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文知识 > 第三节 四大传奇与其他南戏

第三节 四大传奇与其他南戏

        所谓四大传奇,指“荆、刘、拜、杀”,是《琵琶记》以外的四本元末明初最流行的南曲戏本。在宋元时期称为南戏的,到了明代便称为传奇,以与杂剧分别。传奇单指长本的戏了,而且传奇以南曲为主。“传奇”即渊源于“南戏”。《琵琶记》建立南曲剧本的典范,它本身亦为传奇。
         一、《拜月亭记》
        《拜月亭》为四大传奇之一。
        评者认为《拜月亭记》与《琵琶记》不相上下,而且它同样是相传旧南戏剧本,而有无名氏文人为之润饰词章者。
        《拜月亭记》,一名《幽闺记》,明人以为元末施惠(君美)所作。《录鬼簿》中有施君美“名惠,钱塘人,世居吴山城隍庙前,以坐贾为业……诗酒之暇,唯以填词和曲为事。所著有《古今砌话》,亦成一集”云云,不言其撰有《拜月亭》传奇,故王国维认为此说未必可信。《南词叙录》中有《蒋世隆拜月亭》,入《宋元旧篇》中,未题作者姓名。则此本亦渊源于南戏旧本,经无名氏文人润色者。作为施惠撰,尚不知所据。
        此剧故事来源亦早。关汉卿有《闺怨佳人拜月亭》,王实甫有《才子佳人拜月亭》,均为杂剧。北剧南戏同有此关目,知蒋世隆、王瑞兰事亦民间所盛传。关剧今在元刊本《古今杂剧》中有之,惜无说白,故事情节较为模糊。
        此剧叙金朝故事。金人受北番(或系蒙古)入寇,金朝中有主张迁都汴梁者,陀满海牙争之。乃被奸臣诬以谋叛,全家三百口遭杀戮。惟其子陀满兴福单身逃出。兴福勇武有韬略,遇追设计脱身,入蒋世隆园中。蒋为一秀才,中都人氏,本拟赴考,遇乱而止。与陀满兴福结拜为弟兄,救济之。兴福出亡,遇绿林草寇,拥戴之,为大王。蒋世隆与其妹避乱,中途失散,呼妹瑞莲之名,而遇王瑞兰,托其携带同行。二人在患难中发生感情,结为夫妇。王瑞兰为王尚书女。王尚书赴北,与北番为交涉。瑞兰与母避乱,失散。瑞莲与兄失散后,遇王尚书夫人携带作为义女。此一节描写兵荒马乱,骨肉失散而错认,为全剧的主要关目。世隆在旅店中病倒,瑞兰精心调护。王尚书南返,亦止宿于旅店中,乃逢其女,遂强逼女弃世隆而随归。在驿站中又逢其夫人与义女瑞莲,团聚回家。中秋拜月,瑞兰郁郁不乐,吐露心迹。瑞莲方知瑞兰已有夫,且即为其兄,遂以嫂氏呼之。其后蒋世隆与陀满兴福入京考试,得中文武状元。王尚书奉旨招赘。兴福领旨,而世隆因念瑞兰故,不愿成婚。瑞兰亦不允再嫁。此后揭露真相,方知文状元即为蒋世隆。于是成就了两对夫妇,即瑞兰与世隆团圆,兴福与瑞莲结婚,喜庆,完场。
        此剧为悲喜剧,结局使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全剧以蒋、王为主,兴福与瑞莲为陪衬。两条线索交错,增添热闹场面,使不单调。悲喜互为交织,极易感人,也合于我国观众的心理。
