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籍名著 > 象山先生集

象山先生集

        诗文集。三十六卷。宋陆九渊撰。成书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居贵溪之象山,自号象山翁,人称象山先生。生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卒于绍熙三年(1192年)。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三十四岁中进士,历任靖安县主簿、崇安县主簿、国子正等职,不久离职。登贵溪应天山(象山)讲学。尝与朱熹会讲鹅湖,论辩多不合;熹主道问学,九渊主尊德性;熹好注经,九渊则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故理学遂有朱陆二派。
        《象山先生集》三十六卷,其中正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附语录四卷。是集为九渊之子持之所编,门人袁燮刊于江西提举仓司。此书前十七卷为书,十八卷为表奏,十九卷为记,二十卷为序赠,二十一卷至二十四卷为杂著,二十五卷为诗,二十六卷为祭文,二十七、八卷为墓志、墓碣、墓表。外集四卷皆程试之文,末为谥议、行状。其语录四卷与集中论学诸书互相发明。其哲学思想多集中于《书》、《杂著》、《记》和《语录》里。
        《书》:陆九渊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心即理”。这在他的《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概括了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理”是凌驾于自然与社会之上,而又为自然与社会所必须遵循的精神实体,他说“塞宇宙一理耳”,“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此理在宇宙间未尝有所隐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顺此理而无私焉耳。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他认为“理”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认识与否为转移的,因此,人们要认识“理”,也就根本不必去向客观世界探求,而只要发现和扩充自己本身所固有的“理”就可以了,这就叫做“先立乎其大者”,“人惟不立乎大者,故为小者所夺,以叛乎此理而与天地不相似”。这就否认了“理”在虚无飘渺的超人世界,而把它移植到了人们的“心”中,从而得出了“心即理”的结论。他又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和人们心中之“理”完全相同,所以不允许对它们作任何分割,“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在陆九渊的书札中还有与朱熹的几次书信往还。这是就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的提出的关于“太极”、“无极”说法问题而展开的一场争论。在这场论辩中,陆九渊认为《周易》原书只是说“易有太极”,而《太极图说》则说“无极”,“圣人言有,今乃言无”,这与圣人垂训是相背的。况且“理”本身就是无形状无方所的,根本用不着“以无极字加于太极之上”。他认为“太极”之上再加“无极”是床上叠床、屋下架屋,完全多余。他还申述了“阴阳即道”的观点,“《易》之为道,一阴一阳而已。先后、始终、动静、晦明、上下、进退、往来、阖辟、盈虚、消长、尊卑、贵贱、表里、隐显、向背、顺逆、存亡、得丧、出入、行藏、何适而非一阴一阳哉”。
        《表奏》只有三篇。在《删定官轮对札子》中,他对孝宗执政以来政绩不著提出了批评,“陛下……临御二十余年,未有(唐)太宗数年之效,版图未归,仇耻未复,生聚教训之实可谓寒心!”并提出五条意见,为“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希望皇帝“益致尊德乐道之诚,以遂初志”;要知人善任;要分清事情之缓急;人主不亲细事。《荆门到任谢表》,是其除知荆门军时向皇帝的谢表。《与庙堂乞筑城札子》是在荆门军任上乞请筑城,以备敌兵的奏章。
        《语录》为讲学语录。在这编中也体现了陆九渊“心即理”的哲学思想,他说,“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把培养封建的伦理道德修养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和内容,“今所学果为何事?人生天地间,为人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须思量天之所以与我者,是甚底为?不是要做人否?理会得这个明白,然后方可谓之学问。”在认识论方面,陆九渊所要认识的只是自己的“本心”,而不是外界客观事物。“本心”在他的思想中是一个具有根源性的伦理精神实体,它不仅是认识对象,同时也是认识主体,认识了它,也就认识了世界全体,“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一蔽即彻,群疑皆亡。”“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当恻隐处自侧隐,当羞恶,当辞逊,是非在前自能辨之。”但在他的思想中也具有怀疑精神,“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他主张人应该“自立自重”,强调要有独立思考精神,反对盲从古人和迷信书本,即使对孔圣人和儒家经典也不例外。他认为盲从和迷信只会“随人脚根,学人言语”,“凡事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但孔子在陆九渊思想中依然是圣人,儒家经典也是“先得于我心”的经典。只不过学习要抓住它的“意旨所在”,“读书固不可不晓文意,然只以晓文意为事,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陆九渊的“心学”理论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过很大影响,《象山先生集》有宋嘉定五年(1212年)刻本。明嘉靖癸丑年刻本。《四库全书》收录,一九八○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钟哲点校本《陆九渊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南轩集

