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故大全 > 唐诗典故

《唐诗典故》

    收录163464

襄野童

【出典】 《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

一食

【出典】 《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供,然后可食。” 【释义】 一食原指佛教徒日食一次的苦行,诗文中常用来称颂僧人的修行。 【例句】 ①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姚合《过稠上人院》5683)这里以“一饭师”称颂稠上人。②近来...

一壶

【出典】 见“壶公”条。 【释义】 见“壶公”条。 【例句】 ①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吕温《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4159)这里以“一壶”比喻道观中友人书院,赞其别有天地。˃②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李商隐《玄微先生》6160)这里暗以...

膺门

【出典】 见“登龙 2 ”条。 【释义】 见“登龙 2 ”条。 【例句】 ①登龙不及三千士,虚度膺门二十春。(赵嘏《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其一6377)这里将同州侍御的宅第誉为膺门。②自怜亦是膺门客,吟想恩荣气益振。(王传《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6553)这...

糜竺收资

【出典】 晋·干宝《搜神记》载:“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也,祖世货殖,家赀巨万。常从洛归,未至家数十里,见路次有一好新妇,从竺求寄载。行可二十余里,新妇谢去,谓竺曰:‘我天使也。当往烧东海麋竺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竺因私请之。妇曰:‘不可得不烧。如此...

麋鹿泣姑苏

【出典】 《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王坐东宫,召伍被与谋,曰:‘将军上。’被怅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释义】 汉淮南王刘安有谋反意,...

一秦

【出典】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陈王大怒,欲尽族武臣等家,而发兵击赵。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释义】 秦末,房君以“又生一秦”指树立了同强秦一样的又一个敌人。后世以“一秦”喻指同原有强者不相上下的...

一钱

【出典】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刘宠传》: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尨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

麋鹿群

【出典】 南朝梁·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兴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依麋鹿以为群。”《文...

濡沫

【出典】 见“沫相濡”条。 【释义】 见“沫相濡”条。 【例句】 ①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韩愈《叉鱼招张功曹》3839)这里用《庄子》语的字面意义形容船上堆放的被叉获之鱼;它们似乎在相濡以沫。②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柳宗元《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

一诺

【出典】 《史记》卷一○○《季布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释义】 楚汉名将季布以不轻然诺、严守信义为人称道。后世用“一诺”称颂重然诺的品质。 【例句】 ①一诺黄金信,三...

濞铸

【出典】 《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乃立濞于沛为吴王”。“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 【释义】 西汉时吴王...

一掷

【出典】 见“绕床呼卢”条。 【释义】 见“绕床呼卢”条。 【例句】 ①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韩愈《送灵师》3775)这里的“一掷”指在六博中决定胜负的投掷,形容灵师性格豪放。②徒言万事有盈虚,终朝一掷知胜负。(柳宗元《龟背戏》3956)这里说“一掷”可...

濠梁

【出典】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释义】 《庄子》载,庄子、惠施曾游于濠...

一斛槟榔

【出典】 见“食槟榔”条。 【释义】 刘穆之贫困的时候,因想吃槟榔受到妻兄的讥笑,后来出任丹阳尹,就以金盘盛了一斛槟榔进献给妻兄。后世常用以比喻由落泊而通显。 【例句】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二1734)这里用...

濯龙

【出典】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记·明德马皇后纪》:“帝幸濯龙中”。“(太后)乃置织室,蚕于濯龙中,数往观视,以为娱乐。”唐·李贤注引《续汉志》:“濯龙,园名也,近北宫。” 【释义】 濯龙为东汉皇家园林名,后常用来喻指宫廷或皇家。 【例句】 ①侍祠恧先露...

一巢悬木末

【出典】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 【释义】 传说中的隐士巢父巢居在树上,后来遂用作咏隐士的故实。 【例句】 回望一巢悬木末,独寻危石坐岩中。(刘沧《赠天台隐者》6794)这里暗...