        此剧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而敷设的背景是一兵荒马乱的场面。当是金中叶以后事。虽是才子佳人题材,而较有变化。剧作思想开朗,蒋王的爱情,冲破了婚姻重门第阶级的观念。王瑞兰是一尚书之女,且为女真人,而蒋世隆则是汉人,是一穷秀才。因为途路中相依携带,成为夫妇,是患难夫妻。世隆染病,赖瑞兰看护,爱情建筑在友谊互助上。旅店成婚与病中的场面,与《西厢记》之听琴酬韵、花前月下之风流故事,窠臼不同。作为爱情的障碍者是王尚书的阶级观念与礼教观念(实则蒋王结合由酒店中老夫妇作媒,亦合于礼制)。王尚书行使父权,拆散鸳鸯,因此使瑞兰抑郁不满。以后团圆的结局,符合于人民的愿望。瑞兰不奉父命,感情专一真挚,是坚贞可爱的女性。蒋世隆亦为诚正的男子,如救济陀满兴福,可见其好义,如拒绝招赘,可见其忠贞。所以这一剧本的思想性,是歌颂坚贞的爱情与义气。这是在旧社会中所难有的。而结局的有情人终于得到胜利,对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起鼓舞作用。剧写悲欢离合,有许多曲折,也合乎自然。是传奇好题目,故此剧为一般人所欢迎。
        北剧与南戏有同样题目的,如《西厢记》、《赵氏孤儿》,皆南不如北。此剧则南胜于北。长至四十出,而不见支蔓冗沓。比之北剧,多了许多串插。主要是多了陀满兴福这个人物,如兴福避追兵,入世隆园中、上山落草等场面。此剧有文场、武场。一戏班中扮演武角者,亦能包容在剧中,使不寂寞。
        此剧述奸臣谋害陀满兴福一家,略同《赵氏孤儿》。述王尚书与其夫人在驿店相逢,有些像《潇湘夜雨》情节。
        此剧精采的场面,是第七出《脱袍掩迹》,第九出《避难落草》,第十三出《母子避难》(实为母女)(即《走雨》),第十六出《奔持途路》,第十七出《途中邂逅》(即《错认》、《踏伞》),第二十二出《旅馆谐姻》(《即招商》、《酒店》),第三十二出《幽愤密诉》(即《拜月》)。
        第三十二出《幽愤密诉》(即《拜月》)。剧本亦有缺点,巧合较多,如错认、招婿等,这种关目的布置是比较天真的。
        明代曲评家王世贞、何良俊、臧晋叔等曾为《琵琶记》、《拜月亭》有过辩论。何以为《拜月》在《琵琶》之上,王认为《拜月》不如《琵琶》。何谓《拜月》“才藻虽不及高,然终是当行……如《走雨》、《错认》、《上路》、馆驿中相逢数折,彼此问答,皆不须宾白,而叙说情事,宛转详尽,全不费词,可谓妙绝。”(《曲论》)王则谓《拜月》“中间虽有一二佳曲,然无词家大学问,一短也;既无风情,又无裨风教,二短也;歌演终场,不能使人堕泪,三短也。”(《曲藻》)臧则谓两人皆非知曲者,《幽闺》已杂赝本,而元朗不能辨;《琵琶》之《赏秋》亦为后人窜入,而元美津津乐道。沈德符、徐复祚则谓《拜月》之佳,在字字稳贴,平仄极协,南词全本能上弦索者唯此耳。
        总合意见,《琵琶》《拜月》各有擅场,均可作为南曲模范。在曲律方面,《琵琶》虽不寻宫数调,昆曲家谱之,其后传唱者多,更盛于《拜月》。惟《琵琶》凄苦,多大哭大闹处,《拜月》则较为愉快,是悲喜剧,易受人欢迎。《琵琶》有宣扬封建礼教处,《拜月》思想较为开朗新鲜。
         二、《白兔记》
        全名《刘知远白兔记》。《南词叙录》列入《宋元旧篇》。今所见本当亦是元末明初人所撰,无名氏作。
