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诸葛亮集 > 二十八宿分野

二十八宿分野

        角、亢、氐,郑,兖州。 [2]东郡,入角一度;东平、任城、山阴入角六度;泰山、入角十二度;济北、陈留,入亢五度;济阴,入氐一度;东平,入氐七度。 [3]
        房、心,宋,豫州。 [4]颖川,入房一度;汝南,入房二度;沛郡,入房四度;梁国,入房五度;淮阳,入心一度;鲁国,入心三度;楚国,入房四度。 [5]
        箕、尾,燕,幽州。 [6]凉州,入箕中十度;上谷,入尾一度;渔阳,入尾三度;右北平,入尾七度;西河、上郡、北地、辽西、东,入尾十度;涿郡,入尾十六度;渤海,入箕一度;乐浪,入箕三度;玄菟,入箕六度;广阳,入箕九度。 [7]
        斗、牵牛、须女,吴越,扬州。 [8]九江,入斗一度;庐江,入斗六度;豫章,入斗十度;丹阳,入斗十六度;会稽,入牛一度;临淮,入牛四度;广陵,入牛八度;泗水,入女一度;六安,入牛六度。 [9]
        虚、危,齐,青州。 [10]齐国,入虚六度:北海,入虚九度;济南,入危一度;乐安,入危四度;东莱,入危九度;平原,入危十一度;菑川,入危十四度。 [11]
        营室、东壁,卫,并州。 [12]安定,入营室一度;天水,入营室八度;陇西,入营室四度;酒泉,入营室十一度;张掖,入营室十二度;武都,入东壁一度;金城,入东壁四度;武威,入东壁六度,敦煌,入东壁八度。 [13]
        奎、娄、胃,鲁,徐州。 [14]东海,入奎一度;琅邪,入奎六度;高密,入娄一度;城阳入娄九度;胶东,入胃一度。 [15]
        昴、毕,赵,冀州。 [16]魏郡,入昴一度;钜鹿,入昴三度;常山,入昴五度;广平,入昴七度;中山,入昴一度;清河,入昴九度;信都,入毕三度;赵郡,入毕八度;安平,入毕四度;河间,入毕十度;真定,入毕十三度。 [17]
        觜、参,魏,益州。 [18]广汉,入觜一度;越巂,入觜三度;蜀郡,入参一度;犍为,入参三度;牱,入参五度;巴郡,入参八度;汉中,入参九度;益州,入参七度。 [19]
        东井、舆鬼,秦,雍州。 [20]云中,入东井一度;定襄,入东井八度;雁门,入东井十六度;代郡,入东井二十八度;太原,入东井二十九度;上党,入舆鬼二度。 [21]
        柳、七星、张,周,三辅。 [22]弘农,入柳一度;河南,入七星三度;河东,入张一度;河内,入张九度。 [23]
        翼、轸,楚,荆州。 [24]南阳,入翼六度;南郡,入翼十度;江夏,入翼十二度;零陵,入轸十一度,桂阳,入轸六度;武陵,入轸十度,长沙,入轸十六度。 [25]
         (《诸葛亮集》、《晋书》)
         校注
        [1]二十八宿:二十八颗星的位次。分野: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的一种概念。认为地上各州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就天文说,称分星;就地上说,称分野。《国语·周》:“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史记·天官书》以二十八宿配十二州,《汉书·地理志》下则用以配战国时地域名。
        [2]角:星官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的第一宿。亢: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氐: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氐宿为青龙七宿的第三宿。郑:古国名。姬姓。开国君主为周宣王弟郑桓公(名友)。公元前806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周幽王时,桓公见西周将亡,将财产、部族、家属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和郐之间。郑武公即位,先后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今属河南)。郑武公,庄公相继为周平王的卿士。曾是春秋初年的强国,后渐衰弱,前375年为韩所灭。兖州:古代九州之一。《书·禹贡》:“济、河维兖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河东曰兖州。”《尔雅·释地》:“济、河间曰兖州。”相传这是夏、商、周九州中兖州的地界。《释名·释州国》:“兖州取兖水以为名也。”
        [3]东郡:郡名。秦取魏地置,以在秦东,故名。治所在濮阳,即今河南濮阳县南。汉时辖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晋咸宁二年改为濮阳国,后复置郡。隋开皇九年废。入:合乎。东平:郡、国名。西汉甘露二年(前52)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无盐(今山东东平东)。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及汶上、东平等县地。南朝宋改为郡,北齐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郓州为东平郡。西汉在此置铁官。任城:县名。汉属东平国。东汉属任城国。见《汉书·地理志》下东平国。明洪武十八年废。今山东济宁市地。山阴:旧县名。秦置。因在会稽山之阴(北)得名。治今浙江绍兴市。隋改名会稽。唐又分会稽置山阴,与会稽同城而治,此后历为越州、会稽郡、绍兴府、绍兴路治所。1912年两县合并,改名绍兴。泰山:在山东省中部。绵延起伏于长清、济南、泰安之间,长约200公里。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海拔1532米,古称东岳,一称岱山、岱宗。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从山脚到山顶,沿途古迹名胜三十多处。济北:地名。秦末田安等起兵,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楚,项羽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又汉文帝二年以朱虚侯、朱虚章诛灭诸吕有功,因立朱虚章为城阳王,立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治卢;皆指此。故城在今山东长清县南。陈留:地名。古有莘城。治今开封东南。《寰宇通志·开封府·陈留县》:“古有莘城,春秋为留地,属郑,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县,汉为陈留郡治。隋初废郡存县。”历代相因。济阴:郡、国名。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国,后改为郡。治定陶(今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荷泽市附近,南至定陶,北到濮城地区。北齐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曹州为济阴郡。