濯足

【出典】 见“濯缨”条。 【释义】 见“濯缨”条。 【例句】 ①濯足岂长往,一樽聊可依。(李颀《东京寄万楚》1339)这里借以自谓栖隐而未谢世。②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李白《酬崔五郎中》1814)这里借以表现遁世离俗的愿望。...

一绳何系

【出典】 《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稚传》:徐稚“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唐·李贤注:“维,系也。喻时将衰季,岂一人可能救邪?” 【释义】 东汉徐稚以“非一绳所维”比喻个人难以挽回衰颓的时运,后被用为典实。 【例句...

蹇修

【出典】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东汉·王逸注:“蹇修,伏羲氏之臣也。理,分理也,述礼意也。言己既见宓妃,则解我佩带之玉以结言语,使古贤蹇修而为媒理也。” 【释义】 蹇修传说为伏...

一鼓

【出典】 《左传·庄公十年》:“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释义】 春秋时,曹刿论战,谓擂第一通战鼓时士气最盛。他并...

一概量

【出典】 《楚辞》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东汉·王逸注:“忠佞不异。” 【释义】 “概”为古代用升斗量物时以之取平的工具。“一概量”谓在衡量时用同样的标准,不加区别。 【例句】 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韩愈《读皇甫湜...

蹇裳

【出典】 《楚辞·九章·思美人》:“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蹇裳而濡足。” 【释义】 蹇裳,意谓揭衣涉水以寻求所慕之人。《楚辞·思美人》有“惮蹇裳以濡足”之句,表现心中思慕而难以自达。 【例句】 蹇裳百泉里,一步一清心。(钱起...

一榻容孺子

【出典】 见“悬榻”条。 【释义】 见“悬榻”条。 【例句】 ①一榻早年容孺子,双旌今日别文翁。(罗隐《重送朗州张员外》7551)这里用“悬榻”典表示感激张员外早年对自己的礼遇。②一榻偶依陈太守,三年深忆祢先生。(罗隐《安陆赠徐砺》7578)这里用“悬榻”典...

燥湿弦

【出典】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第二章:“使者曰:‘调则可记其柱。’王曰:‘不可。天有燥湿,弦有缓急,柱有推移,不可记也。’使者曰:‘臣请借此以喻。楚之去赵也千有余里,亦有吉凶之变。凶则吊之,吉则贺之,犹柱之有推移,不可记也。’” 【释义】 鼓瑟须随...

襥被

【出典】 《晋书》卷四十一《魏舒传》:“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襥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释义】 晋魏舒任尚书郎时,逢淘汰冗员,他襥被(捆上被子)自动离职,受到时人好评。后世用作自谦忝列郎...

一醉六十日

【出典】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释义】 阮籍曾一醉六十天,逃避了当权者的提亲。后世用作咏醉饮的典故。 【例句】 ①一醉六十日,古来闻阮生。(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59...

—篑

【出典】 《尚书·周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唐·孔颖达疏:“譬如为山,已高九仞,其功亏损在于一篑,惟少一篑而止,犹尚不成山。以喻树德行政小有不终,德政则不成矣。必当慎终如始,以成德政。” 【释义】 《尚书》以造山尚缺一筐...

翼长

【出典】 《左传·哀公十六年》:“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晋·杜预注:“以鸟为喻。” 【释义】 春秋时楚令尹子西对于楚太子建之子芈胜有过扶持、帮助之恩,他将这比作以翼翼卵,说过“胜如卵,余翼而长之”的话;后...

翼奉观性

【出典】 《汉书》卷七十五《翼奉传》:“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上以奉为中郎,召问奉:‘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奉对曰:‘师法用辰不用日。……故曰:察...

孺人稚子

【出典】 《文...

孺子贫

【出典】 《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稚传》:“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陈蕃评稚曰:“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释义】 东汉人徐稚字孺子,家贫,耕稼而食,德才出众,不应征...

一瓢风入

【出典】 见“挂瓢”条。 【释义】 见“挂瓢”条。 【例句】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汪遵《箕山》6955)这里以“一瓢风入”衬出许由心地的清静,含赞美之意。...

