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注》 苏轼 苏辙》
昔东坡公同其季子由入省草试,而坡不得一,方对案长叹,且目子由。子由解意,把笔管一卓,而以口吹之。坡遂寤,乃《管子注》也。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述要] 苏轼(号东坡居士)与弟苏辙(字子由)参加礼部草试,苏轼不解试题,对案长叹,且注目苏辙。苏辙会意,把笔管一竖,用口向管中吹气。苏轼立即领......
《一名疗身 许棠》
许棠常言于人曰:往者年渐衰暮,行卷达官门下,身疲且重,上马极难。自喜一第以来,筋骨轻健,揽辔升降,犹愈于少年时。则知一名能疗身心之疾,真人世孤进之还丹也。 ○五代·刘崇远《金华子》卷下[述要] 许棠曾对人说:往日感觉年岁逼人,日渐衰老,送诗文到达官门下,身子疲乏沉重,上马极难。叫人高兴的是,自......
《不厌夸示 黄景仁 洪亮吉》
(黄景仁)狷狭寡谐,与人交虽暂合终致乖忤,独与洪亮吉善。尝应试同寓,夜作诗,诗成,辄呼亮吉起,夸示之。一夕四五起,亮吉终不厌。故二人最善。 ○清·朱克敬《儒林琐记》卷三[述要] 黄景仁器量狭窄,与人难以相合,交友往往开始时融合,最后总要分手,唯与洪亮吉最为友善。黄应试时曾与洪同居一室。晚间黄独......
《不堪其忧 戴逵 戴逯 谢安》
戴安道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述要] 戴逵(字安道)洁身自好隐居东山,而其兄戴逯却向往于建立军功。谢安问戴逯道:“你兄弟二人的志向为何大不相同?”戴逯套用《论语·雍也》中的话......
《不惮烦 虞集》
虞集未遇时,为许衡门客。虞有所私,午后辄出,许每往不遇,病之,因书于简云:“夜夜出游,知虞公之不可谏。”虞归见之,即对云:“时时来扰,何许子之不惮烦?”许大叹赏,因荐于朝。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一六[述要] 虞集没做官时,为许衡的门客。虞因有个相好,午后常常出去,许去找他,老是碰不到,心里......
《不谬一人 夏侯荣》
(夏侯)荣,字幼权。幼聪惠,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余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帝深奇之。 ○《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注引《世语》[述要] 夏侯荣(字幼权)从小聪明,七岁就能写文章,每天读书千字,过目不忘......
《九牛一毛 华谭》
或问(华)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晋书·华谭传》[述要] 有人问华谭:“谚语说‘人与人的区别,差距就像九只牛和一根毛那样大。’真有这样的道理吗?”华回答说:“古时候许由、巢父推......
《二十字说尽一生 杜濬 龚鼎孳》
黄冈杜于皇濬晚号茶村老人,少时《咏苏东坡》诗:“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合肥龚端毅公鼎孳酒间尝击节诵之,以为二十字说尽东坡一生,真不可及。 ○清·顾嗣立《寒厅诗话》[述要] 黄冈人杜濬(字于皇,晚号茶村老人)年轻时曾作《咏苏东坡》诗,云:“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
《今日方设客 李东阳》
(李东阳)罢相家居,购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一日,夫人方展纸砥墨,公有倦色,夫人笑曰:“今日方设客,可使案无鱼菜耶?”遂听然命笔,移时而罢。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 事亦见《明史·李东阳传》。[述要] 李东阳罢相家居时,求他作诗文写字的人非常多,所得的笔资可供日常花......
《任达折齿 谢鲲》
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 ○《晋书·谢鲲传》 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孝标注引《江左名士传》。[述要] 谢鲲(字幼舆)狂放不羁,见邻居高家有女长得很美,谢曾经挑逗她,少女正在织布,......
《作坡笔语题壁 苏轼 秦观》
东坡初未识秦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中寺。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百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岂此郎邪?”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述要] 苏轼(号东坡居士)当初并不认识秦观(字少游),秦知道苏又要过扬州,便用他的口吻和笔迹在一个山寺的粉壁上......
《先下后补 孙继芳》
有一新进欲学诗,华容孙世基戏谓之曰:“君欲学诗,必须先服巴豆雷丸,下尽胸中程文策套,然后以楚词文选为冷粥补之,始可语诗也。”士林传以为笑。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六[述要] 有一个新中进士的人想学作诗,孙继芳(字世基,华容人)和他开玩笑:“如果你想学作诗,首先得服用巴豆雷丸泻药,把胸中......
《南音之始 涂山氏之女》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 ○《吕氏春秋·音初》[述要] 禹巡视治水之时,途中遇涂山氏之女。禹没来得及与她举行婚礼,就去南方巡视了。涂山氏之女叫侍女在涂山南面迎......
《取巾拭面 谢尚 殷浩》
谢镇西少时,闻殷浩能清言,故往造之。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榜诸义,作数百语,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谢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述要] 谢尚(曾任镇西将军)年轻时,听说殷浩善于清谈,特意去拜访他。殷为之阐发,替谢......
