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先秦散文 >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11)
        楚子入居于申(12),使申叔去谷(13),使子玉去宋(14),曰:“无从晋师(15),晋侯在外十九年矣(16),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17)。民之情伪(18),尽知之矣。天假之年(19),而除其害(20),天之所置,其可废乎(21)!《军志》曰(22): ‘允当则归’(23);又曰: ‘知难而退’;又曰: ‘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子玉使伯棼请战(24),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25)。”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26)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27):“请复卫侯而封曹(28),臣亦释宋之围。”子犯曰(29):“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30)。不可失矣(31)。”先轸曰:“子与之。定人之谓礼(32)。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33),我有三怨(34),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35),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36)。”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37):“以君辟臣(38),辱也。且楚师老矣(39),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40),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41)。背惠食言以亢其仇(42),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夏四月戊辰(43),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天、秦小子慭次于城濮(44)。楚师背鄯而舍(45),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46):“原田每每(47),舍其旧而新是谋(48)。”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49),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50):“汉阳诸姬(51),楚实尽之(52)。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晋侯梦与楚子搏(53),楚子伏己而其脑(54),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55),楚伏5其罪(56),吾且柔之矣(57)。”
        子玉使斗勃请战(58),曰:“请与君之士戏(59),君冯轼而观之(60),得臣与寓目焉(61)。”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共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62),戒尔车乘(63),敬尔君事,诘朝将见(64)。”
        晋车七百乘(65), 韅、靷、鞅、靽(66) 。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67),曰:“少长有礼(68),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69)。己巳(70),晋师陈于莘北(71)。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72)。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73),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74),子上将右。
