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墨子 > 《墨子·经上、经说上》

《墨子·经上、经说上》

〔经1〕 故,所得而后成也。

〔经说〕 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尺有端。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见之成见也。

 

〔注释〕 ① 《经上》共一百条,用精炼和浓缩的文字,列举古代哲学、逻辑学和科学的范畴与简单命题,《经说上》解释《经上》。本书把《经上》与《经说上》原文,依条相配,对《经》文各条,用阿拉伯数字,标注统一序号,依条目顺序,先列《经》文,再列《说》文,合并注释和鉴赏。原文各标以《经》和《经说》字样,以保持原作的篇目结构。《墨经》原文文字的校勘编辑,以明正统十年刊《道藏》本为底本,融汇作者长期研究的独到成果。 ② 故:事物的原因,论证的论据。 ③ 《经说》各条开头一般有一字或数字,作为标题字,用来提示本条《经说》是解释哪一条《经》文的,可不与《经说》的下文连读。标题字后一律用句号隔断。 ④ 小故:原因的部分要素,即必要条件。 ⑤ 有之不必然:有前件不一定有后件。 ⑥ 无之必不然:无前件一定无后件。 ⑦ 体:部分,元素。 ⑧ 若:例如。尺、端:《墨经》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尺:线。端:点。 ⑨ 大故:与“小故”相对,即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⑩ 有之必然:有前件一定有后件。

 

〔经2〕 体,分于兼也

〔经说〕 体。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注释〕 ① 体:部分,元素。 ② 兼:整体,集合。 ③ 尺:线。端:点。

 

〔经3〕 知,材也

〔经说〕 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

 

〔注释〕 ① 知:《墨经》中的“知”字是多义词,此处“知”指人求得知识即认识的能力。 ② 材:材料,指人的认识器官,人有求得知识即认识的生理条件,引申为才能、本能,人有求得知识即认识的才能、本能。 ③ 明:明亮,指人的眼睛明亮,有健全视力。

 

〔经4〕 虑,求也。

〔经说〕 虑。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注释〕 ① 虑:思虑,思考,思维。 ②睨:斜视。

〔经5〕 知,接也

〔经说〕 知。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

 

〔注释〕 ① 知:此处“知”特指感性认识。 ② 接:接触,指用认识器官接触外界事物。 ③ 过物:即接物,指用认识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跟事物相过从,相交往,打交道。过:经过,过从,交往。 ④ 貌:描摹,描绘,反映。

 

〔经6〕 知,明也

〔经说〕 知。知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

 

〔注释〕 ① 知:《墨经》独创“知”下加“心”的会意字,表示这种知识是通过心智思考而得到的理性认识。据本书“凡例”,径改为“知”。 ② 明:明确,明白,清楚,指理性认识清楚明白的特点。 ③ 论:讨论,研究,分析、整理,论证。 ④ 著:显著,深切著明,深刻显明,明白透彻。

 

〔经7〕 仁,爱也。

〔经说〕 仁。爱民者非为用民也,不若爱马。

〔经8〕 义,利也。

〔经说〕 义。志以天下为分,而能能利之,不必用。

 

〔注释〕 ① 分:职分。 ② 能能:有才能能够做此事。

 

〔经9〕 礼,敬也。

〔经说〕 礼。贵者公,贱者台,而俱有敬慢焉,等异论也

 

〔注释〕 ① 公:战国时次于王而高于大夫的贵族等级。《左传·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 ② 台:战国时最低的等级。《左传·昭公七年》:“仆臣台。” ③ 等异论:以等级差别为根据的论点。

 

〔经10〕 行,为也

〔经说〕 行。所为不善名,行也。所为善名,巧也,若为盗。

 

〔注释〕 ① 有意识的自觉行动叫“为”。这里又用“为”来定义“行”,说明这里的“行”是指有意识的自觉的正义之行。 ② 善:善于,擅长,一说通“缮”,即修治。

 

〔经11〕 实,荣也

〔经说〕 实。其志气之现也,使人知矣,若金声玉服。

 

〔注释〕 ① 荣:草类开花,引申为事物的实质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② 志气:本指人的意志、气质、精神,借指事物的内在实质。现:现象,表现。

 

〔经12〕 忠,以为利而强君也

〔经说〕 忠。不利,弱孩足将入井之容

 

〔注释〕 ① 以为利而强君也:认为有利于国家的事,应强力谏劝国君做。 ② 弱孩足将入井之容:像幼儿的脚即将入井的状态,比喻情况危急。

 

〔经13〕 孝,利亲也。

〔经说〕 孝。以利亲为分,而能能利亲,不必得。

 

〔注释〕 ① 分:职分。 ② 能能:有才能能够做此事。

 

〔经14〕 信,言合于意也。

〔经说〕 信。不以其言之当也。使人视城得金。

 

〔注释〕 ① 当:恰当、真实、正确,即思想言论符合实际。

 

〔经15〕 佴,自怍也

〔经说〕 佴。与人遇,人众,遁

 

〔注释〕 ① 佴:指安于次要、从属、落后地位的心理状态。 ② 怍:惭愧。 ③ 遁:遁退,退缩。

 

〔经16〕 狷,怍兼也

〔经说〕 狷。为是之害彼也,弗为也。

 

〔注释〕 ① 狷:洁身自好。 ② 怍兼:有愧于兼爱。 ③ 为是之害彼也:为此而害彼,指为己而害人。

 

〔经17〕 廉,怍非也

〔经说〕 廉。己虽为之,知其耻也

 

〔注释〕 ① 廉:廉耻。 ② 怍非:惭愧做错事。 ③耻:耻辱。

 

〔经18〕 令,不为所怍也

〔经说〕 令。所非,身弗行。

 

〔注释〕 ① 令:善、美、好。 ② 怍:惭愧。

 

〔经19〕 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

〔经说〕 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注释〕 ① 任:保护。引申为以抑强扶弱,保护弱者为己任的侠义行为。 ② 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士人损害自己,而增进服务对象的利益。

 

〔经20〕 勇,志之所以敢也

〔经说〕 勇。以其敢于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于彼也害之

 

〔注释〕 ① 志:意志、思想。 ② 意为:由于某人敢于做这件事,而称他为勇敢。是:此,与彼相对。 ③ 意为:不以某人不敢做那件事,而妨害称他为勇敢。

 

〔经21〕 力,形之所以奋也

〔经说〕 力。重之谓。下举重,奋也。

 

〔注释〕 ① 力是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形:形体、物体。奋:运动状态改变。 ② 举重:举起重物。这是用力导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例子。

 

〔经22〕 生,形与知处也

〔经说〕 生。盈之生,常不可必也。

 

〔注释〕 ① 生:生命现象。 ② 形:形体,特指人的身体。知:泛指人的认知能力、精神。 ③ 盈:兼有。《经上》:“盈,莫不有也。”

〔经23〕 卧,知无知也

〔经24〕 梦。卧而以为然也。

 

〔注释〕 ① 卧:睡眠现象。 ② 知无知也:认识能力处于不从事认识活动的状态,第一个“知”指人的认知能力,精神现象,第二个“知”指认识活动。

 

〔经25〕 平,知无欲恶也

〔经说〕 平。惔然

 