《吉人辞寡 王献之 谢安》
(王献之)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晋书·王羲之传》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述要] 王献之曾与其兄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访谢安,二位兄长说的大多是......
《吾非若师 刘巨 苏轼》
微之赋《鹭鸶》诗,末云“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坡从旁曰:“先生诗佳矣,窃疑断章无归宿,曷若‘雪片落蒹葭’乎?”微之曰:“吾非若师也。” ○宋·叶寘《爱日斋丛抄》卷四[述要] 刘巨(字微之)是苏轼(号东坡)兄弟的塾师,曾作《鹭鸶》诗,末句云:“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在旁见了,插嘴说:“......
《命不如他 朱元璋 某生员》
太祖尝至国子监,有厨人进茶。偶称旨,诏赐冠带。有老生员夜独吟曰:“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盏茶?”帝微行适闻之,应声曰:“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杂志部》事亦见清·褚人穫《坚瓠集·己集》卷四。[述要] 明太祖朱元璋有次到国子监,有一厨子进茶时偶得他的欢心,就诏赐厨子为官......
《响遏行云 薛谭 秦青》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旧题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篇》[述要]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未曾学完秦的技巧,就自以为是,要告辞回家了。秦也不挽留,在郊外大路旁为他饯行。席上,秦敲起拍板,慷慨悲歌......
《啮莲运思 王安石》
(王荆公)作《字说》时,用意良苦。置石莲百许枚几案上,咀啮以运其思。遇尽未及益,即啮其指,至流血不觉。 ○宋·叶梦得《岩下放言》卷中[述要] 王安石(封荆国公)著《字说》时,费尽心思。他把一百多颗很硬的莲子放在桌上,咀嚼苦涩的莲心来帮助思考。有时莲子吃完了,又来不及添加,就咬自己的指头,直到流......
《夜来火烧却矣 李攀龙 许宗鲁》
李廉宪过关中,过许中丞。许问:“今天下名能诗何人?”李云:“王元美,次宗子相。”许便请子相诗观之,李勃然曰:“夜来火烧却矣。” ○明·郑仲夔《清言》卷一○事亦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三。[述要] 李攀龙(官至河南按察使)过关中时经过许宗鲁(官中丞)处。许问他:“......
《奉旨不改 况周颐 王鹏运》
临桂王佑遐于蕙风为前辈,同直薇垣,研讨词事。佑遐每有所作,辄就蕙风订拍,蕙风谨严,屡作为之屡改,半塘或不耐,于稿尾大书“奉旨不改了”。 ○张尔田《近代词人逸事》附录[述要] 临桂人王鹏运(字佑遐,自号半塘老人)年岁长于况周颐(号蕙风),两人同值翰林院,便常在一起研讨词学。王每有新词填就,就请况......
《奉旨留馆 何焯》
长洲何义门学士焯博极群书,长于考订,其手校书籍,后人不惜重金购之。康熙朝,以李文贞公光地荐,特赐举人进士,授编修。及散馆,竟列下等,应改官。奉旨着留馆,再教习三年。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述要] 长洲人何焯(学者称义门先生)博览群书,长于考订,由他亲手校订的书籍,后人都不惜重金购买......
《如写水著地 殷浩 刘尹》
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述要] 殷浩善谈玄,一次问众人:“自然无心规定人的品性,那为什么正直的善人少,恶人多?”没有人发言。刘尹回答说:“......
《姑略之 朱彝尊》
朱竹垞试鸿词卷诗中有“杏花红似火,菖叶小于钗”句。拆卷日,上问诸侍臣曰:“菖叶安得似钗?”众对云:“此句不甚善。”上曰:“此人老名士,姑略之。”故得入等。 ○清·吴元相《松麈燕谈》卷九[述要] 朱彝尊(号竹垞)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试卷中有“杏花红似火,菖叶小于钗”之句。拆卷那天,皇帝见了朱卷,......
《官资高卑不暇计 高珩》
高念东先生作少宰日,忽赋一诗,题曰《愿作杭严道》,或讶而问之,答曰:“吾平生慕西湖、严滩山水之胜,聊以寄兴耳,官资高卑不暇计也。” ○清·王士禛《分甘馀话》[述要] 高珩(别字念东)任刑部左侍郎时,某天忽然吟得一诗,题为《愿作杭严道》,表示希望能出任管辖杭州府、严州府的道员。有人见了很是惊讶,......
《尽兴而罢 李璟》
元宗宴于别殿,宋齐丘已下皆会。酒酣,出内宫声乐以佐欢,齐丘醉狂,手抚内人于上前,众为之悚栗,而上殊不介意,尽兴而罢。明日,上于卧帏中索纸笔赐慰,齐丘乃自安。 ○宋·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上[述要] 南唐元宗李璟在别殿设宴,宋齐丘等人都去参加。等到酒酣耳热之时,元宗唤出后宫的声乐歌妓来佐酒助兴,宋......
