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古代长句译注 > 制礼法以垂万世绳天下者,须是时中之圣人斟酌天理人情之至而为之,一以立极,无一毫矫拂心,无一毫惩创心,无—毫一切心。严也而于人情不苦,宽也而于天则不乱,俾天下肯从而万世相安,故曰:“礼之用,和为贵。”“和”之一字,制礼法时,合下便有,岂不为美?《仪礼》不知是何人制作,有近

制礼法以垂万世绳天下者,须是时中之圣人斟酌天理人情之至而为之,一以立极,无一毫矫拂心,无一毫惩创心,无—毫一切心。严也而于人情不苦,宽也而于天则不乱,俾天下肯从而万世相安,故曰:“礼之用,和为贵。”“和”之一字,制礼法时,合下便有,岂不为美?《仪礼》不知是何人制作,有近

【名句】制礼法以垂万世绳天下者,须是时中之圣人斟酌天理人情之至而为之,一以立极,无一毫矫拂心,无一毫惩创心,无—毫一切心。严也而于人情不苦,宽也而于天则不乱,俾天下肯从而万世相安,故曰:“礼之用,和为贵。”“和”之一字,制礼法时,合下便有,岂不为美?《仪礼》不知是何人制作,有近于迂阔者,有近于迫隘者,有近于矫拂者,大率是个严苛繁细之圣人所为,胸中又带个惩创矫拂心而一切之。后世以为周公也,遂相沿而守之,毕竟不便于人情者,成了个万世虚车。是以繁密者激人躁心,而天下皆逃于阔大简直之中;严峻者激人畔心,而天下皆逃于逍遥放恣之地。甚之者乃所驱之也。此不可一二指。余读《礼》,盖心不安而口不敢道者不啻百余事也,而宋儒不察礼之情,又于节文上增一重锁钥,予小子何敢言?

【译文】制定礼法,是为了能够流传万世,作为衡量天下人行为的准则。制定礼法的人必须是立身行事都能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的圣人,斟酌天理人情的最细微处来确定,有一定的标准,无一毫纠正谁或拂逆谁的意思,无一毫惩罚谁或伤害谁的意思,又不一概而论。严格,但符合人情;宽容,但又不违背自然法则,使天下的人肯于遵从而万世相安,所以说“礼之用,和为贵”。“和”这个字,制定礼法的时候,当时就有,岂不好吗?《仪礼》不知是什么人制定的,有接近迂阔的地方,有接近狭隘的地方,有接近纠正拂逆的地方,大概是个严苛繁细的圣人制定的,心中又有个惩罚、纠正的思想而一概而论。后世以为是周公制定的,遂相沿而遵守,毕竟不便于人情,成了个万世虚设的东西。因此说繁琐细密的东西激发人的躁心,天下人就都会逃到那些阔大简直的地方去;严苛峻刻的东西激发人的叛心,天下人就都会逃到那些逍遥放任的地方去。说得更严重点,简直是逼着人们叛离。《仪礼》中有这样问题的不只一二处。我读《礼》,内心不安而口不敢说的不只有百余事,而宋儒不察礼之情,又在礼节仪式上增加了一层锁钥,我作为后生小子,又怎么敢说呢?

注释

【注释】①礼之用,和为贵:语出《论语·学而》,其文为:“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②节文:礼节仪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制礼法以垂万世绳天下者,须是时中之圣人斟酌天理人情之至而为之,一以立极,无一毫矫拂心,无一毫惩创心,无—毫一切心。严也而于人情不苦,宽也而于天则不乱,俾天下肯从而万世相安,故曰:“礼之用,和为贵。”“和”之一字,制礼法时,合下便有,岂不为美?《仪礼》不知是何人制作,有近”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