鳌足支撑

【出典】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东汉·高诱注:“鳌,大龟。天废顿以鳌足柱之。” 【释义】 古代关于天地形成的神话中,有女娲斩断大鳌四足,用以支撑天地之间的故事。...

一瓢饮

【出典】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释义】 春秋时,孔子以“一瓢饮”形容弟子颜回饮食清苦,赞扬他安于贫贱。后世用以比喻安于贫贱而笃志好学。 【例句】 ①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

鳌背庭

【出典】 《楚辞》战国楚·屈原《天问》:“鳌载山抃,何以安之?”东汉·王逸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

一囊钱

【出典】 见“赵壹囊乏”条。 【释义】 东汉赵壹怀才不遇,所作《刺世疾邪赋》中有“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之语。后世用作咏叹失意困顿的典故。 【例句】 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2755)这里说其兄罢归时,身无余资。...

鞭尸

【出典】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释义】 春秋时,楚人伍子胥曾鞭楚平王尸,以雪父兄被杀之恨。后因用作向帝王复仇的典故,也借以咏帝王受辱。 【例句】 ①运开展宿愤,入...

二十四友

【出典】 《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文咏颇为当时所许。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

鞭挞日月

【出典】 见“羲和1”条。 【释义】 见“羲和1”条。 【例句】 蹉跎陶唐人,鞭挞日月久。(杜甫《上水遣怀》2376)这里化用羲和御日车典,谓自古以来岁月如流。...

二十四老翁

【出典】 《孔子家语》卷三《辩政》:“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众悦,子何施而得之也?子语丘所以为之者。’……(子贱)曰:‘不齐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事者十一人。’孔子曰:‘……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而禀度焉。皆...

二十五老

【出典】 汉·刘向《说苑》卷八《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按:这一记载,又见《孔子家语》卷...

鞭笞

【出典】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贾谊上疏陈政事,曰:“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 【释义】 汉贾谊奏陈对匈奴之策时曾说,对叛汉附匈奴的中行说将“笞其背”;后因用“...

鞭锦鳞

【出典】 见“琴高骑鱼”条。 【释义】 琴高,传说为战国赵人,善鼓琴,有长生术,入涿水取龙子,乘赤鲤出,月余后又入水而去。 【例句】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李贺《兰香神女庙》4431)这里化用琴高乘赤鲤典,谓神女可入水遨游,借以表现想象中的神女的灵迹。...

爇文

【出典】 见“焚书”条。 【释义】 见“焚书”条。 【例句】 秦火不爇石,秦火空爇文。(孟郊《秋怀》其十五4208)这里借秦始皇焚书事,感叹焚书不能禁止人们发表言论。...

二女垂泪

【出典】 见“斑竹”条。 【释义】 见“斑竹”条。 【例句】 ①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李涉《鹧鸪词二首》其一5424)诗咏湘岸鹧鸪。这里用娥皇、女英因舜在苍梧病逝而追至湘水哭泣事,借以衬托鹧鸪鸣声引起行客的愁怀。②南云哭重华,水死悲二女。(李群玉《湖...

二王

【出典】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杂艺》:“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清·赵曦明注:“二王,羲之、献之也。” 【释义】 晋人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都是著名的书法家,并称为“二王”。后世用作称颂人精于书法的典故。 【例句】 书札二王...

爇薪照字

【出典】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侯瑾传》:“侯瑾字子瑜,敦煌人也。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作为资,暮运辄柴以读书。”《晋书》卷七十五《范汪传》:“汪少孤贫,六岁过江,依外家新野庾氏……外氏家贫,无以资给,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写...

藜不糁

【出典】 《庄子·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 【释义】 孔子困于陈蔡时曾吃不掺粮食的藜羹。 【例句】 ①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2559)这里用孔子困陈蔡事,以“讵糁藜”自述江行途中...

藁砧

【出典】 《玉台新咏》卷十《古绝句四首》其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释义】 “藁砧”为稻草与砧板。古代行刑时,犯人席藁伏砧,以鈇(斧)腰斩之。鈇与夫谐音,古乐府因用藁砧作为“丈夫”的隐语,并被后人沿用。 【例句】 ①藁...