《当以《晋书》相付 陈寿》
(陈寿)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 ○《晋书·陈寿传》[述要] 陈寿是晋代有名的史学家,撰写了魏、吴、蜀《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当时人称赞他善于记事,有良史......
《得句书纸 梅尧臣》
(梅圣俞)寝食游观,未尝不吟咏,时于坐上忽引去,奋笔书一小纸,纳算袋,同人窃取视之,皆诗句也,或一联,或一句,他日作诗有可用者入之。 ○宋·孙升《孙公谈圃》卷下[述要] 梅尧臣(字圣俞)整天为作诗苦思冥想。时常在朋友集会上忽然离开,到一边去飞速写下一个小纸条,放在袋子里。朋友偷之观看,原来都是......
《必在有情 王弘之》
桓玄辅晋,桓谦以为卫军参军。时琅邪殷仲文还姑孰,祖送倾朝,谦要弘之同行,答曰:“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谦贵其言。 ○《宋书·王弘之传》[述要] 东晋末年,桓玄总揽大权,他的姐夫殷仲文回姑孰时,满朝官员都去送行。桓玄的堂兄桓谦正担任着卫军参军一官,邀请王弘之一起去送......
《挥翰顷刻千言 杨亿》
杨大年每欲作文,则与门人宾客饮博、投壶、弈棋,语笑喧哗而不妨构思。以小方纸细书,挥翰如飞,文不加点,每盈一幅,则命门人传录,门人疲于应命,顷刻之际,成数千言。真一代之文豪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事亦见宋·陈善《扪虱新话·上》卷三。[述要] 杨亿(字大年)每当想写作时,就与弟子门客饮酒......
《摸棱宰相 苏味道》
苏味道初拜相,门人问曰:“方事之殷,相公何以燮和?”味道但以手摸床棱而已。时谓“摸床棱宰相”。 ○宋·王谠《唐语林》卷五[述要] 苏味道初居相位,学生问他:“现在事务繁多,您将如何处理?”苏只以手摸床边棱角,当时人称之为“摸床棱宰相”。后遂演化成“模棱两可”一词。[按语] 新、旧唐书载苏味......
《改“到”为“信” 周振采》
山阳程嗣立风衣慷慨好结纳,掷黄金如粪土。晚自作诗云:“满头白发来偏早,到手黄金去已多。”其同郡周白民振采改“到”字为“信”字。山阴徐笠山进士廷槐见之曰:“此一字师也。” ○清·吴元相《松麈燕谈》卷一八[述要] 山阳人程风衣(字嗣立)喜欢交结朋友,慷慨大方,挥金如土。晚年作诗道:“满头白发来偏早......
《文君后一人 王竹素 赵琳》
王寄岩女史竹素,苏州人,风流放诞,喜与名人倡和。七月八日生辰,掖县赵石寅茂才琳赠以诗,有“巧让天孙刚一夜,明当玉兔渐圆时”之句,王大咨赏。时方新寡,遂委身从之。可谓卓文君后一人。 ○清·倪鸿《桐阴清话》卷五[述要] 苏州女诗人王竹素(字寄岩),风流放纵,不拘礼法,喜与名人唱和。七月八日生日那天......
《无莼鲈思 王士禛》
彭羡门在吏部侍郎,王阮亭在户部侍郎。一日同在朝房。阮亭问曰:“公乡中莼菜风味何似?”羡门以不知对。阮亭曰:“缘无莼鲈之思,是以不知。”一座皆笑。 ○清·吴元相《松麈燕谈》卷一四[述要] 彭孙遹(号羡门)任吏部侍郎时,王士禛(号阮亭)是户部侍郎。一天两人上朝前同在朝房中,王问:“彭公家乡的莼菜味......
《更快活也 梅询》
梅询为翰林学士,一日书诏颇多,属思甚苦,操觚循阶而行。忽见一老卒卧于日中,欠伸甚适,梅忽叹曰:“畅哉!”徐问之曰:“汝识字乎?”曰:“不识字。”梅曰:“更快活也。”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三[述要] 梅询为翰林学士,某天,有很多诏书要起草,冥思苦想十分苦恼,他就拿着书写用的木简,顺着台阶徐......
《杨白华 杨华 魏胡太后》
(杨)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华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凄惋焉。 ○《梁书·杨华传》 事亦见《南史·杨华传》、《乐府诗集》卷七三。[述要] 杨华从少年时就勇敢而有力气,容貌雄壮魁伟。北魏胡太后强迫他与己私通。杨恐......
《正在阿堵中 顾恺之》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述要] 顾恺之(字长康)善画人像,有的画后几年不点眼睛。有人问他原因,顾说:“人的四肢是否漂亮,与画的好坏没什么关系,传神写照,靠的正是这个东西(按指眼睛)啊!”......