下一篇:瀛奎律髓

“象山先生集” 的相关文章

九章算术8个月前 (08-29)
墨经8个月前 (08-29)
杨辉算法8个月前 (08-29)
测圆海镜8个月前 (08-29)
缉古算经8个月前 (08-29)
算学启蒙8个月前 (08-29)
梅氏丛书辑要8个月前 (08-29)
续古逸丛书8个月前 (08-29)
象数一原8个月前 (08-29)
四部丛刊8个月前 (08-29)
衡斋算学遗书合刻8个月前 (08-29)
丛书集成初编8个月前 (08-29)
皕宋楼藏书志8个月前 (08-29)
浑天仪注8个月前 (08-29)
星经8个月前 (08-29)
畿辅丛书8个月前 (08-29)
乾象历8个月前 (08-29)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8个月前 (08-29)
铜壶漏箭制度8个月前 (08-29)
大衍历8个月前 (08-29)
步天歌8个月前 (08-29)
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8个月前 (08-29)
历象考成后编8个月前 (08-29)
晓庵遗书8个月前 (08-29)
田家五行8个月前 (08-29)
白猿经8个月前 (08-29)
云林石谱8个月前 (08-29)
艺海珠尘8个月前 (08-29)
平津馆丛书8个月前 (08-29)
汇刻书目8个月前 (08-29)
九域守令图8个月前 (08-29)
禹迹图8个月前 (08-29)
地理图8个月前 (08-29)
知不足斋丛书8个月前 (08-29)
拜经楼丛书8个月前 (08-29)
今水经8个月前 (08-29)
岱南阁丛书8个月前 (08-29)
经训堂丛书8个月前 (08-29)
西域水道记8个月前 (08-29)
海国闻见录8个月前 (08-29)
海潮辑说8个月前 (08-29)
古今图书集成8个月前 (08-29)
绛云楼书目8个月前 (08-29)
百川书志8个月前 (08-29)
潜确居类书8个月前 (08-29)
茶经8个月前 (08-29)
四民月令8个月前 (08-29)
禽经8个月前 (08-29)
天中记8个月前 (08-29)
经济类编8个月前 (08-29)
万姓统谱8个月前 (08-29)
洛阳牡丹记8个月前 (08-29)
范村梅谱8个月前 (08-29)
唐类函8个月前 (08-29)
荔枝谱8个月前 (08-29)
桔录8个月前 (08-29)
种艺必用8个月前 (08-29)
百川学海8个月前 (08-29)
说郛8个月前 (08-29)
农桑衣食撮要8个月前 (08-29)
玉海8个月前 (08-29)
文渊阁书目8个月前 (08-29)
农政全书8个月前 (08-29)
中兴馆阁书目8个月前 (08-29)
遂初堂书目8个月前 (08-29)
授时通考8个月前 (08-29)
花镜8个月前 (08-29)
养蚕成法8个月前 (08-29)
朱砂鱼谱8个月前 (08-29)
锦绣万花谷8个月前 (08-29)
补农书8个月前 (08-29)
鸡谱8个月前 (08-29)
马王堆汉墓医书8个月前 (08-29)
难经8个月前 (08-29)
册府元龟8个月前 (08-29)
事物纪原8个月前 (08-29)
黄帝内经8个月前 (08-29)
农学丛书8个月前 (08-29)
崇文总目8个月前 (08-29)
肘后备急方8个月前 (08-29)
隋书·经籍志8个月前 (08-29)
中藏经8个月前 (08-29)
脉经8个月前 (08-29)
四十二章经注8个月前 (08-30)
太平圣惠方8个月前 (08-30)
注解伤寒论8个月前 (08-30)
开元释教录8个月前 (08-30)
外台秘要8个月前 (08-30)
经效产宝8个月前 (08-30)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8个月前 (08-30)
佛祖历代通载8个月前 (08-30)
四部医典8个月前 (08-30)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8个月前 (08-30)
儒门事亲8个月前 (08-30)
十不二门指要钞8个月前 (08-30)
医说8个月前 (08-30)
楞严经义疏8个月前 (08-30)
四明十义书8个月前 (08-30)
百法明门论疏8个月前 (08-30)
脾胃论8个月前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