        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75),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76),楚师驰之(77),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78),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穀(79),及癸酉而还(80)。甲午(81),至于衡雍(82),作王宫于践土(83)
        乡役之三月(84),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85)。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86),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丁未(87),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88),徒兵千(89)。郑伯傅王(90),用平礼也(91)。己酉(92),王享醴(93),命晋侯宥(94)。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95),赐之大辂之服(96)、戎辂之服(97)、彤弓一、彤矢百(98)、玈弓矢千(99)、秬鬯一卣(100)、虎贲三百人(101)。曰:“王谓叔父(102):‘敬服王命,以绥四国(103),纠逖王慝(104)。’”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105)。”受策以出,出入三觐(106)
        卫侯闻楚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亢咺奉叔武以受吸盟(107)。癸亥(108),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109),要言曰(110):“皆㢡王室(111),无相害也。有谕此盟,明神殛之(112),俾队其师,无克祚国(113),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114),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115)。”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116),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117),将何爱焉?”弗听。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118)?”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119)。’”及连谷而死(120)。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己(121)。”蒍吕臣实为令尹(122),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注释】 ①门尹般:宋国大夫。门尹:官职名。般:人名。如:前往。 告急:请救兵。 ②公:晋文公。 舍:丢开不管。 绝:断绝关系。 告楚:请楚国撤兵。 ③齐秦未可:这时齐秦是晋的盟国,但军事行动必须征求两国的同意。 ④先轸:晋国中军主将。 ⑤赂:贿赂,买通。 藉:借助,通过。 ⑥执:扣留,扣押。 ⑦爱:顾惜。 ⑧喜赂怒顽:齐秦两国喜得宋国的贿赂,愤怒楚国不肯接受调解的顽固态度。 ⑨说:同悦。 ⑩曹伯:曹原来被封为伯爵,故称曹伯。 (11)畀(bi音闭):给予。 (12)楚子:楚成王。楚是子爵诸侯国,故称楚君为楚子。 申:国名,姜姓,后为楚所吞并,故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北。 (13)申叔:楚国大夫,即申公叔侯。 谷:齐国地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南。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楚伐齐,占领谷邑,命申叔留驻在那里,以威胁齐国。现在楚王命令他从谷地撤兵。 (14)子玉:楚国令尹,是楚国对宋作战的统帅。 (15)从:进逼。 (16)晋侯:指晋文公重耳。 (17)备:完全,都。 (18)情:诚实。 伪:虚假。 (19)天假之年:天给他长寿。重耳归国时年六十六岁。 (20)除其害:清除了他的敌人。 (21)废:废除,推翻。 (22)《军志》:古代兵书,已失传。