覆车粟

【出典】 《益部耆旧传》:“杨宣为河内太守,行县,有群雀鸣桑树上。宣谓吏曰:‘前有覆车粟,此雀相随,欲往食之。’行数里,果如其言。”(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 【释义】 汉太守杨宣于行县途中,根据雀噪,便判断前面有粟车翻倒。后世用以喻指追求非分的享受,...

二龙

【出典】 《世说新语·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南朝梁·刘孝标注:“《汝南先贤传》曰:谢甄字子微,汝南邵陵人。明识人伦,虽郭林宗不及甄之鉴也。见许子将兄弟弱冠时,则曰:‘平舆之渊有二龙。’……许虔字子政,平舆人。体尚高...

二仪

【出典】 三国魏·曹植《曹植集》卷三《惟汉行》:“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行。”《春秋·榖梁传》晋·范宁《序》:“该二仪之化育。”唐·杨士勋疏:“二仪,谓天地。” 【释义】 旧时以二仪指天地,唐人沿用为典。 【例句】 ①二仪含皎澈,万象共澄鲜。(刘禹锡《奉...

覆吴图

【出典】 《南史》卷十八《萧思话传》附《萧惠基传》:“当时能棋人琅邪王抗第一品,吴郡褚思庄、会稽夏赤松第二品……宋文帝时,羊玄保为会稽,帝遣思庄入东,与玄保戏,因置局图,还于帝前覆之。” 【释义】 南朝宋文帝时,褚思庄与会稽名手羊玄保下棋后,为文帝重...

二妃愁

【出典】 见“斑竹”条。 【释义】 见“斑竹”条。 【例句】 ①游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李绅《重台莲》5478)这里以“二妃”喻含露莲花之美丽动人。②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韦蟾《岳麓道林寺》6557)这里以二妃寡后的愁色形容寺中的阴沉气...

二阮

【出典】 见“阮咸”条。 【释义】 魏晋名士阮咸与其叔阮籍同属“竹林七贤”,被人合称为“二阮”。后世用作咏叔侄的典故。 【例句】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皎然《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9231)这里用“二阮”点明被送者的叔侄关系,及叔侄间的亲密...

覆前车

【出典】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第十九章:“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覆也。” 【释义】 《荀子》、《韩诗外传》都援引过“前车覆,后车不知诫”的古语语意。后常用作不吸取前人教训的比喻。 【例句】 ①已看...

覆巢破卵

【出典】 《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融对孙权...

覆焘

【出典】 《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东汉·郑玄注:“帱,亦覆也。” 【释义】 帱,同焘,意为覆盖。《礼记》有上天“无不覆帱”之语,用以比喻孔子之德。后常用作称颂人德覆众生的典故。 【例...

二顷季子田

【出典】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负者,背也,枕也。近城之地,沃润流泽,最为膏腴,故曰‘负郭’也。”...

覆篑成山

【出典】 《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宋·邢昺疏:“篑,土笼也。” 【释义】 春秋时孔子曾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设喻。后人由此引申,以“覆篑成山”比喻坚持不懈取得成功。 【例句】 莫言贫贱长...

二竖

【出典】 《左传·成公十年》:“公(晋侯)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释义】 二竖,原指春秋时晋侯梦中所见的两个病...

蟢子

【出典】 南朝梁·刘勰《刘子》卷三《鄙名》:“今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 【释义】 古俗以为蟢子出现是一种喜兆,诗文中常用来咏家人将归。 【例句】 ①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韩翃《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2751)作者设想王君妻子见到蟢...

二星

【出典】 见“使星”条。 【释义】 见“使星”条。 【例句】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杜牧《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5957)这里说已有使者入蜀为西川相公前驱。...

蟪蛄

【出典】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释义】 蟪蛄即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战国时庄子举蟪蛄作为生命短促的虫类,同长寿的大椿和彭祖相比较。唐诗中以蟪蛄比喻俗士。 【例句】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杜牧《过...