        [4]房:星官名。亦称“房宿”、“天驷”。二十八宿之一。心:星官名。亦称“心宿”、“商星”、“大火”、“火”。二十八宿之一。宋:古国名。子姓。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的庶兄微子启,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春秋时宋襄公企图称霸未成,后国势衰弱。前4世纪中叶,剔成肝(即司城子罕)逐杀宋桓侯,夺得政权。后剔成肝被其弟偃驱逐,偃自立为君,旋称王,攻取楚的淮北地。前286年为齐所灭。豫州: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荆、河惟豫州。”《周礼·职方》、《尔雅·释地》:“河南曰豫州。”“荆”即荆山(今湖北南漳西);“河”指黄河。
        [5]颍川:郡名。战国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置。以颍水得名。治阳翟(今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其后治所屡有迁移,辖境渐小。东魏武定时移治颍阴(北齐改长社,隋改颍川,唐又改长社,今许昌市)。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西汉置有工官,东汉中平初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在此起义。汝南:郡名。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东汉移治平舆,晋移治悬瓠城,隋开皇初废。唐改蔡州、豫州为汝南郡。宋为汝南郡、淮康军,至金废。沛郡:郡、国名。汉高帝以秦泗水郡南部置郡。治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成帝末年辖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市及江苏沛县、丰县等地。东汉改为国。汉末后,治所屡有移徙,辖境渐小。东晋复为郡。北齐废。梁国:古国名。嬴姓。在今陕西韩城南。公元前641年灭于秦,秦改称少梁。战国时又改称夏阳。淮阳:郡、国名。汉高帝十一年(前196)置淮阳国,为同姓九国之一,都于陈(今淮阳),惠帝后时为郡,时为国。成帝时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县地。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陈州为淮阳郡。鲁国: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在今山东的西南部,建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市)。春秋时国势衰弱,春秋后期公室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所分。战国时成为小国,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楚国:古国名。芈姓。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城扩大。其后渐弱,屡败于秦,迁都至陈,又迁寿春。至王负刍为秦所灭。
        [6]箕:星官名。亦称“箕宿”。二十八宿之一。《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尾: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天鸡”、“析木”。青龙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九颗。燕:古国名。本作郾,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西南)。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为下都。前226年被秦攻破,燕王喜迁到辽东。前222年为秦所灭。幽州:古九州之一。《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燕”指战国燕地,即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7]凉州:州名。西汉置,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内蒙古纳林河、穆林河流域。为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今甘肃清水县北)。三国魏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上谷:郡名。战国燕地。秦汉至晋皆置上谷郡。以郡在谷之头而名。秦郡地广,包括今河北中部、西北及西部。自汉至晋,郡治在沮阳,今河北怀来县东南。隋大业初改易州上谷郡,郡治在易县。大业十一年,王须拔魏刁儿等农民军在此起义。唐初改为易州,天宝元年又复为上谷郡。渔阳:地名。秦郡。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以东各县。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秦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即此。右北平:郡名。战燕置。秦治无终(今天津市蓟县),西汉移治平刚(今宁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宁城、河北承德、天津市蓟县以东(长城南的滦河流域及其以东除外),辽宁大凌河上游地区。东汉移治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北部辖境缩小,以今长城一线稍北为界。西晋改为北平郡。境内有卢龙塞疲乏,地势险要,历代为北方军事重镇。西河:古地区名。1.春秋卫地。今河南浚县、滑县一带。《史记·孔子世家》:“其男子有死之志,妇女有保西河之志”,即此。2.战国魏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春秋时子夏居西河,战国时吴起为西河守,皆即此。见《史记·仲尼弟子传》和《史记·吴起传》。上郡:郡名。秦昭王三年置,领肤施等二十三县。汉高祖元年改为翟国,后仍称上郡。东汉初铜马等农民军在此立孙登为帝。地在今陕西延安、榆林一带。北地:古郡名。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秦置北地郡。汉、三国魏、隋均有此地郡。地域和郡治有变迁,在今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南部一带。辽西:郡名。战国燕置。秦汉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今河北迁西、乐亭、辽宁松岭山以东,长城以南,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后辖境渐小,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迁安市西),北燕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废入北平郡。东:涿郡:郡名。