〔注释〕 ① 平:平静恬淡的心理状态。 ② 知无欲恶也:认识能力处于没有发生好恶感情的心理状态。 ③ 惔然:安然恬淡的心理状态。

 

〔经26〕 利,所得而喜也。

〔经说〕 利。得是而喜,则是利也。其害也,非是也。

〔经27〕 害,所得而恶也。

〔经说〕 害。得是而恶,则是害也。其利也,非是也。

〔经28〕 治,求得也。

〔经说〕 治。吾事治矣,人有向背。

〔经29〕 誉,明美也

〔经说〕 誉。必其行也,其言之欣,使人督之。

 

〔注释〕 ① 誉: 赞誉,称誉,表彰,表扬。 ② 明美:宣明美好,表扬优点。

 

〔经30〕 诽,明恶也

〔经说〕 诽。必其行也,其言之怍

 

〔注释〕 ① 诽:批评。 ② 明恶:宣明丑恶,批评缺点。 ③ 意为:批评一定针对人行为的丑恶处,这样批评的言词会使人感到惭愧。

 

〔经31〕 举,拟实也

〔经说〕 举。告以之名举彼实也

 

〔注释〕 ① 举:标举,列举,称举,相当于抽象、概括。 ② 拟:摹拟,描摹,反映,用语言列举、抽象、概括反映事物的性质、状貌。实:实物、实体、实质。 ③ 告以之名举彼实也:告诉你这个名,来标举那个实。“之”即“是”,“此”,与“彼”相对。

 

〔经32〕 言,出举也。

〔经说〕 言。故言也者,诸口能之,出名者也。名若画虎也。言,谓也。言由名致也。

 

〔注释〕 ① 谓:称谓,指谓,陈述,判断。

 

〔经33〕 且,言然也

〔经说〕 且。自前曰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

 

〔注释〕 ① 且:意为“将”、“将要”。《墨经》中的重要时间模态词,相当于模态逻辑中的或然命题,可能命题。 ② 言然:表达事物的状况,状态。然:现象,结果,成品,状况,状态。《墨经》中的重要逻辑变项,指代任一现象、事实或事物的存在状态。 ③ 前:指某事物及其存在状态尚未发生之前。 ④ 后:指某事物及其存在状态已发生之后。已:指已经,在时态上表过去时,相当于模态逻辑中的实然命题。 ⑤ 方:刚刚、正在,在时态上表现在时,相当于模态逻辑中的实然命题。

 

〔经34〕 君,臣民通约也

〔经说〕 君。以若民者也

 

〔注释〕 ① 通约:普遍约定,相约设置。本条是对“君”的定义,意谓“君是臣民的共同约定”。《尚同中》说选择天下贤良,立以为天子国君。 ② 以若民者也:君主应该以民意为归顺。《尔雅·释言》:“若:顺也。”《释名·释言语》:“顺:循也。”

 

〔经35〕 功,利民也。

〔经说〕 功。不待时,若衣裘。

〔经36〕 赏,上报下之功也。

〔经37〕 罪,犯禁也

〔经说〕 罪。不在禁,虽害无罪,若诒

 

〔注释〕 ① 犯禁:违犯法律禁令。 ② 不在禁,虽害无罪:不在法律禁令禁止之列,虽然有社会危害性,也不算有罪。 ③ 若诒:意谓例如轻微的欺骗,若不在法律禁令禁止之列,虽然有社会危害性,也不算有罪。

 

〔经38〕 罚,上报下之罪也。

〔经39〕 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经说〕 同。二人而俱见是楹也,若事君。

 

〔注释〕 ① 异而俱于之一也:相异的事物,都具有这同一属性,方面。

 

〔经40〕 久,弥异时也

〔经说〕 久。古、今、旦、暮。

 

〔注释〕 ① 久:久长,久远,物质存在状况的绵延,相当于哲学上的时间概念。 ② 弥异时也:概括不同的时间。弥:遍及,包括,概括。

 

〔经41〕 宇,弥异所也

〔经说〕 宇。东、西、南、北。

 

〔注释〕 ① 宇:处所,相当于哲学上的空间概念。 ② 弥异所也:概括不同的处所。

 

〔经42〕 穷,或有前不容尺也

〔经说〕 穷。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注释〕 ① 穷:极、尽,《墨经》的几何学和物理学概念。 ② 或有前不容尺也:在量度一个空间时,有时它的前面不够一尺,容不下一根尺子。

 

〔经43〕 尽,莫不然也。

〔经说〕 尽。俱止、动

 

〔注释〕 ① 尽:都,全部。《墨经》逻辑中的一个全称量词,与“俱”同义,意为“所有的”。 ② 俱:与“尽”同义,意为“所有的”。

 

〔经44〕 始,当时也。

〔经说〕 始。时或有久,或无久。始当无久

 

〔注释〕 ① 始:开始,开端。 ② 有久:日常可感觉的一段时间延续的量,如人走过一座桥梁。 ③ 无久:靠数学的抽象思维把握的无穷小的时间量,如想象一支飞行很快的箭穿越一根很细的柱子所需的极短的时间量。 ④ 始当无久:“开始”的概念,相当于“无久”,是一个无穷小的时间量。

 

〔经45〕 化,征易也

〔经说〕 化。若蛙为鹑

 

〔注释〕 ① 化:变化,特指事物性质的变化,即质变。 ② 征易也:特征改变。征:征象、特征、性质。易:变易,改变。 ③ 蛙为鹑:蛙变为鹑,古代传说,虚幻的生物进化之例。

 

〔经46〕 损,偏去也

〔经说〕 损。偏也者,兼之体也。其体或去或存,谓其存者损。

 

〔注释〕 ① 损:减损,事物量的减少。 ② 偏:部分,义同于“体”。

 

〔经47〕 益,大也

 

〔注释〕 ① 增益,是事物量的增大。

 

〔经48〕 环俱柢

〔经说〕 环。询民也

 

〔注释〕 ① 环俱柢:环:圆环,车轮。俱:都,全,尽,全称量词。柢:根底,根本。《庄子·天下》载辩者有“轮不碾地”(轮环处处都不碾地)的命题,“环俱柢”(轮环处处都碾地)是其反命题。 ② “车轮处处都碾地”,可用询问百姓经验来证明。

 

〔经49〕 窟,易也

〔经说〕 窟。区穴常若斯貌

 

〔注释〕 ① 窟:窟窿,空面,孔洞。易:变易,变换。如剪纸挖洞,是空间的虚实变换。 ② 区:面,特指一物体上的实面。穴:孔洞,窟窿,特指面上的空缺部分,即空面。

 

〔经50〕 动,或徙也

〔经说〕 动。偏际徙者,户枢蛇蚕

 

〔注释〕 ① 动:运动。 ② 或:部分,与“尽”(全体、整体)相对。徙:迁徙,运动。 ③ 偏际徙:部分迁徙运动。偏:部分。 ④ 户枢:门的转轴。户枢蛇蚕是部分运动的例子。

 

〔经51〕 止,以久也

〔经说〕 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牛马非马,若人过梁

 

