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论语 > 《论语》主题思想之中庸之道

《论语》主题思想之中庸之道

[六·二十九]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七·二十七] 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七·三十八]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九·八]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十一·十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十三·二十一]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二十·一]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鉴赏〕 在孔子之前,“中”的观念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已经流行。根据《论语》记载,远古圣王尧对舜传授治国之道的时候,就特地讲到“允执其中”(《尧曰》)。在《中庸》中我们读到,孔子对舜的评价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所以为舜乎”。而在《论语》中,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赞颂它是一种最高的品德,但是,他又悲叹,中庸的传统中断已久,在当时已经很罕见了。虽然中庸二字在《论语》中出现不多,但是它的另外一种生动的表达,即执两用中,或曰“执中”却是孔子最根本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是他用以解决一切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最高智慧。后于孔子出现的哲学论文《中庸》记述了孔子许多论述中庸概念的话语,精辟地阐述了他这一概念的丰富而深刻的涵义,这样,中庸就成为儒家主要的哲学范畴之一。

执两用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执两、用中和权。执两就是不偏执于一端,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双方及其联系。《论语》里很多用语、概念、范畴都揭示了两端及其关系。如文化传统演变过程中的损(废除陈旧的东西)和益(增加新的内容),治国理念中的仁和礼,读书、研究中的学和思,个人修养上的文和质,施政手段上的宽和猛等等。在孔子看来,从对立的两方面加以观察和研究,才能具体、准确、深刻地把握一个事物,孔子对此作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说明。有一个乡下人问孔子一个他不熟悉的问题,开始的时候他难以回答,但是他抓住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加以详尽而彻底的询问,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见《子罕》)。这里他实际上向人们介绍了一个普遍有效的辩证的认识方法。

仅仅看到对立面还不够,还要达到致中和的最佳境界。“中”字的本义是箭射靶心,后来引申出了中间、当中、中心的意思。“中”作为动词,读作zhòng,意思为不偏不斜,恰好正中目标,这就产生了抽象的意义: 恰当,适当,适合,表达行动者对手段与目标的契合状态的肯定评价。孔子进一步把中规定为具有哲学意味的无过不及,并且由此提出了不朽的经典性的名言:“过犹不及。”他曾警告弟子子夏: 理政“欲速则不达”,这正是他的过犹不及思想在政治事务上的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并不是把“中”视为一种固定不变的尺度,他不是把“中”机械地规定为两端之间的中点。他主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什么才是最恰当的做法,随时变通以合于中道,这就是他所说的“权”。孔子曾经说过,能够一起求道的人,未必能够都坚持守道;能够共同坚持守道的人,未必都能够随机应变(见《子罕》)。后世儒学大师都着力阐发孔子这一思想,孟子指出:“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所谓“执一”就是固定地执守一端,表现为片面性和走极端。朱熹也对孔子所说的中作了精辟的解释,说执两用中“非谓只于二者之间取中。当厚而厚,即厚上是中;当薄而薄,即薄上是中”。同理,冬天需要热,夏天需要凉,这也是执中(见《朱子语类》卷六)。明儒薛瑄说:“时中是活法而不死。”(《读书录》卷一)这话可以说深契孔子中庸观念之精神。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庸的概念有一种误解,以为是不讲原则、调和折中、明哲保身的人生处世态度。东汉大官僚胡广(字伯始)在外戚宦官专权的混乱政局中不图进取,只求自保,能够历事六帝而不倒,当时京师有民谚云:“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这里“中庸”一词显然有调侃、讽刺胡广的意味,但是后世却有人把中庸看成为是非不分、依违两可、圆滑媚俗的代名词,这种理解于今为盛。其实这是对孔子中庸的曲解,完全无视这一概念的深刻含义。孔子一贯主张人们时时处处要坚持仁义道德,他提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并且把那些偷合苟容、曲意逢迎他人、同于流俗、合于污世者轻蔑地称为“乡愿”,说乡愿是“德之贼”,即是中庸之德的危害者。行中道的人与他们完全不同,他们坚持善恶标准,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精神,立场坚定、爱憎鲜明,决不是好好先生。孔子主张,如果实在不能发现奉行中道的人与之交往,那么为了坚持原则,就应当与狂者和狷者交朋友,因为狂者有自己的理想,不怕得罪人,敢作敢为,特立独行,有进取心;而狷者能够坚持原则,对于不符合自己道德良心和为人准则的事情坚决不做,拒绝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在孔子看来坚持中庸之道要求不偏不倚,唯道义原则是从,这需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他在两千多年前就不无感慨地说道:“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这种勇是立在对仁义的坚定执着的基础之上。自强日新、厚德载物、中立不倚、和而不流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的精神都是以智勇兼备的中庸人格为底蕴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论语》主题思想之中庸之道”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