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诗句出处:《歌者十二首》;是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作品。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
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江南袚禊天。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
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
五云合是新声染,熔作琼浆洒露盘。
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
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
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
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
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
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
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
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
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歌者十二首》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作品。

【注释】:

愁:

①忧愁;忧虑。李白《秋浦歌·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②形容凄凉惨淡的景象。谢惠连《雪赋》:“寒风积,愁云繁。”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隔:

①阻开;隔离。《战国策·赵策二》:“秦无韩魏之隔。”②间隔;距离。杜甫《奉待严大夫》:“不知旌节隔年回。”李白《江行寄远》:“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③隔阂。李白《君马黄》:“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④通“膈”。隔膜,腹腔和胸腔之内的肌肉膜。《管子·水地》:“脾生隔,肺生骨。”⑤格子。周邦彦《六丑》:“多情是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断:

①断开;截断。《史记·文帝本纪》:“刑至断肢体,刻肌肤。”②断绝;隔开。乔宇《秋风亭下泛舟》:“山分秦晋群峰断,水入河汾两派通。”李白《大堤曲》:“天长音信断。”③尽;极。张羽《清口》:“行行重行行,目断双飞鸿。”④禁止;戒除;禁绝。王羲之《杂帖》:“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余万斛米,乃过于租。”⑤判断;决定;决断。《国语·晋语九》:“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⑥副词。绝对。柳宗元《封建论》:“周之事迹,断可见矣。”李商隐《无题》:“断无消息石榴红。”

珠:

①蚌壳体内所生的圆粒,可作装饰品。《国语·楚语下》:“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庄子·胠箧》:“擿玉毁珠,小盗不起。”(擿:通“掷”,扔掉。)②珠状物。李贺《龙夜吟》:“粉泪凝珠滴红线。”③通“朱”。红色。《后汉书·袁安传附袁逢》:“赐以珠画。”

珠帘:

用珍珠缀成的或饰有珍珠的帘子。谢朓《玉阶怨》:“夕殿下~~,流萤飞复见。”

帘:

酒店、茶馆用作标志的旗子。李白《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

外:

①疏远。《周易·泰》:“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zhǎng),小人道消也。”(内:亲近。长:增长。消:减少。)《韩非子·爱臣》:“此君人者所外也。”(君人者:国君。)②外边;外部。与“内”相对。《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③外表。《法言·修身》:“其为外也肃括。”④其他的。《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⑤不正规的;非正式的。《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⑥排除;除去。《淮南子·精神》:“外此,其余无足利矣。”⑦称父系之外的亲属。《尔雅·释亲》:“母之考为外王父。”

只:

①鸟一只;一只。《公羊传 ·僖公三十三年》“匹马只轮无反者。”(反:返。)《后汉书·王乔传》:“于是候鸟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罗:捕鸟网。舃:鞋。)②单数。《宋史·张洎传》:“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肃宗:指唐肃宗李亨。临朝:指坐朝问政。)

为:

(一)①做。《诗经·周颂·丰年》:“为酒为醴,烝畀祖妣。”(烝:进献。畀:给予。)《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tì)。”(弟:同“悌”。友爱。)②制作;创作。《礼记·曲礼下》:“为宫室,不斩于丘木。”(丘木:墓地的树。)《汉书·枚乘传》:“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迟:慢。)③治理。《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偷:怠惰;忽视。)《论语·为政》:“为政以德。”④行为。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尝:曾经。)⑤充当。《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故:旧的知识。)⑥当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⑦变为;成为。屈原《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芷、荃、蕙:皆香草名。)⑧认为。《孟子·公孙丑上》:“而子为我愿之乎?”(子:你。)⑨是。《左传·宣公三年》:“余为伯儵,余而祖也。”⑩介词。1. 表被动。被。《三国志 · 吴书· 吕蒙传》:“为张辽等所袭。”2.表对象。对;向。《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11)连词。如果。《战国策·秦策四》:“秦为知之,必不救也。”(12)语气词。1. 与“何”相配,表疑问语气。《论语·季氏》:“何以伐为?”(伐:进攻。)2. 多用于句未,表示反问语气。《汉书·外戚传下·赵皇后》:“今故告之,反怒为!”(故:故意。) (二)wèi ①帮助。《诗经·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为。”②介词。1. 表对象。替。《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2. 表原因。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 表目的。为了。《孔雀东南飞》:“慎勿为妇死。”③通“伪”。假装。《礼记·檀弓下》:“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

今:

①此时;现在。《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战国策·赵策四》:“老夫今者殊不欲食。”《左传·襄公二年》:“(崔子)今不来矣。”②现代。与“古”相对。《礼记·中庸》:“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反:违反。)《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③今日。《诗经·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庶:多。士:指未婚男子。迨dài:及;到。)④当今。《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⑤将要;将会。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⑥不久。《史记·申屠嘉列传》:“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⑦假如;如果。《史记·项羽本纪》:“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宵:

①夜晚。陶潜《自祭文》:“翳翳柴门,事我宵晨。”②小。《史记· 三王世家》:“无迩宵人。”③通“肖”。像;类似。《汉书·刑法志》:“夫人宵天地之䫉。”

共:

(一)①拱璧。古代象征法权、法、法度。后作“珙”。《诗经·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②拱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论语· 乡党》:“子路共之。”③环绕。后作“拱”。《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二)gòng ①共同享有或使用。《史记·越世家》:“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②共计;总共。魏学洢《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为四,共八扇。”③副词。全;皆。《史记·高祖本纪》:“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④介词。引进动作涉及;和;跟;与;同。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⑤连词,表示并列关系。林逋《山园小梅》:“不须檀板共金尊。” (三)gōng ①供给;供应。后作“供”。《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②通“恭”。恭敬。《孟子·万章上》:“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

听:

①听。《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②听取;接受。《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③考察。《战国策·秦策一》:“且(陈)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去:离开。之:往。)④侦察;耳目;间谍。《荀子·议兵》:“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治理。)⑤治理;审理。《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⑥厅堂。后作“廳(厅)”。《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大司马:官名。掌管国家军事。扶疏:枝叶茂盛。)⑦听凭;任凭。《汉书·薛宣传》:“卖买听任富吏。”《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的相关文章

化作相思一片愁。1年前 (2022-11-10)
海棠风、蓦地寒峭。1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1年前 (2022-11-10)
卷却湘裙薄薄纱。1年前 (2022-11-10)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1年前 (2022-11-10)
尘缘误。1年前 (2022-11-10)
欢极。1年前 (2022-11-10)
倦鬓理还休。1年前 (2022-11-10)
宇宙正清幽。1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1年前 (2022-11-10)
清彻。1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1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1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