〔注释〕 ① 止:静止,物理学概念。 ② 以久也:用到时间。以:用。久:时间。 ③ 无久:无穷小的时间量,物理概念。不止:即行。 ④ 当:相当于。牛非马:牛不是马,指牛与马两概念外延的互相排斥和全异的关系,意为“无久”与“止”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与“牛”和“马”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相当,二者都是排斥关系。 ⑤ 矢过楹:飞矢穿过一根柱子,比喻“无久之不止”即无穷小时间的运行。 ⑥ 有久:有一段时间延续的量,物理概念。 ⑦ 当:相当于。这里“牛马非马”一语意为“牛马”的概念不是“马”的概念。但“牛马非马”的“非”与“牛非马”的“非”意思有别。在“牛非马”命题中,“非”表全异关系,“牛”与“马”概念的外延完全排斥,而在“牛马非马”命题中,“非”表大类和小类、属和种的兼容、包含关系(“牛马”真包含“马”),这个“非”的准确含义是“不等同”。《墨经》认为“有久”与“止”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与“牛马”和“马”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相当,二者都是属种关系,“有久”中除包含“止”外,还包含“不止”,即“动”或“行”。 ⑧ 人过梁:人走过一座桥梁,比喻“有久之不止”即有久之行。

 

〔经52〕 必,不已也

〔经说〕 必。谓一执者也。若弟兄。一然者一不然者,必不必也,是非必也

 

〔注释〕 ① 必:必然,表示必然判断的模态词。 ② 已:停止。 ③ 一执:执于一而不变,一种趋势永远如此,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全时态。 ④ 若弟兄:解释模态词“必”的一个例子,意为“有弟必有兄”。 ⑤ 一然者一不然者:有是这样的,有不是这样的。 ⑥ 必不必也:必然不是“必”。第一个“必”解为一定,“不必”是负必然判断。 ⑦ 是非必也:这等于“非必”,即“不必”,是负必然判断。

 

〔经53〕 平,同高也

 

〔注释〕 ① 同高:同样高度。

 

〔经54〕 同长,以正相尽也

〔经说〕 同。楗与框之同长也

 

〔注释〕 ① 正:标准。尽:完全重合。 ② 楗:挡门的直木。框:门两旁柱,门框。

 

〔经55〕 中,同长也

〔经说〕 中。心,自是往相若也

 

〔注释〕 ① 中:指圆心。 ② 同长:指圆心到圆周的距离,即半径等长。 ③ 心:指圆心。 ④ 自是往相若也:指从圆心到圆周的距离都是相等的。相若:相等。

 

〔经56〕 厚,有所大也。

〔经说〕 厚。惟无厚无所大

 

〔注释〕 ① 厚:《墨经》所说的“厚”,包括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即线、面、体都算有厚,线在长度上有厚,面在长度和宽度上有厚,体在长度、宽度和高度上有厚。 ② 无厚:指几何学上的“点”,认为点在空间的三维上都没有厚(大)。下文:“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无厚,可指线和面,线只有长度,而没有宽度和高度(厚度),面只有宽度和长度,也没有高度(厚度)。

 

〔经57〕 日中,正南也

 

〔注释〕 ① 正南:正南方。

 

〔经58〕 直,参也

 

〔注释〕 ① 直:直线。 ② 参:参与,加入,介于其间。直线定义。三点一直线,等于说三点中有一点恰好位于另两点之间。参见希尔伯特顺序公理。

 

〔经59〕 圆,一中同长也

〔经说〕 圆。规写交也

 

〔注释〕 ① 圆:圆的平面几何图形。 ② 中:圆心。同长:指半径等长。 ③ 规写交也:用规写画的相交的封闭图形。规:画圆形的工具圆规。

 

〔经60〕 方,柱隅四权也

〔经说〕 方。矩写交也

 

〔注释〕 ① 方:方的平面几何图形。 ② 柱隅四权也:四边四角相等的平面图形。柱:方形的边。隅:方形的角。权:相等。 ③ 矩写交也:用矩尺画出相交的封闭图形。

 

〔经61〕 倍,为二也。

〔经说〕 倍。二尺与尺但去一

 

〔注释〕 ① 倍:加倍。 ② 去:减去。加倍运算的还原。

 

〔经62〕 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

〔经说〕 端。是无内也

 

〔注释〕 ① 端:《墨经》几何学的基本概念,相当于平面几何中的“点”。 ② 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从几何学上解释“端”(即点)的本义,“端”是构成线段,并作为线段的“体”(部分)的极多“无厚”中最前的那一“无厚”。端(点)又指构成线段,并作为线段的“体”(部分)的任一“无厚”。《墨经》“无厚”概念造词法同于“无久”。“无久”意为无穷小的时间点,不考虑“久”即时间的绵延;“无厚”则意为无穷小的空间点或物质点,不考虑“厚”即空间各维度上的厚度或物质的绵延。《墨经》把无穷小的空间点即“无厚”叫做“无宇”,《经下》“无久与宇”即“无久”和“无宇”的合并省略。体:部分,特指组成线的部分,即点。《墨经》屡言“无厚”,是《墨经》常用的基本概念,相当于几何学上的点。《墨经》认为几何学上的点,在长、宽、高空间三维上,都没有厚度,无所大。 ③无内:不考虑其内部的再分。

 

〔经63〕 有间,中也。

〔经说〕 有间。谓夹之者也。

 

〔注释〕 ① 间:间隙。

 

〔经64〕 间,不及旁也。

〔经说〕 间。谓夹者也。尺前于区,而后于端,不夹于端与区内。及,非齐及之及也。

 

〔注释〕 ① 尺前于区,而后于端:意同于说线是面的界限,点是线的界限。尺:线。区:面。端:点。

 

〔经65〕 离,间虚也。

〔经说〕 离。虚也者,两木之间,谓其无木者也。

 

〔注释〕 ① 离:分离,分开,有距离。

 

〔经66〕 盈,莫不有也。

〔经说〕 盈。无盈,无厚。

 

〔注释〕 ① 盈:充满,渗透,涵容。

 

〔经67〕 坚白,不相外也

〔经说〕 坚。于石无所往而不得二。异处不相盈,相非是相外也。

 

〔注释〕 ① 坚白:指石头坚硬和白色两种性质。 ② 相外:互相除外。

 

〔经68〕 撄,相得也

〔经说〕 撄。尺与尺俱不尽。端与端俱尽。尺与端或尽或不尽。坚白之撄相尽。体撄不相尽

 

〔注释〕 ① 撄:接触、交叉、重合。 ② 相得:至少互相得到或占有对方的一部分。 ③ 尽:完全重合。 ④ 端与端俱尽:这一点与那一点叠合,二者完全重合。 ⑤ 尺与端或尽或不尽:这一直线与那一点叠合,从点一方说是完全被直线所占有了,从直线一方说并没有被点所完全占有。或:有的。 ⑥ 坚白之撄相尽:在一块坚白石中,坚与白的渗透是完全密合的。 ⑦ 体撄不相尽:两个元素只有部分接触,不会完全重合。体:部分。

 

〔经69〕 比,有以相撄,有不相撄也。

〔经说〕 比。两有端而后可。

 

〔注释〕 ① 比:比较。

 

〔经70〕 次,无间而不相撄也

〔经说〕 次。无厚而后可。

 

〔注释〕 ① 次:按次序排比,紧接着摆放,即几何学的相切。 ② 无间而不相撄也:二者中间既无空隙,又不相交。

 

〔经71〕 法,所若而然也

〔经说〕 法。意规圆三也,俱可以为法。

 