《比于逄蒙 陈玉齐 冯班》
陈在之学诗于冯定远,尽得具指授,而背辄毁定远,不遗余力。定远比之于逄蒙,遍诉邑中士大夫,在之反以此得名。于是邑中后进之士从定远游者,或因声名未立,遂有效在之故事者矣。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述要] 陈玉齐(字在之)跟着冯班(字定远,号钝庵)学诗,颇得作诗的精髓,但背后则诋毁冯。冯把他比......
《温八吟 温庭筠》
温庭筠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韵,一吟而已,故场中号为温八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事亦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述要] 唐朝礼部考试在夜间举行,温庭筠在灯烛下答卷从不起草稿,只见他双手笼袖,靠着几案,考试帖诗,一韵只一吟而成,凡八韵只需八吟,因此考场上号称温八吟。......
《烧火诗 程光禄》
程光禄自幼颖悟,年五六岁时,戏剧灶下,家奴嫚之曰:“汝能狭劣尔,岂解为文章邪?”公怒曰:“吾岂不能!”家奴曰:“试为我吟一烧火诗。”即应声曰:“吹火莺唇敛,投柴玉腕斜。回看烟里面,恰似雾中花。”甫冠登第。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四[述要] 程光禄自幼聪颖过人,五六岁时,在灶房里玩耍,家奴讽......
《独酌得佳对 王廷言 袁枚》
新安王太守廷言偶过随园,见园丁砍竹补篱,因得句云:“惜花须记把篱编”。苦难于对。一日,独酌无聊,忽得“嗜酒不妨和影醉”七字,急书以示余,余览之,击节不已。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述要] 新安知府王廷言偶尔途经袁枚的别墅随园,见园丁正在砍竹补篱,便即景吟得一句:“惜花须记把篱编”。可他......
《率尔访竹 袁粲》
郡南一家颇有竹石,粲率尔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啸咏自得。主人出,语笑款然。俄而车骑羽仪并至门,方知是袁尹。 ○《南史·袁湛传》 事亦见《渊鉴类函》卷三○七。[述要] 宋明帝泰始年间,袁粲任丹阳尹,听说城南有一个家养了不少竹石,就冒然独自前往观看,亦不通报主人,径直来到竹园,诵诗吟唱,自得......
《脱裘换书 顾烈星》
秀水顾退飞烈星,贫贱能骄。会寒甚,犯雪诣友,得羊裘之赠,御以入市,过旧书肆,见阮亭诗梓行本,悦之,脱裘换书而去。路人围观,共笑其迂,退飞且行且吟,若不知有饥寒者。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三[述要] 秀水顾烈星(号退飞),贫穷而有志气。有一年严冬,他冒雪拜会朋友,友人赠他一件羊皮裘衣,他便穿......
《與上人 萧衍 刘显》
时有沙门讼田,帝大署曰“贞”。有司未辨,遍问莫知。显曰:“贞字文为與上人。”帝因忌其能,出之。 ○《南史·刘显传》[述要]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有一僧人与他人为田产而打官司,武帝提笔批了一个大字“贞”。主管判案的官员不明其意,询问了许多人,无一知晓。唯有国子学博士刘显知武帝此举之意,说:“‘贞’......
《莫累他日谥 袁宏道 陶望龄》
西施教歌舞之地,名西施山。袁宏道与陶望龄同游,陶诗云:“宿几夜娇歌艳舞之山。”袁曰:“此诗当注明。不然,累君他日谥‘文恪公’不得。”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雅浪部》[述要] 苏州有一西施教人歌舞之地,叫西施山。有次袁宏道与陶望龄同游此山,陶写诗云:“宿几夜娇歌艳舞之山。”袁对他说:“此诗应当......
《诗先人到 龚自珍》
道光十九年,(龚自珍)投牒南归,破戒为诗,每得诗一篇,用逆旅鸡毛笔书于帐簿纸,往来九千余里,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篇也。舣舟吴门,杭人已有传其诗者,时有“诗先人到”之谣。 ○清·陈元禄《羽琌逸事》[述要] 道光十九年,龚自珍辞官南归杭州,途中破戒作诗,每得诗一篇,则用旅舍鸡毛笔书写于......
《诗未允也 毛大瀛》
毛海客明府诗才清俊,下笔不休。其妇某氏亦娴韵语。合卺之夕,海客有句云:“他日红闺添韵事,镜台前拜女门生。”妇曰:“诗未允也,盍易‘女门生’为‘女先生’耶?”一时艳称之。 ○清·吴文溥《南野堂笔记》卷三[述要] 毛大瀛(字海客,曾官四川简州知州)少以诗名,下笔即挥洒不止,其妻亦善吟咏。新婚之夜,......
《达人之词 刘子翚》
武夷有一狂者,烂醉詈及屏山先生刘彦冲。次日修书谢罪,先生不责其过,但于纸尾复之云:“蛇本无影,弓误摇之,影既无之,公又何疑?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真达者之词也。 ○宋·俞成《萤雪丛说》[述要] 武夷地方有个狂人,喝得烂醉口出狂言,骂到屏山先生刘子翚(字彦冲)头上。次日酒醒,写了封信请罪,刘并不......
