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诗词名句注释翻译鉴赏 >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诗句出处:《彭蠡湖中望庐山①》;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注释】:

寄:

①寄居;依附。《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虵(shé)蟺(shàn)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跪:腿。螯:钳夹。虵:同“蛇”。蟺:同“鳝”。)《战国策·齐策四》:“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②托付;委托。《汉书·丙吉传》:“受襁褓之属(zhǔ),任天下之寄。”(属:委托。)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③借。《战国策·东周策》:“寡人将寄径于梁。”

寄言:

托人捎话。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女~~于母。”

言:

①说话。《诗经 ·卫风·氓》:“载笑载言。”(载:助词。)②议论;谈论。《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③言语;言论。《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稽:根据。)④表达;宣说。《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永:同“咏”。唱。)⑤誓言;约言。屈原《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⑥一字称一言。王勃《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⑦一句称一言。《论语·为政》:“《诗经》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⑧助词。无义。《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

岩:

①崖岸,水边高地或山崖。《后汉书·丁鸿传》:“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涓涓:细流。)司马相如《上林赋》:“批岩冲拥。”(批:击。拥:山崖弯曲处。)②山岩,泛指高山。《水经注·江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③山峰。许浑《行次虎头岩酬路中丞》:“樟亭去已远,来虎头岩。”④山中洞穴;岩洞。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盛论岩中趣。”⑤险峻;险要。《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岩岩]山石堆积的样子。《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节:高峻的样子。维:语气词。)

栖:

(一)①鸟类停留、歇宿。张衡《西京赋》:“南翔衡阳,北栖雁门。”②停留;居处。《国语·吴语》:“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二)xī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者:

①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道林寓居》:“青嶂者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②助词。1.与动词、形容词或短语构成“者”字结构,表示人、事、物等。《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 与数词构成“者”字结构,指称前边的事物。《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3. 与时间名词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的时候”。《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4.用在名词主语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5. 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末,表示因果关系或假设关系。《战国策·齐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③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疑问代词“谁”、“何”等配合,表示疑问语气。《史记·项羽本纪》:“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毕:

①古时田猎用的长柄小网。王充《论衡·偶会》:“雁鹄集于会稽……来遭民田之毕。”(民田:指老百姓的田里。)②用网捕捉禽兽。《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罗:用网捉捕。)③完毕;结束。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④星名。二十八宿之一。⑤副词。全;皆。《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

趣:

(一)①趋向;奔赴。《庄子·胠箧》:“某所贤者,赢粮而趣之。”(赢:备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蹶:挫败,垮掉。)②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吕氏春秋 ·直谏》:“葆申趣出。”③意向;志向。《庄子·秋水》:“知尧、桀之自然相非,则趣操睹矣。”(操:操守。睹:见,看到。)④兴趣;乐趣。陶潜《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水经注· 江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的确。) (二)cù ①督促;催促。《吕氏春秋·仲秋》:“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史记·滑稽列传》:“巫妪何久也? 弟子趣之。”(巫妪:巫婆。)②急速;赶快。《吕氏春秋·音律》:“申之此令,嘉气趣至。”《史记·项羽本纪》:“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你。)

当:

(一)①面对;面向。王充《论衡·变动》:“盛夏之时,当风而立。”②正在某处。《墨子·兼爱下》:“然当今之时。”③相当于;抵得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张仪)乃曰:‘以一(张)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到。)④抵挡;抵抗。《战国策·齐策一》:“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⑤遮挡;挡住。《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⑥担当;承受。《宋史·萧注传》:“敢当天下大事。”⑦担任;充当。《晋书·熊远传》:“今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⑧主管;掌管。《左传·襄公二年》:“于是子罕当国。”⑨判决定罪。《史记·蒙恬列传》:“当高罪死。”⑩适应;符合。《汉书·盖宽饶传》:“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挫:屈辱。)(11)应该;应当。《后汉书·马援传》:“穷当益坚,老当益壮。”(12)介词。引进时间或处所。相当于“就在”。《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是:此。) (二)dàng ①恰当;得当。《礼记· 乐记》:“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②当做。《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③器物的底部或顶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zhī),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卮:酒杯。)

当来:

①将来。陈师道《别月华严》:“~~第三会,此界却逢迎。”②当时,那时。柳永《八六子》:“如花貌,~~便约,永结同心偕老。”

来:

(一)①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②由彼至此,由远到近。跟“去”、“往”相反。《孙子兵法·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③使……来;招致;招来。也作“徕”。司马迁《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④某一时间以后。《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⑤将来;未来。陶潜《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改正。追:追求。)《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斯:则。已:停止。)⑥句末助词。《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 (二)lài 慰劳。《诗经·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职:主管。劳lào:慰劳)

同:

①会合;聚集。《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兽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泾渭同流,清浊异能。”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赞礼者。)③相同;与“异”相对。《吕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皂:通“槽”。牛马槽。)⑤统一;同一。《三国志 · 吴书 ·吴主传》:“同船济水。”《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伦:伦常纲纪。)⑥偕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⑦参与。《武经总要》前集:“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疑。”(任:责任;职位。)⑧和谐;安定。《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停止用计谋。外户:从外面关的门。)⑨整齐。《诗经 ·小雅·车攻》:“我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方百里为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11)古代乐律中的阴律,又称“吕”。《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的相关文章

桂水横烟不可涉。2年前 (2022-11-10)
化作相思一片愁。2年前 (2022-11-10)
海棠风、蓦地寒峭。2年前 (2022-11-10)
才百馀年又梦华。2年前 (2022-11-10)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2年前 (2022-11-10)
梅花知不知。2年前 (2022-11-10)
尘缘误。2年前 (2022-11-10)
欢极。2年前 (2022-11-10)
倦鬓理还休。2年前 (2022-11-10)
宇宙正清幽。2年前 (2022-11-10)
孤馆昏还晓。2年前 (2022-11-10)
行云去无迹。2年前 (2022-11-10)
去程浩渺空阔。2年前 (2022-11-10)
画屏烘、兽烟葱蒨。2年前 (2022-11-10)