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经典诗词赏析 > 苏 轼《题西林壁》

苏 轼《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乾明寺,在庐山。“远近”一句:该句异文很多,有“远近高低无一同”、“远近看山总不同”、“到处看山了不同”等版本。缘:因为。

入选理由

寻常的生活现象中表现的深刻哲理,本篇是宋诗中著名的理趣诗。

诗词赏析 诗人经历了黄州贬谪的几年生活之后,常常思考人生的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看你怎样看待,或者好,或者不好,或者祸中有福,或者福中有祸。元丰七年(1084),苏轼离开黄州后,经九江上了名胜庐山,庐山的山峰是最为有名的,但是,山峰究竟美在哪里,换句话说,山峰那么多,究竟有谁准确地描述过它们的形态?从静止的角度看,山的形态是不变的;从动的角度看,山的形态又决不是固定的。这不是和人生一样吗?哪有固定不变的人生状态呢?既然有变,就可以将人生的苦和乐作动观,无所谓苦,也无所谓乐了。这就是诗人写作此诗的思想基础和背景。

山峰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因为角度的不同,形态自然有变化,这似乎是小儿也明白的道理,但处在山中的人却未必觉醒,似乎也用不着觉醒。只有诗人在经历无数的人生思考之后来到此地,才能有感觉上的敏锐和化平常为特殊的条件,因而才揭示了谁都经历却未能道出的哲理来,才让“不识”两句成了既说山又超越山的可讽谕社会现象的名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苏 轼《题西林壁》” 的相关文章

无名氏《鹊踏枝》7个月前 (09-26)
曹 操《龟虽寿》7个月前 (09-26)
王 绩《野望》7个月前 (09-26)
李清照《醉花阴》7个月前 (09-26)
李 白《静夜思》7个月前 (09-26)
李商隐《锦瑟》7个月前 (09-26)
李 白《蜀道难》7个月前 (09-26)
周邦彦《苏幕遮》7个月前 (09-26)
冯延巳《谒金门》7个月前 (09-26)
曹 操《观沧海》7个月前 (09-26)
李 煜《虞美人》7个月前 (09-26)
僧志南《绝句》7个月前 (09-26)
国风《魏风《硕鼠》7个月前 (09-26)
刘禹锡《秋词》7个月前 (09-26)
曹 操《短歌行》7个月前 (09-26)
赵师秀《约客》7个月前 (09-26)
王 勃《滕王阁诗》7个月前 (09-26)
叶绍翁《游园不值》7个月前 (09-26)
高 适《燕歌行》7个月前 (09-26)
苏 轼《浣溪沙》7个月前 (09-26)
柳宗元《渔翁》7个月前 (09-26)
李 煜《清平乐》7个月前 (09-26)
陆 游《游山西村》7个月前 (09-26)
屈 原《橘颂》7个月前 (09-26)
北朝民歌《木兰诗》7个月前 (09-26)
张九龄《望月怀远》7个月前 (09-26)
李商隐《无题》7个月前 (09-26)
杜 甫《春望》7个月前 (09-26)
杜 甫《春夜喜雨》7个月前 (09-26)
杜 甫《月夜》7个月前 (09-26)
李 白《月下独酌》7个月前 (09-26)
李商隐《夜雨寄北》7个月前 (09-26)
韩 愈《山石》7个月前 (09-26)
贺知章《回乡偶书》7个月前 (09-26)
黄庭坚《寄黄几复》7个月前 (09-26)
林 逋《山园小梅》7个月前 (09-26)
国风《魏风《伐檀》7个月前 (09-26)
李 白《关山月》7个月前 (09-26)
杨 炯《从军行》7个月前 (09-26)
国风《周南《关雎》7个月前 (09-26)
于 谦《咏石灰》7个月前 (09-26)
高 适《别董大》7个月前 (09-26)
李清照《一剪梅》7个月前 (09-26)
汉乐府《上邪》7个月前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