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楚辞 > 《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①   正逢吉日时辰良,
        穆将愉兮上皇。②  恭敬肃穆娱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③  手抚长剑玉为环,
        璆锵鸣兮琳琅。④  佩玉声轻彩色鲜。
        
        瑶席兮玉瑱,⑤   华贵祭席玉压边,
        盍将把兮琼芳。⑥  满把香花供神前。
        蕙肴蒸兮兰藉,⑦  蕙草裹肉兰做垫,
        奠桂酒兮椒浆。⑧  桂酒椒浆齐敬奠。
        
        扬枹兮拊鼓,⑨   高举鼓槌将鼓敲,
        疏缓节兮安歌,⑩  拍节疏缓歌声悠。
        陈竽瑟兮浩倡。(11) 竽瑟齐奏放歌喉。
        
        灵偃蹇兮姣服,(12) 神巫起舞美服装,
        芳菲菲兮满堂。(13) 香气四溢飘满堂。
        五音兮繁会,(14)  众音交会动四方,
        君欣欣兮乐康。(15) 上皇欣喜赐安康。


        
        【注】 ①吉日: 吉祥的日子。辰良: 辰,时辰。辰良,即良辰,因要与 下文押韵而倒置。古代以天干纪日; 地支纪时 (辰) 。②穆: 恭敬肃穆。愉: 同 “娱”。此即指楚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现作乐,歌舞以娱神” (朱熹语) 。娱神,使神灵得到娱快、欢乐,以降福于人。上皇: 即东皇太一,为诸神之中神位最高的神。③珥: 指剑柄上端像两耳突出的饰品,即剑环之类。④璆 (qiu):即璆然,形容玉石相悬击的样子。锵 (qiang) : 锵锵,象声词,此指佩玉相碰撞而发出的声响。琳 (lin) 琅(lang) : 琳、琅皆美玉名。琳,青碧色玉,班固 《西都赋》: “琳珉青莹” 。琅,即琅玕(gan) ,珠形玉。《急救篇》 注: “琅玕,火齐珠也。一曰石(按古称玉为美石) 似珠者也。”琳琅,在此指各种色彩鲜明和各种形状的美玉。⑤瑶席: 瑶,美玉。此指无尚珍贵华美的席垫。玉瑱(zhen):琪,同 “镇”,用玉做的压席器物。⑥盍: 同合,聚集在一起。琼芳: 琼,赤色玉。此指赤玉般美丽的花朵。⑦蕙: 香草名。肴 (yao) 蒸: 亦作 “殽烝”,大块的肉。藉: 垫底用的东西。⑧椒浆: 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⑨枹(fu浮) : 鼓槌。拊:敲击。⑩安歌: 歌声徐缓安祥。(11)陈: 本有宣扬的意思。《礼记·表记》: “事君欲谏不欲陈。” 这里指下述竽、瑟等乐器之声大作。浩倡: 倡,同 “唱”。浩唱,指大声唱,歌声宏亮,气势浩荡。(12)灵: 楚人称神为灵,称巫也为灵。这里指用歌舞来娱神的群巫。偃蹇: 绰约的舞姿。姣服: 美丽的服饰。(13)芳菲菲: 香气浓郁的样子。(14)五音: 指宫、商、角、微、羽五种声调。繁会: 众音汇成一片,即齐奏。(15)君: 这里指东皇太一神。
        