(23)允当(dang音荡):恰当。 归:回头。 (24)伯棼(fen音坟):楚大夫斗越椒。 请战:请求楚王批准作战。 (25)间执:趁机堵住。 谗慝(te音特):挑拨是非的人。 (26)西广:楚国军队编制分为左、右广,西广即右广。 东宫:太子宫,这里指隶属于太子的部队。 若敖:子玉的祖先。若敖之六卒,指子玉的同族亲兵六百人。 (27)宛春:楚国大夫。(28)复卫侯:恢复卫侯的地位。 封曹:恢复曹国的封疆。 (29)子犯:狐偃,晋国大夫,晋文公的舅父。 (30)君:指晋文公。 臣:指子玉。(31)失:指失去战机。 (32)定:安定。 (33)三施:对三国都有恩惠。(34)三怨:对三国都结下怨仇。 (35)私:暗中。 携:离间。 (36)图:这里指考虑。 (37)军吏:军官。 (38)辟:同避。 (38)老:指楚军长期在外,疲惫不堪,士气衰落。 (40)微:没有。 惠:恩惠。晋文公流亡到楚时,楚成王设宴招待他。当时子玉主张杀掉他,楚成王不听,并把他送到秦国。 (41)三舍:九十里。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报:报答。晋文公流亡在楚时,曾说以后如果晋楚发生战争,晋军一定退避三舍,以报楚王之恩惠。 (42)亢:同抗。 (43)四月戊辰:四月初三。 (44)宋公:宋成公。 国归父、崔夭:都是齐国大夫。 秦小子愁(yin音印):秦穆公的儿子。次:进驻。 城濮:卫国地名,在今山东省范县西南。(45)酅(xi音希):城濮附近的地名。 舍:宿营。 (46)舆人:役卒、士兵。 (47)每每:茂盛。 (48)谋:谋求,寻找。 (49)表里山河:晋国外表有黄河,内里有太行山,地势很好。 (50)栾贞子:即栾枝,晋国下军主将。 (51)汉阳:汉水以北。 诸姬:许多姬姓国家。 (52)尽:全部吞并。 (53)搏:搏斗,对打。 (54)惋(曲u音古):吸取。 (55)得天:仰面朝天,象征“得天”。 (56)伏其罪:伏在身上,象征“伏罪”。 (57)柔:旧说人脑是阴柔之物,楚成王吸了晋文公的脑汁,象征以柔克刚,将被晋柔服。这是子犯针对晋文公对梦的迷信而编造的圆梦的话。 (58)斗勃:楚国大夫。 (59)戏:玩耍。此指两军较量。 (60)冯:同凭,凭倚。轼:车厢前的横木。 (61)得臣:即子玉。 寓目:看,观战。 (62)二三子:指楚将子玉、子西等人。 (63)戒:准备。 (64)诘朝:明天早晨。 (65)七百乘:古代战车每辆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入。七百乘共有五万二千五百人。 (66)韅(xian音显)、靷 (yin音引)、鞅、靽(ban音半):指马身上的披甲缰绳络头之类。在马背上的叫韅,在胸前的叫靷,在腹下的叫鞅,在马后部的叫靽。这里描写晋军军容整齐。 (67)有莘:古国名,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虚:同墟。旧城址。 (68)少长:下级和上级。 (69)益:增加。 兵:武器。 (70)己已:四月初四。 (71)陈:摆开阵势。 莘北:即城濮。 (72)胥臣:晋国下军副帅。 陈、蔡:楚国的盟邦,都派军队参战。 (73)将:主持。 (74)子西:楚国司马斗宜申。 (75)狐毛:狐偃之兄,晋上军主将。 旆:大旗。古代只有中军主帅所驻之地才能树二旆。狐毛树二旆而退:故意使楚军疑为晋中军撤退。(76)栾枝:晋下军主将。 曳柴:拖着树枝。 (77)驰之:追赶晋军。 (78)原轸:即先轸。 郤溱:晋中军副帅。 公族:晋侯直接统率的军队。(79)馆,舍:此指歇兵。 谷:吃敌人的粮食。 (80)癸酉:四月初八。(81)甲午:四月二十九。 (82)衡雍:郑国地名,在今河南省郑州东北。(83)践土:郑国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 (84)乡:同多,不久以前。 (85)子人九:郑国大夫,姓子人,名九。 行成:求和。 (86)五月丙午:五月十一。 (87)丁未:五月十二。 (88)驷介:四匹带甲的马所驾的战车。 (89)徒兵:步兵。 (90)傅:辅佐。 (91)用平礼:指周襄王按照周平王接待晋文侯的礼节接待晋文公。 (92)己酉:五月十四。 (93)享醴:举行宴会。 (94)宥(you音又):加餐。 (95)策命:以简策书王命,犹后世所谓的诏书。 (96)大辂:金色的车,祭祀时乘坐。 (97)戎辂:兵车。 (98)彤弓、彤矢:漆了红色的弓和箭。 (99)玈(lu音卢)弓矢:漆了黑色的弓和箭。 (100)秬(uu音巨) 鬯(chang音唱):黑黍米酿造的香酒。 卣(you音有):盛酒之器。 (101)虎贲(ben音奔):勇士。(102)叔父:周王对晋文公的称呼。 (103)绥:安抚。 (104)纠:纠举。逖:斥逐。 慝(te音特):邪恶。 (105)丕:大。 显:光明。 休:美。 (106)觐:进见。 (107)元咺(xuan音选):卫国大夫。 