        刘知远原来是流浪汉,投军作士兵,行伍出身,在五代时做了后汉皇帝。这样穷人翻身的故事,为民间文艺的好题材。刘知远故事,见于《五代史平话》及《刘知远诸宫调》。他的皇后李氏也是实有其人的。《五代史》李后传载,高祖李后,晋阳人也。其父为农,高祖微时在晋阳为军卒,牧马。见李氏美,夜劫之。而民间传说,构成了李三娘这个人物。
        《五代史平话·汉史》只有卷上,没有卷下。平话叙刘知远父死,母改嫁慕容三郎。知远好赌,输钱,欲投军,至李长者敬儒家门外露宿。长者留之,见其睡时有蛇钻七窍,以为异相,以女三娘妻之。长者夫妇死后,三娘、知远受兄洪信、洪义欺负。知远去投军,三娘在家产一子,敬儒之弟雇人将此子送与知远。命名为承义。三娘为其兄所迫,担水作工,颇受苦难。至承义十二岁,知远已做将军,一日为军卒所笑,谓父子享福而李氏在家受苦。知远乃微行返乡,扮作打草者,为洪信、洪义所欺弄。其后知远盛军容迎接李氏,并向洪信、洪义报仇。
        平话此节只是穿插,而诸宫调则集中此事,以为说唱之本。《刘知远诸宫调》谓刘母改嫁慕容,生二子,知远见不能容,因而出走。到一酒店喝酒,遇一恶霸,欺负酒家。刘打不平。刘到李太公家,李留之。李之子即前所遇之恶霸也,恨之。而李太公女三娘见刘有异相,爱之,赠与信物,愿嫁之。其父许婚,太公死后,三娘二兄不容,设计谋害,未成。刘出去投军,赘入岳家。李氏产子,送到夫处。李氏在家,为兄所迫害,白天打水,晚间推磨,受尽折磨。一次在外打水,遇见其子。其子打猎,渴而取水至此。子回,诉其事于刘知远。知远微行到乡。麻地捧印,夫妻重圆,此诸宫调故事曲折细腻,惜现已不全,有残缺。南戏中《白兔记》之基本情节,诸宫调中已有。
        元人杂剧中有刘唐卿所作《李三娘麻地捧印》,今佚。
        《白兔记》今有两种本子。一为汲古阁刻《六十种曲》本,上下两卷,上卷十三出,下卷十九出,合共三十二出。一为富春堂本,上下两卷共三十九出。上卷二十一出,下卷十八出。汲古阁本文词古朴,接近民间文学。富春堂本文士润饰为多,颇伤雕琢,且富春本无白兔关目,更不可晓。此改本缺点多而优点少。当是汲本在前。此剧为南戏名本,其中颇多精彩,对原故事加以新的处理。
        《六十种曲》本《白兔记》所增加的情节及作者的处理:(1)刘知远宿于马鸣王庙中,李太公来社祭,刘偷吃了他祭神的鸡。这一段刻划出流氓无产者的性格。(2)李三娘之二兄逼刘写休书。李氏有两兄,剧中但有洪信兄嫂,是简省的手法。洪义则提到而不出场。(3)分家与知远使其守瓜园。瓜园中有妖精,送盔甲与宝剑给刘。(4)三娘在磨房产子,无人接生,自己咬断脐带,取此子名咬脐郎。(5)李氏产子后,有火公窦老仗义将子送与知远。(平话但言雇工送之。)(6)岳女见一打更军人,雪天宿于楼外,怜其寒冷,抛衣盖之,遂成姻缘。(7)咬脐郎出猎,追赶白兔,如腾云驾雾一般,白兔引母子相会。
        改编中的缺点:(1)宿命论的世界观(真命天子思想)。(2)地点不明,刘的家乡与其投军处距离远近不明。(《五代史平话》、诸宫调却有交代。)(3)李刘婚姻,非出自由恋爱,而由李父之意。李女初不同意,李父晓之以将来必定大发,较之诸宫调为差。(4)窦老送子,送到就算。窦老无下文。(5)瓜园得盔甲宝剑,刘军中又无。回来取盔剑,何以不接妻?
