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收录163464

一一四、新奇

以新为贵、专求奇巧的文章风格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 ……七曰新奇。 ( 《体性》) 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趣诡者也。 ( 《体性》) 按《全晋文》 卷一零二陆云《与兄平原书》 之九: “兄顿作尔多文,而新奇乃尔”。刘勰在《文心》 中论及 “诡巧”、“意新得巧...

一二○、大体

1. 概要、大旨 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 ( 《祝盟》) 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 《奏启》) 按《礼记·昏义》: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 大体,概要、大旨意。 2. 大型 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 ( 《附会》) 按宋玉《高...

一○九、远奥

玄妙幽深的风格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 ……二曰远奥。 ( 《体性》) 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 ( 《体性》) 按参证 《宗经》、《诸子》 的有关语句,知刘勰所谓远奥是倾向道家、文辞比较玄妙的文章风格。...

一○二、兴

1.《诗经》 “六义” 之一。即用微妙地寄托感情的事物来引起文章的艺术手法 兴则环譬以讬讽。 ( 《比兴》) 观夫兴之讬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 《比兴》) 按“比”、“兴” 最早见于《周礼·春官》 和《毛诗序》 (见前“赋” 条所引)。原来是和赋...

九十一、体物

具体地描述事物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 《诠赋》) 体物为妙,功在密附。 ( 《物色》) 按《礼记·中庸》: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体物而不可遗。” “体物”,原指天地的意志普遍体现于万物之中。后陆机《文赋》: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李善注:...

一○三、风人

《诗经》 的作者 自王泽殄竭,风人辍采。 ( 《明诗》) 按《晋书·李充传》: “风人司箴,敬贻君子。” 周代王者采诗以观民风,所以诗人又称风人。《文心雕龙》 专指《诗经》 作者。...

一一五、轻靡

内容浅...

一○四、词人

1. 辞赋作者 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辨骚》)汉初词人,顺流而作。 ( 《诠赋》) 按扬雄《法言·吾子》: “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 词人指辞赋作者。 2. 作者 而近代词人,务华弃实。 ( 《程器》)...

一○七、隐秀

包含了明丽警句的文意含蓄的文章风格 隐秀第四十。 按“隐秀” 是刘勰创造的新词。《隐秀》 云: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 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 又张戒 《岁寒堂诗话》 引 《文心雕龙》 佚文云: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

一○五、诗人

《诗经》 的作者 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 《诠赋》) 故诗人之志有二也。 ( 《比兴》) 按扬雄《法言·吾子》: “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 《文心雕龙》 用指《诗经》 作者。...

一○六、辞人

1. 辞赋作者 辞人爱奇,言贵浮诡。 ( 《序志》 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 ( 《比兴》) 按《南史·文学传序》: “自汉以来,辞人代有。” 刘勰指辞赋作者,通“词人”。 2. 作者 古来辞人,异代接武。 ( 《物色》) 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 ( 《时序》) 按以辞人指作者...

一○一、比

1.《诗经》 “六义” 之一。实指文学创作中的比喻手法 比则畜愤以斥言。 ( 《比兴》) 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 《比兴》) 按详见“兴” 条按语。 2. 排列、挨着 张潘左陆,比肩诗衢。 ( 《明诗》) 五音比而成韶夏。 ( 《情采》) 按《韩非...

一一二、繁缛

叙述详多、文辞华丽的文章风格 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 ( 《体性》)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 《议对》) 按《文...

一一七、大要

概要、大旨 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此其大要也。 ( 《铭箴》) 此立本之大要也。 ( 《杂文》) 按《汉书·陈万年传》: “陈咸叩头谢曰: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大要即概要意。《文心雕龙》 用大要、大略、大较、大体等词表示某一体文章的规格...

一一○、精约

论断精当、文辞凝炼的文章风格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 ……三曰精约。 ( 《体性》) 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 ( 《体性》) 按刘勰在 《文心》 中论及 “精允” (《诔碑》)、“辞约而精” (《诸子》)、“精论要语” ( 《熔裁》) 皆与 “精约” 含义相...

一一六、采

1. 事物的颜色 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 ( 《风骨》) 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 《定势》) 按《书·益稷》: “以五彩彰施于五色。” 五采即五色。 2. 作品的辞藻、文采 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 ( 《附会》) 屈平...