〔注释〕 ① 法:标准、方法,法则,规律。 ② 若:遵循,依照,符合。然:结果,特指人遵循一定的法则行动所造成的结果、效果、产品。 ③ 意:意念,思想,概念,定义,判断。规:圆规,画圆工具。圆:特指一个标准的圆形。

 

〔经72〕 循,所然也。

〔经说〕 循。然也者,民若法也

 

〔注释〕 ① 循:遵循。《说文》:“循,顺行也。” ② 若:遵循,依照,符合。

 

〔经73〕 说,所以明也

 

〔注释〕 ① 说:推论。 ② 明:揭示,阐明,探究。

 

〔经74〕 彼,不可两也

〔经说〕 彼。之牛,其非牛,两也,无以非也。

 

〔注释〕 ① 彼:本为指示代词,意为“那”、“那个”,《墨经》用为逻辑变项,指代任一事物、属性、词项或命题。本条与下条的“彼”指代事物、主项或所争论的论题。 ② 不可两:辩论双方应针对同一论题,不能我说此,你说彼,争论不交锋。两:两个对象、事物或主项。

 

〔经75〕 辩,争彼也。辩胜,当也。

〔经说〕 辩。或谓之牛,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不若当犬

 

〔注释〕 ① 辩:辩论。 ② 争彼:争论一对矛盾命题的是非。彼:《墨经》常用逻辑变项,指代任一事物、属性、词项或论题。 ③ 不俱当:不能同真。 ④ 不若:不相当于,反比喻之词。“当犬”:特指《经说下》一个辩论例子,即一个人说:“这是狗。”另一个人说:“这是犬。”狗犬是二名一实,这实际上是同一论题,可以同真或同假,而不是必然一真一假,因而不构成辩论。

 

〔经76〕 讹,穷知而悬于欲也

〔经说〕 讹。欲饮其鸩,智不知其害,是智之罪也。若智之慎之也,无遗于其害也,而犹欲饮之,则饮之是犹食脯也。搔之利害,未可知也,欲而搔,是不以所疑止所欲也。墙外之利害,未可知也,趋之而得刀,则弗趋也,是以所疑止所欲也。观“讹,穷知而悬于欲也”之理,食脯而非智也,饮鸩而非愚也。所为与所不为相疑也,非谋也。

 

〔注释〕 ① 讹:错讹,此处借指人犯错误。 ② 穷知而悬于欲也:没有受理智支配,而受欲望支配。穷知:知识、智能有所穷,知识水平没有达到,言行没有受理智的支配、制约。悬于欲:受欲望牵系,言行受欲望支配。 ③ 鸩:毒酒。 ④ 搔:指搔马,为马理毛和清洁身体。 ⑤ 刀:古代刀形金属货币。

 

〔经77〕 已:成;亡。

〔经说〕 已。为衣,成也。治病,亡也。

 

〔注释〕 ① 已:已经,时间模态逻辑中表示过去时的模态词。

 

〔经78〕 使:谓;故

〔经说〕 使。令谓,谓也,不必成。湿,故也,必待所为之成也

 

〔注释〕 ① 使:命令,致使。《墨经》中表示主观与客观两种性质的基本模态词。 ② 谓:告诉,言说。表示祈使句的主观模态。 ③ 故:原因,致使。表示原因致使结果必然产生的客观模态。 ④ 令:命令。 ⑤ 不必成:指甲命令(令)、指使(谓、叫、让)乙做某事,乙不必然做成某事。从模态逻辑上说,“不必然P”等于“可能不P”。 ⑥ 湿:指地湿。 ⑦ 必待所为之成也:指地湿这一自然现象(结果)必然有使它得以产生的客观原因。

 

〔经79〕 名:达、类、私

〔经说〕 名。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声出口,俱有名。若姓字丽

 

〔注释〕 ① 名:以语词表达的概念。 ② 达:指达名,即外延最大的名,外延最广的普遍概念,最高类概念,范畴。达:通达、周遍。 ③ 类:指概括一类事物的名,普遍概念,类概念。 ④ 私:指称谓个体的名,单独概念。 ⑤ 物:物质,称谓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总名。 ⑥ 臧:奴仆名,这里用作一个人的名字。 ⑦ 若姓字丽:语词概念指称表达事物,犹如姓名跟随着人一样。丽:附丽。

 

〔经80〕 谓:命、举、加

〔经说〕 谓。谓犬“狗”,命也。“狗,犬。”举也。叱:“狗!”加也。

 

〔注释〕 ① 谓:命名,称谓,判断。 ② 命:命名。举:列举。加:附加,特指附加不同语气和感情因素。 ③ 把犬叫做“狗”,这是命名。 ④ 说“狗是犬”,这是列举。

 

〔经81〕 知:闻、说、亲;名、实、合、为

〔经说〕 知。传受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注释〕 ① 知:知识。 ② 闻:传授的知识。 ③ 说:推论的知识。 ④ 亲:亲身观察的知识。 ⑤ 名:概念和理论的知识。 ⑥ 实:对实际情况的知识。 ⑦ 合:概念、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知识。 ⑧ 为:自觉行动即实践的知识。 ⑨ 方不彰:由已知推论未知,由已经知道的前提,推论尚未知道的结论。方:比度,推论。一说方指方域时空,表示推论知识,不为方域时空局限和障碍。 ⑩ 耦:配合,结合。

 

〔经82〕 闻:传、亲。

〔经说〕 闻。或告之,传也。身观焉,亲也。

〔经83〕 见:体、尽

〔经说〕 见。特者,体也。二者,尽也。

 

〔注释〕 ① 见:观察。 ② 体:部分。 ③ 尽:全体。 ④ 特:独,一,部分。 ⑤ 二:两面,全面。

 

〔经84〕 合:正、宜、必

〔经说〕 合。矢至侯中,志功正也。臧之为,宜也。非彼必不有,必也。圣者用而勿必,必也者可勿疑

 

〔注释〕 ① 合:相合,符合。 ② 正:正合,指动机与效果正好符合。 ③ 宜:宜合,指行为合乎分寸,恰到好处,合宜,合适。《经下》:“无欲恶之为益损也,说在宜。” ④ 必:必合,指思想言行符合事物的必然规律。 ⑤ 矢至侯中:侯:箭靶。以兽皮或布制成。 ⑥ 志:动机。功:效果。 ⑦ 臧:奴仆名。《墨经》屡以“臧”指代任一人,犹如现在说“张三”,“某甲”。 ⑧ 非彼必不有:《墨经》逻辑公式,等价于“无之必不然”、“无P则无Q”,彼、有、之、然犹如P、Q、R、S之类的变项符号。这里“非彼必不有”是作为必然规律概念的一例。 ⑨ 用:有作为,有所事,从事,用事。勿必:必然性的否定,等于“不必”、“非必”。“勿”是否定副词,意为“不”。 ⑩ 疑:怀疑,臆测,猜想,想象,相当于西方哲学认识论中的“意见”,在逻辑上相当于或然判断(可能判断)。“勿疑”:“不疑”、无疑。

 

〔经85〕 欲正权利,且恶正权害。

〔经说〕 欲。权者两而勿偏

 

〔注释〕 ① 权:权衡思考。两:两面,全面,整体。偏:一面,片面,部分。

 