        富春堂本把(3)、(4)稍作改动。写李父打定主意,征求三娘同意,三娘颇爱其人。窦老送子到知远处,知远出兵在外,故而岳氏留之。岳氏不很明白究竟,所以未曾接李氏到营。(但窦老仍无下文,并未改好。)
        这是一个在农村中生长起来的剧本,合于农民口味。多种传奇以才子佳人或者城市居民的生活为题材,而《白兔记》中许多场面在农村,描写农村中景象最为逼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农村生活,此是它的特点。李太公有田地,但是一个善良的人物,他招赘流浪汉为婿,是善意的行为(剧中说他看到刘的异相,是非现实的部分,不重要的)。他死后,刘知远夫妇遭受兄嫂压迫,剧中对此刻划得非常深刻。这种情况为那时社会中可能常有的:(1)因为刘知远是穷汉,进入李家,可以享受一份家产,为李洪义等所不满,所嫉妒。他们看不起穷人,人情势利。(2)家庭中的矛盾,兄嫂欺压妹妹小姑,在封建社会中也很普遍。
        在剧中描写得最真切的为李三娘的遭受磨难,白天打水,夜间推磨,劳动操作,而矢志不移。剧作刻划了李三娘这个典型。这是一个善良的被压迫的妇女的真实形象,她具有受尽苦难终不屈服的坚强性格。所以李三娘挑水、磨房产子为民间所普遍流传的故事。从平话的以男主人公为主角,到变成以李三娘为全剧中心主角,此事恐元杂剧已然。
        刘知远为一流浪汉,但是他心爽直,有胆量,是一个勇敢的人,只是暂时穷困。要是他不受磨难,顺利地耽在沙陀村内,也埋没了他的前途。被逼离开,才投军发迹。李三娘从丈夫出去从军以后,在家中苦守十六年,所受苦难,并非夸大。终于夫妻相会,此时丈夫已升将军,儿子也已长大成人了。这种悲欢离合的场面,是真切于人民的生活的,是战乱时期相当普遍的现象。《白兔记》是很好的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剧本。此剧之主题在穷人落难,得以发迹。而三娘贞烈斗争,不变节,最后能得荣华富贵,穷而后通。知远亦为一义夫,不弃糟糠。这些都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母子相认,颇动人。剧中真实地写出了患难夫妻的感情和母子的天性之爱。
        此剧中多神异,保留了民间故事之原形。如刘知远看守瓜园,出现瓜精,刘打败瓜精,掘地得到盔甲兵书宝剑。又如咬脐郎出外打猎,见一白兔。为了追赶白兔,如腾云驾雾一般到了沙陀村,母子得以相会。都富于童话色彩,极有趣味。是民间文艺中的浪漫主义成份。至于刘知远因有护身龙在身,常红光护体,使人疑心失火。此为大贵之相,注定他后来做皇帝。这是那时的迷信思想,但不太恶劣,可以作为神话看,这也是封建时期民间文艺的本色。
        全剧所用文学语言,朴素不鄙陋,词汇丰富,不繁缛而本色有力,如李兄逼其妹改嫁时的对白及刘知远忆妻、李氏推磨、井遇等部分。
        此剧篇幅太长,今之昆剧、地方戏只选几出上演。
         三、《荆钗记》
        全名《王十朋荆钗记》。《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题无名氏作,其后又有明人李景云所作一本。高奕《传奇品》以为柯丹邱(元人)作,而王国维则以丹邱先生是朱权之号,以为属宁献王,未为定论。今所存南曲本,大概是明初人所作。
        王十朋为南宋有名文人,状元及第。《荆钗记》的故事则出于民间传说,并非实事。
        剧叙王十朋,温州人,贫居好学。父早殁但有母。里中钱员外,家富有,看中他的人品,以女玉莲许之。王母以荆钗为聘。十朋之友孙汝权,豪富,闻钱女之美,使其姑母为媒,以金钗聘之,而玉莲不愿。继母逼之,不可,乃不为备妆奁,用破轿送到王家结婚。王十朋到京赴考,得中状元。万俟丞相欲招亲,十朋以有妻辞。丞相不乐,抑之,原定江西饶州佥判,改调广东潮阳佥判。王十朋寄书到家,接其母妻,书信为孙汝权所改,谓入赘丞相家,令妻改嫁。同时孙又去钱家使逼嫁玉莲,玉莲不从,乃投江。为一赴任官员钱安抚所救,认为义女。遣书送信至饶州寻夫,适饶州佥判王士宏去世,玉莲误以为十朋已死,闻讯祭奠。十朋见母,闻玉莲沉江,大为悲痛,也在清明日致祭亡妻。此为《女祭》、《男祭》两出。此又经过许多曲折,终于夫妻母子团圆。