蟠木

【出典】 《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邹阳狱中上书曰:“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唐·颜师古注:“蟠木,屈曲之木也。” 【释义】 蟠木,为屈曲之木,不成材。诗文中常用来比喻人不成材。 【例句】 ①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钱起...

二梁冠

【出典】 《后汉书》志三十《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亦两梁冠,示加服也。” 【释义】 “二梁冠”为上有两条横脊的冠,汉代博士至中二千石禄位的官员所...

酂侯

【出典】 见“萧相国”条。 【释义】 见“萧相国”条。 【例句】 ①知已酂侯在,应怜脱粟人。(刘长卿《送裴郎中贬吉州》1484)这里将裴郎中受贬与萧何为民请上林苑空地而受到君主斥责相比。②酂侯方继业,潘令且闲居。(韦应物《赠萧河南》1903)这里以酂侯萧何借...

二鲍纠慝

【出典】 《后汉书》卷二十九《鲍永传》:“鲍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也。”“建武十一年,征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恢亦抗直不避强御。帝常曰:‘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其见惮如...

簪绂

【出典】 晋·陆机《陆机集》卷十《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 “簪绂扬名,台阁标著,风化之美,奏课为能。” 【释义】 古代礼服有簪(冠簪)、绂(丝制的缨带),诗文中因用以代指显贵。 【例句】 ①白衣谢簪绂,云卧重岩扃。(李群玉《广州重别方处士之封川》其一6583...

二鲤鱼

【出典】 见“双鲤”条。 【释义】 见“双鲤”条。 【例句】 主奉二鲤鱼,中含五文章。(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5510)这里以二鲤鱼代指李正封给自己的临别赠函。...

簪裾

【出典】 《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附《张充传》:张充与王俭书:“而茂陵之彦,望冠盖而长怀,渭川之甿,伫簪裾而竦叹,得无惜乎。” 【释义】 簪、裾为古代显贵者的服饰,诗文中因用以代指显贵。 【例句】 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刘驾《送李殷游边》6782)这里...

十上

【出典】 见“黑貂裘”条。 【释义】 见“黑貂裘”条。 【例句】 ①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骆宾王《途中有怀》841)这里借以自叹求仕未遂。②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卢僎《途中口号》1072)这里活用“十上”典自叹屡仕不果。③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孟...

十日

【出典】 见“羿落九乌”条。 【释义】 传说尧时十日并出,造成大旱。 【例句】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3818)这里用尧时十日并出事(合用尧时有洪灾事),谓虾蟆精可食尧时多余之“日”,...

十日饮

【出典】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释义】 十日饮,原为战国时秦昭王邀平原君聚会之词。后用来喻指朋友之...

璧人车

【出典】 见“玉人”条。 【释义】 见“玉人”条。 【例句】 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徐皓《晦日宴高氏林亭》789)这里用卫玠事,借以称美参与高氏林亭宴集者有人年少貌美。...

璧门

【出典】 《三辅黄图》卷二《汉宫》:“帝于未央宫营造日广,以城中为小,乃于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宫之正门曰阊阖,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渭水》:“《汉武故事》曰: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渐台三十丈。……南有璧门...

十六族

【出典】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十世宥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 【释义】 春秋时,晋侯欲治叔向之罪。祁奚见范宣子,要求赦免叔向。他...

璧水

【出典】 《诗经·大雅·灵台》:“于论鼓钟,于乐辟廱。”汉·毛氏传:“水旋丘如璧,曰辟廱。” 【释义】 周王朝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校外围以水沟,沟形如璧,即璧水。该学校因水得名,称璧廱。 【例句】 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杨师道《咏砚》461)这里用璧水...

纆牵长

【出典】 《战国策》卷二十八《韩策三》:段干越人谓新城君曰:“……王良弟子曰:‘马,千里之马也;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以?’(造父之弟子)曰:‘子缠牵长。故缠牵于事,万分之一也,而难千里之行。’今臣虽不肖,于秦亦万分之一也,而相国见臣不释塞者,是...

