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文观止鉴赏辞典 > 《极乐寺纪游》

《极乐寺纪游》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 “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 ① 极乐寺: 在北京阜成门外,高梁桥西三里,明成化中建。 ② 高梁桥: 高梁河上的一座桥,在北京西直门外。 ③ 西山: 在北京西郊,属太行山支脉,一名小清凉山,林麓苍莽,溪涧错镂,风景秀丽。 ④ “道此”句: 道,用作动词,意为经过。此,指高梁桥。玉河:源出北京西北郊的玉泉山,三十里而至此桥下,环流紫禁城,入大通河。 ⑤ 罗纹纸: 质地轻软、带有椒眼状花纹的纸。 ⑥ 张盖: 张开的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御雨之具,《史记·商君传》有“劳不坐乘,暑不张盖”的话。 ⑦ 剔牙松: 一种针叶松,其叶如牙签,故名。 ⑧ 黄思立: 即黄大节,字斯立,一作思立,号无净,信丰(今属江西)人,万历十四年进士,时任太常寺博士。 ⑨ 中郎: 袁宗道的二弟袁宏道,字中郎。 ⑩ 进贤冠: 古时儒者所戴的一种表示身分的缁布冠,元以后废。这里说挂进贤冠,表示弃官退隐。 ⑪ 六桥: 在杭州西湖苏堤上,称“跨虹六桥”,风景优美,当地有民谣说: “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⑫ 情障: 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谓之情障。这里犹言“心愿”。 ⑬ 分韵各赋一诗: 作诗规定韵字,各人分拈,依字为韵。袁宗道有《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诗,袁宏道有《暮春同黄无净、曹季和、黄昭质、家伯修游高梁桥》诗,皆即此日分韵之作。

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作者袁宗道当时正在京中做官,公余辄游于山水刹寺间。据他三弟袁中道(小修)说: “(宗道)耽嗜山水,燕中山刹及城内外精蓝无不到,远至上方、小西天之属,皆穷其胜。”(《石浦先生传》)原来宗道在思想上受李卓吾影响颇大,主要是在禅学方面,他研习心性之说,不满于当时的腐朽政治,要求摆脱传统儒学的束缚,从而获得心性的解放。这就是他耽嗜山水,喜游名刹的原因所在。

这篇游记,记述了宗道游极乐寺时的所见所感,以描绘景物见长。全文不过二百十四字,写景文字就占了三分之二以上。他的写景是与叙述游览过程相结合的,足迹所至,目力所及,辄相伴以景。如文章开头就是“高梁桥水”,可见作者已站在这座桥上了,由桥及水,在交代其来龙去脉之后,便用“白练千匹”三句着力描绘眼前的微风吹拂下的流水。然后由流水而堤岸,于是出现了堤上诸景,如绿荫垂条等;再放眼望去,便是岸北的佛庐道院,和对面的远树、水田,目力所及,乃至状如螺髻的西山。作者的眼睛如同一架摄像机,把镜头由近而远,随时捕捉那些能使他心领神会的景物。因此,笔下的景物次第出现,显示了一种流动性、变幻性,在流动中变幻,在变幻中流动,使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作者用了一百字的篇幅描绘了在高梁桥上所见之景,然后才写到极乐寺。从“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几句看,作者至此才把他的立足点由高梁桥移向极乐寺。如果使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来看这篇短文的话,这应是第二个层次了。于是,作者的摄像机又移动起来,一路绿荫而至极乐寺。极乐寺是作者这次游览的目的地,文章题目就叫《极乐寺纪游》。但作者真正写极乐寺的文字只有二十五个,而且全部用在写“剔牙松”上,说到寺本身的,只露了一个“殿”字,而且是作为点明“剔牙松”的方位处所而出现的,其实是为了写松而不是写殿,其他则不着一字。如照写作的常规来说,作者用笔的轻重好像有些失调;其实,这正是作者力求创新、不落俗套、不袭陈言的一种表现。在这篇极短的文字中,作者所写诸景,无一相同,即使同样写树,写树荫,有的是“垂线长丈馀”,有的则是“若张盖”;既然写了“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有了寺院形象的描绘,写到极乐寺就没有必要再重复这种建筑物的景象了,倒是剔牙松是极乐寺的特点,为他处所未见(清吴长元辑《宸垣识略》记载极乐寺也只是提到寺门前的两棵垂柳和院内的四株老柏,其他亦未着一字),写出了这个特点,为全文生色,也就够了。况且,作者是把寺内寺外诸景当作一个互有关联的有机整体来表现的,即作者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一寺,而是包括了与寺有关的环境背景。因而,《极乐寺纪游》所记的,就不仅仅局限于极乐寺了。袁宗道的弟弟袁中郎说: “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显然,他也是从这个风景区的总体着眼的,不然的话,仅仅就一个寺来说,就不会以“钱塘苏堤”作比了。

然而,袁中郎所提到的钱塘苏堤,却引起了袁宗道对这“西湖胜境”的神往。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了几句感情深沉的话: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作者对封建官场的鄙弃,对山水的痴情,对大自然的企慕,对个人心性解脱的追求,种种感情,都轻轻地概括在这几句话里了。所以,这篇文章并不只是“纪游”,而是有其深沉的思想情愫。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那样醉心于高梁桥上的诸般景色了。是的,他用了最好的语言,最纯的感情去写景。写水,便是“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洁白,轻柔,而又不乏壮丽;写堤,则是“两波相夹”,绿杨古树,“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静洁,安谧,幽雅,真有超然世外,一尘不染的情韵;写远树则用“高下攒簇”,写更远的西山便用“螺髻”形容,都像用淡墨水粉浸染的图画,绰约朦胧,是远观山林所得的印象;而在这山水远近之间,嵌上一片佛庐道院的“朱门绀殿”,顿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彩妍丽起来。我们应该知道,这里的景物,是写实。高梁桥一带景物本来就是迷人的。清代励宗万《京城古迹考》说这里“夹岸垂柳,绀宇亭台,酒旗掩映,小池广亩,荫爽交匝”。当然,作为文章,对景物的剪裁,赋予景物的感情,也必然受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审美感受的制约。的确,这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胜境”,虽然不及钱塘苏堤。能从龌龊的官场讨得浮生半日清闲,置身于这种胜境之中,作者该是怎样的一番心境,这应是可想而知的。正是作者的这种心境,赋予了这篇散文清新、温雅的风格特征,确如明人姚士麟所说: “情情新来,笔笔新赴”,“提人新情,换人新眼”(《白苏斋类集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阿房宫赋》

下一篇:《观潮》

“《极乐寺纪游》” 的相关文章

《《学记》三则》7个月前 (09-24)
《天时不如地利章》7个月前 (09-24)
《邹忌讽齐王纳谏》7个月前 (09-24)
《孔稚珪》7个月前 (09-24)
《杂说(四)》7个月前 (09-24)
《与韩荆州书》7个月前 (09-24)
《陈情表》7个月前 (09-24)
《原道》7个月前 (09-24)
《野庙碑并诗》7个月前 (09-25)
《百丈山记》7个月前 (09-25)
《大龙湫记》7个月前 (09-25)
《满井游记》7个月前 (09-25)
《核舟记》7个月前 (09-25)
《口技》7个月前 (09-25)
《鸟说》7个月前 (09-25)
《市声说》7个月前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