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美文 > 散文赏析 > 朱自清《给亡妇》赏析

朱自清《给亡妇》赏析

朱自清《给亡妇》原文

   《给亡妇》是一篇悼念亡妻的抒情性散文,作品第一个字“谦”,是作者对亡妻武钟谦的爱称。作者与武钟谦于1917年结婚,1929年11月她不幸病逝于扬州家中。三年之后,作者怀着悲痛心情写了这篇文章,尽情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抒情之文最忌浮泛。在《给亡妇》里,作者在表达自己哀悼之情时,既不是捶胸顿足,也不是抢天呼地,只是深情绵邈地细诉着亡妻生前的一切,回忆着她十二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种种恩情。他忆起她的慈爱,她对孩子一点也不偏心,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都“一般儿爱”,也没有“养儿防老”的私念;他忆起她的贤慧,她不但为丈夫吃苦,还为他分苦,用自己首饰资助丈夫求学,她操持家务,从烧饭到洗衣,“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他忆起她的温顺,她忍受婆家和娘家的气,没有一句埋怨的话,虽然吃苦不少,没过几天好日子,可从不对丈夫发脾气;他还忆起她的克己,虽然身体不好,“病的只剩皮包着骨头了”,还是一心照顾着丈夫和孩子,有病也瞒着。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就是这样的绵远,这样的深沉!真是柔肠百结,梦寐难忘呵!

《给亡妇》之所以感人,就因为作者写得具体,写得细致,从上述简要分析中不难看到这个特色。这里还可以补充一点,即作者在叙说亡妇种种好处时,常常抓住一些细致的表情和动作,把她的品性显得更为突出鲜明,譬如说到她对儿女的无微不至的爱护,又如写她的温顺,当作者听到她常回娘家有点动气,连信都不给她写,可暑假回去见了面却看她“一脸笑”。再如写她对丈夫的体贴,“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那哭和笑,那“竖起耳朵听”和“一骨碌坐起来”,都可以说是细端末节,但这些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却是十分有力地反映了她的为人。作者说,自己和孩子平分了亡妻的“世界”,显而易见,在作品里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个“世界”的细微的描摹,反映她的生活史,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一个温柔敦厚、吃苦耐劳、贤慧善良的普通妇女的形象,看到她那被养儿育女、操持家务、经济胁迫、家族冷遇,以及战争动乱等种种苦难折磨下,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作者千种柔情万缕哀思就如涓涓细流,倾注在那对亡妻生前种种情态的具体描述之中。因此透过它,我们不但体察到亡妻对丈夫和儿女的感情至为深重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一个至情的人,同时也从中察见了作者对亡妻彻骨思念的内心世界,看到了另一个至情的人,受到了深深的感动。

摈雕琢、去藻饰,是这篇作品的风格。至诚的感情总是朴素的,自然的,《给亡妇》动人处也在这里。就以作者表述亡妻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那段文字来说,他从亡妻十二年来所经历的种种苦辛说到后来因病生离死别,其中没有用一个形容词,也没有什么特别安排的句式,一切均是平实而素朴的诉说,但那种深切的悼念,以及由悲哀的思忆而勾起的怨、恨、悔交杂着的情绪,又是何等诚挚动人!作者对亡妻的感激之情,只要如实写出就够了,在这里任何修饰都是多余的,这种感情是来自记忆的深处,是从心灵的深处缓缓地流泻出来的,它是那样朴实,那样自然,然而又是那样浓,那样醇。

《给亡妇》是用书信体写的。和素朴的风格相一致,作品的结构铺排也是平实的。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是向亡妇概述几个儿女的情况,第二段紧接上文,详细回叙她十二年中如何把生命耗费在儿女身上的情形,极写她的母爱;第三段,写她为丈夫所历经的千辛万苦,极写她的情爱;第四段则写她如何因劳成疾终于死去的情由,总叙了她对丈夫和儿女的深厚的爱情。从整个结构来看,作者是信笔写去,情节是极为自然地伸展着,但伴随着作者的倾诉,作品中形成的感情层次,却是一层压一层,一层重一层,作者愈写愈细,愈写愈深,感情也越来越重。在最后一段描写上坟中,作者没有激情陈词,没有强烈动作,没有悲恸,没有眼泪,有的只是这种平静的轻声细语,然而这平静的细诉中却是蕴含着何等沉痛的悲思,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几个“你”,一字比一字重,它把贯串通篇的情感,一下子提高到不可超越的高峰,真是一字一泪,令人不忍卒读。作者通过这种结构铺陈,把情与事交相糅合,不但精微地描画了亡妻生前种种情致,还深沉地表露了自己不灭之情,给作品染上一层缠绵委婉的抒情色彩,既有波起词间的深意,又有意存篇外的含蓄。