一一三、壮丽

陈义俊伟、文辞豪迈的风格 若总共归涂,则数穷八体: ……六曰壮丽。 ( 《体性》) 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 ( 《体性》) 按《史记·高祖本纪》: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壮丽多指事物的雄伟美丽,后引伸指文章的雄伟美丽。如曹丕《与吴...

一一九、大较

概要、大旨 祈祷之式,必诚以敬; 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此其大较也。 ( 《祝盟》) 盖闻之于世,故略举大较。 ( 《时序》) 按《史记·货殖列传序》: “此其大较也。” 司马贞 《索隐》: “较,音角,大较,犹大略也。”...

一一八、大略

概要、大旨 此诏策之大略也。 ( 《诏策》) 亦启之大略也。 ( 《奏启》) 按《庄子·大宗师》: “我为汝言其大略。” 疏: “尽为汝梗概陈之。”...

一二六、悦泽

美润光泽 又陆云自称往日论文,先辞而后情,尚势而不取悦泽。 ( 《定势》) 按汉焦延寿《易林·讼之师》: “凫得水没,喜笑自啄,毛羽悦泽。” 是光润悦目意。陆云用于文论,引申为文章文采美润。陆云 《与兄平原书》:“久不作文,多不悦泽。兄为小润色之,可成佳物...

一一一、显附

说理清楚、文辞畅达的文章风格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 ……四曰显附。 ( 《体性》) 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 《体性》) 按刘勰在 《文心》 中论及 “理既切至,辞亦通畅” (《奏启》),“志尽文畅” ( 《章表》),皆与 “显附” 含义相近。...

一三○、群言

1. 众篇 制诗缉颂,斧藻群言。 ( 《原道》) 夫诠叙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 ( 《序志》) 按旧题孔安国《尚书序》: “博考经籍,摭采群言。”孔颖达疏: “经籍,五经是也;群言,子史是也。”蔡邕《释诲》: “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群言原指除经书以外的诸...

一二五、玉屑

美好的文辞 美玉屑之谭,清金马之路。 ( 《时序》) 按 《论衡·书解》: “玉屑满箧,不成为宝。” 后以玉屑喻美好的言辞。...

一二四、节文

1. 声音文采 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 《定势》) 按《尔雅·释乐》: “和乐谓之节。” 节,指节奏音韵,文指文采。节文即声韵文采。 2. 品节文章 读诔定谥,其节文大矣。 ( 《诔碑》) 若夫尊贵差序,则肃以节文。 ( 《书记》) 按《孟子·离娄上》: “礼之实,节...

一三二、通变

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 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 ( 《议对》) 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 ( 《通变》) 按《易·系辞上》: “通变之谓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周易·系辞》 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说明了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规...

一三八、规矩

1. 标准 文成规矩,思合符契。 ( 《征圣》) 按《孟子·告子上》: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规是工匠画圆形的器具,矩是画方形的器具。刘勰借喻经文是写作的标准。 2. 揣摩、经营 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 《神思》) 按刘勰用工匠的工艺喻创作上的...

一二七、夸饰

夸张性的修饰 苟驰夸饰,鬻声钓世。 ( 《情采》) 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 ( 《夸饰》) 按《吕氏春秋·下贤》: “富有天下而不骋夸。” 高诱注: “夸,诧而自大也。” 《周礼·地官·封人》: “凡祭祀饰其中牲”。饰,修饰。二者联词,意为夸张性的修饰。 刘勰认为...

一二一、雕龙

喻辞令修炼得文采纷披 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 ( 《时序》) 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 《序志》) 按《史记·孟荀列传》: “故齐人颂曰: 谈天衍,雕龙奭。” 集解: “刘向《别录》 曰: ‘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 “雕龙” 一词指文...

一三五、新声

新鲜的文辞 仙诗缓歌,雅有新声。 ( 《明诗》) 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 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 ( 《通变》) 按《韩非子·十遇》: “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 新声原是音乐上创制新的曲调之称,后用于文学,指作品内容和形式方面与新时代紧密结合而不摹拟古...

