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著书
书不经,非书也;言不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矣。
著书缺乏根据, 不合乎情理,就不能称之为书籍;说话缺乏根据, 不合乎情理, 也不能称之为言论。说话、 写文章都有上述的毛病, 那么它们都是太多余了。...
好学勤力,博闻强识(zhi志),世间多有;著书表文,论说古今, 万不耐(能)一。
热爱学习, 勤奋努力, 见闻广博, 记忆力强, 这样的人世间很多; 能著书立说, 撰写文章, 谈古论今的, 一万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
青山入眼不干禄,白发满头犹著书。
名言: 青山入眼不干禄,白发满头犹著书。 注释: 干禄: 求官。 句意: 原隐居深山不求仕宦, 纵使白发满头也还著书立说。 出处: 唐·徐夤《赠黄璞。...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
【名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 [注释与译文]文字狱,封建统治者从文人作品中摘取文句,构筑罪名,造成冤狱。这两句说,读书人听到文字狱就不禁心怀畏惧离席而起,有人著书撰文无非是为生活打算。诗句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现实,讽刺了苟且偷安的封建...
或问:孔子素位而行,非政不谋,而儒者著书立言便谈帝王之略,何也?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学,修齐治平,此时便要理会,故陋巷而问为邦,布衣而许南面。由、求之志富强,孔子之志三代,孟子乐“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何曾便到手?但所志不得不然。所谓“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要知“以”个
【名句】或问:孔子素位而行,非政不谋,而儒者著书立言便谈帝王之略,何也?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学 ① ,修齐治平,此时便要理会,故陋巷而问为邦 ② ,布衣而许南面 ③ 。由、求之志富强 ④ ,孔子之志三代 ⑤ ,孟子乐“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⑥ ,何曾便...
以类取之
见窾木 ① 浮而知为舟,见飞蓬 ② 转而知为车,见鸟迹而知著书,以类 ③ 取之。(《淮南子·说山训》) 【注释】 ①窾(kuǎn)木:当中挖空的木头。②飞蓬:随风飞转的蓬草。③类:类似。 【译文】 看见被挖空的木头能浮于水面,就明白了造船的道理;看见飞蓬随风转动,...
董仲舒修学著书得善终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当时国家正在排除四方外族的侵略,需要人才;公孙弘研究《春秋》不如董仲舒,但是公孙弘迎合世俗处理事情,官职做到了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是个阿谀挑拨的小人,内心很鄙薄他。公孙弘非常嫉恨董仲舒,想置他于死地,就禀告皇上说:“朝廷之中...
穷愁著书
典源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 《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 《虞氏春秋》。太史公曰:虞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