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分广郡西南地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成帝末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以南,河北易县、清苑以东,安平、河间市以北霸州市、任丘市以西地区。三国魏黄初中改名为范阳。渤海:我国内海。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也作“勃海”。《史记·高帝纪》:“夫齐……北有勃海之利。”乐浪:郡名。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置。治朝鲜(今朝鲜平壤市南)。辖境约当今朝鲜平安南道、黄海南道、黄海北道、江原道和咸镜南道;韩国江原道、京畿道部分地。东汉以后辖境缩小。西晋末地入高句丽。玄菟:郡名。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置。治沃沮城(也作夭租城,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辖境相当今辽宁东部东至朝鲜咸镜南道和咸镜北道一带。昭帝时移治高句丽(今辽宁新宾西)。东汉又移治今沈阳市东。辖境缩小。北魏以后,地入高句丽。广阳:郡、国名。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灭燕后置郡,汉初改置燕国。元凤初复为广阳郡。本始初改为国。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大兴及河北固安地。东汉初废入上谷郡。永元中复置郡。三国魏太和六年(232)改燕国。为河北经济发达的地区。东汉末黄巾起义,此地农民攻杀郡太守,起而响应。
        [8]斗:星官名。亦称“斗宿”,俗称“南斗”。二十八宿之一。牵牛:星名。即河鼓。俗称牛郎星。隔银河与织女星相对。古代神话,以牵牛织女为夫妇,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诗经·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须女:星座名。即女宿。也称务女、婺女。四星。位于织女星之南。吴越:古代的吴国、越国,在今江、浙一带。《论衡·四讳》:“吴、越之俗,断发文身。”扬州: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2.汉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为广陵郡。历代治所屡有变更。东汉治历阳,或寿春,或曲阿。中原自魏至周为寿春或合肥。江左自吴至陈为建业或会稽。隋、唐、五代为广陵。宋因之。元为路,明为府,清因之,1912年废。今江苏扬州市即其旧治。
        [9]九江:长江水系的九条河。共有五种说法。庐江:郡名。楚汉之际分秦九江郡置。辖今安徽长江以南,泾县、宣州市以西,江西信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汉武帝后徙治舒(今安徽庐江西南)。辖今安徽巢湖市、舒城、霍山以南,长江以北,湖北英山、武空、黄梅和河南商城等市县地。其后治所、辖境一再迁改。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庐州为庐江郡。豫章:郡名。楚汉之际置。治南昌(今市)。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以后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地。三国魏以后辖境逐渐缩小,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樟树等市地。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洪州为豫章郡。丹阳:秦鄣郡。汉武帝二年更名。治宛陵。地在今安徽宣城县。会稽:郡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于原吴、越地置。治吴县(今苏州市)。辖今江苏、长江以南,浙江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地。西汉时扩大,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大部(仅天目山、淳安以西小部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东汉顺帝时移治山阴(今绍兴市)。其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越州为会稽郡。临淮:广陵:郡名。战国楚广陵邑。秦属九江郡。汉为广陵国,东汉改郡,均治广陵。三国魏移郡治于淮阴。东晋复以广陵县为郡治。隋改称扬州,又以避扬广(炀帝)讳改为江都郡。唐天宝元年复名广陵郡。明清均为扬州府。郡治故城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泗水:郡名。秦泗水郡,汉高祖更名为沛郡。六安:县名。在今安徽省。古代六国地。春秋时属楚,秦置六县。宋开宝四年改为六安县。虚:星官名。亦称“虚宿”。二十八宿之一。据《尔雅》,曾为玄枵次的标志星。危:星官名。亦“危宿”。二十八宿之一。齐:见《梁甫吟》注[2]。青州: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职方》:“正东曰青州。”海指渤海,岱即泰山。2.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以东,马颊河以南,济南,临朐、安丘、高密、莱阳、栖霞、乳山等市县以北、以东和河北吴桥地。东汉治临菑(今淄博市临淄区北),东晋移治东阳城(北齐置益都县,今青州市)。唐辖今山东潍坊、青州、临朐、广饶、博兴、寿光、昌乐、昌邑等市县地。金改为益都府。
        [11]齐国:见《梁甫吟》注[2]。北海:郡、国名。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分齐郡置。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市县。东汉改为国,移治剧县(今昌东西)。魏、晋国郡改置不常,北齐改名高阳。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青州为北海郡。隋末郭方预起义于此。汉末孔融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唐代李邕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济南:郡,国名。西汉初改博阳郡置郡,文帝改为国。景帝时为参加叛乱的吴、楚七国之一,乱平国除仍为郡。治东平陵(今章丘市西)。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商丘、济阳、邹平等市县地。东汉又改为国,晋仍为郡,移治历城(今济南市)。隋初废。汉时置工官、铁官于此。乐安:郡、国名。东汉永元七年(95)改千乘郡置国。治临济(今高青高苑镇西北)。辖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市县地。本初元年(146)改为郡,西晋复为国,移治高苑(今邹平东北),南朝宋又改为郡,移治千乘(今广饶北)。隋初废。东莱:郡、国名。春秋时莱子国。在齐国之东,故名东莱。西汉高帝置郡。治掖县(今山东掖县)。辖山东旧登州、莱州之地。晋为东莱国,南朝宋复称东莱郡。唐以后为莱州,明清为莱州府。平原:郡名。战国齐地。后属秦齐郡。汉高祖六年置平原郡。辖十九县。晋为平原国。南朝宋仍称平原郡。隋开皇三年改名德州。以后时废时复。至唐乾元元年复称德州。直至清末。公元1913年改称德县。菑州:
        [12]营室:最早包括“室”、“壁”两星官。古亦称“定”。《尔雅》:“营室谓之室。”后专指“室宿”。东壁:星官名。“壁宿”的本名。室、壁两宿四星略成一方形。在春秋、战国时代,当它们黄氏出现在正南方时,正是农事结束、营造房屋的时候,因称之为“营室”。东壁两星在“营室”东边,故称“营室东壁”,简称“东壁”。卫:古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武王弟康叔。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他,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660年被翟击败,靠齐的帮助,迁到楚丘(今河南滑县),从此成为小国。公元前629年,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战国时,国势更弱。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成为魏的附庸,后来秦把它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市),作为秦的附庸。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并州:1.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古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昭余祁故迹在今山西平遥西南。2.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的一部。东汉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辖境扩大,包有今陕西北部与河套地区;三国后渐小,唐辖今山西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开元中升为太原府。宋太平兴国时又改为并州,移治阳曲(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又升为太原府。
        [13]安定:郡名。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高平(今宁夏固原)。辖今甘肃平凉市、景泰、靖远、会宁、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西吉、固原等市县地。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十六国时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又改泾州为安定郡,至德初改保定郡。郡名。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平襄(今通渭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通渭、静宁、泰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为汉阳郡,并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三国魏仍改天水郡。西晋移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辖境相当今天水、泰安、甘谷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秦州为天水郡。陇西:郡名。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西汉辖今甘肃东乡以东洮河中游、武山以西渭河上游、礼县以北西汉水上游及天水市东部地区。东汉后屡有增、缩。三国魏移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南)。北魏时辖今陇西一带。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改渭州为陇西部。酒泉:郡名。汉元狩二年(前121)以原匈奴昆邪王地置。一说元鼎中置。治禄福(晋改为福禄,隋改酒泉,今甘肃酒泉市),元鼎后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以西地区。十六国时西凉李暠曾迁都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肃州为酒泉郡。张掖:郡名。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觻得(今甘肃张掖市西北。晋改名永平,隋又改名张掖,移治今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以西、高台以东地区。十六国时北凉沮渠蒙逊曾建都于此。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甘州为张掖郡。当通往西域及漠北道路要冲;水草丰美,有畜牧之饶。武都: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武都(今西和西南;东汉移治下辨道)。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成县、徽县、西和、两当、康县及陕西凤县、略阳等县地。北魏移治石门(今武都东南),辖境缩小至今武都一带。北周改名水都。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武州为武都郡。地处嘉陵江上游,山川险阻,是陇右通往巴蜀的交通要道;十六国时氐族杨氏曾据此建国。金城:郡名。汉始元六年(前81)置。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辖今甘肃兰州市以西,青海青海湖以东的河、湟二水流域和大通河下游地区。建安以后辖境西部缩小,仅至今大通河下游以东。晋迁治榆中(今兰州市东),十六国前凉迁治金城(今兰州市西北)。北魏时仍治榆中,辖境更小,相当今兰州市及其以南一带。西魏后迁治子城(今兰州市)。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武威:郡名。原匈奴休屠王地。西汉昭帝或宣帝时置郡,治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西汉后辖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市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曾建都于此。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凉州为武威郡。地处祁连山麓,汉唐时为通往西域要道所经。敦煌: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分酒泉郡置。治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西及以南地区。隋开皇初废。大业初曾改瓜州,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沙州为敦煌郡。地处河西走廊西端,西界置有玉门关和阳关,两汉至南北朝时中原与西域交通,皆以此为门户。