〔经86〕 为:存、亡、易、荡、治、化。

〔经说〕 为。甲台,存也。病,亡也。买鬻,易也。消尽,荡也。顺长,治也。蛙鹑,化也。

 

〔注释〕 ① 为:自觉行动。 ② 甲台:制铠甲,垒高台。 ③ 亡:指消除疾病。 ④ 消尽:消除净尽,指荡平叛乱。 ⑤ 蛙鹑:指蛙鹑养殖,利用生物变化的行为。

 

〔经87〕 同:重、体、合、类。

〔经说〕 同。二名一实,重同也。不外于兼,体同也。俱处于室,合同也。有以同,类同也。

 

〔注释〕 ① 兼:整体。 ② 体:部分。

 

〔经88〕 异:二、不体、不合、不类。

〔经说〕 异。二必异,二也。不连属,不体也。不同所,不合也。不有同,不类也。

〔经89〕 同异交得仿有无

〔经说〕 同异交得。于富家良知,有无也。比度,多少也。蛇蚓旋圆,去就也。鸟折用桐,坚柔也。剑犹甲,死生也。处室子母,长少也。两色交胜,白黑也。中央,旁也。论行、行行、学实,是非也。鸡宿,成未也。兄弟,俱适也。身处志往,存亡也。霍,为姓故也。价宜,贵贱也。超城,运止也

 

〔注释〕 ① 同异交得:同一性和差异性互相渗透与同时把握,《墨经》方法论的重要观点和原理。仿:比方、例如。 ② 富家良知:一个人有富家但无良知,或无富家但有良知,是“有”和“无”集于同一人之身。 ③ 蛇蚓旋圆,去就也:蛇、蚯蚓旋转,既离开又接近。去:离开。就:接近。 ④ 剑犹甲,死生也:用剑杀死敌人,同时就保存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剑这种杀伤性武器,也有如铠甲一样的防御作用。 ⑤ 处室子母,长少也:一妇女,对她女儿说,长一辈。对她母亲说,少一辈。这是既长且少。 ⑥ 鸡宿,成未也:母鸡孵雏的某一时刻,幼雏既成又未成。鸡宿:母鸡孵雏。 ⑦ 身处志往,存亡也:身处此而志往彼,是既存且亡。 ⑧ 霍,为姓故也:霍本指鹤,又因为霍兼做了人的姓氏的缘故,使“霍”这个字有了歧义。 ⑨ 价宜,贵贱也:买卖双方商议的适宜的价格,对卖方说是够贵的,他才肯卖,对买方说是够贱的,他才肯买,这是贵贱集于同一价格之身。 ⑩ 超城,运止也:以超越城墙为目标的竞技活动,既有运动,又有停止,这是“运、止”两种性质集于一人之身。

 

〔经90〕 闻,耳之聪也。

〔经91〕 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经92〕 言,口之利也。

〔经93〕 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

〔经94〕 诺,不一,利用。

〔经说〕 诺。相从、相去、先知、是、可。五色、长短、前后、轻重援

 

〔注释〕 ① 诺:讨论科学知识时应用的问答法。 ② 相从:指从已知的大前提和问方给出的小前提出发,由答方跟随之给出相应的结论。相当于演绎法中的直言或假言三段论。从:跟随,顺从,追随。 ③ 相去:指从已知的若干选择关系和问方给出的某种选择出发,由答方排除其他的选择。相当于演绎法中的选言三段论的肯定否定式。去:除去,放弃。 ④ 先知:断定先前已知的知识。 ⑤ 是:此,这个,用来确定一个断定的个体。 ⑥ 可:许可,能,可以,对所提问题做肯定的断定。 ⑦ 援:援引,指五色等是常被援引来讨论科学问题的素材。

 

〔经95〕 服,执倪言,利。

〔经说〕 服。执难,成言务成之,诡则求执之。

 

〔注释〕 ① 服:说服。 ② 倪言:邪言。《集韵》:“倪言不正。”

 

〔经96〕 巧传则求其故

 

〔注释〕 ① 巧传:代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技术。为《墨经》一重要的基本概念。故:即原因、规律。

 

〔经97〕 法同则观其同。

〔经说〕 法。法取同,观巧传。

〔经98〕 法异则观其宜

〔经说〕 法。取此择彼,问故观宜。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与以有爱于人有不爱于人,止“爱人”:是孰宜?

 

〔注释〕 ① 法:法则,规律,法式,形式,格式。宜:适宜,合适,即合乎标准的推论形式和法则。 ② 故:理由,根据,前提。问故:检查前提。观宜:观察是否适宜。 ③ 黑人:意为“所有的人是黑的”。 ④ 爱人:即墨家的“兼爱”。墨家把“兼爱”看作一个关系命题,又相当于道义逻辑中的义务命题,即“所有人应该爱所有人”,也就是在“所有人爱所有人”的关系命题之上,再加以“应该”即义务、理想的道义概念。

 

〔经99〕 止,因以别道

〔经说〕 止。彼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则举不然者而问之,若圣人有非而不非

 

〔注释〕 ① 止:《墨经》中的论证方式,即用反例驳倒对方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的不正确结论,或用否定对方演绎推理大前提的方法诘难对方演绎论证的结论。 ② 因以:用来。别:区别,限制。道:指一般性命题。 ③ 彼:指辩论对方。举:列举。然者:若干正面事例。 ④ 以为:指不符合客观实际与逻辑规律的主观上的认为,想当然,想象,猜想,臆想,臆测。这种“以为”只能用或然(可能)判断表示,还不算是知识,知识是对于事实和必然性的认识,用实然判断或必然判断表示。此其然:一类事物都是如此。 ⑤ 不然者:反例,反面事例。问:问难,反驳。 ⑥ 若:例如。圣人有非而不非:应用止的反驳方式的一例,意为所有圣人都不指斥他人之非,所有圣人都是虽见他人有非却不揭露其非。这种论点是墨家所不赞成的。

 

〔经100〕 正无非。

〔经说〕 正。五诺,皆人于知。有说,过五诺,若圆无直。无说,用五诺,若自然矣。

 

〔注释〕 ① 五诺:讨论科学问题时应用的五种问答方式,指上文的“相从、相去、先知、是、可”。“五诺”在本条有三次出现,为《墨经》基本术语。 ② 说:推理,证明。 ③ 圆无直:字面意思是“圆周上没有直线”,即“一圆周上任何三点都不在一直线上”。

 

【鉴赏】 《墨经》是天下奇书。胡适说:“《墨子》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从鲁胜以后,几乎无人研究。”“到了今日,这几篇二千年没人过问的书,竟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部奇书了!”(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墨经》之所以说是天下奇书,第一是表达形式奇,第二是表达内容奇。从表达形式说,《墨经》文本简练得出奇。《经上》共100条,524字,平均5字一条。条目最短3字,如第8条:“义,利也。”(道义是给人以实际利益)条目最长11字,如第93条:“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根据所听到的言论,把握对方说话的意思,是理智的辨别分析作用)

从表达内容说,《墨经》也很出奇。人们常说,中国传统文化长于政治伦理,短于科学和逻辑。但《墨经》情况相反。《墨经》的长处,正在于科学和逻辑。《墨经》跟其他中国古籍的不同处,是用精练的古汉语,概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科知识,是中国古代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