        此剧情节曲折,尽离合悲欢之能事。主题在歌颂义夫节妇。此剧仍是写婚姻与家庭问题,因为具有普遍意义,所以流传至今。剧作揭露人情势利,继母、姑母贪图孙汝权的豪富,逼迫钱玉莲。玉莲能明辨是非,虽然是服从父命,但也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是聪明的,不贪财富,看重人品文才。同时王十朋也不贪万俟丞相的权富,甘忤权贵,重视结发夫妻的感情。王钱都是被压迫而又有重情义的斗争精神。
        剧本的缺点是文词多庸俗部分,不精彩,似出自老秀才手笔。情节过分追求曲折巧合,不及《琵琶记》、《拜月亭》。
        但也还流行于剧坛,选演者亦二十余出之多。
         四、《杀狗记》
        《南词叙录·宋元旧篇》中有《杀狗劝夫》。此剧传为明初人徐��(仲由)之作,不能肯定,可能原有旧本。元杂剧有萧天瑞(德祥)作《杀狗劝夫》(或谓无名氏作)。此传奇从北杂剧出,而较之逊色。亦叙孙荣孙华事,关目同北杂剧,文词鄙陋无精彩。所以流行剧坛,为其反映家庭问题,强调兄弟手足之感情,但有说教气味。
         五、其他南戏
        《赵氏孤儿记》,《南词叙录·宋元旧篇》有《赵氏孤儿》。此剧亦南戏旧本,经文人润色者,元末明初无名氏作。此剧增加许多情节:
        如有周坚替死一段,周坚为一流浪汉,喜欢喝酒,没有钱,为酒家婆所逼,赵朔救之,养在家中。周坚与赵朔容貌身材颇为相似,当屠岸贾用兵围赵府时,周坚感赵朔收养之恩,愿与赵朔换衣带,替赵朔死,使赵朔得脱。
        赵朔得脱与灵辄居于山中,有山神点化一段情节。山神化作云游人,到灵辄家,指点两人下山报仇。说明屠岸贾过继之子屠程,实为赵朔之子。说完此话以后,顷刻不见。时公主消息不闻,实则公主幽闭在冷宫中。赵朔与灵辄扮作两个云游道人下山。
        屠程出猎,逐兔。疑为云游道人所藏。正起争执,程英(程婴)赶到,为排解之。于是程英、赵朔、灵辄三人相会,各叙情由(第四十一出《阴陵聚会》)。
        赵朔、灵辄、程英、公主聚会后,程英把过去的事都诉说与屠程知道(也用画图的办法),于是屠程为之报仇(第四十四出《孤儿报冤》)。
        此剧前段有驸马赏灯等均为累赘,后文有屠岸贾出猎,近太平庄,疑心生暗鬼,其后见冤魂索命事。均极庸俗。而赵朔与公主均未死,山神点化等等,增加情节,多不相干,大大冲淡悲剧气氛。文词亦冗沓,无甚可取。
        从北杂剧到这本南戏,是退化而不是进化。此作必出于纪君祥作之后,为元末明初,此剧后演为传奇《八义记》。
        《金印记》,明初苏复之作,写战国苏秦事。
        《苏武牧羊记》,亦宋元旧篇,元末明初人改,今存抄本。较优秀,颂扬苏武的民族气节。《望乡》一折,昆曲中至今传唱。
        此外,宋元南戏尚存一些残曲。今之钱南扬在《燕京学报》中收集之《宋元南戏百一录》、谭正璧之《话本与古剧》中有载。
         六、南戏的成就
        南戏开始是地方戏,在元末明初发展成传奇。其优点,原为民间所作,后经文人提高,因此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的土壤之中。研究文学要着眼于民间文艺。这些作品是由民间文学到专业文学道路中一个必然阶段的产物。这与后来的文学作品应该区别开来,如《牡丹亭》、《浣纱记》。
        南戏所用腔为地方戏腔,不一。南戏用南曲,明中叶后传奇作家继承之,但南北曲兼用。明中叶南北合流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南戏比北杂剧自由,可长可短,且多长本。
        南戏因篇幅长不易全本演出,只能分零出来演,如此不能看出全剧面貌。当然,此零出必是剧中精彩之处,且因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广为流传,演零出亦可。
        南戏内容多为爱情、家庭问题,题材不如元杂剧广泛。