        [14]奎:星官名。亦称“奎宿”、“豕”、“封豕”。二十八宿之一。娄:亦称“娄宿”,二十八宿之一。胃:亦称“胃宿”,二十八宿之一。鲁: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在今山东的西南部,建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市)。春秋时国势衰弱,春秋后期公室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所分。战国时成为小国,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徐州: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尔雅·释地》:“济东曰徐州。”海指今黄海,岱是泰山,淮是淮水,济东即济水以东。
        [15]东海:郡名。秦置。楚、汉之际也称郯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沂市、费县、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办邳州市以东和江苏宿迁市、灌南以北地区。东汉以后缩小。南朝齐移治涟口(今涟水),并改北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改海西郡。琅邪:郡名。秦置。治琅邪。(今胶南市琅邪台西北)。西汉移治东武(今诸城市),置有铁官、盐官。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东汉改为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市北)。北魏移治即丘(今临沂市西),隋废。新莽末郡人吕母、樊崇、逢安等曾相继起义。高密:郡、国名。西汉本始元年(前73)改胶西郡置国。治高密(今市西南)。西汉末辖境约当今山东高密市一带。东汉并入北海国。西晋复置,南朝宋改为郡。治桑犊城(今潍坊市东)。北魏仍治高密,北齐徙治东武(今诸城市)。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密州为高密郡。城阳:郡、国名。西汉初置郡,文帝二年(前178)改为国。治莒县(今属山东)。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沂南和蒙阴东部地。东汉建武年间废,建安年间复置。晋改名东莞。胶东:郡、国名。秦置郡,楚汉之际置国,汉初为郡,文帝时复为国,景帝时为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治即墨(今平度市东南)。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平度、莱阳、莱西等市及迤南一带。置有铁官。东汉并入北海国。
        [16]昴:星官名。亦称“昴宿”。二十八宿之一。昴宿为著名的昴星团,俗称“七姊妹星团”。据《尔雅》,“昴”曾为大梁次的标志星。毕:星官名。亦称“毕宿”,古称“浊”。二十八宿之一。赵: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名籍)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和魏、韩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攻灭中山,打败林胡、楼烦、建立云中、雁门、代郡,占有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长平之战大败于秦,国势衰落。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冀州:1.中国古代九州之一。《书·禹贡》的冀州,西、南、东三方都以当时的黄河与雍、豫、兖、青等州为界,指今山西、河北东南部地区。《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周礼·职方》:“河内曰冀州。”因另有幽州、并州,包括地区较《禹贡》冀州为小。2.州名。汉武帝时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东汉治高邑(今河北柏乡北),末期移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魏移治信都(今河北冀州市),晋移治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辖境渐小。北魏复治信都。清雍正二年(1724)为直隶州,辖今冀州、衡水、武邑、枣强、南宫、新河等市县地。1913年废,改置海州。
        [17]魏郡:郡名。汉高帝十二年(前195)置。一说汉景帝五年(前152)置。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肥乡、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冠县等市县地。东汉末曾为冀州治所。其后辖境屡有变迁,北周大象初移治安阳(今市)。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又曾改相州为魏郡。钜鹿:郡、国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郡。治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市、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缩小至今滹沱河以南、平乡以北、柏乡以东、辛集市、新河以西地。东汉移治廮陶(今宁晋西南)。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永安中郡分为二:一属殷州,治廮遥(今宁晋),北齐废;一属定州,治曲阳(今晋州市西),隋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邢州为钜鹿郡。常山:郡、国名。秦置恒山郡,西汉避文帝讳改为常山郡。高后及景帝、武帝元鼎前曾为国,后又为郡。治元氏(今县西北)。西汉末辖境相当今河北唐河以南、京广铁路线以西(石家庄市、新乐市、正定除外)、内丘以北地。东汉初改为国,辖境略大。东汉建安中复为郡。三国魏移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初移治今正定)。其后辖境缩小。隋初废。唐天宝、至德时曾又改恒州为常山郡。有井陉等关,为河北重镇。汉末农民起义领袖张飞燕、三国蜀将赵云都是本郡人。广平:郡、国名。汉武帝元朔元狩间分钜鹿郡置郡。征(延)和时改置平干国,五凤时复为广平郡;治广平(今鸡泽东南)。元延末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东南及平乡西南、肥乡北部地。哀帝建平时改为国。东汉省入钜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辖境扩大。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州为广平郡。