从《经上》说,100个条目,有78条用定义方法,11条用分类方法,或是用分类和定义结合的方法,规定古代科学和逻辑范畴。还有11个条目,运用这些范畴,表达古代科学和逻辑命题。

把《经上》100个条目的内容,纳入现代科学知识的分类系统,可清晰看出墨者的真知睿智,领略墨家科学和逻辑的深湛义理,洞察《墨经》的重要学术价值。

《经上》100个条目的内容,属于自然科学知识,有20条。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有80条。再细分,自然科学知识中,属于数学15条,力学1条,心理学4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中,属于世界观14条,认识论7条,逻辑学30条,方法论8条,政治学6条,伦理学15条。

《墨经》数学,主要是几何学,有数学名词的定义,讨论方、圆、直线的性质,点、线、面、体的关系,相交、相切、相离问题。《墨经》和西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许多概念、理论相符。

点、线、面、体,是几何图形的元素。点是《墨经》的几何学概念。《经上》说:“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这是“端”(点)的定义。《墨经》“端”的含义有两种: 第一,相当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在欧氏几何中,点被定义为“不可分”。第二,没有厚度,也没有长度和宽度,是物体的最前部分。

《墨经》的“端”,是没有长、宽、高三维,无穷小的物质微粒。这种物质结构论,相当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原子论。原子论或物质微粒说,是人类认识物质的一个里程碑。再进一步,人类探讨原子或物质微粒的深层结构,提出物质无限可分说。物质结构是可分和不可分的结合,是可分的阶段性、有限性和进展性、无穷性的统一。

《经上》说:“体,分于兼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若二之一,尺之端也。”点和线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是对“体”所下的关系定义。“体”是部分、元素,“兼”是整体、集合。“尺”相当于几何学的“线”,“端”相当于“点”。“线”是无数“点”的集合、整体,“点”是“线”的部分、元素。这相当于欧几里得几何中“全体大于部分”的公理。《墨经》证明点是线的必要条件,线是点的充分条件。

《经上》说:“故,所得而后成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小故: 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尺有端。大故: 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见之成见也。”“故”指原因,“后成”指结果。“故”分“小故”和“大故”。“小故”相当于必要条件,特征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即有点不一定有线,而无点一定无线,点为线的必要和非充分条件。反过来,可以说线为点的充分条件,即有线一定有点,而无线不一定没有点,线是点的充分和非必要条件。

《经上》说:“撄,相得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尺与尺俱不尽。端与端俱尽。尺与端或尽或不尽。”“撄”的含义,是“相交”、“相遇”、“接触”。分三方面考察: 

其一,“尺与尺俱不尽”,线和线相交,双方都不完全重合,因为线是无数点的集合,线和线相交,只交于一点。

其二,“端与端俱尽”,点和点相交,完全重合,完全占有对方,没有空隙,因为点没有长、宽、高。

其三,“尺与端或尽或不尽”,点和线相交,从点方面说,是完全重合(尽),从线方面说,是不完全重合(不尽)。

《经上》说:“比,有以相撄,有不相撄也。”《经说上》解释说:“两有端而后可。”这是几何学中图形比较的方法。同类的图形,可相互比较。如两条线,两个角,两个圆,两个矩形等。可用叠置法比较。

《经上》说:“次,无间而不相撄也。”《经说上》解释说:“无厚而后可。”“次”指序次、排列、相切。“相切”是指两个图形的共同点只有一个。“无间”是两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不相撄”是不相交,相交是有两个共同点,“相切”是有一个共同点。

墨家认为,两个图形相离的时候,中间有空隙。《经上》说:“有间,中也。”《经说上》解释说:“谓夹之者也。”《经上》说:“间,不及旁也。”《经说上》解释说:“谓夹者也,尺前于区而后于端,不夹于端与区内。及,非齐及之及也。”《经上》说:“离,间虚也。”《经说上》解释说:“虚也者,两木之间,谓其无木者也。”这是说图形相离。如一座建筑中两根立柱间的空隙,可计算。“间,不及旁也”,说明“及”不是“齐及”(相等),而是“包含”。“尺前于区”,相当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定义“面的界限是线”。“后于端”,相当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定义“线的界限是点”。面夹于边之间,线夹于点之间,不能说线夹于点和面之间。

有穷、无穷概念,是近代数学史中的重要概念。《经上》说:“穷,或有前不容尺也。”《经说上》解释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或”即“有时”。“尺”即线。“前”则是指一个区域的最前面。一个空间是有穷的,在度量的时候,前面不能容纳一线,这就是“或不容尺有穷”。一个空间是无穷的,在度量的时候,前面永远可以容纳一线,这就是“莫不容尺无穷也”。

方圆定义。《经上》说:“方,柱、隅四权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矩写交也。”“柱”指边。“隅”指角。“方”的定义,是四边、四角相等。“方”是用矩尺制作的四边相等、四角为直角的平面图形。墨家知道“矩”这种工具的性质和作用。工匠没有矩,寸步难行。这个定义既科学,又实用,反映用矩尺做方的生产技术。

《经上》说:“圆,一中同长也。”《经说上》解释说:“规写交也。”圆有一个中心,从中心到周边有同样长度。“规”是画圆工具,“写”即“画”。用圆规一脚抵住中心,用另外一脚画出圆周的轨迹。《经上》说:“同长,以正相尽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楗与框之同长也。”《经上》说:“中,同长也。”《经说上》解释说:“心,自是往相若也。”“同长”: 比较两个物体同样长度,如门楗和门框有同样长度。“中”是圆心,从圆心到圆周都有同样长度,距离相等。现代科学发达,但画圆仍是如此。

直线和圆。《法仪》载墨子说:“直以绳。”墨子在木工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画直线的方法。中国木工用墨斗工具画直线的实践,从理论上接近于欧几里德几何学的思想。其一,从每一点到另一点可引一直线;其二,通过不同两点的直线必定存在;其三,通过不同两点的直线至多有一条;其四,推论: 任意两个不同的点,确定唯一的通过它们的直线。

《经上》说:“直,参也。”《经说上》说:“圆无直。”“直”即直线。“参”指第三个东西加入两个东西中间。《广雅·释言》说:“参,三也。”直线是有一点,恰好介于另外两点之间。在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一点恰好介于其余两点之间。《墨经》在分别定义圆和直线后,确认圆和直线关系的定理“圆无直”,即圆周上无直线;一圆周上任何三点,都不在一直线上;没有一圆,能通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墨经》认为,这条定理,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证明。《经说上》说:“有说,过五诺,若‘圆无直’。”“说”即论证。“五诺”是指论证科学知识的五种问答法。

加倍和还原。《经上》说:“倍,为二也。”《经说上》说:“二尺与尺但去一。”“倍”是乘以2。2尺和1尺之差,是1尺。从2尺中减去1尺,剩余1尺。2尺是1尺的2倍。这是“倍”的定义和还原算法。

《墨经》有许多数学概念,和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符合。《墨经》是中国数学史上的宝贵文献,其中记述的数学知识,与中国工匠几千年实际运用的生产技术密切结合,变为尽人皆知、耳熟能详的基础性理论。

《墨经》有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对时间和空间、运动和静止等概念,从生活经验出发,运用推理能力和高度想象,进行深刻论证。

