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写作素材 > 专题资料收录 > 人文通史 叶雕

人文通史 叶雕

  叶雕,是近些年才刚刚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它取材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配合现代工艺处理,经手工在风韵独具的片片落叶上,精雕细琢,一笔一刀,精美的图案就跃然而上,惟妙惟肖。每片叶雕向人诉说着一个传说,一个故事,阐述着一种历史文化!从片片叶雕上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它在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上与其他艺术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它独有的特点。即具备了版画,微雕,剪纸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又吸收它们创作的长处,来补其短处。不同之处,就在于叶雕是采用自然叶片的自然形态,巧借天然,突出意趣;顺其自然来展示大自然巧夺天工与天人合一之景象,利用叶材纵横交织的脉络、自然残缺来创造出叶片的生命状态,造就神奇的艺术瞬间。使作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精美的叶雕,它是作者才艺的展现,对中华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叶片的选取与图案的配合、设计,更是匠心独运。作者的智慧与魅力,可见端倪。

  每一片叶雕,更是一张植物叶片标本,它综合了现代防腐工艺,保存时间长(几十年以上),是现代防腐技术的杰作。

  面对一片片落叶,我们也许会伤感不已,也许会为之叹息。当以落叶为知音,化腐朽为神奇,把它变成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那么,谁又说这不是生命的延续?

  商城叶雕:

  商城叶雕是商城人民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火样的红叶、蜡质的女贞观、粗放的白杨、娇柔的银杏、阔绰的梧桐叶,千姿百态的叶形,丝丝入扣的叶脉,本身就是自然艺术大师的骇世杰作。根据树叶的形、色、脉络走势,及大自然造就的色彩变化,把山水云霞花鸟生灵及人间美好生活及向往,经刻刀浓缩于方寸之间,使经历了四季风雨的叶片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一幅幅小巧玲珑多姿多彩的艺术精品。作为一种充满民族意识和人情味的文化现象,叶雕的魅力使无数人对它一往情深。

  地理环境:

  商城地处大别山区北麓,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毗安徽省金寨县,南邻湖北省麻城市,西接光山县、新县,北连固始县,潢川县,在东径115°06′—115°37′,北纬31°23′—32°05′方位上。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商城民风淳朴,思想贯通南北,文化融会中原和吴楚,形成清纯质朴、聪慧灵动地方风格。

  传统渊源:

  叶雕不仅是商城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而且还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剪枝技术,叶雕(剪叶),是商城古老民间剪纸的重生,是一个独具创造性有发展潜力的分支,叶雕一方面改变了它的某些传统功效,但它的那种能用简明线条将繁杂事物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特性,却又以另一种怡情悦性的形式吸引着现代人,借用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物质条件和新的艺术手段,给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这里人民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民间叶雕。这些叶雕深受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双重熏陶,形成自己特色,散发出江淮流域泥土芳香。

  树叶选择:

  叶雕这门艺术其制作工艺复杂,又需极大的耐心才能完成。首先在树叶的选择上,不同的植物,叶子的可用季节不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大部分叶子采用的黄金季节,经历了春、夏、秋三季的风雨,植物叶子已经成熟、质密、厚实、韧度增加而且不易变色。

  有些植物在秋冬季节大温差的交替作用下,会变化出各种色彩,给叶雕的创作带来丰富的灵感和遐想。越冬的植物,经历过低温后叶片更趋稳定而厚重,是制作叶雕的绝好原材。因此挑选一片适合雕刻的叶片要经过精心的选择、细心的保存对形成以后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雕刻工艺:

  其次是叶雕制作。叶雕制作周期较长,在雕刻之前从叶子的采集、选叶、清洗、创作、压干到后处理往往需要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叶片质脆,易刻断,干后易破碎。所以每个制作环节都要严格操作,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而且作品的保存收藏也要有一定措施。加之,叶子的采集有季节性,太嫩了、作品薄、软、易变色,错过时机又会变干、变黄,不易制作,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这也是一个有待今后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叶雕作品要根据叶脉间隙构画图案,需刻去的部分要尽是避开叶脉。每次只能做一件。由于不可能有外形、尺寸、叶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所有作品就没有完全相同的第二件,从而增加了叶雕的珍藏性。

  叶雕的艺术创作,在剪纸艺术事业发展的今天,已经完全脱离了其作为剪纸原材料的原始模式,推陈出新的以突出叶子的形、色、脉络以及色彩变化和剪纸图案相揉和的全新面貌出现,充分展现了其源于传统艺术又有突破创新的新风格。

  目前在国内利用植物的叶子做艺术品的还不太多,就品种来讲目前大致可分为3种:

  一.直接在叶面上绘画,即把叶片做底布用、此应属美术范畴。

  二.利用特定工艺脱去叶肉,成为网状叶片,然后绘上图案,工艺较简单,但画面有一种透明和朦胧感,形式新颖别具一格。

  三.保留图案部分的叶肉,其余部分处理成网状,象帖在叶状丝网上的剪纸(叶)。尤其是映光观赏、纹理细腻效果非常好,但制作工艺较复杂,需经过长时期的揣摩与研究方能掌握其制作技法。

  叶雕因起制作工艺和艺术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工艺制作上:

  (1)叶脉作底纹,保留图案部分的叶肉,刻掉其余部分,突出了叶脉独有的生命力和自然艺术性。

  (2)只取用叶子的外形,内中图案与外形巧妙连接,使作品有较高的透视感,图案鲜明。

  2、从艺术形式上:

  (1)单色叶雕——利用叶子本身的颜色(如绿的杨叶,红的黄枦叶,黄的银杏叶等)进行雕着,作品纯朴、自然,尽显大自然质朴的神韵。

  (2)变色叶雕——利用植物叶本身的色斑、病斑和叶子在秋天色彩变化中,由于着阳不均,或突然受冻等原因,在同一叶面上形成的多种色彩进行构图,使整个画面充满活力和灵气,充分彰显大自然色彩的奇妙变化和无尽魅力。

  (3)拼色叶雕——是利用不同植物叶片的多种色彩,根据作品要求刻成各种图案进行拼色处理,这是一种最新创作的艺术形式。如作品《金玉满堂》,是以绿色紫荆叶创作,保留叶脉,叶肉刻出荷叶、水草,再用红色黄枦叶,红、黄色梨树叶(经霜后的色彩)或有色彩变化的叶子刻成莲花和金鱼;再将金鱼的眼睛点上墨色,(剪纸中剪<刻>、拼<色>、染的手法)拼制成图案,使整个作品的构图巧妙、色彩斑斓、栩栩如生。

  再如作品《鹰》以秋天突然变冻后变为棕色的杨树叶制作,保留叶脉,鹰与松树干是利用叶子的自然棕色刻成,再用绿色的大叶女贞叶刻成松针,粘贴合成。画面端庄、自然、大气、充满生机,不添加过多的人工修饰,多以叶子本身的自然神韵展现。

  (4)异形叶雕,即根据叶子在生长过程中因外界因素造成的奇特形状,设计一种与叶形相对应的内容,或根据叶子的残缺进行雕琢。如变色叶雕《猴吃桃》,利用黄枦叶象桃子的外形而设计。如小猴子坐在桃树上摘桃子,叶面红斑处设计成桃子,效果非常奇特。这种创意可以达到“神”、“形”合一的效果,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商城叶雕起源于公元75年前,在蔡伦造纸术发明前,商城就有了以树叶、树皮、兽皮、金属箔、土陶等为原料的剪纸技术行迹,发达于唐朝,发展于清朝。由于商城叶雕有千年文化积累,无论在选材上、形式上、内容上、还是在创新风格上,都呈现出多彩风姿。

  共和国成立后,商城叶雕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开始对叶雕艺术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这一期间是商城民间叶雕发展鼎盛时期。文化大革命中,商城叶雕又出现了低谷状态,改革开放后商城叶雕的发展又出现新高潮,商城叶雕艺人增多,叶雕艺术效果走向完美。随着民间艺术家朱华梅、余贵明的领头带动,创作渐趋繁荣,先后有叶雕作品十多次获得奖项。

  改革开放后,商城民间艺人朱华梅、余贵明出于对商城民间叶雕艺术的热爱,在搞好民间剪纸的同时,加大对叶雕艺术创作的力度,在几十年的探索中,吸收前人精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大别山风士人情注重意境的营造,侧重于原汁原味现实生活提练素材,受到社会各界的社会好评。

  朱华梅、余贵明的叶雕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商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创新,保留传统的表现形式又综合现代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利用刻刀刻出简练、概括、稚拙感很强的作品,做到华而不繁琐,走刀流畅,人物、图案刻化生动优美。选料多以普通红叶、白扬叶、银杏叶、梧桐叶等为主。叶雕艺术逐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品远销河南省内外,朱华梅叶雕民间艺术工作室从2000年至2008年,共创作1000多幅叶雕作品,销售额8多万元。余贵明创办了明间工艺工作室,年销售额十多万元。他们传承了富有民间特色的“大别山文化”,成为传播商城民间艺术的“文化大使”。

  作为艺术瑰宝的商城叶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艺术内涵,是商城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老祖宗留下一份珍贵遗产,是经过历代人民不断创新的精品。抢救保护商城叶雕,它能更好地了解商城民间艺术的价值、精神面貌,更好地欣赏借鉴吸收民间艺术精华,弘扬历代商城人民优秀民间艺术传统,进一步展示社会主义新文化。近年来,商城民间艺术工作者,创作一批在富有影响力的作品。因此,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繁荣商城叶雕事业显得尤为重要。

  濒危现状:

  商城叶雕只有朱华梅、余贵明等少数人从事这项工作,队伍不够多,规模够不大。一些老的叶雕艺人先后离世,一些中年叶雕艺人,有的转行,年青者后继乏人。如不抢救,这笔财富就有泯灭失传的危险。

  保护计划:

  2009年底前,搜集、整理、创作民间叶雕作品。在网上开辟商城叶雕网页;

  2010年,创办商城叶雕文化产业实体,建立商城叶雕培训班。实现叶雕创造产值10万元,培训叶雕人员60人;2011年至2012年,举办商城县民间叶雕艺术大奖赛,进一步培训叶雕人员,创作更多的叶雕作品;

  2013年至2014年,组建商城叶雕民间艺术开发公司,创作并制作出高质量的商城民间叶雕作品,叫响商城民间叶雕品牌,使之成为拉动商城文化产业的有生力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人文通史 叶雕” 的相关文章

宗教民俗 茶的历史11个月前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