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孟子 >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

【鉴赏】 孟子用杯水车薪的比喻说明:仁要胜过不仁是有条件的。

孟子虽然对仁义、仁政的作用保有坚定信心,反复向君王们宣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的观念,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梁惠王下》)。孟子甚至相信实行仁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这里,孟子较为客观地分析了仁与不仁之间的辩证关系。他首先肯定仁必能战胜不仁,正如水能浇灭火一样,但他又看到了水浇灭火是有条件的,水可以浇灭火,这是水的本性,但一杯水不可以浇灭一车木材的火,这是因为两者力量悬殊。同样,仁可以战胜不仁,但必须达到足够的力量仁才能战胜不仁,若两者力量相距甚远,仁对于不仁就如螳臂挡车。人们常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并不是说星星之火瞬间可以将广阔的原野燃烧殆尽,而是指由最初的星星点点的火苗逐渐发展蔓延,最终可以形成燎原之势。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求仁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是朝发夕至的速成方案,而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中途放弃就会功亏一篑。《战国策》引《诗》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里路,如果走了九十里就放弃,那也只能算走了一半。荀子也说:“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劝学》)百发一箭未中,千里半步未至,礼法仁义一刻未坚持,就都不能称善,因为它们都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仁为“美种”,生于心中,需要通过后天的“养”、“扩充”等功夫,并排除外部环境的干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逐渐累积力量。当达到一定的积累时便会开花结果,成熟起来,形成真正强大的仁,此时方能说仁能胜不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的相关文章

《孟子》之与民同乐11个月前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