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诗句出处:《符读书城南》;是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符读书城南》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

【注释】:

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苏轼《喜雨亭记》:“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十二个月为一年。《庄子·秋水》:“汤之时,八年七旱。”③年纪;年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④帝王的年号。改年叫改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改年为延康。”

至:

①到;到达。《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日至渭阳。”(舅氏:舅父,母亲的兄弟。)《左传·文公二年》:“秦师又至。”(师:军队。)②及;达到。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达到极点。《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庄子·逍遥游》:“此亦飞之至也。”④周备;周到。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叱咄:呼喝;大声斥责。)⑤节气名。夏至、冬至的统称。《左传·僖公五年》:“凡分分、至、启、闭,必书云物。”⑥副词。最;极。《荀子·正论》:“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⑦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相当于“至于”。《墨子·非攻》:“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⑧通“志”。意志;志向。邹阳《上书吴王》:“故愿大王无忽,察听其至。”《汉书·邹阳传》“至”作“志”。

二:

①数词。一加一的和。《荀子·劝学》:“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②第二。聶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tiào)新谷。”(粜:卖粮食。)③不专一;不一致。魏徵《述怀》:“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诺:许诺。)《汉书·王陵传》:“毋以老妾故持二心。”

三:

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

头角:

①突出的额,喻指青年人显露出的气慨和才华。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②头绪,端绪。《礼记·学记》:“故君子之教喻也…开而弗达。”孔疏:“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而已,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

角:

(一)①动物的角。《墨子·经说下》:“用牛有角,马无角,是类不同也。”(用:以。)《吕氏春秋·仲夏》:“鹿角解,蝉始鸣。”②古代乐器名,多用于军中。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梦回:梦醒。)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形状像角的东西。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④岬角,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多用于地名。⑤角落,物体两个边沿相接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四角龙子幡。”⑥古代量器名。《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⑦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二)jué ①比试;争斗。《尉缭子·武议》:“临难决战,接兵角刃。”②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三音,相当于现代简谱的“3”。③古代的一种青铜酒器,形状像爵。《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zhì)卑者举角。”(觯:酒器名。)

稍:

①细碎的禾茎。《周礼·天官·大府》:“四郊之赋,以待稍秣。”(稍秣:喂牲畜的草料。)②小。《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荐:献。脯:干肉。醢hǎi:肉酱。)③禀食,官府发给的粮食。《仪礼·聘礼》:“唯稍受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禀稍之供。”④副词。表示程度、数量逐步增减。相当于“渐渐”。《史记·汉兴诸侯年表》:“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微:衰落。)⑤副词。表示程度轻,数量少。相当于“略微”。《青溪寇轨》:“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

相:

(一)①互相;相互。《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②递相;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吕氏春秋·疑似》:“为高葆祷于璐,置鼓其上,远近相闻。”③质地;实质。刘峻《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韫(yùn)奇才而莫用。”(髦:俊杰。韫:藏。)[相对]相向。元稹《与李十二夜饮》:“寒夜灯前赖酒壶,与君相对兴(xìng)犹孤。”(二)xiàng ①察看;仔细看。《诗经·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②占视。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荀子·非相》:“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③相貌;形貌。《荀子·非相》:“形相虽善而心术恶。”④辅佐;扶助。《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⑤官名。1.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史记·魏世家》:“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贤相。”2.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地位相当于郡太守。《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又使为相。《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仁宗至和二年》:“帝新相文彦博、富弼,意甚自得。”⑥司仪赞礼者。《淮南子·主术》:“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行人:古时的外交官。)⑦选择。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

疏:

①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②清除。仲长统《昌言》:“疏濯胸臆,澡雪腹心。”③分给;分散。《淮南子·道应》:“襄子疏队而击之。”④分赐;给予。《盐铁论·毁学》:“疏爵分禄以褒贤。”⑤稀,与“密”相对。《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⑥疏远。《汉书·元帝纪》:“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⑦远亲。亦泛指关系疏远的人。《管子·形势》:“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⑧粗略;疏忽;不周密;不细密。《汉书·贾谊传》:“天下初定,制度疏阔。”⑨粗糙。《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丧,齐(zī)疏之服。”(齐:缝边。)⑩指粗食。《诗经·大雅·召旻》:“彼疏,斯粺。”(11)分条陈述。《汉书·苏武传》:“数疏光过失予燕王。”(光:人名。)(12)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汉书·董仲舒传》:“数上疏谏争。”(13)注释的一种,对古书的前人注释加以引申和说明。《隋书·经籍志》:“《庄子义疏》八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的相关文章

桂水横烟不可涉。1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1年前 (2022-11-10)
卷却湘裙薄薄纱。1年前 (2022-11-10)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1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1年前 (2022-11-10)
尘缘误。1年前 (2022-11-10)
欢极。1年前 (2022-11-10)
倦鬓理还休。1年前 (2022-11-10)
休说。1年前 (2022-11-10)
宇宙正清幽。1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1年前 (2022-11-10)
幽涧泉,鸣深林。1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1年前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