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文观止 > 公羊传《春王正月》

公羊传《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注释】 ①大:强调。②平:治理。反: 同“返”。③扳: 同“攀”。④適 (di):通“嫡”。

【译文】 “元年”是什么意思?是国君的即位之年。“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端。“王”指的是谁?是指的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 后说“正月”?这里意思是周王朝的正月。为什么要说“王正月” 呢?是为了强调天下一统。

隐公为什么不说 “即位”? 这是成全隐公的意愿。为什么要成全隐公的意愿? 隐公要等治理好国家之后再把君位还给桓公。为什么要还给桓公? 桓公幼小而尊贵,隐公年长而地位卑微。他们之间的尊卑差别较小,国人没有知道的。隐公年长而贤明,大夫们为讨好隐公而立他为国君。隐公如果此时推辞不就君位,就没办法知道桓公一定得到大夫们的拥立。况且如果桓公即位,隐公担心大夫们不愿意辅佐幼小的君主。所以,隐公的即位,是为了桓公以后能够即位。

隐公年长而贤明,为什么不适合即君位呢? 如果嫡夫人的儿子有多位,则立年长的,而不是看是否贤明; 如果是非嫡夫人的儿子,则立出身高贵的,而不是看是否年长。桓公为什么高贵?是因为他的母亲高贵。母亲高贵,那么儿子为什么高贵?儿子因母亲地位高而高贵,母亲则因为儿子即位而高贵。

【鉴赏】 本文所解释的是《春秋》经文的第一句: “元年春王正月。”第一段通过分析这几个字的顺序,阐明了《春秋》所谓的 “尊王”思想。第二段指出隐公执政的目的是要将君位还给桓公,原因是当时宗法制度的要求,即: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本文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立此规矩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和巩固内部关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公羊传《春王正月》”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