十年兄

【出典】 《礼记·曲礼上》:“十年以长,则兄事之。” 【释义】 古礼认为,对待比自己年长十岁以上的人,就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后世用“十年兄”作为对比自己年长的同辈人的表敬之词。 【例句】 伊余常仗义,愿拜十年兄。(韩偓《赠吴颠尊师》7797)这里用“十年兄”...

醯鸡

【出典】 《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也!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释义】 在《庄子》故事中,孔子听到老子的一番道理后,认为自己对于道犹如瓮中的小虫醯鸡,所知极少。 【例句】...

十驾

【出典】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唐·杨倞注:“言驽马十度引车。”又,《荀子·修身》:“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释义】 “十驾”指马驾车走十天的路程。战国时荀子曾用“驽马十驾”比喻锲而不舍的精神,...

蘧公志常保

【出典】 《庄子·则阳》: “遽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释义】 春秋时,卫大夫蘧伯玉善于改正认识,对于...

丁公遽戮

【出典】 《史记》卷一○○《季布列传》:“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

蘧轮

【出典】 汉·刘向《列女传》卷二《仁智传·卫灵夫人》:“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变...

丁令威

【出典】 见“辽鹤”条。 【释义】 丁令威,或省作“丁令”、“令威”,是古代传说中得道的仙人,他离家千年后化鹤归来。后常用作咏神仙、道士的典故。 【例句】 ①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崔融《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767)这里借丁令威比喻张光禄为...

蘧瑗知非

【出典】 《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释义】 春秋时,卫大夫蘧瑗字伯玉,年五十知四十九年所行之非。后用作有所觉悟的典故,并称五十岁为知非之年。 【例句】 ①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武元衡《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3550)这...

藻镜

【出典】 南朝陈·江总《让尚书仆射表》:“藻镜官方,品裁人物。”(据《艺文类聚》卷四十八引) 【释义】 南朝时,“藻镜”意为评量和鉴别,唐诗中用以代指诠选官吏的官职。 【例句】 裴王持藻镜,姚宋斡陶钧。(元...

丁兰刻木

【出典】 晋·孙盛《逸人传》:“丁兰者,河内人也。少丧考妣,不及供养,乃刻木为人,仿佛亲形,事之若生,朝夕定...

曝裈当屋

【出典】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 【释义】 裈,同,有裆的裤子。晋名士刘伶,属“竹林七贤”,以耽酒著称,曾自称以“屋室为衣”。后世用作嗜酒放诞的典故。 【例...

曝腮

【出典】 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故云曝鳃龙门。”(据《艺文类聚》卷九十六引) 【释义】 古代传说,大鱼集于龙门之下,得上者成龙,不得上者,曝于龙门之下;后因用曝鳃比喻受挫或陷于困境。 【例句】 ①...

丁宽易东

【出典】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丁宽传》:“丁宽字子襄,梁人也。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材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宽至洛阳,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景帝时,宽为梁孝王...

丁娘

【出典】 《乐府诗集》卷七十九隋丁六娘《十索四首》其二:“为性爱风光,偏憎良夜促。曼眼腕中娇,相看无厌足。欢情不耐眠,从郎索花烛。” 【释义】 隋妓女丁六娘《十索》诗咏妓女索物,中有“从郎索花烛”语,后因用作咏妓女的典故。 【例句】 赵女怜胶腻,丁娘...

攀龙附风

【出典】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麟,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汉书》卷一○○下《叙传下》:“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释义】 《法言》有“攀龙附凤”语,谓孔子弟子因孔子得以立名。后用来喻指攀...

七十人

【出典】 《孟子·公孙丑 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又,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七十说

【出典】 《淮南子·泰族训》:“孔子欲行王道,东西南北,七十说而无所偶。” 【释义】 据《淮南子》载,孔子曾到七十个地方去宣传儒家学说,而得不到响应。 【例句】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李白《赠崔郎中宗之》1742)这里用孔子碰壁事以衬托自己的怀才不遇之...

攀龙髯

【出典】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

攀桂1

【出典】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晋书》卷五十二《郤诜传》:“武帝于东堂送会,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 【释义】 《招隐士》有“攀援桂枝”语,晋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