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古籍中常“宇宙”二字并举。“宇”是空间概念。“宙”是时间概念。《经上》说:“久,弥异时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古、今、旦、暮。”《经上》说:“宇,弥异所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东、西、南、北。”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定义。“久”指时间概念。尸佼《尸子》:“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久”与“宙”古音相通,“久”就是“宙”。

《经上》说:“始,当时也。”《经说上》说:“时或有久,或无久。始当无久。”“始”指开始、开端。所有物体运动变化都有“始”。“始”是物体运动恰当开端之时,是属于无穷小的时间(一刹那)。

《墨经》对于力、重、运动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经上》说:“力,形之所以奋也。”《经说上》说:“重之谓,下举重,奋也。”这是“力”的定义。“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举”是使物体上升,提起重物。举重是用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典型事例。

《经上》说:“尽,莫不然也。”《经说上》说:“俱止、动。”《经上》说:“动,或徙也。”《经说上》说:“偏际徙者,户枢蛇蚕。”《经说上》说:“无久之不止,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若人过梁。”《经说上》说:“蛇蚓旋圆,去就也。”这些物体运动的实例,是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俱止”指全部静止。“俱动”指全部运动。门的运动,是绕轴作扇形旋转。蛇、蚕和蚯蚓的运动,是一部分动,一部分不动(偏际徙)。《墨经》分析瞬间运动和历时运动。“无久之不止”指瞬间运动,如飞行着的箭,经过一根柱子所占有的时间。“有久之不止”指历时运动,如人经过一座桥梁。

所谓“巧传则求其故”,表明《墨经》科学是代代相传的手工业工匠技巧的升华提高和理性概括。《墨经》的科学,同现代和西方的科学可以互相解释。《经上》“力,形之所以奋也”的力学定义,可以和牛顿的力学理论挂钩。墨家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人体具有运动能量转移和变化的内在潜质。《墨经》的数学,尤其是几何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可互相参证。

“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墨家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它是求知的重要活动。《经说上》说:“传受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分析获得知识的不同途径,强调“亲知”,注意调动各种认识手段。生产和理论结合,感性和理性并重,是墨家科学成就的认识论根源。

在《经上》的条目归类中,纯逻辑学的条目,占全部条目的30%。逻辑学之外的其他条目,全都是《墨经》逻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墨经》的全部内容、精神和框架,都是逻辑学式的: 一部分自觉讲解逻辑学,一部分自觉运用逻辑学。晋代鲁胜洞见《墨经》的这一真谛,率先把《墨经》直接称为《墨辩》和《辩经》,意即《墨经》是墨家辩学之经,辩论之经,诸子百家争鸣辩论的形式和原理。用现代跟国际接轨的术语或话语系统说,就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

第1条规定的“故”范畴,从世界观(宇宙观、本体论、存在论、形上学)角度解释,即“原因”,在逻辑学上,可引申为推论的理由和根据,即论据。“有之必然”,是墨家用古汉语,对因果联系和推论式(正确的大前提以及前提和结论的必然联系)的元语言概括。相当于用现代语言说“如果P则Q”。在第1条定义“故”即原因范畴后,第96条运用这一范畴,列举简单命题说:“巧传则求其故。”即对代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要求取其原因,道出《墨经》科学知识的形成机制。

第79条说:“名: 达、类、私。”《经说上》解释说:“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声出口,俱有名。若姓字丽。”即以语词表达的概念,分为外延最广的普遍概念、一般类概念和单独概念三种。如“物”(物质),是外延最广的普遍概念,凡是存在着的实体,一定都等待着用这一个概念来概括。“马”是类概念,凡是具有马属性的实体,一定都用这个概念来概括。“臧”是单独概念,这个概念只用来指称一个特定的实体。凡语言从人们口中说出来,里面都一定包含着语词概念。语词概念指称事物,就像一个姓名,都跟随着一个人的实体一样。

名的实质,是用语词表达概念。自从孔子在春秋末期提出“正名”的思辨课题之后,诸子百家都讲“正名”。《荀子·正名》和《墨经》细致研究关于“名”,即语词概念的理论,形成中国古代名学,即逻辑学的系统知识。

第79条说的“达名”,即外延最大的名,外延最广的普遍概念,最高类概念,就是各门科学的范畴。“达”是通达、周遍。《墨经》在中国传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性,借用德国文化史学者雅斯贝尔斯的话说,是在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参与奠定人类的精神基础,囊括“所有我们今天依然在思考的基本范畴”。

范畴,希腊文kategoria,即种类、类型、范围。译名“范畴”,源自《尚书·洪范》的“洪范九畴”。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向商代贵族箕子咨询治理天下的大道,箕子用“洪范九畴”来回答,是说治理天下的大道分为九类。宋蔡沈《书经集传》解释说:“治天下之大法,其类有九。”

“洪”是大,“范”是法式、模式、模范、范型、范围、类型。“畴”是类,类型。范畴是反映事物普遍本质的基本概念,大概念,类概念。范畴是人类认识成果的概括和结晶,是进一步认识的方法与工具。黑格尔说:“我们可以完全正确地掌握一种语言;可是如果没有文化,就不能善于说话。文化可以使精神具有各式各样的观点,使它即时想起这些观点,使它拥有一大批考察一个对象时所运用的范畴。因此,人们可以从智者们学得的技巧,就是顺利地掌握一大批这样的观点,以便依据这些观点即时地来考察对象。”(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北京: 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12页。)

黑格尔对古希腊智者派的论述,完全适用于分析《墨经》的语词、概念和范畴理论。黑格尔把世界和人类的认识,比喻成一面网,而范畴就是这面网上的牢固纽结。“这些纽结是精神生活和意识的依据和趋向之点”。(见黑格尔《逻辑学·第二版序言》,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5页。)

列宁解释发挥说:“如何理解这一点呢?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见列宁《哲学笔记》,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0页。)

《经上》100条所包含的上百个逻辑和科学范畴,是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历史的里程碑,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墨经》是“运用概念来思维”的典范,有着丰富深刻的概念理论和范畴体系。《墨经》的概念论,涉及名(语词、概念)的性质、作用和种类等问题,列举并解释众多逻辑和科学范畴,是中国古代概念论的宝库。

第31和32条说:“举,拟实也。言,出举也。”《经说上》解释说:“告以之名举彼实也。故言也者,诸口能之,出名者也。名若画虎也。言,谓也。言由名致也。”即名(语词、概念)的实质,是举实、拟实,列举和摹拟实际事物。用语词、概念列举实物,“举”的定义是“摹拟”,即用摹拟事物性质的语句、短语或摹状词反映事物。“举实”、“拟实”,表示语词(词项)的指谓、表意和认识功能。用语句来“举实”、“拟实”,构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名(语词、概念)和言(语句)关系上,墨家认为名对实的反映作用,是通过一系列语句来实现的。从结构上说,语句是由名联结而成的。从认识作用上说,名对实的反映,靠语句对事物的列举、指谓来实现。利用名(语词、概念)和言(语句),认识事物、表达感情、进行交际和指导行动,这是人类特有的性质和功能。

名的作用是列举实际事物,列举是摹拟,即反映、抽象、概括。列举、摹拟、摹略,是人的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作用。列举、摹拟、摹略,是概念、范畴的抽象、概括作用。这种抽象、概括作用,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表达概念、范畴的“名”(语词),可以通过口说出来。用“摹拟”定义“列举”,拿图画比喻概念、范畴对事物的反映作用,表明墨家概念论以能动反映论的认识论为基础。

