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美文 > 历代爱国散文 > 康有为《强学会序》

康有为《强学会序》

康有为《强学会序》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 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者,尚十余国。辽、台茫茫,回变扰扰, 人心皇皇, 事势儳儳, 不可终日。

昔印度,亚洲之名国也,而守旧不变。乾隆时,英人以十二万金之公司通商而墟五印矣。昔土耳其,回部之大国也。疆土跨亚、欧、非三洲,而守旧不变为六国执其政,剖其地,废其君矣。其余若安南,若缅甸,若高丽,若琉球,若暹罗,若波斯,若阿富汗,若俾路芝,及为 [国]于太平洋群岛、非洲者,凡千数百计,今或削或亡。举地球守旧之国,盖已无一瓦全者矣。

我中国孱卧于群雄之间,鼾寝于火薪之上。政务防弊而不务兴利,吏知奉法而不知审时,士主考古而不主通今,民能守近而不能行远。孟子曰: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蒙盟、奉吉、青海、新疆、卫藏土司圉徼之守,咸为异墟;燕、齐、闽、浙、江、淮、楚、粤、川、黔、滇、桂膏腴之地,悉成盗粮。吾为突厥、黑人不远矣。

西人最严种族,仇视非类。法之得越南也,绝越人科举富贵之路,昔之达宦,今作贸丝也。英之得印度百年矣,光绪十五年始举一印人以充议员,自余土著,畜若牛马。若吾不早图,倏忽分裂,则桀黠之辈,王、谢沦为左衽; 忠愤之徒,原、郤夷为皂隶。伊川之发,骈阗于万方(11); 钟仪之冠(12),萧条于千里。三州父子,分为异域之奴(13);杜陵弟妹,各衔乡关之戚(14)。哭秦庭而无路,餐周粟而匪甘(15)。矢成梁之家丁,则螳臂易成沙虫(16); 觅泉明之桃源(17),则寸埃更无净土。肝脑原野,衣冠涂炭。嗟吾神明之种族,岂可言哉! 岂可言哉!

夫中国之在大地也,神圣绳绳(18),国最有名。义理、制度、文物,驾于四溟(19)。其地之广于万国等在三,其人之众等在一,其纬度处温带,其民聪而秀,其地腴而厚,盖大地万国未有能比者也。徒以风气未开,人才乏绝,坐受凌侮(20)。昔曾文正与倭文端诸贤,讲学于京师,与江忠烈、罗忠节诸公,讲练于湖湘,卒定拨乱之功。普鲁士有强国之会,遂报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21),用成维新。盖学业以讲求而成,人才以摩厉而出。合众人之才力,则图书易庀(22); 合众人之心思,则闻见易通。《易》 曰: “君子以朋友讲习(23)。” 《论语》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致其道(24)。”

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25)。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26)! 图避谤乎?闭户之士哉! 有能来言尊攘乎? 岂惟圣清,二帝、三王、孔子之教,四万万之人将有托耶!

【鉴赏】 此文词工句丽,颇具骈文风采,却未以辞害意。如果说华丽的词藻织成此文漂亮的外衣,严密的逻辑则构成此文强健的筋骨,广博的学识无疑是肌肉,对岌岌国势的担忧、对革新求变的信心和决心则是鲜活的血液。

作者意在言明利害、振奋人心,所以开门见山,用急促之笔概括国势之危。“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短促的四个三字句相并,仿佛让人眼见入侵铁蹄纷至沓来,团团围住庞大而弱小的华夏之邦。“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者,尚十余国”。“况”“尚”二字,更增国势之危。已明外敌何其汹汹,作者继以五个四字句,间以叠字,荡气回肠,道出万般焦急、忧虑与慨叹。那么,造成这一切恶果的原因何在呢? 固在“守旧不变”。作者先以亚洲名国,回部大国为例,接着一气连数近十国。并说如此这般的国家,“千数百计”,均 “或削或亡”。所以说“举地球守旧之国,盖已无一瓦全者”。康有为以丰富的世界历史陈说了 “守旧不变”的堪忧。中国也不例外,政治上“不务兴利”,官吏们 “不知审时”,读书人“不主通今”,百姓“不能行远”,几个排偶句痛陈中国之现状。那么大好江山又安能不沦为“异墟”,膏腴之地又岂不成为“盗粮”。“吾为突厥、黑人不远也”意即我们就要成为别人的附庸了,现实是何等残酷,然更残酷、更无奈的尚在后面。康有为就是要国人明了大厦将倾的国势,岌岌可危的现状。所以他将报警的巨钟敲得更响更急——旦灭国,后果不堪。越南、印度是前车之鉴,“若吾不早图”,将重演亡国之祸。这段文字,以大量排偶句构成,又融注着为国为民而忧的沉重之情,读之催人泪下。

