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故大全 > 历代文坛掌故 > 《心平气和 王守仁》

《心平气和 王守仁》

一友与人讼,来问是非,阳明曰:“待汝数日后,心平气和,当为汝说。”后数日,其人曰:“弟子此时心平气和,愿赐教。”阳明曰:“既是心平气和了,又教什么?”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九

[述要] 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的朋友与人打官司,来请王论是非。王说:“你现在比较激动,等几天你心平气和了,我再与你谈这件事。”几天后,那人又来找王说:“弟子现在已经心平气和了,请你赐教。”王说:“既然已经心平气和,还要我教什么?”

[事主档案] 王守仁(1472—1529)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心学,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认为为学“惟求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于儿童教育方面,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心平气和 王守仁》” 的相关文章

《苏词比柳词 苏轼》2年前 (2022-09-25)
《石壁题诗 王士禛》2年前 (2022-09-25)
《皇老乌龟 杨循吉》2年前 (2022-09-25)
《造物所忌 缪某》2年前 (2022-09-25)
《赋诗知志 韩起》2年前 (2022-09-25)
《赋词从良 严蕊》2年前 (2022-09-25)
《观周乐 季札》2年前 (2022-09-25)
《章台柳 韩翃》2年前 (2022-09-25)
《此中岂有缘 小青》2年前 (2022-09-25)
《带经而农 皇甫谧》2年前 (2022-09-25)
《寻春去较迟 杜牧》2年前 (2022-09-25)
《以髻为贶 欧阳詹》2年前 (2022-09-25)
《人伦之变 陆游》2年前 (2022-09-25)
《风雅扫地 杨维桢》2年前 (2022-09-25)
《青铜学士 张鷟》2年前 (2022-09-25)
《阳台不归云 赵嘏》2年前 (2022-09-25)
《舍官取园 袁枚》2年前 (2022-09-25)
《自喜有得 王安石》2年前 (2022-09-25)
《臧否过当 祢衡》2年前 (2022-09-25)
《碧纱笼诗 王播》2年前 (2022-09-25)
《画地教书 欧阳修》2年前 (2022-09-25)
《癫名不虚得 米芾》2年前 (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