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西厢记 >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 楔子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 楔子

〔旦上,云〕昨夜红娘传简去与张生,约今夕和他相见,等红娘来做个商量。〔红 上,云〕姐姐着我送简与张生,约他今宵赴约。俺那小姐,我怕又有说谎,送了 他性命,不是耍处。我见小姐去,看他说甚么。〔旦云〕红娘收拾卧房,我睡去。 〔红云〕不争你要睡呵,那里发付那生?〔旦云〕甚么那生?〔红云〕姐姐,你又来 也!送了人性命不是耍处。你若又番悔,我出首与夫人,你着我将简帖儿约下 他来。〔旦云〕这小贱人到会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红云〕有甚么羞,到那 里则合着眼者。〔红催旦云〕去来去来,老夫人睡了也。〔旦走科〕〔红叹云〕俺姐 姐语言虽是强,脚步儿早先行也。

【仙吕·端正好】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样,无倒断晓夜思量。 着一片志诚心盖抹了漫天谎。出画阁,向书房,离楚岫,赴高 唐,学窃玉,试偷香,巫娥女,楚襄王;楚襄王敢先在阳台上。〔下

莺莺赖简的特殊之举,致使张生的相思病越发沉重。张生的病重之 讯,反过来感动得莺莺不仅又主动投简暗约其私会,而且进而言明这次私 会“端的雨云来”。“雨云”——“云雨”,是男女做爱的特称。要真的“雨 云”,意味莺莺将掀开其生命史上有非凡意义的崭新一页,将是莺莺人生 之途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作为一个有很高文化修养、深情而敏慧的相府千 金,她对自己这一生中最关键的一步作如何举动,事前定然有深长的心理 活动和思想准备。

《董西厢》写张生正“隐几(靠着几案——伏在桌上)小眠”时,突然“有 人觉之曰:‘织女降矣,尚耽春睡?’”一下子把他惊醒了。他走出门外“迎 莺”时,果然莺莺已来到面前,于是两人很快就一拍即合。莺莺来之前的心 理与形态如何,被写得太简约太粗直了。董解元忽略了具有“乖性儿”、好 弄“假意儿”、且又“小心肠儿转关”的相府小姐,在跟人私合偷欢前必有的 矛盾而复杂的特殊心态。王实甫正洞幽烛微地准确把握了人物的特有心 性,独辟蹊径、独运匠心地展现出一幅维妙维肖的喜剧场景:

莺莺首先上场,开口就说道:已传简约下张生今夕相见,显示她对今 夕的私合之事正念念于心,但是,还要“等红娘来做个商量”,而后才能作 最后决定,又显出她仍不免临事而踌躇的矛盾情态。作品以独具神貌的人 物语言,立即把观众吸引到这本戏的主线上来。

随即红娘来了,莺莺却不仅不跟红娘作什么“商量”,反而出人意外地 要红娘“收拾卧房,我睡去”。无缘无故地又不想去赴约会了。红娘鉴于上 一场“问病”中亲见张生“病得这般”严重,出于劳动人民具有的道义感和 热心肠,本就担心莺莺“又有说谎,送了他性命,不是耍处”。现在,一听莺 莺果然又在撇假,所以立即激起了一腔义愤,马上就单刀直入地当面警告 莺莺:“不争(果真)你要睡呵,那里发付那生?”聪敏的莺莺反应极快,旋即 来个明知故问:“甚么那生?”其装腔做势的形状,浓重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气氛,直逼得泼辣爽利而又机灵果断的小红娘,重重地摔过去一大串凌厉 的话语:“你若又番悔,我出首与夫人,……”一下子击中了莺莺的心头要 害,迫使莺莺顿减了贵族小姐的骄矜气焰;但是敏慧的莺莺也不简单,接 着,她装嗔撒娇地又一番“转关儿”,反过来顺水推舟却又好象很不情愿地 似责似问:“这小贱人到会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这主仆二人,一个 做懒装呆,闪烁其词;一个快人快语,锋芒毕露。两相比衬,各各都意态鲜 活。特别是以往那端庄秀雅的莺莺小姐,此刻竟被戏剧家以声传情、声情 夺纸地勾勒出她在即将与情人私合时又喜又怯、亦娇亦柔、似假含真的特 有形象;加以红娘俏皮幽默的一句“俺姐姐语言虽是强,脚步儿早先行 也!”既把她情切切意绵绵、外冷而内热、心急而口硬的特有姿采,栩栩如 生地展现出来;同时又活脱脱地表现出俏红娘风趣尖利而又欣然慰藉的 可喜容态,并从而生发出一般欢欣、谐谑的喜剧气氛笼罩于舞台。

接着,王实甫特意安排红娘演唱一支清新流畅的[端正好]曲词,进而 把舞台上欢乐、轻快而轩昂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郁。其词曰:因小姐有着 美玉般动人的神采,有着鲜花般喜人的姿容,使张生无间断地日夜向往。 现在,小姐以一片热忱之心弥补了过去的漫天大谎,终于走出了华丽的闺 阁,迈向了张生简陋的书房,就象古神女离了巫山,主动奔向那欢会的高 唐馆。他俩呵,一个学着偷情,一个试着幽会,一个象多情而艳丽的巫山女 神,一个如幸运而潇洒的楚襄王。那楚襄王似的俊秀张生,大约早已等候 在欢会的阳台上了。

经过一番铺陈渲染,遂使观众带着健康的审美情趣去观照一对青年 的偷期私会,使即将到来的私合场景不至堕入低俗之趣。

明代著名曲评家陈继儒说:“红娘是个牵头,一发是个大座主。”(《鼎 锲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清代著名鉴赏家毛声山说:“张生终得与莺莺 配合,全赖红娘之力。”(《第七才子书琵琶记·参论》)他们从肯定《西厢 记》卓越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所阐发的这些议论,确是很有见地的。《董西 厢》在“问病”后至“佳期”(即莺张私合)前,根本没有王实甫生动展示的红 娘鼎力促成崔张婚恋的绝妙好戏。王实甫在崔、张婚恋的关键时刻,再一 次亦庄亦谐、机趣横生地描写红娘热忱奔忙的可爱形象,着意在人物与人 物之间微妙复杂的矛盾关系中,艺术地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使戏剧表 演不仅动人、乐人,而且感人、启人。人们由此不难领悟:崔张等贵族青年, 要实现建立在自主爱情上的幸福婚姻,除了要跟老夫人为代表的传统观 念、名教礼制与门阀婚姻制度等作坚决的斗争,还要跟他们各自自身的种 种惰性、弱点,尤其是封建思想的束缚作勇敢的斗争。以剧中的崔张而言, 他们的这些斗争,又每每都离不开红娘这“撮合山”、“擎天柱”的有勇有 智、有情有趣的大力帮助。《西厢记》这些极富美学意蕴的生动描绘,正是 现实主义喜剧艺术日臻成熟的重大标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