叔武:卫侯的兄弟。 (108)癸亥:五月二十八。 (109)王廷:周王宫庭。 (110)要言:即约言,誓言。 (111) :同奖,扶持。 (112)殛(ji音集):杀死。 (113)无克:不能。 祚国:享有国家。 (114)琼弁:美玉装饰的冠。 缨:冠上下垂的穗子。 (115)孟诸: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附近。 麋:同湄,水边之地。 (116)大心:子玉的儿子,即下文的孙伯。 荣黄:楚臣,即下文的荣季。 (117)济:帮助。 (118)申:楚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阳。 息:小国名,姬姓,为楚所灭,其地在今河南省息县。 (119)戮:杀戮。 (120)连谷:楚地名。 (121)毒:危害。 (122)蘸(wei音委)吕臣:楚大夫,继子玉为楚令尹。
        
        【今译】 宋国派遣门尹般到晋军中报告危急情况,请求救兵。晋文公说:“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请求救兵,丢开不管就断绝了楚宋的关系;请求楚国撤兵,楚国又不答应。我们要与楚国交战,齐、秦两国还不知什么态度,怎么办呢?”先轸说:“让宋国先丢开我国而去给齐、秦两国赠送礼品财物,请齐、秦两国替宋向楚请求退兵;我们扣留曹国国君,而分曹国卫国的田地给宋人。楚国舍不得失掉曹、卫的土地,必不允许齐、秦两国的请求。齐、秦两国既喜得宋国的贿赂,又愤怒楚国不肯撤兵的顽固态度,能不开战吗?”晋侯很高兴,扣押了曹伯,把曹国、卫国的田地分给了宋人。
        楚王退驻到申地,命令申叔离开谷地,命令子玉离开宋国,说:“不要进逼晋国军队。晋侯流亡在外,十九年了,而终于得到晋国。艰难险阻,全都经历过了。民间真假虚实,全都知道了。上天给予他高寿,而又除去了他的祸害,上天的设置安排,难道可以废除吗?《军志》说: ‘适可而止’。又说‘知难而退’。又说:‘有道德的人是不能抵挡的’。兵书上所记的这三条,说的正是晋国的这种情况。”
        子玉派伯棼请求楚王批准作战,说:“不敢说一定有功劳,愿意以此趁机堵住奸邪小人的嘴。”楚王发怒,少给他军队,只有西广、东宫和若敖亲兵六百人跟从他。
        子玉派遣宛春到晋军中报告说:“请恢复卫侯的君位恢复曹国的封疆,我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子犯说:“子玉太无礼了!晋君只得到解除宋围一项好处,楚臣却得到复卫封曹两项好处。战机不可失掉。”先轸说:“君王答应他。安定别人叫做礼,楚国一句话而安定三国,我们一句话而使他们灭亡,我们就无礼了,凭什么去作战呢?不答应楚国的请求,是抛弃了宋国,救援了又抛弃他,将对诸侯说什么呢?楚对三国都有恩惠,我们对三国都结下怨仇,怨仇已经多了,将凭什么去作战?不如暗中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离间他们和楚国的关系,扣留宛春激怒楚国。仗打起来后再图良策。”晋侯很高兴,就把宛春扣押在卫国,同时暗中允诺恢复曹、卫,曹、卫和楚断绝了关系。子玉发怒,进逼晋国军队,晋国军队后退。晋军军吏说:“我们以国君之尊躲避楚臣子玉,这是耻辱。况且楚军已经疲惫不堪士气衰落了,为什么后退?”子犯说:“对于军队来说,理直就士气旺盛,理曲就士气衰落,哪里在于出兵时间的长久呢?没有楚王的恩惠,我们不会有今天,后退九十里躲避他们,就是做为报答。如果背弃楚国的恩惠而说话不算数,就是我们理曲而楚国理直。楚军士气向来饱满,不能认为是衰落。我们后退而楚军回去,我们还要求什么?如果他们不回去,国君后退臣子进犯,他们就理曲了。”晋军后退九十里,楚军将士要停止进犯,子玉不同意。
        夏四月初一日,晋侯、宋公、齐国的国归父、崔夭、秦国的小子慭驻军在城濮。楚军背依险要的酅地扎营,晋侯对此很担心。听到役卒念诵说:“原田青草茂盛肥美,应该除掉旧的青草而播种新的庄稼。”晋侯听了很怀疑。子犯说:“开战吧!战而获胜,必然得到诸侯的拥戴。战而不胜,晋国外表有黄河,内里有太行山,一定没有害处。”晋侯说:“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栾枝说:“汉水以北的姬姓诸国,楚国全部吞并了。思念小恩小惠而忘记大耻大辱,不如立即开战。”晋侯梦见和楚王搏斗,楚王伏在自己身上而吮吸自己的脑髓,因此而惧怕。子犯说:“大吉!我仰面而得天,楚则向你伏罪,我们以柔克刚,楚将被晋所柔服。”
        子玉派遣斗勃向晋军挑战,说:“请让楚军与君王的战士角力游戏,君王凭倚车轼观看,得臣与君王一同观看。”晋侯派遣栾枝回答说:“我们国君听到您的命令了。楚君的恩惠,不敢忘记,所以后退到这里。晋军能为大夫后退,又怎敢抵挡楚君呢?既然得不到谅解,那就麻烦大夫,对子玉几位将领说,准备好战车,重视国君交给的任务,明天早晨见面。”