中山:郡、国名。西汉景帝三年(前154)置中山国,宣帝五凤三年(前55)改为郡,此后屡经更改,或郡或国。治卢奴(今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二市以西,唐县、新乐市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十六国后燕慕容垂都于此。隋开皇初废。清河:郡、国名。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清阳(今清河东南)。元帝以后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市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市、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临清市东)。晋以后辖境缩小。北魏仍为郡。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贝州为清河郡。隋大业七年(611)张金称、高士达起义于此。信都:郡、国名。汉景帝五年(前152)改广川郡置国,不久复为广川国。建昭二年(前37)又改广川郡置国,阳朔二年(前23)改为郡。治信都(今冀州市)。元延末,辖今河北冀州、深州、武邑、枣强、衡水、南宫、景县等市县及山东德州市的一部。哀帝初又改为国。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改为东成国。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冀州为信都郡。赵郡:郡、国名。汉高帝四年(前203)置赵国。治邯郸(今邯郸市)。西汉末辖今河北邯郸、邢台、沙河等市和隆尧、永年二县西部地区。建安中改为郡,三国魏太和中复为国,并移治房子(今高邑西南)。西晋末复为郡。辖今河北赵县、元氏、高邑、柏乡、赞皇等县及平乡、隆尧二县的部分地区。北魏移治平否棘(今赵县)。辖境缩小,相当今赵县、元氏、高邑柏乡等县地。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栾州及赵州为赵郡。安平:古邑名。本纪国酅邑,春来时为齐所并,改名安平。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东北。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破燕军,尽复失地七十余城,封安平君,即此。公元前221年秦灭齐,改置东安平县。河间:郡、国名。汉高帝置郡,文帝改国,其后成为郡,或为国。治乐城(今献县东南)。平帝时辖今河北献县、泊头市、东光、阜封存、武强各一部分地。东汉初并入信都,永元初复置国,辖境扩大至相当今河北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肃宁以东、泊头市、阜城以北地。三国魏改为郡,西晋复为国。十六国后赵又改为郡,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瀛州为河间郡。真定:郡、国名。汉元鼎四年(前113)分常山郡置国。治真定(今正定南)。辖境相当今石家庄、藁城、正定等市、县地,建武十三年(37)废入常山国。
        [18]觜:星官名。亦称“觜宿”。早期称“觜觿”。二十八宿之一。参:星官名。亦称“参宿”。二十八宿之一。据《左传》、《国语》,曾为实沈次的标志星。魏:古国名。1.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芮城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以毕万为魏大夫,晋的魏氏由此得名。2.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与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为政,成为战国初期强国。西攻取秦的河西,北攻灭中山,南击败楚国,夺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魏惠王迁都大梁,因而魏也称为梁。前344年魏惠王召集逢泽之会,自称为王。后三年,马陵之战被齐击败,国势一蹶不振,疆土陆续被秦攻占,前225年为秦所灭。益州: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四川折多山、云南怒山、哀牢山以东,甘肃武都、两当、陕西秦岭以南,湖北郧县、保康西北,贵州除东边以外地区。东汉治雒(今四川广汉市北)。中平中移治绵竹(今德阳市东北),兴平中又移成都(今市)。东汉以后辖境渐小。隋大业三年(607)改为蜀郡。唐武德至开元、北宋太宗时,曾先后改蜀郡、成都府为益州。州境有成都平原,自汉以来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
        [19]广汉:郡名。汉高帝六年(前201)分巴、蜀二郡置。治雒县乘乡(今四川金堂县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市北)。西汉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两县和四川广元市、剑阁、蓬溪以西,遂宁市、新都以北,什邡、平武以东地区。其后渐小。隋开皇初废。越巂: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邛都(今四川西昌市东南)。辖境相当今云南丽江及绥江两县间金沙江以东、以西的祥云、大姚以北和四川木里、石棉、甘洛、雷波以南地区。南朝齐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巂州为越巂郡。蜀郡:郡名。古蜀国地,战国秦置。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彭州市、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以及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康定以南、冕宁以北地。其后渐小。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益州为蜀郡。犍为:郡名。西汉建元六年(前135)置。治敝县(今贵州遵义市西),汉末移治棘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市和新津以南、合江、重庆大足、贵州绥阳以西,岷江下游,大渡河下游和金沙江下游以东,云南会泽,贵州水城以北地区。东汉移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以后辖境逐渐缩小,南朝齐复治棘道,梁废。隋大业时又曾改戎州为犍为郡。牂牁: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故且兰(在今贵州中部一带,一说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辖境约当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三国蜀汉以后逐渐缩小,治所也有移徙。南朝齐改南牂牁郡。梁大宝以后废。巴郡:郡名。战国秦于古巴国地置。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三国蜀汉移治今重庆市区。