康有为力主维新变革,为了造成政治声势,他组织了强学会,此文即因此而作。一方面,他要警醒世人,另一方面,又要激励、振奋人心,所以警钟长鸣之后,又从正面激发国人对维新变革、挽救国势的信心。中国原本地大物博、人民聪慧、温度适宜,只因 “风气未开,人才乏绝”,才致今日之境,若能竭心图变,如前辈诸贤,如普鲁士、日本,就能够救国于水火; 只要大家能精进学业,磨砺人才,齐心合力,则前途可待,国难可救。行文至此,我们不难发现康有为总能以古今中外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为证,雄辩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文末,作者以抒情的笔调进一步激励国人,既不忘“沦胥非类之悲”,更要不避诽谤,站到维新变革的前列中去。

本文虽为造政治声势而作,却也体现了康有为忧心国势、为天下百姓计的爱国情怀,以及致力革新的勇气和决心。另外,文章雄浑的气势,内容的精当,思维的严密,无一不令人称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康有为《强学会序》” 的相关文章

林纾《《不如归》序》2年前 (2022-10-26)
王安石《上时政书》2年前 (2022-10-26)
林觉民《与妻书》2年前 (2022-10-26)
无名氏《义和团反帝》2年前 (2022-10-26)
包拯《乞不用赃吏疏》2年前 (2022-10-26)
无名氏《铁血会檄》2年前 (2022-10-26)
孙中山《遗嘱》2年前 (2022-10-26)
邹韬奋《造谣与辟谣》2年前 (2022-10-26)
丰子恺《还我缘缘堂》2年前 (2022-10-26)
李纲《议国是》2年前 (2022-10-26)
陈天华《绝命辞》2年前 (2022-10-26)
王若飞《给铭兄的信》2年前 (2022-10-26)
邹子侃《给父亲的信》2年前 (2022-10-26)
申耀东《给爱人的信》2年前 (2022-10-26)
罗英《给岳父的信》2年前 (2022-10-26)
林则徐《答龚定庵书》2年前 (2022-10-26)
郑振铎《离别》2年前 (2022-10-26)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2年前 (2022-10-26)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2年前 (2022-10-26)
贾谊《治安策》2年前 (2022-10-26)
张居正《治国强本论》2年前 (2022-10-26)
杨刚《沸腾的梦》2年前 (2022-10-26)
曹操《求贤令》2年前 (2022-10-26)
曹植《求自试表》2年前 (2022-10-26)
全祖望《梅花岭记》2年前 (2022-10-26)
李翱《杨烈妇传》2年前 (2022-10-26)
司马迁《李牧破匈奴》2年前 (2022-10-26)
瞿秋白《暴风雨之前》2年前 (2022-10-26)
柳宗元《敌戒》2年前 (2022-10-26)
艾芜《战争与和平》2年前 (2022-10-26)
老舍《想北平》2年前 (2022-10-26)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2年前 (2022-10-26)
墨子《尚贤》2年前 (2022-10-26)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2年前 (2022-10-26)
司马迁《完璧归赵》2年前 (2022-10-26)
柯灵《回到莽原》2年前 (2022-10-26)
王禹偁《唐河店妪传》2年前 (2022-10-26)
庾信《哀江南赋序》2年前 (2022-10-26)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2年前 (2022-10-26)
曹靖华《十二月的风》2年前 (2022-10-26)
苏洵《六国论》2年前 (2022-10-26)
李辉英《今昔之别》2年前 (2022-10-26)
谭嗣同《仁学》2年前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