《给亡妇》所以动人,归根结蒂还在作者对他所写的对象,有极为深刻的感受。作者说,“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我之有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的”。这确是“非其身备尝之,不能道此句”了。是的,只有像作者那样亲身承受妻子恩情的人,只有像作者那样对生活有着独特感受对自己妻子有至深感情的人,才能写出像《给亡妇》那样使人味之无穷、闻之动心的至情散文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朱自清《给亡妇》赏析” 的相关文章

朱自清《背影》赏析1年前 (2022-10-25)
李君维《吃苦瓜》赏析1年前 (2022-10-25)
周作人《鸟声》赏析1年前 (2022-10-25)
周作人《乌篷船》赏析1年前 (2022-10-25)
胡适《我的母亲》赏析1年前 (2022-10-25)
叶圣陶《两法师》赏析1年前 (2022-10-25)
牛汉《离别故乡》赏析1年前 (2022-10-25)
孙犁《老家》赏析1年前 (2022-10-25)
余光中《登楼赋》赏析1年前 (2022-10-25)
陆蠡《光阴》赏析1年前 (2022-10-25)
萧乾《鼓声》赏析1年前 (2022-10-25)
张抗抗《橄榄》赏析1年前 (2022-10-25)
吴组缃《黄昏》赏析1年前 (2022-10-25)
丰子恺《渐》赏析1年前 (2022-10-25)
艾芜《江底之夜》赏析1年前 (2022-10-25)
朱自清《绿》赏析1年前 (2022-10-25)
瞿秋白《那个城》赏析1年前 (2022-10-25)
吴伯箫《难老泉》赏析1年前 (2022-10-25)
余秋雨《牌坊》赏析1年前 (2022-10-25)
刘白羽《启明星》赏析1年前 (2022-10-25)
范若丁《神胎》赏析1年前 (2022-10-25)
柯灵《桐庐行》赏析1年前 (2022-10-25)
黄裳《谈校对》赏析1年前 (2022-10-25)
张爱玲《谈音乐》赏析1年前 (2022-10-25)
方令孺《信》赏析1年前 (2022-10-25)
秦牧《虾趣》赏析1年前 (2022-10-25)
丁宁《心中的画》赏析1年前 (2022-10-25)
廖静仁《纤痕》赏析1年前 (2022-10-25)
丽尼《鹰之歌》赏析1年前 (2022-10-25)
何其芳《雨前》赏析1年前 (2022-10-25)
杨朔《印度情思》赏析1年前 (2022-10-25)
巴金《再忆萧珊》赏析1年前 (2022-10-25)
朱自清《背影》赏析二1年前 (2022-10-25)
黄裳《白门秋柳》赏析1年前 (2022-10-25)
朱自清《匆匆》赏析1年前 (2022-10-25)
梁遇春《春雨》赏析1年前 (2022-10-25)
钱钟书《吃饭》赏析1年前 (2022-10-25)
杜宣《长相忆》赏析1年前 (2022-10-25)
秦牧《潮汐和船》赏析1年前 (2022-10-25)
余光中《催魂铃》赏析1年前 (2022-10-25)
鲁迅《灯下漫笔》赏析1年前 (2022-10-25)
郭沫若《杜鹃》赏析1年前 (2022-10-25)
叶圣陶《答丏翁》赏析1年前 (2022-10-25)
鲁迅《二丑艺术》赏析1年前 (2022-10-25)
艾芜《冬夜》赏析1年前 (2022-10-25)
巴金《废园外》赏析1年前 (2022-10-25)
琦君《方寸田园》赏析1年前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