        明中叶后之传奇为文人制作,内中多说教,或极写悲欢离合,匠心多,惟少数杰出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第三节 四大传奇与其他南戏” 的相关文章

A2古今字7个月前 (09-21)
B3常用的复式虚词7个月前 (09-21)
C4程度副词7个月前 (09-21)
A3异读字7个月前 (09-21)
C3疑问代词7个月前 (09-21)
C2指示代词7个月前 (09-21)
A1通假字7个月前 (09-21)
D10名词作状语7个月前 (09-21)
C14数词的用法7个月前 (09-21)
D11形容词用如名词7个月前 (09-21)
D3动词的使动用法7个月前 (09-21)
C13形容词词尾7个月前 (09-21)
E8省略句7个月前 (09-22)
E10复句7个月前 (09-22)
E11常用的固定结构7个月前 (09-22)
G1古代散文文体7个月前 (09-22)
H4帝王的谥号和庙号7个月前 (09-22)
H5大臣的谥号7个月前 (09-22)
H10科举制7个月前 (09-22)
二、政治思想7个月前 (09-22)
H8古代的节日7个月前 (09-22)
一、兼爱7个月前 (09-22)
三、《周易》的应用7个月前 (09-22)
四、孔子的道德观7个月前 (09-22)
二、荀子7个月前 (09-22)
二、《周易》的内容7个月前 (09-22)
一、孟子7个月前 (09-22)
盛宣怀的愚斋收藏7个月前 (09-22)
第三节 《坤乾》7个月前 (09-22)
傅增湘的双鉴楼7个月前 (09-22)
葵霜阁主梁鼎芬7个月前 (09-22)
曲园先生俞樾7个月前 (09-22)
包世臣与小倦游阁7个月前 (09-22)
严复的野堂7个月前 (09-22)
梁启超的饮冰室7个月前 (09-22)
黄遵宪的人境庐7个月前 (09-22)
张恨水的藏稗楼7个月前 (09-22)
林则徐之云左山房7个月前 (09-22)
李鸿章的仪斋7个月前 (09-22)
龚自珍的小奢摩室7个月前 (09-22)
苏曼殊的燕子龛7个月前 (09-22)
老聃7个月前 (09-22)
庄周7个月前 (09-22)
戴震7个月前 (09-22)
魏源的古微堂7个月前 (09-22)
墨家7个月前 (09-22)
程颐7个月前 (09-22)
致良知7个月前 (09-22)
五德终始7个月前 (09-22)
为我7个月前 (09-22)
格物致知7个月前 (09-22)
天人合一7个月前 (09-22)
7个月前 (09-22)
刘向7个月前 (09-22)
惟人万物之灵7个月前 (09-22)
四史7个月前 (09-22)
董狐7个月前 (09-22)
南北史7个月前 (09-22)
版本学7个月前 (09-22)
史部7个月前 (09-22)
反切法7个月前 (09-22)
四声7个月前 (09-22)
等韵学7个月前 (09-22)
考据学7个月前 (09-22)
别史7个月前 (09-22)
辛弃疾7个月前 (09-22)
徐渭7个月前 (09-22)
杜甫7个月前 (09-22)
汤显祖7个月前 (09-22)
白居易7个月前 (09-22)
司马相如7个月前 (09-22)
三言二拍7个月前 (09-22)
文以载道7个月前 (09-22)
文章7个月前 (09-22)
扬雄7个月前 (09-22)
妙悟7个月前 (09-22)
陶渊明7个月前 (09-22)
古文运动7个月前 (09-22)
比兴7个月前 (09-22)
讲史小说7个月前 (09-22)
江西诗派7个月前 (09-22)
张謇7个月前 (09-22)
花间派7个月前 (09-22)
宋诗派7个月前 (09-22)
杂剧7个月前 (09-22)
评点7个月前 (09-22)
7个月前 (09-22)
唐诗派7个月前 (09-22)
7个月前 (09-22)
杨炎7个月前 (09-22)
乐府7个月前 (09-22)
康有为7个月前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