南朝齐改垫江,北周又改巴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西充、重庆永川、綦江等市县以东地区。东汉兴平元年(194)刘璋分为巴郡、永宁、固陵三郡,建安六年(201)改巴郡为巴西;改永宁为巴郡。辖境相当今重庆铜梁、綦江以东,四川武胜、重庆垫江以南,忠县、涪陵、南川以西,贵州桐梓以北地区。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渝州为巴郡。汉中:郡名。战国楚怀王置,因在汉水中游得名。公元前312年秦惠王又置,移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以西和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粉青河、珍珠岭以北地。西汉移治西城(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东汉复还旧治。建安后辖境屡减,北周有今陕西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复改梁州为汉中郡。魏晋南北朝时历为梁州、北梁州治所。东晋、南朝时,曾侨置秦州及其所属郡、县于此。益州:见本文注[18]。
        [20]东井:星官名。亦称“井宿”、“井”。二十八宿之一。舆鬼:秦:古国名。开国君主为秦庄公子秦襄公,以护送周平王东迁功,被周分封为诸侯。襄公子文公击退犬戎,占有岐山以西地。春秋时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秦穆公曾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战国初期因经济落后,又常发生内乱,国力衰弱,被魏攻占河西(北洛水和黄河间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富强,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惠王时夺回河西,攻灭巴蜀,夺取楚的汉中。秦昭王时不断夺得魏、韩、赵、楚等国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即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雍州:古九州之一。《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尔雅·释地》:“河西曰雍州。”《周礼·职方》:“正西曰雍州。”黑水所指,自来说法不一,有张掖河、党河(在今甘肃)、大通河(在今青海)等说。西河或河指今山西、陕西间的黄河。
        [21]云中:郡名。战国赵武灵王置。秦代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东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西汉辖境缩小,东汉末废。定襄:郡名。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分云中郡置。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辖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和林格尔、清水河等一带。东汉移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南),辖境西北缩小,仅有今清水河、东南扩展,包有今山西右玉及旧平鲁城一带。东汉末废。隋大业时曾改云州为定襄郡。雁门:郡名。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国魏移治广武(今代县西)。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代州为雁门郡。代郡:郡名。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代县(今蔚县东北。一说西汉治桑干,今阳原东)。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涞源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的内外长城间地和长城外的东洋河流域。东汉移治高柳(今阳高西北)。十六国后燕建兴三年(388)废。北邻匈奴、乌桓等族,故为北方要郡。有五原、常山等关。太原:郡、国名。战国秦庄襄王三年(前247)置郡。治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古城营)。秦辖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汉以后渐小。汉文帝改为国,不久复为郡。晋又为国。北魏复为郡。辖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隋初废。大业时又曾改并州为太原郡。上党:郡名。战国韩、赵各置一郡,其后韩郡并入赵,入秦后仍置。治壶关(今长治市北),西汉移治长子(今长子西)。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东地。东汉末移治壶关。其后屡有迁移,辖境渐小,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潞州为上党郡。
        [22]柳:星官名。亦称“柳宿”,早期称为“咮”。二十八宿之一。七星:二十八宿中的星宿的古名。张: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座内。周:朝代名。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公东征后,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并不断,并不断分封诸侯。农业比商代发达,农产品种类增多,手工业也有发展。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次年,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时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王,八百多年。三辅: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不久改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辅”。《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后世区划虽时有更改,但直至唐,习惯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