一三三、因革

继承和革新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 ( 《明诗》) 参伍因革,通变之数耳。 ( 《通变》) 按《论语·为政》: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因,沿袭。《易·革》,“象曰: 泽中有火,革。” 孔颖达疏: “火在泽中,二性相违,必相改变,故为革象也。” 革,改变。《法言...

一四一、定墨

起草 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 ( 《神思》) 按《礼记·玉藻》: “卜人定龟,史定墨”。郑注: “视兆坼也”。“定墨”原指看龟甲上烧的裂纹,后借指下笔。刘勰用于文论,是起草的意思。...

一四○、矫揉

整理删剪 蹊要所司, 职在熔裁, 括情理, 矫揉文采也。 ( 《熔裁》) 按《易·说卦》 “坎为矫輮。” 疏: “使曲者直为矫,使直者曲为輮。”輮又作揉,矫揉是工匠工艺,引申为文辞上的整理删汰。...

一二三、含章

1. 内在的美 文帝以贰离含章。( 《时序》) 是以养心秉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 《神思》) 按《易·坤·六三》: “含章可贞。” 王弼注: “含美而可正,故曰含章可贞也。” 孔颖达疏: “章,美也。” 所以凡内含美德就叫含章。地有山川之美,可称含...

一二二、符采

作品的内在文采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 《原道》) 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 《风骨》) 按左思 《蜀都赋》: “符采彪炳。” 善注: “符采,玉之横文也。” 文章的内在文采 (如义理之类),和外现的辞采有微别。刘勰认为文章应具有内在的美。...

一三四、故实

旧例 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 ( 《议对》) 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 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 ( 《通变》) 按《国语·周语上》: “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 韦昭注:“故实,故事之是者。” 故实原指足以效法借鉴的旧事,刘勰用于文论,则指“文...

一三七、术

1. (文学上的) 道理、方法 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 ( 《熔裁》) 凡精虑造文,各竞新丽,多欲练辞,莫肯研术。 ( 《总术》) 按 《说文》: “术,邑中道也。” 引申为道理、方法,刘勰的“术”,主要指文学构思、文学表现,乃至文学批评的道理、方...

一二八、附会

1. 附辞会义,即密切结合内容来安排文辞,把文章会合成一个整体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 《附会》) 以此而观,则知附会巧拙,相去远哉。 ( 《附会》) 按《三国志·魏志·王弼传》裴松之注谓王弼论道: “附会文辞,不...

一三六、观

1. 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 《知音》) 按刘劭 《人物志·八观篇》 谈品鉴人物的方法,说 “是故观其征之所短,而其材之长可知也”。刘勰将品人之 “观” 用于品文,指分析文学作品的具体方法。历来的注家多将 《知音》 的 “六观” 释...

一二九、鸿笔

大手笔 诵德铭勋,乃鸿笔耳。 ( 《封禅》) 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 ( 《熔裁》) 按《论衡·治颂篇》: “无鸿笔之论,不免庸人之名。” 又“鸿笔之奋,盖斯时也。” 鸿笔即大手笔,是文笔的美称。...

一五五、写送

文章结尾的馀味 乱以理篇,写送文势。 ( 《诠赋》) (梅本作迭写文栔,依唐写本改。) 克终底绩,寄深写送。 ( 《附会》) 按“写送”是晋宋时文家常语。《晋书·文苑传》、《袁宏传》及《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都有此词。据《世说新语·文学》注引 《晋阳秋》,...

一四二、雕琢

刻画、修饰 雕琢情性,组织辞令。 ( 《原道》) 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 ( 《体性》) 按《孟子·梁惠王下》: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原指玉石的雕刻,后引申指对文辞的修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 刘...

一五六、辩雕

文饰 辩雕万物,智周宇宙。 ( 《诸子》) 藻饰以辩雕。 ( 《情采》) 按《庄子·天道》: “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 疏: “宏辩如流,雕饰万物。” 辩雕是用辩说来文饰的意思。...

一四九、杼轴

作文时的经营 (包括构思、修辞等) 并杼轴乎尺素,抑扬乎寸心。 ( 《书记》) 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 ( 《神思》) 按《小雅·大东》: “杼轴其空。” 《淮南子·说林训》: “黼黻之美,在于杼轴。” 杼轴本指纺织工艺。陆机《文赋》 “虽杼轴于...