        晋军有战车七百辆,装备齐全。晋侯登上有莘的旧城废墟观看晋军军容,说:“下级和上级相待有礼,可以用来作战了。”于是命令砍伐树木,以增加兵器。四月初四,晋军在城濮摆开阵势,胥臣以下军副帅统领军队抵挡陈国、蔡国的军队。子玉以若敖六百亲兵统率中军,说:“今天一定要消灭晋军了。”子西率领左军,子上率领右军。
        胥臣用虎皮蒙马,先攻击陈、蔡二军,陈蔡二军奔逃,楚国右军溃败。狐毛故意树立两面大旗向后撤退,使楚军疑为晋中军撤退。栾枝让战车后面拖着树枝伪装逃跑,楚军追击。原轸、郤溱率领中军晋侯的亲兵拦腰袭击,狐毛、狐偃率领上军夹击子西,楚国左军溃败,楚军大败。子玉及早收兵停止进攻,所以不败。
        晋军歇兵三日,吃楚军的粮食。到了四月初八起程归国。四月二十九,到达衡雍,在践土为周天子建造王宫。
        这次战役以前三个月,郑伯曾把军队送到楚国,准备同晋作战。现在为楚军被晋军战败而恐惧,就派遣子人九向晋国求和。晋国栾枝进入郑国和郑伯订立盟约。五月十一日,晋侯与郑伯在衡雍结盟。
        五月十二日,晋献楚俘虏给周天子:驷马披甲战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郑伯辅佐周天子,按照周平王接待晋文侯的礼节接待晋文公。五月十四,周天子举行宴会,命晋侯加餐。周天子命令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以简策书王命,封晋侯为诸侯领袖,赐给他祭祀乘坐的金色的车、兵车,以及相应的服装仪仗;红色的大弓一把、箭一百枝;黑色的弓十把、箭一千枝;用黑黍米酿造的香酒一卣;勇士三百人。说:“天子对叔父说:‘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安抚四方诸侯之国,惩治不利于天子的坏人。’”晋侯辞谢三次,然后接受命令,说:“重耳谨再拜叩头,接受和宣扬天子的伟大光明美好的命令。”接受策书而出,先后出入三次朝见周天子。
        卫侯听说楚军战败,十分害怕,出逃到楚国,又到了陈国。派遣元咺奉侍叔武去接受盟约。五月二十八,王子虎和诸侯在天子宫廷里结盟,誓言说:“同心辅助王室,不要互相伤害。有人违背盟约,神灵就要诛杀,使他军队覆灭,不能享有国家,直到你的玄孙,不论老老少少。”君子认为这次结盟是守信用的,认为晋国在这次战役中,能够以德战胜对方。
        起初,楚国子玉自己做了一顶用美玉装饰的帽子,垂着玉做的穗子,还没戴过。开战之前,梦见黄河河神对他说:“送给我,我赐给你孟诸的沼泽地。”子玉没有送去。他的儿子大心与子西让荣黄劝谏,子玉不听。荣黄说:“死而有利于国家,尚且要去死,何况是美玉呢?这不过是粪土而已,如果可以帮助军队打胜仗,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子玉不听。荣黄出来告诉大心二人说:“不是神灵让令尹失败,令尹对民事不尽其心力,实际上是自己败坏了自己。”子玉战败之后,楚王遣使对他说:“大夫若是活着回来,怎么向申、息两地的父老交代呢?”子西、孙伯说:“得臣准备自杀,我们两人阻止他,说:‘国君会惩治你的。’”子玉到达连谷就自杀了。晋侯听到以后喜形于色,说:“毒害我的人没有了。”楚任命蔿吕臣为令尹,只能奉养自己而已,更不关心人民了。
        
        【集评】 清·冯李骅《左绣》:“此篇本叙城濮之战,而始于曹、卫之伐,终于践土之盟,凡分四大节。自首段至舟之侨为戎右止,叙侵曹伐卫事,为城濮作引。末段至于衡雍起,叙享觐会盟事,为城濮作结。中间宋人告急至癸酉而还,正叙其事。而开手特书一句‘上德也’,着末亦特结一笔曰‘能以德攻’,首尾照应。”
        又:“中幅以‘次于城濮’、‘癸酉而还’分读,上半叙谋,下半叙事。上半又分两层,前层公悦分田畀宋,而子玉不肯去宋;后层公悦私许绝楚,而子玉不肯退师,下半亦分两层,前层听诵、梦搏相对,而详写请战之辞;后层有礼、无晋相对,而正写接战之事,虽参差不齐,其间架固秩然也。”
        又:“夫子以谲目重耳,朱注特举此事为证。今读之,大略有三。总以欲战为主,其始恐战之无助,则以喜赂怒顽之策激齐秦,而不虞楚子之去也。其既屈于宛春之三施,则以私许、执使之策激子玉,而又碍于楚惠之将为口实也。于是终以君退臣犯之策坐楚以曲,而可以唯我之欲矣。着着暗算尽情,其余藏头露尾,莫可枚举。非左氏二十分灵心妙腕,亦须描摹不出,快甚。”
        又:“此文跟上一战而霸来,决意战楚,但可恨楚碍手耳。前半以‘我欲战矣’句为眼目,而下文‘能无战乎’、‘既战图之’,反复推敲,必算得于战一毫无失而后快。后半以‘若楚惠何’句为眼目,而下文小惠大耻、君惠敢忘,又反复推敲,必洗得于惠一毫无妨而后快。而‘微楚之惠不及此’,则上半于子犯口中先透一笔,‘战而捷’,‘不如战也’,则下半于栾枝口中复带一笔。将战与惠,两项合来,并行不背,方得放心。说个‘其可用也’,真和盘托出矣。”