        [23]弘农:郡名。西汉元鼎四年置。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市北)。辖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东汉灵帝时曾改名恒农。三国魏复旧名。晋后辖境缩小。北魏避献文帝拓跋弘讳改为恒农郡,太和中移治北陕县(今陕县西)。永熙三年(534)于弘农县置西弘农郡。北周明帝改恒农郡为崤郡,改西弘农郡为弘农郡。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复置,治弘农县(今灵宝市西北阌乡,寻移治今灵宝市)。义宁元年(617)改为凤林郡。又于陕县(今县西)另置弘农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陕州。河南:郡、府、路名。汉高帝二年(205)改秦三川郡置郡。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其后渐小。隋初废;大业时又曾改豫州为河南郡。唐初改为洛州,开元元年(713)改洛州为河南府。元改为河南路,明改为河南府。清辖今河南、黄河以南,巩义市、登封市以西、渑池、洛宁以东,及伊水以北地区。1913废。河东:郡名。战国魏置,后属秦。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汉代辖今山西阳城、沁水、浮山以西,永和,隰县、霍州市以南地区。北魏移治蒲坂(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辖境缩小至今山西西南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一角。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蒲州为河东郡。产池盐;历为军事上控制关中的门户。河内:郡名。秦置。治怀县(今武陟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卫辉市)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市),辖境渐小。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怀州为河内郡,在汉有地狭人众之称,农商业很发达。
        [24]翼:星官名。亦称“翼宿”。二十八宿之一。轸:星官名。亦称“轸宿”。二十八宿之一。楚:古国名。亦称荆、荆楚,金文称楚荆。芈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常与周发生战争,周人称为荆蛮。熊渠为国君时,疆土扩大到长江中游。楚文王时建都于郢(今湖北荆州纪南城)。春秋时兼并周围小国,不断与晋争霸。楚庄王曾为霸主。疆域西北到武关(今陕西商南南),东南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以南。战国时疆域又有扩大,东北到今山东南部,西南到今广西东北角。楚怀王攻灭越国,又扩大到今江苏和浙江。在秦统一战争中,屡次被秦打败。公元前278年郢失守,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公元前241年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荆州: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荆”指荆山(在今湖北西部):“衡”指衡山、《汉书·地理志》以为即今湖南衡山西的衡山。“汉”指汉水。2.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东汉治汉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三国时魏、吴各有荆州,西晋又合二为一。后辖境渐小,治所屡迁。东晋时定治江陵(今荆州市)。唐约有今湖北松滋至石首二市间的长江流域,北部兼有今荆门、当阳等市。上元元年(760)升为江陵府。州境在三国时位于三国接壤地带,兵争甚烈。东晋、南朝时是上游的军事重镇,其重要性仅次于都城所在的扬州。
        [25]南阳:郡名。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汉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广水市、郧县间地。其后渐小。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邓州(治穰县,今河南邓州市)为南阳郡。当荆、襄和关、洛地区的交通孔道,魏、晋、南北朝时南北常交战于此。南郡:郡名。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治郢(今湖北荆州市北),后迁江陵(今荆州市)。汉辖今湖北粉青河及襄樊市以南,荆门、洪湖两市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重庆巫山。后渐小。三国吴移治公安城(今公安),西晋又移江陵。隋开皇初废。大业中又改荆州为南郡。江夏:郡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治安陆(今湖北安陆市北)。辖今湖北安陆、钟祥、潜江、仙桃、嘉鱼、蒲圻、崇阳等市县以东,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地。三国时分属魏、吴两国,各置江夏郡;魏郡治上昶城(今云梦西南);吴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晋太康元年(280)灭吴后又迁治安陆,并改吴江趱郡为武昌郡。其后辖境渐小。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汉市)。辖今湖北武汉市以西,蒲圻市以东长江南、北及汉水环水下游地区。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鄂州为江夏郡。零陵: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分桂阳郡置,治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辖境相当今湖南邵阳市以南的资水上游、衡阳市、道县之间的湘江潇水流域,和广西桂林市、永福以东阳朔以北地。东汉移治泉陵(今湖南永州市)。三国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永州为零陵郡。桂阳:郡名。汉高帝置。治郴县(今湖南郴州市)。辖境约当今湖南耒阳市以南的耒水、舂陵水流域,北至米水入湘处附近,南至广东英德市以北的北江流域。三国吴以后缩小。隋天皇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郴州为桂阳郡。武陵:郡名。汉高帝五年(前202)置。治义陵(今湖南溆浦南)。元帝以后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西)。其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朗州为武陵郡。境内少数民族和汉族错居,被称为“武陵蛮“,东汉时曾不断起义。长沙:郡国名。战国秦灭楚置。治临湘(今长沙市)。西汉初为国,辖今湖南大部,广西小部,广东连州、英德等市和江西一部。后元七年(前157)为郡,景帝后复为国。辖境逐渐缩小。东汉仍改为郡。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潭州为长沙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便宜十六策

下一篇: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