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人文名篇 > 奉天①东关模范学校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奉天①东关模范学校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最可宝贵、最有价值而又最触动同学诸君之种种感情者,非吾东关模范学校成立第二周年纪念之今日乎?念四小时,一刻千金,拍掌欢呼,全校同庆,亦云盛矣。然余一霎时而怃然,回忆昔日改组成立时,缔造之艰难,气象之萧条,岁时再历,同学旧友,十存六七。抚今追昔,神为伤已。一霎时,余又欣然,睹今日校舍之宏,人才之盛,跄跄济济,肃肃雍雍,珥笔者纪盛事,观光者相劳慰,已足称一时之嘉会也。而一霎时,余更嗒然。夫创之既艰,后难为继。今年今日,进步逾于去年今日;明年今日之进步,未审亦如今年之于去年否也?

嗟呼!负此责任者谁乎?其惟吾校校长、教员诸公已耳,其惟吾校全体诸同学已耳。余深爱此最可宝贵、最有价值之第二次纪念日,即不能不厚望我最可钦佩、最有学识之校长、教员诸公,更不能不厚责我最可危险、最有成就之全校诸同学也。

吾校司教育之诸公乎!诸公为国家造人才,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隳行检,以失人则效;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校长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教育美满,校风纯正,则此纪念日乃可因之而永久。由第二周年,以至第三周年,而达于无穷期之周年者,实赖我司教育诸公之热心维持而已矣。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同学其博学乎?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同学其审问乎?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差以毫厘,谬之千里。同学其慎思而明辨乎?学矣,问矣,思辨矣,而犹或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自是而非人焉。吾恐同学之智识亦无由新,道德亦无由固,而欲丛人才、蔚国器,难矣。如是,则书不将虚此读,业不将虚此习,师不将虚此教诲,友不将虚此切磋,吾模范学校不将虚此造就,而两周年之光阴不又将虚此度过也哉!惟望吾全校诸同学惕然自警而已矣!

余于此纪念日中抒此谬妄,其以前所云者,为吾校司教育诸公望;其以后所云者,为同学诸人勉。韪[[!B11]]我罪我,所弗计也。然而去年今日往矣;今年今日,未往而已往矣;明年今日,他年今日,余将拭目而观吾东关之模范学校,更观吾全校同学之学生。

作于1912年10月

选自1998年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周恩来早期文集》

〔注释〕 ①奉天:清顺治年间,设奉天府。1907年设奉天省,辖境为今辽宁省与内蒙、吉林的部分区域。1929年,改名为辽宁省。 ②东关模范学校: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育才巷10号,前身为奉天官立第六两等小学堂,创建于1905年,1910年改称奉天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堂为校。学校设初级班和高级班,分别招收7—10岁和11—15岁孩子,故称“两等”。1910年秋至1913年春,周恩来在此读书。1978年1月,中共辽宁省委和沈阳市委决定在该址建立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③怃然(wǔ rán):怅然失意貌。 ④跄跄(qiàng)济济:形容步趋有节,多而整齐貌。 ⑤肃肃雍雍:肃肃,恭敬貌。雍雍, 和洽貌。 ⑥珥(ěr)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于冠侧之笔,以便随时记录、写作。 ⑦嗒(tà)然:形容懊丧的神情。 ⑧隳(huī):毁坏。 ⑨劘(mó):削;切。 ⑩躐(liè)等:超越等级,不按次序。 [[!B11]]韪(wěi):是,对。

〔鉴赏〕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

周恩来青少年时代有两句话为人们所熟知。一是在小学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只有周恩来清晰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是中学毕业赴日本留学前,给同学的临别赠言:“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实际上更充分反映他青少年时代就有远大志向的还是这篇《感言》。

周恩来在12岁时随伯父周贻庚的工作调动,进入东关模范学校学习,并被编入高等丁班。在这里,少年周恩来经历了辛亥革命,受到了新知识和思想的影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这种抱负,使得周恩来勤奋刻苦、认真学习,各门功课都好,最为突出的是作文、书法和英文三科。1912年10月,该校隆重举行纪念建校两周年活动。年仅14岁的周恩来写下了《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

当时周恩来的国文老师给予此文的评价是:“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因此,1913年6月,奉天举办教育成绩展览会时,此文选为甲等作文,同年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1915年,此文被收入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两书。在这篇《感言》中,年少的周恩来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对于振兴国家和民族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他立足传统文化,就教育的目的和师生的责任进行详细的阐述。文章立意高远,言简意赅,字里行间洋溢着远大的志向和爱国的激情,认为中国要富强,应该从根本做起,把教育办好。国家办学校,就是为社会造就人才;为了使中华民族强盛起来,学校要办好教育,学生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并明确表示:“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抛弃了千百年来大多读书人求学为了做官的陈腐观念:“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