一三一、致

1. 极点 此圣人之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也。 ( 《宗经》) 王褒构采,以密巧为致。 ( 《才略》) 按《礼·礼器》: “有放而不致也。” 疏: “致,极也。” 致是极点。 2. 意态、情趣、韵味 苑囿文情,故日新殊致。 ( 《杂文》) 则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 (...

一五一、司契

掌握要点 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 《神思》) 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 ( 《通变》) 按《老子》第七十九章: “有德司契。” 章太炎《检论》 卷三: “有德司契,谓科条之在刻朸者也。” 契,法规。陆机《文赋》 “意司契而为匠”,始...

一四三、刻镂

刻画、修炼 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 《神思》) 刻镂声律,萌芽比兴。 ( 《神思》) 按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 《尔雅·释器》: “金谓之镂,木谓之刻。” 刘勰用喻写作劳动。...

一四六、陶钧

造就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 《神思》) 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独化于陶钧之上。” 钧是制造陶器的转轮,陶钧喻作文思绪的培养和发展。...

一五○、斧藻

修饰、加工 制诗缉颂,斧藻群言。 ( 《原道》) 按《法言·学行》: “吾未见好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朸者欤。” 司马光集注:“斧,斫削也; 藻,文饰也。” 刘勰用于文论,意为修饰文辞。 从魏晋到齐梁,封建经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例如炼钢术方面创造了杂炼生鍒法,制瓦...

一五四、弥纶

概括、推理 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 《原道》) 夫诠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 ( 《序志》) 按《周易·系辞上》: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正义: “弥谓弥缝补合,纶谓经纶牵引,能补合牵引天地之道,用此易道也。” 陆机将之...

一四八、陶染

熏陶感化 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 ( 《体性》) 按《颜氏家训·慕贤》: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陶染,用制瓦和染织工艺来比喻环境对人性情的影响。...

一四五、熔钧

修订 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 ( 《原道》) 按熔钧,本以熔金制陶喻造就。刘勰用于孔子六经,应译为修订。...

一五八、缓颊

慢慢喻说 夫说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 ( 《论说》) 按《史记·魏豹列传》: “汉王闻魏豹反,谓郦生曰: ‘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 《汉书·高祖本纪》 注引张宴曰: “缓颊,徐言引譬喻也。” 缓颊可能是当时俗语,即慢慢喻说意。...

一四七、陶铸

培养 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 ( 《征圣》) 按《庄子·逍遥游》: “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陶铸,以烧制瓦器和熔铸金属喻培养性情。...

一六○、直置

随便、直率 孙楚缀思,每直置以疏通。 ( 《才略》) 按范文澜《注》认为是“直指” 之误,杨明照《校注》 以为二字当乙,均误。按庾肩吾《书品·宋炳》: “放逸屈摄,颇效康许,量其直置孤梗,是灵运之流。” 又《宋书·谢方明传》: “刘穆之曰: ‘谢方明可谓名家驹...

一五九、阔略

1. 疏略、忽略 安有累德述尊,而阔略四句乎? ( 《诔碑》) 识疏阔略,随音所遇。 ( 《声律》) 按《汉书·王莽传》: “阔略思虑。” 师古注: “阔,宽也; 略,简也。”宽简,引申为忽略,《论衡·实和》: “众人阔略,寡所意识。” 2. 深远扼要 刘隗切正,而劾文阔略。...

一六一、格

1. 局板、约束 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 《章句》) 按范文澜《注》 引 《说文》: “格,木长也。” 引申为宽。杨明照《校注》: “按格字于此费解,殆裕字之形误。” 又引 《广雅》 “裕,宽也”,仍解格为宽。按《广韵》: “...

一四四、熔铸

熔合提炼 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 ( 《风骨》) 按《盐铁论·通有》: “欧冶以熔铸。”熔铸本指炼铁工艺,后引申为对性情的熔化。杜弼 《议生灭论》: “可以熔铸性灵,弘风教。”刘勰用喻学习文学的熔化提炼。...

一五七、博练

广博而校练 (的知识) 欲其博练于稽古也。 ( 《史传》) 难易虽殊,并资博练。 ( 《神思》) 按博练是刘勰的创词,意思是学识广博而校练,即《神思》 “博而能一”的意思。按《史记·太史公自序》: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博而寡要是文人通...

