多惭汲引速,翻愧激昂迟。相马知何限,登龙......
终岁逍遥仁术内,无名甘老买臣乡。
“终岁逍遥仁术内,无名甘老买臣乡。”诗句出处:《越中言事二首》;是唐朝诗人方干的作品。异术闲和合圣明,湖光浩气共澄清。郭中云吐啼猿寺,山上花藏调角城。香起荷湾停棹饮,丝垂柳陌约鞭行。游人今日又明日,不觉镜中新发生。云霞水木共苍苍,元化分功秀一方。百里湖波轻撼月,五更军角慢......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诗句出处:《尚书新创敌楼二首》;是唐朝诗人方干的作品。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异境永为欢乐地,歌钟夜夜复年年。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