《风来屎气多 顾况》
顾况著作披道服在茅山,有一秀才行吟曰:“驻马上山阿”,久思不得。顾曰:“何不道‘风来屎气多’。”秀才云:“贤莫无礼。”顾曰:“是况。”其人惭惕而退。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述要] 著作郎顾况身披道服,隐在茅山。有一秀才往游,吟诗:“驻马上山阿”,思索良久,未得下句。顾调侃他:“何不续以......
《一作驴鸣 曹丕》
王仲宣好驴鸣,即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述要] 王粲(字仲宣)为建安七子之首,与曹氏父子关系很好。王生前有爱听驴叫的癖好。他死后,曹丕来送葬,环顾同来的人说:“王粲喜欢听驴叫,大家都学一声驴叫来送别他吧!......
《不坐伤心 朱孝臧 况周颐》
归安朱彊村暇辄行博,蕙风为赋词竹马子,以纪其事。或劝之曰:“久坐伤骨,久视伤脾。”彊村曰:“不坐伤心。” ○近人·张尔田《近代词人逸事》附录[述要] 归安人朱孝臧(号彊村)稍有闲暇便去赌博。为此,况周颐(号蕙风)曾作《竹马子》词记叙此事。曾有人劝朱不要耽于赌博,说:“久坐伤骨,久视伤脾。”朱却......
《不复偿价 白居易》
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少傅诗名,动于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六[述要] 长安市中的冰雪,一到暑天,其价飞涨,与黄金、璧玉同价。太子少傅白居易的诗名,连卖冰的小贩都知道。听说他要冰块,小贩常整筐整筐送给他,天天如此。......
《不苟作 龚自珍》
公(龚自珍)诗文摇笔即成,而不苟作,梁侍郎章鉅尝乞赋《虎丘古鼎歌》,公欲仿翁覃溪学士体为之,自谓遒郁未及覃溪,遂不报。 ○清·陈元禄《羽琌逸事》[述要] 龚自珍诗文摇笔即成,但不草率为之。侍郎梁章鉅曾乞求龚赋《虎丘古鼎歌》,龚想模仿学士翁方纲(号覃溪)的风格写这篇赋,但自以为遒劲、沉郁不及翁,......
《不要轻生 李东阳》
李西涯在翰林时,一日陪郡侯席,过饮大觥,醉而言曰:“治生今日舍命陪君子矣。”郡侯笑曰:“学生也不是君子,老先生不要轻生。”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雅浪部》[述要] 李东阳(号西涯)在翰林院供职时,有次陪其家乡的知府饮酒。由于大杯饮酒过量,李醉了,说:“今天治生(部民对于长官之自称)舍命陪君子......
《临刑之叹 陆机》
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事亦见《晋书·陆机传》。[注释] 华亭: 今上海市松江区。[述要] 陆机(曾官平原内史)在河桥兵败,又被卢志在成都王司马颖面前说了坏话,于是被害。临刑叹息道:“想再听听华亭的鹤鸣声......
《为我读书少 宋濂 宋慎》
宋景濂与孙慎被执。慎曰:“祖读万卷书,乃有今日!”景濂曰:“为我读书少,未知明哲保身之理。” ○明·郑仲夔《清言》卷一○[述要] 宋濂(字景濂)与孙子宋慎同时被捕。宋慎说:“爷爷读书万卷,却有今天这样的下场!”宋濂说:“你说错了。正因为我书读得太少,还不懂明哲保身之理。”......
《乞一联 贾岛》
贾岛不善程试,每自叠一幅,巡铺告人曰:“‘原夫’之辈乞一联,乞一联。”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二[述要] 贾岛文思蹇涩,不善于应付科场考试。入场之后,常常叠好一幅纸笺,绕着试场内挨铺求告:“会作赋的仁兄,请帮个忙,送一联句子,送一联句子。”[按语] “原夫”指律赋中起转语助。“原夫辈......
《以贤自况 王鹏运 况周颐》
半塘字妾曰抱贤,蕙风讯其义,唯唯曰:“余以贤自况而已。” ○近人·张尔田《近代词人逸事》附录[述要] 王鹏运(号半塘)为自己的小妾取别号为“抱贤”,况周颐(号蕙风)向王讯问其义何在,王谦顺地答道:“我只是以贤自比罢了。”......
《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
(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晋书·陶潜传》 事亦见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集·陶靖节传》。[述要] 陶渊明不懂音乐,而收藏着一张本色的不加漆绘的琴,弦和琴徽都没有。每次好友欢聚饮酒,就抚琴附和着唱歌,琴无弦徽,当然无声......
《何可无此君 王徽之》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曰:“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事亦见《晋书·王羲之传》。[述要] 王徽之(字子猷)曾临时借人家的空住宅居住,一住下就叫人种竹。有人问他:“临时居住,何劳如此?”王啸咏很久,直指着竹子说:“怎......
