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诸葛亮集 > 答法正书

答法正书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一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 [2]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3]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 [4]所以致弊,实由于此。 [5]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 [6]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7]
         (《诸葛亮集》、《三国志》、《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本文写于章武元年(221)。刘备占领益州之后,法正认为诸葛亮执法过于苛刻,于是进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驰禁,以慰其望。”本文就是诸葛亮对法正所提意见的应答。文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了目前蜀国所面对的益州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与当年汉高祖刘邦入关后所面临的情境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既然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应有所不同。反映了诸葛亮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至今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裴松之认为法正进谏时,刘备尚在,诸葛亮也未统领益州,所有法令均出自刘备,以诸葛亮谦恭、谨慎的性格,绝不可能违背君臣纲纪去越权办事;况且诸葛亮执政多为百姓利益着想,执法苛刻、严酷之说应属无稽之谈。由裴松之的这些观点来分析,此文的真伪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2]无道:暴虐,没有德政。《左传·僖公十九年》:“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则以征无道也。”土崩:以土的崩塌来比喻某种事物完全崩溃。因之,依靠这种形势。弘济:广泛救助,使得解脱危难。《书·顾命》:“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
        [3]刘璋:见《草庐对》注[25]。焉:指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今湖北潜江市西北)人,曾任益州牧,死后其子刘璋袭位。累世:历代。《荀子·荣辱》:“人之情……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其足,是人之情也。”《史记·鲁仲连传》:“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文法羁縻:受法令条文的束缚。承奉:阿谀谄媚。举:立,兴办。《左传·文公元年》:“楚国之举,恒在少者。”肃:严急。《礼记·礼运》:“刑肃而俗蔽,则法无常。”
        [4]自恣:放任,为所欲为。《淮南子·主术》:“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注》:“恣,放恣也。”《史记·吕后纪》:“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陵替:谓纲纪不能维持,上下不思振作。《左传·昭公十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贱:轻视。《礼·乐记》:“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慢:轻忽。《商君书·垦令》:“上不费粟,民不慢农,则草必垦矣。”
        [5]致弊:引起令益州衰败的弊病。
        [6]限之以爵:在封赏爵位时要有一定的限制。荣:光荣,荣耀。《荀子·荣辱》:“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济:利用。《易·系辞》:“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有节:有法度。
        [7]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了阐明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的要点而写了这篇文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答法正书” 的相关文章

与张鲁书12个月前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