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史记 > 田生为营陵侯划策

田生为营陵侯划策

        

(节自 《荆燕世家》)


        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干营陵侯泽 。泽大悦之,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田生已得金,即归齐。二年,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 ?” 田生如长安,不见泽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幸大谒者张子卿
        居数月,田生子请张卿临,亲脩具。张卿许往,田生盛帷帐共具,譬如列侯,张卿惊。酒酣,乃屏人说张卿曰: “臣观诸侯王邸第百余 ,皆高祖一切功臣。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 ,功至大,又亲戚太后之重。太后春秋长,诸吕弱。太后欲立吕产为吕王 ,王代。太后又重发之 ,恐大臣不听。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风大臣以闻太后,太后必喜。诸吕已王,万户侯亦卿之有。太后心欲之,而卿为内臣。不急发,恐祸及身矣!” 张卿大然之,乃风大臣语太后。
        太后朝,因问大臣,大臣请立吕产为吕王。太后赐张卿千斤金,张卿以其半与田生,田生弗受。因说之曰: “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令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 。今卿言太后列十余县王之,彼得王喜去,诸吕王益固矣!” 张卿入言,太后然之。乃以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
        
        【译文】 高后当政的时候,齐地人田生外出游玩,因旅资没有了,便去为营陵侯刘泽出谋划策 (当谋事),刘泽很喜欢他,就送给田生二百斤金子为酬劳费。田生得了金子,便回到了齐地。过了两年,刘泽派人对田生说: “不为我实施所谋划的计策么?” 田生便来到长安,不去见刘泽,而是租赁了一所很大的房子住着,派自己的儿子去事奉吕后宠信的一位掌管迎宾的官员,名叫张子卿。
        田生的儿子在那里住了好几个月后,他便邀请张子卿光临其家,田生子又亲自将一切物件都备办妥当,张子卿答应前往。田生便张挂起各种帷帐,摆起盛大的宴席,一切铺排得十分热闹,就像诸侯王的场面。张子卿见此十分诧异。当酒喝得有些醉时,田生叫旁边的人走开,对张子卿说: “我观看了诸侯王来京朝拜的住宅共一百多所,都是高祖所封的功臣。而吕后本就是助高祖成就天下的人,他们既有很大功劳,又是亲戚,太后才特别的看重。现在太后的年事已高,吕氏家族的势力却很弱。太后想立自己的侄儿吕产为吕王,封他在代那个地方为王。但太后又把这事的发起看得很郑重 (很难发表她心中所想),因害怕朝中大臣不服从他。你是太后心中顶得意的人,那些大臣都敬畏你。你为何不暗示那些大臣跟太后说说呢! 太后必定十分高兴。众多的吕氏子弟既然都封了王,那万户侯就是你张子卿的了。太后心中想封吕产,然而你张子卿是内臣,如不赶快发表太后心中所想,你恐怕有祸临头啊!” 张子卿认为田生之言很好,于是暗示大臣们对太后说。
        太后上朝,就问大臣们对立吕产为王的意见,大臣们都请求立吕产为吕王。吕产既立,太后赏赐张子卿一千斤金子。张子卿将其中的一半分给田生,田生不接受,只是对张子卿说: “吕产被封了王,诸位大臣不十分服他。那营陵侯刘泽是属刘氏家族的,他做了大将军,只有他对吕产封王这件事很不满意,而且生怨恨。你现在何不去对太后说,叫她只须划出十几个县的地盘,封刘泽做王。他如得到封王,自然很高兴,去做他的王爷去了。这样,众吕氏的王位也更加巩固。” 张子卿入宫,对太后说了此意。太后认为此计可以,便封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

        
        【鉴赏】 本文通过田生为营陵侯刘泽出谋划策之事,表现了田生的谋略与智慧。文章分三层:
        (一) 受金。齐人田生因出游乏资,在穷愁潦倒之际,以为营陵侯刘泽划策为条件,得金二百斤。两年之后,营陵侯催他践约。他去长安,但不住刘泽之宅,而租房独住,并派其子去侍奉吕后最宠幸的宦官张子卿。
        (二) 献策。待其子与张子卿熟悉之后,田生设豪华酒宴请张子卿。并给张子卿献策说: “太后年事已大,诸吕势力弱小,太后欲立其长兄之子吕产在代地为吕王,但又怕大臣们不服。而你张子卿是吕后最宠信之人,大臣们又敬畏你,你完全可以运动大臣们去给太后进谏,拥立吕产为王。太后必定高兴,你今后也可以封万户侯。否则,你身为内臣,不急太后心急之事,恐怕大祸就要临头了!”这里,田生是用迂回术在为营陵侯划策,即先通融吕后的幸臣,为下一步为营陵侯谋王作铺垫。
        (三) 谋王。吕产立王之后,张子卿得赏金千斤,拟分一半给田生。田生不受,并进而给张子卿献策说: “吕产封王,诸大臣未大服,尤其是刘氏集团中的大将军刘泽,对此事很不满。你不如去给太后建议,划十余县给他让他称王,他去远处称王去了,诸吕王在朝中的地位就巩固了。” 张子卿进言之后,果然正中吕后的下怀,于是封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这事对田生来讲,他实现了对刘泽的承诺。
        田生就是这样深藏不露,用迂回战术来报答营陵侯刘泽对他的恩遇,实乃聪慧之至。文章在写田生的言行时,也是不张不露,舒徐道之,拐弯慢绕,最后水落石出,其目的才显现出来。可谓巧避主体,不露形迹,而又处处紧扣机杼,高明之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