《何必乃尔 乐广》
是时王澄、胡毋辅之等,皆亦任放为达,或至裸体者。(乐)广闻而笑曰:“名教内自有乐地,何必乃尔!” ○《晋书·乐广传》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述要] 西晋时,风气颓放。当时王澄、胡毋辅之等名士也以任性放荡为通达,有的甚至平时赤身裸体。乐广听说后笑着讲:“名教当中自然有令人快乐......
《作文改正尽善 欧阳修》
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七事亦见宋·陈善《扪虱新话·上》卷三。[述要] 欧阳修(谥文忠)做完文章,将它贴在墙上,坐着或躺着时都要反复阅读、修改,直至满意,才拿给别人看。......
《俗物败人意 王戎 阮籍》
(王)戎每与(阮)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晋书·王戎传》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述要] 王戎常与阮籍作竹林之游,有一次王迟到,阮说:“俗物又来扫人兴了。”王笑着说:“像你们这样的人也这样容易扫兴吗!”......
《八米卢郎 卢思道》
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徵等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得八首。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 ○《隋书·卢思道传》[述要] 北齐文宣帝高洋去世,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以备择善而用。魏收、阳休之、祖珽(字孝徵)等人只不过被选中一两首,唯独卢思道一人被录用八首,当时......
《凤跌牛笑 解缙》
解缙四岁出游市中,偶跌,众笑之。吟曰:“细雨落绸缪,砖街滑似油。凤凰跌在地,笑杀一群牛。”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机警部》事亦见清·褚人穫《坚瓠集·癸集》卷一。[述要] 解缙四岁时在市内游玩,由于下雨路滑,不小心跌了一跤,旁人都笑了起来,但没想到小小的解却吟出这样一首诗:“细雨落绸缪,砖街......
《出《太平广记》 张锡》
天顺间,钱塘张锡作文极捷,而事多杜撰。有问者,则高声应曰:“出《太平广记》。”以其帙多,难卒辨也。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谬误部》[述要] 天顺年间,钱塘人张锡写文章的速度非常快,而文章中所用的典故许多是杜撰的。如果有人问他出处时,他就高声回答说:“出自《太平广记》。”这是因为《太平广记》卷......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庾亮 周顗》》
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晋书·周顗传》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述要] 庾亮曾对周顗说:“大家都把您比作乐广。”周说:“何必精描细画丑女无盐,说她是美女而冒犯西施呢!”后来便把“刻画无盐,唐突西施”比喻将丑人说成美人。......
《反慰亲友 洪亮吉》
洪稚存尝以言获罪,初拟斩立决,亲友咸诣狱哭唁。洪反慰之,口占一绝,末二句云:“丈夫自信头颅好,须为朝廷吃一刀。”闻者破涕为笑。 ○清·倪鸿《桐阴清话》卷四[述要] 嘉庆年间,洪亮吉(字稚存)因上书言事获罪。起先处以立斩,亲友闻讯,纷纷至狱中哭唁。悲切声中,洪反而安慰亲友,口占一绝,末二句为“丈......
《取叶书诗 王该》
(王该)令邓城,官舍旁有嘉木,叶长可尺许,每得一诗,取叶书之。既卒,归橐萧然,惟脱叶甚富。 ○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六[述要] 王该任邓城知县时,官舍旁有一棵树,叶长尺许。王每作一诗,就采一片叶子,把诗写在上面。他死的时候,行橐中空空荡荡,惟独树叶特别多。......
《可为《大人赋》 司马相如》
相如将献赋,未知所为。梦一黄衣翁谓之曰:“可为《大人赋》。”遂作《大人赋》,言神仙之事以献之。赐锦四匹。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述要] 司马相如奉诏作赋,不知写什么。睡觉时梦见一位穿黄衣的老翁,对他说:“你可以作《大人赋》。”司马遂作《大人赋》,叙写神仙之事,赋献上后,汉武帝赏赐给他四匹......
《售马先语马病 司马光》
司马温公闲居西京,一日令老兵卖所乘马,嘱云:“此马夏月有肺病,若售者,先语之。”老兵窃笑其拙,不知其用心也。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述要] 司马光(封温国公)闲居在西京,一日命老兵卖掉所乘马,司马对他说:“此马每逢夏天有肺病,如有人买,要预先告诉别人。”老兵私下里笑司马笨,却不知他对人诚......
《堕泪碑 羊祜》
(羊)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晋书·羊祜传》[述要] 羊祜去世后,他所著的文章和《老子传》都流传于世。襄阳的百姓怀念他,在岘山羊生前游览休憩的地方立碑建庙,每年按时祭祀。看到这块碑的人,想到......
《夜惹桂枝香 裴思谦》
裴思谦状元及第后,作红笺名纸十数,诣平康里,因宿于里中。诘旦赋诗曰:“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述要] 裴思谦考中状元后,用大红笺纸做了十几张名片,到平康里妓院去,便在那儿留宿。第二天清早赋诗说:“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
《大手笔 王珣》
(王)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晋书·王导传》[述要] 王导的孙子王珣文章才学在当时很有名。有一次梦见有人给他一枝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醒来后,对人说“这预示着有大手笔的文章要做”。不久,皇帝去世,哀册、谥议等文章都是王珣起草的。......