        《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形式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歌曲。《东皇太一》是《九歌》的首篇。这首诗曾被疑为是整个祭神典礼中的迎神曲 (见《闻一多 〈什么是九歌〉》) ,但从本篇内容来看,它写的只是众神中的一神,被祭祀的神只是“东皇太一”,与后面各篇诸神的描写并无联系,因此迎神曲的说法,似还值得商榷。但是这篇诗确有它的特殊性。这首诗叙写了祭神的场面、盛况,但受祭的神并没有出场,这就与后面多数诗篇不同,后面诸篇 (除 《国殇》、《礼魂》外) ,都有受祭神出场,甚至生动地写了他们的故事,而 《东皇太一》则只有祭祀场面的描写,而无神灵的活动。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 《九歌》中的其他一些篇章,所描写的乃是诸如日、云、山、川等自然神,而 “东皇太一”却是属于凌驾于自然神之上的所谓 “上皇”尊神。自然神产生于万物有灵论,即泛神论,而做为皇天上帝的宇宙大神,却是经过人们头脑进一步抽象化的产物,一般说来,它往往带有地上君主的投影。在人们心目中,它创造一切,统治所有,因此具有无上神威。但从形象来说,它又带有笼统性。古人对这种神往往表现为崇敬有余,而亲切不足。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神秘感和威严感,而不象自然神那样具有生动、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人情味。但 《东皇太一》一诗,却以特有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再现了古代祭礼的隆重场面,表达了古代楚地人民虔诚的宗教感情,以及当时人们企图通过娱神、敬神活动,而获得安宁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东皇太一》篇幅不长,全篇仅十五句,但它极为成功地写出了一场祭礼的盛况,以及在这场祭礼中所特有的严肃而热烈的气氛。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诗中首先写这场典礼是在特选的吉日良辰举行的,正是在这美好的时日,人们集合在一起,以十分敬畏的心情来参加这次祭拜造物主的活动。诗歌开端,即表现了这场祭礼的隆重性。接着写典礼开始。首先出场的是这场典礼的主祭者——一个繁饰盛装的巫师。“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他身携长剑、腰佩美玉,且一举一动之间,好不恭谨、严肃! 我们看他入场时,手抚剑环,唯恐发出声响,完全是一副小心翼翼,恭谨谦和的样子。这一“抚”剑环的动作细节描写,无疑增加了典礼上的肃穆气氛。下句又写这位主祭者腰佩五光十色的美玉,而这些悬佩的美玉,又随着主祭者的进退,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锵鸣”。抚剑环表现了气氛的肃穆: 王石锵鸣,其声细微,非要在十分静谧的环境中不能听到。因此,轻微细小的玉石碰撞声,同样烘托出典礼上的安静、肃穆气氛。同时,佩玉锵鸣,还表示着人物进退合礼,动静有节。《礼记·玉藻》篇说: “君子必佩玉,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因此,佩玉锵鸣,还暗示着这位主祭者彬彬有礼和举止如仪的体式和风度。
        “瑶席兮玉瑱” 以下四句,写的是摆在祭坛上的供物。宝物、鲜花、香食、美酒,表现出献祭者们的一片虔诚之心。瑶席、玉瑱,显示祭礼的隆重和典礼的规模。 《周礼·天府》: “凡国之玉瑱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故这里写用“王镇”,表示了典礼的隆重性。又献物中馥郁的香花,精美芬芳的肴酒,既表现奉献者的美意,也显示着受享者“神格”的高洁。
        在此之前,典礼一直是在肃穆的气氛中进行的。当奠酒以后,乐歌声突然而起,气氛骤然活跃起来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这三句诗写出了在祭礼上依次奏乐歌唱的热闹情景。首先是鼓师高扬鼓槌有节奏地敲响鼓点儿。伴随鼓点儿而起的是合唱队的歌声: 稀疏的拍节,缓慢的节拍,平缓徐徐的歌声,缭绕在祭堂上空,更给人带来一种肃然起敬的感受。随后则是竽瑟齐鸣,纵声高唱,强烈地表达了对天神的颂赞之情。
        随后,祭礼进一步达到了高潮。紧跟着鼓声、吹竽声,弹瑟声和高亢震耳的歌唱声,更为热烈的场面出现了: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一群男女巫师,身着五颜六色的美丽服饰,手持鲜花,翩翩起舞,从而香风四溢,充堂盈室。婆娑的舞姿,令人眼花缭乱,扑鼻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祭礼仍在持续地进行,热闹的气氛也不断高涨: “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最后,在五音交汇,繁声四起中,隆重的典礼结束了。人们依稀的感到,天神在安享了祭品和人们普遍虔诚的颂赞之后,已心满意足,从而下界的人们也受到福祐,安康、幸福的生活由此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这首诗从选日择辰开始举行祭典写起,形象地再现了一场具有原始宗教气息的祭礼活动。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似乎自己也亲临现场,看到了主祭者的服饰动作,闻到了祭坛前供品的馨香,观赏了楚楚动人的乐舞,并随着诗中对祭礼进程的生动描写,而心神摇荡,感情起伏,并最终得到了上天的一次祝福。宗教观念是不可取的,但通过初民的这种活动和信仰,使我们领略到初民们所特有的心态和愿望,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需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山鬼》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东皇太一》” 的相关文章

《疾世》8个月前 (08-27)
《思忠》8个月前 (08-28)
《哀命》8个月前 (08-28)
《匡机①》8个月前 (08-28)
《昭世》8个月前 (08-28)
《哀时命》8个月前 (08-28)
《乱曰》8个月前 (08-28)
《惜贤》8个月前 (08-28)
《通路》8个月前 (08-28)
《少司命》8个月前 (08-28)
《大招》8个月前 (08-28)
《沈江①》8个月前 (08-28)
《大司命》8个月前 (08-28)
《哀郢》8个月前 (08-28)
《守志》8个月前 (08-28)
《惜诵》8个月前 (08-28)
《云中君》8个月前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