一五三、师范

效法 多略汉篇,师范宋集。 ( 《通变》) 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 ( 《定势》) 按《后汉书·杨赐传》: “师范之功,昭于内外。” 师范犹模范,刘勰用作动词,是效法的意思。...

一六八、枝诈

言辞诡伪 战代枝诈,攻奇饰说。 ( 《养气》) (元作枝,冈本作技,现通行本从改。实作技无理,不改。见附录 《校注辨正》。) 温王郤庾,辞多枝杂。 ( 《诔碑》) 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 《论说》) 按杨明照 《校注拾遗补》 云当作权诈,嫌证援不足。且 《诔碑》...

一六六、彪炳

鲜明、光彩焕发 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叠。 ( 《正纬》) 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 ( 《明诗》) 按左思 《三都赋》: “符采彪炳。” 刘勰袭用。当时,锺嵘也用指焕发的文采。《诗品·卷中》: “晋弘农太守郭璞诗,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一七五、般若

般若学 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 ( 《论说》) 按范文澜《注》 云: “梵言般若,此云智能也。动绝神源,谓用思至极深之地; 即下云般若之绝境也。神源,犹言理源。《世说·文学篇》: ‘丞相乃叹曰: 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 按范说恐非。 般若学是魏晋时...

一五二、品藻

斟酌品评 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 ( 《附会》) 其品藻流别,有条理焉。 ( 《才略》) 按《汉书·扬雄传》: “爰及名将尊卑之条,称述品藻。” 颜师古注: “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 又《颜氏家训·涉务》: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 刘勰用...

一七四、圆该

面面俱到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 《知音》)...

一六三、沉膇

迟钝不力 扬雄吊屈,思积功寡,意深文略,故辞韵沉膇。 ( 《哀悼》) 李尤赋铭,志慕鸿裁,而才力沉膇,垂翼不飞。 ( 《才略》) 按《左传·成公六年》: “献子曰: ‘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注: “沉溺,湿疾; 重膇,足肿”。所以,沉膇是迟钝不力的意...

一七○、圆

1. 全面、完备 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 ( 《体性》) 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 ( 《风骨》) 按吴师《义疏》 引 《周易·系辞》: “蓍之德圆而神。” 又《淮南子·主术训》有“智圆”,《庄子·齐物论》 论五德有 “五者圆”。“圆” 有完满无缺...

一七三、圆通

全面贯通 然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圆通。 ( 《明诗》) (今本误作通圆,据唐写本改正。) 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 《论说》) 按《楞严经》 卷二十二: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圆通为佛家语,圆,无偏缺; 通,无障碍。刘勰用于...

一六五、耿介

1. 光大 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祇敬,典诰之体也。 ( 《辨骚》) 按《离骚》: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王逸注: “耿,光也;介,大也。” 2. 慷慨 张骏 《自序》,文致耿介。 ( 《章表》) 耿介于 《程器》。 ( 《序志》) 按杨明照先生 《校注拾遗补...

一六四、梗概

慷慨 彦伯梗概,情韵不匮。 ( 《诠赋》) 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 《时序》) 按《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梗概与慷慨音义相同,刘勰指那种悲凉苍劲的文风。...

一七二、圆览

精密观察 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 ( 《比兴》)...

一七一、圆照

完满的认识 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 《知音》) 按圆照为佛家语。《佛祖传记》: “学佛之士,圆照一乘。” 刘勰用指完满的认识,又当时多有采佛语入书者。如《世说新语·假谲》刘孝标注: “神智是有,而能圆照。”...

一六二、切至

1. 贴切 感激以立诚,切至以敷辞。 ( 《祝盟》) 故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 ( 《比兴》) 按《后汉书·杨震传》: “震前后所上,转有切至,帝既不平之。” 又《晋书·江统传》: “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切至,是形容言辞的恳切周到。刘勰用于文论是贴切意。刘...

一六九、会通

融合变化 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 ( 《体性》) 物色尽而情有馀者,晓会通也。 ( 《物色》) 按《易·系辞上》: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正义: “既知万物以此变动,观看其会合变通,当此会通之时,以施行其典法礼仪也。...

一六七、炳曜

光彩焕发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 《原道》) 卫觊禅诰,符命炳曜。 ( 《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