名称有指谓和交际作用。指谓和交际,是语言的两大功能。墨家从事物、语言和意义(人的意识对事物列举、摹拟、摹略的结果)三者关系上,说明了名的性质和作用。而名称(语词、概念)是语言的构成元素,是推论说词的细胞,所以概念论是逻辑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79条说:“声出口,俱有名。”“声”即“言”,“言为心声”。这接近于黑格尔所谓“人只要一开口说话,在他的话中就包含着概念”,说明人注定要跟语词、概念打交道,说明语词、概念运用的普遍性。

第80条讨论名称的指谓作用,列举指谓的三种含义: 命名、列举和附加感情因素。把犬叫做“狗”,是命名。用“狗”名做主项构成命题,说“狗是犬。”这是用名称列举事物。对着狗叱责说:“狗!”这是附加了感情因素的名称。

名(语词、概念)有抽象、概括的作用。第40条对“久”(时间)的定义,是“弥异时”,即概括各种不同的具体时间,如古、今、旦、暮等。感官只能感知个别的时间,思维才能抽象一切时间的共同性质(普遍本质),用语词“久”概括,成为“时间”的哲学范畴。《墨经》中上百个逻辑和科学范畴,是通过心智理性的抽象、概括而获得的。

《墨经》有一个哲学范畴的体系。范畴是大概念,即《墨经》说的“达名”(外延最广的概念)。《经上》从“故”至“正”共100条,用定义分类的方法,从内涵外延上规定了一百多个哲学、逻辑和科学范畴。

关于世界观的范畴“物(物质)”、“实(实体)”。物(物质)是外延最广的哲学范畴,所有的实(实体)都用它来概括。时间范畴概括一切不同的具体时间(如古代、现代、早上、晚上)。空间范畴概括一切不同的具体空间(如东方、西方、南方、北方)。

用尺子量度一个空间,前面容不下一尺,这叫“有穷”。若前面永远、处处能容下一尺,这叫“无穷”。变化、质变就是特征、性状改变。如蝌蚪变为青蛙,鹌鹑蛋变化为鹌鹑。增益是量的扩张,减损是量的缩小。遵循着法则(规律),就可以取得一定的结果。如使用圆规,遵循“圆,一中同长也”的法则,可以制定一个标准的圆形。

第4条阐述认识论的范畴“虑”。虑即思考,是以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和活动。但仅有思虑求知的活动,不一定能取得知识,就像仅用眼睛斜视,不一定能看清楚对象一样。“知,材也”的“知”,指人的认识能力。材即才能、本能。墨家的认识论是可知论,充分相信人对世界的认识能力,认为凭借自身所具有的认识能力,再加上其他条件和过程,人就一定能取得知识。犹如人具有健全的视力,再加上其他条件,就一定能看见东西。

第5条“知,接也”的“知”,指感性认识。“接”是接触事物。感性认识是用人的认识能力与物相接触,相过从,而能描摹出事物的相貌,犹如以健全的视觉能力接触事物,从而构成事物的视觉形象一样。

第6条“知,明也”的“知”,指理性认识。“明”是清楚明白。理性认识是用人的认识能力整理分析事物,从而取得深切显明的认识,犹如用眼睛仔细看东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从来源说,知识分为闻知、说知和亲知;从内容说,知识分为名知、实知、合知和为知。《经上》把有意识的自觉的行为,也叫做知识。人在实践中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用正确理论、知识指导行动,按规律办事,达到预期目的,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第84条“合”意为相合,符合。正意为正合,指动机与效果正好符合。符合有正合、宜合和必合的不同。由于勤学苦练,掌握了技巧,射箭时也一心想射中靶心,结果果然射中,这就是动机和效果的正确结合。

第76条“讹”指犯错误。错误的发生,是由于没有用理智去支配行动,而是受欲望盲目支配的结果。墨者主张人的行为应该受理智的支配。相反,不受理智支配,受欲望或不确定的意见(疑问)支配,就难免在行动中犯错误。这是对犯错误原因的认识论和心理学解释。

此篇有关于政治学的范畴“功、罪、赏、罚、诽(批评)、誉(表扬)”等,关于伦理学的范畴“仁、义、礼、忠、孝、任、勇、利、害”等,关于物理学的范畴“动(运动)、止(静止)、力”等,以及关于数学的范畴“方、圆、平、直、中、厚、倍”等。如此,《墨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范畴王国”,并对这些范畴各自做了专门的规定。既有范畴的理论,又有理论的运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价值。

第89条说,同一性和差异性是互相渗透的,可以同时把握,如“有”和“无”集于同一人之身。一个人生于富家但无良知,或不生于富家而有良知,是有和无集于同一人之身。一数与不同的两个数相比,既多且少。蛇、蚯蚓旋转,既去(离开)且就(接近)。鸟儿筑窝折用的梧桐树枝,既坚且柔。用剑杀死敌人,同时就保存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剑这种杀伤性武器,也有如铠甲一样的防御作用,兼有死生两种性质。一位妇女既长(对于她的女儿来说)且少(对于她的母亲来说)。一物颜色比甲物淡,又比乙物浓,既白且黑。一圆的中心可以是另一圆的周边,既是中央又是旁。言论与行动、行动与行动、学问与实践,既有是又有非。母鸡孵雏的某一时刻,幼雏既成形又未成形。兄弟三人中的老二,说他是兄和弟都合适。一个人的身体处在这里,而心志却跑往别处去了,是既存且亡。霍本指鹤,又因为霍兼做了人的姓氏的缘故,使霍这个字有了歧义。买卖双方商议合适的价格,对卖方说是够贵的,他才肯卖,对买方说是够贱的,他才肯买,这是既贵且贱。以超越城墙为目标的竞技活动,既有运动,又有静止,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这里用15个事例,论证“同异交得”的方法论命题。“同异交得”,即同一性和差异性互相渗透与同时把握,这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别名。

第85条《经说上》说:“权者两而勿偏。”即权衡思考,要遵守两点论、全面性的原则,而不要犯片面性的错误。第83条说观察有部分和全面两种。只见一面,叫部分观察。看到两面,叫全面观察。

《经上》和《经说上》运用其所规定的同异、两偏等范畴,表达“同异交得”和“两而勿偏”的方法论命题,是杰出的辩证法世界观与思维方法论,有深刻的科学性、精到的真理性和超前的现代性。

第99条说,“止”用来区别和限制一般性道理。这是止式论证的功用定义。《经说上》论止式论证的步骤说,对方列举若干正面事例,仓促概括出不正确的普遍结论,我则列举反面事例,予以反驳。《经说上》给出的例子是:“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即用“有人不是黑的”,反驳“所有人是黑的”。《墨经》总结的止式论证,与现代和西方逻辑的推论式相通,表明古今中外全人类思维形式和规律的一致性。

由以上分析,窥豹一斑,以小见大,可领略《经上》和《经说上》文本的深湛义理,洞察墨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与超越学派和时代局限的普世价值,认知奇书《墨经》的重要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墨子·经上、经说上》” 的相关文章

俭节则昌,淫逸则亡11个月前 (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