《感言》开篇运用否定反诘的“非……乎”句式,揭示“最可宝贵、最有价值而又最触动同学诸君”的感情,正是东关模范学校成立二周年庆典这一学校发展的大事。然后作者逐一表达了此时此刻激荡于心中的“种种感情”,一是欢乐之情,即“念四小时,一刻千金,拍掌欢呼,全校同庆”;二是怃然之情,即“回忆昔日改组成立时,缔造之艰难,气象之萧条,岁时再历,同学旧友,十存六七”;三是欣然之情,即“睹今日校舍之宏,人才之盛,跄跄济济,肃肃雍雍,珥笔者纪盛事,观光者相劳慰,已足称一时之嘉会”;四是嗒然之情,即“创之既艰,后难为继”。他以当时学校的状况好于前一年来说明创立时的不容易,并展望学校的未来,对学校的持续发展表示担忧。少年周恩来以身临其境的笔触,抒发了诸多情感,视野宽阔,立意高远,融会贯通,文思雅妙。

那么,谁应该对学校的发展负有责任呢?少年周恩来认为,一为学校校长和教员,二为学校全体同学。他在文中借学校周年庆典契机,寄“厚望”于“最可钦佩、最有学识之校长、教员诸公”,并“厚责”于“最有成就之全校诸同学”。拳拳之心,油然而生,充分表达了对学校的深爱之情。

周恩来又奋勉全校上下谋划学校发展的远景,分三个方面别加以阐释。

首先,认为教育的功能和教员的职责,应当“为国家造人才”;教职人员的职责,应在于“殚其聪明,尽其才力”。实现这一职责的方法,是“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还要做到三“勿”:一“勿自隳行检,以失人则效”;二“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三“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校长的职责是“择良教材”,教员的职责是“谋深造就”,两方面都要做到“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同时,学校教育的主旨应为“注重道德教育”、“实利美感”、“军国民之精神”,才能达到“教育美满,校风纯正”的理想境界。总之,只有依赖“教育诸公之热心维持”,学校的庆典才能年复一年地永久办下去。在此,少年周恩来“学校兴亡,学子有责”的主张,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统的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化。

其次,作为学生,职责在于把自己视为“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这样才符合办学校为“造就完全国民”的目的。少年周恩来提出学校要培育“完全国民”的思想,仍然值得今天的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深思。关于学习之目的,文中问到:学生为什么要对各种“圣贤书籍”、“各种科学”,进行“深究”?为什么要对教师的“口讲指画”进行“相切”、“相劘”,并与同学“朝观夕摩”?一言以蔽之:“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以担当将来的艰巨责任。把个人学习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反映了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同学如何成为“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少年周恩来借“一物不知,儒者之耻”之句,明晰了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学习态度。这对当今的学风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阐述学习之法。一要“好问”而不“自用”。“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二要“慎思”、“明辨”。切不可“差以毫厘”、“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求进”。这样才能避免“智识”上“无由新”,“道德”上“无由固”,做到“丛人才、蔚国器”。唯其如此,学校师生才能够“书不将虚此读,业不将虚此习,师不将虚此教诲,友不将虚此切磋,吾模范学校不将虚此造就,而两周年之光阴不又将虚此度过也哉”。少年周恩来还呼告全体同学一定要“惕然自警”。文章的结尾,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心迹:即于个人得失,亦全然不顾,这是“完全国民”思想的体现。

《感言》运用文言词句,辞格娴熟,思想新颖,立意深邃,语言敦厚,文风朴实,论说精辟,体现了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自励刻苦、善思好学的精神,忧国忧民、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他少年时代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言论和主张,不仅他自己终生身体力行,而且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启迪,同样意蕴深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奉天①东关模范学校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相关文章

仁学自叙(冲决网罗)7个月前 (09-25)
原强(节选)7个月前 (09-25)
绝命辞7个月前 (09-26)
吃人与礼教7个月前 (09-26)
欧游心影录(节选)7个月前 (09-26)
中国女报发刊辞7个月前 (09-26)
革命军·绪论7个月前 (09-26)
新民说(释新民之义)7个月前 (09-26)
以美育代宗教说7个月前 (09-26)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7个月前 (09-26)
我之节烈观7个月前 (09-26)
农国辨(节选)7个月前 (09-26)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7个月前 (09-26)
人权与约法(节选)7个月前 (09-26)
新女性中心论7个月前 (09-26)
什么是新启蒙运动7个月前 (09-26)
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7个月前 (09-26)
我的路7个月前 (09-26)
生命7个月前 (09-26)
人的启示7个月前 (09-26)
辜鸿铭7个月前 (09-26)
龚自珍7个月前 (09-26)
最后一次的讲演7个月前 (09-26)
陈天华7个月前 (09-26)
王国维7个月前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