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代小品文 > 《猱》 - 〔明〕刘元卿

《猱》 - 〔明〕刘元卿

〔明〕刘元卿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则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世人谓邯郸挟瑟而倡者类之。于是乎,宁独一倡哉!

——《刘聘君全集》

看来刘元卿对靡靡之音甚为反感,他把“邯郸挟瑟”的倡女比作猱,确有近似之处。近似处在靡靡之音也会使人感到“爬搔”般的愉快。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不知不觉地在欣赏者脑子里从打开缺口到逐步占领,最后舒舒服服地变成牺牲品。寓言里的老虎,临死还有痛感,还会跳踉大吼一番,而为靡靡之音所迷者,大概至死也不知脑袋是怎么掉的。

比喻总是跛脚,作者也指出:“宁独一倡哉!”启发人们从社会的众生相多方去观照。会不会有别的社会现象比猱吃虎这个例子更为贴切的呢?

我看是有的。历代君王身边都混有猱性人物。这种人有一大本领,就是善于研究皇帝老倌的痒点所在,一旦发现了痒点,他们就探头探脑下手了。常言“伴君如伴虎”,猱是例外,他们可以用“抓搔”战术,使你浑身舒泰,精神上反而做了他的奴隶,为他所用。刘元卿后二百年,清乾隆身边有一只猱,其名曰和珅,为刘元卿这篇小品作了有力的注解。乾隆并非头脑简单的昏君,但和珅的“抓搔”功夫把他整治得昏头昏脑。于是,乾隆大兴文字狱、滥杀无辜,使得满朝文武胆战心惊的年代,成了和珅一面甘言事君,一面贪污受贿的大好时机。和珅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特大贪污犯,乾隆死后,他被抄了家。近人推算和珅全部家产当在八亿两左右,相当于清政府十年以上的财政收入,这同猱把虎脑掏空有何两样啊!

小品《猱》之可取处,在于它的思想内涵丰富,其影响也就必然深远。如果自以为精明的乾隆能看到《猱》这篇小文章,再把周围的人和事认真“扫描”一番,和珅的伎俩会不会被识破?八亿两白花花银子会不会不被这贪污犯搬走?难说呢!

苏东坡有句名言:“忍痛易,忍痒难。”人在权力和物质利益诱惑下常常痒得难煞,非要别人抓搔才感觉舒服,这不是人的生理缺点,而是人的心理弱点,实在应该以此“虎”为鉴,警惕而又警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猱》 - 〔明〕刘元卿”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