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故大全 > 文化典故 > [第二章] 道家基本观点

[第二章] 道家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 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 “道” 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 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 序之无定限、无执著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 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 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 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 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的 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 “谦” 、“弱” 、“柔” 、“心斋” 、“坐忘” 、“化蝶” 等 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道家讲究 “人天合一” 、“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 害”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虚心实腹”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 无穷” ,“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 等等。
        有学者认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 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 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 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 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 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休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 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 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打灯谜

下一篇:三月会的故事

“[第二章] 道家基本观点” 的相关文章

万年青11个月前 (06-03)
11个月前 (06-03)
鹌鹑11个月前 (06-03)
梧桐11个月前 (06-03)
水仙11个月前 (06-03)
11个月前 (06-03)
鸾鸟11个月前 (06-03)
天后妈祖11个月前 (06-03)
祭鼓11个月前 (06-03)
钟馗11个月前 (06-03)
杂技来源的传说11个月前 (06-03)
朝鲜族荡秋千的来历11个月前 (06-03)
苗族斗牛的由来11个月前 (06-03)
围围巾的故事11个月前 (06-03)
奶酪的由来11个月前 (06-03)
花竹帽的故事11个月前 (06-03)
栽秧11个月前 (06-03)
凿壁探婚的风俗11个月前 (06-03)
喝酒要喝“女儿酒”11个月前 (06-03)
灶神的耳朵为什么聋11个月前 (06-03)
排湾人的五年节11个月前 (06-03)
吃虫节11个月前 (06-03)
端节的由来11个月前 (06-03)
彝族人的八月十五11个月前 (06-03)
端阳节11个月前 (06-03)
端午药泉会11个月前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