        又:“退舍报楚,虽是践言,究竟是一件过意不去的事。篇中处处作绵针泥刺之笔,如首尾两‘德’字,伺等冠冕。中间楚子亦许之为有德。究其所谓德者,不过情伪尽知而已。明明背惠抗仇,却托之于汉阳诸姬。若说皆奖王室,则又明明供称必得诸侯。细玩子玉两番请战,句句有意思,有辞令。试将子犯、栾枝两‘惠’字移在子玉口中,而益以韩原公孙之对,不知面赤多少。作者特为藏拙,但微露圭角,使人得之意象之表。至于舍旧谋新,分明冷讽。伏己盬脑,分明心虚。子犯虽复替他解释,按之都系勉强支吾。尤妙在起手从魏、颠两人一口揭破,便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傀儡。而首尾篇以上德、德攻,极口称赞,把无数诡计负心,一齐瞒过。晋文则腹中鳞甲,左氏亦皮里阳秋。极变诈之事,故须得此极巧妙之文也。此之谓化工肖物而已矣。”
        又:“晋军作三遍写,第一遍承蒐被庐,一升一补,便见六卿无缺。第二遍叙次城濮,有主有客,全亏诸侯同仇。第三遍叙登有莘,伐木益兵,一似七百犹少。楚军却只写得两遍,前则曰西广东宫、若敖六卒,后亦曰中军六卒、左右陈蔡而已。末独找一笔曰‘收其卒而止,故不败’,隐隐见子玉之能。晋徒以多胜少,而非真能以德攻也。激射之妙,都在无字句处耳。”
        又:“文章妙用,全在多作开合。此篇则开合之至奇极变者,如齐秦未可,则一开;宋人之畀则一合。楚子入申,则一开;伯棼请战,则一合。宛春告释,又一开;曹卫告绝,又一合。至子玉怒,从晋师,竟可合矣。又退三舍,着实一开。使读者一闪一闪,急不得就。方才落到次于城濮,以为今而后可以径写战事矣,忽然接写晋侯听诵而疑,则又开;再写梦搏而惧,则又开。然后跌落斗勃请战,晋侯观师,着实一合,而以叙战终焉。一路无数峰峦,层层起伏,文章钜观,其是之谓乎。”
        又:“召陵城濮,服楚等耳,而声势赫奕,铺排绚烂,比小白冠冕十分。所谓踵事增华,读者亦可以观世变也。城濮之战,写得极其奇妙,然不过数行而止。文却于未战之前,作无数翻腾;于既战之后,作无数铺衬。节节夸张,遥遥与出亡本末一篇照映生色,大为十九年艰苦备尝人吐气。昔人云《左传》出自晋人手笔,故写晋事特详,理或然耳。”
        清·王源《文章练要·左传评》:“此文叙晋文取威定伯,既在一战,则文之精神眼目,亦在一战。使入手数行,便叙一战,妙境何从生乎?唯于未战之前,叙晋欲战,楚却不战;楚欲战,晋又不战。晋用多少阴谋诡计,以图一战,及至将战,却又不战;楚负多少雄心横气,以邀一战,及至将战,却又不战。盘旋跳荡,如此数四,方入城濮。及入城濮,又生出无限烟波。只是盘旋,只是跳荡,只是欲战,只是不战,千回万转,方将一战叙出。使读者神荡目摇,气盈魄动,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其实不过离中之妙境而已。”
        
        【总案】 城濮之战是晋楚两国争霸的一次大战。就双方兵力而言,楚国力量比较雄厚,加上又有陈、蔡、郑、许等国参战,更处于优势地位。然而由于晋国君臣善于分析形势,利用各种矛盾,使用计谋,争取了齐、秦两国的协助,离间了曹、卫和楚国的关系,终于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这次战争,头绪纷繁,矛盾错杂,文章对两军胜败的原因、战争的发展过程,都作了井然有序的叙述,做到了“原始要终”,“文简事赅”。
        文章在叙述战争过程的同时,也注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论语·宪问》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左传》作者也认为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运用了谲诈的手段。他一方面要战败楚国,夺取霸权,一方面又一再表示不忘楚惠,装作不愿打。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开合手法来写。合,指两军接触,指战;开,指两军分开,指不战。这种开合写法,既符合战事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表现了晋文公的性格特点。文章在表现晋文公谲诈的同时,也写了子玉刚愎自用的特点,蔿贾批评他没有将才,他为了“间执谗慝之口”,甚至不顾楚王的命令,一定要与晋交战。当晋军退避三舍,“楚众欲止”时,他仍坚持进击。结果失败,身败名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 的相关文章

天官12个月前 (05-12)
攻权(节选)12个月前 (05-12)
鲁问(节选)12个月前 (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