《好大言 杨维桢》
杨廉夫好大言,尝自题其所撰责赵普文云:“此等文字不宜多作,恐鬼神见忌。”一僧诗有佳句,便题云:“宛然铁门家法。” ○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述要]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喜欢说大话,曾经题自己所写的责赵普文说:“这样的文字不可以多作,多作了恐怕要遭到鬼神的嫉妒。”有个和尚作了首诗,其中有句......
《字字生义 钟会》
钟士季常向人道:“吾少年时一纸书,人云是阮步兵书,皆字字生义。既知是吾,不复道也。” ○辑本《殷芸小说》卷五[述要] 钟会(字士季)常对人说:“我少年时写的一张字,别人以为是阮籍(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写的,便认为书法精妙,每个字都有独到之处。等到弄清是我写的,就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尘扬凤翔 陆机 潘岳》
(陆)士衡在座,(潘)安仁来,陆便起去。潘曰:“清风至,尘飞扬。”陆应声答曰:“众鸟集,凤凰翔。” ○辑本《殷芸小说》卷九[述要] 陆机(字士衡)、潘岳(字安仁)都是西晋名士,然而二人关系不大和睦。一次,陆正同人家聚会,见潘来了,便起身离去。潘说:“清风来了,灰尘飞扬。”陆应声答道:“众鸟聚集......
《就月夜读 江泌》
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南史·江泌传》 事亦见《南齐书·江泌传》。[述要] 江泌年轻时家境贫困,白天以削木鞋底为生,夜晚就着月光读书。月亮斜转了,他就拿着书本爬上屋顶,在月光下继续看书。有时候打瞌睡跌下地来,他就重新爬上屋去。......
《山阴道上 王献之》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述要] 王献之(字子敬)喜欢游山玩水,曾说:“走在山阴县一带的路上,山水互相映衬,使人眼睛都来不及应付。如果在秋冬之际,那更难对付了。”......
《岁除祭诗 贾岛》
贾岛常以岁除,取一年所得诗,祭以酒脯,曰:“劳吾精神,以是补之。”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 事亦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述要] 贾岛常在除夕之夜,将一年之中所作诗卷,置在几案上,用酒菜祭之说:“这是我耗费一年精神所得,应当以酒肉来补偿。”......
《常醉于酒 陶渊明》
(陶渊明)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 ○《晋书·陶潜传》[述要] 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任上,命令公家的田里全部种用于酿酒的秫谷,说:“可使我常常醉在酒中,这样我就满足了。”妻儿坚持请求种些粳米,于是便用一顷土地五十亩种秫谷,五十亩种......
《忧心如醉 刘宽》
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后汉书·刘宽传》[述要] 汉灵帝刘宏喜欢学艺,每当召见太尉刘宽,常让他讲经。刘有一次酒后睡伏在座位上。灵帝问:“太尉可是喝醉了?”刘仰头答道:“臣不敢醉,但因所......
《怕后生笑 欧阳修》
欧阳公晚年,尝自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宋·沈作喆《寓简》卷八[述要] 欧阳修晚年曾自己编定平生所写文字,费尽心思。夫人劝阻他说:“何必自找苦吃,还怕先生责怪吗?”欧阳笑说:“不怕先生责怪,却怕后辈学生耻笑啊......
《托名相如 庆虬之》
长安有庆虬之,亦善为赋。尝为《清思赋》,时人不之贵也,乃托以相如所作,遂大见重于世。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述要] 西汉时,长安有一人名叫庆虬之,擅长作赋。曾作《清思赋》,但并未得到赏识,于是,庆将此赋托名为司马相如所作,遂为时人极力推崇。......
《拒进乡贤祠 文徵明》
衡山先生凡我辈在坐,辄戒其子孙曰:“吾死后若有人举我进乡贤祠,必当严拒绝之。这是要与孔夫子相见的,我没这副厚面皮也。”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六[述要] 文徵明(号衡山居士)凡何良俊等人在座时,就告诫自己的子孙说:“我死后若有人推荐我进乡贤祠,你们一定要严词拒绝这种要求。进乡贤祠是要与......
《捉月而死 李白》
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要] 李白穿着宫锦袍,遨游于采石江中,神情高傲自得,旁若无人,因酒醉在水中捉月而溺死。[按语] 宋洪迈据唐李阳冰《草堂集序》与唐李华《太白墓志铭》,驳正是事,确定李白病死于陆上。见《容斋随笔》卷......
《改易肝肠 张籍》
张籍取杜甫诗一帙,焚取灰烬,付以膏蜜,频饮之。曰:“令吾肝肠,从此改易。”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七[述要] 张籍拿一函杜甫诗,焚烧成灰;然后把灰烬调在蜂蜜中,以供日常饮用。他说:“服此之后,当可改换我的诗肠。”......
《放笔再拜 米芾》
一日,米(元章)回人书,亲旧有密于窗隙窥其写至芾再拜,即放笔于案,整襟端下两拜。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一一[述要] 米芾(字元章)一天给人回信,亲友偷偷从窗隙向里窥视,只见他写到信尾“芾再拜”时,放下笔,恭恭敬敬朝信拜了两下。......
《斩白蛇赋 白居易》
贞元中,乐天应宏辞,试《汉高祖斩白蛇赋》,考落,盖赋有“知我者谓我斩白帝,不知我者谓我斩白蛇”也。然登科之人,赋并无闻;白公之赋,传于天下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要] 贞元中,白居易赴博学宏辞科,试《汉高祖斩白蛇赋》,落第,因赋中有“知我者谓我斩白帝,不知我者谓我斩白蛇”之语。......
《无云癞死 韩愈》
韩愈病将卒,召群僧曰:“吾不药,今将病死矣。汝详视吾手足支体,无诳人云韩愈癞死也。” ○宋·王谠《唐语林》卷三[述要] 韩愈病重将死,召群僧说:“我服药无效,如今将要死了。你们仔细观察我的手足肢体,不要骗人说我是生麻风病死的。”......
《求为步兵校尉 阮籍》
(阮)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晋书·阮籍传》 事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述要] 阮籍喜欢饮酒,听说步兵营厨中有人善于酿酒,藏有好酒三百斛,于是请求当步兵校尉。......
《温克之容 郑玄》
袁绍辟玄,及去,饯之城东,欲玄必醉。会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自旦及暮,度玄饮三百余杯,而温克之容,终日无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郑玄别传》[述要] 袁绍曾征召郑玄,及郑将要离去,袁在城东为他饯行,并一定要让郑喝醉。宴会时,有三百余人,都离席向郑敬酒,自早到晚,估计......
《獐边是鹿 王雱》
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是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三[述要] 王雱(字元泽)幼年时,有人指着关在同一笼中的獐和鹿,问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王不认识,想了想说:“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
《理屈词穷 朱孝臧》
或问彊村翁:“晚岁何以少作词?”翁噱然曰:“理屈词穷。” ○近人·张尔田《近代词人逸事》附录[述要] 有人曾问朱孝臧(号彊村):“晚年为何少作词?”朱因晚年出任广东学政时,与总督龃龉,引疾去,身处海滨,其身世所遭,与屈原泽畔行吟相类,故风趣地回答:“理屈词穷。”......
《痕深寸许 高明》
虎林昭庆寺僧舍中,有高则诚为《中郎传奇》时几案,当按拍处,痕深寸许。 ○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一[述要] 杭州昭庆寺僧舍中,有高明(字则诚)创作《琵琶记》(又名《蔡中郎传奇》)时所用的几案。当时他一边填词一边打节拍,天长日久,几案上留下的指痕有一寸来深。......
《神童咏鹅 骆宾王》
(骆)宾王生七岁,能诗。尝嬉戏池上,客指鹅群令赋焉。应声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客叹诧,呼神童。 ○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附录[述要] 骆宾王七岁时就能作诗。曾经在河池上嬉戏,客人指着鹅群叫他赋诗。骆应声吟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客人惊叹称异,呼骆为神童。......
《私抄秘书 朱彝尊》
(朱彝尊)直史馆,私以书手自随,写四方进呈秘书。为忮者所劾,坐漏泄降官。因名其椟曰:“夺侬七品官,写我万卷书。或默或语,孰智孰愚。” ○清·朱克敬《儒林琐记》卷一[述要] 朱彝尊在史馆当值时,私下里将抄书手带进史馆,专门抄写各地进呈的宫禁要籍。后来,被嫉恨他的人所弹劾,以漏泄罪而降官。朱因此为......
《竖子成名 阮籍》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晋书·阮籍传》 事亦见《三国志·魏书·阮籍传》注引《魏氏春秋》。[述要] 阮籍时常独自驾车,不沿着道路,任意而行。车子行到走不通的地方,就痛哭一场返回来。曾经登上广武山,观看楚汉相争......
《糠秕在前 孙绰 习凿齿》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飏之,糠秕在前。” ○《晋书·孙绰传》[述要] 孙绰的性格通达直爽,喜欢嘲讽人。曾经与习凿齿一起行路,孙走在前面,回过头来对习说:“淘汰淘汰,破瓦碎石在后。”习应声回答:“簸扬簸扬,米糠秕谷在前。”......
《网罗诙谐 冯梦龙》
是编之辑,出于冯子犹龙,其初名为《谭概》,后人谓其网罗之事,尽属诙谐,……而问者寥寥。易名《古今笑》,而雅俗并嗜,购之惟恨不早。 ○清·李渔《笠翁一家言》卷一《古今笑史序》[述要] 冯梦龙(字犹龙)编了本书,收集了历代所有诙谐幽默的故事。此书最初起名为《古今谭概》,但问津者寥寥。后改名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